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不分家”的探源与应用

合集下载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谈论文史不分家的理解文史不分家是指文学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

文学和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都是人类对于自身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

文学通过文本和语言来传递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而历史则通过记录和研究人类的过去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尽管文学和历史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特点,但在很多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

文学和历史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历史是文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式,将历史变成生动的故事,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虚构故事和人物来揭示历史的真相,探究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历史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历史上的英雄、传奇和悲剧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和故事。

文学和历史在方法上相互借鉴。

历史研究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而这些文献和资料往往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和保存的。

历史学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和描绘,还原过去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历史的视角和方法来进行解读和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问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脉络。

文学和历史在价值观上相互交融。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表达形式,承载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而历史作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人物的行为和命运,探讨人性的善恶、道德的观念和社会的价值取向。

历史则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总结,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普世的价值观念和人类的共同追求。

文史不分家是指文学和历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文学和历史在内容、方法和价值观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补的特点。

文学作为历史的载体和传承者,通过文本和语言来传递历史信息和思想观念;而历史则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通过历史的视角和方法来解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归纳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文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文体是指作者在表达观点、情感等内容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规范,掌握文体知识对于写作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与文体相关的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文体的概念1. 文体是指在专门领域内的语言使用方式和表达形式。

不同的文体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来进行区分。

2. 文体可以分为文学体、非文学体、口头体和书面体。

文学体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非文学体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形式,口头体和书面体则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分。

3. 文体的运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进行选择,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二、文体的分类1. 散文体:散文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文学形式,其语言不受严格的格律和韵律限制,可以更自由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不同的类型。

2. 诗歌体:诗歌是一种具有韵律和节奏的文学形式,其语言更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不同的形式。

3. 小说体: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一系列的虚构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构建情节,其语言具有更加生动的表现力。

4. 新闻报道体:新闻报道是一种客观性强、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形式,其语言要求准确、简练,能够清晰地传达新闻事件的要点。

5. 科技文献体:科技文献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其语言较为严谨,需要准确地表达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

三、文体的特点1. 散文体的特点:散文语言自由,表达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大量的描写和抒发情感来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 诗歌体的特点:诗歌语言具有韵律和节奏,表达更富有音乐性和美感,能够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小说体的特点: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形式,其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够通过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表达。

4. 新闻报道体的特点:新闻报道要求语言准确、简练,能够迅速传达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具有客观性和客观性。

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的概念和背景。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是指在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分类方式。

随着文学和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体的分类和理解也逐渐深入。

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式和传统的学术讨论方式,是文学和学术界对于不同文本形式和内容风格的归类和总结。

不同的文体类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其中,第一种文体类别是指以叙述为主要特征的文本形式,例如小说、散文、传记等。

这种文体类别注重叙事的连贯性、个人情感和故事的发展,通过描写和叙述来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第二种文体类别则是以议论为主导的文本形式,例如散文随笔、评论、批评等。

这种文体类别注重对于某个主题或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通过列举事实、提出论点,展开逻辑论证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种文体类别是指以诗歌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文本。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体,注重音韵、形象和意象的表达,通过使用文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来创造美感和情感共鸣。

通过对这三种经典常谈的文体类别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文本形式的特点和风格。

在后续的文章中,将会详细探讨每种文体类别的特点、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在文学和学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长文的框架和组织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和重要性。

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巧妙的组织和安排,使整篇文章更加连贯、有序、易于理解。

引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其主要目的是引发读者的兴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或观点。

引言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经典的观点或事件、引用有趣的事实等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导读者进入后续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其中又分为多个文体类别的讲解。

基层“文体不分家”问题分析

基层“文体不分家”问题分析

就可完成烘托气氛 、 教育人们的双重任务 。 3 .在有条 件 的城 市街道 和农 村成立 一村或 联村 的文化协 会。 协会可使 民间 自发的活动变成有组织的活动 , 更 有利 于活动 的经常性 , 并提高档次 。过去许 多村 都有 文艺 宣传 队 , 文艺宣传
队在特定 的时期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起到教育群众 的作用 。一个 时期有一个

体 育活动是可 以互 相包容 , 互相 渗透 , 互 相利用 的 , 开展一 项活 动, 完成 了两项任务 , 确实也 是件好事 , 然而 民间流行 的广 场舞 等活动侧重 的是肢体运动 , 而很少 表现思想性 。 没有思想性的活 动不应该称其为文化活动 , 也不能体现文化 活动 的功能 。 3 . 乡镇 文化体 育活动一 般 由乡镇 文化站 组织 , 由于人手 少

的人 和事表演 出来 , 效果应该不错。 过去生产队时期 社员参加 活 动是 以记工分 为报酬 , 那是被动 的参加 , 现在 人们 有积极性 , 愿 意主动参加 , 人们可以忽略报酬。 4 . 挖掘 当地历史文化 , 着眼现代人生活组织活动内容 。任何
个 有人群 的地方 , 都有一本厚重的历史 ,都有值得 回味 的东
1 . 近些年 流行 到基 层和民间的广场舞迎 合了群众追求 美和
锻炼身体 的需要 , 为人们所 接受 , 一些村和城 区社 区或 有组 织的 或 自发 的悄 然 兴 起 ,从 而 一 些 地 方 误 以为 这 就 是 开展 了 文 化 活 动, 给“ 文体不分家 ” 找到了理 由。从本 质上看 , 有 意或无 意的导 致 了对文化活动 的轻视 。
展现人和人格的伟大 , 教 育影 响人们乐观和进取 。 对于体育和文 化 的关系来说 ,再精致的体育活动所产生 的精神价值都是 有限

关于文体分类的思考

关于文体分类的思考

关于文体分类的思考[作者] 王向前【内容提要】针对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文体分类上的一些混乱现象,本文提出按社会作用标准分文章为事务文、认识文和审美文三类,再以表达手法为标准进行第二层次的分类。

本文主张废弃记叙文、说明文这些与其他文体呈交叉、包容关系的概念,将散文界定为艺术散文概念,这样,就有了六类文章:记叙性事务文(新闻、历史)说明性事务文(各类文书)说明性认识文(科普文、科技论文)议论性认识文(各类评论)抒情性审美文(诗歌、散文诗、抒情散文)记叙性审美文(小说、戏剧文学、报告文学、叙事散文)这样的分类,有利于学习阅读和写作。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是按文体编成若干单元的。

文体分两大类八种:一般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

但教科书有将不同体裁的文章编在一个单元中的现象。

如1991年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标为记叙文单元,其中的课文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叙事散文《琐忆》、小说《荷花淀》和通讯《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四篇文章分属记叙文、小说和散文三种文体,是不应当编在一个单元中的。

还有一些类似现象。

课本是范例,是标准,是教与学的依据,所以,这种不同文体编入一个单元的情况给师生学习文体知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本文拟针对这种情况,就文体分类标准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析记叙文、说明文和散文这些外延不明确的概念,以澄清文体分类上的一些问题,并试提出新的分类体系、就教同行。

一、关于分类标准我国古人为文,有议朝政大事的,有抒个人情怀的,有谈学术观点的,有记历史大事的。

曹丕较早注意到这种现象,在《典论·论文》中指出,不同作用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特点。

可见,文章的类别是客观存在的。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如果在学习阅读和写作时能先从理性认识各类文体的特点,就一定会更快地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

对现代文章分类的标准,各家看法不一。

八十年代写作教材中关于文体分类主要有以下一些论述和分法。

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的交叉文体

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的交叉文体

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的交叉文体中国文学史和写作史告诉我们: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

文学中各种文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

比如,在古代,论说文可以写得极具形象性、抒情性,极有文采;碑铭哀祭、公文尺牍往往写得荡气回肠或充满情致;题跋序赠,更是生机勃勃,独具灵性;就连表这种公文,也有李密《陈情表》、诸葛亮《出师表》这样被后人当作美文、当作文学作品欣赏的。

历史也同样表明,一种文体一旦产生,就会约定俗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惯例,从而写作者也会在不同表现手段、语言修辞等方面有共同的选择,在语体乃至风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

“书论尚理”,“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由于文章的功能作用结构布局和语言词藻不同,文学文体逐渐从实用性文体中独立出来。

而这也意味着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既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又由于各种因素而形成各自的个性特色。

随着新文体的诞生,一些旧文体就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一方面是文体的分化,一方面是文体的新的融合,这才构成动态的历史。

如“五・四”时期的杂文,是政论性与文艺性的融合:新时期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今天商品经济社会出现的“广告文学”、“企业文学”更显出实用与美学的联姻。

“大散文”、“大文学”,“广义文学”,大众传媒,文体堤岸的崩溃或疏通。

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

因此,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的异同、关系,是一个常新的问题,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文体特征比较汉语中“文体”一词,与西文中的“style”,意思都是极为含混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今人或译为“体裁”,或释为“风格”。

“style”一词中译为“文体”、“风格”等。

荷兰学者安克威思特在《关于文体的定义:语言学和文体》中列举了“文体”的七种定义:1、以最有效的方式讲恰当的事情;2、环绕已存在的思想或情感的内核的外壳:3、在不同表达方式中的选择;4、个人特点的综合;5、对常规的变异;6、集合特点的综合:7、超出句子以外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笔分家

浅谈文笔分家

浅谈文笔分家作者:龚培智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5期摘要:“公文”一词虽然古已有之,然而南北朝以前,文坛处于杂文学概念之下,所谓“文章”,并未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进行区分,文史哲一体,公文与文学也处在混为一谈的状态。

至南朝时“文笔之辨”提出,文笔始分,尽管纵观中国的整个封建史,流传的古代公文中仍不乏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自文笔之分后,公文已逐渐作为一种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独立的文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自此各类文体也蓬勃发展,不仅形成了后世的文学繁荣,公文也开始自成体系。

关键词:文笔之分公文写作纯文学“公文”一词早在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中便已有出现:“苞苴盈於门庭,聘问交於道路,书记繁於公文,私务众於官事。

”作为与“官事”紧密相联的一类文书,公文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完善,自成一体,现今提到公文,往往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有现行功用、法定效力和特定形式的文字工具”,这里提及的“特定形式”非常耐人寻味,公文的本质显然还是“文”,那么公文是怎样发展成现在这样一种“特定形式”的文体呢?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公文在其格式、用词、篇幅等方面的规定也越来越成熟。

虽然有许多带着封建时代烙印的官样文章,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发现,在流传至今的古代公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或词藻华美,或典雅端庄,或情感丰沛,或大气磅礴,它们并不失为优秀的文学作品。

有这样一个被普遍认可的事实,即古代公文都有着较强的文学性。

或者说,在中国古代“泛文学”的观念下,并没有对文学作品和公文作出明确的区分。

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本是一篇劝谏秦王收回逐客令的奏章,却被称为“骈文之祖”。

再比如《诗经》,诗本是吟咏情性、言志缘情之物,然而读史之时却常能发现古人以《诗经》之语作为外交辞令的场景,《诗经》本身也被选为“四书五经”之一,作为封建王朝的政治经典。

《昭明文选》中,也专门列有“诏、册、令、奏、上书”等卷,选入了大量公文。

古代文体论的介绍

古代文体论的介绍

古代文体论的介绍
古代文体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等,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一、古代文体论的源头
古代文体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文学家们就开始思考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等,并将其系统地归纳为文体论。

其中,《诗经》是古代文体论的重要资料,它提出了“诗歌有五韵”的理论,把诗歌分为五类,即“大雅”、“小雅”、“颂”、“周南”和“赋”,从而为古代文体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文体论的发展
古代文体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文体论的发展受到《诗经》的影响,文学家们把诗歌分为五类,并
且把诗歌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等系统地归纳为文体论。

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的发展受到《汉书》、《史记》、《晋书》、《魏书》等史书的影响,文学家们把史书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等系统地归纳为文体论。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文体论的发展受到《古文观止》、《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
文学著作的影响,文学家们把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等系统地归纳为文体论。

三、古代文体论的影响
古代文体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为文学作品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此外,古代文体论还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文史不分家”与人文学者的责任

“文史不分家”与人文学者的责任

后者关 注 的是人 的行为 。 费尔 巴哈说这 话 的 时 我们常说“ 文史不分家 ” , 其实也包括哲学 , 这 三 本 质 , 家 有着 密切 的连带关 系 。一 般 而言 , 文史 哲 三种 学科 候 , 哲学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哲学 , 它包括我们现在 就 是所 谓 的人 文 学科 , 它有别 于 自然科 学 f 物理 、 化 学 说的 自然科学 , 所以在今天看来 , 他的观点正可用于
2 0 1 3年 6月
社 会科 学 家
S 0 CI AL S CI ENTI S T
J u n e . , 2 0 1 3
( 第 6期 , 总第 1 9 4期 )
【 学者随感 】
( No . 6 , Ge n e r a l No . 1 9 4 )
“ 文史不分家” 与人文学者的责任
王 志耕
( 南开大学 文学院 ,天津 3 0 0 0 7 1 )

要: “ 文史不分 家” 囊括 了文学、 历 史、 哲 学三种 学科 , 作为人 文科 学, 它在方法论、 研 究对象等方面都与其他学
科 有所区别。 作 为研 究人 文科 学的学者 , 在传统的时代 里 , 自我 实现的途径有两个 , 一个是专业研 究, 一个是“ 入世” , 两 者都难 以使 “ 自我实现” 这一欲 望得到满足 。进入媒体时代后 , 人文 学者的研 究与 大众模仿 需求联 系 了起 来, 给人文 学 者提供 了机会 , 产生 了所谓 的学者明星效应 , 改 变了人文学者的研 究方式, 直接导致 了技术层 面的研 究简化 、 弱化和 学
存在 , 首先与其 自身发生关 系 , 其次才与人发生间接

种 职业 选 择 的时候 ,从 来也 不 是 受 民众 追 捧 的 对

文体教育知识点总结

文体教育知识点总结

文体教育知识点总结文体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文体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的过程。

文体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文体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体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文体特点,让他们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增强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不同文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3. 培养创作能力。

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文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作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 提高语文素养。

文体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加对语文的感情,从而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

二、文体教育知识点总结1. 散文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和行文体裁为主,不拘泥于韵律格律的一种文学形式。

散文具有随笔性、可读性、抒情性和转折性等特点。

散文的写作技巧:(1)环环相扣(2)言之有物(3)精选细节(4)选择主题2. 故事故事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以虚构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形式。

故事具有情节连贯、人物鲜活、情感真挚的特点。

故事的写作技巧:(1)情节环环扣(2)塑造鲜活人物(3)交代时空背景(4)情感真挚3. 诗歌诗歌是以抒情为主,以抒发情感为目的的文学形式。

诗歌具有抒情性、韵律性、形象性和节奏感等特点。

诗歌的写作技巧:(1)抒发情感(2)突出意象(3)注意韵律(4)互相呼应4. 日记日记是一种以记叙方式为主,以记录生活感悟和情感表达为目的的文学形式。

日记具有真实性、自然性和真情流露的特点。

日记的写作技巧:(1)真实记录(2)自然流畅(3)感悟表达(4)情感真挚5. 书信书信是一种以真诚交流为主,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文体形式。

书信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亲切性的特点。

书信的写作技巧:(1)真诚交流(2)情感表达(3)富有人情味(4)传递信息6. 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证论证为主,以表达作者观点为目的的文体形式。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文史不分家,是指文学与历史互为表里,相互交融,无法完全割裂。

文学是历史的表达方式,历史是文学的源泉。

这一观点体现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互动性和相辅相成的关联。

文学与历史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提供了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素材,而文学作品则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人心。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虚构的手法,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重新演绎,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人物或者普通百姓,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描写历史背景,展示社会风貌,反映社会变迁,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历史更具魅力,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和传播。

文学与历史是相互影响的。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存在,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和诠释,塑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历史事件和人物成为文学作品的源泉,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诠释,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和反思。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为历史带来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文学与历史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是文学的源泉,文学则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历史表达出来。

历史是真实的记录,而文学则以其虚构的特点,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情。

历史的干瘪文字,通过文学的艺术表达,变得生动有趣,触动人心。

文学作品通过文学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解读,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具有感召力。

文学与历史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本身,也使历史更具意义和价值。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使历史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血有肉。

历史通过文学的艺术表达,可以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文学作品也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诠释,为历史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学习与理解的要点1.了解文体的概念和文体演变的历史过程;2.掌握文体分类的依据和原则第一节文体分类的历史发展一、“文体”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讲的“文体”,指的是文章为适应多种需要而形成的体裁和样式。

鲁迅曾经说过:“凡有文章,倘或分类,都有类可归。

”文体是文章分类的产物。

有了不同的文章体式,也就有了“文体”这一概念。

当我们谈到具体文章的时候,总是针对着特定的文体而言。

当我们准备动手写文章的时候,同样首先要确定所写文章的类型。

不难看出,文体问题是文章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前人对这个问题早已做过探索和说明。

明代徐师曾作有《文体明辨》一书,对当时的文章体式进行了辨析讨论。

明代陈洪谟指出:“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

其意是说,写文章首先要辨明体式,然后再安排内容。

显然,这里强调的是文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有关文体常识问题,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习惯于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大类,每类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当然,中学阶段学习的文体常识是一些基础性的文体常识,还没有涉及到较细致的文体分类问题。

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需要了解较多的文体常识,需要增强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文体感”,以求能够写出“入体”、“得体”、“合体”的文章。

为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文体分类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问题。

文体分类是文章繁富多样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对文章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初萌形态的文章,由于数量有限,质量不高,谈不上分类问题。

甲骨文是我国早期初萌形态的文章,属于某些零星的片断的记述,因而还谈不上文体分类问题。

后来,随着文章的成熟和其功能的扩大,各种不同的体裁、文种就产生了,文体分类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有些文体类别,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独立体式的,有些文体类别则是经过人们有意识的划分而形成独立体式的。

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文体分类都是人们对文章的认识深入的表现,也是文章的功能日趋细密的表现。

文体不分家的意思

文体不分家的意思

文体不分家的意思
“文体不分家”是一个文学理论的观点,它主张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中,而应该采用多种文学形式和风格,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这个观点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史诗、戏剧和抒情诗三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形式和风格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因此,文体不分家的观点逐渐被提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文学形式和风格,而不是被固定在某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中。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体不分家的观点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古典的格律诗,也有通俗的民间歌谣,还有自由的律诗和绝句等。

这些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多样化,也更加符合当时读者的口味。

总的来说,“文体不分家”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学观念,它鼓励文学创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不受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和风格,而是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文学技巧和手法,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自古文医不分家——浅谈涉医文学的发展

自古文医不分家——浅谈涉医文学的发展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65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5(下)王婉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00)摘 要: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历代涉医文学表现出了医学的进步,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优秀的涉医文学作品,既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促进了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关键词:涉医文学;中医药;养生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文学和医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古代医学,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疾病的诊疗、中药的神奇功效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印记。

文人通医,创作出一些与医药相关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医药普及和传播的重要方式。

“自古文医不分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和医学相互交融不可分割,这也对后世文学和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妨从文学、医学交融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追根溯源,回顾其自先秦两汉时期开始萌芽,后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

先秦两汉时期,还处于文学未完全自觉期,各类文体也还未完全成熟独立,但已经具备了后世文体的雏形,所以可以用后世文体的名称。

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文学具有开创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这一主要流派,影响深远。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流派。

《史传》散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也不乏哲理思辨。

诸子散文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寓言、比喻、夸张等,饱含哲理,引人思考,传为经典。

秦汉文学与先秦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诗歌而言,《诗经》四言躯壳僵化,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酝酿出中国诗歌经久不衰的五七言体[1]。

这些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涉及医药的内容,笔者主要以《诗经》《楚辞》以及汉赋中的涉医作品为例。

新时期企业文工团的职责使命

新时期企业文工团的职责使命

新时期企业文工团的职责使命摘要:企业文工团,就是运用歌唱、舞蹈、文艺活动等多种表演形式宣传国家政策、企业文化精神的综合性文艺团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文工团在企业前行的道路上也发生着微妙的调整。

积极配合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参与、丰富退休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艺术,在企业的各项体育赛事中也有文工团工作的身影。

关键词:新时期;文工团;职责使命企业文工团,就是运用歌唱、舞蹈、文艺活动等多种表演形式宣传国家政策、企业文化精神的综合性文艺团体。

文工团将文化、政策、精神等渗透在艺术之中,以艺术表演的形式传达给企业员工,进而起到宣传、教育和引导的目的。

文工团的艺术表演内容大多来源于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演绎的多是真实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同时又高于生活,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可以说,文工团与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文工团在企业前行的道路上也发生着微妙的调整。

一、积极配合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我们通过文艺下基层等一系列活动激励前线生产。

把各二级单位的积极典型汇集到节目中,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和提炼,整理出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的节目,体现出先进的时代水平,要让全体员工都能欣赏我们的企业精髓,从而把这种先进卓越的企业文化在基层员工与企业间产生共鸣。

抓好企业宣传栏、员工活动中心、企业报栏、阅览室等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从各二级单位中选树一批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的、职工可见、可敬、可学的榜样,加入到节目中,以表演的形式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广大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人物,展示给企业员工。

也说文史不分家—论新课改中的文史互相渗透

也说文史不分家—论新课改中的文史互相渗透
维普资讯

0
2 0 0 8

8
鬯孥翼


大 革 命 对 生 活 社 会所 造 成 的 影 响 学 生 没 有 太 多 的 了

感受 史 解 新课 标 提 倡 的 走 也 说 文 兜 不 分 家 历 史很 难 发 挥历 史 课 变 成 了 政 治课 史 生 便 只 能 干 感 悟 巴巴 学 的作 用


畏 的 内容 经 过 互 相 探 讨 交 流 总 结 了 许 多 如 不 怕 本

} 不 怕 累 勇 敢 坚 强 等 但 由于 课 本 上 只 有 作 为 重 大
、 、


身份 文 体 特 点 鲜 明 的 讲 话 稿


读 了 同学 们 的 答 案 我


要 了 解 毛 泽 东 为 人 说 话 的风 度

册 《 民 主 主 义 革命 》 节 教 学 中 讲 到长 征 新

讲话 稿 又 是

种 实用 文 体 所 以 学 生 还 必 须 了 解
, ,
寸 让 学 生 讨论 什么 是 长 征精神

” 。
学 生 首先 研 读 历 史

写 作讲话稿 的 基 本 要 求 要 发 挥 想 像 与 联 想 更 要 在 遣 词 造 句 上 精 心 推 敲 才 能 写 出 具 有 时 代 气 息 符合 人 物

我 又 及 时设 问 :难 道 当时 没 有 法 律


文 史 知 识 的互 相 渗 透 和 能 力 的互 相
, ,
的 制裁 ? 人 民 的权 利 就 任 其 践 踏 ?

石 激 起 千层 浪 这

自古文医不分家

自古文医不分家

自古文医不分家作者:王婉琪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0期摘要: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历代涉医文学表现出了医学的进步,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优秀的涉医文学作品,既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促进了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关键词:涉医文学;中医药;养生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文学和医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古代医学,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疾病的诊疗、中药的神奇功效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印记。

文人通医,创作出一些与医药相关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医药普及和传播的重要方式。

“自古文医不分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和医学相互交融不可分割,这也对后世文学和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妨从文学、医学交融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追根溯源,回顾其自先秦两汉时期开始萌芽,后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

先秦两汉时期,还处于文学未完全自觉期,各类文体也还未完全成熟独立,但已经具备了后世文体的雏形,所以可以用后世文体的名称。

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文学具有开创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这一主要流派,影响深远。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流派。

《史传》散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也不乏哲理思辨。

诸子散文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寓言、比喻、夸张等,饱含哲理,引人思考,传为经典。

秦汉文学与先秦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诗歌而言,《诗经》四言躯壳僵化,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酝酿出中国诗歌经久不衰的五七言体[1]。

这些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涉及医药的内容,笔者主要以《诗经》《楚辞》以及汉赋中的涉医作品为例。

《诗经》中记载了40多种疾病名称。

《楚辞》中也有疾病记载,比如《九章·惜诵》中写道“反离群而赘肬”,这里的“赘肬”就是一种皮肤病,受病毒的影响,皮肤上呈现出跟正常的皮肤颜色不同的或是黄褐色的突起,表面粗糙而干燥,不疼不痒,多长在面部、头部或手背等处。

文体学的发展史

文体学的发展史

文体学发展史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论。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

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

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发展历程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

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

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摆脱了传统印象式直觉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

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Bally,1865-1974)(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

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体的文体。

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

文体学的任务是探讨表达这些感情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

虽然巴依没有特别关注文学文本,但他们的普通文体学对于文学文体学的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稍晚于巴利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Spitzer, 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不是口语,而是文学作品。

斯皮泽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他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式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优势 ,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 、非物 质文化遗 产保护 和群众性 文化 活动开 展等 工作中 , 努力推动文化事业 和体育事业相互 促进 , 取得了令 人瞩 目的丰硕成果。在 推动
影。 记 录体育发展 ,传递体 育精神 , 传播体 育文化 。中国电影 家协会副 主席尹力指出 , 当前体育发展 了, 体育 电影没有了 。因为 电 影受到 了方方面面的管束 , 拍摄包 括体育在 内的现实题材 电影会涉及各方面 ,由此记 录 当下 、表达当代有分量的艺术精品少了。 3 .培养新 型体 育文化人 。运 动不是简
教育 、职业规划四个元素。目前很多学校 目 标培养单 一、功利性强 ,应改变办学 理念 ,
培养综合性人 才。 4 .加强 体育 赛事与文艺活 动的互动 。 体育 赛事 和文艺 活动 同属于文 化领域 的事 物, 但 二者的表 现形式却截然不同。体育赛 事 展现 的是运 动员高超 的运 动技艺 和勇 于 拼搏 的体育精神 , 文艺活动则表现的是 文艺 家们 的独具 匠心和多彩缤纷的艺术气 息。因
泳世锦赛在哪个国家举行 ,当全体
种团队精神。体育可 以在学生 的成长过程 中给予他们 一种顽 强拼搏 、超越 自我 的精
神 。通过 参与体 育活动 培养孩 子们 勇于担 当、乐于分享 、团队合作 的良好品质 。竞技 体育学校要包涵竞技体育、人文基础 、素质
刘 颖
( 河北联 合大学体 育部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9 )
摘 要:文化和体育是现代社会 中最受人们关注的两种社会现 象,而且经历 交织在一起 出现 ,有 “ 文体不分 家”之说 。本 文化在 简要分析 “ 文体不分家”的主要
原 因的 同时 。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做 强 中国体育文化品牌、培养新型体育文化人 才和加强体育赛事与文艺活动的互动等问题提 出有针 对性的意见建议 。

全民健身的工作 中, 更是充分证明了文化部 门与体育部门发挥特长 , 交汇资源 ,携手共
进 ,相互促进 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如 ,各级 文化 馆 ( 站) 、社区文化 中心 、村 文化室和 文化广场既是开展文化活动 的重要阵地 , 也 是开展健身活动重要平台。两者缺一不可 ,
两相互动 , 共建共享 , 才能更好地服务 群众 , 造福 于 民。什么是体 育文化 ?把 体育具 体 化 ,就会发现处处都是体育 文化。全 国政协 委员 、时任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蒋效愚认 为 ,我 们的体 育文化 建设 大有可 为, 可 以做的事情非常多 , 最关键 的是要有 高度的文化 自 觉和文化 自 信 。体育文 化一 直 渗透在体育 的各个部分。以奥运会为例 ,每 个项 目都渗透着文化 , 运动会 的规则 、 仪式、 奖杯 、主题 曲、 颁 奖音乐 、串场表演等方面 都体现着体育文化 。 2 0 1 1 年上海游泳世锦赛 主办方将会歌 《 泳动 》 , 赠送给 了国际泳联 , 并成 为国际泳联的永久性会歌 。 今后无论游
得到放松 。 美 国职业篮球联赛中的啦啦操表
演 就属 于 这种 形 式 ,值得 更 多 比赛 借 鉴 。
( 2 ) 创新体育赛事 和文艺活动的结合方 式。
魅力 。跆拳道 ,虽是 “ 舶来 品” ,但已成为 中国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 目之一 。跆拳道项 目 文化 的关键词是 “ 忠”和 “ 孝” ,“ 忠”讲 求 忠于国家 、忠于集体、忠于团队,对人要 忠诚等。向国旗敬礼等仪式 , 就是对青少年 运动员一种潜移 默化式 的教育 。 各个项 目应 该结合各 自不同的特点 , 形 成属 于我们 自己 的文化项 目和品牌 。 学校 ,是培养体育文化 人 的阵地 。 体育 的教育功能也在这里得 到彰 显, 学生参加各种形式运 动会时 ,是在感 受
为这种差 异 , 两种事物分别拥有着各 自的受 众。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 高水平体育 赛事逐渐提高对赛事文化经营 的重视 , 文艺 活动的作用 日渐突出 , 大型体育赛事 中的文 艺表演 己经不可或缺。因此 ,应该依托体育
传 统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 , 往往是以文艺 活动为开始和结 束 ,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开、 闭幕式 , 这也往往是运动会第一个和最后一 个高潮部分。还有一些嘉年华性质 的体育 比 赛, 文艺活动可能 以不 同的形式从始 至终地 穿插于 比赛 的各个环节 ,目的是渲染 比 赛 的 气氛 。比如 , 2 0 1 1 年北京 “ 沸雪”世界单板 滑雪赛 中单 板滑雪 赛与 现场音 乐会相结 合 的形 式 , 就创新了体育赛事 和文艺活动的结 合方式 , 采取体育赛事和文艺 活动并重的策 略, 将原本并无联系 的滑雪赛和演 唱会有机 组合在 了一起 , 既为滑雪 比赛拉来 了更 多的 观众 , 又为现场音乐会造 了声势 。( 3 ) 体育 赛事 与文艺 活动相互带动 ,和谐共赢 。每项 体育 比赛和 各类 文艺活 动都有一 定数量 的 受众 , 但 由于项 目的推广程度和普及性的差 异 ,不同体育 比赛受众数量差距很大。像奥 运会这样 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 和足球 、 篮 球这样历史悠久 、普及性较好的单项赛事 , 受众数量一定是 巨大的 。 但诸如单板滑雪赛
比如2011年北京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中单板滑雪赛与现场音乐会相结合的形式就创新了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的结合方式采取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并重的策略将原本并无联系的滑雪赛和演唱会有机组合在了一起既为滑雪比赛拉来了更多的观众又为现场音乐会造了声势
理论广角 2 0 1 4年 7月 ( 中)
‘ ‘ 文体不分 家" 的探源 与应用
关键词 :文体;不分 家;应用
体育是社 会发展 和人类 进 步的重 要标
是著名 的体 育电影 ,通过拍 摄体 育题材 电
心设 计 的颁奖 仪式 和展示该项 目发展 的表
志。 是社会主义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 开展全民健身,全面提高人 的素质 ,是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体育强国的重要 内容。 1 . 明确两者共同的历史使命 。 早有 “ 文 体不分家 ”之说 , 文体不分家 , 就是使命不 分家 , 服务不分家。文化是一个大范畴 , 不 仅仅指新闻出版 、广播 影视、文学艺术等 , 体育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渗透 在体育之 中。近年来 ,文化部门结合实际 ,
单的跑 、 跳 、投 ,而是在运 动中感受文化 的
演也是应该纳人 比赛期间的活动设计 中的。 开 闭幕式作为大 型体育赛事多年的 “ 保 留节 目” ,就像颁 奖仪式一样不可或缺 ,因此文 艺活动更 应该 穿插于比赛 的其他间歇时间 , 让观众在欣赏精彩的体 育比赛之余 , 视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