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轵城镇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轵城镇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轵城镇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发光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 B.密度 C.硬度 D.可燃性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氧气4.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先放少量水或细沙B.用髙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 .硫磺B .红磷C .铁丝D .木炭8.“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9.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葡萄”等用品,这里的碘、钙、硒是指( )A .原子B .分子C .离子D .元索10.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 .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 .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D .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12.运送神州十一号的长征二F 型火箭所使用的化学推进剂,和前几次一样,动力燃料都是偏二甲肼(C 2H 8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胼是混合物B .偏二甲肼是由2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氮元素组成的C .偏二甲肼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D .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 .15.构成汞的微粒是 .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16.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17.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H ; 2H ; 3H + .18.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生活中通常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请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建议 (写一点)三、解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根据图示获得的信息.(写三点)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1)一种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实验室用一种无色液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制氧气.(3)一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做“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2.用实验的方法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是A和(填字母)组合,装置A应采取的措施是,作用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2)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3)实验室中得到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停止加热时,要先(4)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助分析原因.(答两点即可)2016-2017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轵城镇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发光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电灯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 B.密度 C.硬度 D.可燃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物质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氧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进行解答.【解答】解: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都会污染空气,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D.【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4.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故B错;C、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先放少量水或细沙B.用髙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先放少量水或细沙,正确;B、用髙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正确;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引起火灾,故C错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故选C【点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同时关于实验操作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常见题目,希望同学们掌握好.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考虑;B、根据磷燃烧的生成物考虑;C、根据现象的叙述方法考虑;D、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考虑.【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错;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产生的是白烟,故B错;C、现象不能说出物质的名称,不能说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知道了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硫会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B、根据磷和氧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C、根据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进行分析;D、根据木炭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A错误;B、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除去氧气,故B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会除去氧气,故C错误;D、木炭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8.“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解题时要注意有效信息的捕捉,在题干中题目特别强调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据此结合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说明NiFe 2O 4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没有说是和二氧化碳反应,故NiFe 2O 4可能不是反应物;NiFe 2O 4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说明NiFe 2O 4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催化剂.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葡萄”等用品,这里的碘、钙、硒是指( )A .原子B .分子C .离子D .元索【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钙、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葡萄”等用品,这里的“碘、钙、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先分析结构示意图得到①是氧原子,②是镁离子,③是镁原子,④是氟离子,再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解答】解:①圆内是8,圆外的电子总数 8,所以该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圆内是12,圆外的电子总数10,所以该图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③圆内是12,圆外的电子总数12,所以该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圆内是9,圆外的电子总数10,所以该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由上述分析可知,①是氧原子,②是镁离子,③是镁原子,④是氟离子,所以是氧元素、镁元素和氟元素,三种,正确;B、②是镁离子,③是镁原子,最外层电子不同,所以②③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错误;C、镁是金属,故选项正确;D、①是氧原子,④是氟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结构示意图.会读懂原子结构示意图,还要知道电子层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H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 .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D .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 、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C 、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 、丹桂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运送神州十一号的长征二F 型火箭所使用的化学推进剂,和前几次一样,动力燃料都是偏二甲肼(C 2H 8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胼是混合物B .偏二甲肼是由2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氮元素组成的C .偏二甲肼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D .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 .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B .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 .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 .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解答】解:A .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C.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1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解答】解:空气中体积约占78%的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答案为:氮气;铝【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并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难度不大.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氖;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氟气.【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氖.根据氟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和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6.00、19.00,一个氧气和氟气的分子中均含有2个原子,则氟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则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氟气.故选:氖;9;氟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5.构成汞的微粒是汞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汞原子;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它们的最大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解: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别即可正确解题.17.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H 氢元素、1个氢原子; 2H 2个氢原子; 3H+3个氢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H可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可表示3个氢离子.故答案为:氢元素、1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3个氢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吸附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生活中通常用加热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请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建议利用洗菜水浇花(写一点)【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2.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5.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6.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 4当成MnO 2加入KClO 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代表氧气B .t 2时刻,O 2开始产生C .t 1时刻,KMnO 4开始分解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7.如图,将充满CO 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⑤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 .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已知:金属X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 和Z 不能;将Y 、Z 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气泡,Z 无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C.甲和丙:空气D.甲和丁:水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濬解度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 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t°C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1B. 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 tC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C 时仍是饱和溶液12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C 降至t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21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列说法正确的是()水水 NH4NO3 o t :t 温度t團二NaOH固体- X 的渔和请濟变洱浊 ¥的馆和濬A. 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 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 若甲为10g 、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B.手于生产氮肥的N22C.用于医疗急救的OD.用于飞艇的He2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 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7、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 、Y 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 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A. Y 的溶解度曲线为b 曲线B. 降温可使X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 X 的饱和溶液从t °C 降温到t °C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21D. t C 时,X 、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3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分值: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Mg-24 O-16 N-1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后表格中)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水结冰D. 汽油挥发2.火山喷发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火山灰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3.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

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物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3B、+4C、+5D、+6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给液体加热C.过滤浑浊的水D.检查气密性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C、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D、铜丝与铁丝——用磁铁吸引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H B.H2O C.H2D.2H7.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A、冰水、镁带B、海水、高锰酸钾C、红磷、食盐D、氦气、二氧化碳9.有关催化剂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同种物质可能对多个反应有催化作用10.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因为受热后分子会膨胀变大D、水结成冰密度变小,因为水分子间隙变小11.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A.液氧B.二氧化碳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12.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的是()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13.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水通电分解D.干冰升华14.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的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种类、分子个数、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15、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内容:绪言至第四单元)一.选择题:BCCAC DDADB CCDD二.填空题:15. 10 立即用清水洗干净 石棉网 用水润湿 ①⑤②④③16.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具有可燃性 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发生爆炸或燃烧17.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18. 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减少污染19. Cl ━ 2Fe 3OH ━ P +52O 5 Mg 2╋ 2个硫酸根离子 三.20.(1) 吸附 b(2) 玻璃棒 漏斗(3) 氢气 + 氧气 水 ; 水 氢气 + 氧气(4)21.(1) 10 非金属元素 (2) 2 电子层(3) 最外层电子 +4 Al 2S 3 (4) 四.22.(1)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2) 量筒 集气瓶 锥形瓶 adgh 装置气密性检查(3)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d 或f 向上排空气法(4) b a23.(1)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2) 1∕10(3)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二氧化锰 点燃 2 8 8 2+20 氢氧燃 料电池 水的净 化装置 宇航员 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及 人体排泄物 加热 通电 二氧化锰 加热(4)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5) 不是(6) 该反应速率太小,不便于收集 分离液态空气法 五.24. 7∶10∶5 174 48.3%25. 解:(1)CaC 6H 10O 6•5H 2O 中m(Ca)∶m(C)∶m(H)∶m(O)=40∶(12×6)∶(1×20)∶(16×11)=10∶18∶5∶44(2)设该缺钙病人每天至少需喝牛奶的体积为X ,CaC 6H 10O 6•5H 2O 中Ca 的质量分数为:40100%401261101665(1216)=⨯+⨯+⨯+⨯+⨯⨯+ 13%≈X ×0.104g /100mL =0.2g ×20×13%X =500mL答:每天至少需喝500毫升牛奶。

河南省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2.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的生理盐水C.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 D.雪碧饮料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6.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A.观察气体的颜色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7.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D.铜片8.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D.10.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11.三种元素X、Y、Z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6价,﹣2价,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X2YZ3 B.X2YZ4 C.X3YZ4 D.X4YZ612.在反应2A═3B(A和B是化学式代号)中若反应中消耗A为2ag,则生成B的质量为()A.2ag B.3ag C. g D.1.5ag二、填空题1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B图中螺旋形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2)D图中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3)D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生成一种.14.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A 、B 、C .15.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2)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16.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多少?17.如图中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管生成气体时A,则b应接电源极.(2)气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性质.(4)该实验的结论是.18.请把下列化学方程式改正确(1)Al+O2═AlO2(2)HgO═Hg+O2(3)2H2↑+O2═2H2O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12分)19.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产生抗细菌感染的过氧化氢(H2O2).试比较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并说明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20.炎热的夏天,某化学品仓库突然失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后调查发现该仓库存放白磷的外包装严重破损.试分析失火的原因.21.一同学在天平上称量一根干燥的小木条质量为5.2g,然后将小木条点燃,充分燃烧后,称得灰烬的质量为1.8g,由此这位同学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的规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2.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②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③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着火.请写出以上①②③中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或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5)若在实验室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MnO2.请计算:①生成氧气的质量g;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运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解答】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答案选B.【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2.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解答】解: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里的气体可以是生成的气体,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把冰加热变为水蒸气,这一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也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的生理盐水C.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 D.雪碧饮料【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医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D、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B、根据过滤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C、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悬空滴加,不能接触试管壁,故A错误;B、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错误;C、检验装置气密性,要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证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错误.故选:C.【点评】再接此类题时,要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会跟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然后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可.【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会跟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A的说法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故B的说法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故C的说法不正确;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求同学们熟悉常见气体的性质.6.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A.观察气体的颜色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本题考查几种常见无色气体的推断,利用其不同的性质来区分.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判断.【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进行区分,故符合题意;B、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区分,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能够区分,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所以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震荡,能够区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了解这两种气体的性质,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7.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D.铜片【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电子尽可能排布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故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高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选项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B、选项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C、选项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D、选项中,核内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原子和离子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要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10.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同时产生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三种元素X、Y、Z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6价,﹣2价,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X2YZ3 B.X2YZ4 C.X3YZ4 D.X4YZ6【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利用已知的元素X、Y、Z的化合价,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0,若为0则为正确的化学式.【解答】解:A、(+1)×2+(+6)+(﹣2)×3=+2≠0,则三种元素不会组成该化合物,故A错误;B、(+1)×2+(+6)+(﹣2)×4=0,则三种元素能会组成该化合物,故B正确;C、(+1)×3+(+6)+(﹣2)×4=+2≠0,则三种元素不会组成该化合物,故C错误;D、(+1)×4+(+6)+(﹣2)×6=﹣2≠0,则三种元素不会组成该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确定,学生应能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快速的分析解答,注意物质不显电性.12.在反应2A═3B(A和B是化学式代号)中若反应中消耗A为2ag,则生成B的质量为()A.2ag B.3ag C. g D.1.5a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故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等于生成的B的质量,故生成B的质量为2ag;故选A.【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二、填空题1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B图中螺旋形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2)D图中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瓶底.(3)D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比较法;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2)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瓶底;(3)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答案为:(1)引燃铁丝;(2)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瓶底;(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黑色固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及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A 硫(或S)、B 氧气(或O2)、C 二氧化硫(或S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硫,以及火焰颜色不同的实验现象判断回答.【解答】解: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淡黄色固体为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气体C为二氧化硫,B为氧气.故答案为:硫(或S);氧气(或O2);二氧化硫(或SO2).【点评】掌握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了解二者区别,明白反应物相同,但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可能不同,理解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15.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分子和氧分子.(2)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氮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变化的实质等.【解答】解:(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分子和氧分子.(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A到B变化的实质是:氮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故答为:(1)氮分子和氧分子;(2)氮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察,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的结构并利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解释相关的问题.16.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9:3×10﹣26kg)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据此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镁原子的质量=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993×10﹣26kg×=24×1.993×10﹣26kg×=3.986×10﹣26 kg答: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3.986×10﹣26 kg【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和应用,一定要注意代入公式时,一定要弄清各个量所代表的含义.17.如图中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管生成气体时A,则b应接电源正极.(2)气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助燃性.(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不溶于水的性质.(4)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操作型;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解题时要依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经验来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答】解:(1)由题意知甲管产生气体A、乙管产生气体B,在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产生A气体比B气体多,因此A气体是氢气,甲管接的电极b是负极,那么a就接正极;(2)气体B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木条复燃;(3)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用排水法.(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答案是:(1)正;(2)带火星木条复燃;助燃性;(3)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不溶于水的.(4)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点评】本题就考查的内容不难,但由于生成气体的体积用图象描述,需要有较好的数学知识,还要经过认真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答案,所以本题出错率很高,应引起注意.18.请把下列化学方程式改正确(1)Al+O2═AlO24Al+3O2═2Al2O3(2)HgO═Hg+O22HgO2Hg+O2↑(3)2H2↑+O2═2H2O 2H2+O2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1)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Al+3O2═2Al2O3.(2)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gO2Hg+O2↑.(3)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氢气是反应物,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故答案为:(1)4Al+3O2═2Al2O3;(2)2HgO2Hg+O2↑;(3)2H2+O2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12分)19.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产生抗细菌感染的过氧化氢(H2O2).试比较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并说明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5.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7.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1.以下转变中,前者属于物理转变,后者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A.瓷碗破碎 铁生锈B.木材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D.CO 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空气液化2. 以下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 3. 以下各类反映的现象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柴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所瓶中猛烈燃烧。

D 、红磷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4. 以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用意,图中“○”和“●”别离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5. 辨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经常使用.....的方式是A. 观看颜色B. 将燃着的木条别离伸入集气瓶中C. 别离测定它们的密度D. 将气体别离通入澄清石灰水中6. 依照依照以下微粒的结构示用意,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7. 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阳光塑身牌减肥胶囊”。

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学式为C17H26ClN ,以下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西布曲明”是由C 、H 、Cl 、N 四种元素组成 B .“西布曲明”属于化合物 C .“西布曲明”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 .“西布曲明”中C 、H 、Cl 、N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26︰1︰1八、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搜集氧气;⑤从水槽中掏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9.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730854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730854

2016-2017学年上期九年级期中试题化学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l-35.5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果榨汁D.海水晒盐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倾倒液体C.闻药品气味D.滴加液体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SO2浓度B.O2浓度C.N2浓度D.H2O浓度4.下列四种物质中,其类别与众不同的是A.牛奶B.矿泉水C.可乐D.蒸馏水5.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二氧化碳C.氧气D.汞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空气成分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做助燃剂B.液态氮做制冷剂C.稀有气体做保护气D.二氧化碳做灭火剂7.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老师让同学们判断其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张达说:“这可能是二氧化碳”,李琳说:“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就能检验”。

就张达的话来说,其属于实验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与假设B.实验与事实C.解释与结论D.反思与评价8.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炼钢、医疗急救等,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

则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下列的A.1:2 B.1:5 C.1:4 D.21:799.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稀有气体元素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10.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操作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漏气B.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C.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D.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以防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11.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在空气中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没有出现的化合价是A.0 B.+2 C.+6 D.+31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但实验操作中,甲使用了二氧化锰而乙没有,丙则误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新人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新人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新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契合要求,1—18每空1分,19——20每空2分,共2 2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加工成桌椅B、冰雪消融C、食物的糜烂D、汽油挥发2.假定使混浊的泥水变廓清,以下仪器中不需求的是A. 烧杯B. 漏斗C. 玻璃棒D. 试管夹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为了浪费用水,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衣服的水冲洗马桶C.用节水龙头D.尽量少喝水5.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响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添加C.改动化学反响速率D.减慢化学反响速率6、区别以下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选项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C、水与廓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D、硬水与软水——肥皂水7、以下物质中属于纯真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污染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8、坚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B、氧气C、氧分子D、氧元素9、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普通是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中子和电子D、原子核和电子10、以下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二氧化锰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D、过氧化氢1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6B、32 KgC、16 gD、2.657×10-26 kg12、以下进程中物质的分子发作改动的有( )A、酒精灯遗忘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B、将蔗糖溶入水中构成有甜味的糖水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D、1 00mL水和100rn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rnL13.某同窗取了一份自来水样,要确定该水样能否为硬水,可选用A.酒精B.肥皂水C.食醋D.食盐14.豆类、植物肝脏中含有丰厚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 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5、决议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A、中子数 B 、质子数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D、第一层上的电子数16、〝二氧化碳〞物质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7.空气污染成为日益严峻的效果,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规范»。

人教版初三化学期中试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期中试题

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级第二次段考化学科试卷考试时刻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讲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每题2分,此题共40分)1.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

那个地址的铁是指A.分子B.原于 C.单质D.元素2.用分子的观点说明以下现象,错误的选项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转变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转变D.酒精挥发——分子间距离变大3、以下方式中,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实验B、用澄清的石灰水实验C、观看颜色D、闻气味4.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选项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五、以下结构示用意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6.安徽省盛产茶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内外。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以下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含76个碳原子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7.天然水别离通过以下净化操作后,必然能取得软水的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8.以下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是A.水、氢气B.铁、氧气C.氯化钠、铜D.氯化钠、水九、以下反映既是化合反映,又是氧化反映的是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铝+氧气氧化铝C、氧化汞汞+氧气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0.臭氧(O3)要紧散布在离地面l0 km~50 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份紫外线,爱惜地球上的生物。

臭氧属于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稀有气体11.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映能够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能够换成硫或柴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能够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12.以下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A.S B.SO2 C.H2S D.H2SO413.通信卫星的火箭上发生的化学反映:2H2O2+ X == N2+ 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N2 B.NH2C.N2H4D.N2H614.洪涝地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一. 选择题(共35分,每题1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以下转变,属于化学转变的是A. 蜡烛燃烧B. 纸张粉碎C. 冰雪融化D. 酒精挥发2.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以下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铝B. 氧化铜C. 蔗糖水D. 碳酸钾4.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利用酒精灯火焰的A. 焰心部份B. 内焰部份C. 外焰部份D. 任何部份5.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 中子数B. 质子数C. 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6. 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 液氧C. 氧化汞D. 二氧化碳7. CO和CO2两种物质中,相同的是A. 碳的质量分数B. 氧的质量分数C. 原子个数比D. 元素种类8. 以下符号中,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9. 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柴炭B. 铁丝C. 氢气D. 红磷10. 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氧化镁MgO2B. 氧化钠Na2OC. 硫酸锌ZnSO4D. 氢氧化铜Cu(OH)211. 胆矾的颜色是A. 黑色B. 白色C. 蓝色D. 红色12. 以下关于氧气用途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能供给呼吸B. 能用于急救病人C. 能支持燃烧D. 能帮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3. 蒙受沙尘暴侵袭的地域,会造成空气中哪一种有害成份增加A. 可吸入颗粒物B. SO2C. NO2D. CO14. 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的是A. 柴炭B. 镁条C. 红磷D. 铁丝15.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冰C. 矿泉水D. 食盐水16. 化学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 燃烧匙B. 蒸发皿C. 量筒D. 试管17. 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燃烧落叶B. 增加绿地面积C. 减少用煤作燃料D. 汽车改用清洁燃料18. 能维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HB. 2HC. H2D. 2H2O19. 以下化学反映中,属于分解反映的是20. 假设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那么维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21.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在灭火中的要紧作用是A. 避免火势蔓延B. 降温和隔间空气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2. 搜集氧气时,可选用以下图所示装置中的23. 查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不是搜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 伸入集气瓶底部B. 伸入集气瓶中部C. 伸入集气瓶口内D. 接近集气瓶口部24. 对酒精灯的利用方式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B.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C. 酒精灯不用的时候,必需盖上灯帽D.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25. 氧化汞受热时的转变可用以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依据此图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 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 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在化学转变中能够再分D.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26. 臭氧(O3)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微量臭氧的存在能够净化空气,有利人体健康。

河南初三初中化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化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化学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气体由H 2、CO 2、CO 、CH 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 .H 2、CO B .CO 、CH 4 C .H 2、CH 4 D .CO 2、CH 42.考试复习阶段,小刘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③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⑤质子数相等的一类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

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④⑥ B .①②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⑤⑥3.汽车安装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发生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 2CO 2+X 下列对该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B .X 是N 2,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雪糕慢慢融化 B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C .电灯泡通电发光D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5.在CuC12和FeC1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A .Cu 和Fe B .Fe 和Zn C .Zn 和Cu D .Cu 、Fe 和Zn二、填空题氧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⑴ 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河南省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河南省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生米煮成熟饭 C.湿衣服晾干D.玻璃杯炸裂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不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氮气 C.汞D.二氧化碳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5.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7.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5 D.+68.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B.矿泉水、水、液氧C.氦气、二氧化碳、氢气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空气、氦气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0.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12.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 是下列各组物()A.X是CO Y是CO2B.X是O2 Y是COC.X是CO2 Y是CO D.X是O2 Y是CO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该粒子达到稳定结构时的离子符号为.(2)用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3个氮原子,碳酸根离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14.电解水时,负极产生,该实验说明水是由元素组成的.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5.硬水中含较多的(填离子符号),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16.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种).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三、解答题(每问1分,共17分)17.请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18.小明同学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过滤.请回答:(1)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2)过滤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很慢,原因可能是.(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出2条即可)19.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1)写出A、F两种途径的反应的方程式.A:;F:;(2)(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为了使A、F两种途径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20.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2)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划线部分的化学方程式:,(3)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3)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四、计算题(6分)22.某同学发现他家的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硝酸铵(NH4NO3)(1)这种氮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H:1;N:14;O:16;)(2)计算100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23.把干燥纯净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9.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生米煮成熟饭 C.湿衣服晾干D.玻璃杯炸裂【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A误;B、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中,发生蛋白质变性等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湿衣服晾晒后变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玻璃炸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不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实验结论精确.故A 不正确.B、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B 正确.C、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故C不正确.D、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D正确.故选:AC.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氮气 C.汞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分析】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读数偏小,故A错误;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B错误;C、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故C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接容器壁,或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5.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分析】A、宏观概念只能讲种类不讲个数,物质是宏观概念用元素解释用组成;B、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C、根据基本反应类型定义来考虑;D、熟记常见净化水的方法.【解答】解:A、水是物质用元素来解释,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正确的;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B是正确的;C、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电解水是分解反应.基本类型不同;D、净化黄泥水的步骤是: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所以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是正确的.故选C.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分析】O2、CO2是实验室三大气体中的两种,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要一次鉴别这三种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燃着的木条.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空气.【解答】解:A、分别通入蒸馏水中,无明显的变化,故选项错误;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二氧化碳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空气,故选项正确;故选:D.7.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5 D.+6【分析】根据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利用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标出其它元素化合价计算铁元素化合价.【解答】解:铁酸钠(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设Fe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解之得 x=+6铁酸钠中硅元素化合价为+6故选:D.8.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B.矿泉水、水、液氧C.氦气、二氧化碳、氢气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空气、氦气【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酒精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铜属于化合物;B、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水属于氧化物,液氧属于单质;C、氦气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中至少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氦气属于单质.故选:B.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没有白烟生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没有火焰,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是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解答】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是固体,没有白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而不是发出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易燃烧.故选C.10.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之和,利用此知识解决.B、根据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从微观上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该元素原子量和的比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求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14+16=3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一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分析】试题给予了一些数据,要求能通过数据判断四种物质哪些分别属于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Y反应后的质量,然后根据图表的数据分析,即可正确选择.【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图示数据可知,Y反应后的质量=(2+22+34)﹣(2+40+16)=0(g);A、物质W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可判断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故A说法正确;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40g﹣22g=18g,故B说法错误;C、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根据图表的数据:W反应前后不变,X增加了18g,Z增加了16g而Y 减少34g,从而判断反应物是Y,而生成物是X、Z,由此可定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C说法正确;D、由计算可知,Y反应后的质量为0,故可判断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B.12.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 是下列各组物()A.X是CO Y是CO2B.X是O2 Y是COC.X是CO2 Y是CO D.X是O2 Y是CO2【分析】可从熟悉的反应入手,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气体有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和红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如果无色气体X是一氧化碳的话,它不与碳反应,故A错误;B、如果无色气体X是氧气,它与碳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再转化为氧气,故B错误;C、如果无色气体X是二氧化碳,它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D、如果无色气体X是氧气,它与碳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再转化为氧气,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 个电子,该粒子达到稳定结构时的离子符号为Cl﹣.(2)用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2H2,3个氮原子3N ,碳酸根离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0 .【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电子能量最低,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7,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该粒子达到稳定结构时的离子符号为Cl﹣;(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答案为:2H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氮原子表示为:3N;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碳酸根离子表示为:;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表示为:O;故答案为:O;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因此表示为:H20;故答案为:H20.故答案为:(1)17;7;Cl﹣;(2)2H2;3N;; O;H2014.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或H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2H2↑+O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可以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推出合理的结论;正极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而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二倍,由此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答】解: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生成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由此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氢气(或H2);氢和氧;2H2O2H2↑+O2↑.15.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填离子符号),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解答】解: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故答案为:Ca2+、Mg2+;蒸馏.16.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任写一种).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2P2O5.【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据此分析.【解答】解:若药品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都会使结果偏小,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P+5O22P2O5.三、解答题(每问1分,共17分)17.请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分子之间有间隔.18.小明同学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过滤.请回答:(1)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2)过滤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很慢,原因可能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或滤纸的规格不对等.(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出2条即可)【分析】(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据此判断所需的仪器.(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3)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解答】解:(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时所需要的仪器和用品是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其中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2)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或滤纸的规格不对等.(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答案为:(1)漏斗、烧杯、玻璃棒;(2)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或滤纸的规格不对等;(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19.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1)写出A、F两种途径的反应的方程式.A:2H2O22H2O+O2↑;F:2KClO32KCl+3O2↑;(2) D (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为了使A、F两种途径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A (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3)根据二氧化锰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最佳方法可从是否加热、生成物是否有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H2O22H2O+O2↑;2KClO32KCl+3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