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专题训练13 人口的变化题组演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变化(必修2)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变化(必修2)

单元复习(五) 人口的变化【单元知识网络】【单元质量评估】一、选择题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① B .乙—②C.丙—③D.丁—④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读左图可知,乙图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的过渡类型,与右图中的②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丙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甲、丙、丁三国人口增长特点分别对应右图中①③④阶段不符。

故选B项。

第2题,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答案:1.B 2.C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3~4题。

3.从上图分析四地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丙、乙、丁B.甲、乙、丁、丙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解析:第3题,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人口增长最快;从乙图可以看出,该地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人口接近零增长;从丙图可以看出,青壮年人口多,老龄人和少年儿童比重较小,人口增长较快;从丁图可以看出,该地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第4题,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丙地只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看不出人口数量是否达到合理容量,丁地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答案:3.A 4.B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5~6题。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单元 人.

(1)读轴:即明确横轴 (自变量) 、纵轴(因变量 )各是什么,
弄清含义,做到读图识变量。另外要注意从材料或图名中获取 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
(2)看线:采用“先分后合”法,先看各曲线的变化趋势,
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 曲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再综合分析各 曲线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3)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
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控制人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 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
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 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判读分析 该类图示时,一般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 下:
【典型问题】 以图 2为例,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
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
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读图指导】 (1) 列要素 —— 图中有人口数量、资源储量、粮食产量、工 业产值、环境污染程度五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看变化 —— 图中人口数量、粮食产量都不断增长,后期
(4) 辨原因 —— 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相互”影响,即明确
人口增长对各要素的影响,各要素对人口增长的制约,最后趋
于平衡。人口数量的增长是环境各要素产生变化的根本要素, 因此要合理调控人口数量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5) 找对策 —— 协调人地关系,要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和上面 的分析,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生产、工业发展、污染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Ⅱ) 专题1.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押题专练) 含解析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Ⅱ) 专题1.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押题专练) 含解析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

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1~2题。

国家人口密度/(人/km2)HDI平均寿命国民平均就学年数老年人口比例/%甲4030。

38551.13.3 2.98乙1260.38554。

64.3 3.41丙1110。

71976.910.411.04丁80.71967。

28。

815.26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D.丙、丁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1963~1972年B.1975~1986年C.1984~1990年D.2000~2010年4.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3。

C 4。

D 第3题,当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不考虑人口迁移因素,此阶段内人口数量必然减少.第4题,图中显示该国人口目前增长情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型,一般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严重。

读我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5~6题.5。

若要绘制如上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则须具备的数据资料是()A.出生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B.死亡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C.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D.各年龄段男性人口数量、各年龄段6.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突出特点是()A.劳动力比重增大B.性别比例平衡C.老龄化趋势严重D.独生子女减少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

(新课标)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口与城市同步测试卷课件

(新课标)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口与城市同步测试卷课件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用各圈的面积乘 以人口密度,计算出人口总数,第三圈约是 4 744 110 人,人数最多,C 对。
9.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 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 )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11.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 B)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速度快 C.再城市化速度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甲图所示国家是墨西哥,与中国同属于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快;而 城市化水平高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再城市化是 发达国家城市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逆城市化是发达 国家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故选 B。
【解析】从图甲中各曲线的变化可知,a 为人口 机械增长率、b 为出生率、c 为死亡率、d 为人口自然 增长率。
2.2010 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D ) A.总人口增长快 B.人口自然增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快 C.迁移人口少 D.人口老龄化严重
【解析】从图乙中可知,2010 年该省 65 岁及以 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 7%,说明该省已出现人口老龄 化。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 1982 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 8~
9 题。
面积 各圈范围
人口密度(人/km2)
(km2)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内圈(0~6 km)
113 21 764 21 206 19 554 20 416
2014 年 12 月,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章末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2017年的最新数据当中印度人口增加到13.26亿人,而中国人口为13.7亿,相比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在不久之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完成1~2题。

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无法确定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印度人口还在快速增长,说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

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和人们生育意愿较高会影响出生率,导致出生率较高。

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

(2017·安徽亳州质检)1949年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A.中学老师B.建筑设计师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答案 3.D 4.D解析第3题,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在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所以D正确。

第4题,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所以D正确。

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以下是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请考生刚好练习。

例1 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始终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

材料二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日的13亿人口?为什么?(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则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数将会怎么改变?(3)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解析】本题以历史材料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在历史事务中的体现。

乾隆年间虽然出现了人口的高峰,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低许多,所以其并不能养活现在生产力水平下能养活的13亿人口,这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答案】 (1)不能;资源种类和数量少(粮食产量低),科技水平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低,国外资源流入少等。

(2)人口数量削减。

(3)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针对训练1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头下半期人口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A.云南B.广东C.广西D.福建(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缘由是()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B.耕地面积广袤,水资源丰富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缘由是()A.人口分布的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D.消费水平的差异解析第(1)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地理必修2复习——人口的变化 及答案解析(8K)

地理必修2复习——人口的变化 及答案解析(8K)

地理复习(4)人口的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2017年的最新数据当中印度人口增加到13.26亿人,而中国人口为13.7亿,相比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在不久之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完成1~2题。

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无法确定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7·安徽亳州质检)1949年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A.中学老师B.建筑设计师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A.1970年B.1985年C.2005年D.2013年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 (2017·辽宁铁岭联考)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下图是“我国2001~2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

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8.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 )A.2020年B.2040年C.2060年D.2075年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201-300(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201-300(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201-3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4.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人口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6.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B.②C.③D.④8.“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1935年,胡焕庸先生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将中国人口区划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之后该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它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3人口的变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3人口的变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专题训练(十三) 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5·湖北八市联考)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B.南美C.西欧D.北非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大约在②所示时间段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此段时间以后总增长率大于0,人口开始增加。

第2题,图示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一段时间为负增长,而有大量的人口迁入说明经济发达,因而最可能位于欧洲。

(2015·东北三校模拟)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完成3~5题。

3.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4.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5.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3.B 4.D 5.C 第3题,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2010年相差最小,选项B正确。

第4题,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

第5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增多,导致出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而死亡率应该趋于下降。

(2015·陕工大附中模拟)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

第一讲人口的数目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基础稳固组 ](2017 ·天津联考 ) 以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一样期间的人口增添模式表示图。

读图,达成1~ 2 题。

1.该国人口增添模式的演变次序一般为()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2.致使该国人口自然增添率变化的可能原由有()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行④资源十分贫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分析:第 1 题,人口增添模式的演变次序一般是: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人口增添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 降低 ) ,既而是出生率( 降低 ) ,应选 D项。

第 2 题,人口增添模式的转变,归根究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经过鼓舞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添率的变化,故③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添率的变化没有影响,故②错误;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添率高低没有必定的联系,故④错误,选 B 项。

答案: 1.D 2.B(2017 ·湖北要点中学联考) 以下图表示 1970 年至 2040 年我国劳感人口的增添变化( 含预测) 。

读图,达成3~ 5 题。

3.我国劳感人口数目最多的年份大概是()A. 1980 年B. 2000 年C. 2015 年D. 2025 年4.从 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我国劳感人口向来保持低增添甚至向负增添转变的原由是() A.劳动年纪人口的死亡率高升B.出生率长久处于较低的水平C.少年小孩人口数目大幅增添D.老年人口数目大幅增添5. 2015~ 2025 年我国劳感人口数目的变化将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添B.公司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分析:第 3 题,从图示能够看出,我国劳感人口增添率在不停降落,但只需增添率为正当,劳感人口数目就不停增添,当劳感人口增添率恰好降低为零时,劳感人口数目达最大值,图中显示 2015 年劳感人口增添率为零,劳感人口数目最多。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题组层级快练(十七)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B.2000年C.2015年D.2025年2.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答案1。

C 2。

A 3。

B解析第1题,图中纵坐标表示劳动人口增长率,当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候,即不再增长,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多,图中显示2015年增长率为零。

第2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方面的政策基调是控制人口增长,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产生劳动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况。

第3题,2015~202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力不足,这将会导致企业间争夺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最新考纲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新人教版必修2 考点一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2)综合分析: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不仅与人口迁出地有关系,与人口迁入地的关系更密切。

因此,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时,应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考虑,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两处空间,从正反两方面认识这一问题,如下图所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北京文综)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 × )解析20世纪50~70年代,人口迁移到东北地区应该是发展工业,开发资源,开发边疆,以及“上山下乡”政策号召,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2)(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单元综合提升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规范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原因,古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在人口迁移更多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

影响可对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合计13.25 42.68 19.17 9.11 10.32 0.22(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思维流程](1)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迁移最主要原因:务工经商,属于经济因素(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序比例情况表→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文化素质较低,为廉价劳动力(3)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务工经商经济(2)文化劳动力(3)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技法点拨角度一以某一人口迁移案例的图表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角度二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区域图→人口迁移特点→迁移原因及影响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人口迁移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土地、水和矿产资源等气候适宜,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等利于人口迁入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经济、交通、通信、教育、婚姻、家庭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受教育水平高等,促进人口迁移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宽松的人口迁移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会引起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入地有利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联系等不利加强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等迁出地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联系等不利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等素养提升(2019·江苏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十三) 人口的变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5·湖北八市联考)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B.南美
C.西欧D.北非
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大约在②所示时间段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此段时间以后总增长率大于0,人口开始增加。

第2题,图示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一段时间为负增长,而有大量的人口迁入说明经济发达,因而最可能位于欧洲。

(2015·东北三校模拟)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完成3~5题。

3.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A.2012年B.2010年
C.2000年D.1995年
4.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总量呈增长态势
5.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3.B 4.D 5.C 第3题,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2010年相差最小,选项B正确。

第4题,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

第5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增多,导致出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而死亡率应该趋于下降。

(2015·陕工大附中模拟)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第6~7题。

6.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7.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解析:6.C 7.D 第6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乙国老龄化时间早于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甲国;甲国老龄化速度更快。

第7题,从题干材料可知,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2016·郑州模拟)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迁徙人数占国内迁徙人数比重日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2014年1月16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9.据图中所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该市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天是( )
A.1月28日B.2月1日
C.2月6日D.2月12日
解析:8.D 9.B 受我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在春节期间有“回老家过年”的传统习惯。

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春节前以迁出为主,春节后以迁入为主,2月1日前迁出大于迁入,该市人口不断减少,直到2月1日迁入=迁出,该市人口数量达到最少,2月1日后迁入大于迁出,该市人口不断增加。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0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11.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解析:10.C 11.D 第10题,通过读图可知,流入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小于户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说明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少,即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第11题,流入人口使该市总人口增加,加大了该市的就业压力、环境压力、基础设施的压力,对该市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不大。

二、综合题(共45分)
12.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25分)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有(4分)( )
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
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D.每年新增大量人口就业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8分)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良策?(9分)
解析: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生活条件较好,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太高,人口死亡率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北京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第(2)题,根据人口性别比的概念,用材料中的调查数据计算即可。

第(3)题,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说明劳动力充足。

第(4)题,北京市劳动力人口比例大,所以就业压力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大,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重,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

答案:(1)C (2)102(或103)
(3)否。

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劳动力充足。

(4)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

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等。

(回答合理即可)
13.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

(5分)
(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8分)
(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7分)
解析:第(1)题,读图1,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方面归纳说明。

第(2)题,结合图2,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常住人口的变化。

第(3)题,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从社会(劳动力)、经济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问题可从教育、就业、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2)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

(3)积极影响:①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②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

带来的问题:①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②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