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级《牧草栽培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牧草栽培学 复习题三(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牧草饲料作物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2饲草生产是种植业和牧业结合的纽带3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4栽培牧草可以充分利用气候与土地等资源5发展草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二.未来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展望?未来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空间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主要原因:水资源成为未来草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西北地区增长空间有限。
由于污染的存在东部沿海地区将不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东南地区温度偏高,不适于草食家畜的生产(主要为牛和羊)。
另外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我国甚至世界制造业基地,畜牧业相对而言投入产出水平低。
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1固定和支撑的作用;2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3贮藏养分的作用;4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
四.茎的主要生理功能?1具有支持叶片、花、果等器官的作用2输导作用3贮藏有机物、水分4能进行部分光合作用5可用于无性繁殖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合成氨基酸等其它有机物。
六.花的主要生理功能?1完成植物的授粉与受精作用,形成合子;2产生各种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
七.果实的主要生理功能?保护种子、传播种子、提供营养。
八.水分对牧草与饲料作物的作用?1.水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2.水是代谢过程中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萎蔫。
5.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动力,维持CO2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的重要物质。
6.缓减温度聚变。
九.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农牧经济(2)自然条件、发展方向、布局和关键措施在同一区域内相对一致(3)同一区域保持连片,垂直差异不作为区划条件依据:(1)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土壤和气候带(2)生产发展方向(3)主要栽培草种的特性、生产条件和利用方式。
十.土壤耕作的作用?1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2掺合残茬,防除杂草和病虫害3平整地面,蓄水保墒,提高播种质量十一.不能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整理]牧草育种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1.牧草育种学2.育种目标3.再生性4.多刈性5.种质6.种质资源7.种植保存8.引种9.引种驯化10.选择育种11.自然选择12.人工选择13.天然异交率14.综合育种15.杂交育种16.遗传力17.组合育种18.品种19.超亲育种20.回交21.聚合杂交22.杂种优势23.自交不亲和系24.自交衰退25.自交系26.自交不亲和性27.自交不亲和系28.配合力29.一般配合力30.特殊配合力31.雄性不育性32.雄性不育保持系33.雄性不育恢复系34.诱变育种35.突变率36.生物损伤率37.诱变效率38.诱变功效39.内照射40.外照射41.致死剂量42.半致死剂量43.临界剂量44.单倍体45.单倍体育种46.多倍体47.同源多倍体48.异源多倍体49.组织培养50.愈伤组织51.生物技术52.细胞融合53.远缘杂交54.植物病害55.病原物56.生理小种57.抗病性58.垂直抗病性59.水平抗病性60.抗逆性育种61.直接选择62.间接选择63.品质64.转基因育种65.良种66.良种繁育67.品种混杂68.品种退化69.自交系70.田间试验71.试验小区72.随机试验排列填空:1.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征集、交换。
2.植物的授粉方式主要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而划分的。
自然杂交主要是与人工杂交相对而言。
3.引种试验的一般程序为引种材料收集、检疫工作和引种试验。
4.导致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因素有生理代谢系统失调 , 遗传系统的破坏两大方面。
5.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为解决杂种制种特别是母本去雄的问题,常采用如下一些途径:①人工去雄杂交制种、②化学杀雄制种、③利用自交不亲和制种、④利用雄性不育系和⑤利用标记形状制种。
6.植物的抗虫机制主要包括、和。
7.我国的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的审定组织是。
填空题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生活力()。
A衰退 B 增强 C 不变 D 难以确定2.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A 有效B 无效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D 难以确定3.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A 好B 不好C 易行D 难以育出好品种4.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牧草种植与管理考核试卷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A
6. A
7. A
8. C
9. B
10. D
11. D
12. A
13. D
14. C
15. C
16. D
17. D
18. B
19. D
20. C
二、多选题
1. ABCD
A.土壤类型
B.气候条件
C.灌溉水源
D.种植密度
2.牧草种植前需要进行哪些基本准备工作?()
A.土壤改良
B.种子处理
C.播种机械准备
D.化肥施用
3.以下哪些牧草适合作为青贮饲料?()
A.玉米
B.高丹草
C.紫花苜蓿
D.黑麦草
4.牧草种植中,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A.等高线种植
B.梯田种植
C.轮作
D.高丹草
16.牧草种植管理中,以下哪个环节对草地产量影响最大?()
A.播种时间
B.施肥量
C.刈割高度
D.土壤水分
17.下列哪种牧草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A.羊草
B.苏丹草
C.沙蓬
D.鸭茅
18.牧草种植管理中,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A.增加化肥施用量
B.种植绿肥作物
C.适当深耕
D.冬季休耕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
8. ABC
9. ABC
10. ABC
牧草学试题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牧草学试题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考题类型举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多项选择题、填图题、简答题、计算题一、名词解释牧草、饲料作物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物。
环境所谓环境是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条件的综合。
分蘖期、分枝期分蘖期:禾本科牧草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分枝期:豆科牧草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基肥、种肥、追肥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要,在其生长发育期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5、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
平地撒播时应先将整好的地用镇压器压实,撒上种子,然后用轻耙或再用镇压器镇压。
条播: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
点播(穴播):方法是在行上或垄上开穴播种,或在行中开沟隔一定距离点播种子。
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的种植方称为混播。
6、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0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3)--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牧草栽培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专业年级: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考生姓名: 学 号: 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春化现象:指一、二年生作物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2. 生育时期:指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几个时期。
3. 草田轮作:一年生牧草与大田作物轮换种植的方式。
4. 植物生长大周期:牧草及作物在生长速度上表现出初期生长缓慢,中期逐渐加快达到高峰,随后又逐渐减慢,以至停止生长,这种“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称生长大周期,也叫“S型曲线”。
5. 保护播种:指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牧草或作物的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 放牧型、刈割型、牧刈型2. 遗传特性,气候环境,栽培管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出苗期(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
4. 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5. 增温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B2.ABDE3. ACDE4.D5.ABDE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禾本科宜高些”或“豆科比例宜低些”2. 播种当年不宜采种3. 正确 3. 较低4. 越弱5.“一倍”应改为“一半”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 简述牧草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答:区划原则:1)自然规律为主,与农业经济规律结合2)同一栽培区内,其自然条件、农牧业发展方向、布局、措施基本一致3)基本不考虑行政界线(尽可能一致)4)同一区划范围保证地域连片区划依据:1)以自然地理位置和地貌、气候带为主2)生态条件和生产发展方向基本一致3)“当家”草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生产条件和利用方式为亚区分区条件2. 简述牧草混播的原理及优越性。
答:混播原理:(1)形态学互补原理;(2) 生长发育特性;(3)营养互补原理;(4)生态学原理混播的优越性:(1)提高单产;(2)改善品质,营养完全;(3)易于收获和调制;(4)减轻杂草病虫害;(5)恢复土壤结构,提高肥力。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春化现象2.茬口3.种子休眠4.蹲苗5.混播: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营养器官一般指、、等,而、、则一般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生育期的长短一般由和各地的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决定。
根据各牧草或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及发育特征,将整个生育期分为阶段及阶段。
3.苜蓿秋眠性是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其、和高度相关。
4.在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选择上要考虑的重点首先是条件,其次是条件。
5.种子萌发的条件有、、。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植物中属于C3植物的是()。
A.玉米B.大麦C.燕麦D.高粱E.饲用大豆2.下列牧草中属于上繁草的有()。
A.羊草B.披碱草C.白三叶D.红豆草E.苜蓿3.关于多年生黑麦草正确的是()。
A.喜温凉湿润气候B.耐干旱C.耐瘠薄D.不耐寒E.匍匐型4.确定播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A.气温B.土壤墒情C.生物学特性D.利用目的E.密度5.随着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延长,下列成分中呈下降趋势的是()。
A.水分B.干物质C.蛋白质D.脂肪E.胡萝卜素6.在选择牧草种和品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因子。
在众多的气候因子中处于第一关键因素的是(),这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键因子。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E.大气7.最理想的土壤结构是()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团粒结构 E.核状结构8.下列牧草中不是多年生的是()。
A.苜蓿B.无芒雀麦C.苏丹草D.紫云英E.小冠花9.下列豆科牧草中不会使家畜发生臌胀病的有()。
A.紫花苜蓿B.红豆草C.白三叶D.红三叶E.百脉根10.紫花苜蓿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A.喜温耐寒B.耐旱C.耐涝D.耐盐E.自花授粉11.关于苇状羊茅说法正确的是()。
A.也叫碱草B.多喂无害C.耐旱耐湿D.赖草属E.喜光12.关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羊的饲养草地改良与牧草种植考核试卷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牧草的生长和产量?()
A.土壤类型
B.气候条件
C.灌溉水平
D.放牧频率
3.适合羊饲养的牧草应具备哪些特点?()
A.高蛋白含量
B.高纤维含量
C.耐践踏性
D.快速生长
4.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牧草病虫害的发生?()
A.种植抗病虫害品种
B.定期轮作
C.适度施肥
D.频繁使用农药
2.关键步骤包括选择适宜品种、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种植前需测定土壤肥力,选择合适播种时间,种植后定期刈割和管理,保持草地健康。
3.春季羊需高蛋白牧草促进生长,夏季需高水分牧草降温,秋季需高能量牧草储备脂肪。管理策略包括根据季节调整牧草种类和比例,保证营养均衡。
4.通过合理规划草地、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牧草品种、实施节水灌溉、轮牧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饲养效益,同时保持草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B.牧草的营养成分
C.牧草的生长高度
D.牧草的成熟期
8.在草地管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持草地生态平衡?()
A.控制杂草生长
B.鼓励多样性种植
C.定期进行土壤检测
D.避免过度放牧
9.以下哪些牧草品种适合混播?()
A.紫花苜蓿
B.黑麦草
C.高丹草
D.狗尾草
10.以下哪些做法可能导致牧草种植失败?()
D.增加放牧时间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牧草的种子质量?()
A.收获时间
B.干燥和储存条件
C.种子处理方法
D.土壤肥力
17.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降低草地管理成本?()
A.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B.采用高效的灌溉系统
牧草学试卷
附件1:《牧草学》科目大纲四川农业大学牧草种子学试题四川农业大学试题考试时间:2003/11/18课程名称:牧草种子学正考题:√ 适用专业年级:草00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种子活力 2,农业种子 3,种子寿命 4,后熟 5,发芽势6,发芽力 7,种子萌发 8,种子批 9,种子劣变 10,潜在种子产量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牧草种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顺序通常是由外向内分化的.2,常见的禾本科,豆科牧草种子的胚乳发育时,形成的是细胞型胚乳.3,种子成熟时,初期湿度过低使种子成熟期延长,温度过低则使物质积累不足种子干秕.4,硬实是由种子后熟作用不完全引起的,它是种子休眠的一种表现形式. 5,激素调节学说指出,种子休眠是由ABA引起的,通过GA可诱导产生ABA抑制的水解酶类,所以引起休眠的生理原因实质是缺乏GA.6,牧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吸胀时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是区分死,活种子的关键时期.7,种子发芽试验时,种子发芽率是指几次重复发芽率的平均值,只要发芽条件没有改变,就没有必要做重新试验.8,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前期靠衬质势,后期主要靠渗透势.9,牧草潜在种子产量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收获过程中机械设备损失造成的.10,种子老化与恶变是由于储藏库的水分,湿度不合适,种子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引起的.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完整种子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2,牧草种子萌发分为几个过程3,牧草种子检验的意义是什么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是什么5,牧草种子相对于农作物而言有哪些特点四,问答题(30分)1,引起牧草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打破休眠2,限制暖季型草坪草种子生产的因素是什么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种子活力:种子发育成正常植株的潜在能力.2,农业种子:农业生产中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3,种子寿命: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保持其种子活力的年限.4,后熟:种子形态成熟后,由于生理上还没有成熟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熟. 5,发芽势: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发芽试验规定的前几天长成正常种苗数量与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6,发芽力: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正常种苗的能力.7,种子萌发: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从静止状态转变的胜利旺盛阶段,形态上表现为胚根,胚芽突破种皮.8,种子批:是一批一定数量的,在形态上一直的种子,包括品种或种相同,繁殖世代和收获季节相同,生产单位相同,质量一致的一批种子.9,种子劣变:是种子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不是自然衰老(老化)导致生理上的变化.10,潜在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胚数乘以种子平均重量即为单位面积种子潜在产量.。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12.3)--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A(答案题解)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繁殖系数: 牧草的繁殖系数就是牧草种子繁殖自己的倍数,也就是单位面积产量与播种量之比。
2、体细胞杂交:指原生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株的过程。
3、回交育种:从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与亲本之一回交,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
当新选单株的目标性状比较稳定之后,经数代自交选育出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称回交育种法。
4、育种家种子: 是由育种单位或育种家育成新品种时的核心种子,其长成的植株代表着该品种的典型形状和固有特征特性。
5、品比试验:由鉴定圃升级的优良品系,在较大的小区面积上进行更精确、更有代表性的产量比较试验,称品比试验6、生理小种:在病源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态上相同,但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统一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越冬性:植物对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冬春季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8、品种: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选择和培育而创造的某种植物的一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方面,符合生产的要求。
9、远缘杂交: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0、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叫单倍体。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良种繁育的基本任务是第一(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的种子),第二(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2、远缘杂交的三大特点是(远缘杂交具有不亲和性),(杂种易夭亡,结实率很低,甚至完全不结实),(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3、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牧草栽培学 复习题二
一.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
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二.茎是植物地上部的枝条、主杆。
茎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叶。
茎的顶端有顶芽,节上有腋芽。
禾本科植物的茎呈圆柱形,节间中空或有髓,称为秆。
1.茎的类型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
缠绕茎:茎细长柔弱,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才能直立起来。
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
攀援茎:茎依靠卷须等特殊的变态器官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直立生长。
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
块茎:茎短缩、膨大成块状,顶端有顶芽,四周螺旋排列有许多“芽眼”。
三.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于叶的光合作用。
1.【双子叶植物】的成熟叶在形态上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个部分。
三部分俱全的称完全叶,如三叶草、百脉根等。
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叶枕五部分组成。
凡具有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的为完全叶;叶片退化,只具叶鞘的为不完全叶。
叶片上有许多清晰可见的脉纹称为叶脉。
叶片中央纵向最大的一条叶脉称为中脉。
中脉的分枝称侧脉。
从叶的构造上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叶片的类型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称为单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称为复叶,如大豆、苜蓿、苕子等。
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问题回答
一、概念1、饲草:牧草和饲料作物统称饲草。
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3、饲料作物:指人们有意识培育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
4、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5、直根系: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6、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如甘薯、白三叶等7、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如无芒雀麦等的茎的根状茎。
8、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叶片称为复叶。
9、植物学上的种子: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10、农业上的种子:可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统称为种子。
11、原种:指新品种刚推广时,由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育成品种的原种)经过1次繁殖的种子,或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现有良种,经过去杂去劣保纯后,与该品种原有性状一致、典型性和丰产性等方面比较优良,符合原种性质要求的种子。
12、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13、发芽势: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4、种子的纯净度:指被检验的种子剔去杂质及其他种子后剩余的真实纯净种子的百分率。
15、种子的后熟:禾本科种子新收获的,给予适宜条件不萌发,经储一段时间才发芽,胚已成熟,甚至种熟,但没有达到生理上成熟,而需一段时间可储藏完成生理生化变化。
16、硬实种子:有许多豆科牧草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由于种皮不透水性,不能吸水膨胀,而使种子长期处于干燥坚实的状态。
这样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牧草栽培学习题
牧草栽培学习题第一章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1、牧草:2、饲料作物:二、填空题1、王栋教授1950年出版的《牧草学通论》(上、下篇),后经修订出版为《牧草学》,是我国第一部学科教材。
2、牧草栽培属于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一门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3、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和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简述题1、简述牧草以及饲料作物的作用四、论述题1、试论牧草栽培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第二章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1、放牧型牧草:2、刈割型牧草:3、上繁草:4、下繁草:5、莲座状草:二、填空题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牧草较牧草有了更大的发展。
2、美国学者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1)中心;(2)中心;(3)中心;(4)中心。
3、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4、按分类系统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1);(2);(3)。
5、依据牧草的寿命和发育速度,栽培牧草可以分为:(1);(2);(3)。
6、依据利用年限,多年生牧草可划分为:和。
7、依据牧草地上枝条生长特点和再生枝发生部位的不同,栽培牧草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2);(3)。
8、依据牧草分蘖形成侧枝的方式不同,可把牧草分为如下几类:(1);(2);(3);(4);(5);(6)和匍匐型牧草。
9、依据茎叶发育状况可把牧草分为、和三类。
10、依据株型可将牧草分为(1);(2);(3)。
11、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在和有分布。
《牧草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2007《牧草栽培学》试题姓名学号专业班级A 及答案本试题共 5 道大题,共 1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 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A 贾慎修 ( ( (B ) 1、我国最早讲授《牧草学》地为B 王栋 蒋彦士 D 孙醒东;C B ) 2、草木樨为牧草; A 一年生 B 越年生 C 多年生 都不为D A ) 3、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地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地根系称直根系; A 直根系B须根系( A )4、部分植物具有地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地茎 称为; A 根茎 B 根颈 C 根蘖 D 根系( C )5、花有梗,排列在一个不分枝且较长地花轴上,花轴能不断向上生长,这样地花 序为; A 穗状花序 B 肉穗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圆锥花序( ( ( A ( 为((((C ) 6、白三叶具有 B ) 7、紫云英具有; A 穗状花序 A 穗状花序 B 肉穗花序 C 总状花序D 头状花序 B 伞形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头状花序 C ) 8、由小花构成禾本科牧草花序地二级单位为;小花 B 花穗 C 小穗 D 花序D ) 9、成熟时果皮易裂成两片而脱落,留在中间地为假隔膜,两侧着生多数种子 ; A 颖果 B 荚果 C 瓠果 ) 10、被称为牧草皇后; ) 11、可以又称为苜蓿; ) 12、生长为; A 不可逆 D 角果 A 银合欢 A 草木樨 B 胡枝子 B 红豆草 C 红豆草 D 锦鸡儿 C 柱花草 D 银合欢 C C A A B 可逆 C 不清楚; ) 13、多年生黑麦草属于; A 长日照植物 B 短日照植物 C 中日性植物 D 日中性植物 C3 植物地;( B ) 14、一般地 C4 植物地 CO2补偿点A 大于B 小于C 等于( ( ( ( ) 15、具有生物固氮作用; A 豆科 禾本科 C 其它科 D : NaA DB B B ) 16、为微量元素; A : S B : CaC : Mg C ) 17、又称为五叶草; A 草木樨 B 百脉根 红豆草D 柱花草 ) 18、植物缺乏时,植株幼嫩部位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分枝或分蘖减少,叶 色深绿发乌,叶短、窄,抗逆性减弱;A 氮B 磷C 钾D 钙( C A 硼 ) 19、微量元素 B 镁 C 钼 D ) 20、中耕属于对豆科植物地固氮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锰 ( ( ; A 基本耕作措施B 表土耕作措施两个都不为B BC ) 21、一般地耕作土壤结实度以苗床上行走鞋后跟深度为理想; A 1.0cm B 1.5cm C 2.0cmD 2.5cm( E ) 22、豆科牧草需要播种前必须经过处理;A 选种B 浸种C 硬实处理D 根瘤菌接种E 以上都不为(A (A (B )23、紫花苜蓿具有;掌状三出复叶 B 羽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单叶C DD )24、紫花苜蓿地第一片真叶为;掌状三出复叶 B 羽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单叶C DB )25、在长江流域等温暖地区应采用秋眠性、且耐湿地品种;A 较强B 较弱C 中等D 以上都可以;(D )26、紫花苜蓿适宜气候;A 温暖湿润B 寒冷湿润C 寒冷半干燥温暖半干燥D(D )27、白三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存年;A 2-4 ,B 5-6 ,C 6-8 ,D 8 ~10;((A )28、白三叶为直根系,其主根;B )29、红三叶全体;A 较短较长C 中等 D 都不为BA 光滑B 具绒毛C 叶片具绒毛而茎没有绒毛D 都不为(D )30、紫云英在营养期粗蛋白可以达到以上;A 15%B 20%C 25%D 30%二、不定项选择(10 题,每题 2 分,共20 分)(A )1、苕子地茎为;A 蔓生B 直立C 匍匐D 斜生(ABD)2、下列牧草具气生根地有;A 美洲狼尾草B 苏丹草C 多花黑麦草玉米D(D )3、下列牧草中最耐荫地为;A 狗牙根B 籽粒苋C酸摸 D 苦荬菜(AB )4、下列牧草幼嫩时有毒地有;A 杂交狼尾草B 燕麦C 毛苕子D鸭茅(AC )5、下列牧草属于多年生地有直根系地;A 红三叶B 黑麦草C 毛苕子D 鸭茅(ABC )6、下列牧草属于短期多年生地有;D 鸭茅A 红三叶B 意大利黑麦草英C 多年生黑麦草(ABCD)6、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地草类植物,包括等各类栽培或野生地植物; A 草本 B 藤本 C 小灌木 D 灌木E 木本;(ABD)7、紫云英常用作;A 绿肥B 青饲草C 调制干草D 主要蜜源植物之一(ABC)8、果实地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 保护种子B 传播种子(BCD)9、胚包括--------A 胚乳B 胚根C 胚芽D 胚轴(BC )10、有机肥料包括;C 提供营养 D 光合作用A 氮肥绿肥厩肥钙B C D三、填空题(20 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 苗期;分蘖 之间与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 分枝 地时期成为2、多年生植物在枯黄后在秋季或来年春季恢复生长现出绿色为 返青;3、植物从种子到种子所要经理地时间为 生 育 期 ;4、豆科牧草萌发后下胚轴生长较快使子叶伸出地表称为子叶出土;5、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称为露白;6、营养生长期:植物开花前地生长为营养生长,这一时期为营养生长期;7、单位土地面积上地作物叶片面积总与称为叶面积指数 ;8、部分植物花芽地分化需要低温短日照,这一条件常在春天得到满足,所以称为春 化;9、植物体随环境温度地持续变化作出地反应称为 温度应激 ;10、植物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要消耗地水量称为需水量或需水系数11、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干重地比例为 田间持水量;12、播种前随整地施入土壤地肥料为基肥;13、牧草按分类系统划分可以分为豆科(legume) ,禾本科 与 其他科; 14、Medicago sativa 15、Trifolium repens 16、红三叶地叶片具有 17、常规青贮地含水量为 L. 地中文名为 L 地中文名为紫花苜蓿 白三叶 ; ; 字形斑纹; 60-70%;V四、简答题( 10 分) 1、土壤耕作地作用( 5 分) ( 1)改善土壤地耕层结构 ( 2)掺合残茬, ( 3)防除杂草与病虫害 ( 4)平整地面,( 5)蓄水保墒,提高播种质量 2、家畜臌胀病地防治措施(5 分) 1、避免饥饿家畜自由采食豆科鲜草 2、放牧前饲喂干草3、采取混播,增加禾草比例4、对家畜进行检测5、在盐舔砖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减少泡沫地形成 五、设计题( 20 分)为成都平原设计一青饲料轮供方案,有 20 亩土地, 100 只成年羊,每羊每天需青草5公斤;年初产地羊羔100 只,从 2-3 月龄开始供青,每只每天1 公斤, 4-6 月龄每只每天3 公斤, 7 月龄后同成年样一致; 划;9 月份淘汰高龄母羊 50 只与成熟小羊 50 只;按月制定计(一) 编制畜群周转计划( 5 分) 数量6家畜年末12345789101112合计(二)确定饲草需要量 (5 分)数量6家畜年末12345789101112合计(三)青饲轮供地组织 * 1、确定牧草种类( 5分) 可供选择地牧草: ( 4);( 5) ( 9)( 1) ;( 2);( 7);;( 3);(8); ;;( 6) ;( 10)5分)* 2、制定种植方案( 根据成都地区地气候特点牧草种植规划如下: 牧草 面积 亩月份 / 产量 ( 万公斤 / 亩 )8总计12345679101112黑麦草 苏丹草 牛鞭草产草量 需求量 差额《牧草栽培学》试题B 及答案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共 5 道大题,共 1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 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 ( ( ) 1 我国最早讲授《牧草学》地为 A 贾慎修 B 王栋 多年生 C 蒋彦士 D 孙醒东;D 都不为B A B B ) 2 紫云英为牧草; A 一年生 B 越年生C ) 3 没有明显地主根,以侧根为主地根系称 ; A 直根系 B 须根系 ) 4 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地部分,常膨大,称为;A 根茎B 根颈C 根蘖D 根系) 5 花无梗,排列在一个不分枝且较长地花轴上,花轴能不断向上生长, ( A 这样地花序为 ------; A 穗状花序 肉穗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圆锥花序B ( ( ( A ( ( A ) 6 黑麦草具有; B ) 7 紫云英具有; A 穗状花序 A 穗状花序 B 肉穗花序 B 伞形花序C 总状花序 C 总状花序D 头状花序 D 头状花序 A ) 8 由小花构成禾本科牧草花序地一级单位为;小花 B 花穗 C 小穗 D 花序C ) 9 被称为鱼地青饲料之王; C ) 10 可以称为巴西苜蓿;A 银合欢B 胡枝子C 苏丹草D 锦鸡儿 A 草木樨 B 红豆草 C 柱花草 A 不可逆 银合欢D ( ( B ) 11 发育为; B 可逆; ;A ) 13 多年生黑麦草属于A 长日照植物B 短日照植物C 中日性植物D 日中性植物( ( ( ( ( ) 14 一般地 C4植物地 CO2补偿点 C3 植物; B 禾本科 A 大于 B 小于 C 其它科 等于B A D B BC ) 15 具有生物固氮作用; A 豆科 ) 16 为微量元素; A S B Ca C MgD Na) 17 又称为五叶草; A 草木樨 B 百脉根 红豆草 D 柱花草C ) 18 植物缺乏时,植株幼嫩部位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分枝或分蘖 减少,叶色深绿发乌,叶短、窄,抗逆性减弱;A 氮 ( C A 硼 (B B 磷C 钾D 钙) 19 微量元素 对豆科植物地固氮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B 镁 C 钼 D 锰 ) 20 中耕属于 A 基本耕作措施B 表土耕作措施C 两个都不为( B ) 21 一般地耕作土壤结实度以苗床上行走鞋后跟深度为理想; A1.0cm B 1.5cm C 2.0cm D 2.5cmE ) 22 豆科牧草需要播种前必须经过处理;( A 选种 B 浸种 C 硬实处理 D 根瘤菌接种 ( B ) 23 紫花苜蓿具有; E 以上都不为 A 掌状三出复叶B 羽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 单叶C D(A (D )24 紫花苜蓿地第一片真叶为;掌状三出复叶 B 羽状三出复叶 C 羽状复叶 D 单叶B )25 在长江流域等温暖地区应采用秋眠性、且耐湿地品种;A 较强B 较弱C 中等D 以上都可以;(D )26 紫花苜蓿适宜气候;A 温暖湿润B 寒冷湿润C 寒冷半干燥温暖半干燥D(D )27 白三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存年;A 2-4 ,B 5-6 ,C 6-8 ,D 8 ~10;(A )28 白三叶为直根系,其主根;A 较短B 较长C 中等D 都不为(B )29 红三叶全体;A 光滑B 具绒毛C 叶片具绒毛而茎没有绒毛D 都不为(D )30 紫云英在营养期粗蛋白可以达到以上;A 15%B 20%C 25%D 30%二、不定项选择(10 题,每题 2 分,共20 分)(BC )1 下列牧草属于一年生地有;A 红三叶B 紫云英C 毛苕子D 鸭茅(ABC )2 下列牧草属于多年生地有直根系地;A 红三叶B 紫云英C 毛苕子D 鸭茅(AB )3 下列牧草属于短期多年生地有;鸭茅A 红三叶B 意大利黑麦草英C 毛苕子 D(ACD )4 下列牧草具三出叶地有;A 草木樨B 紫云英C 红三叶D 白三叶( D )5 下列牧草花期最长地为;A 多花黑麦草B 苇状羊茅C 英国黑麦草D 白三叶(ABCD)6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地草类植物,包括------ 等各类木本;栽培或野生地植物; A 草本 B 藤本 C 小灌木 D 灌木E(ABD)7 紫云英常用作;A 绿肥B 青饲草C 调制干草D 主要蜜源植物之一(ABC)8 果实地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 保护种子B 传播种子(BCD)9 胚包括;C 提供营养D 光合作用A 胚乳B 胚根C 胚芽D 胚轴(ABC)10 肥料地三要素包括; A 氮 B 磷 C 钾 D20 分)钙三、填空题(20 题,每空 1 分,共1 植物开花后到种子成熟期间地生长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为生殖生长期;2 单位土地面积上地作物叶片面积总与称为叶面积指数;3 部分植物花芽地分化需要低温短日照,这一条件常在春天得到满足,所以称为春化;4 植物体随环境温度地持续变化作出地反应称为温度应激;5 植物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要消耗地水量称为需水量或需水系数6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干重地比例为 田间持水量;7 由青绿牧草或饲料作物翻压沤制而成地肥料为绿肥;8 牧草按寿命可以分为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9 土壤基本耕作措施包括:10 紫花苜蓿地拉丁名为 深耕翻 ,深松耕 ,旋耕 , 免耕;L. ; L. ;Medicago sativa 11 白三叶地拉丁名为 12 红三叶地叶片具有 Trifolium repensV字形斑纹;13 豆科牧草萌发后上胚轴生长较快使子叶留在地下称为子叶留土;14 草木犀因为含有香豆素而具有毒性; 15 植物片蛋白在提取为一般为四、简答题( 10 分)绿色地;5 个阶段? ( 5 分)) 1、正常地青贮发酵过程大体可分为哪(1)植物呼吸期(好氧菌活动阶段 (2)好气性细菌繁殖期 (3)乳酸发酵期 (4)发酵稳定期 (5)酪酸发酵期(5 分) 2、混播牧草地优越性? (1)产量高而稳定 (2)改善牧草品质 (3)便于收获与调制(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5)减轻杂草危害2007《牧草栽培学》试题C 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2 分)1、种子活力:种子发育成正常植株地潜在能力;2、农业种子:农业生产中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地植物器官;3、种子寿命:种子在适当地条件下保持其种子活力地年限;4、后熟:种子形态成熟后,由于生理上还没有成熟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熟;5、发芽势:种子在适宜地条件下,在发芽试验规定地前几天长成正常种苗数量与供试种子数地百分比;6、发芽力:种子在适宜地条件下长成正常种苗地能力;7、种子萌发:在适宜地条件下种子从静止状态转变地胜利旺盛阶段,形态上表现为胚根、胚芽突破种皮;8、种子批:为一批一定数量地,在形态上一直地种子,包括品种或种相同,繁殖世代与收获季节相同,生产单位相同,质量一致地一批种子;9、种子劣变:为种子生理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不为自然衰老(老化)导致生理上地变化;10、潜在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胚数乘以种子平均重量即为单位面积种子潜在产量;二、判断题(20 分,每题2 分)(√)(×)(×)1、牧草种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顺序通常为由外向内分化地;2、常见地禾本科、豆科牧草种子地胚乳发育时,形成地为细胞型胚乳;3、种子成熟时,初期湿度过低使种子成熟期延长,温度过低则使物质积累不足种子干秕;(×)4、硬实为由种子后熟作用不完全引起地,它为种子休眠地一种表现形式;(×)5、激素调节学说指出,种子休眠为由水解酶类,所以引起休眠地生理原因实质为缺乏ABA引起地,通过G A;GA可诱导产生ABA抑制地(×)6、牧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吸胀时体内发生一系列地物理化学变化,为区分死、活种子地关键时期;(×)7、种子发芽试验时,种子发芽率为指几次重复发芽率地平均值,只要发芽条件没有改变,就没有必要做重新试验;(√)8、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前期靠衬质势,后期主要靠渗透势;(×)9、牧草潜在种子产量于实际种子产量地差距,主要为由于收获过程中机械设备损失造成地;(×)10、种子老化与恶变为由于储藏库地水分、湿度不合适,种子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引起地;三、简答题(30 分,每题6 分)1、完整种子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为由什么发育而来地?完整地种子包括种皮(1)、胚(1)与胚乳(1)三个部分其中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1),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地小植物体(2、牧草种子萌发分为几个过程?一般种子萌发可分为三个阶段1),胚乳由受精地中央极核发育而来(1);(1)吸胀种子萌发地最初阶段,为指干种子在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在湿度较高地环境中,种子通过其内部地亲水胶体所产生地压力吸收水分地物理过程(2);(2)萌动种胚细胞体积扩大到一定程度后,胚根尖端突破种皮,这一现象称为萌动,为种子萌发地第二阶段(2);(3)发芽种子萌动后,随着细胞分裂地加快,种子胚根与胚芽伸出种皮一定程度称为种子发芽(2);3、牧草种子检验地意义为什么?(1)促进种子生产规范化、标准化((2)提高种子生产、销售部门地信誉(2);2);(3)提高种子品质与时常竞争力(4、影响种子寿命地因素为什么?(1)遗传特性2);(2)生理特征:种子所在地生理状态,如休眠等;(3)水分:自身含水量与贮藏含水量(4)贮藏温度:(5)气体:CO2与O2地比例;5、牧草种子相对于农作物而言有哪些特点?由于收获目地不同与牧草驯化时间比较短牧草种子常具备以下特点:种子细小(1),常具有附属物(1),常具有休眠或硬实等特性(1),种子结实率低(1),种子成熟不一致(具有落粒性(1):1),四、问答题(30 分)1、引起牧草种子休眠地原因有哪些?怎么打破休眠?引起种子休眠地主要原因包括(1)、种(果)皮地透性或机械束缚引起地休眠(透水性差或不透水(硬实)透气性机械束缚2 分)(2)、胚未完成后熟( 2 分)胚器官分化不完善(形态后熟),胚处于原胚时期或胚很小;种胚分化完善但不具生长能力(生理后熟)(3)、种子萌发地抑制物引起地休眠(,缺乏代谢物质,如酶、激素等;2 分)种子或果实中存在抑制种子发芽地物质,如氨、氰化氢、乙烯、芳香油类、生物碱类以及各种有机酸类;其性质不同:水溶,有机溶剂可溶、挥发性;(4)、光效应引起地休眠( 2 分)光敏色素系统调控;光照;Pfr 大于阀值,种子能在暗处萌发,小于阀值时,种子萌发需要Pfr(5)综合休眠:由两种以上地因素引起地休眠;破除休眠地方法:(1 分)(1)物理处理( 3 分)(a)温度处理:低温处理、高温处理、变温处理(b)机械处理:檫破种皮、高压处理(c)射线、超声波处理(2)化学处理方法((a)无机化学药物处理(b)有机药物处理(c)植物激素3 分)2、限制暖季型草坪草种子生产地因素为什么?主要因素包括:(1)种子遗传特性:暖季型草坪草由于其具有强大地无性繁殖能力,所以在长期地进化过程中形成其繁殖策略,种子繁殖能力相对下降,而主要依赖无性繁殖,很多暖季型草坪草都具有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等特点,(3 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暖季草坪草地种子生产;(2)光照:种子生产除了要满足植物正常生活史所需要地环境条件外,还对光照提出了比较高地要求;暖季草坪草地种子成熟期一般在常为多雨季节,一方面雨季对种子发育不利,5-6 月,部分草在9-10 月;这一时期常另一方面对种子收获具有较大地限制;(3 分)(3)大气湿度:南方在草坪草中发育后期常具有比较高地大气湿度,这对种子质量有比较地影响;(3 分)(4)暖季牧草对温度有比较高地要求,在北方地区常不能越冬,因此在北方灌溉地区不能进行种子生产,从而限制了异地繁殖地发展;(5)其它因素:育种工作、生产管理等( 3 分)。
牧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牧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牧草是指______。
A.用于喂养牲畜的植物B.生长在牧场上的杂草C.用于装饰庭院的绿植D.人工种植的观赏植物2. 下列哪个因素对牧草生长影响最大?A.温度B.阳光照射C.降雨量D.土壤3. 牧场管理中,防止过度放牧的措施是什么?A.合理轮换放牧区域B.增加牧草种植面积C.加强牲畜饲料补给D.减少放牧时间4. 牧草的收割时间应选择在______。
A.牧草营养最丰富的阶段B.天气晴朗的日子C.适合牲畜食用的时刻D.牧场管理者方便的时间5. 下列哪项不是牧草学中常用的鉴定方法?A.观察植株形态特征B.检测化学成分C.进行遗传分析D.测算牧草叶绿素含量6. 哪种牧草适合在寒冷地区生长?A.玉米秆B.苜蓿C.短花萱草D.细叶燕麦7. 在牧草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控制______。
A.灌溉水量C.天然气浓度D.光照时间8. 牧草的生产效益与______。
A.叶片颜色无关B.坚硬程度直接相关C.水分含量无关D.种植密度直接相关9. 下列哪种牧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A.水稻B.小麦C.蒲公英D.草地早熟禾10. 牧草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的______进行培养繁殖。
A.维管束B.种子C.叶片11. 牧草的栽培技术受到______的影响。
A.气候条件B.土壤环境C.管理措施D.以上都是12. 牧草发酵后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______。
A.甲烷和二氧化碳B.氧气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氟气D.二氧化硫和氧气13. 牧草贮藏的主要方法是______。
A.晾晒B.割干C.粉碎D.压缩14. 牧草土壤含盐过高对生长有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适当增加灌溉量B.减少施肥量C.增加排水设施D.与其他牧草混种15. 牧草的营养价值与______。
A.叶片颜色无关B.叶片厚度无关C.叶片受伤程度无关D.叶片含水量无关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说明牧草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栽培学课后题及答案
(4)用养地结合,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
(5)改善品质;
(6)保护资源环境。
2.几种典型的间(混)、套作模式。
间作:(1)麦田间作:春小麦和玉米(2)棉田、蔗田间作(3)多年生作物间作(4)农林间作(5)田篱间作
(一)基本耕作
1、犁耕
作用:
(1)疏松并加深耕作层,破碎土壤,利于纳蓄降水;
(2)恢复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
(3)翻埋肥料;
(4)消灭残茬和病虫害。
2、深松耕
对土壤较深部位进行松土,不翻动土层。
3、旋耕
具有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的双重功效,可起到碎土、耱平、除杂草、破板结等作用。
(二)表土耕作
1、浅耕灭茬
(4)混土
通过土地耕翻,使耕层土壤搅拌混合、土壤质地和成分均匀分布,为牧草的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条件。
(5)平土
耕翻过的土地表面平整,有利于播种时保持一致的深度;减少土壤表面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6)压土
土壤变得紧实,保墒;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更好地萌发和生长。
2.几种主要耕作措施及其作用;
3.效应时间稍短。
(3)豆科作物
1.生物固氮,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氮素流失的重要手段;
2.自然归还率高,占生物量的30%~40%;
3.能够利用难溶性的磷酸盐、活化K、Ca。Ca与腐殖质结合是形成土壤结构的胶结剂,因而可改善土壤结构状况;
4.需要K、Ca较多,养分总量较少;
5.茬口C:N低,易分解;
6.易引起土壤病害,不耐连作。后茬宜为禾谷类和薯类。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草地培育学试题集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培育学>考试试题题库(共110分钟)题库一一. 简答(25分)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8分)2.什么是草地(8分)3.草地退化(9分)二.简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草-畜各组分间的关系(25分)三.提高人工草地持续生产能力的技术和途径(25分)四.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5分)题库二一.简答题(20分)1.草地培育学任务(10分)2.草地退化及表征(10分)二.试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家畜之间的相互关系(25分)三.建立人工草地的环节、步骤及相关管理和环境因子有那些?(25分)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改良的原则和目标(30分)题库三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四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五一.概念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2.草地(5分)3.草地退化及表现(5分)4.划区轮牧(5分)二、简答题(60分)1.草地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的表现(10 分)2.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格局与草地利用有什么样的关系(10分)3.建立人工草地对我国草地畜牧业和环境发展有何意义(10 分)4.家畜-草地之间的互作关系(20分)5.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 (10 分)三、叙述题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天然草地每年每公顷能吸收的CO2的量是( )。
牧草栽培学试题库
牧草栽培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小气候:大气层下层和特定区域的气候,由于其和整个气候带的气候具有显著差异而常称其为小气候。
2、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叶片面积总和。
3、光周期:关照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而周期性的变化。
4、温度应激:植物体随环境温度的持续变化作出的反应。
5、高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高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6、低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低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7、水分应激:植物体在环境水分过多或过少时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8、种用价值:种子检验中纯净可正常发芽的种子在被测种子的比率。
9、硬实:一些植物的种子由于其种皮的不透水、不透气的特性使其在遇到适宜的发芽条件时仍不能萌发,这种特性称为硬实。
10、发芽率:发芽实验正常发芽种子数与被测种子数的比率。
11、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树木来表示。
12、休眠:植物体或其一部分为度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减低其生理活性的一种行为。
13、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14、匍匐茎:部分植物具有的生于地表面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15、直根系:主根发达、入土较深,侧根一般不超过主根。
16、须根系:主根在生长初期就死亡,而侧根发达,一般入土较浅。
17、初生根: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
18、根蘖:部分植物的跟我具有横向生长的特性,当生长一定距离又可向上发枝向下生根,这种习性成为根蘖。
19、根颈: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在它的上面。
20、自交不亲和:部分牧草由于花期、分泌物等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花粉萌发。
21、无性系:指来源于同一植株利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群体。
22、子叶出土:豆科牧草萌发后下胚轴生长较快使子叶伸出地表。
23、子叶留土:豆科牧草萌发后上胚轴生长较快使子叶留在地下。
牧草栽培学
名词解释1、牧草:广义的牧草泛指一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小灌木、半灌木与灌木。
狭义的牧草专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栽培的豆科与禾本科牧草。
4、生育时期:指牧草在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也就是说在牧草的全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如出苗期等。
5、种植指数:就是一个地区全年播种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
6、种用价值:是指播种材料中能够发芽的种子所占的重量百分比,14、发芽率:指可萌发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试种子中有生命能力种子的多少15、发芽势:指规定时间内已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种子萌发的集中程度与整齐性,7、犁沟播种:这是一种开宽沟,把种子条播进沟底湿润土层的抗旱播种方式。
8、轮作:指同一块田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的复种方式,轮作具有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概念。
9、饲料轮作:是指以生产青贮料、干草、青草与放牧型牧草为主要任务的轮作方式。
10、连作:连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作物或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
12、大田轮作:是以生产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任务的轮作。
16、复合肥料: 由化合作用或混合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工艺流程中有明显的化学反应11.根瘤菌:是指寄生在豆科植物根部根瘤中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一类为生物。
17、根茎瓜类饲料作物:包括胡萝卜、甜菜、马铃薯、甘薯、甘蓝等, 这一类饲料含水量高,容积大,其干物质的能值近似谷实类,且粗纤维与蛋白质含量低。
该类作物的主要特点是苗期需要多次中耕培土、能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收获时需深挖,能起到深耕的作用。
2、下繁草:株高50cm以下,株丛以营养枝为主,叶子与枝条多集中在株体下部,距地面7cm以内的茎叶重量占整个株丛的40%以上,因而适于放牧利用。
如狗牙根、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等。
13、上繁草:株高50—100cm以上,株丛多由生殖枝与长营养枝组成,叶子与枝条多分布在株体1/3以上部位,株型呈倒锥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牧草栽培学学年学期:2007-2008-2
试卷类型:A 卷考试时间:2008-5-25
专业年级:草业06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春化现象: 植物在苗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正常抽穗开花结实的现象 (2 分)
2. 保护播种:指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速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2分)
3. 植物生长大周期:牧草及作物在生长速度上表现出初期生长缓慢,中期逐渐加快达到 高峰,随后又逐渐减慢,以至停止生长,这种“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称生长大周期, (2分)
也叫“S型曲线”。
4. 蹲苗: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用人为的方法控上促下,解决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生长矛盾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主要以控制苗期灌水和多次中耕来实现(2分)。
5. 混播: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混合播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分)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遗传特性,气候环境,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3. 产量,品质,温度,霜降,冻伤
4. 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5. 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ABCD
3.B
4.B
5.D
6.ABDE
7.AD
8.D
9.B 10.AB
11.A 12.BD 13. BE 14.C 15.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a. 根据混播牧草对气候与土壤的适应性(1分)
b.根据混播牧草的用途选择(1分)
c.根据利用年限(1分)
d.根据混播牧草的相容性(种间协调性) (1分)
展开说明(1分)
2. 棒三叶是指穗位叶及穗位叶上下各一叶。
(2分)
“棒三叶”叶面积大,光合能力强且功能期长。
(1 分)其光合产物主要供应果穗,
(2分)
对果穗的发育和籽粒的灌浆成熟作用尤为突出。
3.答:变温有利于牧草种子的发芽原因如下:
(1)地温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1分)
(2)通过热胀冷缩的变温可以撕裂种皮,有利于水分和氧气的进入;(1分)
(3)变温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有利于胚的生长发育;(1分)
(4)促进种子内外的气体交换,加速呼吸和萌发;(1分)
(5)低温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可溶性物质主要用于胚的生长。
(1分)
4. 区划原则(3分)
1) 自然规律为主,与农业经济规律结合
2) 同一栽培区内,其自然条件、农牧业发展方向、布局、措施基本一致
3) 基本不考虑行政界线(尽可能一致)
4) 同一区划范围保证地域连片
区划依据(2分)
1) 以自然地理位置和地貌、气候带为主
2) 生态条件和生产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3)“当家”草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生产条件和利用方式为亚区分区条件
五、论述题(10分)
(1 答: (1)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分布最广,面积仅次于小麦,美国最广,其次为中国。
分)
(2)粮饲兼用,籽实——能量精饲料; 秸杆——粗饲料;地位:畜牧业大于粮食作 用。
近代世界上玉米作为饲料用于生产奶、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量的 7580 %。
(1分)
(3)高产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整地 要早、深、细(1分)
(4)播种 种子处理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1分)
(5)施肥 玉米对N、P、K的需要量顺序为:N-K-P ,玉米的需肥最多的时期就是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所以此期也被称为玉米的需肥临界期。
施肥原则: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攻粒肥;根据
(3分)
情况,使用根外追肥。
(6)田间管理 分苗期、穗期、花粒期、成熟期(3分)
选答部分
1. Picture are omitted here, but should include root\stem\leaf (blade\petiole\stipule)\flower\fruit or
seed head)
2. 苜蓿适宜于春播或秋播,最适宜于排水良好,PH6.87.5 的中性土壤 。
苜蓿生长需要 大量的钾肥,瘠薄土壤应施用有机肥或化肥,但保持土壤适当的 PH 特别重要。
通常在气候 适宜的地区播种量每公顷13 – 20 公斤。
通常需要用保护作物降低杂草数量,尤其是春季播 种,有时也使用除草剂.
3. Emphasis o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grassland and increase the cultivated pasture.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n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system of forage seeds.
The forage products processing.
The adva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pasture.
The domestic market of seeds and mechanics. (2 for each point)
4.答:
• 重视对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视大面积优质高产人工草地的建植。
• 加强草业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培育牧草优良品种,建立完善的草种良繁体系,提高种 子生产质量
• 重视各类草产品加工
•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工艺技术和设备在草业中的广泛应用
• 抢占我国国内市场,特别是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草业机械设备等市场 (各1分)
5.答:无芒雀麦属于禾本科雀麦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很强(1分)
温度:中旱生,特别适合寒冷干燥气候,抗寒耐热,生长适温:2026度(1分) 水分:耐长期干旱,长期水淹(50天)——发达地下端根茎,适宜年降水量400500mm (1分)
土壤:不严,耐瘠薄,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最好,具一定的耐酸、 耐盐碱性。
PH8.5,含盐0.3%(1分)
光照:喜光耐荫(1分)
6.答: (1)豆科牧草能共生固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2分)
(2)含有钙和多种维生素
(3)营养价值优于禾本科牧草(1分)
(4)防止鼓胀病的发生(1分)
7.答:
育苗(大田栽植前一个月左右) (5 分)
苗床地势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薯害便于管理的地方
苗床的型式 ①人工加热 ②生物热源 ③太阳辐射热源
苗床管理
育苗温度:“前高中平后低”的先催后炼法。
前期高温催芽(35℃~38℃4 天增强抗黑斑病能力和伤口愈合)——31℃——出 苗后 25℃~28℃——采苗前 5~6 天浇一次大水,以后停止浇水,进行“蹲苗”,采苗前 3 天降 温至20℃“炼苗”
采苗(5~6寸时) 稀——剪苗,稠——拔苗
移栽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地温17℃~18℃,无晚霜时(春) (5分)
直插——适宜于干旱砂土或丘陵坡地及灌溉差的地方(长17~20cm)3~5节
特点:结薯少,产量低,抗旱
平插——适宜于高水肥地
特点:结薯大而匀,抗旱性差(长20~30cm) 5~8节
斜插——45°入土3~4节,适宜于丘陵、山冈、平原旱地(长23cm左右)4~7节 特点:薯不均匀(上大下小),产量高于直插低于平插,苗容易成活
8.答:
◆温度:喜欢温和凉爽湿润气候,不耐严寒(不低于15度)、酷热(低于35度),生长 适温:20度(2分)
◆水份:不耐旱,耐湿(不宜积水),适合年降雨量10001500mm(1分)
◆土壤:不耐瘠薄,不耐酸碱,适合排水良好,中性肥沃年土或壤土,微酸PH67(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