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2014为何再提”二次创业“?

合集下载

美团点评合并后续:王兴的下个野心

美团点评合并后续:王兴的下个野心

美团点评合并后续:王兴的下个野心作者:暂无来源:《商讯·公司金融》 2015年第11期11月10日,“美团点评”宣布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张涛将不再担任新公司联席CEO,转任公司董事长,从管理一线转向长期战略规划。

美团网创始人、CEO王兴将担任新公司CEO,不再担任联席董事长。

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网联合创始人李璟、大众点评网最早的天使投资人王雨即日起从大众点评网退休,其他任命的主体也多是以美团为主导。

随后,大众点评内部举办了张涛的送别会,在内部员工看来,张涛等五位大众点评创始人相当于已经套现离场。

■ 文 / 纪佳鹏 21世纪经济报道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这是今年以来第4次互联网某个细分领域的两大巨头整合了,而这其中资本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眼下的互联网领域,市场逐渐趋于成熟,用户的使用习惯、付费习惯等已经培养起来。

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金钱,资本更希望尽快看出输赢,停战,合并,资本获利退出。

形成的新巨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诸多补贴、市场费用,并以更大的体量清理战场。

当然,企业之间的整合,也会有阵痛。

除了团队合作、市场开拓、资源分配等问题引起分歧以外,更重要的事情是,合并双方原来的业务高度重合,为了新公司的正常运作,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等各个细分业务都面临整合的可能。

整合与挑战新的调整,意味着他们对于未来有了更清楚的定位。

翻开内部架构调整信息,其中几个细节值得品味: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发内部信称,即日起不再担任新公司联席CEO,转任公司董事长,王兴将担任新公司CEO。

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网联合创始人李璟、大众点评网最早的天使投资人王雨即日起从大众点评网退休,其他任命的主体也多是以美团为主导。

正如业界此前的猜测,任何合并最终都将出现一方出局的局面:只是这次最后剩下的是王兴。

张涛“明升暗降”在双方宣布架构调整之后,内部流出了一张似乎在送别张涛的图片:张涛眼含热泪、显得非常激动,而员工更是以鲜花相送。

这次任命,最明显的变动就在于张涛的职位:卸任原来的联席CEO,出任董事长;与此前两人平行管理业务不同,此后张涛更关注企业战略、长远发展的规划。

从天财商龙看:大众点评疯狂投资的背后逻辑!

从天财商龙看:大众点评疯狂投资的背后逻辑!

从天财商龙看:大众点评疯狂投资的背后逻辑!9月23日下午,大众点评和餐饮ERP厂商天财商龙在天津举行发布会,天财商龙宣布获得来自大众点评的B轮投资。

大众点评副总裁姜跃平和天财商龙董事长丁晖到场;投资后,大众点评在天财商龙的持股占比将超过10%。

双方达成合作后,将打造餐饮O2O深度闭环模式,共同开启“云餐厅”深拓餐饮O2O点评,为商家提供一体化全渠道解决方案。

这是继2014年1月投资上海智龙、前不久投资石川科技后,大众点评在餐饮系统商上的又一投资案例。

天财商龙(天津市神州商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总部位于天津。

公司业务主要涉及餐饮、酒店、洗浴管理软件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其软件管理系统配套相对垂直、细分(集团版、经典版、精锐版),拥有系列产品包括:餐饮娱乐、无线点餐、平板电脑点餐、客户关系、库存、连锁配送、洗浴休闲、酒店管理、足浴等管理系统。

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除总部外开设8家分公司,国内29个省及直辖市拥有200余家合作渠道商,5万余家餐饮企业客户,以狗不理大酒店、绿茵阁西餐厅、金汉斯烤肉为代表。

除天津天财商龙外,国内还有北京的天子星、饮食通、餐行健、世纪辰森;上海的石川科技、工理、正品贵德;苏州的志杰;广东的黑马、科脉、思迅美世家等十几家餐饮软件服务商(具体可参考亿欧网曾整理的国内12家餐饮软件服务商)。

大众点评在餐饮领域的投资案例亿欧网曾报道,大众点评于今年5月6日投资8000万美金入股外卖O2O平台“饿了么”,补其线下短板;资金的驻入,推动曾以轻模式为代表的“饿了么”开始大规模扩张市场、斥巨资广告推广、组建物流团队向重模式转型;同时,“饿了么”锁定快消品平台发展方向。

接受大众点评投资后,保持独立运营的“饿了么”计划于3年后上市。

大众点评于5月13日宣布投资自助点菜应用“大嘴巴”5000万元,并在用户和商家以及产品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融资后,“大嘴巴“快速向北京、深圳扩张;但四个月时间不到,经亿欧网证实,“大嘴巴”已撤离北京、深圳,返居上海。

促进大众点评o2o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大众点评o2o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介绍大众点评是我国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评台,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最好的生活服务。

o2o模式是“线上到线下”的商业模式,对于大众点评而言,o2o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众点评在促进o2o模式发展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大众点评o2o模式的发展。

2. 当前问题分析目前,大众点评在o2o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评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众点评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家,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解决对策建议针对当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大众点评o2o模式的发展:(1)拓展用户需求:大众点评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推出更多符合用户口味的生活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提升评台服务质量:大众点评可以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提升评台服务质量,保障用户权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加大营销力度:大众点评可以加大对o2o模式的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升评台知名度和影响力。

(4)增加用户粘性:大众点评可以通过活动、福利等方式,增加用户粘性,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

(5)创新技术应用:大众点评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评台的智能化程度,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体验。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笔者认为,大众点评作为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评台,应该加强和改善o2o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大众点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为大众点评o2o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大众点评o2o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拓展用户需求、提升评台服务质量、加大营销力度、增加用户粘性、创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大众点评o2o模式的发展。

大众点评盈利模式

大众点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每本盈利5元,就上海就发行量达到10万。

(这个书在书店的确有卖的,呵呵)三、无线增值大众点评网作为CP与一家大SP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搜索内容,比如用户发送短信“小肥羊、徐家汇”,就可以获得餐馆地图、订餐电话、网友点评等信息。

四、网络广告使用AdWords广告平台,利用谷歌的定向投放技术,大众点评网开始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喜好,在不同的城市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甚至定位精确到用户上网的不同时间段。

产品及服务* 运营范畴:网站、出版、手机增值业务、餐饮业合作等领域。

* 由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美国红杉基金投资(曾投资雅虎,google 等)* 荣获2006年互联网最具价值项目奖(《计算机世界》评选)* 荣获2006最具投资价值企业10强(清科投资评选)* 荣获2006中国互联网web2.0企业2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 市场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移动、新浪、雪碧、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运营理念大众点评网一直致力于城市消费体验的沟通和聚合。

大众点评网首创并领导的第三方评论模式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新热点。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对商家的评论,好则誉之,差则贬之;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消费心得,同时分享大家集体的智慧。

发展简史1。

2003年4月大众点评网创立于上海;2。

2003年11月《2003/2004上海餐馆指南》出版;3。

2004年4月北京、杭州等分站上线;4。

2004年12月单独立站城市普及到22个;5。

创业案例收集及分析

创业案例收集及分析

创业案例收集及分析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任何国家都最具活力与挑战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创业案例收集及分析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创业案例收集及分析1:饿了么CEO张旭豪: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到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大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

1月27日,“饿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CEO张旭豪宣布获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

饿了么还将与战略投资方达成深度合作。

融资完成后,饿了么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发布会后,张旭豪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他豪言,饿了么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目标是成为估值一千亿美金的公司。

已经广为熟知的初心叫外卖未果激活创业梦我们总是遥望大洋彼岸,为什么那里可以出现扎克伯格和乔布斯这样的人。

本质上,他们都受到了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相信人要独立创造,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2008年,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硕士一年级的张旭豪也认为,只要自己做的东西被市场认可,个体就是有价值的。

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突然感到饿了,打电话到餐馆叫外卖,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

创业就这样从不起眼的送外卖服务开始了。

张旭豪和康嘉等同学一起,将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餐馆信息搜罗齐备,印成一本“饿了么”的外送广告小册子在校园分发,然后在宿舍接听订餐电话。

接到订单后,他们先到餐馆取快餐,再送给顾客。

这一模式完全依靠体力维持业务运转,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

唯一的好处是现金流充沛:餐费由他们代收,餐馆一周结一次款。

只有互联网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且边际成本递减。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

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

在网址注册上,他们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大众点评必须从“慢公司”变“狼性”,等不起了!

大众点评必须从“慢公司”变“狼性”,等不起了!

大众点评必须从“慢公司”变“狼性”,等不起了!对手既有夙敌美团,也有携程等垂直电商,还要从百度阿里大平台夺食来源:虎嗅网黄小西 2014-01-29 06:48年关已近,电商圈的收购消息迭出。

先是百度宣布全资收购糯米,然后满座网又被苏宁收购。

倒是收购传闻不断的大众点评却一直没个准信儿。

在最近的公开信息中,小西看到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在其内部年会上提出了“2014年大众点评将进行二次创业”的提法。

对此,我们可以有一虚一实两种解读。

虚的话,可以理解为大众点评在收购谈判桌外为自己增加筹码;实的话,可以看做对其2014年整体策略的展示。

对于后者,小西以为其中有几点变化值得深入关注一下。

慢公司的提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激进狼性最直观的转变是大众点评今年年会的主题,即“聚焦目标,激情狼性”。

在总体战略上,张涛表示,2014年将是大众点评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真正二次创业的开始,2014年的口号是“点评重启,全面进攻”。

其中大团购业务更是被其定义为“角斗场”,2014年将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全面进攻三四线城市。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提法很明显是冲着目前的团购老大美团去的(2013年美团交易额160亿元,大众点评不到100亿),这两家过去几年里一直明争暗斗,想必2014年两者之间的斗法还将继续升级。

而在内部管理上,大众点评明确表示要有清晰合理的奖惩机制。

官方说法是“对现在的机制做全面的升级,目标是一季度更新完成大部分的销售奖励机制,上半年完成大部分的非销售机制”,显然,KPI这个大杀器已经快磨好了,大众点评销售的兄弟们从2013年下半年应该就已经感受到压力了。

对比一下大众点评此前的提法,你会发现,大众点评此番的转变的确很大。

在此之前,大众点评曾在多个时间点、多个层面上表明自己的确是家“慢公司”。

张涛更是挑明说,汇集点评类信息的活儿就快不起来。

但现在看起来,在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后,大众点评管理层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实质变化。

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十年那些被改变的吃喝玩乐

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十年那些被改变的吃喝玩乐

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十年那些被改变的吃喝玩乐大众点评10年了,我们没做什么太多的事,一直在帮助大家解决吃喝玩乐的问题,10年下来,这个行业沧海桑田,我想从商户、用户、行业竞争3个不同的维度来回顾这种变化。

从宿敌到伙伴不久前,我收到一个邮件,标题是:“有一家商户想跟我们合作,请批一下”,挺奇怪的,我在公司从来不批合同,都有标准流程,觉得比较怪异,我就打开了邮件,一看商户名字,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在座各位如果对大众点评有所了解的话,前几年有一家商户在上海连续跟我们打了4次官司,连续打了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

打官司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们出了一个书,收录了网站上用户对商家的点评,他看了以后不满意,因为有些点评说菜不是特别好,服务特别差,吃过一次不想再去,然后他把我们告上了法院,当时我们公司比较小,当时比较焦虑,法院比较英明,判我们胜了,所以让我们活到今天。

我们觉得这个商户很烦,老告我们,我们想就不收录他的信息了,也就没有点评了。

这差不多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我们也差不多忘了。

最近又收到这样一个邮件,商户希望跟我们合作,既然愿意合作,我们想就合作吧,最近又上线了,曾经最大的宿敌经过几年时间又变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看出行业对新生事物从不理解、不关心、憎恨到慢慢接受的过程,这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当然,其实也有好的,我记得刚开始做点评的时候还有一家商户是我最喜欢吃的餐饮之一,就是苏浙汇,2003年我回国的时候就到那吃饭,那时候还没做点评,我去了两三次,每次吃完之后他们都让我写对他们的体会,包括是否喜欢他们的新菜,他们一直很成功,但是我们一直没合作,2010年左右才合作,之前一直都有接触。

最近我跟很多做的比较好的商户聊,对于点评的重视已经变成他们一种常态,他们会非常认真的看用户的点评。

一两个月以前我带我父母去苏州会吃饭,我爸爸写了一个点评,点评中提了一些意见,让我想到了苏浙汇之前的做法,非常一致。

大众点评历程

大众点评历程

截止到2012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800万,点评数量超过20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15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

截止到2012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客户端)近10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月浏览量已经超过网站月浏览量,移动客户端的独立用户数超过3300万。

全面整合营销解决方案,5大推广方式量身定制:团购:高效的短期营销工具优惠券:精确传递优惠信息,持续刺激消费欲望关键词:潜在客户找商家,首先看到签到:签到推广活动,让顾客帮忙打广告城市通:个性化页面,及时市场反馈创业灵感2003年,大众点评网创始人张涛经过10年的美国求学之路回到自己的家乡上海。

热爱美食的他发现寻找美食却成为一个难题,各种美食广告让人眼花瞭乱无从选择。

他想起了在国外生活时曾有一本曾十分畅销的通过问卷向公众收集餐馆评论的书籍《查氏餐馆评鉴》;还有刚刚兴起的《维基百科》网站,全部交由用户进行内容维护。

再想到曾创造互联网神话的亚马逊网站,以备受欢迎的书评吸引了众多的用户。

这时,有IT咨询背景的张涛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为何不把餐馆的口碑信息传播互联网化呢,让大家告诉大家,来自大众切身的点评就“准确”.“客观”性而言,并不输给权威刊物。

大众点评网的模型就此产生。

5发展历程从2003年成立至今,大众点评网共经历了三轮融资。

2006年,中国融资市场复苏,大众点评获得红杉资本的首轮100万美金投资,这也是红杉资本成立之初投资的早期项目之一。

“没有几家想投资我们的,这种模式在国外也没有。

”张涛说。

[1]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计越告诉记者,当时和另一位合伙人沈南鹏(微博)在用大众点评找餐馆,体验这个服务还不错,但不知道怎么产生收入。

2007年,Google给大众点评带来了400万美金的投资。

负责大众点评网投资项目的Google公司大中华区投资并购总监宓群认为,“大众点评网摸索出了一种依靠用户贡献内容的成功运营模式,优质的内容和高黏性的服务,以及大众点评网强大的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运营,还有优秀执着的团队。

2014国内餐饮O2O大事件:饭统倒闭、叫个鸭子们崛起

2014国内餐饮O2O大事件:饭统倒闭、叫个鸭子们崛起

2014国内餐饮O2O大事件:饭统倒闭、叫个鸭子们崛起2014年注定是不简单的一年,继高端餐饮寒冬延续及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持续冲击:(1)团购优惠网站再死一批,转型一批,找干爹一批,活着的屈指可数;(2)高端餐饮卖身一批,剥离一批,走大众化一批,情形惨淡;(3)外卖网站融资一批,走细分路线一批,砸物流一批,好不热闹;(4)互联网餐饮品牌高调一批,吹嘘一批,被吐槽一批,过眼云烟。

品途网通过对2014年全年餐饮O2O大事件的梳理发现,餐饮行业结合互联网将由之前的流量比拼转移到线下供应链、后端服务及周边资源整合比拼,餐饮O2O向更纵深方向发展。

本文列出7大话题,聊以概述全年盛况。

文末随附2014年餐饮O2O大事件详细记录,以备咨询。

1、大众点评投资频频或谋上市2014年,大众点评一改昔日慢公司形象,自2月19日接受腾讯战略投资后,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频频出手,相继投资饿了么、大嘴巴、上海智龙、上海石川、天财商龙、食为天信息等一批垂直平台及ERP厂商,整合了腾讯微生活会员卡业务,推出点评自己的“大众微生活”,11月下旬又宣布联合腾讯投资Wifi运营商迈外迪,线上线下,台前幕后都有大众点评活跃的身影。

大众点评频频出手,一方面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另一方面就是直指IPO,包括张涛多个场合的公开表态,以及外媒的私下爆料。

如果所料不错,2015年大众点评将踏上美国的土地。

2、湘鄂情更名背后高端餐饮转型阵痛2012年底,中央发布“八项规定”,自去年始,高端餐饮受“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影响,状态一直不佳。

一些本地高端餐饮商户纷纷停业,全国连锁餐饮品牌则采取部分关店止痛。

4月底,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和投资咨询公司CVC对外宣布业已完成对高端餐饮品牌俏江南的股权收购;5月湘鄂情董事长孟凯表态将剥离餐饮业务,7月湘鄂情集团正式更名“中科云网”,12月中科云网发布公告转让旗下部分餐饮子公司股权及湘鄂情系列商标,至此,湘鄂情餐饮完成易主;全聚德在去年关闭了部分门店并同时下调菜品价格后发现,屌丝路线不适合全聚德,目前正往鸭类产品的快消品销售及团体“宴请”转型;小南国的转型看上去稍稍好一些,自2013年关闭8家门店止痛后,又相继推出两个新品牌“南小馆”和“小小南国”,倾力中端消费群体的大众化餐饮路线,12月又联合国内一线餐饮品牌及国际资本共同成立国内最大的餐饮B2B服务平台众美联。

大众点评:从“差点死掉”到走出“创业绝望谷”

大众点评:从“差点死掉”到走出“创业绝望谷”

在成为团购市场稳定的一极后,2014年大众点评要进军的市场是结婚及酒店旅游,在近日举行的媒前后完成了事业部改革,将本地生活服务细分到各个不同的事业部,有针对性的去做服务。

美国知名天使投资人Paul Graham曾经总结过创业公司的发展曲线。

他表示,在创业初期,创业公司往往都处在一个急速上升的曲线,而且这时候创业者还没有碰过壁,处于“无知的乐观”;但是在过了最初高速发展之后,创业公司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公司开始进入“创业绝望谷”,而且在多次碰壁之后创业者会进入“有知的悲观”。

在大众点评创业初期,由于大众点评和商家对接的是广告,大众点评更像一家偏媒体类型的公司,随后进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之后,大众点评需要深入大交易的环节,这和做媒体有很大的区别。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张涛一直处在“无知的乐观”阶段。

在进入到本地生活服务之后,大众点评并没有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反而遭到了各种质疑。

这些质疑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越来越多,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大众点评将被“并购”的传闻。

在宣布获得腾讯投资后和媒体交流之中中,张涛就曾数度表示,过去几年大众点评差点“死掉”。

但正是过去几年的艰难转型,才使大众点评看到了新的希望。

Paul Graham曾表示,“创业绝望谷”是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

在这段时间里,创业者必须努力调整,快速学习新的经验,从而把公司拉回发展的轨道。

所以,这段时间里张涛所做的事情,最值得创业者学习。

几无对手的慢公司在了解大众点评二次创业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大众点评此前7年的发展经历。

在这7年时间里,大众点评的发展不算太快,但是业务却非常扎实,通过用户点评,积累了大量国内线下商家的数据信息。

这种发展模式也让大家习惯把大众点评称为是一家“慢公司”——这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大众点评耐得住寂寞,但后来发展过慢却成了人们对大众点评最大的质疑之一。

2003年4月,大众点评在上海成立。

当时张涛当时从海外回国,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他回到上海后希望发现更多本地餐厅。

什么是真正的二次创业

什么是真正的二次创业

什么是真正的二次创业?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提出了二次创业问题。

但是在过去的实践和咨询经历中我发现,很多老板对于二次创业的概念理解大相径庭,很多人在第二次创业的口号下,继续着第一次创业的工作。

请看一个老鹰的故事。

鹰可以生活70年,是鸟类中寿命最长的。

为什么?这种老鹰到四十岁后就飞不动了,爪子老化了,抓不住东西了,嘴的角质变了。

这时候,老鹰要么慢慢等死,要么焕发新生。

于是,老鹰飞到山上储备够食物后开始新生。

把嘴壳磨破,然后再长出新的。

长好后叼去指甲,再长好叼掉羽毛,经过150天的蜕变,老鹰可以再活30年。

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必须像老鹰一样,到恰当的时候经过彻底蜕变,让企业获得重生。

具体说来,两次创业有几个典型的不同特点:1、第一次是自发的,第二次是理性的。

改革开放后有人因有了改变命运的冲动而投身商海,这更多是自发的本能。

那时打破原有规则是主旋律,政府也对此很支持。

现在呢?政治、法律、政策环境都变了很多,规则成为基业常青的基本前提。

企业必须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

2、第一次靠老板,第二次靠团队。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的成功,老板越来越聪明,自己交往的层面也提高了很多,进而越来越优秀,但身边一同创业的伙伴副手们却逐渐落后了。

为什么?随着老板的优秀和绝对权威的树立,身边的人会对他逐渐产生依赖感,这时就会出现三个不现象:不建议,不反对,不卖力。

到了这个地步,其他创业伙伴做事没有了激情,感情纽带不起作用了,才需要进入二次创业。

当然前提是老板看得很清楚,并愿意进行内部的改革。

3、第一次追求成本最低,第二次追求效益最大。

第一次创业中被看作是成本的东西,在二次创业中就会被当作投资,如管理方面的投资。

创业之初谁想花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有事儿自己做。

现在呢?人力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越贵的人反而越便宜。

第一次创业追求的是企业规模和资产总值的快速扩张上量,现在呢?要考虑基业常青,就要关注发展质量,就是持续的盈利能力。

只有持续盈利才能让企业的生命延续。

大众点评网CEO张涛 十年低调磨一剑

大众点评网CEO张涛  十年低调磨一剑

3悦读2012年12月19日,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 张涛一路从上海飞到北京领取一个“创新领袖”奖。

低调、务实的他在3分钟的获奖感言中,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过去两年,大众点评网借由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赢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未来两年,大众点评网将提高移动互联网上的用户体验,并专注于吃喝玩乐等领域的本地生活服务。

目前,大众点评网月综合浏览量超过12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已经超过总体浏览量的60%,移动客户端的独立用户数超过4500万——让人欣喜的用户数据让它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领跑者。

面对这样暴涨的移动用户,张涛沉稳而自信地笑道:“未来,我们的用户数将远超这一数字。

我也希望能够给全国14亿用户带来更好的本地生活服务。

”爱美食成创业灵感张涛与其他互联网创业者并无二致,创办大众点评网,源于一种偶然的灵感。

20世纪90年代初,他大学毕业之后出国留学,在沃顿商学院获得M B 学位。

3年,从一家美国IT 咨询公司的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部门辞职后,回到上海。

喜欢美食的他自然开始在上海寻觅美食,但很快发现自己知道的美食场所有限,而对于没有吃过的地方,味道美味与否,仍然有试错的风险与成本。

于是,他灵机一动,如果将餐馆的评价信息都集合在一起,一定是一件很有机会的事。

在创立大众点评网之前,张涛有过一次非正式创业。

大学时,他和几个朋友创立了一个帮助大学生找兼职的公司。

“当时,学校里面还有一个给大学生介绍家教的企业,我们就岔开了定位。

创业的几个人每个人都赚了几万块钱。

”这是一次成功的经验,让张涛对自己的嗅觉充满信心。

现在回想起来,创办大众点评网则更多出于直觉。

张涛凭直觉认为:“做点评一定要选择那种竞争激烈、信息丰富、用户需要经常做出选择的领域。

”这一直觉令大众点评网能够活下来。

“如果我们当时选择做房地产的点评,或者按摩院的点评,那么可能早就死掉了。

”于是,一些小的尝试便开始了。

2003年10月,张涛试着把最初积累的餐馆点评信息出了一本书,反响还不错。

大众点评的十年之痒 :五大原因导致其跌入窘境

大众点评的十年之痒 :五大原因导致其跌入窘境

众所周知,大众点评以UGC点评信息起家。

消费者翻阅那些真实的餐后点评然后决定去哪里就餐、点哪些菜,曾经是很典型的用户习惯。

这些信息或许只是只言片语,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贵在真实”。

但现在,一些商家们雇佣的水军几乎已经攻陷了大众点评的这一核心阵地。

无论是那些弹性较大的评论性信息,还是涉及到商户详情的资料性信息,其真实性均难以保证。

比如前一阵大众点评网上就把“路边无证烧烤摊吹成了高端餐饮”,结果被北京工商查处,可见大众点评网上的信息水分有多大。

放眼整个互联网,UGC内容的管理一向是个难题,像大众点评这种以点评信息为核心资产的公司,的确不应在这上面有闪失。

在近一段时间内,“大众点评”与“水军”两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只能说明其内部的管理失控。

其二,从点评到交易的鸿沟未能填平,主营业务在转型中失去重心。

团购业务的火爆的确把大众点评带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

最早在2008年底,大众点评高层在北京碰到美团王兴,当对方谈到团购模式时,大众点评高层的回应是自己不懂也不会去做。

等2010年3月各独立团购网站纷纷上线时,大众点评依然未采取行动;结果等后来大众点评仓促上线团购业务时,像美团等团购网站的优势已经铸就。

另一方面,从信息环节进入交易环节,大众点评的战略变化可以理解,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这一战略转移的难度。

首先从用户使用习惯上看,很多用户的操作往往是在大众点评上看看评论(那还是在被水军攻占之前的事),然后具体下单却是在美团等团购应用上实现。

可见,不同应用的第一定位对用户行为的引导影响力巨大。

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在微信、百度地图加入本地生活服务信息之后,他们也很难在团购以及o2o领域中通吃一切。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并未过时。

其次在企业核心运营能力上看,如果说从餐饮领域拓展到其他细分领域,大众点评要做的只是复制其原有能力的话,那么,在新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就需要其再造一种新的竞争力。

但现在看起来,大众点评不但未能在短时间内再造这种新能力,同时在老的点评信息服务能力上也濒临失控。

2015 大众点评的奔跑之年

2015 大众点评的奔跑之年

2015 大众点评的奔跑之年作者:甘露来源:《计算机世界》2015年第07期大众点评今年的年会主题为“全速前行,点亮梦想”。

大众点评CEO张涛在年会中奔跑着上台,身穿速度与激情相配的赛车服,还大跳小苹果,跟他以往务实的样子大相径庭,充满活力。

他说:“2014年是大众点评的…激情之年‟,强调…执行力‟,而2015年将成为大众点评的…服务之年‟。

”引流模式 O2O的生存之道2014年一年走下来,大众点评的成绩的确强悍,用张涛的话说,“完成了在高速公路换轮胎的高技术难度工作。

”数据显示,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9亿,点评数量超过6000万条,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超过120亿,涵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其中单月团购交易额超过20亿元,12月单日团购超过1亿元,在三四线城市中,超过20个城市市占率逆袭成为行业第一;新业务预订、电影、酒店等新业务则是狂飙突进。

具体业务的推进则直接促进了大推广业务的飙升,后者单月订单超过亿元,其中效果广告业务上线三个月,每月收入翻番。

这其中,团购业务的数据很是亮眼,按理来说应该乘胜追击,直击对手“美团”,但貌似点评要走完全不同于他们的O2O道路。

在张涛看来,团购会拉低商品和服务的毛利率,长此以往对商户是有损害的。

而O2O行业未来核心的商业模式是以引流为主导,应该来自于用户,来自于流量。

张涛说的这种引流模式很多平台都在用,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淘宝,做的就是流量的生意。

淘宝的广告收入占到所有收入来源的90%,目前大众点评接近60%的收入也是来自广告,看来大众点评是想做O2O领域的淘宝。

依照这种模式,平台按照用户到店后的价值来收取费用,而投放广告的选择权应该留给商家。

由此,大众点评面向商户推出属于O2O的效果广告产品,商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广告位置限制,灵活获得更多品牌曝光。

例如,南京餐饮商户“狮子楼”的曝光量在15天内提升超过2倍,同期团购交易额提升幅度超过1/3。

从单纯的促成交易到帮助商户达成交易,对于大众点评来说是很大的进步。

“闪惠”:大众点评创新020“新模式”

“闪惠”:大众点评创新020“新模式”

“闪惠”:大众点评创新020“新模式”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5年第10期曾经战火硝烟的团购市场人们并不陌生,而幸存至今的团购企业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时至2015年,无论从商户角度考虑,还是020模式探索,大众点评的“闪惠”新模式,都将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大挑战……文/李丽凯2015年8月,大众点评的销售团队举杯相庆,因为继天津、武汉等城市之后,大众点评以餐饮为核心的重点品类交易额在深圳超越美团,单月交易额超过2亿元。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深圳对于美团来说,属于“大本营”级别的标杆城市,可以说是美团一线城市的桥头堡。

也正是由于能够守住深圳,美团内部一直认为自身基因还是可以做得好一线城市的。

此前全国四大超级城市中,大众点评在北上广占据优势,而美团占据深圳。

这一切在刚刚过去的8月被改变。

2014年年初,大众点评在深圳的重点品类交易额只是美团的30%多,2015年年初攀爬到了70%,原本计划2015年年底能够实现反超,但在8月已经提前完成“逆袭”。

虽然大众点评和美团都相继进入电影、KTV等细分领域,但此番深圳翻盘,核心仍在于餐饮,餐饮仍然是020的核心。

这也符合大众点评一贯的策略:在餐饮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再向其他细分领域拓展。

最近几个月大众点评在深圳的重点品类交易额上升明显,为了阻止最后一个“桥头堡”被拿下,美团每个月都有新的举措,5月,美团从全国范围内抽调30个Top Sales来深圳支援,6月美团华南区总常驻深圳,7月,阿干亲赴深圳,但仍然未能阻止大众点评快速反超的势头。

深圳很像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

据从点评内部了解到,最近这几个月,点评的美食类目市场份额增长了十几个百分点,已经遥遥领先于美团。

在全国前10大城市中,大众点评已经在其中8座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

在三四线市场,大众点评也在常德、淮南、九江等多个城市成功反超。

那么问题来了,大众点评在这些城市陆续翻盘,到底用的什么武器呢?“闪惠”杀手锏2014年是团购之战最惨烈的一年,而大众点评深圳也打得极为艰苦。

大众点评告别吃喝玩乐的逻辑

大众点评告别吃喝玩乐的逻辑

年夜众点评告别"吃喝玩乐"的逻辑之迟辟智美创作来源:虎嗅网信海光1sina 2014-03-27 07:48 3月25日,年夜众点评披露,该公司已切入结婚和酒店旅游领域,将打造中国最年夜的结婚信息平台和酒店信息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年夜众点评调整了组织架构,成立了结婚事业部和酒店事业部.自此,年夜众点评的业务已经规划团购、结婚、餐厅在线预订、本地推广、酒店点评和外卖等领域,越来越向一个年夜O2O平台发展.年夜众点评成立的前十年一直在吃喝玩乐等本地生活领域,积累下年夜量用户,口碑也不错,但基本上算是个低调的慢公司,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出其不意的迅猛发展,年夜众点评的心思变得狂野.近期举措非常频繁,包括与腾讯战略合作,加强微信、手机QQ的入口,买通微信支付,3月新版微信的朋友圈还买通了点评的餐饮商户数据信息……昨天发布的两个新事业部在逻辑上应该跟腾讯没什么关系,因为去年底就成立了,但腾讯的入股,肯定有给年夜众点评做年夜O2O平台打兴奋剂的效果,结婚事业部和旅游事业部的成立,切入这个两个垂直领域,即是把年夜众点评的业务半径至少扩年夜了一倍.结婚领域还比力小,年夜概几百亿的盘子,年夜众点评进入这个领域主要原因应该是离钱比力近,跟年夜众点评原有业务特产比力契合.因为结婚行业有两个特点,一个暴利,再一个就是服务价格和服务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分歧毛病称严重,非常适合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倾覆,见效快.旅游市场就年夜了.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保有规模2.6万亿元,而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增速发展,如果依照10%的比例推算,在线旅游O2O市场整体体量在2500~3000亿之间,再加上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极低(只有10%,欧美是45%)的在线渗透率相比,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只有10%,存在巨年夜的发展空间,这将为年夜众点评切入酒店旅游领域提供广阔的市场.进入在线旅游市场,年夜众点评在短时间内不会跟携程、艺龙等发生直接竞争,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它的商业模式跟全球最年夜旅游评论网站Trip Advisor(TRIP.NASDAQ)类似,都是酒店评论业务,但长期看欠好说.而在短时间内就面临年夜众点评竞争的是去哪儿网.尽管二者在商业模式上不太一样,但实质上都是流量分发,竞争的是同一拨用户.为什么说长期看年夜众点评的酒店业务有可能会威胁到携程呢?因为中国消费者主要分两个人群,一部份是商旅用户,以住高端酒店为主,这部份人由于多半不是自己安插行程,一般没有很纠结的挑选酒店环节,而另一部份自费消费者,如果在网上选择异地酒店的话,参考网友评价就变得非常重要,我甚至认为这是BOOKING,携程等多年积累下来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份,很难被撼动,但年夜众点评网带着几千万有点评癖的用户进入酒店业,要动的却是这一领域.而且年夜众点评还有一个跟携程很年夜分歧的处所:携程的用户评价一般都是它的签约商户,但年夜众点评网用户评价的酒店却不受此限.因此年夜众点评才敢于宣布它有全国最年夜的酒店信息数量.固然,这只是年夜众点评的愿景,真正把持起来远没有那么简单,但从结婚事业部和酒店事业部的业务逻辑,已经能看出年夜众点评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如果说前十年年夜众点评是在苦逼的深耕本地生活服务,那么现在,它已经开始试着干一些四两拨千斤的事情.逻辑是这样的:按年夜众点评公布的数据,年夜众点评上有年夜概月活跃用户数超越9000万,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越35亿,动客户端累计自力用户数超越9000万,这一个拥有“点评癖”的用户池就是年夜众点评未来扩张的根据地,它可以用户点评为武器逐个攻入各个垂直领域,吃喝玩乐之外,现在是结婚和酒店,未来可能是家装、地产、住房租赁、医疗等.这种扩张逻辑下,年夜众点评的边缘本钱可以降到极低.用年夜众点评CEO张涛的话说是这样的:互联网可以拆解成“人、商品、信息、服务”四个元素,每个元素连接点都是巨头的机会,其中百度连接人和信息,阿里连接人和商品,腾讯连接人和人,年夜众点评则连接人和服务.我跟年夜众点评联合开创人李璟喝茶时他也讲了类似的逻辑,而且强调年夜众点评未来进入新的领域不会再干苦逼的活儿,比如年夜众点评不会切入对产物的点评,而只点评服务,因为前者容易惹是非,而且市场小,变动年夜,饭店有几多家,手机一年能有几多款?年夜众点评将主要偏重点评信息平台,从导流挣钱,挽裤腿亲自上场的钱一般也不挣.现在看,年夜众点评如果以复制模式进入各个垂直领域,将会对很多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会是毁灭性的,但能从各个垂直蛋糕上都切一块下来,组成年夜众点评自己的蛋糕,成为以点评信息为特色的O2O平台.而这个平台能否生长为巨头,就要看未来能否处置好信息、商家、运维三个分平台的关系.。

大众点评的发迹史

大众点评的发迹史

张涛:从零开始的创业史1990年,张涛高中毕业了。

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出国读大学。

白天,他在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帮忙,等着各种各样的通知书;晚上则忙着查询信息,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周而复始。

将近四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他被拒签数次。

他的同学劝慰他,鼓动他放弃,他纠结后仍然坚持。

由于过早地参加“工作”,他知道上海一些小的贸易公司需要实习生,而他的初中、高中同学正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同学周围的同学们很想出去打工。

但是正规的渠道要通过专业的外服公司。

利用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张涛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商业实践。

他帮助同学介绍按小时计费的兼职,收取很小一部分佣金。

虽然这只是一个可忽略的小生意,可张涛发现,年轻的自己更喜欢独立做事情。

那个保守的年代,还没有“创业”这个概念。

张涛跟家里人说起自己的小梦想,“个体户”?大人们通常的回应是,那是坏人干的事,还是出国读书更安全些。

1994年,张涛终于可以到美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里读书了。

闲暇时,他在一家餐馆打工,不经意间他发现当地人喜欢一本名为《ZAGAT SURVEY》的小书,随便一翻,发现原来上面不仅有许多中餐馆的信息,还有评级。

很长一段时间,这本小书成为张涛的口袋书。

无论是在沃顿商学院读MBA,还是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时,他都会收集当地的《ZAGAT SURVEY》,随用随翻。

在当时,或是更早,张涛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商业模式的萌芽。

他更贪恋于寻找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2003年,张涛回国。

因为没有《ZAGAT SURVEY》,上海变得陌生了。

为什么不做一家“ZAGAT公司”呢?当年,他注册了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粗浅地说,张涛最初的生意模式还是出国前所做的事情,类似人才中介的翻版。

首先,他清晰地知道需求双方是谁,一端是食客,需要吃玩之地;另一端是餐馆,需要营销,关键是类似于《ZAGAT SURVEY》的产品形态是什么?和许多海归一样,张涛相信互联网可以改变人生。

大众点评品牌故事

大众点评品牌故事

大众点评品牌故事
·曾经主动“求慢”。

2003年4月成立的大众点评一年后才开设了北京和杭州两个分站,那时候的策略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精耕细作。

直到2006年,大众点评获得了第一笔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

·一度罕见的“提速”。

2006年,获得阿里巴巴投资的口碑网和大众点评展开了激烈竞争。

大众点评通过较高的用户质量和粘性战胜了对手。

除却这个最强并且几乎是惟一的对手,大众点评在大多数时候几无挑战,可以安心稳步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明星”。

团购网站、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手握诸多概念的大众点评在2011年4月宣布获得1亿美元融资,被誉为“下一家百亿市值公司”。

·“慢公司”在千团大战中的得失。

2011年,“千团大战”的局势让团购成为烧钱主战场。

大众点评的保守致其未能更进一步。

即使在拉手和窝窝团等退出后,大众点评也受制于三四线地区覆盖不足而落后于美团。

·成功转型杀出绝望谷。

大众点评完成了内容和媒体公司转变为交易类型的公司调整。

尤其是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令其能适应更快的发展变化。

由此,大众点评敢于在2014年进入更多的城市。

第二次创业潮

第二次创业潮

第二次创业潮(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兴起(产品经济时代)一、产生背景1、经济背景1、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4年国企改革迎来较为重要的一年。

当年3月,《福建日报》刊登了福建国有骨干企业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要求国有企业进一步放权。

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进一步下放权力。

当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搞活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1984年,“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引发关注,承包经营责任制也逐渐推广开来。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展开,它改变了单一(计划)经济的结构,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体制。

2、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关己近,电商圈的收购消息迭出。

先是百度宣布全资收购糯米,然后满座网又被苏宁收购。

倒是
变化。

除了市场竞争、公司管理等因素都在推动着大众点评从慢转快之外,更核心的一个原因是产品基因。

小西认为,如果你要搞精神文明建设,像豆瓣、知乎这样的兴趣社区,那么你要做一家慢公司基本没啥问题。

因为这里面的内容数据都是偏形而上的探讨,很难有非黑即白的快速结论,工具性
不强,时效性不敏感,很多话题本身根本无法穷尽,不能枚举。

学术的说法就是“数据生命周期比较长”,不慢也得慢。

但是,如果你搞的不是精神文明建设,像大众点评网这类应用,主打内容就是吃吃喝喝,那总说自己是慢公司则有附庸风雅之嫌。

因为这些数据并不像那些形而上的内容,怎么扯也扯不完,单位空间内的数据完全可以穷尽枚举,这类信息有很强的工具指导意义,在空间相
关性、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上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慢了就不够全、不够准、不够好。

如果比较一下豆瓣用户和大众点评网用户的网站滞留时间,结果会更加明显。

豆瓣的核心用户群讲究小圈子,还讲究腔调,闻到铜臭味感觉貌似比呼吸PM2.5还要恶心,很多人的追求之一就是要在不断的扯淡中抬升逼格,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这必然要求平台运营者就得小火慢炖,慢慢来。

但大众点评网要面对的消费者绝对不是这样。

他们的诉求很明确。

告诉我哪里好吃、哪里便宜,这事就完了。

他们要的是尽快看到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去享受线下的服务。

用户需求很“硬”,对应的数据也必须是“干货”。

如果个用户上来一查,对不起,您所在城市还没覆盖,或者展示的餐馆就那几家,这事意义就不大,咱普通百姓跟您耗不起。

对得起逼格对不起胃的事没人愿意干。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大众点评的从慢到快的转变是好事一桩。

第二,纵向上从信息切入交易,加快打通服务闭环的速度。

这一点看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了,但还是有些新内容。

简单说,大众点评在业务上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两大方向。

纵向上主要是在吃喝玩乐等本地生活服务上从信息切入交易端;横向上则是进行品类的扩张,从餐饮切入到酒店、婚嫁、亲子等细分领域。

在纵向上走深,其实一直是大众点评的短板,也是他亟需补足走通的一点。

小西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团购火爆之前,大众点评长期囤积的起来的点评信息是其核心资产,围绕这些信息的产生、梳理则是其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在我们今天所讲的团购或者O2O模式中,肯定说不上闭环,最多完成“半环”。

在2013年,大众点评在餐饮预订业务的推进可以视为其打通闭环的努力之一。

在这项业务中,大众点评客户端直接与商家的电话连接完成预订,等消费完成之后双方再按照人均消费金额*预订人数进行佣金结算。

根据大众点评的数据,这项业务在2013年Q3、Q4订单总和超过百万。

综合起来看,虽然这项业务虽然离交易这一层更近,但毕竟从预订到最终交易还是存在真实消费比例问题,衡量这一业务成长的真正标准不能是单纯的订单量,而是最终交易额/佣金,否则就失去了向交易这一环节逼近的意义。

所以说,虽然张涛提出目标,希望预订业务2014年总订单量能突破3000万单,但如果只有一个订单数显然是不够坚决的。

此外,从外部来看,市场留给大众点评的时间其实非常紧张。

因为当大众点评继续完善其闭环能力的时候,其他团购类企业已经再乘胜将其闭环能力在更多的垂直领域进行复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点评2014年策略的弱点是不得不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双线作战。

而且在小西看来,这种战略的被动并非完全是商业模式的欠账,更是大众点评2013年战略的一个后果。

坦白说,小西一直认为,2013年,大众点评要干的事根本不是着急去跟美团拼什么“决战”(张涛的话),也不是品类扩展、开放平台,而是应该先纵后横,2013年里把这个闭环扎扎实实得走通,然后在2014年放手一搏,进行横向扩充。

如今到了2014年,大众点评仍然需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同时推进,必然会影响推进的速度。

因为如果纵向上的闭环迟迟没有完成,他在其他垂直领域中复制的必然也只是一个不完整的价值链。

第三,横向上进行品类扩充,2014年准备好打恶仗。

如果说纵向发展可以看作是大众点评练内功的话,那么,横向上的品类扩张基本可以看作对其外部拓展能力的考验。

根据公开信息,大众点评2013年完成了事业部改革,分为预订事业部、团购事业部、结婚事业部和酒店事业部。

其中团购和结婚事业部是大众点评的主要现金流来源。

张涛希望能稳住现金牛业务,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酒店点评业务和外卖业务。

从业务布局上看,除了餐饮这项成熟业务之外,大众点评目前的主攻方向也都有明确的对标公司。

比如其预订业务,瞄准的是美国上市餐饮预订公司OpenTable,酒店业务瞄准的是旅游评论网
站TripAdvisor。

但如果认真分析,拓展难度也不小。

比如预订业务在中国发展具体前景如何,还没得到验证。

酒店业务方面,无论携程还是美团,在2013年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大众点评在2013年其实就已经进军这一领域,现在看官方并没有公布相关业务数据;至于点评信息类业务,
像TripAdvisor已经在做本地化运营,两者无疑将直面竞争。

而在婚嫁领域,长期看这是一个低频次业务,成长性可能也有限。

在外卖业务方面,竞争环境相对还好,因为各家才刚刚发力不久,需要大众点评追赶的差距并不大。

总起来看,2014年里主要的垂直行业领域将爆发激烈争夺。

对于大众点评而言,既有与夙敌美团之间的斗争,也有与携程、去哪儿等这类垂直电商的遭遇战,还包括与百度、阿里等大平台之间的虎口夺食。

从士气上说,这种狭路相逢只能是勇者胜;而从细分商业模式上看,其实很多人也在关注,这种拿文字投票的模式(点评信息)与拿账单投票(团购支付)的模式到底哪种更具成长性。

第四,平台策略稍有模糊,具体做实还有待时日。

大众点评CEO张涛的新年贺词,提到了一个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双平台战略布局”。

小西以为,这个所谓“平台”作为市场宣传有其意义,但在战略层面,这个“平台战略”显然还需要继续培育。

为什么这么说?所谓平台,基本是与海量用户、与开放、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

坦白说,就目前大众点评的地位和体量来看,还没有达到成为平台的阶段。

在这点上,我们从大众点评开放平台的发展可见一斑。

2013年初这一平台正式发布,结果从发布起,就遭到了潜在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的严重吐槽,比如严格限制了申请开放借口的企业资质,比如只能获取数据、不能提交数据,单向操作的开发空间等等。

这些细节无需再讲,小西以为这件事的根本在于,不是开放平台这个方向不好,而是开放平台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如果你是BAT这样的巨头,你不谈开放平台会有人来求着你,你不谈开放平台大家会认为你不是正宗互联网公司。

大众点评是什么级别的公司?千万级别的用户数,自己还在圈用户的过程中。

比他大点的,大众点评怕自己数据被吸走;比他小点的,同样也担心数据被大众点评吸走。

在这个级别上谈开放,谈不上什么生态环境,只有互相猜忌。

对于2014年的大众点评,小西以为,所谓平台依然不能成其业务方向之一。

在BAT以及更多竞争对手面前,大众点评尤其需要放低身段,在基础业务上踏踏实实、精耕细作。

所谓的苦活累活是不
好干,但坚持做下去自有其价值。

不管是独立发展,还是为收购做准备,皆是如此。

此番张涛在年会发言中提及”二次创业“,小西查了查发现,其实称为“三次创业”更为合适。

因为在2012年时,大众点评苦心耕耘多年PC网内容之后,突然发现移动端的巨大影响力,于是决定大调整。

张涛当时在一次采访中就称之为”二次创业“。

认真算起来,如今距上次也就刚过一年,大众点评这么快就迎来”三次创业“,从中亦可见市场变化之快、创业之不易。

转自:猎云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