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使用工作的通知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现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一)本科课程设置4门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3学分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6学分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2学分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 3学分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二)专科课程设置2门必修课: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学分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三)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

有关具体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执行。

(四)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按照本规定执行。

(五)成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参照本规定执行。

(六)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另行通知。

二、本科、专科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The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修订单位:马列主义学院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执笔人:张炳生、李丽使用年级:三年级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教育学的一的分支学科。

它借助教育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原理、原则、方法的科学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论述,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形成与发展、基本范畴和理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历史考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学生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管理等。

第一章绪论(4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科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含义;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特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

重点:正确认识该门课的性质,概括说明该门课的内容。

难点: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教学要求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思考题: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3、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4、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5、西方行为科学中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6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2012级研究生专用,36课时,按12周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3课时)本讲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要求4.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进步旗帜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成就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本讲思考题:1.通过教学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2.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点。

本讲参考书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第1—1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3课时)本讲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2.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3.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本讲思考题:1.通过教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04.12•【文号】教社科厅[2006]1号•【施行日期】2006.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教社科厅〔2006〕1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中全国力量组织编写。

中宣部、教育部已联合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负责教材的编写组织领导工作。

中宣部、教育部已组建了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建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组,统一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材将供今年秋季教学使用。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2006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中宣发〔2006〕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未经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加强了对教材编写的管理。

但仍有个别出版社自行组织高校教师编写、出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目前,2006年秋季用书订购在即,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管理,规范教材的使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中发〔2004〕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2.总体上看,广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

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

中发〔2004〕16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和高等学校按照文件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

思政课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思政课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思政课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是我院各专业应开设的通识必修课。

为了科学、规范管理上述课程,保证教学质量,现根据学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思政部实际制定上述课程管理实施细则。

一、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和评定教学质量的依据。

由思政部负责组织编写上述校管课程教学大纲,教务处负责审定。

制定教学大纲要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社会发展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二、教材选用教科书是实施教学大纲的教学用书。

由思政部教研室根据课程性质和我院学生实际确定上述课程教材(包括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本等),原则上应选用中央、教育部指定的教材。

教材确定后应及时通知教材处,以便教材科及时征订全院学生所需教材,保证开课前教材到位。

三、教师聘任(一)由思政部教研室根据学院对任课教师资质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查教师任课资质并上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后,建立学院担任上述校管课程的专、兼职教师资源库。

(二)思政部教研室在接到各分系(部)的教学任务通知后,根据教学任务和专、兼职教师资源库的师资状况统筹安排任课教师,并按规定时间报送教务处审核备案。

安排任课教师时优先安排院内专、兼职教师,如果院内教师不能满足教学任务需要,则由思政部教研室负责聘请外聘教师,经教务处审核备案后方可上课,并纳入上述课程的专、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对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思政部教研室应提请其改进。

仍无明显效果的,报请思政部主管领导和教务处,予以解除任教任务。

(四)思政部相关教研室应严格执行学院及教务处对领导和教师的限课规定,特殊情况应事先报请教务处批准备案。

四、制定开课计划和编排课表教务处负责制定全院课程教学计划,统一课程开出时间及制定课表,并向全院公布。

《形势与政策》或其他时事讲座,由思政部教研室与教务处协商,确定教学时间,由教务处统筹安排教学场地,提供教室。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政治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与专业领域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其本科专业应为人文社科类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到基础教育工作岗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

四、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从基础教育领域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倡导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能力的提高。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学分)1外语(4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中学政治课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7.中学政治课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8.中学政治课教学原理与研究方法(2学分)9.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与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10德育原理及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中学思政微格教学实践与评议(2学分)2.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10.24•【文号】教社科[1995]10号•【施行日期】1995.10.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社科[1995]10号1995年10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改革,使高校“两课”教学更好地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现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并请将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我委。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进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改革,根据两年来“两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1)“两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高校“两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两课”教学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阐明了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为我们深入进行“两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2)“两课”教学需要深化改革。

在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环境里,怎样帮助青年学生认清人类历史的走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使他们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两课”教学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它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健全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体系,是正确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构建全面合理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体系以及建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体系建设近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7%[1],远远高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伴随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上世纪末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70%到80%。

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7.8%[2],这已是近几年来比较高的水平了。

面对这一现状,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1.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宏观要求1995年5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拉开了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序幕。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

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

2011年11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咨询指导。

各高校教务、学生工作、就业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1.09•【文号】教思政厅函〔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号部内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现将《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1月9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内分工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的重点任务,特制订本分工方案。

一、工作分工(一)统筹推进课程育人1.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牵头司局:社科司、教材局参加司局:职成司、高教司、民族司、思政司、研究生司、巡视办2.完善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和教案评价制度,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推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牵头司局:高教司参加司局:职成司、社科司、体卫艺司、研究生司、巡视办3.修订各类专业教材,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修订。

牵头司局:教材局参加司局:高教司、社科司、研究生司、巡视办4.研制课程育人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

牵头司局:思政司参加司局:教材局、职成司、高教司、社科司5.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厦门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为了规范实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实践目的独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在课堂之外进行的各项旨在促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民情,服务社会,自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项活动。

该课程是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更深切地感受民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拓展能力,增长才干,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二、指导思想适应学校转型的需要,强化实践育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既要开展校园活动,更要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艺术创作,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实践教学的实际运行。

思政部全体专职教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个教学合班的实践教学活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5.03.22•【文号】教社政厅[2005]1号•【施行日期】2005.03.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教社政厅[200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属各高等学校:2005年3月11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

为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现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传达贯彻。

同时,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精神,落实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的各项工作部署,做好本地本校的实施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我部。

附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教育部办公厅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二日附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研究部署《意见》的有关实施工作,3月11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的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教育部社政司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认真学习了《意见》精神,并围绕袁贵仁副部长的讲话,结合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进行了研讨和部署。

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会议通报了去年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开展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总学时: 8 学分数:?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一、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

2、目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

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每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将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办公室根据社会现实情况,制定出本年度的社会实践内容。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格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格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非独立开课课程)开课系(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课程类型:实践课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其中实践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院本科各专业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程简述本课程是研究当代社会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发展道路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一门最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课程。

该课程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全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实践目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为了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2、基本要求:学生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及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社会实践的课题,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方法与时间,确定课题小组的社会实践的实施计划,及时整理、分析调查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践方式与注意事项1、集中理论指导与分散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结合。

2、遵循“就近就便,经济高效”原则,加强安全防范、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严禁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活动。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规定和安排,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南,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大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在制订和执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教学大纲的作用教学大纲作为一份权威的教学文件,对于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学大纲,学生和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到在本学期或学年内要完成的任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信息,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面的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课程思政应该贯穿于教学大纲的每个环节,起到引领学生思想的作用。

三、如何在教学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1. 课程目标: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课程的思政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

2. 学习内容:课程思政也应该体现在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或者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4. 评价标准:最后,教学大纲中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教师可以通过论文、口头答辩等形式的评价,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课程思政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在教学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方面,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计划和安排的基础,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和有序安排;另一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

因此,教学大纲在高校教育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制定原则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大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学大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

教学大纲作为教学计划的核心文件,应当明确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统一课程思政的要求。

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大纲涵盖了各种课程,包括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

在这些课程中,思政教育应该贯穿始终,体现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课程中。

制定教学大纲有助于统一课程思政的要求,确保各门课程能够共同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3.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学习教学大纲,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从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制定原则1. 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介绍: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选用等。

(2)目标要求: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达到什么水平。

(3)教学内容:详细列出课程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系统完整和有序安排。

(4)教学方法: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措施。

构建“一引二融三合”工作机制,破解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难题

构建“一引二融三合”工作机制,破解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难题

构建“一引二融三合”工作机制,破解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难题摘要: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推出的一项育人育才新举措。

当前,课程思政已在全国各类高校全面推开,但落实中也存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师育人意识不强、思政能力不足、育人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对此,通过构建“一引二融三合”工作运行机制,可有效破解制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瓶颈问题。

一引,即强化党建引领,把好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正确方向;二融,即融入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夯实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素质基础;三合,即实施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配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融合,优化课程相关内容与改进教学方式手段结合,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思政能力问题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性举措。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和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各级各类高校依据纲要,结合学校实际,细化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措施、路径和保障条件;广大教师迅速转变思想观念,修订培养方案,增强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实现了自身思想境界和学生思想品德同步提升。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矛盾问题。

一、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一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

认识的高度决定落实的力度,由于受以往教学习惯的影响,少数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感到,学校已经开足了思政课,每学期还安排各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没必要再占用专业课时间进行课程思政;有的认为,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培育技能,课程思政是附加任务,做多做少无所谓。

二是教师课程育人意识不强。

有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深,对课程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专业知识讲授,轻价值塑造引领,有的即便在教案中设计了思政元素,授课过程中也是一带而过,既不重过程,也不问效果,课程思政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使用工作的通知
教社科厅函[2012]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2010年,经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启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目前,硕士研究生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博士生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五门课程教学大纲已经中央审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体现新教学大纲使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做好新课程方案实施工作,现对上述课程开设及教学大纲使用提出如下要求:
1.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强化管理。

要抓紧做好全员培训工作,做到先培训、后上课,确保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

2.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做好五门教学大纲的征订和使用工作,确保每位授课教师人手一本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并组织好教学。

3.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和高校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编写讲义或辅助读物。

4.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及时研究解决新大纲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情况应及时报我部。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