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度人人自度
佛前许愿的诗句
佛前许愿的诗句
佛前许愿的诗句,可以参考下述示例:
1. 心如止水,敬拜佛祖,祈求来生,心之所向。
2. 愿佛祖庇佑,平安喜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3. 虔诚祷告,许愿来生,心诚则灵,佛必佑之。
4. 尊佛不敬神,愿自度度人,红尘恩怨,一笑而过。
5. 红尘如梦,岁月如梭,所求不过一场心安而已。
6. 佛前一跪,拜的是自己的心,求得是自己内心的安宁。
7. 许愿树下,紫气东来,愿自己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8. 佛前许愿,心诚则灵,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因果循环,自有报应。
9. 许愿瓶中,放进去的是愿望,盼回来的是幸福,心诚则灵,一切自有安排。
10. 尊佛不敬神,拜的是自己的心,求得是自己的平安喜乐。
拓展:
1. 佛前许愿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活动,许多人都会在寺庙中的佛前跪拜,烧香祈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外界的帮助。
2. 佛前许愿也是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3. 许愿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态的调整,让自己更加平和、乐观和积极。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原典】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
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
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
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
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探玄】第四段探玄一、但知心者智内真实识心达本者,内圣证智圆满具足矣。
禅行者和修道人,要知道自己修证到达何种程度,才可以觉悟人生成就圆满报身佛,修证时也要达到精益求精,还要一直勇猛精进。
但是,这些是教下功夫尔,不是祖师禅。
大乘顿悟祖师禅的:“但知心者智内”,这句圣言量,具足了自行了断的当下力量,是开悟人心的金刚王宝剑。
若不是自信心具足者,还是没办法当下承当、当下见性。
这是说,知心者具足正见,就是内圣见道也,同时就可开启本觉心源大智大慧。
智内,就是内圣证智境界。
境界非境界,自性一切圆满具足,莫作别想,即是如是。
二、照身者戒外。
内照外明。
身心灵一体之身,不是单指色身。
也是彻照一体三身;即法身,报身与化身,一体同观。
能够照尽五蕴尽空,就是不持心,不靠物,不求人,不逐法,自心作主,自在佛成。
戒外者,是生命实践论的妙用之道。
不犯众生威仪,持戒圆满,香光庄严也。
这些一悟即至佛地,不是靠修行,重点在对机当下,彻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方是大丈夫气概也。
这里,达摩大师提出的禅宗正见,可令正法眼藏现前,具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共度之证境。
众生即众心,必以其真,才能度佛,故度无所度,不度而度。
佛即众生心,必不须度众生。
佛不度众生,就已经度尽众生无所度了。
诚如是,众生不会障自心,无众生就是众生。
佛不会障他心,无佛无他,才是佛。
诚如是,尽大地山河是学徒,尽日月星辰是大善知识,全无死着,都是活子。
此乃是:“郁郁黄花,皆悉般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 或吟咏为:“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
”举手投足,搬柴运水,都是佛法,扬眉瞬目,花开花落,无非禅机。
自度的意思
自度的意思
自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zìdù
释义:
1、自行检束。
2、自己过活。
3、谓济渡自身,超越苦难。
4、自谱(词曲)。
5、自己衡量;自忖。
出处:
1自行检束。
《书·无逸》:“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
”
2自己过活。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彖飞﹞又入巴波大学,时亦为优,生计极艰,译英法小说自度。
”
3谓济渡自身,超越苦难。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神圣仙佛,以自度而度人者也。
”
4自谱(词曲)。
宋姜夔《扬州慢》词序:“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参见“自度曲”。
5自己衡量;自忖。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
”《史记·项羽本纪》:“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上率其下,下勉其上,自度其力之不逮者,无尸厥官,朕将明赏罚以厉其后。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从驾诸臣,素知州吁武力胜众,石厚又引五百名甲士围住公馆,众人自度气力不加,只得降顺。
”清曾
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公力战终日,自度事不可为。
”。
《坤癸未》她,这一生太苦了。
《坤癸未》她,这一生太苦了。
本人女,己酉年,丁卯月,癸未日,戉午时。
出身贫寒。
88年经媒人介绍恋爱;89年想外出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因男友的家人不同意导致分手。
90年农历2月父亲去世。
同年7月车祸。
(少年到现在经常遭遇意外)。
后又被人强暴,91年生下女儿。
女儿5个月时因我生病把她交给了她的生父,至今生死下落不明。
96年熟人介绍了同样家贫的现任,第一眼从面相就感觉他不会疼人,当时并不喜欢。
因他不介意我的过去,为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自以为我们生肖六合可以幸福美满;所以认识不到半个月就闪婚并裸婚了。
婚后一个月怀孕,快两个月时流产,后一直未孕。
求子路上吃尽千辛万苦。
都说人能以心换心,我婚后倾情付出换来的却是伤害。
07年得知他03年就出轨一个有夫之妇还有了儿子(孩子4个月时抱回由我抚养至今)我念孩子无辜,对孩子视如己出,他却把我的善良当软弱,一言不合就先恶语伤人,还经常动手;有次竟然不顾他儿子在我手上抱着,对我大打出手,差点误伤了孩子。
每次吵架还拿他儿子的身世要挟我。
怕旁人笑话,我把自己封闭了三年多。
他得寸进尺,反复出轨不同女人直到现在。
因长期抑郁,身体愈发不好,旧病未除,又添新病,现浑身是病。
近几年一直在治疗调理,收效甚微。
感觉婚后当年运势就变得更差,到现在工作生活一直不顺,赚的钱几乎都花在治病上面。
对方八字:甲辰年,甲戌月,乙未日,壬午时。
有几个问题请李老师赐教:1. 17年因我再次拆穿他跟外面女人断了联系的谎言,他恼羞成怒,三天后直接起诉离婚。
(起诉前是恨支撑着我活下来的)我们婚姻早就名存实亡。
如果离婚,是不是对我们双方都是一种解脱?2.我的身体能否康复?什么时候可以康复?3.我现在的保险工作能否坚持下去?(有命理先生说保险合适我,可我不喜欢与人沟通,怕人问及家事,又严重晕车;压力山大,快坚持不了。
)现在很喜欢易学,可以往这方面发展吗?4.女儿是否活着?如果活着,今生还可以见到吗?我老年是不是孤苦无依?女儿八字:辛未年,丁酉月,丙申日,壬辰时。
“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
发心”
经云:“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
又
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
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从不同角度而说,片面的理解就会造成误解。
太虚法师当年说佛教是“思想是大乘,行为是小乘”,形成的原因与经文“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有一定关系。
最主要是这个“度”字的标准不同。
能“自度”的标准至少悟道,更高标准是了了生死,更或出三界。
要是这个标准,那么能度人的人就很少,佛教就真的都成小乘法了。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就如自己是过来人,有一定的经验,而能教没有经验的人。
经云:“众善奉行”也属于度人。
那么这个情况下的“度”的标准就不同了。
“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句古德最常用的比喻是,如自己不会游泳,那么就不能去救落水的人。
学佛是学智慧的,要识得善分别,善用方便。
自己不会游泳,那么不可以去叫其他人帮忙吗?不会想点办法吗?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救落水人不一定需要自己一定会游泳的,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去救的。
如果因为自己不会游泳就什么都不做,不仅是小乘一点同情心、慈悲心都没有,而且连点道德素质都没有。
自己没开大智慧,但是有佛经指导,有圣言量,把佛经道理告诉别人就是度人了。
这样则是“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所以大乘里不能认为只有打坐、念经、做早晚课,参禅、念佛才是修行,待人接物、利益救度众生,一切行住坐卧都是在修行,经云:“一切法悉是佛法”。
这样用功,才是真精进,才是自度度他的大乘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教“自度度他”的内在超越性及其现世意义
佛教“自度度他”的内在超越性及其现世意义佛教教义中有一句话叫做“自度度他”,这句话是强调佛教的内在超越性及其现世意义的,意思是通过修行和开悟,先以自己为例子来实现自我超越,并能够影响和帮助他人达到相同的境界,这是佛教思想中的一大关键。
佛教的“自度度他”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
一方面,“自度”是指先让自己成为真理的见证者,通过内在超越性的修行,掌握真正内在的自我,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另一方面,“度他”是指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教诲来帮助他人摆脱迷惑和困难,让他们环顾内心,觉悟到真理的本质,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在实践中,佛教的“自度度他”有很多现世意义,这里我们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
1.治愈心灵创伤心理创伤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佛教的“自度度他”概念在这方面有具体的落实。
通过内在的修行和思考,让自己走出心理创伤的困境,并能用自己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人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2. 帮助他人走出物质迷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佛教的“自度度他”可以帮助人们跳出物质的迷惑,了解自己内在的真正需要,过一种更富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同时也能帮助他人认识自己内心的需求,成为更好的人。
3.提升自我素养佛教的“自度度他”重视的不仅仅是精神内在的超越性,也同时强调个人的素养和修养。
因此,佛教强调通过内心的变化,提升自我素养,从而更好地修身养性,帮助他人走出见解的困扰。
4.促进个人成长佛教的“自度度他”需要个人不断成长,与他人的接触协作,在协作中进一步的内省,进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变得更有贡献,走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5. 帮助他人寻找生命意义通过佛教的“自度度他”,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因此,佛教也强调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方向和意义。
总之,佛教的“自度度他”相当实用,虽然现代社会具有一些危机,但借助佛教内在超越性的思想力量,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平衡、有意义以及更加牢固的内在超越性。
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真实意思
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真实意思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真实意思一、引言在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做“度众生,渡人自度”。
这意味着一个人只有在帮助他人走上正道的同时,才能真正帮助自己脱离苦海。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自己反而陷入了无尽的困境,这就是“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真实意思。
二、案例分析在生活中,有一个善良的女孩一直致力于帮助身边的人,为他人付出了很多。
但是,她发现自己的好心却被某些人利用了,在帮助他们后,反而被这些人伤害。
于是,她感到很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三、问题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常常忽视了“度”的准则。
我们助人为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无原则地帮助他人,就有可能陷入到帮人反被人利用的境地。
而如果我们能够依据“度”的准则,更好地平衡好与恶的关系,就不会出现“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情况。
四、解决方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劳动力。
其次,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度量感,不要妄图改变别人,也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最后,我们需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行为,不要期望得到回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人利用的局面,真正做到“度众生,渡人自度”。
五、结语“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的情况,不仅仅是单纯的帮助他人被反噬,更多的是我们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只有在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和边界,以及学会准确地度量好与恶的关系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度众生,渡人自度”的境界。
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与三身佛六祖坛经《忏悔品》善知识,即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
各须用心正听。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
凭么度,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忌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即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
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
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即常能下心,行于真正。
离迷离觉常行般若。
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即言下佛道成。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
皈依正离欲尊。
皈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
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
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
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皈依他佛”。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自悟,各自皈依自心三宝。
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即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静法身佛;于自色深,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
【诗歌鉴赏】五祖弘忍禅师《最上乘论》
【诗歌鉴赏】五祖弘忍禅师《最上乘论》五祖弘忍禅师《最上乘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
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
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
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
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
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
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
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法自然显现。
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
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
清净者,心之原也。
真如本有,不从缘生。
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
一切众生者。
即我等是也。
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
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
不生不灭,故言皆如也。
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
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
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
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
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
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故论云。
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
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
守我本心,则到彼岸。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
又云,胜者只是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诸佛不生不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
我等众生,堕生死中,受种种苦耶。
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
皆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灭,故得不受生死。
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
故知万乐自归。
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
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
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
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
心王经云: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
沉沦生死,不得解脱。
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世音菩萨撑着伞走过,这人说:“菩萨,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观世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你无须我渡啊。
”这个人立刻跳出屋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该救我了吧?”观世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雨,是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没有伞。
所以不是我渡自己,是伞渡我。
你要想得渡,请找伞去!”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这人又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菩萨,走进庙里,才发现庙里的观音菩萨像前也有一个人在礼拜,那个人长得和观世音菩萨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个人很惊讶:“你真是观世音菩萨吗?”那个人说:“我就是。
”这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自己拜自己?”观音菩萨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
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
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
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
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
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得到一个结论:"与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让自己常备一把伞。
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
"谁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
自救者天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乞求别人,等待别人的恩赐,只能让我们养成一种惰性,把命运的方向盘交给别人,别人给什么,我们就只能要什么,别人不给,就得不到什么。
自然,人人都会遭受挫折,因此不能把命运的主动权放在别人的手上。
事实上,我们有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寻求别人的帮助。
天助自助者,完全依赖别人的恩赐是不可能的,我们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助。
指责年轻人烧香拜佛,不如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风流一代·青春10悦思酷评指责年轻人烧香拜佛,不如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近段时间,“年轻人只上香不上进”的话题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
话题起因据说来自这样一组数据:某在线票务平台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令人震惊的是,90后、00后占订票人群的50%。
有网友表示:年轻人“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据此,有言论批评年轻人分不清虚幻和现实,把自己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寄托在神佛身上。
其实,“只上香不上进”是给年轻人添加的又一虚妄标签。
其性质如同说“佛系青年”们“佛系恋爱”“佛系考研”“佛系游戏”一样,不去拼搏,不去奋进,甚至提早过上老年人的生活,以“颐养天年”的状态过一天算一天。
年轻人真的是只想“上香”不想上进吗?年轻人乐于“上香”并不代表不“上进”。
“上香”还是“上进”,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上进并不排斥上香,上香并没有耽误我们上进。
”“早起上完香不耽误坐地铁‘搬砖’,谁还不是一边祈福一边奋斗?”“从没见过谁考研考公时,拜完佛就不学习了,也没见谁找工作时,去过寺庙就不认真准备面试了……”言外之意,年轻人热衷排队烧香,与真正“躺平”“不求上进”并无多少必然联系,把“上香”和“不上进”画等号,很难说不是胡乱解构、上纲上线。
在“全民旅游热”的背景下,年轻人走进寺庙,准确地说是一种旅游行为,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纯粹“烧香拜佛”。
佛门寺庙之所以成为年轻人扎堆的热门景区,一方面在于寺庙可提供不一样的旅游体验,青灯古佛、红砖黄墙,宁静淡泊、禅意十足,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寺庙越来越便利化、智能化、“年轻化”,集文化、观光、社交、消费于一体,有的寺庙还开发出“吸睛”的文创产品,引来不少年轻人点赞。
比如,将寺庙文化和咖啡文化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满足年轻人对于文化、艺术、生活品质的追求。
倾付,轻负_优秀作文800字
倾付,轻负_优秀作文800字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驿路策马,长亭短憩,一回眸,一驻足,那人便深入眼中。
(一)古刹寻净土青山古刹,檀香袅袅,不好不净土。
我仁于佛前:“佛,红尘皆为MBI,我虽身处其间,心却死气沉沉,不为情欲钱财所容。
觑存有琴音,却感叹并无倾听通意者,但求佛能度我。
”佛曰:“‘其有情其身必有损。
’汝尚未进得红尘深处。
与否为情欲所容,又与否超然,佛无人知晓、人不知、唯有心言,佛不度人人自度。
痴儿,汝尘缘未了,坐车红尘经历一番。
切勿,勿迷于情,勿忘初心。
”“湄樨从师”,踏进大殿,一缕阳光倾下,吹过暗香深邃。
唯在此处,我方能觅一清净,忘怀自己本就是烟柳巷,月央楼一歌妓。
可以此处,终也不是我沈湄樨之爱人,辞!(二)曲中觅知音月影婆娑,水光粼粼,于烟柳巷夜比日比起不好。
可以这繁盛依旧与我无关,临终烟柳之地能够存有多少短情郎?经年飘浮红尘中,既不为情爱所困,至不必为谁而孟。
我身穿一迎素裙,青丝用桃花翠玉簪簪起,稍饰演粉黛,却已温婉冷艳。
端坐庭央,触动琴弦,旋律优美琴声,人尽醉于此,然多平庸之辈,朝称伶人,却未明曲中意、弹者心。
“琴声抑扬顿挫,似曲径通幽之境。
妙哉妙哉!无人知晓在下可不可以为姑娘之知音?”说道辞,只言,悠悠笛音,纾解存有度,退至人心,竟将弦中旋律优美之情变为洒脱之美感。
使曲径豁而为大道,顿觉心窍通透。
我不禁滚首,指着他一迎白衣,立于庭中,衣袂例如风,剑眉英挺,不经意对上那双乌黑深沉光亮而脉脉含情的双眸。
脸上瞬间淌一片红霞,一时心头悸动,他罢了一明朗微笑。
曲辞,台下一片喧闹,皆为之陶醉。
(三)二者许诺余生他翩翩而去赞道“晚听闻湄樨姑娘琴艺高超,今日老朋友与姑娘管弦相异,甚就是荣幸!”我转头施礼道“公子谬赞了,公子之笛音更是深入细致我心。
”语出来中邪语气重放,双颊霎再升红晕,低额暗惊平日不愿与来客多语,今日竟如此。
他不禁戏弄“姑娘多礼了,叫做我承弈便不好,姑娘如此娇媚可以人,琴艺超然,危机重重此处,甚就是可是,他日赚取钱财订于姑娘借钱。
佛度人自度
佛度人自度作者:檀富娥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9期摘要: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来说,基础薄弱,学困生人数多,大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作为老师,选择哪些类型的学困生做重点帮扶,怎样帮扶效果更好呢?通过一则禅语故事,读禅文、悟禅理,看看在学困生的帮带工作中怎样体会禅的意境。
关键词:注意力;鼓励;关爱;佛度;自度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总有相对表现优秀和表现较差的学生,我们一般把表现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叫做“学困生”。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来说,基础薄弱,学困生人数多,大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
怎样做好学困生帮带工作呢?在这里我将通过一则故事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着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学困生的选择:选择有意愿前行的,需要帮扶的。
在职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一方面是基础不好,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习惯不好,心理问题和个人意志问题占主要原因,因为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教学设计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基础问题,将学习难度基本调到最低,职业学校的学生完全可以接受,所以在选择学困生时,学习习惯较好的,即使基础差点,也没有太大问题,很快就会赶上来的,而我主要选择一些有学习的愿望,但是意志薄弱,很难坚持,或者学习有惰性,只想有成绩不太想付出太多的那些同学,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观察到有部分同学看起来挺聪明的,有时候只听老师讲一下好像就明白了,就能接上老师的问题了,但是一做题,一考试,成绩总是很差,这些同学就是我们选择的重点,没有老师的帮扶,可能他们就荒废了。
[这个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在雨中,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
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
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
失落叶经典语录
失落叶经典语录1、思念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减,你死之后,我想你却见不到你,我该怎么办?2、这世界从来都不是童话,没有那么多的爱与温暖。
3、英雄之间,肝胆相照,何须多言。
4、不管愿意不愿意,时间推着我们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5、那一月,桂花纷飞,漫了洛阳城。
那一日,折纸鸢飞,羞了伊人颜。
6、“捍卫正义,捍卫人性里最后一丝光明面。
”李承风紧握拳头。
7、装备的光泽是我们的最爱,遍地的野花正盛开。
8、乱世中怎得相守,最不过一晌贪欢。
9、我们有自己的旗帜,不需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10、月之盈满,若人之力,以一蹴而就彼岸者,乃为天书之主。
11、“死是什么?”“死……就是离开这个世界,突然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就是……”12、我爱你,这份爱就一定天下无双,因为,我一生只爱一次!13、是的,**就是这样,只有杀戮和死亡,鲜血和眼泪是**的最佳诠释!14、不成全不道义,佛不度他我自度!15、再多各自牛B的日子,也比不上一起傻B的日子。
16、如果我爱你,一定天下无双,因为我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17、冰兰:“我站在你面前,可以与你说话,可以让你触摸得到,这难道还不够真实吗?”18、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谁也不知道前程会发生什么。
19、这世上,WEL的MVP冠军只有一个人,他无可取代,他是我的兄弟陆尘……20、年少的梦想,却抵不过那一线的思念与爱恋。
21、有时候,许多人一生只爱一次,除了第一次,其余的再也不会爱得那么义无反顾。
22、唯我之命,以汝之血,纵横天地的遨游——千军破!23、团结了,原本的死敌也可以并肩战斗,就算是彼此有仇恨,在敌人面前,我们同为袍泽!24、既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那就一路走下去,不要停止于前,迈步走下去总是正确的。
25、生命是多么脆弱,转瞬消逝犹若风中残蝶,我们无能为力,只能珍惜眼前能够珍惜的人。
26、爱是付出,陪一个人,陪她哭、陪她笑,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觉得这个人能够陪自己一辈子,就嫁给他。
李江涛教授:做管理必须弄清楚“我像谁”和“我是谁”
李江涛教授:做管理必须弄清楚“我像谁”和“我是谁”做管理记住两句话,管理一定能做好。
第一句话,我是谁?第二句话,我像谁?研究战略是研究“我是谁”,做管理你要告诉自己“我像谁”。
管理者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知道“我像谁”就行。
碰到任何事,大家都可以问自己这两句话:水平再高一点,我是谁?水平再低一点,我像谁?管理最终是要有标准的。
明确我像谁,“谁”必然会给你一个标准。
华为就是通过“我像谁”,慢慢去模仿别人的东西,慢慢做出“我是谁”的。
其实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先做到了“我像谁”,最后做成了“我是谁”。
战略回答什么问题?其实战略思维就是回答“我应该是谁”。
然后我想把企业做成什么样?最终我把企业做成什么样?我在内心是什么样?我在外面是什么样?当你不知道你的企业怎么做的时候,很简单,先按照你像谁来做。
比如红星·美凯龙的例子。
红星·美凯龙老板叫车建新,他想开超市不知道该怎么开。
后来他发现有一个叫“麦德龙”的公司做得很好,他就跟着人家学。
人家叫“麦”,他就叫“美”;人家叫“德”,他就叫“凯”;人家叫“龙”,他也叫“龙”。
人家叫“麦德龙”,他叫“美凯龙”。
后来,他发现这样模仿太严重了,他就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红星·美凯龙。
那他怎么经营呢?麦德龙在哪儿开店,红星·美凯龙就在人家对面开一个店。
麦德龙开一个店花500万美金去做调研,红星·美凯龙是一分钱不花直接开在对面。
所以到最后红星·美凯龙把麦德龙挤兑得够呛。
到最后麦德龙在中国开不起店了,车建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开了。
我们中国人老是问“我像谁”,但是很少问“最终我是谁”。
所以很多人没有目标以后,没有比自己强的人作参照以后,往往就会失去方向。
我们这个民族很重视学习。
大家知道什么是学习吗?学习是一种获得经验成本最低的方法。
其实我告诉大家,学习本身是一个复制的问题。
学习回答了你是谁的问题。
孔子讲《论语》,我如何像一个君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禅:佛不度人人自度
2012年12月19日 09:3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分享到:更多
18人参与04条评论0
有缘人是愿意遵循佛法进行自度的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
有道是“佛度有缘人”,我佛慈悲,倒驾慈航,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
心诚志坚者,循着佛的指示,就渐渐脱离了苦海。
而心不诚、志不坚者,却永远脱离不了苦海。
所以说,所谓“佛度”,其实是众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