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高考地理题.pdf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广东卷)
02 命题思路
三、优化教考衔接,引导地理教学 试题设计既注重考察学生对新课标中必备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迁
移和运用这些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学地理教学回归、注 重地理过程和成因机制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如第17题考察学生对于 产业转移与布局和城乡协调等内容的理解,具体涉及市域,村域等不同 时空人的关系。
02 命题思路
二、注重核心素养考察,服务人才选拔
2.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体现学科融合
试题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对标课程 标准,加强学科融合,考察学生对一日内不同时段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 化如何影响硫酸钠可逆反应的理解,体现了学科融合,表现特征的异同 性及其对其驱动机制的正确理解。如第9~10题在理解北半球,温带气候 ,峡湾和极地气候峡湾形成的气候条件基础上,通过在极地地区出现温 带气候峡湾这一反常现象,考察了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的理解以 及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对地理问题 认知的正确时空尺度观。
三、在试题结构上 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由16道选择题、3道综合题、
8小问(3+2+3)。选择题仍然为一带二的形式,共8个题组。仍旧是图文 材料结合的形式。
四、选择题答案分布
4A+5B+3C+4D
选项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B
D
B
A
C
C
选项 9 答案 B
10
11
12
13
14
15
16
A
对应“葡萄酒 生产集群规模 不断扩大且重 心向东南方向 移动” 该地区:贺兰 山东麓地区
85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85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恒定的D.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季节变化答案:B2.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是由于:A. 地球的公转B. 地球的自转C. 地球的倾斜D. 月球的引力答案:B3.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的倾斜D. 月球的引力答案:C4. 下列关于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度指示东西方向B. 纬度指示南北方向C. 经度的起点是赤道D. 纬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答案:B5.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24小时B.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C.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D.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答案:B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40,000英里C. 40,000海里D. 40,000米答案:A7. 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气层的厚度是固定的B. 大气层的厚度随纬度变化C. 大气层的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D. 大气层的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答案:D8.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D9.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B.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圈层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部分上地幔D. 岩石圈是地球最内层的固体圈层答案:C10. 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爆发B. 地壳板块的运动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倾斜答案:B11. 下列关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C. 地球上的海洋深度是均匀的D. 地球上的海洋深度是变化的答案:A12. 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洋流是由风力驱动的B. 洋流是由月球引力驱动的C. 洋流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驱动的D. 洋流是由地球自转驱动的答案:A13. 下列关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B. 气候是一个地方短期的天气状况C.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风向和风速D.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降水量答案:A14. 下列关于沙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沙漠是由于降水量少形成的B. 沙漠是由于温度高形成的C. 沙漠是由于风力强形成的D. 沙漠是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形成的答案:A15. 下列关于冰川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冰川是永久性的冰体B. 冰川是季节性的冰体C. 冰川是流动的D. 冰川是静止的答案:A16. 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B. 土壤是河流冲积形成的C. 土壤是火山喷发形成的D. 土壤是人工合成的答案:A17. 下列关于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被是一个地方的植物群落B. 植被是一个地方的动物群落C. 植被是一个地方的微生物群落D. 植被是一个地方的岩石群落答案:A18. 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资源是无限的B.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C. 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D. 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4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4分)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4.(4分)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4分)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6.(4分)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4分)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如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8~9题.8.(4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4分)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10.(4分)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4分)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据《史记》等材料二如图示意灵渠位置.(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
高考地理题PDF.pdf
1984年高考地理题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下面划一横线。
(划对一处得1分,划错一处在本大题得分中扣1分。
)1.当北京时间4月1日早晨4时30分的时候,全世界还有:①多一半地方;②少一半地方;③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31日。
2.从华盛顿到北京,在以下四条航空线中,最短的一条是:①华盛顿—夏威夷—北京;②华盛顿—悉尼—北京;③华盛顿—阿拉斯加—北京;④华盛顿—开罗—北京。
3.关于土地资源的正确论述有:①土地是一种自然综合体;②土地就是土壤;③荒漠、滩涂不属于土地资源;④湖泊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4.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①断裂下陷;②地壳不断上升,江水强烈下切;③溶蚀作用;④冰川作用。
5.我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干线交会的城市有:①郑州、②株洲、③贵阳、④兰州。
6.从核能作为能源的特点看,我国第一批核电站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有:①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烟稠密,能源需要量大,常规能源缺少;②建立核电站,投资小,收益大;③核燃料运输量小,不像常规能源那样受地区分布的局限,地区适应性强。
7.世界上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①南半球;②北美洲;③亚欧大陆;④非洲大陆。
8.澳大利亚是:①温带草原非常宽阔的国家;②农牧业、工矿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④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9.巴西最重要的农业区在:①亚马孙平原中部;②巴西高原东南部;③圭亚那高原南部;④西部山地。
10.当前,世界粮食问题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①大量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②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③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填充题(10分)1.珠穆朗玛峰峰顶与吐鲁番盆地最低处(艾丁湖面)的高差是米。
2.在图幅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则该图表示的范围就越,图的详细程度也就越。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它位于省。
4.北欧的湖泊从成因上说多为湖;我国纳木错的成因是。
新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课时37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考点1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蚀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和泥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1.海岸地貌形成过程(1)海蚀地貌: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
(2)海积地貌:海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堆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海滩、沙坝、贝壳堤等。
2.海岸地貌特点地貌类型地貌特点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海蚀穴海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桥海滩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
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沙坝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
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海水变得清澈。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A.土壤更贫瘠地区B.黄河两侧平原区C.暖湿化加剧地区D.贺兰山高海拔区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4.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
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
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6.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A.休闲游憩B.水源供给C.物流运输D.生态保育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
2024年高考地理试卷(广东)(空白卷)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A. 土壤更贫瘠地区B. 黄河两侧平原区C 暖湿化加剧地区 D. 贺兰山高海拔区2. 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 ②政策支持与激励 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 ⑤适宜的气候条件 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 ①③⑤B. ①④⑤C. ②③⑥D. ②④⑥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 降水较多B. 云雾较少C. 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 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4. 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 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 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 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 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
2024年高考地理科学研究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科学研究答案解析(正文内容)2024年高考地理科学研究答案解析(字数1500字,可适当增加字数以满足要求)2024年高考地理科已公布,针对这部分试题,我们将在本文中对答案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科学知识。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一题题目:根据地理空间坐标体系,我国位于东经120°多少分至东经135°多少分、北纬3°45'多少秒至53°34'多少秒之间。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经纬度范围,我们可以判断我国位于东经120°到135°之间,北纬3°45'到53°34'之间。
第二题题目:大连市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国的哪个自然区域?答案解析:大连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它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国的东北平原自然区域。
第二部分:自然环境的人类活动第三题题目:我国最大的闽江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是?答案解析:我国最大的闽江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是燕山运动。
第四题题目:温宿盆地是我国哪个省份的代表性盆地?答案解析:温宿盆地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代表性盆地。
第三部分:人口与城市第五题题目:我国的“世界工厂”之称是指哪个城市?答案解析:我国的“世界工厂”之称是指广东省的深圳市。
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城市,深圳以其高效的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工艺而闻名于世。
第六题题目:下列地区中,哪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答案解析:下列地区中,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以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发达的经济而著名。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2024年高考地理科试题涵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环境的人类活动、人口与城市等多个专题,考察了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希望以上解析对大家在备考地理科有所帮助。
(结尾部分)综上所述,本文对2024年高考地理科学研究答案进行了解析,希望对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工业和服务业》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工业和服务业》(2024·湖南)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
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
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区位因素)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A.历史悠久B.交通便利C.宣传有力D.物美价廉2.(工业区位因素)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①产业基础②人才优势③劳动力数量④市场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工业发展的方向及措施)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A.采购外地大豆B.开发新产品C.制定技术标准D.举办文化节(2024·安徽)河津市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是灰陶琉璃的故乡。
河津灰陶琉璃历史悠久,题材多样。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津灰陶琉璃产业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促使窑头村“家家有窑,户户生火”景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资源B.政策、技术C.政策、市场D.资源、市场5.(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为促进河津龙门灰陶琉璃产业园特色发展,可重点关注()A.文创研发B.生产加工C.网络直播营销D.现代物流6.(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河津灰陶琉璃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企业的竞争力增强B.文化遗产得到传承C.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产业布局得到优化(2024·山东)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莱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
位于莱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
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
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高考地理题(2020年整理).doc
1984年高考地理题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下面划一横线。
(划对一处得1分,划错一处在本大题得分中扣1分。
)1.当北京时间4月1日早晨4时30分的时候,全世界还有:①多一半地方;②少一半地方;③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31日。
2.从华盛顿到北京,在以下四条航空线中,最短的一条是:①华盛顿—夏威夷—北京;②华盛顿—悉尼—北京;③华盛顿—阿拉斯加—北京;④华盛顿—开罗—北京。
3.关于土地资源的正确论述有:①土地是一种自然综合体;②土地就是土壤;③荒漠、滩涂不属于土地资源;④湖泊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4.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①断裂下陷;②地壳不断上升,江水强烈下切;③溶蚀作用;④冰川作用。
5.我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干线交会的城市有:①郑州、②株洲、③贵阳、④兰州。
6.从核能作为能源的特点看,我国第一批核电站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有:①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烟稠密,能源需要量大,常规能源缺少;②建立核电站,投资小,收益大;③核燃料运输量小,不像常规能源那样受地区分布的局限,地区适应性强。
7.世界上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①南半球;②北美洲;③亚欧大陆;④非洲大陆。
8.澳大利亚是:①温带草原非常宽阔的国家;②农牧业、工矿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④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9.巴西最重要的农业区在:①亚马孙平原中部;②巴西高原东南部;③圭亚那高原南部;④西部山地。
10.当前,世界粮食问题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①大量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②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③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填充题(10分)1.珠穆朗玛峰峰顶与吐鲁番盆地最低处(艾丁湖面)的高差是米。
2.在图幅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则该图表示的范围就越,图的详细程度也就越。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它位于省。
4.北欧的湖泊从成因上说多为湖;我国纳木错的成因是。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料:现代旅游---生态旅游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闻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爱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19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
“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盛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养分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爱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发展旅游的条件有哪些?(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
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两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实战演练,金榜题名!1.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
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缘由是(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__________,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_______,只在_______高原上经常能见到,故此图的_______与_________是不一样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_______(大自然区)的_______(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__________,跨__________________等干湿区。
2.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中国地理》高考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中国地理》⾼考题精选及参考答案《中国地理》⾼考题精选及参考答案⼀、选择题[考题1]【2004年北京⾼考题】下列⼏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A.⼭东-四川-西藏-江苏B. 河北-新疆-青海-⼴东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考题2]【1998年全国⾼考题】我国东西⾛向的⼭脉有A.冈底斯⼭、横断⼭、⼤兴安岭B.天⼭、秦岭、南岭C.长⽩⼭、太⾏⼭、贺兰⼭D.喜马拉雅⼭、祁连⼭、⼩兴安岭[考题3]【2002年上海⽂科综合卷⾼考题】影响农业⽣产的因素,既有⾃然条件因素,⼜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候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带⽰意”图,回答第13、14题:13.根据⾬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般年份,⾬带推移⾄上海地区的时间⼤致是A 4~6⽉B 6~7⽉C 6~8⽉D 5~8⽉14.如在7⽉以后,⾬带仍未推移进⼊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灾害的状况是A 南旱北涝B 南北皆旱C 南涝北旱D 南北皆涝[考题4] 【2004年湖北⾼考题】下表显⽰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7—9题1980年2002年铁路营运⾥程(万千⽶) 5.337.19铁路客运量(亿⼈)9.2210.56铁路旅客周转量(亿⼈2千⽶)13834969公路营运⾥程(万千⽶)88.33176.52公路客动量(亿⼈)22.28111.63公路旅客周转量(亿⼈2千⽶)7307806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7.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占有显著优势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8.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A.在客运中的⽐重稳步提⾼B.单位营运⾥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C.与公路交通相⽐,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D.与公路交通相⽐,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9.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有了较⼤提⾼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政中⼼均建有航空港[考题5]【2003年江苏⾼考题】“五⼀”、“⼗⼀”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周。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2023·广东)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2023·广东)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域”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2023·北京)某中学开展“云游黄河”探究性学习。
下图为“黄河流域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吗?5.(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有降水和等。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奔流到海”的黄河水通过、环节实现“复回”。
探究二:如何描述黄河流域地貌景观特点?下图为“黄河流域甲、乙两地景观图”。
(2)甲地河道弯曲,呈“S”形,地势起伏;乙地景观特点是(双项选择题)。
A.河岸陡峭B.山河相间C.地形平坦D.河谷宽且深(3)列举两项河流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
探究三: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灌溉之利和沃野良田。
(4)举例说明黄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2秋·云南)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
图为“冲积扇与三角洲地貌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对冲积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②冲积扇不可以作为农业耕地③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④三角洲地区河流流速快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图中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海浪侵蚀(2022·海南)下图为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
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四)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
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
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
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
右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A.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B.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C.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D.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2.城市风速慢会导致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B.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C.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D.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3.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A.建设城市风道B.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C.控制污染源D.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下面分别是1984~中国经济重心、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1984~中国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西向移动幅度经济重心大于人口重心B.东西向移动幅度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相近C.南北向移动幅度人口重心大于经济重心D.南北向移动幅度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相近5.1984~1988年、~中国经济重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科技、劳动力B.政策、政策C.市场、劳动力D.政策、资源6.推动经济重心向人口重心靠近的可行性措施有A.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全部搬迁到落后地区B.落后地区大力开发资源,重点发展重化工业C.发展教育,提升落后地区人口素质D.落后地区人口大量迁移到发达地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原计划全长900km,纵贯泰国中部,在其东北部的廊开与中老铁路对接,经老挝磨丁和中国磨憨抵达昆明,共同构成泛亚铁路中线。
历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1980-1984年试题
1980年试题一、填充题:(共15分)1.在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______星,带美丽光环的是______星。
2.当北京时间是1980年5月17日16时,位于地球上西十区的地方是______日______时。
3.我国煤炭资源特别丰富的是______省。
4.东北三省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水电站。
5.我国大运河北自通县南至杭州,顺序穿过海河、黄河、______、长江、______五大水系。
6.我国台湾省的两大海港,北部是______港,南部是______港。
7.山地气候和植被呈______变化,这是因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摄氏______度左右。
8.柴达木盆地介于______山脉和______山脉之间,矿藏丰富,有______之称。
9.台风是出现在______上的一种强烈空气旋涡,常使我国______地区受到灾害。
10.我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中沙、南沙、______群岛和______岛等。
11.在比例尺二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两厘米代表地面实际距离______公里。
12.岩溶地形是______被水溶解、侵蚀而成;桂林______江两岸风景秀丽,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
13.青藏高原在气候上具有______强,______长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
14.对土壤的改良,在我国北部沿海地区以改______为主,江南丘陵以改良______为主。
15.成都平原有著名的______水利工程,长江三峡附近正在兴建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16.我国茶树主要分布在______以南广大的______地区。
二、判断题:(共15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在正确的答案下面划一横线(划错的扣判断题的得分;不划不扣分,也不得分)。
1.印度人在种族上属于:甲、黄种乙、白种丙、棕种丁、黑种2.我国东北境内镜泊湖的成因是:甲、断层陷落而成乙、火山喷发岩浆阻塞河道而成丙、冰川侵蚀而成丁、古代泻湖淤塞而成3.经过长期民族解放斗争,非洲南部最近宣布独立的国家是:甲、纳米比亚乙、乌干达丙、阿扎尼亚丁、津巴布韦4.南亚地区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有:甲、棉花乙、黄麻丙、茶叶丁、油橄榄5.非洲热带草原代表性的动物是:甲、大袋鼠乙、河马丙、斑马丁、长颈鹿6.西印度群岛位于:甲、北美洲东南面海域乙、南美洲西部海域丙、印度半岛西部海域丁、太平洋西部海域7.北极圈通过下列国家中的:甲、爱尔兰乙、美国丙、日本丁、英国8.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分析其原因是:甲、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广东卷)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A.土壤更贫瘠地区B.黄河两侧平原区C.暖湿化加剧地区D.贺兰山高海拔区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答案】1.A 2.D【解析】【1题详解】据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时期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体现是越来越少,说明整体葡萄种植区域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而这四个阶段当地的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的趋向是向土壤更贫瘠地区方向拓展,A正确;据b砾石含量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葡萄种植区域的砾石含量占比越来越高,而黄河两侧平原区土壤中的砾石占比很小,所以新增葡萄种植区不应向黄河两侧平原区拓展,B错误;据c年均降水量和d年均气温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表现为年均降水量不断增加、年均气温以下降趋势为主,说明新增种植区域气候冷湿化加剧,C错误;葡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贺兰山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新增区域不应向高海拔地区拓展,D错误。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
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B.耐旱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羊的生存需要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
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
据此完成5~7题。
5.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A.维护成本高B.设计成本高C.水资源消耗大D.居民活动空间大6.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减少暴雨带来的内涝D.增加生物多样性7.着眼生态效益,下列材料最适合用作铺设旱溪河底的是( )A.天然沙土B.防水材料C.建筑残渣D.混凝土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2024年新高考广东地理高考真题(原卷版)
2008年
2015年
2019年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7.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 信息流大幅降低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
A.土壤更贫瘠地区B.黄河两侧平原区
C 暖湿化加剧地区D.贺兰山高海拔区
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
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说明i、ii、iii阶段硫酸钠的分别变化
(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
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年高考地理题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下面划一横线。
(划对一处得1分,划错一处在本大题得分中扣1分。
)1.当北京时间4月1日早晨4时30分的时候,全世界还有:①多一半地方;②少一半地方;③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31日。
2.从华盛顿到北京,在以下四条航空线中,最短的一条是:①华盛顿—夏威夷—北京;②华盛顿—悉尼—北京;③华盛顿—阿拉斯加—北京;④华盛顿—开罗—北京。
3.关于土地资源的正确论述有:①土地是一种自然综合体;②土地就是土壤;③荒漠、滩涂不属于土地资源;④湖泊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4.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①断裂下陷;②地壳不断上升,江水强烈下切;③溶蚀作用;④冰川作用。
5.我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干线交会的城市有:①郑州、②株洲、③贵阳、④兰州。
6.从核能作为能源的特点看,我国第一批核电站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有:①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烟稠密,能源需要量大,常规能源缺少;②建立核电站,投资小,收益大;③核燃料运输量小,不像常规能源那样受地区分布的局限,地区适应性强。
7.世界上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①南半球;②北美洲;③亚欧大陆;④非洲大陆。
8.澳大利亚是:①温带草原非常宽阔的国家;②农牧业、工矿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④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9.巴西最重要的农业区在:①亚马孙平原中部;②巴西高原东南部;③圭亚那高原南部;④西部山地。
10.当前,世界粮食问题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①大量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②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③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填充题(10分)1.珠穆朗玛峰峰顶与吐鲁番盆地最低处(艾丁湖面)的高差是米。
2.在图幅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则该图表示的范围就越,图的详细程度也就越。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它位于省。
4.北欧的湖泊从成因上说多为湖;我国纳木错的成因是。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重要原因是。
6.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市);莫高窟在(县)。
7.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上海的主要职能是;上海的主要职能是;桂林的主要职能是。
8.当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的时候,北京盛行风,罗马盛行风。
9.苏联乌克兰南部工业区有著名的煤田、铁矿和河的水力资源可以利用。
10.日本群岛和它东面的深海沟正处于板块同板块的交界带上。
三、景观判断题(4分)1.祖国边境一著名山脉的南坡,群山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白色的冰川和绿色的茂林交相辉映。
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桔子林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一片“江南”景色。
这里是我国(省区)的地区。
2.一个国家,有广阔的高原美丽的海岛。
高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海岛上种满了丁香花。
在人烟稀少的疏林草原上,斑马、长颈鹿经常出没。
东北边境高峰屹立,白雪皑皑。
西部边境有著名的深湖,形状狭长,碧波浩渺。
这个国家的名称是:,这个国家的高原名称是:。
四、读图分析题(20分)1.本题要求:①按图上各点高程绘制成等高线图;②在图上相应的部位,用文字注明缓坡、陡坡、鞍部;③在图上画出主要的一条分水线;④指出这条分水线的大致走向是。
(5分)2.请根据“基塘生产联系图”所表达的内容,写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指明典型地区,说明生产联系,进行简要评价。
)(5分)3.简要说明“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含义。
(5分)4.根据图上号码所在位置,将相应的港口、海峡、运河名称填在图下空格中。
(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
五、简答题(20分)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在什么地方?(3分)2.从能源利用方面看,我国大部分农村以秸秆、柴草为主要燃料存在哪些缺点和不合理的地方?解决我国农村燃料不足的问题,在开发能源方面有哪些办法?(5分)3.在下面空白处,画一幅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示意图,注出“三山、两盆”的名称,并简要回答:(5分)①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而南坡的森林却很少?②为什么天山北坡牧场的利用上有冬、夏之分?4.西亚巨大的石油带分布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油田有哪些特点?(3分)5.简要说明美国近年来人口移动的方向及其原因。
(4分)六、综合题(30分)1.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而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却分布狭窄或没有分布?试分洲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
(9分)2.填表比较鞍山、上海、渡口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和布局原则上的依据。
(12分)3.下图是一个市镇的平面略图。
该市镇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东南风。
请从该市镇建设的合理布局考虑,回答下列问题:(9分)(1)在图上(1)、(2)、(3)的哪一个位置上建自来水厂较合适?为什么?(2)在图上(4)、(5)、(6)的哪一个位置上建化工厂较合适?为什么?(3)图上(7)、(8)的哪一个位置上建卫生防护绿化带较好?为什么?(4)在图上(9)、(10)的哪一处建疗养院较好?为什么?(5)在图上(11)、(12)的哪一处建立地区中心气象站较好?为什么?1984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6分)划对一处得1分,划错一处在本大题得分中扣1分,不划不得分也不扣分。
如,对8处,错2处,本大题得6分;对8处,错8处,本大题得0分。
但本题总分不得负分,扣到0分为止。
答案:本大题应划以下16处:1.①;2.③;3.①、④;4.②;5.②、③、④;6.①、③;7.③;8.②、④;9.②;10.②、③。
二、填充题(10分)本题共20个空格,每填对一处,给0.5分。
答案:1.9003或9002。
[8848-(-155)或8848-(-154)]2.小,高(或大)。
3.火烧寮(填台湾东北部山地迎风坡也算对),台湾。
4.冰蚀湖和冰碛湖;断裂凹陷积水而成(或答在构造线上发育而成)。
5.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植物体内糖分积累。
6.西安;敦煌。
7.政治中心;综合性工业基地;旅游城市。
8.偏北(风)或冬季(风),西(风)。
9.顿巴斯;克里沃罗格;第聂伯(河)。
10.亚欧,太平洋。
三、景观判断题(4分)本题共4个空格,每填对1处给1分。
答案:1.西藏自治区,察隅。
2.坦桑尼亚,东非高原。
四、读图分析题(20分)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附图上已标明①、②、③的正确答案。
正确绘制等高线图的给2分。
缓坡、陡坡、鞍部注对位置的,各得0.5分,共1.5分。
主要分水线画对的给1分。
(大致正确即可)主要分水线的走向大致是南北走向。
答对的给0.5分。
2.本题答案在文字上不强求一致,符合以下要点即可给分,各点顺序也可改变。
答案要点:①此种经营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典型。
(1分)②生产联系要求说明: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栽桑、种蔗或果树;桑叶养蚕,蚕粪、蔗叶养鱼,塘泥肥田。
(3分)③经营方式合理,有利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分)3.本题评分要求与上题(第2题)同。
答案要点: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②人类把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输出到环境中;③人类通过自己的发展活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④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⑤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以上5点,答对1点给1分。
4.本题共10个地理名称,每填对1个给0.5分,共5分。
①大连(旅大)、②上海、③马尼拉、④马六甲海峡、⑤悉尼、⑥麦哲伦海峡、⑦利马、⑧巴拿马运河、⑨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⑩白令海峡。
五、简答题(20分)本题共5个小题,各小题所分配的分数及答案要点如下:1.本题3分建立的目的是:①保护各种生物资源(1分);②保护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
(1分)我国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在:川甘交界处(答四川汶川县卧龙保护区或四川平武县王朗保护区等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都对)。
(1分)2.本题5分缺点和不合理的地方有:①热能利用率低(1分);②秸秆不能还田,土壤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1分);③有的农村由于缺柴,滥伐森林,乱铲草皮,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1分)解决的办法有:①营造薪炭林(0.5分);②发展沼气(0.5分);③开发小水电(0.5分);④因地制宜,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
(三种能源答对一种或答自然能均可)(0.5分)3.本题5分①正确画出“三山夹两盆”示意图,并注出三山两盆的名称可得2分。
图画的不正确或注记有错酌情扣分。
②天山北坡因准噶尔盆地的西北有缺口,大西洋的水汽可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1分)天山南坡,深居内陆,大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
(0.5分)③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冬季气温较上部为高,宜作冬季牧场;森林带以上的草场因冬季气温低,宜作夏季牧场。
(1分)这样轮回利用牧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0.5分)4.本题3分①西亚石油带分布于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地区。
(1分)②西亚油田的特点:藏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每答对1点给0.5分,共2分)5.本题4分①人口移动方向:从东北和中西部向南部和西部移动。
(2分)②移动原因:国内人口移动,一般和城市化、开发国土有关。
近年来美国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南部和西部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1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1分)六、综合题(30分)本题共3小题,各小题满分分别为9分、12分、9分。
1.本题9分。
答案要点: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有: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内;(1分)西临大西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1分)海岸曲折,海洋伸入大陆;(1分)多平原和丘陵,山脉多呈东西方向延伸,温湿的西风可进入大陆内部;(1分)②其他各洲分布狭窄或没有分布的原因:亚洲西部不临大洋(或在亚欧大陆东部);(1分)非洲大陆只在南北两端冬季受西风影响;(1分)大洋洲绝大部分不在西风带内;(1分)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或安第斯山)阴挡了西风深入大陆;(1分)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或落基山)阴挡了西风深入大陆。
(1分)2.本题12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略3.本题共9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1)选(3)点;(1分)在河流上游,河水不受市镇环境污染。
(1分)(2)选(5)点;(1分)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处,可减少对市镇环境的污染。
(1分)(3)选(7)点;(1分)建在化工厂与市镇之间,可减少空气污染及噪音。
(1分)(4)选(9)点;(1分)处于缓坡,环境优雅;处于上风,不易受市镇及工厂污染。
(1分)(5)选(11)点;(0.5分)(12)紧靠山脚,不能取得较准确有效的数据,(11)处没有上述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