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科学3.4_它们吸水吗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3、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如材料的吸水速度、材料浸润面的大小、材料上水滴的形状等。
下面我们就用刚刚的探究方案,小组实验,探究它们吸水性的强弱,并做好记录。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的探究结果?
根据刚刚的实验结果,你得出了什么样的实验结论
纸很容易吸水,金属塑料不容易吸水。
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你能把它们的吸水性来排序吗?
纸>木头>塑料>金属
2.观察纸
纸为什么容易吸水?它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下面同学们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纸,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没的发现可真不错,纸上都有纤维,大家请看放大后的纤维图片。
纸所以能够吸水,因为纸是由细小的纤维构成的,纤维之间结合的不紧密,水在接触纸以后,水会沿纤维间的细小缝隙运动,这些缝隙能够含住水分。
如果纤维间缝隙较密,吸水性就差,例如:铜版纸。
如果纤维间缝隙较大,吸水性就强。
例如:卫生纸。
3、古人造纸
小组实验
汇报结果
答复下列问
题
答复下列问
题
观察,思考
、答复下列问
通过学生用放
大镜观察纸,总。
三上3.4它们吸水吗
实验结论:
1、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 和金属最弱。 2、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表 面比较粗糙,可能有空隙。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一 定的空隙,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吸墨性能好
纸的观察
• • • • 器材:放大镜 材料:普通白纸、餐巾纸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观察纸呢? 用放大镜看、折、撕、揉、放 到水里泡一泡…… • 纸都有些什么特性?
一、观察描述一张纸的特点
表现形式 形状 颜色 厚薄 软硬 气味 透明度 是否光滑 折叠后的情形 轻重 吸水性 具体特点
这张纸是长方形的,白色,很 薄,很软,很轻,很光滑,不 透明,折叠后有折痕,吸水性 很好。
蔡
伦
东汉时期人 湖南耒(lei)阳人 因发明造纸术有 功而被东汉和帝封 为龙亭侯。
割草伐木
材料
木片 纸片 金属片
吸水速度
一般
最快 最慢 最慢
吸水后后水滴大小
较大 最大
不变 不变
塑料片
思考:哪种材料容易吸水?哪种材 料不容易吸水?
实验结论:
从侧面看,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 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 滴到纸上的水滴则很快就看不到了。这 就说明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 能渗透到木头中去,纸的渗透性更强一 些。
• 它们吸水吗
吸水性: 我们把材 料对水的渗透能力 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
思考:有的材料容易让水浸透, 有的则不能。木头、纸、金属和塑 料这四种材料,他们的吸水能力如 何呢?
木头 塑料
金属 纸
选择一片木片、一张纸、一块金属 和一块塑料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 分别滴一滴水在上面。如图所示:
材料吸水能力的观察记录
烹煮、浸沤制浆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PPT课件3.4它们吸水吗
实验:比较吸水性 (纸、金属、木头、塑料)
我们这组由我汇报
材料 木头 纸片 塑料片 金属片
观察到的现象(吸水速度、侵润面积大 小、水滴形状) 较快、侵润面积较大 非常快、侵润面积最大 很慢几乎不吸水、侵润面积小、扁平状 完全不吸水、无侵润面积、球形(水 滴型)
通过实验我 们发现了 吸水性
纸>木头>塑料片>金属
纸很容易吸水、金属、塑料不容易吸水
所以说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观察纸¨¨
纸为什么会吸水呢?它 还有什么小秘密。
纸的观察
• • • • 器材:放大镜 材料:普通白纸、餐巾纸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观察纸呢? 用放大镜看、折、撕、揉、放到水 里泡一泡…… • 纸都有些什么特性?
我们的发现:
★纸是由纤维构成的,纤维之间 有空隙。(所以纸的吸水性要好) ☆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柔 韧性较差,易折叠、不易导电。
观察自己造的纸,看看与使用的纸
相同吗? 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不同?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纸的厚薄、疏密程度、纸纤维叠加的方 式都不同。
纸的性质
易携带
怕火
纸
易撕碎
作业
• 下节课准备: • 笔和纸(或科学记录本)以及科学 用具。 • 收集一些用木头、金属、塑料做的 实心小物品。 • 调查一下我们知道的各种各样的纸, 他们都利用了纸的什么性质?
谁 更 容 • 实验小要求: 易 • 将四种材料平放在桌 面上。 • ①水滴的大小一样。 吸 • 用滴管从培养皿(mǐn) • ②侧面观察水滴的变 水 呢 中吸入水,然后分别 化,也要关注材料遇 ? 滴一滴水在四种材料
上。 • 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 从 强到弱排序。 • 思考:材料的吸水性 可能跟什么有关? 水的变化。 • ③注意,描述观察到 的现象。如材料的吸 水速度、材料浸润面 的大小、材料上水滴 的形状等。
新教科版三上科学3.4它们吸水吗
第4课它们吸水吗【教学内容】第4课它们吸水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一、导课小游戏:各取所需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
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它们吸水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它们吸水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它们吸水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课时的内容安排,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并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对于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物质的吸水性这一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并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吸水性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沙子、石子、纸张、海绵等。
2.工具:烧杯、水杯、滴管、铲子等。
3.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哪些物质会吸收水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物质,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物质会吸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滴管将水滴在不同的物质上,观察并记录物质吸水的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
科学《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科学《它们吸水吗》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它们吸水吗》。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 课《它们吸水吗》。
本课分4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
通过引导学生在四种不同材料(木头、纸片、金属片、塑料片)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判断它们吸水能力的强弱。
第二部分:纸的观察。
让学生从不同的 4 幅图片上观察一张白纸。
第三部分:造一张纸。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方法及过程。
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
分两大块内容,第一大块是经历用废旧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第二大块是了解纸的再利用(废纸回收)。
二、说学情本课是学生在学习植物、动物的生命世界内容基础上,初接触物质世界内容,并以学生最常见的纸作为研究切入点,学生对纸这一物质还是比较熟悉,并有初步的认识经验。
对于木头、塑料和金属也比较了解,能凭借生活经验初步判断这四种物质的吸水能力,但在语言表述上还存在着不不够准确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木头、纸、金属和塑料这四种材料的吸水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纸的特性及作用。
3、使学生了解古代造纸的过程,并能用此方法试着造一张纸,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增强材料循环使用,产生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3.4《它们吸水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课题:4、它们吸水吗【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掌握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科学探究能力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手段】学生(每小组):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教学策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四种材料的吸水性,并能按照吸水能力强弱排序。
小组观察比较后,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排序结果,着重引导学生描述木头和纸吸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并提出新的问题:这四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纸最容易吸水,有没有学生发现纸吸水能力强的秘密呢?学生进行观察。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一、导课1、小游戏:各取所需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
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2、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作材料的吸水性。
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教学评价】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师讲解吸水性的概念,自然导入新课。
二、谁更容易吸水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师: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师: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三上】3.4它们吸水吗----刘约翰
邢台市泉北实验小学 杜宇敏
吸水性: 我 们把材料对水的 渗透能力叫做材 料的吸水性 。
滴管的使用方法:
操作时,应先把滴管拿出水面,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挤压滴管头 部,排除滴管头部的空气,然后 再伸入到水面下,最后松开手指, 这样水在滴管头部的压力下吸入 滴管内。
温馨提示:
1、实验材料大小、厚度一样,同时滴 一滴水在四种材料上。 2、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 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 的变化。 3、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4、实验完后,将滴管中的水排出,平 放在桌上。
纸的观察
1、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
2、借助工具-放大镜
蔡伦
蔡伦(61?~121)字 敬仲,汉族,东汉桂 阳郡人。我国四大发 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古代 造纸 过程
给这些物品分类
材料
金属 塑料 木头
物品
纸 砖瓦
陶器、瓷器
注:每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写出三件。
说说你知道的纸
思考:
1、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作业本《它们吸水吗》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
它们吸水吗教课目的:( 1)、科学看法:1.物理性质能够用来描绘资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资料对水的浸透能力,与资料的构成和构造相关。
( 2)、过程与方法:1.用察看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合的词语定性描绘资料。
( 3)、感情、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兴趣。
2.认可物理性质是能够被察看和丈量的看法。
3.加强资料循环使用,节俭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课重点:用察看的方法比较资料的吸水性。
教课难点:经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资料的构成和构造相关。
教课准备:学生(每小组):1.纸片、塑料片、金属片和木片(纹理较松散的)各一片;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
3.浸泡好的纸浆、筷子、抄纸器、水槽和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课件。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1、讲话:“我们在这个单元认识了几种常有的资料,此刻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些资料有些什么认识。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请谈谈图片上是什么物件,它是由什么资料制成的?”2、课件出示:用木头、白纸、金属、塑料做的物件。
3、此刻张老师有件事情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课间,张老师不当心把红墨水泼到了桌子上,请问,你将选择这四种资猜中的哪一种资料来擦干它呢?为何?进一步追问:那其余资料就不吸水了吗?今日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些资料的吸水性。
(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二、入情境,谁更简单吸水(一)、猜想假定:师:今日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四种资料,(出示餐巾纸、塑料片、铁金属片、木片各一片)你们以为这四种资料,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同学议论,进行猜想。
(二)、 xx 共同实验、考证假定:1、怎么考证自己的猜想能否正确呢?2、设计实验:出示红墨水、滴管,我们请来这两位朋友来帮忙。
师:滴管能够控制水滴出的流量,轻捏滴管的红色部分,水就会吸到滴管内。
你们打算如何去做这个实验?在察看和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增补察看、实验重点:( 1)、实验的公正性:水滴的大小地点等要尽量保持同样。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word教案(4)
2、小小设计师:请你课后设计一张有特色的纸。
板书设计:它们吸水吗
不同的材料吸水性不一样
原料———纸浆———纸
(二)、师生共同实验、验证假设:
1、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2、设计实验:出示红墨水、滴管,我们请来这两位朋友来帮忙。
师:滴管可以控制水滴出的流量,轻捏滴管的红色部分,水就会吸到滴管内。
你们打算怎样去做这个实验?在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1)、实验的公平性: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师:我们生活中用完的纸,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回收利用,再生纸。)
五、用情境,我们来造一张纸
1、出示老师制作的再生纸,还可以在上面写字。
师:我们在课堂上造纸可以用什么原料呢?
怎样把用过的纸做成再生纸呢?
2、出示造纸方法。
3、出示浸泡好的纸浆,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师:刚才同学们造了一张相同的纸,在我们生活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纸。
3、现在张老师有件事情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课间,张老师不小心把红墨水泼到了桌子上,请问,你将选择这四种材料中的哪种材料来擦干它呢?为什么?进一步追问:那其他材料就不吸水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入情境,谁更容易吸水
(一)、猜想假设:
师: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四种材料,(出示餐巾纸、塑料片、铁金属片、木片各一片)你们认为这四种材料,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同学讨论,进行猜测。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 课件
10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用过的纸?
11
它们吸水吗?
1
观察白纸
• 观察方法:
•看 •摸 •撕 •折
• ……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伴: 我用摸的方法,发现纸…
2
3
蔡伦(62-121),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郴县)人,东 汉宦官,他改进了造纸技 术,以树皮、破渔网、麻 头、破布为原料,纸造价 低,易于普及,天下称 “蔡侯纸”。
4
1.用抄纸器从水槽中取一网稀纸浆。
5
2.将抄纸器裹入干毛巾中揭下来。
7
纸造好后,平放在盘子右边.
拿毛巾和抄纸器,与老师交换材料.
坐端正,等待下一个实验
8
提示
1.将三种纸平放在盘子里 2.用滴管在三种纸的中间
各滴上一滴红墨水 3.将烧杯和滴管交给老师 4.仔细观察讨论三种纸吸水性强弱.
教科版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它们吸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物质的吸水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他们对物质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吸水性质的了解不多。
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兴趣,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水性质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了解吸水性质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合作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吸水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物质,如纸巾、棉花、石膏等。
2.实验工具:杯子、水、尺子等。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实验结果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吸水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不同物质吸水的能力一样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演示实验,将不同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观察和操作。
学生用杯子装水,将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其吸水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你知道的纸
1、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纸的观察
• 材料:普通白纸、餐巾纸 • 借助工具:放大镜 •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观察纸呢?
用放大镜看、用鼻子闻、用嘴尝、用耳朵听、用手 摸、折、撕、揉、放到水里泡一泡……
• 纸都有些什么特性?
纸的性质
易携带
怕火
纸
易撕碎
蔡伦
蔡伦,汉族,东汉桂
阳郡人。我国四大发
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砍伐
打捆
剥皮、切短
沤制
清水蒸
剥青皮
浆灰
蒸煮
洗料配置Biblioteka 浆打料、捣料抄纸、压榨
晒纸
整理
运货
蔡伦造纸的过程:
破碎
蒸煮 抄纸 搅拌 晒纸 原料————纸浆————纸
蔡伦造纸的原料:破 布、旧鱼网、麻头和树皮。
现代工业造纸的原料: 植物的茎、叶或回收的废纸。
我们在课堂上造纸可以用 什么原料呢?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里,用 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 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用图文结合来描 述观察到的现象。 (如材料的吸水速度、材料浸润面的大小、 材料上水滴的形状等。 )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 强到弱排序。
纸>木材>塑料=金属
吸水性强
你还知道纸的哪些特性吗?让我们 一起来观察一张纸吧!
浸泡、捣 碎、搅拌 后的纸呈 稀浆状, 悬浮在水 中。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 巾挤压吸水,直至干燥。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它和我们所 用的纸相同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纸的厚薄、疏密程度、纸纤 维叠加的方式都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有的材料比较容易让水浸透,我们称 为材料的吸水性 。
有的材料比较容易让水浸透,有的则 不能。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 材料,他们的吸水能力如何呢?
• 选择一片木片、
一张纸、一块 金属片和一块 塑料片,平放 在桌面上分别 滴一滴水在上 面。
1.操作时,应先把滴管拿出水面,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挤压滴管头部, 排除滴管头部的空气。 2.然后再伸入到水面下,最后松开 手指,这样水在滴管头部的压力下 吸入滴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