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最新整理)
元素周期表A篇·知识对点训练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B。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都是金属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小排列而成的,A错误;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B正确;第ⅠA族中氢元素不是金属元素,C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都在同一族,如最外层电子数为2,它有可能位于ⅡA族,有可能位于0族也有可能位于副族,D错误。
2.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位于()A。
第ⅢA族或第ⅢB族B.第ⅣA族C.第ⅠB族D.第ⅠA族答案A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在第四、五、六、七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B族相邻,故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位于第ⅢA族或第ⅢB 族,A正确。
3。
将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的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只是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第3~12列元素全为金属元素C。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第15、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He、部分副族元素和部分第Ⅷ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A正确;第3~12列元素全为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均是金属元素,B正确;第3列中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C正确;第15、16、17列元素不都是非金属元素,例如锑是金属元素,D错误.4.据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A、B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C、D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单质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A与B的____________相同,C与D的________相同。
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与课件(共21份,含详细解析)442b
04 课后优化训练A.铜和浓硝酸B.碳和浓硝酸C.氢氧化钠和硝酸D.氧化铁和硝酸反应解析A中体现了HNO3的氧化性和酸性,C、D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体现HNO3的酸性,只有B中反应体现了HNO3的强氧化性。
答案 B2.[2014·银川一中高一期末]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 molC.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说明铁与浓H2SO4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2SO4解析浓H2SO4使蔗糖脱水碳化而变黑,A正确;由于铜与稀H2SO4不反应,故当浓H2SO4变稀后就不再反应,H2SO4并未完全参加反应,B 正确;浓H2SO4可使铁钝化并不是不反应,C错;D反应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CuS不溶于稀H2SO4。
答案 C3.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D.硝酸与铜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解析NO2和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NO2不是酸性氧化物;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答案 D4.0.3 mol Cu2S跟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NO3)2、H2SO4和H2O,则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A.1.0 mol B.1.2 molC.0.3 mol D.2.2 mol解析未被还原的HNO3中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反应后硝酸铜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由Cu2S~2Cu(NO3)2得,n[Cu(NO3)2]=0.6 mol,所以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1.2 mol。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一、硅元素的存在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_,硅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硅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主要形成______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1.SiO 2的存在形式SiO 2Error!2.SiO 2的结构每个Si 原子与周围的____个O 原子相结合,每个O 原子与____个Si 原子相结合。
实际上,二氧化硅晶体是由Si 原子和O 原子按________的比例所组成的__________结构的晶体,我们通常用“SiO 2”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3.物理性质二氧化硅是____________的固体,________于水。
4.化学性质(1)与氢氟酸(HF)反应——HF 是惟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____(可用来雕刻玻璃)。
(2)SiO 2作为酸性氧化物可以和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但与水__________。
①和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碱性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硅的用途(1)以SiO 2为主要成分的沙子仍然是基本的建筑材料;(2)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3)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4)用石英、玛瑙制作________。
三、硅酸1.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______,溶解度很______。
硅酸容易聚合形成硅酸________,硅酸浓度较大时,则形成软而透明的、胶冻状的____________。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就形成硅酸干凝胶,称为“________”。
硅胶常用作食品等的__________,也可用作催化剂的________。
2.SiO 2不溶于水,所以硅酸只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酸反应制得。
精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过滤与蒸发.SO2-4离子检验一、过滤1.适用范围过滤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
2.仪器所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图二、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图三、粗盐的提纯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
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四、SO 2-4的检验 1.试剂:____________;2.步骤某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无沉淀――→加BaCl 2溶液________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 2-4。
知识点1.过滤的方法和应用1.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 .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B .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D .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2.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 .汽油和水B .食盐和蔗糖C .泥沙和食盐D .铜粉和铝粉3.某学生发现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如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操作上错误的地方有(..)A.0处B.3处C.2处D.1处知识点2.蒸发的操作方法和应用4.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知识点3.SO2-4的检验6.下列确定某溶液中一定有SO2-4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先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B.先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C.先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D.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7.下列四组溶液中每组都有三种,其中可用稀H2SO4进行鉴别的一组是(..) A.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B.Na2CO3溶液、BaCl2溶液、MgCl2溶液C.Ba(NO3)2溶液、KCl溶液、MgCl2溶液D.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Cl溶液练基础落实1.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烧杯口D.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2.下列各组物质中,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A.氧化铜和炭粉B.硝酸钾和氯化钠C.水和酒精D.碳酸钠和硫酸钡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4.提纯下列物质除去其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5.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22.4 L/mol 1
22.4 L/mol 1
V L =22.4mol/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V L/2 =22.4mol/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V L/5
22.4 L/mol
为 VL 41
=5×22.4 mol/L。] 课后作业
1.B [氮的固定是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而 B 项只是由化合态转化 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 1 课时 氨的性质
基础落实 1.(1)N2+3H2高催温化、高剂压2NH3 (2)游离 化合物 2.(1)无 刺激性 溶于水 700 液 (2)②
喷泉 红 极易 碱 3.(1)①NH3+H2O A NH3·H2O ②NH3·H2O = = △= = = NH3↑+H2O ③NH3·H2O A NH+4 +OH- (2)有白烟生成
3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2.C [NH3 是唯一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用之可以检验 NH3 的存在。 ]
3.D 4.B [SO2 和 CO2 都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NaOH)反应;NH3 能与酸(H2SO4)反应。]
3
2
5.D [分析题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 R 时,储气瓶的进气管短、出气管长,说明气体 R 的密度比空气的小,A、B 不正确。因为多余的 R 气体可用水吸收,该气体应易溶于水, 故 R 为 NH3。]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 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答案 A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解析 判断某些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
而判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析。
A 、B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而D 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D3.下列关于浓HNO 3和浓H 2SO 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 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 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正确。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4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时 习题课1.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A .常温下,铁放入浓硝酸中B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相互靠近C .二氧化硫通入到品红溶液中D .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2.在50 mL 18 mol/L 的浓H 2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 )A .小于0.45 molB .等于0.45 molC .在0.45 mol 和0.90 mol 之间D .大于0.90 mol3.下列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 .1 mol Zn 与含1 mol HCl 的浓盐酸B .1 mol MnO 2与含4 mol HCl 的浓盐酸共热C .1 mol Cu 与含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共热D .1 mol Cu 与含4 mol HNO 3的浓硝酸4.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 .浓硫酸 B .碱石灰C .氯化钙 D .五氧化二磷5.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重量增加,但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A .稀硝酸 B .浓硫酸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铁溶液6.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7.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B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C .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D .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8.把a L 含(NH 4)2SO 4和NH 4NO 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3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硫酸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________大量热。
2.稀H 2SO 4的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Error!H2SO4(稀)3.浓硫酸的特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H 2SO 4具有________性①蔗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品红溶液____浓硫酸具有______性,且能氧化碳单质,本身被还原为________①铜片逐渐____②铜片表面有________产生;③试管中溶液逐渐________;④品红溶液____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__________。
(2)脱水性:浓硫酸按__________,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________元素形成__________。
(3)强氧化性:浓硫酸—Error!二、硝酸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________。
2.强氧化性(1)与金属的反应浓HNO 3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HNO 3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浓HNO 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版教程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
03 随堂对点演练知识点一氨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解析所有水溶液中都会同时含有H+和OH-,B错;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NH4Cl,并无雾的现象,C错;D项反应中无电子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A选项中的说法正确。
答案 A2.[2014·庆安三中高一期末]氨气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什么性质()A.密度比空气小B.极易溶解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氨气易液化解析氨气的喷泉实验是应用NH3极易溶于水,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形成喷泉。
答案 B3.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解析NH3·H2O是一种弱碱,A错;氨水中存在H2O、NH3、NH3·H2O、NH+4、OH-、H+,故B、D错。
答案 C知识点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解析NH3极易溶于水,故吸收NH3时应采取防倒吸措施,只有C项中装置无防倒吸作用,不宜用于做NH3的尾气吸收。
答案 C5.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NH3B.Cl2C.NO D.HCl解析NH3是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干燥,Cl2、HCl能与碱石灰反应,应用浓硫酸干燥,NO既不与浓硫酸反应,又不与碱石灰反应,故选C。
答案 C6.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再加入NaOH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装置如下图甲所示;③在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装置如下图乙所示,请回答:(1)写出②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与课件(共21份,含详细解析)432a
03 随堂对点演练知识点一氮的氧化物1.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为无色气体,遇空气与O2反应变为红棕色NO2,A、B错,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C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解析NO2溶于水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故溶于水后剩余原体积13的NO,B选项表示NO2溶于水的体积变化。
答案 B3.[2014·福建省宁德市第一学期质检]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2B.NOC.O2D.H2解析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是否和氧气反应及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A.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正确;B.NO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氧气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氢气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答案 A4.(1)如图所示,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仪器A 已经经过气密性检验;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个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则通入的O2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本章复习课含解析
本章复习课一、硅及其化合物1.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1)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与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且硅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Cl,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性。
-2.存在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态存在,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氯气通常情况下呈______________色,是一种有强烈____________性气味的有______气体,易________,__________水。
在实验室闻氯气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________鼻孔。
这是闻气味常用的方法。
2.化学性质________,仅使少量的氯气Cl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
2主要反应Na――→金属.Fe――→Cu――→Cl —2非金属H――→火焰2H O――→2三、氯水1.氯水的成分氯气溶于水后得到________色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
新制氯水中含有“三分四离”,“三分”即三种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离”即四种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的性质(1)弱酸性:比碳酸酸性______。
(2)不稳定性:光照下易分解放出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
3.氯水的性质(1)溶液中含有H,具有______性。
+(2)溶液中含有Cl、H ClO,具有________性。
2(3)含有Cl,具有Cl的性质。
--(4)溶液中含有H ClO,具有漂白性。
实验探究氯水有________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1.氯元素的存在及其原子结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只是量极少B.海水中的氯元素主要以NaCl等盐的形式存在C.人体血液中含有NaCl,其浓度大约为0.9%D.NaCl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2.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 B.D.C.知识点2.氯气的物理性质3.下列各种物理性质中,对氯气来说不正确的是(..)A.黄绿色的气体C.能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小D.有刺激性气味4.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溶于水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知识点3.氯气与单质的反应5.下列现象不属于H在Cl中燃烧现象的是(..)22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6.下列含氯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FeCl2 C.AlCl3B.CuCl2 D.Ag Cl知识点4.氯气与水反应及次氯酸的性质7.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A.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8.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练基础落实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C.氯气有漂白性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2.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A.石灰水B.氯水C.次氯酸钠D.食盐水3.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
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与课件(共
03 随堂对点演练知识点一二氧化硫1.[2014·庆安三中高一期末]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组合合理的是()仪器:①洗气瓶②干燥管药品:③固态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A.①⑤B.②⑤C.①③D.①④解析洗气瓶必须与液态试剂对应,干燥管必须与固态试剂对应。
SO2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能与Na2CO3溶液反应;CO2只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答案 A2.下列对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解析通常条件下SO3为固态,A错;H2SO3为弱酸,B错;SO3无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错;二者均为酸性氧化物,都能跟碱溶液发生反应,D选项正确。
答案 D3.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易溶于水解析CO不能生成酸,不会形成酸雨,难溶于水,无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有A选项正确。
答案 A4.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新制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外D.全部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氧化成硫单质(出现淡黄色浑浊);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新制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而CO2没有这些性质。
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2和CO2。
答案 C5.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回答问题:(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氯气与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漂白液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________。
2.漂白粉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________。
二、氯的用途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SiCl4、GeCl4、TiCl4是制取高纯硅、锗和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
2.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三、氯离子的检验1.检验试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检验步骤先在待检溶液中滴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酸化,再加____________溶液。
3.反应原理Ag++Cl-===AgCl↓(离子方程式),AgCl为______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4.加稀HNO3的目的排除CO2-3等离子的干扰,有关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卤族元素F、Cl、Br、I等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有一定的______性,统称为卤族元素。
氧化性:F2>Cl2>Br2>I2,Cl2可从溴化物的溶液里把Br2置换出来:2Br-+Cl2===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氯气与碱的反应1.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2.工业上用的漂白剂主要是漂白粉而不是次氯酸,其主要原因是()A.漂白粉氧化性强于次氯酸B.漂白粉较次氯酸经济C.漂白粉较次氯酸稳定、易保存D.漂白粉较次氯酸易于制备知识点2氯离子的检验3.检验Cl-时,所用试剂硝酸的作用是()A.防止CO2-3、PO3-4等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3干扰4.证明某白色固体中含有Cl-的正确方法是()A.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溶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知识点3卤素的性质5.将氯水滴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为() A.液体呈紫红色B.液体分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C.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色D.液体无色练基础落实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和Cl2都为黄绿色B.Cl-和Cl2都有毒C.Cl-和Cl2都有氧化性D.Cl-比Cl2稳定2.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置下列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试液B.硝酸银C.氢氧化钠D.氯化铝3.下列微粒或物质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A.氯离子B.氯原子C.氯分子D.液氯4.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A.焰色反应是黄色B.溶液有咸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练方法技巧5.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课时作业全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答案: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B项错误. 滴瓶中配有的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防止因混用而引起药品污染,若不是滴瓶配有的胶头滴管,在取用完一种药品后,必须洗净才可吸取其他药品,C项错误.答案: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A项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能称量10.05 g的固体,B项错误;应选用略大于液体体积的量筒去量取,过大会引起较大的误差,D项错误.答案:C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6.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答案:B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涂上质量分数为3%~5%的NaHCO3溶液,后用水冲洗答案:D8.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试管口斜向上,与桌面成45°角,直接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⑤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再通氢气A.全部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 D.③⑤⑥解析:本题以实验的安全意识为切入点,考查化学用品、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①操作错误. 加热液体时应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②操作错误. 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因为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引燃煤气而爆炸,③操作错误. 浓H2SO4沾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 溶液冲洗,应先用干抹布擦拭,再用NaHCO3溶液冲洗,⑤操作错误. H2还原CuO时,如果先加热再通H2,则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引起爆炸,⑥操作错误. 故选B.答案:B1.1.1化学实验安全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右上图所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①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②CO有毒但具有可燃性,点燃时生成的CO2无毒√③铁燃烧生成的Fe3O4温度很高,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④氢气易燃易爆,故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氢气纯净后,才能加热氧化铜×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加入到水中×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答案:C3.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4-1氨 含解析
课时作业25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解析:实验室制取NH3属于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气体,与KClO3分解制O2装置一样;由于NH3的溶解度太大,NH4Cl无法抑制氨气的溶解;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4NO3受热易爆炸,一般使用NH4Cl或其他非氧化性酸的铵盐。
答案:B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可能出现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D.上述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解析: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可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而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不正确;B中醋酸可与贝壳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中浓氨水加入到生石灰中可用于制备氨气,而将氨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不会产生沉淀,故不正确;D中仪器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不可以用长玻璃导管来代替。
答案:B3.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C.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C项中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苯,应改为四氯化碳,故选C。
A项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吸收,正确;B项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短进长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长进短出,故正确;D 项中氨气易溶于水,吸收时应有防倒吸装置,D 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氯气和盐酸分别与铁反应,每个铁原子失去的电子数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相等D.不能确定3.在1 L 1mol/L的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1 mol NH3分子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NH+4、NH3·H2O之和为1 mol D.含NH3·H2O 1mol4.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排出大量尾气B.自然界中硫化物分解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D.可燃冰燃烧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作制冷剂B.NO、NO2都是有毒气体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7.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8.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B.SO2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为了加快漂白粉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盐酸D.加干燥剂使用11.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H2O2B.IO-3C.MnO-4D.HNO2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铜粉加入到Fe2(SO4)3溶液中:3Cu+2Fe3+===2Cu2++2FeB.钠块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C.Cl2通入到NaOH溶液中:Cl2+2OH-===Cl-+ClO-+H2OD.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OH-+CO2===HCO-313.下列气体中,易溶于水且为无色的是(..)A.NO2B.NO C.N2 D.NH3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1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1氯气含解析.doc
课时作业21氯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l2的性质活泼,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③若Cl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解析:Cl2与H2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Ca(OH)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②错误,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AgCl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
答案:C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项,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不正确;C项,氯气与铁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中易反应,而在常温和干燥的环境中不反应,不正确;D项,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正确。
答案:B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新制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新制氯水中的Cl2与NaBr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答案:C4.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铵盐及氨的实验室制法一、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
如:2NH 4Cl +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
装置如下图。
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
4.验满: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试纸或醮有____________的玻璃棒。
5.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4)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6.NH 3的干燥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 2O 5或浓H 2SO 4。
7.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
常采用的装置有:知识点1 铵盐的性质1.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A .加热,用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 .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 .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知识点2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 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 .N 2+3H 22NH 3,用烧碱进行干燥B .加热NH 4HCO 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Mg 3N 2+6H 2O===3Mg(OH)2↓+2NH 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练基础落实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铵盐的通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铵盐均易溶于水B .铵盐参与的反应不可能有电子的转移C .铵盐中的氮元素不一定都为-3价D .可以用铵盐与碱反应制氨气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通过加热除去的是( )A .NaCl(NH 4Cl)B .NaHCO 3(Na 2CO 3)C .NaCl(CaCl 2)D .(NH 4)2CO 3(NH 4HCO 3)4.在反应5NH 4NO 3=====△4N 2↑+2HNO 3+9H 2O 中,发生氧化反应的N 元素与发生还原反应的N 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5B .5∶3C .5∶4D .4∶5练方法技巧5.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 +4,你认为下列试剂和试纸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A .①⑤B .④⑤C .①③D .①④⑤练综合拓展6.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在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在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100 mL NaOH 溶液中加入NH 4NO 3和(NH 4)2SO 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如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与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况)的关系,试计算:(1)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140 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 g 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为_______L 。
(3)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180 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 g 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为______L 。
第2课时 铵盐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基础落实一、1.易溶 2.(1)NH 4Cl=====△NH 3↑+HCl ↑ NH 4HCO 3=====△NH 3↑+H 2O ↑+CO 2↑(2)NaOH +NH 4NO 3=====△NH 3↑+NaNO 3+H 2O二、1.铵盐 碱 CaCl 2+2NH 3↑+2H 2O 3.向下排空气法 4.湿润的红色石蕊 浓盐酸 对点训练1.D [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利用了铵盐与碱共热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把NaOH 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2.C [根据铵盐的有关知识逐一分析判断。
选项A 中,并不是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选项B 中,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 +4中的N 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N 元素(如NH 4NO 3中的N 有-3、+5两种价态);选项C 中,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即加热时,生成NH 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 3·H 2O ;选项D 中,可用加热法分离NH 4Cl 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3.C [A 选项中方法是工业制取氨气的方法,不可选;B 选项中P 2O 5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吸收NH 3;D 选项中CaCl 2可以与NH 3形成络合物,也不能选用,所以应选C 项。
]4.B [实验室制取氨气方法有:a.铵盐与碱共热制取氨气,常用NH 4Cl 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加热反应,试管口向下倾斜;b.在浓氨水中加碱,因为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 3+H2O NH 3·H 2O NH +4+OH -加入碱平衡向左移,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气挥发;c.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
①错误,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 3与HCl ,冷却后又生成NH 4Cl ,不能得到NH 3。
③项中试管口向上倾斜,反应时生成的水冷凝回流会炸裂试管。
]课后作业1.B [处理后的幕布不易着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NH 4Cl 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环境温度;二是NH 4Cl 分解生成的NH 3、HCl 可以有效隔绝幕布与空气接触。
]2.B3.A [NH 4Cl 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而除去;Na 2CO 3、CaCl 2受热不易分解;(NH 4)2CO 3、NH 4HCO 3受热均分解,故用加热法不能分离。
]4.B5.B [NH +4的检验:在含有NH +4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 -)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 +4,则一定不会用到的是④蓝色石蕊试纸和⑤稀硫酸。
]6.解析 (1)由题中信息知A 装置为NH 3的制取装置,故A 中加入的物质是NH 4Cl 和Ca(OH)2固体,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NH 3,所用药品为碱石灰(或CaO)。
(3)装置C 中发生反应为:2NH 3+3CuO △,N 2+3Cu +3H 2O ,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且右管口处有水珠出现。
(4)D 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却,得到无色液体氨水。
若检验NH 3:用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NH 3的存在。
若检验H 2O 的存在:用无水CuSO 4,观察是否变蓝。
7.(1)5.0 mol/L (2)15.68 (3)16.8解析 (1)从图中看出34.4 g 混合物和100 m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n (NaOH)=n (NH 3)=11.2 L 22.4 L/mol=0.50 mol c (NaOH)=n (NaOH )V (NaOH )=0.50 mol 0.100 L=5.0 mol/L ; (2)V [NaOH(aq)]=140 mL ,因固体过量,所以V (NH 3)=22.4 L/mol ×n (NaOH)=22.4 L/mol×5 mol/L×0.14 L=15.68 L;(3)V[NaOH(aq)]=180 mL时过量,固体51.6 g完全反应,34.4 g 11.2 L=51.6 g V(NH3)V(NH3)=16.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