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计算
梯形的所有计算公式
梯形的所有计算公式梯形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几何图形,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计算公式和特点。
咱们先来说说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就是:(上底 + 下底)×高÷ 2 。
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但是用处可大着呢!我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看到他正在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就是关于梯形面积计算的。
那孩子一脸迷茫,怎么都搞不明白。
朋友也是急得直挠头。
我凑过去看了看题目,是一个上底为 5 厘米,下底为 8 厘米,高为 6 厘米的梯形,求面积。
朋友给孩子讲:“你就记住公式,(上底 + 下底)×高 ÷ 2 ,来,咱们套进去算。
”孩子还是懵懵懂懂地点点头,但是一动手算又错了。
我就跟孩子说:“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个梯形啊,就像是一个斜着的蛋糕,上底和下底是蛋糕的上下两条边,高就是蛋糕的厚度。
咱们要算出这个蛋糕的大小,就得把上面和下面加起来,然后乘以厚度,但是因为它是斜着的,所以最后要除以2 。
”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说:“哦,原来是这样啊!”然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
除了面积,梯形还有周长的计算。
梯形的周长就是上底、下底、两条腰的长度之和。
这个相对简单,只要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行。
比如说有一个梯形,上底是 3 厘米,下底是 7 厘米,两条腰分别是4 厘米和 5 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 3 + 7 + 4 + 5 = 19 厘米。
在实际生活中,梯形的计算公式也经常会用到。
像我们装修房子的时候,如果要铺梯形的地砖,就得先算出它的面积,才能知道需要多少块地砖。
还有做木匠活的时候,打造梯形的架子,也得知道周长,才能准备合适长度的木材。
总之,梯形的这些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掌握好、运用好,还得多多练习,多多思考。
希望大家都能跟梯形这个“小家伙”成为好朋友,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梯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个几何形状,它有着独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梯形是由两条平行且不等长的边以及连接两条边的两个斜边组成的四边形。
首先,我们来讨论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梯形的周长等于它的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斜边长为c1和c2。
那么梯形的周长L等于L = a + b + c1 + c2。
例如,如果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5cm,下底长为8cm,斜边长分别为6cm和7cm,那么它的周长L = 5 + 8 + 6 + 7 = 26cm。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梯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上底长和下底长的平均值乘以它的高。
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高为h。
那么梯形的面积S等于S = (a + b) * h / 2。
例如,如果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5cm,下底长为8cm,高为4cm,那么它的面积S = (5 + 8) * 4 / 2 = 26cm²。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都是通过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的。
掌握了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就能够轻松地解决与梯形相关的问题。
除了直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将梯形分解为矩形和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延长,使它们相交于一点,连接该点与梯形的两个顶点,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
然后,计算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面积,再将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
例如,如果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5cm,下底长为8cm,高为4cm,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一个高为4cm,底长为8cm的矩形和两个底边分别为5cm和8cm,高为4cm的三角形。
那么梯形的面积S = 4 * 8 + (5 * 4 + 8 * 4) / 2 = 26cm²。
通过这种分解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并且可以应用到其他几何形状的计算中。
梯形周长公式计算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L=a+b+c+d。
公式描述:公式中a,b,c,d分别为梯形的四边长度,L 为梯形周长。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两腰长分别为c、d,周长为L,则梯形的周长公式为
L=a+b+c+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腰+腰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由于等腰梯形的两腰长相等,即c=d,故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可简化为
L=a+b+c+d=a+b+2c=a+b+2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2腰。
梯形周长和面积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关于梯形的全部公式
关于梯形的全部公式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两边是平行的,而另外两边则不平行。
梯形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几何图形,在顶部是矩形,而底部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梯形的全部公式。
1. 周长(Perimeter):梯形的周长是指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对于一个梯形来说,周长的计算方法如下:周长=a+b+c+d2. 面积(Area):梯形的面积是指由其两边和夹角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
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下:面积=(a+b)×h÷2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两底之间的高。
3. 高(Height):梯形的高是指两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面积×2)÷(a+b)4. 上底(Upper Base):梯形的上底是指梯形的一边,且与下底平行。
上底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上底=2×面积÷(b+h)5. 下底(Lower Base):梯形的下底是指梯形的一边,且与上底平行。
下底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下底=2×面积÷(a+h)6. 对角线 (Diagonal):对角线是指梯形内部两个非平行边之间的线段。
梯形的对角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对角线=√((a-b)²+h²)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两底之间的高。
7. 中线(Midline):梯形的中线是指连接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中点的直线。
梯形的中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中线=(a+b)÷2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
8. 内角(Interior Angles):梯形的内角指的是由其边界形成的角度。
对于一个梯形来说,其内角有四个,分别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₁ = C₃ = arctan(h ÷ (b - a))C₂ = C₄ = arctan(h ÷ (a - b))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两底之间的高。
梯形的性质与计算
梯形的性质与计算一、梯形的定义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有一对平行边,称为上底和下底,长度不一定相等;另外两组对边称为腰,长度也不一定相等。
二、梯形的性质1.梯形的对角相等: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腰)所对的角相等。
2.梯形的同旁内角互补: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腰)的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3.梯形的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相等: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高)在各个位置都相等。
4.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即 S = (a + b)h / 2,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为梯形的高。
三、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如果梯形的两条腰长度相等,则该梯形称为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的对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腰)所对的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同旁内角互补:等腰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腰)的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4.等腰梯形的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相等: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高)在各个位置都相等。
5.等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腰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即 S = (a + b)h / 2,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的高。
四、梯形的计算1.梯形的周长计算:梯形的周长等于两条腰的长度之和加上上底和下底的长度之和,即 C = a + b + 2h,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为梯形的高。
2.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即 S = (a + b)h / 2,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为梯形的高。
3.等腰梯形的面积计算:等腰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即 S = (a + b)h / 2,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为梯形的高。
五、梯形的应用1.平面几何中的梯形问题:解决梯形的边长、角度、面积等问题。
梯形中的常见七种计算
梯形中的常见七种计算梯形的计算,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现结合09年的考题,把梯形的计算问题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求梯形角的大小例1、(2009哈尔滨)如图1所示,梯形ABCD 中,AD ∥BC ,DC ⊥BC ,将梯形沿对角线BD 折叠,点A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A '处,若20A BC '∠=°,则A B D '∠的度数为( ).A .15°B .20°C . 25°D .30°解析:根据折叠的意义,得:△BAD ≌△BA ′D ,因此,∠BAD=∠BA ′D ,∠ABD=∠A ′BD ;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得:∠BA ′D=∠A ′BC+∠C,由∠A ′BC=20°,∠C=90°,所以,∠BA ′D=∠A ′BC+∠C=20°+90°=110°,由AD ∥BC ,得:∠BAD+∠ABC=180°,因此,∠ABC=70°,由∠ABC=∠ABD+∠A ′BD+∠A ′BC =70°,所以,2∠A ′BD=50°,即∠A ′BD=25°。
解:选C 。
2、求梯形的腰长例2、(2009安徽芜湖)如图2所示,在梯形ABCD 中,A D B C ∥,9038BD CD BDC AD BC =∠===,°,,.求AB 的长.分析:在四边形中,要想求线段的长度,同学们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设法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让所求的线段恰好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某一边,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
而在梯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的办法之一,就是作出梯形的高解:如图3所示,过点A 作AF ⊥BC ,垂足是F ,过点D 作DE ⊥BC ,垂足是E ,所以,四边形ADEF 是一个矩形,所以,AD=FE=3,因为,BD=CD ,∠BDC=90°,所以,BE=EC=21BC=4,∠DBC=∠DCB=45°, 所以,AF=DE=EC=4,所以,B F=BE-EF=4-3=1,在直角三角形AB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22214BF AF 17,即AB 的长为17。
梯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梯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梯形是一种几何图形,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梯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一、梯形的定义和特点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它的两边平行而另外两边不平行。
梯形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两边平行:梯形的上下两边是平行的,分别称为上底和下底。
在梯形的图形中,上底和下底通常用a和b表示。
2. 不平行的两边:梯形的左右两边不平行,它们被称为腰。
在梯形的图形中,腰通常用c和d表示。
3. 对角线:梯形的对角线是连接梯形的非相邻顶点的线段。
梯形的对角线通常用e和f表示。
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需要使用梯形的两个底边长度和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用a和b表示,高用h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三、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计算梯形的周长需要使用梯形的底边长度和腰的长度。
梯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如下:周长 = 上底 + 下底 + 左腰 + 右腰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用a和b表示,左腰和右腰分别用c和d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梯形的周长。
四、梯形的应用梯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工程和数学等。
在建筑和工程中,梯形常常被用作楼梯、台阶和屋顶的设计。
在数学中,梯形是许多几何定理的基础,它们被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我们可以使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梯形的面积。
同样,如果我们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我们可以使用周长计算公式来计算梯形的周长。
总结:本文介绍了梯形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它的两边平行而另外两边不平行。
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通过梯形的两个底边长度和梯形的高来计算,而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通过梯形的底边长度和腰的长度来计算。
梯形在建筑、工程和数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解决各种几何问题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梯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梯形的四个公式
梯形的四个公式梯形的四个公式: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梯形的性质: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直角梯形具有的特征: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则∠A=90°,∠C+∠D=180°。
直角梯形的重要性质:直角梯形斜腰的中点到直角腰的二端点距离相等。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面积用字母表示:a+b+2c.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梯形又分一般梯形和特殊的梯形。
特殊的梯形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两底平行且不相等,两腰相等且不平行的四边形叫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两个上底角和两个下底角分别相等。
一个上底角加一个下底角和是一百八十度即互补。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几何知识。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它分等腰梯形丶直角梯形、任意梯形。
它有4条边,四个角,四个顶点,一组平行对边。
在小学阶段需要正确认识梯形以及几种特殊的梯形,要掌握梯的高的作法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梯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梯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平行边,其中一对边长比另一对边长长。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准确计算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一、计算梯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是指四边的总长度。
为了计算梯形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梯形的两对平行边的长度和梯形的非平行边的长度。
假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高为h。
根据梯形的形状,我们可以得出梯形的周长公式如下:周长 = a + b + 2 ×斜边其中,斜边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
假设斜边的长度为c,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 = √(h² + (b - a)²)将斜边的值代入周长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a + b + 2 × √(h² + (b - a)²)现在,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应用上述公式。
例子:假设梯形的上底长为5cm,下底长为9cm,高为4cm。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该梯形的周长。
周长= 5 + 9 + 2 × √(4² + (9 - 5)²)周长= 14 + 2 × √(16 + 16)周长= 14 + 2 × √32周长≈ 14 + 2 × 5.656 ≈ 25.312cm因此,该梯形的周长约为25.312cm。
二、计算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是指梯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
为了计算梯形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梯形的上底长、下底长和高。
假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高为h。
根据梯形的形状,我们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如下:面积 = (a + b) × h ÷ 2现在,我们继续使用上述例子来计算该梯形的面积。
例子:假设梯形的上底长为5cm,下底长为9cm,高为4cm。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该梯形的面积。
面积 = (5 + 9) × 4 ÷ 2面积 = 14 × 4 ÷ 2面积 = 56 ÷ 2面积 = 28cm²因此,该梯形的面积为28平方厘米。
直角梯形的计算公式
直角梯形的计算公式
直角梯形是指有一个直角顶点的梯形,其计算公式如下:
1. 计算上底和下底的长度
上底和下底的长度分别为 a 和b,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则有:
其中,h 表示直角梯形的高。
2. 计算腰的长度
直角梯形有两条腰,一条是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另一条是从直角顶点到下底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这两条腰的长度,即:
其中,c 表示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腰的长度,d 表示从直角顶点到下底的腰的长度。
3. 计算梯形面积
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其中,a 和 b 分别表示直角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表示直角梯形的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角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相等,那么上述公式中的 a 和 b 的值也会不同。
梯形的公式大全
梯形的公式大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梯形是一种具有两组平行边的四边形,它的特点是上底和下底平行,且两条斜边不平行,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梯形的公式大全。
1.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frac{1}{2}(a+b)h,其中a和b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的高度。
4. 梯形的对角线公式: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梯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对角线的长度可以使用余弦定理等方法进行计算。
7. 梯形的内角和公式:梯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A+B+C+D=180,其中A、B、C、D 分别为梯形的四个内角。
在数学中,梯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掌握梯形的公式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梯形的基本公式大全,可以更加轻松地解决各种关于梯形的题目。
希望以上介绍的梯形的公式大全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梯形的相关知识。
第二篇示例:梯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具有两组平行边,且上底和下底平行。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梯形的各种属性,比如周长、面积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梯形的相关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关于梯形的公式大全。
一、梯形的基本性质1. 对角线长度关系: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连接线段与底边平行,且长度相等。
3. 内角和:梯形内角和为180度。
二、梯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指的是其四条边的总长度。
对于一个梯形而言,其周长的计算方式为:上底长+下底长+两个斜边的长度。
周长= 上底长+ 下底长+ 斜边1长+ 斜边2长三、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计算问题。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上底与下底之和乘以高,再除以2。
高是梯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也是计算梯形面积的关键。
梯形的高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五、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是连接梯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其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中位线=(上底长+ 下底长)÷ 2面积= 1/2 × 对角线1 × 对角线2 × sin(夹角)除了上述基本公式外,根据梯形内部角度和边长关系,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以下关于梯形各边长的公式:1. 上底长= (斜边1 + 斜边2)× sin(对角)3. 斜边1 =√(上底² + 高²)九、梯形的高线长度公式以上就是关于梯形的公式大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梯形的各种性质。
梯形周长公式计算公式
梯形周长公式计算公式
1 / 1
梯形的周长公式: L=a+b+c+d 。
公式描绘:公式中 a ,b ,c ,d 分别为梯形的四边长度, L
为梯形周长。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设梯形的上底长为 a ,下底长为 b ,两腰长分别为 c 、d ,周长为 L ,则梯形的周长公式为
L=a+b+c+d
平常表示为:上底 +下底 +腰 +腰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因为等腰梯形的两腰长相等,即
简化为
c=d ,故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可 L=a+b+c+d=a+b+2c=a+b+2d
平常表示为:上底 +下底 +2 腰。
梯形周长和面积
1、梯形周长公式 C=上底 +下底 +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 +下底 +2 腰
3、梯形面积公式: S=1/2( 上底 +下底) * 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
2。
梯形体积计算公式
梯形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是刻画立体大小的量,梯形是平面图形没有体积,只有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为L·h。
梯形体积计算公式
梯形性质
①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②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梯形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 ÷h-a。
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字母公式:(A+B)乘H除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D C
B
A 梯形计算
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BC=90°,∠C=45°,BE ⊥CD 于点E ,AD = 1,CD =22.求:BE 的长.
解:
2.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BC ,AB= DC=AD ,∠C=60°,AE ⊥BD 于点E ,AE=1,求梯形ABCD 的高. 解:
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B ⊥AC ,∠B=45°,
求DC 的长.
4.如图,已知AD BC ∥,AB=CD, 对角线CA 平分BCD ∠,AD=5,4tan 3B =
.
求:BC 的长.
E
D
C
B A A
B
D
C
E D
C
B A 5.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
C ∥,90ABC ∠= ,45C ∠=
,E 是DC 上一点,∠EBC=45°,AD=2,CD= 4.求:BE 的长.
6.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BC AD //,︒=∠45DBC ,翻折梯形ABCD ,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分别交边AB 、BC 于点F 、E ,若2=AD ,8=BC . (1)求BE 的长;
(2)求CDE ∠的正切值.
7.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AB ,AD=CD ,cosB=13
5
,BC=26.
求(1)cos ∠DAC 的值;
(2)线段AD 的长.
8.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D AB =.若AC ⊥BD ,AD+BC =310, 且︒=∠60ABC , 求CD 的长.
第18题
(第148题)
9.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D =90°,CD =4,
∠ACB =∠D ,32
tan =∠B ,求梯形ABCD 的面积.
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AB ,AD CD =,cosB =
13
5
,26BC =.
求(1)cos DAC ∠的值;(2)线段AD 的长.
1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
坐标原点,(50)B ,
,M 为等腰梯形OBCD 底边
OB 上一点,2O D B C =
=,
60DMC DOB ==︒∠∠.
(1) 求等腰梯形OBCD 的周长;
(2) 求点M 的坐标.
C
B A D
12.(2009西城)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
AB=AD =2,∠A=60°,BC =4,求CD 的长.
13.(2009怀柔)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CD ,∠DBC=45°,点F 在AB 边上,点E 在BC 边上,将△BFE 沿折痕EF 翻折,使点B 落在点D 处. 若AD=1,BC=5.
求(1)BD 的长;
(2)∠C 的正切值.
14.(2009东城)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45B =
∠,120D =
∠
,
CD =,求AB 的长.
问题1:梯形ABCD 中,A D ∥BC ,BD 平分∠ABC ,AD =4.
(1)求AB 的长.
(2)若∠ABC =60°,求梯形的高.
(3)若∠ABC =60°,BC=10,求CD 的长.
A B
C
D
问题2:梯形ABCD中,AD//BC,AB=AD,∠AB C=60°, ∠C=45°, AE ⊥BD于点E,AE=1,求CD的长.
问题3:在梯形ABCD中,AD∥BC,AC⊥AB,AD=CD,cosB=
13
5,BC=26.求(1)cos∠DAC的值;(2)线段AD的长.
练习:
1.梯形ABCD中,A B∥CD,DB平分∠ADC,过点A作AE∥BD,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且∠C=2∠E.
(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若∠BDC=30°,AB=5,求CD
C
A
图4
D
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BD ⊥DC 于D ,且∠C =60°,若AD =5 cm ,求梯形的腰长.
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C =45°,
BE ⊥CD 于点E ,AD = 1,CD =22.
求:BE 的长.
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 ⊥AC ,∠B =45°,AD
BC
求DC 的长.
3、在梯形ABCD 中,A B ∥CD ,∠A =90°,AB=2,BC=3,CD=1, E 是AD 的中点.
求证:CE ⊥BE
E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