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doc完整版

合集下载

社会医学(整理版)

社会医学(整理版)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2、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3、社会属性:是人群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即身体无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

5、社会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等。

二、填空1、医学的基本任务: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2、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群。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和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4、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有社会医学诊断、社会病因分析和社会医学处方。

5、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四个部分。

6、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是法国医生儒勒.盖林,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德国。

7、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三、简答题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哪四个方面扩大。

答:①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②从生理扩大到心理,③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④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简述三次卫生革命。

答: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我国目前处于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威胁。

3、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第三节中国社会卫生策略
【掌握】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熟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策略。
【了解】健康中国2020战略、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纲要、新世纪中国特色医疗卫 生改革策略。
思考题
1、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2、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讨论如何在我国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第十三章家庭保健
【掌握】卫生政策指标、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 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第三节世界卫生状况
【熟悉】全球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全球总体健康状况。
第四节中国卫生状况
【熟悉】中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中国人群总体健康状况。
思考题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是什么?
2、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卫生政策指标有哪些?
第三节卫生服务资源配置
【了解】卫生人力资源、卫生费用、卫生技术。
第四节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熟悉】综合评价、病人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估、卫生服务绩效评估。
思考题
1、试述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2、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卫生服务反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第十一章社会卫生政策分析
第一节概述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卫生政策的概念与功能。
2、试述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社会学观点?
3、行为生活方式及分类有哪些?
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
第一节概述
【学握】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
【了解】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自学】生命质量评价特征。
第二节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掌握】生命质量评价内容: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与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第三节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社会医学-全面重点-范本模板

社会医学-全面重点-范本模板

第一章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

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

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

4.学习研究人群健康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估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2。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

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5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6。

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3。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像协调的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

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性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出现原因:⑴医学发展的趋势a.医学发展的趋势:微观,宏观;b。

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变化: 消极的健康观----积极的健康观----—高水平康强观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的变化:①包括三个方面;②扩大了医学服务的内容;③健康定义指向健康本身高水平健康:①健康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努力发挥个人最大潜能的过程;②健康的综合性,包含生理、情绪、精神、智力、社会、职业、环境七个方面;③核心是自我的责任性⑵健康疾病认识的变化:a. 三角模式:约翰.高登提出宿主、环境、病原代表三角中的每一个角,平衡破坏,导致疾病.b。

社会医学(人才评价考试)

社会医学(人才评价考试)

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1)社会医学的萌芽时期(1760年到1840年)(2)社会医学的创立时期(1840年到1880年)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社会医学”(3)社会医学的发展时期(1880年到现在)法国医生格罗蒂扬在德国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首次提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医学+社会科学应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学问题。

(2)学科的发展方向:高度分化:科学研究的需要高度综合: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3)关于交叉学科的特点:着眼于社会生产实践。

4.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5.健康、心里健康的概念6.社会医学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生理学(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社会病理学、社会诊断学(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社会治疗学7.社会医学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的观点(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8.三次卫生革命的任务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第一章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笔记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1)社会因素=健康和疾病(2)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保护促进健康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社会医学的性质: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的实践性。

第二章1.医学模式:是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

医学模式的核心科学的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概念①整体医学观②身体和精神的结合③多因多果—病因链④个人与社会的联系⑤从预防医学到健康保护(2)产生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3)内容(综合健康医学模式)①生物遗传②环境因素③行为生活方式④卫生服务3.积极健康观: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组合。

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与生理性代偿反应。

第三章1.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2.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与积累性(3)交互作用3.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①改善居民营养②改善居住环境③增加卫生投入(2)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①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②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③社会负性事件增多④现代社会病的产生⑤社会流动人口增加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3)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①健康状况影响个人劳动市场的表现②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③促进教育收益的实施④减少疾病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4.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医学(完整资料).doc

社会医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部分社会医学一、知识点复习精要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理解)健康与疾病是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健康观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是对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认识,并随着医学模式的演变而转变。

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疾病观以传染病的发生、变化和转归的关系为依据,是消极的健康观。

而现代医学模式讲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是积极的健康观。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恒常性与积累性;交互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居民营养、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卫生投入);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效应(1.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大量化学合成物进入人类生活,2.不良行为和心理压力突出,3.社会负性事件增多,4.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健康状况影响个人的劳动市场的表现,2.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3.促进教育收益的实现,4.减少疾病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第一章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包括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人群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

2.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

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

6.促进人群健康。

7.加强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章医学模式:指在不停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各种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1.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

2.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

3.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

4.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

医学模式的作用:1.推进医学理论的发展。

2.指引医学实践的改进。

3.促进医学教育的革新。

五种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古希腊“四体液”、印度“三元素”、中国“阴阳五行”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德国施旺发现动物细胞,魏尔啸提出细胞病理学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

外科手术的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失血。

生物医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机能,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作用;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病,就是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

2.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找出存在的社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社会医学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开展特殊疾病和意外伤害的社区防治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5协助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有氧运动: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运动★体力活动:通过人体肌肉骨骼活动产生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每人每天的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分为4类:职业性体力活动,交通行程性体力活动,家务性体力活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社会支持:是个体以社会网络所获得物质和情感的帮助★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由父母,已婚子女及其孩子三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的特点是家庭内不仅有一个主要的权力和活动中心,还有一个权利和活动的次中心★核心家庭: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或收养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特点:人数少,结构简单,家庭内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家庭成员间易于沟通相处★家庭功能:1情感功能:可以使家庭成员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2社会化功能:帮助子女完成社会化功能,给予家庭成员文化素质教育,使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

3生殖功能:生养子女培育下一代,人类世代延续种群的本能和需要4经济功能: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资源5健康照顾功能: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保护家庭成员健康★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化现象,涉及物质,制度,观念等诸多方面,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文化:指在一定族群中共同信奉的并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就是被大多人认同的价值观和采取的方式★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的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泛称★健康的4大基石:1积极乐观的心态2适量的运动3均衡的营养4戒烟戒酒★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的分型:A型性格:具有敌意,匆忙,竞争,人际关系紧张,易得冠心病。

社会医学资料 2

社会医学资料 2

社会医学资料2概论一名词解释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大卫生:“大卫生观” 强调卫生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二简答1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a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身体、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b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c改善社会卫生状况 d 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e 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2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或群体。

3 社会医学的内容:社会卫生状况、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 社会医学创立与发展的要点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他把社会医学分为四部分:社会生理、病理、卫生、治疗学。

德国的格罗蒂安提出了社会卫生学一整套理论和概念,提出了用社会科学的观点研究疾病的原则,指出了社会状况和疾病的关系。

5高危险性的内容高危人群:高危环境人群、高危反应人群、高危行为人群高位环境:高危自然环境、高危心理环境、高危社会环境高危反映:个人遗传素质、生活经历、健康状况医学模式一名词解释1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按照唯物观和方法论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生理、病理、心理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

国家、社会和群众要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作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一、概念: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归属于预防科学。

二、研究的内容:①社会卫生状况: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活条件,卫生行为,卫生服务等----诊断②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人口发展,生活和劳动条件,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依据③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处方三、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促进人群健康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四、医疗卫生发展的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内容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一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第三次卫生革命不同时期任务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一、概念与内涵: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和疾病观。

是对医学基本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其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答案不确定,应该差不多的意思)医学模式是医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

其演变过程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是医学发展中的质变,给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带来重大的影响。

医学模式对于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三、医学模式发展的几个阶段: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itual medical model) 一种原始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al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生态学模式(ecological model)一种过渡性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称为现代医学模式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称为现代医学模式1、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2、产生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③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生命质量评价一、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概念: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生老病死的医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任务1.一分析人群健康水平及其变动规律,2,发现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

3.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促进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和措施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的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医学模式的特征一,是医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指导思想。

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和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变化而演变发展。

三,是一种关于疾病、健康的自然观和方法观。

医学模式的演变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三,机械论医学模式,四,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传染病转化为慢性非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

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二,健康需求的提高,三,医学的社会化,四,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疾病疾病可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

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测量。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行动的国际经验一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二,关注社会结构性因素,改善权力、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健康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内容和任务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群体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和意外伤害等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三、社会医学的任务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的控制第二节、社会医学的发展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他提倡医学界要把分散不协调的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发源地:德国第三节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一、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二、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三、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四、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五、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六、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第四节社会医学相关学科一、预防医学二、卫生事业管理学三、医学社会学四、医学心理学五、社区医学:以人群为对象,保障健康为目的第二章医学模式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的本质概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节医学模式的演变一、神灵医学模式:指先民们认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天祸是天谴神罚。

(完整word版)社会医学简答题

(完整word版)社会医学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卫生服务。

二、选择题1.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此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

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D )。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D.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2.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 D )。

A.德国学者魏尔啸B.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C.比利时医生维萨里D.法国医师盖林3.封闭式问卷的优点是( A )。

A.答案标准化,有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B.不容易发生笔误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问卷中一些问题的理解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4.封闭式问卷的缺点是( C )。

A.不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者B.问卷回收率低C.容易发生笔误D.回答问卷中的问题可能占用较多的时间5.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一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计算的评价年龄是47岁、可达到年龄41岁。

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男子属于( B )。

A.健康型B.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C.历史危险因素类型D.少量危险型6.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 B )。

A.特征问题B.态度问题C.事实问题D.行为问题7.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列要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下列对问题排列无关紧要的是( B )。

社会医学课件word版本

社会医学课件word版本

社会医学课件word版本社会医学概论(第⼀讲)为何学习社会医学以及学习的⽬标社会医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社会医学发展简史及创⽴的必然性教学参考书:《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学》谭晓东主编;《社会医学》李鲁主编。

1978年中国卫⽣总费⽤110.21亿元,⼈均11.45元,占GDP 的3.04%2009年中国卫⽣总费⽤16118.8亿元,⼈均1192.2元,占GDP的4.96%1978年卫⽣总费⽤中由个⼈⽀付的占20.43%2007年卫⽣总费⽤中由个⼈⽀付的占45.16%中国的卫⽣公平性排名188位,倒数第4为何要懂点社会医学SARS,谁还记得03年春夏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风波”?其流⾏发⽣、发展及扑灭过程?AIDS,谁知道2004年前温总理访问中南医院?看望谁?中原地区艾滋病流⾏特征?湖北省⾃1988年发现⾸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2006年10⽉,确诊病毒感染者3463⼈,其中本省籍3156⼈,发病1975⼈,死亡936⼈。

经地下卖⾎感染1438⼈,输⾎感染539⼈,吸毒111⼈,性传播593⼈,母婴46⼈,不详428⼈。

省委、省政府重视艾滋病防治⼯作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分⼯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

建⽴健全防治⽹络,针对不同时期及时制定、调整和完善了相关政策。

⼀、严厉打击⾮法采供⾎,有效遏制艾滋病经采供⾎途径传播⾃1999年起,省卫⽣厅对临床⽤⾎、原料⾎浆的采集、供应连续开展清理整顿和执法检查⼯作。

⼀是⼴泛开展⽆偿献⾎活动,努⼒提⾼⽆偿献⾎率。

省委书记、省长带头参加⽆偿献⾎。

-通过开展对⾮法采供⾎的专项治理和加强⾎站基础设施建设,经采供⾎传播的途径已基本阻断。

-实施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措施,病死率由治疗前34%降⾄8%。

(注意,艾滋病防治的⽣物技术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温总理考察湖北期间专程登门看望桂希恩。

为何要懂点社会医学健康概念: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躯体健康: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社会医学材料整理

社会医学材料整理

第一章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互相作用及其规律。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疾病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第二次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3第三次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现共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第二章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到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生物遗传2环境因素3卫生服务4行为,生活方式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第三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1非特异性,泛影响性2恒常性与累积性3交互作用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3社会负性事件增多4现代社会病的产生5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其他人的位置。

第四章第五章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

1双重装填2含糊不清3抽象的提问4诱导性的提问5敏感性提问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判断。

P86第六章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程度。

1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2疾病负担的评估3卫生服务效果评价4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5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第七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因素1无危险阶段2出现危险因素3致病因素出现4症状出现5体征出现6劳动力丧失1潜伏期长2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4广泛存在第八章1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2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3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4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6卫生服务效果评价第九章1利益个价值倾向2目标取向3合法性4功能多样性5过程及阶段性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3):1第一型为发达型,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接近发达国家。

社会医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社会医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社会医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社会医学第一章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任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对策与措施。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医学以人群为对象2、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医学应用多种手段,研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人口发展、生活劳动条件、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3、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社会医学处方:针对现实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对策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学科任务 1.通过社会卫生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找出主要的社会医学问题及其原因,做出社会医学诊断。

2.提出相应的社会医学“处方”,即:改进社会卫生状况,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医学措施,为各级卫生决策及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包括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及策略,努力开发、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科学组织社会卫生服务的政策,保护人群健康的经济、法律、教育及组织措施。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研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以及从社会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医学模式是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是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客观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社会卫生状况,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基本任务: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会医学的发展: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它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

德国的格罗蒂安根据社会科学的原理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社会卫生学一整套理论和概念。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生物、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高危险性主要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和高危因素。

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处于职业危害、生活环境污染、外来务工的人群,以及吸烟、酗酒、不良行为人群等。

高危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

社区医学相关的学科: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演变及特点: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泛神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平衡世界观,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辩证的特点)、机械论医学模式(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生命观和医学观)、生物医学模式(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医学模式的演变规律:反复性、动态性、上升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现代医学产生的背景: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健康需求普遍提高的表现(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全面满足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健康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形式: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的地位、准确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环境、生活方式与行为、生物遗传、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疾病disease:一种病理状态(生物尺度);病患illness:是病人说明病理状态的方式(感觉尺度);患病sickness:是病人对病理状态感觉的反应(行动尺度)。

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包括: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

亚临床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与生理性代偿反应。

亚临床状态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是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区别。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特点: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恒常性和累积性、交互作用。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文明程度(生产水平、国民收入、国民营养)、环境。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感知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社会因素作用的中介);中枢神经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调节控制器)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常用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及居民健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衡量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有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社会阶层:是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层次。

经济地位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指标,此外阶层还由个人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价值观念、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来决定。

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经济收入低,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卫生条件和环境安全都较差;较高阶层的人群中,其所承受的来自职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较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高于较低阶层人群。

从生理角度来看,对于中等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男性每日需要摄入热量3000kcal,女性每日2800kcal,儿童平均每日2000kcal,孕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0 kcal,居民食物摄入量与平均期望寿命呈正相关。

人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摄入的适合比例为15:20:65。

评价居民营养状况主要从热量摄入和食物营养结构两方面进行。

社会营养政策:粮食生产政策、健康营养干预(依据国务院制定的《2001-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引导我国的食品发展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优先发展奶类产业、大豆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三个重点食物领域)、引导健康的食品消费观念。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包括观念、规范、组织、设备等。

社会制度内涵有三个层次:社会层次、各种社会管理制度(指一个社会的具体制度,是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指导人们具体行动的行为规则。

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性:双向性、普遍性和稳定性、变异性、强制性。

社会制度中对卫生政策及人群健康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是政治制度。

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已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卫生组织发起“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支持是人的基本社会需要。

人际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联系与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社会网络: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社会凝聚力:是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及对社会的信心的综合反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它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群体。

最常见最基本的家庭类型是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核心家庭。

由三代以上或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构成的家庭称主干家庭。

家庭的功能:生育、生产和消费、赡养、休息和娱乐等四个方面。

人口增长过快及人口数量过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老年性社会判断的标准: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性社会。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

由于女性平均期望寿命略高于男性,所以性能比例大于100为正常情况。

一般国家性别比例为103—107.性别比例平衡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素之一,性别比例失调则是滋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文化类型: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

文化特征:历史性、现实性、渗透性、继承性、社会性。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

教育属于一种规范文化,教育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

教育的两种职能: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传播社会准则,即对人的行为规范。

教育影响健康的途径: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能了解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对健康服务能够更合理的利用;通过影响收入、社会凝聚力等其他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

亚文化: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反文化:是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常常是某些对现实对不满的人的心理爆发。

人格:是稳定地表现于个体的心理特质,有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举足轻重。

“疾病倾向”的人格:抑郁、愤怒、敌意和焦虑。

刚性人格特征:责任感,面临的问题能够正视和投入;控制感,对局面能够进行控制的感觉;挑战性,拥有解决问题的勇气。

A型性格具有敌意、匆忙和竞争等特点,性格急躁、缺乏耐性、喜欢竞争、好斗、爱显示自己才华,对人常存戒心等,易得冠心病。

C型性格与肿瘤有关。

行为:是个体针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可以概括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

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能动反应。

分类:显性,隐性。

健康相关行为:是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照行为者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是个体/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基本特征: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应性。

内容:积极地休息与睡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地应付方式,体育锻炼。

危害健康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特点:习得性、稳定性、危害性。

内容: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不良嗜好行为,吸烟酗酒、成瘾行为,吸毒网瘾、不良性行为。

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个体干预;社会工程干预(社会设施干预、政策干预、组织干预);各种场所干预(家庭干预、学校干预、工作场所干预、社区干预)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试验研究;评价研究;德尔菲法;文献研究。

调查研究:是社会医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