2013年秋季学期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和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有几枝铅笔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流程设计:一、有几枝铅笔(学生摆)一共几个人。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2+3=5二、摆一摆,自主探索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几辆车教学要求: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

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难点: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学流程设计:1、情景创设(1)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3+2=5 2+3=5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

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全般交流。

得出加法交换律。

3、实践巩固(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独立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

(3)第2、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同桌尝试解决。

小组交流情况,全班反馈。

(5)共有几只小鸟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图一)师:欢迎大家来到杰瑞的菜园,大家看杰瑞在干什么呢?(学生讲情境故事)杰瑞是一只非常勤劳的老鼠,这节课就让我们和杰瑞一起在劳动中学习吧!(板书情景题目:背土豆)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你看一看、说一说?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多个角度回答:地上有2堆土豆,左边的一堆有5个,右边的一堆有2个我看到多的一堆有5个,少的一堆有2个左面一堆有5个,右面一堆有2个离杰瑞近的一堆有5个,远的一堆有2个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大家又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几个土豆?左面这堆比右面这堆多几个?少的一堆比多的一堆少几个?师:左面这堆比右面这堆多几个?少的一堆比多的一堆少几个?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列式说得数)师:我们来看杰瑞想知道什么问题呢?(PPT出示:一共收获了多少个土豆?)请大家齐读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杰瑞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想一想、算一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加法意义列式、回答为什么用加法列式,怎样算出得数的)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求一共有几个就是把左边和右边和起来,用加法算5+2=7;把离杰瑞近的一堆和远的一堆合起来,就是求一共有几个?列式是5+2=7,还可以写成2+5=7师:你们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5+2=7、2+5=7的?(学生说方法)预设学生方法有:摆小棒、画图形、拨珠子、数格尺、继续数、类推等(适机板书学法:摆、画、拨、数等方法)2、(出示情境图二)师:大家的方法可真多啊,我们一起帮杰瑞算出来它一共收获了7个土豆,杰瑞非常高兴,它想把土豆赶紧运回家,就背起袋子往家走,可是,它并没有背走那么多土豆,大家看,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讲图意)师:这时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问:现在袋子里还剩几个土豆?师:大家猜猜,现在袋子里还剩几个土豆呢(学生猜想)师:大家猜得对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思考过程验证一下,并说给同桌听一听(PPT出示自学提示,教师范读1、你是怎样列式的?2、为什么用减法列式?3、说说怎样算出得数的?板书:7-1=6)师: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用7-1=6这样的算式求出还剩6个土豆,你们都猜对了吗?我们还可以用表格来表示土豆从袋子里掉下来的过程(ppt出示表格)教师结合掉地上一个土豆讲解表格数字含义,引导学生明白,用这3个数字可以列出减法算式。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表格式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表格式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表格式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包括5以内的加减法、6-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

这些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而且是学生进一步研究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认识“+、-”这两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减法算式;通过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减法来解决,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则是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教学法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难点则是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分析来引导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加强操作与观察活动,发挥主题图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对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的拼摆。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研究数学的乐趣。

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时划分上,我们可以以“一共有多少”(加法)为课题,进行新授课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的知识目标是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能力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最终,学生将会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

他们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可能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注意力容易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水果分一分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新课讲解: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

3.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单元教案

本单元主要的内容:“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加法的计算);“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减法的计算);“可爱的小猫”主要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并理解得数是0的计算过程;“猜数游戏”“背土豆”“跳绳”“可爱的企鹅”“小鸡吃食”这五个小板块主要是为了解决6~10的加减法问题;“乘车”的情境中有三个知识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对加减法运算的拓展。

当然,由于数都在10以内,所以只要求直接写得数。

对于两步以上的运算顺序与格式,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再重点研究。

此单元还包括练习一、练习二、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等内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如下:1. 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加法的计算。

2. 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减法的计算。

3. 0的加减法。

4. 6~10的加减法。

5.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6. 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

由于本单元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说,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他们产生喜欢学、有兴趣学的情感。

1. 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并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 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问题并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将计算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__一共有多少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__一共有多少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

一、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法的意义,能够将两个物体的数量合并起来,并用加号和数字表示。

同时,培养学生数数、点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加法问题有所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将两个物体的数量合并起来,会用加号和数字表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数数、点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会用加号和数字表示。

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将两个物体的数量合并起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同学们,你们有两块糖,老师再给你们一块糖,一共有几块糖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法。

2. 探究新知(1)我会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将两个物体的数量合并起来。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使用加号和数字表示两个物体的数量合并。

(3)学生在操作后,我会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结果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意义。

3. 巩固练习(1)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他们对加法的理解。

(2)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点评、纠正。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13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13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13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要使学生知道加减法的含义非常重要,这里包括掌握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助于学生能正确看图,理解题意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联系2在具体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运算的过程42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及其应用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时参考: 17时第一、二时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本第24-26页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以内数的加法。

2认识“+”,学会+的读法和用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图操作,体会和掌握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熟练地进行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铅笔教学方法: 讲解与操作结合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笑笑给我们带了一位“数学王国”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这位朋友有一个习惯,它喜欢和上认真的同学做朋友那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讲才能和它交朋友二新探究1出示彩色铅笔问:我们看看笑笑的铅笔和我们的一样吗?(一样) 谁说说,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2有几只熊猫?引导学生说出图意淘气用了画圆圈的方法知道熊猫的只数。

3认一认指出像这样的问题,可列加法算式:2 +3 =↓ 读作:2加3等于加号(学生先小声读,再全班读)告诉学生象这样要算合起有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中间用数学王国中这位朋友“+”连接4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用圆片代表个数,按图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1)左边有1个桃子,右边有3个,一共是几个? 1+3=4(2)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是几朵? 2+2=4(3)左边有4只鸭子,右边有1只,一共是几只? 4+1=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思考每幅的图意,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1)原有3辆汽车,又了一辆汽车,图上一共有几辆汽车? 3+1=4(2)树上原有2只小鸟,又飞1只小鸟,图上一共有几只小鸟?2+1=3结合图片说一说在哪里用加法“加号”这位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说一说三巩固练习看大家都和我们的加号交上了朋友了,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1第二题让学生先说出图意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列的算式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帮助自己做题然后集体订正3第三题结合情境图写出加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算式的意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主要讲述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也有有趣的数学故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技能,但对于数的组合和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加减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了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教学道具,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笔、计算器等学习工具,用于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加与减(一)》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的、有趣的、动手操作的活动更加喜欢。

但是在数学学习中,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加法和减法。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加法和减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以及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加法和减法。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加法和减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加法和减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用小棒、玩具等物品进行加减法操作,感知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比如:“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糖果,他吃掉了2个,他还剩下几个糖果?”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复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_加与减_(一)第一课时_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_加与减_(一)第一课时_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数之和。

这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起始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 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为后续学习减法打下基础。

3. 教材重难点(1)掌握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1. 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愿意尝试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字。

2. 学生需求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数之和。

此外,他们还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法解决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体会加法的意义。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一幅画有苹果和橘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各有几个。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加与减(一)》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乐趣。

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加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尚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际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乐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加减法的教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

2.教学素材:准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的例子。

3.教学环境: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准备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故事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运算乐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加减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背土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背土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教师活动2
1、指导学生合作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活动意图说明:组内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环节三:自主探索(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3
1、还剩几个土豆?我列的算式:
2、我是这样想的。(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都行哦)
2、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得数是7的加法算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有效的合作打下铺垫。
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2
1、同桌交流
(1)说说我的方法。
(2)听听TA的想法。
(3)评评谁最棒。
2、全班汇报
(1)小组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背土豆》教学设计
主题
背土豆(7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在老鼠背土豆的故事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根据数学信息列出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感受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数学的乐趣。
【评价任务】
1.通过分一分、说一说,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检验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通过想一想、填一填,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检验目标
【学习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减法,用“老鼠背土豆”的童话故事情境,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开展学习,一是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二是通过“想一想”的活动,为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积累经验,三是通过“说一说”,寻找生活中有关7的加减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学习内容还剩下多少(1)(认识减法)学习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4、初步养成有条理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

学习资源圆片随堂记录学习过程一、我会看、我会讲。

1、情境图1:观察---讲故事---讲有数学问题的故事2、我会用圆片摆出这个数学故事。

3、情境图2:观察---讲有数学问题的故事4、我会画图表示这个数学故事。

二、我会理解、我会说。

1、我会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两个故事:5-2=32、我会写这个减法算式。

3、我知道算式中3个数字的意思。

4、我认识减号“-”,它表示去掉,拿走的意思。

5、我会读减法算式:5减2等于3.6、我知道了:求剩下的部分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三、我会画、我会算。

四、随堂小练。

五、归纳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1、完成练一练第2题2、最后两道开放题要求图要和算式相对应。

3、多请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4、实践题: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故事。

学后反思1、我知道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来计算,我会读写减法算式,我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认识加法与减法,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加法与减法的过程。

同时,本单元还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加减法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出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方式,讲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加减法的过程。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加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说一说,数一数,有几支铅笔?
学生活动2:数熊猫
(1)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
(2)我能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摆一摆,画一画)
(3)我能用加法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
☐〇☐=☐
学生活动3: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设计1.数学数25页第二题。

2.计算
2+3= 1+2= 3+1= 1+1= 2+2= 1+3= 4+1= 2+1=3.看图列式计算。

()+()=()()+()=()
学后反思1、我理解了加法的意思?把两个部分()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主要围绕加法、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展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还在初级阶段。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具、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10以内的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学道具。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和练习题。

3.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加减场景,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有关加减法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减法(一)

北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减法(一)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能在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1、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单元难点:能根据加、减发的含义,正确列出加、减发算式。

小组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15-18课时第一教时:有几枝铅笔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知识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应发展的能力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应培养的情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学情认识: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

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

课前准备:教师:(1)、摆桃子的课件;(2)、各种奖品,如:红星、桃子、苹果;(3)、书本上的图片(除主题图外)2、教时安排:1课时3、教学流程:第二教时:有几辆车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知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加法意义;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感知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初步体会、区别基数与序数。

2、应发展的能力能从简单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问题,列算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要使学生知道加减法的含义非常重要,这里包括掌握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助于学生能正确看图,理解题意.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联系.2.在具体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运算的过程.4.2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及其应用.5.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课时参考: 17课时第一、二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课本第24-26页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2.认识“+”,学会+的读法和用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图操作,体会和掌握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熟练地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铅笔教学方法: 讲解与操作结合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笑笑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这位朋友有一个习惯,它喜欢和上课认真的同学做朋友.那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讲才能和它交朋友.二.新课探究1.出示彩色铅笔问:我们来看看笑笑的铅笔和我们的一样吗?(一样)谁来说说,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2.有几只熊猫?引导学生说出图意淘气用了画圆圈的方法知道熊猫的只数。

3.认一认指出像这样的问题,可列加法算式:2 +3 = 5↓读作:2加3等于5加号(学生先小声读,再全班读)告诉学生象这样要算合起来有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中间用数学王国中这位朋友“+”连接.4.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用圆片代表个数,按图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1)左边有1个桃子,右边有3个,一共是几个? 1+3=4(2)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是几朵? 2+2=4(3)左边有4只鸭子,右边有1只,一共是几只? 4+1=55.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思考每幅的图意,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1)原来有3辆汽车,又来了一辆汽车,图上一共有几辆汽车? 3+1=4(2)树上原有2只小鸟,又飞1只小鸟,图上一共有几只小鸟?2+1=35.结合图片说一说在哪里用加法.“加号”这位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说一说.三.巩固练习.看来大家都和我们的加号交上了朋友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1.第二题让学生先说出图意再来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列的算式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来帮助自己做题.然后集体订正.3.第三题结合情境图写出加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算式的意思。

4.说一说结合2+3=5这个算式,说一说生活中的加法原型,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那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再结合情境图说其中的意思。

5.26页第5题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讲一讲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集体交流讨论。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可以问第一盘到第二盘增加了几个?...... 从中渗透1+2=3 3+2=55+2=7)7.第四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根据图中的意思列出一些加法算式.(有的学生不只列出一个,但只要说的有道理符合图意都给予肯定)窗台上的花 4+1=5屋里的人数 1+2=3茶杯的个数 1+1=2四.作业五、课后小结第三、四课时还剩下多少教学内容:课本27-29页知识与技能: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操作,观察情境图。

学习减法的含义,并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_”,并学会“_”的读法和用法.2.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3.通过具体情境的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含义教学方法:讲解和引导思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笑笑来到了果园,她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在果园里干什么?二.新知识1.通过情境图感受减法.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第一幅图.树上有5个果子,笑笑提着篮子正要摘果子.第二幅图,掉下2个果子,树上还有3个果子.引导学生描述过程:树上共有5个果子,掉下2个,还剩几个果子?(让学生把图中表示的过程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2.说一说,数一数。

问:图中画了什么?你能把这个讲出来吗?(引导学生把数学信息说完整,语言简练)用学具表示情境图意思,学生边说边摆,如:有5块奶酪,小老鼠运走了2块,还剩3块。

问:你怎么知道还剩3块?说说你怎么想的。

3.认一认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可以用减法来表示减少的意思.列式 5-2=3(其中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2表示掉下了2个果子,3表示树上还剩3个果子)5 - 2 =3 读作 5减2等于3|减号全班读一读,同桌相互说一说5-2=3各数表示什么?结合“还剩多少个奶酪”列出减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4.画一画,算一算。

先引导学生读懂第一幅图的图意,5个圈中划掉4个圈,图中画斜线的4个圈就是去掉了4个,所以用算式“5-4=1”表示。

另外两个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用教具摆一摆,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1)5-4=□贴5个圆片,拿走4个,还剩1个(2)4 -□=□4个圆片,拿走几个,还剩几个?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答案.(3)3 -□=□同样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每副图的意思.再进行列式计算,全班交流.第一幅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题,只要意思表达符合实际就都给予肯定.4 -3=1第二副图.桌子上有3本书,老师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或:桌子上有3本书,老师拿走几本后,桌上还剩1本,问老师拿走了几本?3-2=1 3-1=22.说一说问:生活中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说图意。

3.练一练第1题学生说出题意,表达出意思,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4.第2题画一画,算一算。

先引导学生看懂第一幅图的意思,再独立完成。

5.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理解题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第一幅4-1=3 第二幅3-1=26.说一说说出生活中用“5-1=4”表示的问题。

7.第5题观察情境图,可以引导学生先讲故事,再列出减法算式。

8.第6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理解 5-1=4 4-1=3 3-1=25.数学游戏第7题活动时,以班为单位,出示加减法卡片,看谁算的快.四.作业五.课后小结第五课时可爱的小猫教学内容:课本30-31页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得互逆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图,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在引导和演示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1.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2.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能理解和掌握得数是0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和演示法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在上课之前进行一次讲故事大赛,即<<小猫吃鱼>>,根据这四幅图讲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比一比看谁讲的最精彩.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讲.讲完后,及时给学生评价,并鼓励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列式计算.图2: 3-1=2 图3: 2-1=1 图4: 1-1=0二.试一试1.拨一拨,填一填。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边数边拨5颗珠子,然后拨去1颗问:还剩几个?引导学生说出减法算式和得数。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计数器,写出对应的加减法算式。

2.想一想,填一填套圈游戏,让学生想象小男孩可能套中几个圈,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小男孩套圈,3个没套上,1个套上了,一共套了几个圈?3+1=4问:他套上了几个? 4-3=1他有几个没套上? 4-1=3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小男孩重新套圈,他能套上几个?让学生用“可能,也许”等不确定性词语初步学会表达不确定事.三.练一练.1.引导学生说出这4张图的意思,独立完成下图填空.第一幅图,小明一共吹了5个泡泡第二幅图,这时忽然破了一个,还剩几个?5-1=4第三幅图,有4个泡泡,又破了2个,还剩几个? 4-2=2第四幅图,有2个泡泡,全破了.还剩几个?2-2=01.第一题独立完成,全班订正.2.第二题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写出加减法算式。

3.独立完成第3题计算。

4.第4题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让学生编一个故事.笑笑,淘气,小冬,小丽来到小明家,小明找到4只杯子,每人1只杯子,还差几只?5-4=1还差一只杯子第2个情景图有4个小朋友要喝水,可是只有1只杯子,还差几只杯子?4-1=3还差3只杯子(也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用〇代表人,用△代表杯子看看〇少还是△少)〇〇〇〇△四.作业五.课后小结:第六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联系能熟练地口算出5以内的加减法.2.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猜测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卡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游戏进行练习学法:通过参与游戏,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5-1= 5-4= 3-0= 5-5= 1+2=3+0= 2+3= 4+0= 3-2= 4+1=2.“5”的前面一个数是____,“5”的后面一个数是____.3.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和_____.二.练习上几节课我们学过了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看大家学的如何.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1~7题1.第1题引导学生理解情境图,说一说每幅图意,再独立完成.第一幅图,草地上有1只大绵羊,后面跟来4只小绵羊,一共有几只绵羊?列式: 1+4=5 4+1=5第二幅图,图中共有5个小朋友,走了3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列式: 5-3=2 5-2=3问:你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吗?说说理由.2.第2题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