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艺批评标准的前世今生
文艺批评资料
文艺批评资料文艺批评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意义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解读,旨在揭示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审美特点。
本文将介绍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一、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文艺批评是一种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术研究方法。
它旨在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审美特点。
文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也为作品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艺批评的发展历程文艺批评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在中国,文艺批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文学评论和批评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艺批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现代,文艺批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形式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批评理论兴起,强调作品的形式和象征意义。
20世纪中叶以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批评理论相继出现,对作品的结构、语言和符号进行了深入研究。
近年来,文化批评、性别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新的批评理论不断涌现,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三、文艺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文艺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形式主义、意象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这些方法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
形式主义强调作品的形式和艺术技巧,关注作品的结构、节奏、韵律等方面。
意象批评则注重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通过对意象和符号的解读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结构主义关注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强调作品中的符号和符号系统。
后结构主义则批评了结构主义的一些局限,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新批评强调读者的主观感受和解读,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构建的。
后现代主义批评则关注作品的后现代特征,强调作品的多样性、流动性和反叙事性。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先民的语言交流,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文学发展的同时,文学批评也逐渐形成,并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阶段:《诗经》时期的文艺批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被誉为“乐府之宝”、“文学瑰宝”,在我国古代文学史和文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诗经》不仅是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重要的文艺批评著作。
《诗经》的注释和解释是古代的文艺批评活动。
在《诗经》时期,文艺批评的重点主要是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分析和解释。
它不仅针对于诗歌,也包括了乐曲、舞蹈和礼仪。
《诗经》的注释者和解释者对于这些艺术形式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有着深刻的发现和研究。
例如《国风·周南·关雎》的说明,它不仅仅是解释了关雎这首诗歌的背景和意义,还对于乐曲的演奏方式和民歌的传承方式做了详细的说明,这种注释方式在古代文学批评中非常常见。
第二阶段:唐宋时期的文艺批评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文艺批评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唐宋时期,文艺批评主要是分析和评价诗歌,涉及到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了小说和戏曲等各类文学作品。
在唐代,文艺批评的代表性作品是《全唐诗》的注释和评价。
《全唐诗》编选出了诗歌的优秀作品并进行了分类。
注释者不仅对于诗歌的字句用法进行了详细解析,更重要的是对于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宋代的文艺批评则更注重对于诗歌的创作和修辞手法的研究。
在宋代,文艺批评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对于诗歌的创作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评价。
例如唐宋八大家对于诗歌鉴赏和价值的评价,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艺批评的发展。
第三阶段:元明清时期的文艺批评元明清时期的文艺批评,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在元代,文艺批评对于诗歌的创作和诗人的形象刻画更为注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期、审美嬗变与新时代走向
还是比较表面的回答,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今天许
多新解放区的作者所共有的这个疑问和困惑。” ③ 尽
20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演变历程,在 1949 年是
管论战的根源始于相关新闻报道与论述者、传播者
范式的转换,使 1949 年理应被视作中国当代文学批
于同一“频道”。不过这个事件本身,也较为充分地
评史形构与持续生长的逻辑起点。始于此,一方
如徐俊西在 1980 年代所指出的:“衡量文艺作品中人
物的典型性和环境的典型性是否应该有两种不同的
标准呢?作品中的人物如果只在自己‘所描写的范
围’内才是典型的,而在一定时代和社会生活中则
基本围绕“延安讲话”的主旨,突出文学创作与理
不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那末这样的人物形象难道
论批评对于党和国家文艺政策的贯彻遵循。周扬所
也是相关方面在尝试催生“一种新的语言和知识”
人学” 命题,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被歪曲为“黑八
的背景下作出的探索,且其对当代文学批评的演进
论”的“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
构成深刻的借鉴意义。
“现实主义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
7
就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主体构成来讲,作为独
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离
面,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逻辑起点的思考,需
点问题,牵扯到其时文学批评从业者以怎样的标准
要重新审视某些被当下文学史写作思维与表现形式
看待、区分和评判诸种文体形式的“人”与“人”
所固化的认知观念、审美理想、价值立场,结合相
在意识形态层面的阶级立场和情感态度。
重要的历史节点。外部社会结构的更替与内部批评
改造” ⑨ 。但当延安时期“有经有权” ⑩ 的“延安讲
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实用版)
目录
1.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2.文艺批判运动对十七年文学创作的影响
3.建国后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
4.文艺批判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正文
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主要表现为对旧文艺的清洗和对新文艺的
推广。
这一时期的文艺批判运动对十七年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文艺批判运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反右斗争到“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批判运动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国后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首先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这一事件标志着文艺批判运动的开始;其次是 1954 年对电影《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评,这一事件表明了文艺批判运动对文学创作的深度介入;最后是 1955 年对胡风运动的批判,这一事件标志着文艺批判运动的高潮。
文艺批判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文艺批判运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借鉴,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也为文艺批判运动提供了对象和内容,推动了文艺批判运动的深入发展。
第1页共1页。
上世纪50到70年代文学批评的标准
上世纪50到70年代文学批评的标准上世纪50到70年代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阶段。
此时期,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正处于高潮,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为了社会进步和文艺创作服务的一种实践。
因此,文学批评的标准也十分重要。
一、政治导向:立场正确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文艺界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右斗争,开始出现了对作品的政治检查。
这也导致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此时期,最主要的标准是立场正确。
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路线才能被认为是好的作品。
这使得文学批评变成了一种政治活动,评价作品要与时政紧密联系。
二、社会效益:反映现实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在这个时期,文学批评的标准依然是政治导向;但同时,也开始注重社会效益,即反映现实,为社会所需。
这种标准导致了一些新生的文学流派,如“文革文学”和“伤痕文学”,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这些流派的出现也使得文学批评出现了新的思路,走向了更深入的文化调查。
三、审美需求:独立自主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学批评的标准重新回到了以美为中心的审美标准。
这种标准重视作品的造诣,即语言、形式、风格等美学方面的考量。
这种标准希望文艺作品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四、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以上三种文学批评标准虽然有所区别,但是都是紧密跟随当时社会思潮、政治形势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变化而起变化。
而在这些标准中,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对于文艺批评影响深远。
传统与现代作为两大不同文化形态,虽然具有不同的观念和特点,但也可以融合创新,为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五、新时期:多元发展时至今日,中国的文学批评已进入了新时期。
以质量为核心的文学批评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由于人们的审美认识与文化观念逐渐成熟和多元,文学批评的标准也日益多元化。
以人性情感为中心的常规标准逐渐得到关注,情感体验已成为众多文艺作品的核心、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22、通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
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与审美规范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与审美规范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之后,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和审美规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与审美规范的演变。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人们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怀疑和批判。
过去的现实主义文学被视为“旧文化”的一部分,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
因此,在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文学界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范式和审美规范。
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怀疑现代性的理性和合理性。
这种怀疑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文学界兴起。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线性逻辑。
这种审美规范的转变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面貌。
三、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文化大革命之后,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开始兴起,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女性主义文学以女性的视角和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
这种文学作品的出现使得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和审美规范更加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声音和权益。
四、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开始融合,这种融合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一些作家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的叙事结构和艺术表达中,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种艺术范式和审美规范的转变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富有创造力和独特性。
五、文化大革命的阴影尽管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它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仍然存在。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伤痛和创伤,这种创伤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一些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和反思,试图挖掘和治愈社会的创伤。
这种文学作品的出现使得中国文学的艺术范式和审美规范更加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六、新时代的文学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文学批评的演变:从古典到当代
文学批评的演变:从古典到当代引言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和评价的活动,自古以来就与文学作品本身相互依存,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
从古希腊罗马的阐释传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再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古典到当代,梳理文学批评的演变历程,并探讨不同时期批评方法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以期更好地理解文学批评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的意义。
一、古典时期:阐释与规范古典时期的文学批评以阐释和规范为主,主要关注对文本的理解和意义的解读,并试图建立一套普遍的文学标准。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批评家是亚里士多德,他的《诗学》奠定了西方文学批评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摹仿”的概念,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摹仿,并根据摹仿的对象和方式将文学作品分为悲剧、喜剧、史诗等类别。
他还提出了“六要素”理论,即情节、人物、语言、思想、音乐、场面,认为这些要素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必要元素。
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方法注重理性分析,并以“美”为标准,试图揭示文学作品的本质和规律。
除了亚里士多德之外,古罗马的贺拉斯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
他在《诗艺》中提出了“适度”的原则,主张文学作品要符合礼仪规范,并以审美趣味为导向。
贺拉斯的批评方法以经验和理性为主,强调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规范,并为后世的文学批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中世纪:神学与道德中世纪的文学批评主要受神学和道德的影响,以对文本的宗教和伦理意义进行阐释为主。
这一时期,基督教成为欧洲社会的主导力量,教会对文学创作有着严格的控制和引导。
文学批评主要以宗教教义和伦理规范为标准,对作品进行道德评价和神学解释。
中世纪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包括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圣奥古斯丁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服务于上帝,并以传播宗教教义为目的。
托马斯·阿奎那则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神学”的概念,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体现上帝的智慧和美德。
文学批评在古代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文学批评在古代中国的演变与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的发展初期。
古代文学批评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的评析、创作技巧的讨论,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品评和赞赏。
这些批评活动对于中国文学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文学的起始阶段,文学批评主要是文章的评析和讨论。
这些评析和讨论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上,对于诗歌的结构、风格以及隐喻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撰写的,从文学的角度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鉴赏和评析,对古代诗词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批评逐渐由诗歌的评析转向对整体文学创作的评论和评价。
在明清时期,批评家开始出现,并以文学理论和创作批评为主要研究内容。
这一时期主要有明代的谢肇淛、张岱等人和清代的纳兰性德、钱谦益等人。
这些批评家在文学批评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致力于研究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如纳兰性德的“A艺术论”和钱谦益的“文学史观”。
此外,在古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批评流派和批评作品。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诗经学派”。
这一派别主要出现在唐代,由韩愈、刘禹锡和韩偓等人组成。
他们研究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集,探索其中的意义和艺术价值,并将其作为古代诗歌的标杆。
他们的批评理论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从诗歌评析到整体创作评论的转变。
这一过程中,批评家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为中国文学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古代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成果对于今天的文学研究和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艺术批评发展历程
我国艺术批评发展历程
我国艺术批评发展历程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在历史长河中,艺术批评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革。
古代艺术批评始于《周礼》中“乐正”,强调音乐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随着文化繁荣,唐宋时期的艺术批评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文学和音乐批评,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理论。
明清时期,随着文人雅士的兴起,诗词和绘画的评论成为主流。
王阳明的“理学”和“性善论”对艺术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艺术批评则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倡新文化运动,旨在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批评。
胡适提出“语言革命”,主张用白话文批评艺术,有力地推动了艺术批评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批评被纳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毛泽东强调“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批评成为政治宣传和社会宣传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批评受到严重压制,许多优秀的艺术批评家受到迫害。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艺术批评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艺术批评与西方理论相结合,发展出独立的理论体系。
同时,网络媒体的出现也极大地促进了艺术批评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当前的中国艺术批评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艺术批评的思想和方法仍然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其次,
尽管网络媒体的普及,但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的趋势仍然存在,影响了艺术批评的质量。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艺术批评的理论研究,培养更多具有批判精神和审美素养的艺术批评家。
同时,加强对艺术批评的监管,传播高质量的批评文章,为中国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文学批评在古代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文学批评在古代中国的演变与发展一、背景介绍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和文学的社会,文学批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演变与发展,了解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1.审美观念:先秦时期出现了“雅”与“俗”的审美观念,注重品味和道德价值。
2.文字批判:各家思想家从字句中推测作者意图,并进行评论和解读。
3.文章评论:注重文章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评价。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1.艺术论述: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理论上探索了艺术造诣和审美标准。
2.鉴别性评论:谈及作品优缺点、技巧运用以及与其他作品比较等。
3.心灵共鸣:强调审美体验对读者心灵产生的共鸣和影响。
四、唐宋明清时期的文学批评1.诗歌批评:强调对诗歌形式、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评论。
2.散文批评:注重散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价。
3.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文艺理论著作,如唐代的《笔耕》、宋代的《古樂府論》等。
五、影响与启示1.文学传统:文学批评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养成和发展。
2.文化认同:批评促使作者更加关注自己作品的质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审美观念。
3.学术研究:对于现代研究者而言,古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资料,可供进一步分析和探索。
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文学批评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从先秦时期开始,通过文字与文章评论逐渐走向理论性讨论,并丰富了艺术创作与鉴赏体验。
这些演变带来了深远影响,并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过去,更能为现代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浅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
浅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摘要: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受到了人们长期的误解,被理解为庸俗社会学的观点。
但是实际上它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定提法。
在这个表述中,无论是对“政治”一词内涵的选用还是对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阐述,都表明了毛泽东坚持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观点。
关键词:《讲话》、政治标准、艺术标准、政治、内容、形式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作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
1943年10月19日在《解放日报》上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两次讲话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题公开发表。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份文艺纲领,《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文艺思想,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文艺批评标准的讨论上。
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应该“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由此,相当一部人认为毛泽东在文艺批评标准这一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就是以政治标准压倒艺术标准,从而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阐释理解为庸俗社会学观点。
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在全面深入理解其含义的前提下给予其客观公正的审视。
“政治”一词在《讲话》中被多次提及,然而其在不同的语句中所表达的含义却有着细微的差别。
在讨论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这一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
”在这里,“政治”一词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政治,它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一种敌我对立的意识形态。
而在讨论文艺批评标准问题时毛泽东则指出:“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进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文艺批评学教程第十三章 文艺批评发展论
二、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发展脉络
(一) 先秦两汉阶段:萌芽时期 1.儒家学派的文艺批评观 2.道家学派的文艺批评观 3.文艺批评在汉代的发展
(二) 魏晋南北朝阶段:自觉时期
1.曹丕的《典论·论文》 2.西晋陆机的《文赋》 3.刘勰的《文心雕龙》 4.钟嵘的《诗品》
(三) 隋唐宋金元阶段:发展时期(二) 西方现当代时期
1.“作者中心论”批评范式下的诸话语 2.“文本中心论批评范式”下的诸话语 3.“读者中心论”范式下的诸话语
这一时期文艺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是随着文艺的全面发展而相应地发展起来 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美中心 论批评体系的形成;二是以“复古”为革 新的批评形式的胜利;三是小说戏曲批评 理论的建立。
(四) 明清阶段:成熟时期
明清时期诗文领域众多流派之间的复 杂斗争,戏曲领域以沈琼为代表的吴江派 与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之间的激烈论 争,以及围绕明清两代小说名著所展开的 文艺批评,把我国古代的诗文、戏曲、小 说批评理论均推向了成熟阶段。
文艺批评学教程第十三章 文艺批评发展论
第一节 中国文艺批评的发展
一、概述
文艺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的。无论是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小说的兴衰,还是西方古典主义、现实主 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嬗变,都可以 看出某种文艺形式总会在某个特定的历史 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即所谓“一代有一代 之文艺”。
第二节 西方文艺批评的发展
一、概述
相对于中国文艺批评史所显示出的感 性化、经验化的特征,西方文艺批评的发 展显得脉络比较清晰,这与西方批评思维 中重逻辑性、重理论建构有很大的关系。
二、西方文艺批评的发展嬗变
(一) 西方古典主义时期 1.古希腊的文艺批评 2.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批评 3.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的文艺批评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第一节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产生发展,是与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密切相关的,而文学观念又总是受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影响与制约的。
(一)先秦时期文化背景:文化发展早期,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界限不清,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尚书·尧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古代所讲“乐”常不单指音乐,而包括诗乐舞三者。
先秦论乐实际就是论诗。
(二)先秦文学观念的演变1、最早的“文”的概念本义:“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指线条交错而形成的带修饰性的形式(色彩交错)任何事物的形式,只要具有某种“错画”性或修饰性,均可称为“文”。
这种宽泛的“文”在某种程度上与“美”接近,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
2、“文化”之“文”“文”的涵义包括:博学(学术)和文章(词章写作)——郭绍虞从文化角度与范围所说的“文”,包括纯粹的文学在内,但不能等同于文学战国中期以后,文章方面的含义在文化之“文”中比重大增小结:先秦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即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开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特征之一:文学理论批评不仅表现在对《诗经》等纯文学的论述中,也反映在有关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的论述中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造文字之后(一)最早较明确表现文论见解:《易经》《家人》卦《象辞》“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这是后世文论中有关内容与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
(二)《诗经》中表达作诗意图的诗句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标准的演变轨迹与类型分析
文艺评办价值体系的理4备建设与卖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标准的演变轨迹与类型分析李伟长内容提要:不同批评标准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语境,W此r礙 究“中国现代文学抵评标准”对于中菌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思想文化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6而以往的研究还缺乏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秕评标准的整体性描述。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维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种种批评标准进行回顾与梳理,探究各种批评标,准的内■,能够提供一种中国现代文学#评标准的整体性视野,也能为文艺评论价值体裏的建设提供些许助益s关键词:中茵现代文孛批评标准读变轨迹类型分析历史具体性20世纪以来,各种价值重估和重构活动贯穿于中国现代新文学运动。
文学对人意味着什么?人 对文学有什么需求?文学能够和怎样去满足人的需要?不同的文学批评家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丁自 己的思考和答案,在现代文学史中各种价值取向迥异的作家作品都被包罗其中并经典化。
这种现 象的背后是文学批评家对文学批评标准的不同追求,多元文学批评标准间的冲突与交融构成了中 崮现代文学的基本语境^因此,“中_现代文学批评标准”是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研究领域中都无法绕开的课题,梳理这些不同的批评标准对于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价值问题乃至整 个现代文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已有研究已经提供7"—些可资借鉴的有益成果,但仍不免有疏漏之 处,其主要问题在于它们大多仍偏于静态的审视,还缺乏宏观的意识,或是从“真、善,美”的角度出 发,以一个个文论家所主张的文学批评标准为线索成文;或是侧重于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关注,缺少 在理论深度与内在逻辑上对文学批评标准的聚焦。
总的来看,从以往的研究中还很难把握到中国现 代文学批评标准的整体面f L一种文学批评标准产生于文学批评家对文学的需要与主体对文学客观属性的认识之间的互动、统一之中。
这种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要受到具体时空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需要优势,特定的社会存在制约着主体对文学的需要及其对文学属性的认识,而不同的批评家对某一*时代主题也有着不同的主观理解。
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摘要:一、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背景和原因二、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1.第一阶段:1949 年-1955 年2.第二阶段:1956 年-1966 年3.第三阶段:1966 年-1976 年三、文艺批判运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对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2.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3.对文学创作方法的影响四、文艺批判运动的反思和启示正文:建国后,我国文艺批判运动在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背景和原因建国后,我国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背景下,文艺批判运动应运而生,旨在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同时,文艺批判运动也是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紧密相连。
二、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1.第一阶段:1949 年-1955 年在这一阶段,文艺批判运动主要针对旧文艺、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艺,以及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展开批判和改造。
此阶段的文艺批判运动为文学创作奠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第二阶段:1956 年-1966 年这一阶段,文艺批判运动转向对社会主义文学内部问题的探讨,主要批判“人性论”、“人道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
这一阶段的文艺批判运动使文学创作更加贴近社会主义现实,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深入发展。
3.第三阶段:1966 年-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批判运动达到高潮。
这一阶段的文艺批判运动完全政治化,以“破四旧”、“批林批孔”等为主要内容,严重干扰了文学创作。
三、文艺批判运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对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文艺批判运动使文学创作的主题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干预,影响了创作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2.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文艺批判运动使文学创作风格趋向于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创作要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建设。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是一部系统性地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历史的著作。
从古代文学批评的起源出发,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批评风格的多元化,这一书籍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历程。
第一步,从古代文学批评的起源开始,一切从《诗经》的注解和《礼记》的评说开始,随着近现代的到来,文学批评观念也不断地演变。
在中国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开始了批判旧道德、旧文化的时代,此时刘半农等人对文学批评有了重要贡献。
第二步,探讨新时期的文学批评。
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鲁迅、杨绛、钱钟书等众多文化名人相继出现,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中流砥柱,全面阐释了文学批评的重要地位。
第三步,展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批评。
这个时期特点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极度高调,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学批评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宣传。
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沉重压力也迅速地被批评家抛开了,许多人开始质疑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真正意义。
第四步,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批评。
此时期的文学批评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包括一些新兴的批评理论和新的批评范式,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翔实地记录了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让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久而久之,时代在发展,批评理念在不断更新,但是,文学批评的本质仍然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批评家们总是鞠躬尽瘁地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精神上的支持与启迪。
我们可以在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中见到它们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愿所有的爱好者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一如既往地热爱中国文学。
第五章 文艺批评标准论[12页]
五、正确运用标准,分析复杂的文艺现象
马克思论歌德、列宁论托尔斯泰,都 是正确运用标准,批评复杂作家作品的范 例。他们正确运用标准,指出了歌德、托 尔斯泰的长处和短处,伟大和渺小。
第一,真。列宁批评文艺作品,首先考虑的是真实性, 是文艺作品是否能动地反映了生活真实、历史真实。
第二,善。列宁在批评托尔斯泰以及其他作家、文艺家 的文艺作品时,也着眼于这些文艺作品对人民、对革命、 对无产阶级是否有利,这就是善的标准。
第艺作品时,他在对待 文艺遗产和文艺创新时,都运用了美的标准。
三、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一) 思想标准 第一,首先要求真实性。 第二,考察文艺作品同时代的先进思想与前进潮 流相联系的紧密程度。 第三,考虑文艺作品的内容对提高人民的精神境 界和道德情操有益还是无益,抑或有害还是无害。 第四,要衡量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体现了人 民的意愿。
(二) 艺术标准
第一,看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否逼真、多样、鲜明、 生动,并具有典型性。 第二,看文艺作品是否富有情感的表现力。 第三,看艺术形式是否与内容相适应,形成一个 整体。 第四,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 第五,看作家、艺术家驾驭语言的娴熟程度。 第六,看是否具有民族性。
四、其他标准
除了上述标准外,还有社会标准、哲 学标准、法律标准、道德标准等等,在文 艺批评中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标准。
第三节 在运用批评标准时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全面把握,不可偏废
不管是思想标准还是艺术标准,真、 善、美的标准,还是美学的、历史的标准, 都应把两或三方面的标准结合起来批评作 品,切不可只用一个标准。
第二节 几种批评标准
一、美学的标准和历史的标准
1847年初,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 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批评格律恩对 歌德的评价时说:“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 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 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 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量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Y a n c h e n g T e a c h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m 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作者简介 : 陈辽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 究员, 主要从文艺理论研究。
d o i : 1 0 . 1 6 4 0 1 / j . c n k i . y s x b . 1 0 0 3— 6 8 7 3 . 2 0 1 5 . 0 3 . 0 6 3
“ 批评 标 准 ” 是 毛 泽 东 主席 的一 大创 造 。在 他 下 》 ) 在 他 眼里 , 艺 术 内容 充 实 的作 品才 是 好 作 品 。
南北朝文学 的绮 丽、 浮靡 , 提 出“ 兴寄…‘ 风 骨” 的批评标准 ; 其后韩愈 、 严 羽、 李贽、 王 士祯 、 王 国维相 继提 出代 表各 自时代的批评标准 ; 毛泽东首创“ 政治 第一、 艺术第二” 的批评标 准。我国 的批评标 准经过 两千 多年 的发展 , 积累 了丰 富经验 , 也有深刻教训。
的经 验 教训 应 该 很好 总 结 , 这才 有 利 于今 后 文 艺 批 影 响 。 评 的健 康 开 展 , 有 益 于 今 后 我 国 文 艺 的 发 展 和
繁荣。
一
如果 说 , 先秦 时期 诸 子 提 出 的批 评 标 准 , 比较
雅驯 , 不 易 掌握 , 那么 , 到 了南 北朝 时期 , 刘勰在《 文
事君 ” ) 、 给 听众 、 读 者 以有 益 知识 ( “ 多 识 于 鸟 兽 草 的 , 但不能“ 引 事怪 谬 ” 或“ 实谬 ” , 看 作 品在 引 经 据 六 观宫商 ” , 看 作 者 在 声 木 之名 ” ) 的 作 品 才 是 好 作 品 。应 该 说 , 孔 子 树 立 典 方 面 是 否 恰 切 得 当 。“
那 些“ 得心应手” 、 “ 得 意 忘 言 ”( 《 庄 之前 , 两 三千 年 的 中 国 文艺 批 评 史 , 谁也 没有说过 庄子宣 扬 ,
) 的作 品是 好 作 品 。苟 子则 在 《 乐论》 中对 诗 乐 这 么 一个 词 语 。但 这不 等 于说 , 中 国 的文 艺批 评 就 子 》 没 有 批评 标 准 。什 么样 的作 品 才 是 好 作 品 ?对 这 提 出了他 的 批 评 标 准 , “ 乐 中平 ” 、 “ 乐 之 中 和也 ” 、 个 问题 的 回答 , 也 就是 中国古 代 至 近代 以至 毛 泽东 “ 乐 言 事其 和也 ” 、 “ 中声 之 所 止 也 ” 。他 把 是 否 “ 中 作 为 诗 乐 好 作 品 的标 准 。这 些 意 见 , 也 都 有 一 《 在延 安 文 艺 座 谈 会 上 的讲 话 》发 表 前 的 批 评 标 和” 对 散 文 创 作 和 诗 乐 创 作 也 产 生 了 相 当 准 。我 国 的批评 标 准 经历 了漫 长 的发 展 过 程 , 其 中 定 道 理 ,
关键词 : 文艺批评 ; 批评 标 准 ; 延 安 文 艺座 谈 会 中图 分 类 号 : 1 0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6 8 7 3 ( 2 0 1 5 ) 0 3 —0 0 3 8— 0 4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4— 0 0 8
V0 1 .3 5 No .3
J u n .2 01 5
我 国 文 艺 批 评 标 准 的 前 世 今 生
陈 辽
( 江苏省社会科学 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1 3 )
摘
要: 我国的文艺批评标准经历 了漫长 的发展过程 。先秦 时期诸子提 出的批评标 准 比较雅驯 ; 陈子 昂痛 陈
、
批 评 标 准的 历 史发 展
心 雕龙 》 中提 出的批评 标 准 就 比较 具体 了 。他 明 白 地 提 出 了六项 标 准 , 即“ 六观 ” 。“ 一 观位 体 ” , 看 作
先 秦 时期 的 文 艺 创 作 , 主 要 是 诗 歌 。那 么 , 什 品不 同体 裁 的艺 术 内容 是 否恰 当 、 精 深 。“ 二 观 置 辞 ”, 看 作 品 的语 言运 用 是否 合 适 , 是 否充 分 表 现 了 么样 的 诗 歌 才 是 好 作 品 呢? 孔 子 率 先 作 了 回答 , 三 观 通 变 ”, 看 作 家 的 作 品 在 “ 诗, 可 以兴 , 可以观 , 可 以群 , 可 以怨。迩之事父 , 作 者 的思 想 感 情 。“ 远之事君 , 多识 于鸟兽草本之 名。 ” ( 《 阳货 》) 他 认 文学 发展 的进 程 中是 否 吸取 了前 人 之 长 而 又有 所 四观 奇 正 ”, 看酌奇而不失其 真 , 执 为, 那 些 发抒 真 实 感情 ( “ 兴” ) 、 有 助 人 们 认 识 生 活 创新 和 革新 。“
讲究 真 实 性 。“ 五观事义 ” , 事类者 , “ 据 事 ( “ 观” ) 、 团结 民众 ( “ 群 ” ) 、 批 判 现 实 或 历 史 正驭 奇 , ( “ 怨” ) 、 能够 对 父 、 君很 好服务 ( “ 迩 之事父 , 远 之 以类 义 , 援 古 以证 今 者 也 ” 。文 学 作 品用 典 是 必 要
处 理 是 否 完 美 。把 这 “ 六 观” 的这 一批 评 标 准是 很 高 的 。 自孑 L 子 以后 , 我 国的作 律 方 面 的修 养 如 何 , 刘勰 的“ 六观 ” 批评标准 , 既 涉 家、 诗人 、 批评家 , 绝大多数把 “ 兴、 观、 群、 怒 ……” 完 整 地整 合 起来 看 , 及 作 品 的 真 实 性 、 艺 术 内容 又 涉 及 作 品 的 艺 术 形 的一 部分 或 大 部分 作 为 自己创 作 的 目的 。也 因 此 , 既 关 乎作 品的思 想 性 , 又关 乎 作 品 的真 实性 、 艺 我 国的诗 歌 创 作 长盛 不 衰 。孟 子 和 庄 子 则 对 散 文 式 ; 这一“ 六观 ” 批 评 标 准 提 出后 , 南 北 朝 提 出 了批 评 标 准 。孟 子 说 , “ 充实之为美。 ” ( 《 尽 心 术 性 。所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