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树立法治理念 尊重法律权威(15版试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 答案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   答案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

2、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B )。

3、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

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D )。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D )。

6、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C )。

7、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8、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 D )的要求。

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B )直接的理论根据。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C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11、中国共产党(B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12、“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A )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

13、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 )。

14、(D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C )。

16、(A )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17、(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8、(C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19、(D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0、(B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第七章 自测练习题

第七章 自测练习题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遵重法律权威

(自测练习题)

编写说明:

1.忠于大纲和教材。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

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律自由意味着()。

A.废除人们的自由

B.任意干涉人们的自由

C.对当事人的自由施加合理的约束

D.任意限制人们的自由

2.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理念上的必然反映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2015版)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目录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更新学习理念

三、确立成才目标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第三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题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试题,范文,网,考,教育,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模板范例中查看更多范文。

一、填空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4.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7.树立和坚持服务大局的理念,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关键。8.20XX年,十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标志着我国的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9.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10.执法为民的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c)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a.第十三次b.第十四次c.第十五次d.第十六次2.(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a.公平正义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3.(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政法工作中显示问题的客观需要。a.公平正义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4.(a)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a 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5.(b)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司法独立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d.严格依法办事6.(a)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7.(c)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8.(b)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复习题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复习题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复习题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复习题集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2、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3、五个理念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4、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尊严;严格依法办事

5、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提高法律素质;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

6、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护人权

7、执法为民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勤政守法;甘当公仆;文明执法;清正廉洁

8、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

9、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10、服务大局的内涵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1、服务大局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12、党的领导理念内涵自觉的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统一起来13、党的领导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1、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题库
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
答案:B
1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D
20、坚持()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
C、人民当家做主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
答案:A
8、下列表述权力与权利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权利来源于权力B、权力创设权利
C、权利服务于权力D、权力不得随意干预权利
答案:D
9、()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
答案:D
10、()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C、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D、坚持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
答案:ABC
10、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具有以下观念()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观念
D、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观念
答案:ABCD
11、以下列项中()是法治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特点。
A、尊重和保障权利B、法律至上
A.、法治思维
B、法律方法
C、制定法律
D、执行法律

法治理念主题教育题库及答案

法治理念主题教育题库及答案

江苏省公务员法治理念主题教育题库及答案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C)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 宪法

B 宪法、法律、法规

C 宪法和法律

D 法律

2、“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A)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3、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B 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C 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D 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4、(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A 安定和有序

B 公平和正义

C 诚信和友爱

D 民主和法治

5、(B)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A 诚信友爱

B 民主法治

C 公平正义

D 安定有序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C)。

A 国家机关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负有法定义务

B 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

C 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D 法律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7、(A)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A 职权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8、(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 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

C 执法为民

D 公平正义

9、(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 服务大局

B 党的领导

C 执法为民

D 公平正义

10、(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 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

C 执法为民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 国相统一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 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的根本制度基础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其他的 社会制度。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 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 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 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的 工作,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领导 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善党 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 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判断15题单选17题多选17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判断15题单选17题多选17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判断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

答案:√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答案:√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答案:√

4、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洽而不是人治。( )

答案:√

5、执法为民理念,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理念,其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 )

答案:√

6、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案:√

7、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

答案:√

8、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答案:√

9、严格依法办事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答案:√

10、社会主义法律表达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答案:√

11、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答案:√

12、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答案:×

1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答案:√

14、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

准则。〔〕

答案:√

15、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案:×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2015年新版教材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2015年新版教材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治相对立,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略,
是普通的守法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 5—
人治
与专制相联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主张因为人而异,对人
的行为做具体指引,推崇个人权威。
法治
与民主政治相联系,强调统治者通过法律来治理,提倡一般性规则
的作用,树立法律权威。
历史证明
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社会人民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实行 法制,要依法治国。
道德是自发的、无形的。
表现方式不同:法律以法典等成文方式表现出来。
道德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之中,通过 人们的言行和内心信念表现出来。
实现方式不同: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坚强后盾,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力。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维持。
余世维
1.4
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家规定的考试”,有近20种,包括高考、国家司法考试
等。法律规定: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考试作弊,可能人财两空, 看谁还敢以身试法。
1.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14 —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产生方式不同:法律是自觉的、确定的、有形的,并由特定机构制定。
余世维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一、单选题14题

•1、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依法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 A

•2、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有法可依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违法必纠

•答案: C

•3、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 D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本质特征

•B、核心内容

•C、本质要求

•D、价值追求

•答案: C

•5、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

•A、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

•B、坚决杜绝本本主义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答案: A

•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 ,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 C

•7、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必严

•C、党的领导

•D、服务大局

•答案: A

•8、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答案: D

•9、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中是基础;

•A、胸怀大局

•B、正确履职

•C、全局观念

•D、立足本职

•答案: D

•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 C

•11、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2015版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2015版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 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 公开性、时限性
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 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 义。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肖申克的救赎

影里杀凶案的情节与辛普森一案很相似。电 影中亚特兰银行副总裁安迪的婚姻出现了红 灯,他的妻子移情别恋,并且她妻子在与情 人鬼混时被杀,恰恰案发时安迪就去过现场, 并留下了一些痕迹,在法庭上安迪宣称他是 无罪的,一切不利于他的证据都是“巧合”
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 历史使命; 加强宪法实施,才能巩固和发展国家根本制度, 保证国家权力规范运行,使 公民权利实现、义务得以履行; 加强宪法实施,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 地位,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
“法治”和“人治”
人治论一般同专制相联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 德教化,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 推崇个人权威; 法治论一般同民主政治相联系,强调统治者通 过法律来治理,提倡一般性规则的作用,树立法律 权威。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法治优于人治, 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 实行法治,要依法治国。
2006年4月21日,广 州青年许霆与朋友郭 安山利用ATM机故障 漏洞取款,许取出 17.5万元,郭取出 1.8万元。事发后, 郭主动自首被判处有 期徒刑一年,而许霆 潜逃一年落网。2007 年12月一审,许霆被 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 刑。2008年2月22日, 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 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 统一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 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一个 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作用,共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有领导核心;离开了人民当 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目标和内 在依据;离开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 作主就不能有序进行。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
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落实宪法宣誓制度,让经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 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进而引 领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在全社会普遍开 展宪法教育,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阐释宪法精 神,传播宪法理念,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这一法律规定 的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二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 实施,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通过行使建议权和 意见权,主动提供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国家管理,积极参 与民主立法活动,积极提出立法建议,为科学立法贡献智 慧。主动参与宪法实施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违反宪法的行为,敢于进行监督。引导公民把宪法作为必 须践行的准则,真正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三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 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宪 法、学习宪法、执行宪法和维护宪法,并带头弘扬宪法精 神,维护宪法权威,做宪法实施的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

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A.调整社会关系类型相同B.调整方法相同

C.保障权利途径相同D.调整机制相同

3.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 )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

4.国家的根本法是:()。

A.行政法 B.刑法 C.宪法 D.民商法

5.以下哪个不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 )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学

6.讲法理,不要求:( )

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

C. 提供结论

D.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7.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 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 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8. 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

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A.调整社会关系类型相同B.调整方法相同

C.保障权利途径相同D.调整机制相同

10.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 )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

11.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 )

A.法的国家强制性

B.法德普遍性

C.法的国家意志性

D.法的不可违抗性

1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13.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法律的()

A.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

B.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C.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D.对外建设方面的作用

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1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

A.1982 年宪法 B.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16.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首先是()

A.农民意志的体现 B.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

C.中国共产党意志的体现 D.各阶级意志的体现

17.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1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19.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行为

B.必须做出或不做一定行为

C.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做一定行为

20.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B.资本主义民主法治

C.共产主义民主

D.政治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有:( )

A.宪法

B.经济法律

C.民商法律

D.行政法律

2.依法办事包括( ):

A.依法享有权利

B.依法行使权利

C.依法承担义务

D.依法履行义务

3.以下属于法律不作为义务的有:( )

A. 依法纳税的义务

B.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C.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

D.不得挪用公共财产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以下( )基本内容: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

5.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 )

A.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分情况给予保护

B.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分情况区别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B.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C.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D.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7.以下哪些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 )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学

8.讲法律,要求( )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B.某种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C. 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

D. 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

9.讲法理,即要求:( )

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

C.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D. 提供结论

10.讲程序,要求( )

A.从程序出发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B.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

C. 关心行为的实质

D.注重内心的想法

11.大学生可以通过( )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A.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

12.法律知识通常包括( ):

A.关于法律规定的知识

B.关于法律的原则

C.关于法律的原理

D.关于法律的规范

13.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来源于( )

A.法律合乎情理、通俗易懂

B.维护正义、促进效率

C.执法公平

D.司法公正

14.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应当( )

A.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