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要点整理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并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以下整理出了高中物理中的五大实验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物理实验中经典的实验之一,它是通过双缝干涉现象来验证波动理论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进行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确保双缝之间的距离和波长的比值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条纹;2. 调整光源和屏幕的位置,使之能够产生清晰的干涉条纹;3. 测量光程差,并根据干涉公式计算出波长等相关物理量。

二、焦距测量实验焦距测量实验是物理中研究透镜成像特性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进行焦距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使用准直器和物镜,确保光线准直,使得成像清晰;2. 测定不同物镜位置下物像距离,通过透镜公式计算出透镜焦距;3. 注意实验误差的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牛顿环实验牛顿环实验是通过薄膜干涉现象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进行牛顿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调整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使得在凸透镜下能够观察到清晰的牛顿环;2. 测量不同环形的直径,根据公式计算出薄膜的厚度;3. 注意观察环形的颜色,分析光的波长和薄膜的性质。

四、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实验是物理中研究振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实验之一。

在进行弹簧振子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确保弹簧的弹簧常数和质点质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产生明显的振动;2. 测量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弹簧振子的频率;3. 观察振幅和振动过程,分析振动的规律和能量转化过程。

五、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效应实验是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调整光源和光敏电池之间的距离,使得光照射到光敏电池表面产生光电效应;2. 测量不同光强下的光电流和电压,绘制出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3. 分析光电效应的规律,探讨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电效应的物理机制。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A.游标卡尺的使用论①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②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B.游标卡尺的读数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

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

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要点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要点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要点一、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5、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二、难点突破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

如图10-1所示:因为同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有不同的量程,因此,对应不同的量程,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不相同,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比较复杂,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比较容易出错。

下面是不同表,不同量程下的读数规则:电压表、电流表若用0~3V、0~3A量程,其最小刻度(精确度)分别为0.1V、0.1A,为10分度仪表读数,读数规则较为简单,只需在精确度后加一估读数即可。

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1.88V,电流表读数为0.83A。

若指针恰好指在2上,则读数为2.00V(或A)。

电压表若用0~15V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5V,为2分度仪表读数,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有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若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如指在10上应读做10.0V,指在紧靠10刻度线右侧的刻度线上(即表盘上的第21条小刻度线)读数为10.5V,若指在这两条刻度线间的中间某个位置,则可根据指针靠近两刻度线的程度,分别读做10.1V,或10.2V,或10.3V,或10.4V,即使是指在正中央,也不能读做10.25V,若这样,则会出现两位不准确的数,即小数点后的2和5,不符合读数规则,如上图中所示,读数应为9.3V。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1. 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准确,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后处理等内容。

2.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理论知识掌握深入了解与待进行的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关公式和原理。

2.2 实验器材检查检查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损坏或缺少必要器材,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2.3 安全注意事项了解并牢记与该实验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防护措施、急救常识等,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等)。

2.4 实验步骤分析仔细阅读和分析实验步骤,确认所需操作流程和方法,并预估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实验操作要点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点:3.1 操作细节按照实验步骤逐个操作,确保每个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度。

避免因粗心大意导致数据错误或实验失败。

3.2 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所测量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等,并注意标注单位、使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

3.3 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注意实验室内外有关防火、通风等安全环境指引。

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3.4 维持洁净环境保持实验台面整洁,不乱堆放物品,并及时清理实验废弃物。

尊重公共空间,爱护设备。

4. 实验后处理完成物理实验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工作:4.1 数据分析与结果总结整理并分析所得数据,在结论部分总结经过试验得到的结果以及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或差异性。

4.2 清洁与归还器材归还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设备之前,应进行清洁工作,并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

4.3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老师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分析等内容,并注意格式规范和语言准确性。

5. 结论遵守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有助于提高实验质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操作技能。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实验必备知识点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方法和技巧。

在高三物理实验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备的,下面将介绍这些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了解实验室的安全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熟悉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

其次,正确佩戴实验室必备的安全设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再次,要遵守实验室的实验规章制度,不违反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仪器仪表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关键,正确、熟练地使用和操作各种仪器是高三物理实验的必备知识点。

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量程、连接电路、读数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接线、调节参数、观察波形等。

了解和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在物理实验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往往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是高三物理实验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常见的误差类型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通过合理地设计实验、重复实验、均值处理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高三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探究物理理论,所以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实验的关键环节。

在数据处理方面,要学会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误差分析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在结果分析方面,要结合实验数据和物理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论,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报告的撰写高三物理实验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因此,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和要求也是必备的知识点。

实验报告通常包括标题、目的、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结论等内容。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报告内容清晰、完整。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

加速时空加速时空把握未来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34523.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1232 456ab12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 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2)读数方法: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精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螺旋测微器(1)工作原理: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精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

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

注意:螺旋测微器读1234abcd1234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物理实验操作技巧

物理实验操作技巧

物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书,并确保对实验过程和要求有充分的理解。

- 将实验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准备齐全,以确保实验进行顺利。

- 检查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做好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 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实验操作技巧
- 在进行实验之前,清洁实验器具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注意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 对于涉及计量的实验,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并注意读数的
精度和准确性。

- 在进行实验时,保持仪器和设备的稳定和平衡,以避免意外
情况的发生。

- 注意时间的管理,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可以按计划进行。

- 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 在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现场,并妥善保管所有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问题排查与解决
-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应仔细检查实验步骤和操作是否存在错误。

- 如果发现设备故障或其他问题,立即报告并寻求帮助修复。

-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或紧急情况,停止实验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以上是一些物理实验操作的技巧,希望能对读者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有所帮助。

记住,准备工作、仔细操作和问题解决都是成功进行物理实验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 .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 .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 1、m 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 .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3)验证机械能守恒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gh=221mV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b .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 测量的量:a .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 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 2、h3、h 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b .不必测重锤的质量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6.易错点:a . 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 . 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二、|测量性实验(1) 长度的测量1: 测量原则(1)为避免读数出错,三种测量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应以mm 为单位读数!(2)用游标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均应注意从不同方位多测量几次,读平均值。

(3)尺应紧贴测量物,使刻度线与测量面间无缝隙。

2: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1)1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9mm,分成10等份,每等份为0.9mm ,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1mm;2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19mm,分成20等份,每等份为19/20 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 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 ,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2)读数方法: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精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 螺旋测微器(1)工作原理: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 ,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 ,故它精确到0.01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

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 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

注意: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2)游标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3)若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注意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4)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2)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1. 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 实验原理:g=224T L3. 实验器材:长约1m 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 易错点:a . 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

到10度。

b . 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 . 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 . 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即: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3)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4)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 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 测L 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ε、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误差:电动势的测量值ε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6)电表改装(测内阻)实验注意:(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三、研究性实验:(1)研究匀变速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S1S2S3S4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T 。

T 。

T 。

T。

3.重点:纸带的分析0 1 2 34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公式法: 先求∆S,再由∆S=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c.测定即时速度:V1=(S1+S2)/2TV2=(S2+S3)/2T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原理::∆S=aT22.实验条件: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0 1 2 3 4 5 6根据测出的S1、S 2、S 3……. 。

S 1 。

S 2 。

S 3 。

S 4 。

S 5 。

S6 。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S 4—S 1=3a 1T2 , S5—S 2=3a 2T2 , S6—S 3=3a3T2a=(a1+a 2+a 3)/3=(S 4+S 5+S 6— S 1—S 2—S 3)/9T 2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同上)(2) 研究平抛运动1.实验原理: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 =221gt 求出t,再由x=v 0t 求v 0,并求v 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3) 研究弹力与形变关系1. 方法归纳:(1)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2)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3)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步骤:1:以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2: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3: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4:以弹簧的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如看似象反比例函数,则变相关的量为倒数再研究一下是否为正比关系(图象是否可变为直线)----化曲为直的方法等。

5: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意义。

2. 注意事项: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度四、观察描绘实验(1) 描绘伏安特性曲线1. 实验原理:在小灯泡由暗变亮的过程中,温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故在两端电压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各点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