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精简版
考研政治思修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过去曾有种种同情人民群众的思潮或学说,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用科学理论揭示了工人阶级获得自身解放乃至解放全人类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是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
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考研政治:思修背诵重点
考研政治:思修背诵重点一、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证实现的法律手段。
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
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2)法律权利的特征:①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不能脱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空谈权利及其实现。
②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同样一种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国家法律中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不能离开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理解法律权利。
③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权利人有权通过法律手段寻求救济,有权要求国家机关惩罚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这是法律权利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④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2)法律义务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另一种是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①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②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③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坚持义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
引言:政治思修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政治思修的知识点对于考研复习备考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考研政治思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下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论述,每个大点中又详细分成五至九个小点进行阐述。
正文:一、政治思修概述1.政治思修的定义与特点2.政治思修的分类与研究对象3.政治思修的主要任务与功能4.政治思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政治思修的发展与展望二、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2.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内涵3.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4.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国际传播与影响5.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与基本要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历史命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与理论创新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作用4.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构成与党的建设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与宝贵教训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与发展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模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制度与文化建设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与环保发展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与启示总结:通过对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有助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政治思修作为考研政治科目中的一部分,对于考生取得好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对待政治思修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水平。
希望本文所总结的知识点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考研政治大学思修法基知识点【框架】
★思修法基【框架】
思修法基16分
✔思修(Ch123)
▪人生观及人生价值(探讨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重点是如何衡量和创造有价值的
人生)
▪理想信念(内涵及特点,重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间关系)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h4)——社会主义在张国思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三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四个组成部分
▪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作用和意义——精神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来自什么✔道德(Ch5)
道德基本问题——概念、特点、作用
【不同时期】纵向三德——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
【不同领域】横向四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法律基础(Ch6)
▪法律基本问题——法律概念、特征、运行过程
▪法律体系——6个实体法律部门和2个程序法律部门
▪法治体系——五个方面
法律规范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监督体系
▪法治道路——如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思维和法律权威——内涵、内容|如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利和义务——含义和特征、我国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考研政治思修内容(思维导图)
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公平正义 1
机会平等 规则平等
人人平等
司法救济公平
救济平等
行政救济公平
社会救济公平
宪法保障
前提和基础
权利保障
立法保障 行政保障
重要条件 关键环节
司法保障
最后防线
程序正当
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
选举权、表达权、民主管理权、监督权
生命健康权
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 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思修
绪论
崇高的理想信念
事业和人生的灯塔
“软骨病”
本领才干
青春焕发光彩的重要源泉
担当
决定人生价值的最大砝码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被社会接纳并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人生真谛
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人生目的
核心 决定性
人生观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影响性 制约性
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个人与社会
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显著特征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人民性 人民立场
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
精神内核
价值观对价值体系的发展
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精简版
思修第一章重点总结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修第二章重点总结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024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知识框架
2024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知识框架一、思修法基概述思修法基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成果。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思修法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思修法基的重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方面。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要求。
三、宪法法律制度宪法法律制度是思修法基的基础知识,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宪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和现行宪法的特点。
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思修法基的重要内容,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公民权利保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思修法基的重要内容,包括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六、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是思修法基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标准。
七、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是思修法基的重要内容,包括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品德标准和要求。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新年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和信念(1)理想:①性质:带有时代的烙印、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②特点:现实性和预见性(2)信仰:具有多样性,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3)关系:①理想是信念的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②相互依存,如影随形,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
(4)作用:①指导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措施:①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党的性质、宗旨、先进性)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如何实现理想)(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坚定信仰和信念)(3)艰苦奋斗史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通过实践变为现实)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个人理想要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
但并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能够指导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冲突时,要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3、努力实现中国梦,放飞青春梦(1)要励志高原(2)要立志做大事(3)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实现(4)要从平凡做起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中国精神1、作用(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4)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民族精神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内涵:对国家、民族、文化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统一感。
考研思修知识点重点归纳
考研思修知识点重点归纳考研思修,即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考研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以下是考研思修知识点的重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认识论:认识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 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
3. 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
3.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考研思修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为考研政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考研思修的重点内容。
考研政治知识点笔记-思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易错知识点汇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道德,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道德调解的主要形式是:道德评价。
•道德调解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有:社会舆论你、传统习俗和人们那的内心信念。
•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是:个人品德。
•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立法”是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权利平等包含三重含义:①权利主体平等;②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③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
•既属于道德规范又属于法律规范的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权利、男女平等。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理想信念的作用在于:昭示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精神境界。
•个人理想的实现是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不包含爱社会主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新年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和信念( 1)理想:①性质:带有时代的烙印、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②特点:现实性和预见性(2)信仰:具有多样性,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3)关系:①理想是信念的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②相互依存,如影随形,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
(4)作用:①指导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措施:①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党的性质、宗旨、先进性)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如何实现理想)(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坚定信仰和信念)(3)艰苦奋斗史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通过实践变为现实)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 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个人理想要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
但并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能够指导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冲突时,要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3、努力实现中国梦,放飞青春梦( 1)要励志高原(2)要立志做大事(3)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实现(4)要从平凡做起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中国精神1、作用(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4)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民族精神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4考研政治思修核心考点(背诵版)
2024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思想道德与法治目录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点 (1)第二部分分析题考点 (7)(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 (7)(二)“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7)(三)“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 (8)(四)“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9)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点1.思想道德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3.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的问题。
4.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衡量标准是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自我价值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社会价值。
5.评价人生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是否作出贡献及贡献大小。
评价人生价值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6.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催生前进动力,提供精神支柱,提高精神境界。
7.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
8.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9.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0.骨肉同胞之爱,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1.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
1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树立突破陈规的思想观念,培养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考研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梳理
考研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梳理考研思想道德修养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关乎个体的人生追求、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公德心态等方面。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点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角度出发,对考研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哲学基础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中,人们常常会涉及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念。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了解二者的差异对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动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中,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看待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二、伦理学基础1.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规范,而自然规律则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
认识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社会对于个体行为所制定的规范,而行为准则则是个体在具体行为中所应遵循的准则。
了解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内涵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逻辑学基础1.命题与推理命题是陈述性语句,而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了解命题与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2.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而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思维和论证。
以上是考研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点梳理,通过对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了解,可以帮助考生在考研复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
在实际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考生还应注重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社会事件等方式,将学到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
思修政治知识点总结
思修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一切发展的事物都是由矛盾推动而发展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关系。
2.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
它是指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对资产阶级实施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3.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性质和本质的总和。
它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工人当家作主等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制度。
4. 共产主义本质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是一个由相互勉强痛苦地生产资料和匡各自劳动结果总和绝对自由的全社会。
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公有化的生产资料社会分配制以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自由平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和探索,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靠自己力量、自主立场,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研政 治思修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考研政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这一科目,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
对于考生来说,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取得理想的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和支撑性等特点。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其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
要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四、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具有阶级性、共同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道德的功能主要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于考研政治的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的总结: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相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表现。
在实践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常常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2.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辩证法的方法包括辩证思维、辩证逻辑和辩证分析等。
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相反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注重全面、具体、深入地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偏重于一刀切、片面化的认识方式,忽略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它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的进步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2.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于人的主观意志和英雄、圣贤的作为而推动的。
它强调意识形态、人的意愿和决策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制度,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向后发展的最高阶段,主要特征是全面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巩固、共产主义心理的培育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总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知识点价值观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知识点: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基本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评价和选择的总和,是人们的行为方式、行动标准和生活追求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包含了人们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好的等方面的看法。
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的是道德、法律和行为准则等方面,例如孝道、忠诚、正义、廉洁、自律、尊重等等,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来说更加多元化,包括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多元文化、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等。
在政治学领域,价值观被认为是决定国家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行为,往往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二、价值观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理性价值观和感性价值观理性价值观强调的是通过理性思考来认识和评价世界的价值体系,如科学、逻辑、哲学、法律等。
而感性价值观主要强调通过情感和感性经验来认识和评价世界的价值体系,如艺术、文学、音乐等。
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
2. 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选择的总和,主要受到个人的经历、教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而社会价值观则是指在某个时期、某个社会中普遍存在并被广泛传播和认可的价值观念。
3. 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传统价值观是指源自于传统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等。
现代价值观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与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如自由、人权、民主等。
三、价值观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价值观是政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家、政治党派和政治制度的价值观不同,其政治行为和政策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价值观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 内部一致性在政治行为中,价值观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形成行动的一致性。
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政府行为时,价值观往往决定着行为的一贯性和可预测性。
2. 外部稳定性价值观也影响政治行为的外部稳定性。
考研政治思修必背内容总结(背诵版)
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背诵汇总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背诵:思想篇绪论(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配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坚定理想信念(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1)理想: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2)信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分为低层次的信念和高层次的信念。
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最高层次的信念(即信仰)具有最大统摄力,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第四章的全部内容和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和第七章、第八章的全部内容)。
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本部分有三个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意义: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3)内容: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④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1)内涵: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内容: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举措: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1)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核心:改革创新。
①表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②必要性: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人生观;②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2)端正人生态度第一,人生须认真。
第二,人生当务实。
第三,人生应乐观。
第四,人生要进取。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2)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3)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社会条件:①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①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①正确认识竞争;②正确认识合作;③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1)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个人需要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3)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4)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①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②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Ⅱ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第四章是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后面的部分是讲述公共生活领域、职业领域和婚姻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素质。
一、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本质: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1)功能: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举措:①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②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1)核心:为人民服务。
(2)原则:集体主义。
(3)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表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2)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