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临床探究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 6排除垂体 、 胰腺、 脾 、 肾、 甲状腺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7 () 排除利尿剂、 降压药、 糖皮质激素、 避孕药等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1 . 临床 表 现 3
乏力 5 例 , 9 腹胀 5 例, 8 纳差 5 例 , 3 6 腹水 4例, 脾肿大 2 例, 5 黄
1 资料 与方法
渤 例。肝癌并发肝源性糖尿病 4 例。
1 诊 断标准 . 2 肝源性糖尿病诊断标准1 ( ) 7 1糖尿病发生前有 明确的慢性肝 1 :
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改善肝功能, 给予护肝、 降酶、 退黄、 纠正电
解质失衡、 抗感染等对症、 支持治疗。 避免高) 睹饮食、 静脉大量输注葡萄 糖。 避免大量使用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 8 3 例恤糖轻中度升高的患者, 扎、 固定 、 搬运七项急救技术 , 并改善硬件设施 , 绝对服从 10调度 , 2
版社 ,0 5 3 — 5 2 0 :4 3 . (】 蛳 , 憾 2粥 瞰 晾: 中醉 版往,9 78. 19 :5
往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 情况有所好转 , 而这时医师往往也有所松懈, 而患者仅应激状态还未过去 , 创伤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可引起全
身代谢紊乱, 发生一系列并发症, 甚至发生 MS F 从而引起患者死 O , 亡。低温、 代谢性酸中毒和消耗性凝血病常被认为是引起多发伤死 亡的“ 致死三联征”1 [ 7 。本组术后仍有 2 4例死亡 , 占院内死亡总数的 3 . %, 0 7 故对创伤后期手术后 情况仍应高度重视。 7
[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慢性肝病
[ 中图分类号】R 8. R 7 【 57 ;55 文献标 识码】 1 A 【 文章编号】 6390(003—6一 l 17—7 12 1)112O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般认 为符合下 面几项 即可诊 断 :①肝 脏病 发生在 糖尿病 之前
或 同时发生 ,血糖增高或糖耐量异 常 ,血糖 和糖耐 量的好 转 、 恶化与肝功能 的改变多呈一致性 ;②无 家族 2型 (或 1型 )糖
尿病史存在 ;③无其 他 已知因 素逆 向影 响葡 萄糖 代谢 ,如肥 胖 、营养不 良;④无垂体 、肾上腺 、甲状 腺疾病 ,排 除血 色病 和 胰腺外分泌功能失 调等 ;⑤有 明确 的肝损 害及肝 功能 障碍的 临床 表现 、生化检查或组织学变化 ,肝 炎病原 学检 查呈 阳性 ;
关 ,而男性为主要的患病人群 。近年来 国外 研究 表 明,糖 尿病发 生可能还与丙 型肝 炎病毒 感染 有关 。在 临床 表现 方 面以肝病为 主,糖尿病症状轻 ,17.3%的患者 有多饮 、多尿 的 症 状 ,并 发 症 以上 消 化道 出 血 、肝 性 脑 病 为 主 ,糖 尿 病 微 血 管 并发症仅 占 8.7% 。正是 由于肝病症状与糖代谢紊 乱症状相 混淆 ,因而不能引起 临床 医生 的重 视 ,使 得肝 源性 糖尿 病检 出 率 较 低 。
杨 霞 ,张如 意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 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53例 慢性 肝病 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结果 肝硬化依据 Child—Pugh分 级 ,C级患 者肝 源性糖 尿病 的发 病率 最高 。肝 硬化并发 糖尿病患者餐 后 2小 时血糖 、谷丙转氨 酶高 于慢性乙肝及 慢性 丙肝组 (P<0.05),而 白蛋 白则较其 它两 组低 (P< 0.05)。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 的临床表 现以肝病为主 ,糖尿病的 临床症状不典 型 ,以餐后高血糖 为特征。
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 HB)3 0例 , C l2 合并 肝 源 性 糖 尿 病 3 4例 , 25 %, 发 慢 .8 伴 性 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 1 5例 ,占 1. %;乙肝肝硬化 6 0 6 20 5 4 例. 合并 肝源 性糖 尿 病 9 2例 , 1 - % , 发 慢性 乙型 片 病 占 43 8 伴 |
【 b ta t A sr c】Obe t e T n et a h l i lfa rs ad te p sil ei oy o e aoe o sda ee. to s jci o ivsi t te ci c e t e n h os e t lg fh p tgn u i ts Meh d v ge na u b o b
乙 型肝 病 合并 肝 源性 糖 尿 病 ( 以后 称 肝 源性 糖 尿 病 ) 慢 性 和
乙型 肝病 伴 2型 糖 尿病 ( 以后 称 2型 糖 尿 病 , v e2da ee . p i ts r b melu, lts 慢性 乙型 肝病 伴 发 2型 糖 尿 病 ) i 。由 于我 闰慢性 乙 型肝 炎肝 硬化 发病 率 高 , 时近 年来 随 着人 们 生活 水平 不 断 同 提 高 和饮 食结 构 的改 善 , 源性糖 尿 病 和慢 性 乙型 肝炎 伴 发 肝 的代 谢综 合征 慢性 乙型肝病 伴 发 2型糖 尿病 患 者都 不 少见 , 但 笔 者 对二 者的 临床 特征 、 发病 机制 和 预后 转 归的 认识 并 不
sl s tn ee ne ho i h p t n acet jr i V ifci ypa e o h t lg f h ui r i a c asdc rnc e ai a dp n rai i uywt HB net nma lyak yrl i teer oyo e nes c cn h o en o t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

12 入选标准 .
观察组 : ①年龄 1 — O 8 6 周岁 ; ②慢
性乙型肝炎病史 1 年以上 ; 0 ③合并 2 型糖尿病 2 年 以上, 空腹血糖 ( B )> . m o 1④肝炎活动期 F S 70 m l ; /
并有肝功能损害( L 、BL A T T I 异常 ) ⑤ 白蛋 A/ ; 球蛋 白正常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 ⑥无严重心、 肾功能损 害。对照组: ①年龄 l — O周岁; 8 6 ②慢性 乙型肝炎
列齐特缓释片, 次 2— 片 , 天 1 , 1 3 l 次 口服 。两组 均未应用损伤肝功能的药物。
观察 两组治 疗 前后 空 腹 血糖 ( B ) 肝 功能 指 FS 、 标( TT I)及 A T T I AL 、 BL , L 、 BL恢 复 正 常 所 需 治 疗
时 间。
过度分泌 ; ④多无血 管神经并发症 , 酮症少 , 血脂增
1 1 一般 资料 .
随机 选择 本 院 2 0 0 7年 2月 ~ 0 8 20
4 讨
论
年l 0月问收治的慢性 乙型肝炎合并 2型糖尿病患
者3 2例为观察 组 , 中男 2 其 O例 , 1 , 均年 龄 女 2例 平
据报道, 慢性 活 动性 肝炎 并发 糖 尿病 的发 生率 为 83 2 % , 肝炎后 肝 硬化并 发糖 尿病 的发生 .%一 9 而 率高达 4 %一 0 0 6 %。这不但使患者受到双重 打击 ,
肝炎的临床表现 , 又具有糖尿病临床特征, 故有别于
一
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主要为非胰岛素依赖
型( I D 糖尿病 , ND M) 亦即 2型糖尿病。其特点是胰 岛分泌胰岛素功能无源自明显 障碍 , 空腹胰 岛素量并不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60例分析

次, d , 在餐 前 3 0 mi n / 次, 胰 岛素用量应根 据空腹血 糖和餐后 2 h 血糖的变化情况 做到及 时调整 , 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
1 . 4 实验 室 的 对 比检 测
选 取到该 院进行 慢性肝 病合并肝 源性 糖尿病 的 6 0 名患 者 作 为观 察组 , 其 中男 4 5例 , 女1 5例 ; 年龄 在 3 6 ~ 8 2 岁, 平 均年龄
岁。 平均年龄为 5 4 . 3岁 。
对 两组患 者均进行 血生化 指标监 测和测 定胰 岛素及 C肽 的 测 定。
1 . 5 统 计 方 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2 .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 ± s ) 表示 , 进行 t 检验 ; 计数资料 采用 x 检验 。
1 . 2 诊 断标 准
肝功 能 : 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 A L T ) 为( 1 0 1 + 6 4 ) U / L , 天冬氨 酸
氨基转移酶( A S T ) 为( 9 8  ̄ 4 5 ) U / L , 总胆红素上升 3 0例 , 平均( 3 7 . 9 ± 1 2 . 2 ) m mo l / L ; 血 清 白蛋 白下降 2 7例 , 平均 ( 2 9 . 8 ± 5 . 1 ) g / L; 凝 血 酶 原活动度 为 1 7 %~ 6 0 %。 时间延长患者 2 0例。血糖 检测 : 4 2 例 空 腹血 糖< 7 . 0 m m o ] J L , 1 3例空 腹血 糖 7 . 0 ~ 8 . 0 mm o 1 ] L , 5例 空腹 血 糖> 1 0 . 0 mm o l / L , 餐后 2 h 血糖均 1 1 . 3 ~ 2 1 m m o l / L 。 肝硬化患者血 清 c肽分泌水平高于对照组( j ) < 0 . 0 5 ) , 见表 1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51例临床分析

其 中男 3 5例 ,女 1 6例 ,年龄 3 6 1~ 8岁 ,平均 (5 6±1. ) 5. 0 5 岁 ,设 为观察组 。以同期 乙型肝 炎肝 硬化 并发 糖尿 病 12例 7
为对照组 ,其 中男 13例 ,女 5 1 9例 ,年 龄 2 8~7 2岁 ,平均 ( 8 3± . )岁 。两 组在 性别 、年龄 、病 程 、病情 程度 等方 5. 98
的病 因及发 病机 理 ,通 过利湿 降浊 ,疏 肝化 郁 ,可 以达 到较
与本组治疗前 比较 ,△P< . 5 0 0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 P< .5 0 0
好 的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肝脏 病学会脂 肪肝和酒 精性肝 病学组 .脂 肪肝 的诊 断标准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 ,1 2 :7 0 3 1( ) 1 2 曾 民德 .脂肪肝 .中华 消化杂 志,19 99,1 ( ) 2 9 2 :10—12 2 3 朱曙东 ,曲宝戈 ,唐晓颇 ,等 .中医治疗 脂肪肝 的进展 .中国中 西医结合脾 胃杂志 ,19 ,7 ( ) 2 97 2 :17—18 2 4 陶番舆 ,吕环 ,张秋菊 ,等 .泽泻抗 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 系列 研究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 ,1 ( :5 9 1 4 6) 1 5 陈卫星 ,刁国俊 ,蒋文娟 ,等 .决 明子对 高胆 固醇血症 小 鼠模 型 的影响 .中草药 ,19 ,2 ( ) 8 9 1 2 2 :l
面均无 统计学差异 ,有可 比性 。肝硬 化肝 功 能分析 标 准参考 C i —uh分类 ,分成 3级 。 hl P g d
12 方 法 .
病 。为探讨 乙型肝炎肝硬化 并发症肝源性 糖尿病 的临床 特点 ,
我们对 5 例我科住 院的乙型肝炎肝硬 化肝源 性糖尿病进 行分 1 析 ,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 5 例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 尿病 患者 1 均为我科 20 0 0年 1 月至 20 0 5年 1 的住 院病 人。乙型 肝炎 2月 肝硬化 的诊断符合 20 0 0年 8月西安 全 国病 毒性肝 炎学术 会议
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

性别 、 门静脉 宽度 、 脾静 脉厚度 、 A L 、 T B A、 TB I L 、 A L B 、 C H
比较无 统计学差异 ( P >O . 0 5 ) ; 年龄 、 乙肝病程 、 合并脂 肪肝 、
A S T/ 6 岍 、 r . G T、 HB 、 , 一 D NA、 A - / G、 T G两 组 比较 有显 著性
( 编辑
紫 苏)
[ 6 3 肖东楼 , 赵明刚 , 王 字, 等. 中国结 核病 防治规划实施 工作指 南
慢性 乙型肝炎并发 肝源性糖尿病的危险 因素分析及治 疗
魏 明禄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 医院感染科 3 6 4 0 0 0 摘 要 目的: 分析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易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后 的转归情 况 , 为临床预防及诊 治提供参考 。方 法: 选择 1 0 5 例慢性 乙型肝炎并发肝 源性糖尿病患 者及 随机选取 3 8 例无血糖升高 的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 , 进 行糖尿病 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 合并 脂肪肝和 r - G _ T升高为慢性 乙型肝 炎并 发肝源性糖 尿病 的危 险因素 ; 经有效治疗所有患 者血糖 均恢 复正常 ; 对照组有 1 4 例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 。结论 : 对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 , 应 常规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 同时注意监测 r — GT, 预防脂 肪肝 , 以减少发生肝源性糖 尿病 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肝源性糖尿病 危险 因素 治疗
2 2 9 2冈
J Me d T h e or 黩P r ac V o 1 . 2 6 , No . 1 7 , ¥ e p 2 0 1 3
2 0 1 3 年第 2 6 卷第 1 7 期 隧 警 瑗 论 与 致 麟 二
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张义红;张义卫【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05(8)5【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与肝性糖尿病的关系,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4例慢性肝病中30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中,既往均有慢性肝炎病史而无糖尿病家族史.以肝炎症状为主,仅6例有多饮、多尿现象.血清TBIL 19.0~248μmol/L,ALT49~786u/L,空腹血糖7.8~13.4mmol/L,餐后2h血糖11.6~16.2mmol/L,尿糖定性+~+++:病原学检查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4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病原未定1例.24例慢性轻、中、重度肝炎引起的糖尿病经过以治疗肝病为主的治疗,13例治愈,11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糖尿病得以控制;而6例重型肝炎、肝硬化死亡3例(50%).结论肝脏功能异常可经起糖代谢的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障碍的共同结果.该病的治疗主张积极治疗原发肝病为主,以降血糖为辅.【总页数】2页(P291-292)【作者】张义红;张义卫【作者单位】430012,武汉市,解放军第457医院传染病科;武汉市第十三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J], 薛军丽;王美玲2.慢性肝病并发肝原性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分析 [J], 丁百静;徐章;王文峰;胡阳黔3.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23例临床分析 [J], 张长山4.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J], 康洪华;张风驰;史显方5.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21例临床分析 [J], 柳青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p a r t me n t o f Ge n e r a l I n f e c t i o u s Di s e a s e s , L i a o y a n g Ho s p i t a l f o r I fe n c t i o u s Di s e a s e s , L i a o y a n g ,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1 1 1 0 0 0 , C h i n a
例慢性 乙型肝炎并 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 对象 , 在保肝治疗 的基 础上辅 以糖尿病 治疗 。 结果 在该次 治疗 中 . 患者治疗 后的 糖化 血红蛋 白、 血胆红 素及谷丙转氨 酶均 比治疗前有所 减少 , 与治疗前 比较有 明显 的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结论 针对慢性 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对患者 的消极影 响 , 需要加强 对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糖耐量 的筛查 , 做到早发现 、 早治疗 , 在治 疗过 程中进行辅助治疗 。 有助于取 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
o f g l y c o s y l a t e d h e mo g l o b i n , b l o o d b i l i r u b i n a n d a l a n i n e a m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 f o he t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l o we r t h a n t h o s e b e f o r e t r e a me t n t , t h e
糖 尿 病 新 世 界2 0 1 5 年1 月
・ 论
著 ・
慢 性 乙型 肝 炎并发糖尿病 临床探 究
闰 静
辽阳市传染病 医院普传科 , 辽宁辽 阳
1 1 1 0 0 0
【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 乙型肝炎并发糖尿 病患者 的临床 治疗方式 。 方法 选取 2 0 1 2年 1月一 2 0 1 3年 1 2月来该 院就诊 的 6 6
【 关键词】乙型病毒 性肝 炎; 糖尿病
【 中图分类号】R5 1 2 . 6 2 4 0 6 2 ( 2 0 1 5 ) 0 1 ( b ) 一 0 0 1 7 — 0 2
C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 Ch r o n i c He p a t i t i s B Co mp l i c a t e d b y Di a b e t e s
i d e a l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
[ Ke y wo r d s ]Vi r u s h e p a t i t i s B : Di a b e t e s
wi t h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c o mp l i c a t e d b y d i a b e t e s a d mi t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l a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1 2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3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m o d e l f o r c h r o n i c h e p a i t t i s B c o m p l i c a t e d b y d i a b e t e s . Me t h o d s 6 6 c a s e s
d i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G l u c o s e t o l e r a n c e t e s t s h o u l d b e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i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h t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c o m p l i c a t e d b y d i a b e t e s . E a r l y f i n d i n g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a d j u v a n t t h e r a p y d u r i n g he t r t e a t m e n t h e l p t o o b t a i n
t h e s u b j e c t s a n d g i v e n t h e p r o t e c t i n g l i v e r t r e a t m e n t s u p p l e me n t e d w i t h d i a b e t e s t r e a t me n t . R e s u l t s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 he t l e v e 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