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押2096-4730穴2020雪05-0441-08·综述·纳米材料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金扬湖,周超(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摘要:在医学、材料学及能源学等领域高速发展过程中,广泛应用到纳米材料,其在生产合成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各种途径排入水环境中,凭借其独特理化性质可沿着水生生物食物链传递,通过不断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在个体或细胞上产生毒性效应。

本文通过对典型纳米材料水环境行为、食物链传递规律进行归总,并在此基础上对纳米材料单独作用或与其他污染物交互作用时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分析,对纳米材料水环境毒理学研究进行汇总评估,以期为治理纳米材料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纳米材料;浮游生物;生物毒性;毒理机制中图分类号:Q955文献标识码:AA Review on Toxicity of Nanomaterials on PlanktonJIN Yang-hu,ZHOU Chao(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Aquaculture,Zhoushan316022,China)Abstract:More and more nanoparticles are used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ergy science.During its production,synthesis and use,it will be inevitably migrated into the sea through various ways.Because its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it can be continuously enriched along the aquatic biological food chain and then will produce toxic effects on individual organisms or cells.And nanoparticles act alone or interact with other pollutants will lead to more serious toxic problem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behaviors and food chain transfer laws of typical nanomaterials,and then analyzes and analyzes the tox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plankton on nanomaterials alone or interacting with other pollutants.The material water environment toxicology research will be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nano-material pollution.Key words:nanoparticles;plankton;biotoxicity;mechanism of toxicity收稿日期:2020-01-14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8D060006);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C43269);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J00020);浙江海洋大学省一流学科水产学科开放课题(20190014);“海洋科学”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作者简介:金扬湖(1996-),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生态毒理学.Email:188****************通信作者:周超(1986-).Email:***************442浙江海洋大学学报穴自然科学版雪第39卷纳米材料(nanoparticles,简称NPs)指天然或者人工制造的、三维尺寸上至少有一维大小为纳米尺寸的材料,NPs具备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异效应[1]。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毒性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毒性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毒性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及生物制造领域。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可以改善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包括增强药物输送、改善成像、生物传感和组织工程等。

然而,随着纳米材料应用的增加,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和毒性问题也已引起广泛关注。

因此,了解纳米材料在生物组织中的行为和生物学后果是至关重要的。

1.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纳米材料与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引起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原因。

纳米材料的较小尺寸和高表面积使其比同种化学成分的大颗粒更容易与生物体内分子相互作用。

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吸附、吞噬等方式进入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细胞膜和DNA等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1.1 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传输和转运纳米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如口服、吸入、注射等。

在生物体内,纳米材料可以被罗氏细胞摄取,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器官和组织。

在细胞内部,纳米材料可以自由扩散,也可以与其他细胞组分相结合,并在胞内和胞外形成不同的复合物。

1.2 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纳米材料可以与蛋白质、羧酸、核酸等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这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纳米颗粒可以在血浆蛋白的表面吸附,从而改变它们的构象和功能。

纳米材料也可以与细胞膜的脂质成分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与细胞内部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例如与DNA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等。

1.3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涉及多个方面。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改变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增加细胞死亡率;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能影响整个生物体的生物学特征,例如改变血液凝固和血压等生理参数。

2. 纳米材料的毒性如今,纳米材料的毒性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纳米材料可以引起人体的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并影响人体的健康。

了解纳米材料的毒性对于其安全使用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王江雪;李炜;刘颖;劳芳;陈春英;樊瑜波【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08(003)002【摘要】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废水处理、杀菌、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因此,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毒理学).论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出发,综述了纳米Ti02对生物体(皮肤、肺、肝、肾和脑)、细胞(细胞膜、细胞生长和凋亡)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毒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对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性研究,以建立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安全暴露评价体系,促进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总页数】9页(P105-113)【作者】王江雪;李炜;刘颖;劳芳;陈春英;樊瑜波【作者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北京10008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X171.5;X18【相关文献】1.纳米材料对淡水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J], 蒋安祺;刘慧;王为木;蔡旺炜;赵志成2.人工纳米材料对斑马鱼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J], 张章;唐天乐;唐文浩3.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葛春梅;黄茜枝;林道辉;王有基;吕为群4.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J], 章军;杨军;朱心强5.氯丙嗪生态毒理效应与人体健康影响研究与展望 [J], 李婷;周启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贝类免疫机制和抗菌作用的研究

研究贝类免疫机制和抗菌作用的研究

研究贝类免疫机制和抗菌作用的研究贝类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较高的食品,然而,贝类也常常因为寄生虫或者细菌污染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贝类的免疫机制和抗菌作用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挖掘贝类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为开发新型天然抗菌剂提供理论指导。

1.贝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贝类通过免疫系统来抵御外部病原体的入侵。

研究中发现,贝类的免疫系统涉及到许多分子机制,包括透过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菌识别系统、信号转导通路与基因表达等。

其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抵御机制之一。

贝类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对于哺乳动物的免疫反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贝类的血液细胞类型很少,经过多项的研究表明,贝类通过一种类似于哺乳动物中浆细胞的细胞,即coelomocytes(腔胚细胞)来介导免疫反应,该细胞的功能类似于一种深受研究的人类免疫细胞——单核细胞。

此外,最近的研究显示,贝类通过Toll-like Receptor(TLR)等受体分子识别外源性细菌感染,启动免疫反应。

尽管贝类的Toll受体数量很少,但研究人员相信,这种受体可能是适应病原菌多样性的一种关键特征。

2.抗菌作用的研究贝类在抗菌方面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免疫系统上,同时也有许多抗菌活性物质的发现。

一些研究表明,贝类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包括抗菌肽、转化酶诱导肽等。

抗菌肽是一种小分子肽类物质,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贝类中含有多种类型的抗菌肽,常见的包括lumbricin、defensin、mytilin、mytilusin、madecassin和myticinB等。

其中,mytilin和myticin B常被用来研究贝类抗菌肽的免疫功能,因其体内定量非常高。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将贝类提取物加入到细菌液中,可以观察到抑制效果,体现出其抗菌作用。

此外,贝类中也含有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类物质具有在抗微生物和补体激活方面重要的作用。

3.贝类抗菌作用的应用前景贝类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其抗菌肽和其他抗菌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水中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研究

海水中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研究

海水中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研究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扇贝作为常见的贝类养殖物种之一,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海水中的重金属对于扇贝种苗的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潜在的毒性效应。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中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1. 海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影响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和城市排污、船舶废弃物以及自然因素等。

常见的海水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铜、锌等。

这些重金属在海水中长期积累,通过生物链逐渐富集在养殖物种中。

重金属对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生长抑制、生育力下降、免疫功能损害和生物累积等。

其中,铅和汞对于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较为明显。

这些重金属可以通过干扰鲍鱼的养殖环境以及直接进入鲍鱼体内,对其生理和生化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2. 养殖扇贝种苗对海水重金属的敏感性养殖扇贝种苗对海水中重金属的敏感性与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关。

扇贝种苗在生长的早期阶段对重金属的敏感性较高,而随着身体的成熟和壳的形成,其对重金属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强。

此外,养殖扇贝种苗的抗氧化系统、解毒酶体系和免疫功能也会对重金属的毒性效应产生影响。

因此,在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研究中,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差异和生理机制的作用。

3. 海水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机制海水中重金属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改变。

在生理水平上,重金属可能通过抑制鲍鱼的生长、抑制鲍鱼体内酶活性、损害鲍鱼的呼吸、循环和排泄功能等方式对鲍鱼产生毒性作用。

在分子水平上,重金属可能会干扰鲍鱼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引发细胞膜损伤、损伤DNA和RNA、干扰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

这些作用机制相互交织,对养殖扇贝种苗的毒性效应产生综合影响。

4. 减轻海水重金属污染对养殖扇贝种苗的影响策略为了减轻海水重金属污染对养殖扇贝种苗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人工纳米材料对海洋微藻的毒性研究进展

人工纳米材料对海洋微藻的毒性研究进展

人工纳米材料对海洋微藻的毒性研究进展陈晓华;张偲;谭丽菊;王江涛【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17(041)006【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are being widely applied in all aspects of life. Nanomaterials are increasingly input in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due to the extensive production and use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which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toxic threat to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the toxic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manufactured on microalgae, especially regarding single toxicity, combined toxic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toxication.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prosp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工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与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工纳米材料进入到水环境中,其毒性效应及对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日趋严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纳米材料对海洋微藻毒性效应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人工纳米材料对微藻的单一毒性、复合毒性及致毒机理,并对未来人工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总页数】10页(P134-143)【作者】陈晓华;张偲;谭丽菊;王江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J], 张宁;金星龙;李晓;岳俊杰;魏东斌2.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性的生物学研究:Ⅷ.久效磷对二种海洋微藻的… [J], 唐学玺;李永祺3.人工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J],4.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性的生物学研究Ⅵ.对硫磷对4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J], 唐学玺;徐家英;李永祺5.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性的生物学研究Ⅰ.四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耐受力与其SOD活性的相关性 [J], 唐学玺;李永祺;李春雁;董宝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研究贝类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类腹足动物,包括珍珠贝、蛤蜊、扇贝等多种不同种类。

然而,在当今社会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

本文将从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物对贝类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的相关问题。

一、污染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海洋污染源主要由工业点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非点源三种构成,其中工业点源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各种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如石油、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这些废弃物往往被排入海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贝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二、污染物工业污染物对贝类的影响主要指废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其中的一部分难以降解而会长期停留在海洋环境中,危害贝类的生存。

石油是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石油泄漏后会形成大面积的油污,对贝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巨大的威胁。

除此以外,重金属也是常见的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中的废弃物、工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多种渠道,其中铅、汞、镉等重金属对贝类的生长和繁殖影响最大。

三、污染物对贝类的影响废水排放进入贝类生存水域后,会造成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升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重金属是污染物中影响最大的一类,常见于废水中的镉、铬、铅、汞等元素镉离子有着很高的生物吸附率,会较快地累积在贝类的体内,即使在外表没有明显损伤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贝类内部的毒素累积。

铅离子和汞离子则会破坏贝类体内的细胞机能,产生高毒性物质,导致黏液异常,不断地影响贝类的生长和繁殖,最终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综上所述,贝类生态环境污染效应主要来自于水体中废水排放和工业废料等污染源,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污染物,最后对贝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得到人类的保护。

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生态风险评价

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生态风险评价

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生态风险评价纳米科技是当今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应用领域广泛,如电子、制药、食品、化妆品等。

然而,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生态风险始终是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生态风险评价。

一、纳米材料的毒性纳米材料相比传统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表面积大、活性高、穿透性强、易促成有毒物质的吸附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对其毒性的重视。

纳米颗粒对人体、动物和环境的毒性主要和粒径、形状、表面活性、化学成分、溶解度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目前已知的纳米材料毒性方面的研究:1、硅纳米管的毒性硅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热导性能,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

但是,在体内和体外的实验中发现,硅纳米管会引起免疫细胞和红细胞的损伤,同时也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一定的毒性。

2、金纳米粒子的毒性金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能,在应用中具有广泛用途。

研究发现,金纳米粒子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对肝细胞、肺细胞和肾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同时还会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失调等。

3、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毒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广泛用于磁性材料、药物输送等方面。

但是,研究发现氧化铁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并能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二、纳米材料的生态风险评价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影响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纳米材料可能对陆地、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生态风险评价将是纳米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目前已知的纳米材料生态风险的研究:1、纳米银的生态风险纳米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消毒、制备抗菌材料等领域。

但是,纳米银对水生生物和植物造成的毒性和生态风险较大。

研究发现,纳米银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会削弱植物的生长能力。

2、氧化石墨烯的生态风险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其应用涵盖从材料领域到医学领域。

纳米材料的毒理作用及其机理

纳米材料的毒理作用及其机理

纳米材料的毒理作用及其机理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材料的毒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作用。

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膜损伤纳米材料的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积使其与细胞膜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导致细胞膜的物理或化学损伤。

此外,纳米材料的表面电荷、疏水性和亲水性等特性也会影响其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2. 细胞内氧化损伤纳米材料可以被细胞摄入,进入细胞内部。

纳米材料的大量存在会增加细胞内的有毒氧自由基及其他反应性氧物质的生成,从而对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膜脂等,造成氧化损伤。

3. 基因突变和DNA损伤纳米材料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产生毒性作用的原因之一。

当纳米材料与DNA结合后,会形成 DNA-纳米材料复合体,引发DNA 修改和基因突变等现象,从而影响甚至破坏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二、纳米材料的毒性机理1. 氧化损伤纳米材料的氧化作用是纳米材料导致毒性机理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由于其小尺寸和巨大的表面积,纳米材料在空气和水中易吸附和氧化,从而释放出反应性物质,如活性氧自由基等,导致生物体细胞膜和其他生物大分子损伤。

2. 积累和输送纳米材料的毒性机理还包括其积累与输送。

一些纳米材料显然不能被生物体有效清除,会在体内积累,导致组织或器官结构紊乱。

此外,纳米材料的具有特殊的输送功能,可以作为潜在的药物载体,但也可能通过输送途径进入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炎症反应另外,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还包括诱导体内炎症反应。

许多纳米材料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等,从而诱导炎症反应,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三、防范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的策略为有效预防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应开展详细的评估,并针对其特性和用途制定个性化的防范策略。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贝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许多地方都被视为美味佳肴。

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贝类中富含许多化学物质,其中一些可能是致癌物质,这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贝类中的致癌物质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重金属,它们的来源主要是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

例如,很多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海洋中,污染了贝类生长的海域;另一方面,贝类生长的过程中,它们吸收了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化学物质,因此,人们在食用贝类时也可能会摄入这些致癌物质。

研究表明,贝类中致癌物质的含量与其品种、生长环境、生长年限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贝类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河蚌。

河蚌生长环境主要是淡水河流和湖泊,它们主要吸收来自附近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河蚌中会积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重金属,其致癌物质的含量较高。

其次是扇贝。

扇贝主要生长在近海浅滩和河口附近,它们通常选择自然环境污染较少的地方生长。

因此,扇贝中的致癌物质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在某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海域中,扇贝的致癌物质含量也会较高。

第三是牡蛎。

牡蛎通常生长在腐殖质或泥沙中,因此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牡蛎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相对较低。

最后是海参。

海参通常生长在沿海地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表明,海参中的致癌物质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在污染较严重的海域中,其含量也可能较高。

针对贝类中的致癌物质问题,人们可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

首先是选择来源可靠的贝类,并尽量避免采食生长在污染严重区域的贝类;其次是注意食用贝类的季节和新鲜度,因为长时间保存或制作可能会导致致癌物质含量上升;最后是尽可能烹制烤炒类食品,在高温下可以使贝类中的致癌物质减少。

总之,贝类中的致癌物质含量和来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贝类的生长环境与品种差异,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中的毒性研究进展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中的毒性研究进展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中的毒性研究进展夏泽阳;刘爱荣【摘要】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高效的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等环境领域.但研究发现,大量进入环境中的nZVI可能会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如和nZVI接触后,会造成小鼠器官受到损伤,杨树幼苗生长减缓,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破裂等不利作用出现.此外,nZVI还会改变环境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等指标,而且毒性效应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虽然目前对nZVI的致毒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但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假设,主流的观点是铁离子的释放、氧化损伤和基因损伤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nZVI毒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nZVI的使用和毒性研究提供参考.%Nanoscale zero-valentiron(nZVI)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reactive remediation material for water and soil treatments in environments. Howeve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release of nZVI in the environments maybe lead to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causing damage to rats' organs, inhibiting poplar seedling growth, inducing cell membrane breakage of Escherichia coli, even changing water environment indexes like redox potential and dis-solved oxygen,etc.What's more,researcher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toxicity effect of nZVI can be dependent on external condition.Until now,the mechanism of nZVI toxicity effect is not clear, although several feasible hy-pothes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mong which impacts of iron ions, oxidation damage and gene damage serve as mainstream assumptions. The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n nZVI toxicity, and give the guidence for the researchers in the relevant areas.【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7(012)005【总页数】9页(P35-43)【关键词】纳米零价铁;生态毒性;氧化损伤;铁离子;影响因素【作者】夏泽阳;刘爱荣【作者单位】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纳米零价铁(nZVI)技术早在1997年就作为有效的脱卤反应还原剂被应用到环境中。

申报职务任职人员简介表-海南大学

申报职务任职人员简介表-海南大学

2.0 3.0 17.5
2.0 3.0 17.5
6 1
实验 负责人 样品检 测分析
基层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总人数 表决结果 不同意 学校审核情况 弃权 备注
5
1
2012.12015.12
1 2
2012 2011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第 30 卷第 2 期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第 29 卷第 4 期 通信 作者
12
18
总计:30
8
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南反季 节蔬菜中农药残留 离子色谱法用于洛铂中乳 酸定值的方法研究 毛细管电泳法分析槟榔中 槟榔碱和槟榔次碱 超临界 CO2 萃取-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测定海南对虾壳 中虾青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 中的多菌灵、噻菌灵、甲基 硫菌灵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的洛铂 中乳酸含量的不确定度的 评定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 谱法测定荔枝果蒂中的氨 基酸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
附件 2:
单位名称 姓 名
海南大学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表
材料与化工 学院 谢艳丽 化学 一级学科 性别 女 化学 出生年月 二级学科 1976.6 仪器分析 最高学历 现职称 研究生 实验师 最高学位 任职时间 硕士 2008.9 毕业时间 晋升类型 √正常晋升 □破格晋升 毕业学校 申报专业 浙江大学 化学 篇; 重要期刊 13 篇 篇; 重要期刊 6 篇 备注 2006.3 高级实验 申报职务 师 论文、著作、教材 其中: SCI 收录 其中: SCI 收录 发表 排名 时间 1
15
3
2012
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情况

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情况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时 事, 自觉自愿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团结、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公德心、 爱护公物、 思想觉悟高。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拥护党的领 导,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发方针、 政 策, 热爱学生, 在工作上脚踏实地, 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爱岗敬业, 有钻研精神, 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 饱满的精神状态。 乐于助人、 待人 真诚、 善于为他人着想, 积极参加 集体组织的活动。 容易相处, 和同 事及学生的关系融洽。

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与生态危害研究

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与生态危害研究

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与生态危害研究第一章纳米材料概述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它具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因此,纳米材料在医学、能源、电子、材料、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态危害和毒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第二章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2.1 毒理学概述毒理学是研究毒素或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和致病过程的学科。

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毒性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2.2 纳米材料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效应纳米材料可以进入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并且与生物体内的组织细胞反应。

纳米材料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和其他生物屏障,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进入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多种炎症反应。

2.3 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毒性评估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影响,这是评估材料毒性的重要指标。

毒性测试需要确定纳米材料的剂量、时间和方式,评估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常用的毒性测试包括细胞毒性测试、动物实验、人类神经细胞模型等。

第三章纳米材料的生态危害3.1 纳米材料的生物降解纳米材料的生物降解是指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生物降解酶可以将纳米材料分解为无害物质。

然而,一些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毒性,它们的生物降解过程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2 纳米材料的迁移与转化纳米材料在生态环境中会经历复杂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纳米材料的转化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中的毒性物质的释放。

纳米材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最终威胁到食品链的安全。

3.3 纳米材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米材料的大量应用进入环境后,可能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的显著变化。

例如:生物物种数量的减少、生物环境中毒性物质含量的增加、食物链的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降低等。

第四章纳米材料的环境评估4.1 纳米材料的环境监测纳米材料的环境监测是纳米材料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步骤。

贝类毒素及其贝类毒素检测的研究

贝类毒素及其贝类毒素检测的研究

导读:贝类毒素及其贝类毒素检测的研究,摘要:贝类中毒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而引起的,这些藻类是贝类的食物,这些毒素在贝类中蓄积,通过生物测定、物理分析、免疫化学可测定贝类毒素,赤潮毒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事件日益增多,贝类毒素属于海洋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的形成与海洋中有毒素藻类赤潮密切相关,经过生物积累和放大转化为有机毒素,即贝类毒素,因此开展对贝类毒素的研究对人类有重要意义,1贝类毒素贝类(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贝类中毒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而引起的,这些藻类是贝类的食物,这些毒素在贝类中蓄积。

通过生物测定、物理分析、免疫化学可测定贝类毒素。

关键词:贝类;毒素;检测;藻类;毒理效应;化学分析。

Shellfish poison and shellfish toxin detection research(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21000,Nanjing,China) Abstract: shellfish poisoning is by some planktonic algae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toxin and cause, these algae is shellfish food, the poison in the shellfish accumulation. Through the bioassay, physical analysis, immune chemical measurement shellfish poison.Keywords: Shellfish; Poison; Detection; Algae, Toxicological effect; Chemical analysis. 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洋赤潮频繁,赤潮毒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事件日益增多。

我国海洋贝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风险对策

我国海洋贝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风险对策

我国海洋贝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风险对策作者:柴姝雯来源:《现代食品》 2019年第10期◎ 柴姝雯(上海德诺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上海?200436)Chai Shuwen(Shanghai Denuo Product Testing Co., Ltd, Shanghai?200436, China)摘?要:我国地跨温带、热带和亚热带3个气候带,为海洋贝类提供了广泛的生存区域。

目前,我国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海洋贝类产量世界第一。

然而,海洋贝类作为一种滤食性的底埋或底栖动物,因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对环境中各类污染物的富集性强。

因此,将重点分析由于海洋污染导致海洋贝类食品存在安全风险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防范海洋贝类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贝类;食用安全;污染Abstract:Our country spans three climatic zones: temperate zone, tropical zone and subtropical zone. The complex and vast natural environment provides a widerange of living areas for marine shellfish. There are more than 700 species of marine shellfish living in China, and the output of marine shellfish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However, marine shellfish, as a filter-feeding benthic or benthic animal, are especially rich in various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various factors of safety risk of marine shellfish food caused by marine pollution,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ishermen and consumers on how to prevent the safety risk of marine shellfish food.Key words:Marine shellfish; Food safety; Pollution中图分类号:TS254.71?海洋贝类的概念界定海洋贝类生物品种繁多,仅我国海域就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生物。

生态毒理学和食物链传递中的生物累积效应研究

生态毒理学和食物链传递中的生物累积效应研究

生态毒理学和食物链传递中的生物累积效应研究生态毒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在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环境中,生物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发生物累积效应。

这种效应与食物链的传递关系密切相关。

什么是生物累积效应?生态毒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毒性物质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生物累积效应。

简单来说,生物累积效应是指毒性物质沉积在某一生物体内,随着食物链的传递,毒性物质的浓度会不断增加。

这样,一些高层次的食肉动物,如老虎、鹰等,体内的污染物质浓度就会高过低层生物,增加了其患病、死亡、繁殖能力下降等的危险性。

生物累积效应的机理生物累积效应发生的机理非常复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因素。

在常温下,如氯代有机物等酚类化合物,很难分解,它们会分布在水、土、空气中,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生物体内却会发生生化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脂溶性物质,在体内慢慢积累,从而引起生物体毒性反应,如费城染波利鱼钓鱼人士的悲剧就是因环境中氯族有机化合物累积而造成生物体毒性反应。

而空气中的无机污染物,如铅、汞等,则是进入人体内后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难以被人体代谢转化而引起毒性反应。

此外,物种间食物链的传递也会加剧生物累积效应。

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草本、花卉、植物枝干,被污染物质污染的食物链就会导致污染物质在物种之间累积。

生物累积的高危生物生物累积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某些生物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非常高,因此很容易被富集。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易于生物累积的物种:鱼类–生物累积在鱼类体内的污染物质如汞、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会增加鱼肉中的毒素浓度。

这对消费者的威胁非常严重,人们一旦摄入富含这些污染物质的鱼肉则会引发很多疾病。

带壳动物–软体动物和贝类富含污染物质,因为它们是沉积状物质的过滤器,对物质的吸收能力非常高,所以容易触发生物累积反应。

纳米载体材料毒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展

纳米载体材料毒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展
[2] 纳米材料有金属纳米颗粒 (如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N) 、 纳
纳米 (Nanometer, nm) 是一种度量微观粒子的长度单位 (1 nm 为 10
-9
m) , 相当于 10 个氢原子并排起来的长度。当一
米金 [3]) 、 生物降解性高分子纳米颗粒 (如壳聚糖 [4]、 聚酰胺 (PAMAM ) 树状体 [5]) 及生物活性纳米颗粒 (如纳米羟基磷灰
[7] 石 [6]、 碳纳米管 (CNT) ) 等 。 但是 , 随着纳米医药研究和应用
种物质被不断切割至一定程度 , 其粒径小至纳米量级即为纳 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 如小尺寸效应、 表面-界面效应和 量子尺寸效应等 , 使纳米材料在光学 、 热学 、 电学 、 磁学 、 力学 以及化学性质方面具备了与大体积固体显著不同的特性。同 时, 也正是这些特性, 使纳米载药系统 (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 NDDS) 显示出诸多优势[1]。目前, 作为药物载体的
的不断深入 , 有关纳米载体材料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开始受到 人们的关注 。 《欧洲呼吸杂志》 最早报道了纳米颗粒在人体肺 部蓄积后产生的伤害[8]; 2006 年美国环保机构发现防晒霜中的 纳米二氧化钛 (TiO2)可导致鼠的脑死亡 [9]; 北京纳米科技研
������������������������������������������������������������������������������������������������������������������������������������������������������������������������������������������������������������������������������������������������������������������������������������������������������������������������������������������������������������������������������������

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方法

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方法

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方法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纳米材料的毒性和潜在风险的担忧。

因此,研究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和评估其潜在风险,对确保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研究是了解纳米材料对生物体产生不良效应的基础。

目前,关于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氧化应激: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表面化学性质,可以引发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的增加。

氧化应激是指生物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超过清除能力,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氧化伤害。

纳米材料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可能引起细胞膜的破损、DNA氧化、蛋白质氧化等损伤。

2. 炎症反应:纳米材料接触生物体后,可引发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纳米材料通过激活炎症反应机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剧。

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3. 细胞内转运和分布:纳米材料与生物体接触后,会进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部发挥作用。

纳米材料的大小、形状和表面修饰等因素会影响其在细胞内的转运和分布。

研究纳米材料在细胞内的转运和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们与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4. 基因毒性:纳米材料还可能对基因组产生损害,导致基因突变和损伤。

这些损害可能会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纳米材料对基因组的影响是毒性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

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对纳米材料潜在毒性和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旨在确定和评估潜在的危害性和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目前,针对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化学特性评估: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粒径、形状、表面修饰等,与其毒性直接相关。

通过评估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初步了解其可能的毒性和风险。

2. 暴露评估:纳米材料的暴露是指人类或环境接触纳米材料的情况。

探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探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探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纳米材料是尺寸在纳米级别(1-100纳米)的物质,在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纳米材料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虽然纳米材料带来了众多的好处,但其潜在的毒性效应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论文旨在探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第一部分:纳米材料的毒性机制探究1. 纳米材料的发散性和生物亲和性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倾向于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纳米材料表面的特殊性质,如化学成分、结构和表面电荷等,为其在生物体内诱发不同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可能。

例如,有些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胶体稳定作用,吸附生物膜上的分子,干扰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2. 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纳米材料在体内的转移、积累和代谢过程中可能生成大量的反应性氧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膜的氧化破坏、线粒体功能障碍、核酸和蛋白质的损伤等。

此外,一些纳米材料还可能与细胞内的抗氧化物质相互作用,干扰抗氧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纳米材料的接触和积累会激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机制,但过度或长时间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激活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诱导炎症反应。

4. 基因和表观遗传变化纳米材料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介导生物体内基因和表观遗传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暴露于纳米材料后,生物体中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和DNA修复等相关的基因。

第二部分:纳米材料的致病效应研究1. 纳米材料对呼吸系统的毒性效应吸入纳米材料的颗粒可能进入肺部,与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纳米材料可以引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和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和肺癌等。

贝类对环境污染物及毒素的生物监测及生态影响评价

贝类对环境污染物及毒素的生物监测及生态影响评价

贝类对环境污染物及毒素的生物监测及生态影响评价贝类是以素食为主的水生软体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各个干咸湿地,不仅是重要的食用品,也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指示生物。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贝类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生物指示物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后勤监管和食品安全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贝类在环境污染物及毒素生物监测和生态影响评价方面的应用。

一、贝类在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中的应用1. 污染源指示贝类受到环境中化学物质、氨氮、重金属等物质的影响,能在身体内累积,从而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指示生物,因此,研究贝类对污染源的指示作用,对于污染事故的识别和来源追溯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水域来说,贝类是重要的生物监测工具,它们能够重现持久性污染物在埋层中的蓄积反应,比如来自溢油事件、废水、矿物品、农药和肥料等的化学品类。

2. 监测环境中有机物类化学物质的功能贝类在对有机物类化学物质的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贝类组织特别是内脏组织,对于多环芳烃类、PCB类、溴化有机物、氯代烃类、有机磷类和除草剂等有机污染物有着高度的积累和保存功能。

此外,不同种类的贝类对有机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如扇贝类对多环芳烃污染物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寄生,并在细胞中发生代谢活动,因此它们的组织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浓度可以作为环境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代表物测量,从而得到对环境污染物影响程度的评价。

3. 监测重金属污染物的功能贝类还可以用于监测重金属污染,如铅、镉、锰等。

由于重金属污染物抑制贝类的生长,抑制其正常的发育过程,影响其生殖和幼崽存活率,因此,通过对其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可以明确水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对水域环境进行科学管理。

二、贝类在环境毒素检测中的应用1. 食品安全监测贝类对于海洋中毒素的积累和保存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能够对普通消费者食品卫生的把握和消费品的质量进行比较精细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0 5 录 用 日期 : 2 0 1 4 — 1 0 - 2 O
摘要 :纳米技术 已成为 2 1 世纪发展最迅猛的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材料因其具备新异的物理 、 化学 特性 而广 泛应 用于各种领域 , 包括农业 , 电子工业 , 生物医学 , 制造业 , 医药 品和化 妆品等 , 因此 纳米颗粒不 可避 免会释放 到水 环境 中。贝类 由于其具 有分布 广, 处 于食物链 中的关键位置 , 滤食食性 , 对重金属及污染物有较强 的生物累积能力 , 且很多贝类具有养殖和商业 价值 , 因而纳米 颗粒对贝类的生态毒性效应 备受关注 。本 文通过对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 纳分 析, 重 点阐述了 3 方 面的内容 :1 ) 人工纳米材
关键词 : 人工纳米材料 ; 贝类 ; 毒性效应 ; 综述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5 8 9 7 ( 2 0 1 5 ) 4 — 1 . 1 6 中 图分 类 号 : X1 7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1 / _ e s e m- c  ̄ P r o g r e s s i n Ec o t o x i c Ef fe c t s o f Ma n u f a c t u r e d Na n o r mt e r i a l s o n ̄ l l i f s h
2 . T h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r g ni a c P o l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nd a C o n g o l , Z h  ̄ i ng a P r o v i n c e , Ha ng z h o u 3 1 0 0 5 8 , C h i n a 3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E n v k o n me n m l S c i e n c e , Z h  ̄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y, t H ng a z h o u 3 1 0 0 5 8 , C h i n a
以上研究显示纳米颗粒在暴露初始阶段容易快速积累这对贝类容易造成纳米铁颗粒的吸收实验评估了纳米铁在血细胞中的急性毒性效应另外大纳米颗粒相对于小纳米颗粒毒性效应结果证明纳米铁和可溶性三氯化铁对循更容易积累在消化腺等部位这对贝类可能会造成环血细胞的溶酶体稳定性也造成类似的损害暴露长期的慢性毒性效应
2 0 1 5 年
Ge C h u n me i , H u a n g Xi z h i , L i n D a o h u i , Wa n g Y o u j i 。 ’, L u We i q u n ’
1 . Co l l e g e o f F i s h e r i e s a n d Li f e S c i e n c e , S h ng a h a i Oc e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ng a h a i 2 0 1 3 0 6 , C h na i
人 工 纳 米 材 料 对 贝类 生态 毒 理 效 应 的研 究进 展
葛春梅 ,黄 茜枝 ,林道辉 ,王有基 ’,吕为群
1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与生命 学院, 上海 2 0 1 3 0 6 2 . 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 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杭州 3 1 0 0 5 8 3 . 浙江大学 环境 与资源 学院, 杭州 3 1 0 0 5 8
第 1 0卷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As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Ec o t o x i c o l o g y
、 b1 . 1 0 . 2 0 1 5
No. 4,1 — 1 6
第 4期 , 1 . 1 6
1 0. 7 5 2 4 / AJ E. 1 6 7 3 — 5 8 9 7 . 2 01 4 0 8 0 5 0 0 1
Re c e i v e d 5 Au g u s t 2 0 1 4 a c c e p t e d 2 0 Oc t o b e r 2 0 1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b s t r a c t :Na no t e c h no l o g y h a s be c o me o ne o f t h e mo s t r a pi d l y d e v e l o p i n g t e c h no l o g i e s n i he t 2 1 s t c e n t u r y. Na no -
料 在 水 环 境 中 的行 为 ; 2 ) 贝 类 作 为水 生 污 染 监 测 指示 生 物 的重 要 意 义 ; 3 ) 人 工 纳 米 材 料 对 贝类 的毒 性效 应 , 主 要 包 括 贝 类 对 纳 米
颗粒摄取 、 积累和转移 , 并从组织细胞水平 , 分子和基 因水平 , 胚胎发育和个体生长水平等 阐述了纳米材料对贝类 的毒性效应。
葛春梅, 黄茜枝, 王有基, 等. 人工纳米 材料对 贝类生态 毒理效应 的研究进展 [ J ] _ 生态毒理学报, 2 0 1 5 , l O ( 4 ) : 1 - 1 6
G e C M, H u a n g X Z, Wa n g Y J , e t a 1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e e o t o x i c e f e c t s o f ma n u f a c t u r e d n a n o ma t e r i a l s o n s h e l l i f s h[ J ] . As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t o x i c o l o — g Y , 2 0 1 5 , 1 0 ( 4 ) : 1 - 1 6 ( n i C h ne i s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