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农 业 生 产 得 到 一 定 发 展
*&地 方 豪 强 势 力 逐 渐 强 大
+&精 耕 细 作 技 术 臻 于 成 熟
高 一 历 史 第# 页 共 $ 页 !"!#&##
$&战 国 时 期 有 位 思 想 家 主 张'节 用 %节 葬 (#认 为 从 天 子 %诸 侯 国 君 到 各 级 官 吏 #都 要 '选
措是
(&派 张 骞 出 使 西 域 开 通 丝 绸 之 路
)&颁 布 推 恩 令 以 削 弱 诸 侯 势 力
*&组 织 大 规 模 军 事 行 动 进 行 反 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 行 盐 铁 官 营 加 强 经 济 控 制
##&下 图 为 西 汉 时 期 中 央 太 学 博 士 弟 子 人 数 的 变 化 情 况 统 计 图 $ 据 此 可 知
洛阳市!"!#!"!!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 选 择 题两 部 分全 卷 共 $ 页共 #"" 分考 试 时 间 为 %" 分 钟
第卷选择题共$"分
注意事项 #&答 第 卷 前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考 号 填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如 需 改 动 用 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它 答 案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考 试 结 束 后 将 答 题 卡 交 回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这一制度,错误的是A.贵族等级序列是:周王—诸侯—士—卿、大夫B.受封的主要是同姓亲族C.这里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D.受封的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2.该图反映的是西周的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度C.郡县制度D.礼乐制度3.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在下列甲骨文中找出能够反映商周政治状况的字是4.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A.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王权统治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5.宗法制度的核心是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内外服制D.礼乐制度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意是宗庙。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信仰C.地域D.血缘7.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8.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①皇权至上②“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③三省六部制④实行郡国并行制度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④9.关于三公九卿的说法,错误的是A.左、右丞相代表皇帝决定国家大事B.御使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C.太尉辅佐皇帝管理军务D.九卿分管皇家和国家的各种事务10.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B.恩泽王国的亲族C.削夺王国封地和权力D.削弱王国势力11.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B.法律严苛细密C.三公九卿制D.权力的高度集中1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B.废除分封制C.设置中朝和外朝D.推行郡县制1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B.恩泽王国的亲族C.削夺王国封地和权力D.削弱王国势力14.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诏书的机构是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刺史15.朱元璋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陕西高中新课程试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适用人民版教材)(ks5u高考资源网)

陕西高中新课程试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适用人民版教材)(ks5u高考资源网)

陕西高中新课程试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适用人民版教材)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是()A.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B.实行分封制C.强化王位世袭D.压迫奴隶制2.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森严的等级制度C.贵族垄断政治D.排斥异性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扩大了疆域B.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D.促进了民族融合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6.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当时刺史的职能是()A.掌管地方行政B.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C.负责地方财政D.监察中央官吏7.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权重难治C.扩大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环境右左9.下列关于罗马法表述,不正确...的是()A.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性,没有成文法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D.罗马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利益10.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历史事件是()A.八旗制度的建立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C.军机处的设置D.文字狱的兴起1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D.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环12.罗马法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 .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B .为皇帝提供法律依据C .维护奴隶主统治D .笼络上层人士13.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割占香港岛B .攫取赔款2100万银元C .攫取协定关税权D .攫取领事裁判权1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 .割占领土多B .开辟口岸多C .赔款数额大D .允许外国投资设厂15.《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满分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直接统治 B.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2.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长子继承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中央集权制3.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4.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

它们(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消灭六国6.近期考古发掘曾发现一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

这位官员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 B.汉朝 C.战国 D.秦朝7.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

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

他们都是为了( )A.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B.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8.在谈及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D.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9.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A.石器——铁器——青铜器B.青铜器——石器——铁器C.铁器——石器——青铜器D.石器——青铜器——铁器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4.经典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C.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D.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7.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8.“客行田野问,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①商人众多;②商业繁荣;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9.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10.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2、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 于如下内容标准你如何落实? 历史(Ⅱ)——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 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历史(Ⅲ)中这样一条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这条内容标准,你准备进行 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
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
会做人转变。( )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历史唯物主义
二、判断 1、(√) 2、(√) 3、(×) 4、(×) 5、(×)
三、简答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人类社会



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
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⑵体
现课程的


;⑶密切
的联系;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
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
目标。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题

渭源四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二次考试历史命题人:马婧 复核人:张永贵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 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2、“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唐代3、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说明了( )A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4、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B. 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C.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D. 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校 班级 姓名密封线内禁止答题5、“(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权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

”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D.大学士是没有名义的宰相6、“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是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7、《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8、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9、美国两党制中的两党是指()A.共和党和保守党B.民主党和保守党C.自由党和保守党D.民主党和共和党10、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1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A.重庆B.上海C.天津D.杭州13、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带冠冕的禹》。

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在某高校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禹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商朝中央机构中相和卿、士参与商王决策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3.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4.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7.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是A.都是地方行政长官B.都直接由皇帝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建立武装D.是皇帝加强对各地控制的工具8.秦《峄山石刻》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姓名班级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细致书写班级﹑姓名,细致审题,信任优秀的你必能胜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亲密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爱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冲突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限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浩大的宗族网。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肯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心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地方势力威逼中心政权的危急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心政治制度演化的重要特点是()A、中心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心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高校士并起先参加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肯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秦朝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D.法家思想的影响2.以下不能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趋势的是A.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汉朝设刺史C.唐三省六部制D.北宋设置通判3.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他亲历了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B.中国物产贫乏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4.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评价中国沿海口岸时指出,汕头是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在近代历史上,规定汕头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5.《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了文明中来了。

”此话表述的观点是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6.以下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南昌起义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长征的胜利完成④八七会议的召开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7.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

这个弯路使我们党在这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应该加入联合政府B.中国应该实现民主与和平C.中国最终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应该逐步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8.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长夜难眠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新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新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新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

下图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土润暑(指暑湿之气),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动物性肥料的严重不足C.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质D.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3.“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家庭经营4.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5.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

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6.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官员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7.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8.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就要到了,这是一次对自己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A、二府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有答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有答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西周中期有一位名叫矩伯的贵族除了用十块田地从贵族裘卫那里换取了一件价值八十朋的瑾璋之外,还用三块田换取了两件价值二十朋的虎形玉器、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蔽膝。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井田制度走向崩溃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贵族政治已经瓦解D.传统秩序出现了松动2. 春秋战国时期,人的习语有“周文疲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等,对此,思想界做出了积极回应,进而()A.使仁学思想得到大发展B.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早期民本思想C.使各国丧失了自身文化D.引发中国历史第一次文化高潮3. 下表是秦朝修建的四大工程。

这些工程的修建()A.强化了专制皇权B.巩固了秦朝统治C.加剧了社会矛盾D.促进了民族交融4. 杜笃的《论都赋》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它把以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变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这反映出()A.汉赋创作主体的变化B.汉赋辞藻华丽的特点C.汉赋深受时局的影响D.东汉赋文学水平较高5. 下表所示为北魏汉族大臣所占比重变化情况。

据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民族矛盾逐渐消失B.汉化改革是发展主流C.鲜卑族完成封建化D.汉文化的影响力增强6. “五代自梁开德讫周显德,凡十三帝,不得其死者七,天下视改号建国,如置弈棋,更戍长。

而君臣之纪散矣。

”这说明在五代时期()A.君主权威受到严重挑战B.重构儒家纲常有可行性C.平等意识深受世人推崇D.儒学已经失去正统地位7. 在察举制时代,知识分子入仕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到了唐代,读书与做官进一步直接而紧密地结合起来。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唐代()A.世家大族不断衰落B.实行科考选官制度C.选官的权力在地方D.读书风气比较盛行8. 汉唐以来,中央政府派出控驭各地或监察郡县的地方官吏权力较大,并且因朝廷政策失误而形成专制势力,从而割据一方,威胁中央集权。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C.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D.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2.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九品中正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3.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4.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5.图是北京故宫内的一处建筑,对于该机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科举制度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7.“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高中历史必修上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上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8.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 正统思想开始于
A. 春秋B. 秦国C. 秦朝D. 汉朝
9.汉代主父偃建议汉武帝采纳某项措施时谈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这项措施是
A. 三公九卿
B. 推恩令
C. 郡国并行
D. 三省六部
10.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A. 创立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 演变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 选官标准始终家世才能并重D. 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
18.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9.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①打破门阀的特权垄断
②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2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 西周时期
B. 北魏时期
C. 唐朝初期
D. 唐朝中期
2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的著作有
①《农政全书》 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 ④《唐本草》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47.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该条约:
A. 严重损害了中国 司法主权
B.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2.下图为《孔子世家谱》。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郡县制3.假如有一位秦代朝廷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之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应该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5.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古人曾用“事无不总”形容三省六部中的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礼部6.“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

”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中国古代历史上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某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内阁制C.军机处D.三省六部制8.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立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

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

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9.“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跎就是老百姓……”清代宫廷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

高中历史必修上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1-15课)(无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上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1-15课)(无答案)

历史纲要上册期中考试01(考试范围:历史纲要上册1-15课)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如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2.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3.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阶层的分化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4.《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

”据此可知当时A.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5.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朝军功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军功的强调与奖赏,也在于其作为区分华夏与非华夏族群政治层级衡量“一般等价物”的标示。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题(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

拿满分吧!)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4、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②东汉设尚书台③隋唐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C.《南京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8、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9、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10、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蒋介石11、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A.湘军的进攻B.天京的内乱C.北伐的失利D.外国的助剿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平均地权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和约签字”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6、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17、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8、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繁荣19、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A、1954年B、1982年C、中共十五大D、1999年20、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A、两种管理制度B、两种军事制度C、两种社会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二)史实判断题(10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识,你完全可以推断。

争取多拿分哪!)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2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23、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

”其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2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25、童谣也能证史。

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50分)(三)史实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你可选择任意两题回答,得分20分。

)26.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

据此回答:(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3分)(2)秦朝为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秦朝负责中央和地方监察的官员各是什么?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4)秦朝有一种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减少决策失误的大臣参政议政的制度是什么?汉武帝时期,由其亲信近臣构成的实际决策结构是什么?(2分)27.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此回答:(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分)(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

(3分)(3)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分)(4)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分)2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

据此回答:(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4分)(2)两部宪法的性质各是什么?(2分)(3)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四)史料分析评论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9、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4分)(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4分)(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3分)(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30、(以下所提供的材料你必须认真研读,我们提供三组不同角度的问题,第三组为必答题;在第一和第二组中,你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组探究并作答。

)图一: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二: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图三: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英国同意于1997年归还香港。

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题第一组:(9分)①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②为了保持香港地区的永久繁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什么重要的主张?请你简单地解释这一主张的含义。

探究题第二组:(9分)③指出三个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④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

结合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探究题第三组:(6分)⑤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

你认为三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的是哪幅?请表达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三)史实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你可选择任意两题回答,得分20分。

)26、(1)郡县制。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分)(2)颁布“焚书令”(或“焚书坑儒”)、“挟书律。

”(2分)(3)御史大夫;监御史;刺史制度。

(3分)(4)“朝议”制度;“中朝”(或“内朝”)(2分)27、(1)1840年.(1分)(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分)(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分)(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分)28、(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分)(2)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分)(3)《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4分)29、(1)“助理万机”,位高权重。

(4分)(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2分)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2分)(3)明朝。

(1分)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分)明太祖朱元璋。

(1分)(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4分)30、(1)①“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分)②“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