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会计学原理第3章

合集下载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会计学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会计学原理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了解会计信息的利用与分析,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账户的开设和核算方法。

3.理解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4.熟悉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5.能够利用财务报表对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约束条件。

3.会计条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4.会计信息的用户和利益相关者。

第二章会计科目的设立和核算1.会计科目的定义和作用。

2.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3.存货和长期资产的核算。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核算。

第三章会计分录与账户的赋值1.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贷记和借记的基本概念。

3.凭证的种类和形式。

4.分录的分类和编制要求。

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

3.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4.利润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

第五章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1.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定义和意义。

2.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3.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监督和实施。

第六章财务报表的利用和分析1.财务报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

2.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四、教学策略1.实行案例教学法,重点讲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

2.处理针对性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

4.引导学生从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考虑会计这一职业。

五、考核方式1.期中考核(40%):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2.期末考核(50%):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

3.课堂表现(10%):主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功能解释会计的定义,描述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等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阐述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推导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解释账户的概念和结构2.2 记账方法与记账符号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说明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3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分录的规范性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阐述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3 现金流量表阐述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第四章:会计信息披露与分析4.1 会计信息披露讲解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规定,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介绍主要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4.2 财务分析方法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强调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4.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含义和作用,介绍常见的会计政策选择强调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2 会计估计介绍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阐述会计估计的方法和程序强调会计估计的客观性和谨慎性5.3 会计差错解释会计差错的含义和类型,阐述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强调会计差错的识别和纠正的重要性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介绍存货的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6.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阐述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日记账核算、存货明细账核算等介绍存货的控制方法,如存货盘点、存货周转率分析等6.3 成本计算与管理解释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讲解成本计算的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强调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阐述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讲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7.2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介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折旧核算等阐述固定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7.3 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阐述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演示固定资产折旧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体现第八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负债的分类,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阐述负债的核算方法,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科目的核算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化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讲解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如利润分配、增资扩股等8.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解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强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第九章:收入、费用与利润9.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解释收入的概念,阐述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介绍收入的主要来源,如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9.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介绍费用的分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阐述费用的核算方法,包括费用账务处理和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9.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包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介绍利润分配的原则和程序,如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利润等第十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功能与分类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阐述会计软件的分类,如通用会计软件、专用会计软件等10.2 会计软件的配置与使用讲解会计软件的配置方法,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版本选择等介绍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报表输出等10.3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解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阐述它们在现代会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对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规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二)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 将材料物资过程中所发生的买价和采购费用按一定种类的
材料物资进价归集和分配,确定该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例】 购入甲、乙、丙三种材料各项支出如下表:
计算方法: 1. 分摊间接费用——按材料重量分摊运杂费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2. 登记甲、乙、丙材料明细分类账如下: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三)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计算 权责发生制是按实际发生的和影响的期限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成本就是应由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 付,都应全部计入当期成本;而不应由当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便已经 支付,也不能计入当期成本。
四、成本计算的内容和程序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第一节 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一、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一)意义
正确组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是完成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 济效益目标的重要方面。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二)内容 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交易或事项。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产品生产过程核算11~23例会计事项核算见教材。 生产过程核算图
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教案第3章
反映生产过程各帐户间的关系
原材料
材料实 发出用于生产 际成本 的材料成本
生产成本
登记当期发生的、 登记期末结转
应计入产品成本 的完工产品的
的生产费用
实际生产成本
产成品
完工入库 产品成本
应付工资
实际 应由产品 支付 成本负 的工资 担的工资
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要求 (一)什么是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什么是成本计算——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负债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预计负债 ……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之三:所有者权益
定义 ➢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企业所 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特征 ➢ 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 一般不需要偿还给投资者,除非企业发生清 算、减资的情况; ➢ 可分享企业利润。
会计事项的发生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单位:万元
会计要素 会计事项 事项发生前 事项影响 事项发生后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12.用银行存款支付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的水电费1 万元:银行存款减少1万元,管理费用增加1万元。
1 175
335
840
̶1
+1
1 174 335
839
32
四、会计事项
一、会计对象
企业资金的运动
企业(制造业)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及分配
投资者 债权人 企业内部
采购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银行存款等 货币资金
原材料 储备资金
在产品 生产资金
固定、无形资产 折旧、摊销 长期资金
薪酬及其他费用支出
补偿生产耗费
留成收益积累
产成品 成品资金
银行存款等 货币资金
会计要素 会计事项
事项发生前 事项影响
事项发生后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11.销售产品价款共计20万元,货款根据合同已 在上期通过银行预先收取:预收账款减少2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0万元。
1 175
355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让学生了解会计部门和组织结构1.2 教学内容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等式会计部门和组织结构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等式和会计部门的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会计等式和会计部门的知识完成相关题目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让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实践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理解会计分录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让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账簿的设置和实践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理解会计账簿设置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设置和管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财务比率的概念和应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财务比率的计算和解释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加深学生对会计分析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的理解财务比率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财务比率计算和解释的掌握程度第五章:会计软件与信息化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5.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实践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的理解会计软件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让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概念6.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理解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存货和成本计算的理解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及其计算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理解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管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让学生掌握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方法让学生了解坏账损失的计算和坏账管理策略8.2 教学内容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回收方法坏账损失的计算和坏账管理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回收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坏账损失和坏账管理策略的实际案例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应收账款和坏账管理的理解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练习:评估学生对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利润分配与税收筹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筹划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税收筹划的理解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利润分配和税收筹划的理解税收筹划练习:评估学生对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审计的目的和过程让学生掌握审计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审计的目的和过程审计的方法和技巧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的目的和过程,审计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内部控制的理解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理解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重点环节: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1、企业于7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9月10日收到货 款;
2、企业于12月3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来年全年的保 险费; 3、企业于8月5日收到购货单位的预付货款,存入 银行,而按合同规定于9月份交付商品; 4、企业于9月2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3、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进行计量 A、历史成本 B、现值 C、可变现净值 D、重置成本 4、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 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 A、重要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谁的效益更好?
现有甲、乙两人同时投资一个相同的商店。假设2013 年8月,甲取得了20000元的收入,乙取得了17000元的收 入,他们所销售的货物采购成本都是10000元,都发生了 7000元的广告费。没有其他收支。 月末计算收益时,甲将7000元广告费全部作为本月费 用;而乙认为7000元广告费在下月还将继续起作用,因而 将它分两个月分摊,本月承担一半即3500元。 计算比较甲、乙的利润,并分析谁的效益更好?
——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可理解性原则
又称明晰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提供看得懂的信息
四、可比性原则
指“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 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 得随意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word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解释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会计学的目的和重要性1.2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学的历史和发展概述会计学的历史演变讨论会计学的现代实践和趋势第二章:会计记录和账簿2.1 会计记录的基本概念解释会计记录的重要性讨论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2.2 账簿的种类和用途介绍不同的账簿类型(如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讨论账簿的使用和管理2.3 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演示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和编制试算平衡表第三章:财务报表3.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3.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3.3 利润表的编制介绍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如何编制利润表第四章: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4.1 会计准则的作用和重要性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目的讨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4.2 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处理介绍会计估计的基本概念讨论会计估计的方法和原则4.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解释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讨论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影响第五章:会计软件和信息技术5.1 会计软件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会计软件在现代会计中的作用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特点5.2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解释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3 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讨论会计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和管理介绍存货的种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成品讨论存货的管理方法和库存控制6.2 存货的计价方法解释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法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6.3 成本计算与产品成本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讨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介绍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7.2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讨论固定资产购置的会计处理解释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7.3 折旧方法和计算介绍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演示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第八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和管理介绍负债的种类,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讨论负债的管理方法和风险控制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要素,如股本、盈余等8.3 长短期负债的会计处理讨论长短期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解释负债偿还的会计处理和影响第九章:收入、费用与利润9.1 收入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收入的基本概念介绍收入的分类,如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9.2 费用的分类和计算介绍费用的种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演示如何计算和确认费用9.3 利润的计算与分析解释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讨论利润的分析和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第十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0.1 审计的定义和目的解释审计的基本概念强调审计在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中的作用10.2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讨论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解释内部控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10.3 审计过程和内部控制的评估介绍审计过程的基本步骤讨论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学的目的和重要性会计学不仅是财务记录和报告的工具,更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提供关键信息的关键环节。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核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其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会计职业中的伦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会计学的概念和特点2.会计的目标和作用3.会计信息的特点和要求第二章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规则1.实体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2.会计要素和基本规则第三章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1.会计等式和会计分录2.借贷记账法和现金记账法第四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1.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码方法2.会计凭证的种类、内容和编制方法第五章账户的建立和操作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建立和使用方法2.成本、收入、费用类账户的建立和使用方法第六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会计准则的概念、分类和相关法规2.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建立方法第七章财务报表与分析1.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2.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第八章会计与成本管理1.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会计学原理的理解。

4.作业实践法: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工具1.录播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相关的教学课程,便于学生反复学习和复习。

3.计算机软件: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的实操练习。

五、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和讨论质量,进行评价。

2.作业完成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进行评价。

3.考试评价: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章会计学概述第二周:第二章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规则第三周:第三章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第四周:第四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第五周:第五章账户的建立和操作第六周:第六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第七周:第七章财务报表与分析第八周:第八章会计与成本管理七、教学参考书目1.《会计学原理》,李晓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会计学原理

三、会计信息的特征
货币计量 综合性
表现在:现金、材料、商品、机器等均可货币化 后汇总。
连续性
表现在:
每日记录 前后会计期间对应 会计方法统一
第二节 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使用者:
投资者
政府机关
会计信息
企业管理层
债权人
企业员工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投资者
从获利的角度,需要履行受托责任的企业定期 提供的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
如何判断重要与否?
项目的性质 金额大小
实质重于形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 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 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
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仅仅依据法律形 式
该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 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二、会计信息的内容
财务状况
某一时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布和结构 反映多少和哪些 形成资产负债表
经营业绩
某个会计期间内 收入、费用、利润情况 反映多少和哪些 形成利润表
现金流量
某个会计期间内 涉及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所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情况 例:产品生产销售、股票购入转让、借款还款 形成现金流量表
另有八个学时的实验课:11周开始
第三章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概述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一节 会计信息概述
会计信息的含义
财务信息
会计信息的内容
货币化的财务信息
会计信息的特征
货币计量 综合性、连续性
一、会计信息的含义
从会计视角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 是企业的价值运动或资本运动情况 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 量等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

会计学原理简明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解释会计学是研究财务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的科学。

强调会计学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1.2 会计学的目的和目标讨论会计学的目的,包括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解释会计学的目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1.3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

解释这些原则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二章:财务报表和会计要素2.1 财务报表的组成解释财务报表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强调每个报表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中的作用。

2.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学中的六个基本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解释这些要素在财务报告中的定义和分类。

2.3 会计方程式详细解释会计方程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展示如何使用会计方程式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三章:记账方法和会计分录3.1 记账方法介绍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解释每种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

展示如何记录日常业务活动,包括交易和事件的会计分录。

3.3 会计账簿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解释会计账簿在记录和汇总会计分录中的作用。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4.1 财务报表的编制解释如何根据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展示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步骤。

4.2 财务报表的分析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

展示如何使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绩效。

4.3 财务比率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利润比率等。

解释这些比率在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绩效中的作用。

第五章: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讨论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内容:
第一节会计信息概述(含义、内容和特征)
第二节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具体内容:
第一节会计信息概述
一、会计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客观事物的特征及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表征。
举例:会计信息、统计信息、业务信息、技术信息、人事信息和其他信息
信息意指音讯、消息。信息的含义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例如,我国上市公司要求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考虑到季度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较短,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季度财务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因此,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公司季度财务报告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披露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这种附注披露,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要求。
会计信息:资金的运动特征及运动状态的反映,是资金运动的客观属性的表征。
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视角所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会计角度所揭示的企业经济活动仅仅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与价值、资本等相关的内容,即企业的价值运动或资本运动。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
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教学分组;注: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安全事项;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教学条件;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说明;
参考资料;注:是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其它;注:指另行增加的要素项目,由各系、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自行规定其名称和要求。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本章小结】
1.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视角所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特征有: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信息为主;综合性;连续性。
2.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企业管理层、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公众等。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八大原则,分别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课后小结:
注:教师完成本教学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教学引入(可选):
注: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本教学单元的课程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实践课还应注重其对实践环节的指导性,必要时应包含实践步骤及其说明。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注:此部分详略取决于教师教学经验多少、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经验少、内容较生疏的教师此部分应更详细。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授课题目:第3章会计信息
教学时数:
4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单元的目标”、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掌握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的内容、特征
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重点: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的内容、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 出资者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出资者虽然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具体而言,出资者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主要是: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检查管理当局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2、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前景、本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风险,做出维持现有投资、追加投资或转让投资的决策。
五 职工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企业研究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企业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应当事先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职工在履行上述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时,必然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信息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某一时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的分布与结构状况;如资产负债表。
经营成果:企业一定会计期间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如:利润表
现金流量: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从事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现金净流量情况。如现金流量表。
三、会计信息的特征
(一)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信息为主
3、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及诸如企业扩张、收缩等方面的策略。
出资者除包括现有出资者外,还包括潜在的出资者。对于潜在的出资者来说,他主要是根据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各种投资机遇、估量投资的预期成本和收益以及投资风险的大小,做出是否对该企业投资的决策。
四 债权人
债权人是企业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债权人提供信贷资金的目的是按约定的条件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收人。也就是说,债权人关心的主要是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基于此,他需要了解资产与负债的总体结构,分析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从而做出向企业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
(二)综合性
(三)连续性
第二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在会计信息中,有一部分是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益各方共享的通用的会计信息。另一部分是出于竞争性自我保护只供管理当局使用而不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前者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传递的信息,后者如产品的成本构成及单位成本变动信息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这些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二 政府部门
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必然通过税收、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在宏观调控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提供的数据是调控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会计核算资料是国家统计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资料来源。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的税收征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证券管理部门无论是对公司上市资格的审查,还是公司上市后的监管,都离不开对会计数据的审查和监督。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中,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其监管的内容,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又是其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
一 企业管理当局
企业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处于单位领导和管理的最高层次,对于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拥有决策权或者执行权,与单位其他人员之间是一种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企业要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相关的、可靠的信息为依据。当然,企业管理当局在决策过程中,除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外部使用者无法掌握的内部信息。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例1】某公司于20×7年末发现公司销售萎缩,无法实现年初确定的销售收入目标,但考虑到在20×8年春节前后,公司销售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为此提前预计库存商品销售,在20×7年末制作了若干存货出库凭证,并确认销售收入实现。公司这种处理不是以其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的,而是虚构的交易事项,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也违背了我国会计法的规定。
注:指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实践教学还包括实践操作训练的主要指导要点;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指导方法等。
教学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课堂提问;习题
注: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演示、实验、实作、讨论、案例分析、仿真或真实现场实作指导等)、教学辅助手段(教具、模型、图表、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特殊教学或实践环境等)、师生互动、板书等的设计。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