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治概要和临床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又是最实际和己广泛应用的一种技 术……WHO的意图是促进和推荐一个国 ……WHO的意图是促进和推荐一个国 际上通用的、完整的标准化耳针术语。 这将对耳针疗法所做的严肃研究及其可 比性进行验证提供方便。”
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耳穴工作者都是 在为国际标准努力。我国1992年出台的《 在为国际标准努力。我国1992年出台的《耳 穴国际》 穴国际》就是一个重大的动作。这也是继 《经穴标准》后中医学界第2个国家标准。 经穴标准》后中医学界第2
比如同一个面瘫也可归好几种病。更重要 的是耳穴治病最佳疗效的有哪些?也就是其 共性的东西是什么?而且许多文章缺乏有据 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对照和统计学处理。 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单纯耳穴或耳穴、体 穴合用不分,就很难说明耳针的确实疗效。
各地应组织重点项目,协作攻关,筛选出耳 穴治病的疾病谱,进而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 其治疗机理。耳穴的诊治应用不仅是针灸医 师、中医师的工作范围,其生命力在于一开 始就有中、西医各学科的医师在应用、在观 察,现在有着更广泛学科的群体在关照着耳 穴工作。
由于耳穴诊治的机制尚在摸索之中,由于 海内外中西医专业人员广泛介入,产生歧见 较多,争鸣之声不绝于耳。比如有人提出耳 廊正面与背面相对称的论点。加上《 廊正面与背面相对称的论点。加上《耳穴国 际》强制性实施缺乏力度,配套研究组织不 到位,后续工作投入不足。
目前,辛辛苦苦制定出来的《耳穴国标》 目前,辛辛苦苦制定出来的《耳穴国标》 并未广泛规范使用。作为针灸大国,如果缺乏 广泛的标准化基础,要为耳穴国际化标准提供 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显得力度不够。
专门机构缺少,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造 成有许多空白。其中不少是基层工作者可以 涉足的热点。耳穴的诊治、预防是大有可为 的,尤其在临床实践方面深入探讨,必定会 有丰硕的成果。
谢 谢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病先防”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预防 医学在耳穴诊治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资料 表明,耳穴预防有效的病症有:急性结合膜 炎、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 感冒、晕动症、竞技综合征、痛经、产后出 血、输液(血)反应、胆系手术中的心胆反 应、药物或放、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
综上所述,以调节为主要特征的针灸 治疗越来越受各国患者的欢迎。耳穴诊治由 于其探索性强,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具有独特 优势,
妇科及乳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心脑血管疾 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尤其在镇痛 方面都有十分满意的效果,有很大的比例是 即刻生效。
据有关统计1993年起,10年来已发表 据有关统计1993年起,10年来已发表 的315篇文章,我国目前用耳穴治疗的病症已 315篇文章,我国目前用耳穴治疗的病症已 达200种以上,遍及内、外、妇、儿、五官、 200种以上,遍及内、外、妇、儿、五官、 皮肤等各科,总有效率达85%左右,显效率大 皮肤等各科,总有效率达85%左右,显效率大 约50%,其中以痛证治疗效果最佳,显效率 50%,其中以痛证治疗效果最佳,显效率 80%左右。但有关病种的统计缺乏科学的依据。 80%左右。但有关病种的统计缺乏科学的依据。
其后葛洪、许逊、孙思邈、龚云林、王肯堂 等医家对耳穴都有所阐发。清·汪宏《 等医家对耳穴都有所阐发。清·汪宏《望诊遵 经》有“论耳诊治提纲”一节; 论耳诊治提纲”
明·杨继州《针灸大成》也有论及。新近发现 杨继州《针灸大成》 的《敦煌遗书》有关耳穴的记载使我国耳穴 敦煌遗书》 史料提早了好几百年。
国外与《内经》 国外与《内经》大致相同时间的希波 克拉底为代表的西方医学著作中亦有耳廊部 位医病的记录。1956年法国P Nogier提出含42 位医病的记录。1956年法国P·Nogier提出含42 个穴位的倒置胎儿的耳穴图,促进了耳穴的 系统化。
发掘和收集了古代和近代有关耳穴诊 治病症的经验、理论和史料; 对耳壳解剖、组织和神经支配方面的 研究; 耳穴定位的发展; 耳穴辅助诊断的发展;
1988年以《耳穴标准化方案》 1988年以《耳穴标准化方案》为题发表 在当年《中医杂志》 期。1990年WHO总干 在当年《中医杂志》第6期。1990年WHO总干 事中岛宏博士指出:“……从科学上说,在 事中岛宏博士指出:“……从科学上说,在 针刺的所有微针系统中,提供了最好文件和 发展得最好的可能是耳针了。
耳穴诊治概要和临床实践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张永树
耳穴诊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 验。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了“ 验。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了“耳 脉”与上肢、眼、颊、咽相联系;
《内经》记载了十二经络直接或间接上达于 内经》 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轮枯焦, 如受尘垢者,病在骨”等,还有耳部放血治 头痛、瘀血、胁痛、热性病和吹耳治疗闭症。
耳穴刺激方法的发展; 耳穴治疗方法的发展; 耳穴在预防方面的发展; 耳穴在麻醉方面的发展; 耳穴实验研究的发展; 耳穴学术交流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16日国家技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16日国家技 术监督局批准公布了《 术监督局批准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 标准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简称 耳穴国标)。此举表明耳穴诊治走上规范化 乃至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这是耳穴工作者的 共同语言,也是学术研讨的工具。
有人提出,耳穴诊断是中医诊断的独特体 系,可能由此带来带有模糊数学的概念, 有其不确定性,难以量化,如色泽、凸起、 龟裂、皱褶。相关的报道多出自兼职工作 者的个人兴趣或经验积累,此方面尚无专 门研究机构,
如能从耳穴望诊指标明确阳性率高, 假阳 性率低的病种入手,运用科研手段,总结和 验证其规律,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对提示 生命科学的奥秘方面也可能有重要的理论意 义。
比如针刺的深度、选穴的多少、配穴的规律 都有许多绝技。更有些暂不是搞针灸的,依 凭耳穴一招鲜,应付多种疾病的门诊,这些 技能方面的重要积累看来,大量耳穴资料沧 海遗珠,必须有人担当整理、研究,形成耳 穴的手法研究分支学科。
用耳穴的辅助诊断以望诊、染色及三参 数电测定数据为指标,这是争议比较大的 课题。其一,诊断的建立历来未列入耳穴 的课题。其二,耳穴的观察客观的指标不 过硬;其三,如何分辨该病的过去时、现 在时或未来时(预测);其四,未筛选出 对某些病在某种病理情况下最客观的辅助 诊断。
耳穴的治疗方式有针刺、压丸、熏灸、 放血、埋针、激光照射、割治、电离子导入、 按摩法等各种方法。现在,似乎以耳压法取 代一切,必然会影响耳穴诊治的发展。针刺 法的明显缺点是奇痛,这就为无创痛针刺耳 穴提出新课题。
放血也是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操作上也 很有讲究。有些潜心耳穴实践的“老耳针” 通过10-20年的实践,在定位、施术、诊断确 通过10-20年的实践,在定位、施术、诊断确 有绝技,
如前所述,五十年代耳穴的系统化工 作很快开展,至1972年对40份资料的统计耳 作很快开展,至1972年对40份资料的统计耳 穴名称达284个,1972年以后各地发表的耳穴 穴名称达284个,1972年以后各地发表的耳穴 则逾千个。
1982年WHO西太办理处委托中国针灸学会进行 1982年WHO西太办理处委托中国针灸学会进行 耳针术语的标准化工作,至1987年中国针灸 耳针术语的标准化工作,至1987年中国针灸 学会先后4 学会先后4次对全国耳针协作组的建议进行试 用——修改,形成建议草案,送交1987年WHO ——修改,形成建议草案,送交1987年 西太区办事处召开专门会议讨论。
耳穴诊治是针灸学大范畴的分支学科。 她在治疗和辅助诊断方面都有比较独特的内 容,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各学科的热点,因其简单、低廉、实效尤其 应引起基层医护人员的重视。
笔者1967年学习运用耳穴诊治近视、眼 笔者1967年学习运用耳穴诊治近视、眼 科疾病、肝胆结石取得明确效果,已总结成 文发表。此外运用耳穴在过敏炎疾患、皮肤 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