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湖北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思考
浅析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创新模式【范本模板】
浅析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创新模式万涛黄黎(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武汉 430063)摘要:推进省级区域平台建设,整合优化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完善统一发布标准、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技术交易模式,打造技术转移“湖北模式”,突出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三个一”创新机制;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条便捷、高效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通道,并通过提供技术交易全程服务促成更多的技术交易。
关键字:技术转移;技术合同;技术经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技术市场“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全国统一大技术市场。
推进省级区域平台建设,整合优化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完善统一发布标准、实现资源共享.一、湖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转移的现状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科技创新资源多,成果供给多,市场需求强烈,全省建有各类高校122所,科研机构1500多家,国家级高新区4家,“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创新成果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011年以来,全省共实施成果转化类科技计划项目4000多项,总投入达到174.30亿元。
虽然近年来我省的科技成果推广、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技术转移仍然表现为数量少、效率低、成本高、覆盖面小,不能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上海、浙江、江苏、西安等科技成果转化先进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科研院所成果产出质量和转化率逐步提升,但总体转化率还不高.2011-2013年,我省高校、科研院所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占比分别1达1.万涛(1964 -) ,男,湖北武汉人,本科,主要从事技术市场研究。
浅谈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蔡叶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11期摘要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不断加速以及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在这种背景下,中西部各省也纷纷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柱,如何在这波浪潮中建立有效、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机制对于其未来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湖北省产业转移承接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概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产业转移热潮,我国东部沿海产业以及部分国际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机。
湖北省政府在这轮产业转移热潮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来看,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总量相对较少,呈现了空间分布集中、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
武汉吸引了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相对于其他地区处于绝对优势。
[1]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资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
近年来,武汉以外的省内地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其中宜昌、襄阳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资分布失衡的情况。
从行业分布来看,湖北省外资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及制造业,两者所占比例接近80%。
随着相关政策调整及引导,外商对湖北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投资有所加大,但服务业投资依然有待加强。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但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招商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对于周边其他省份,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起步较晚,所以在外资利用方面与其他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技术转移是指把一种技术从一个领域或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企业,以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这种转移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技术加以推广,或者将某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搬到另一个工厂。
它的实质是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设计和调整技术体系,为新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提供支撑和保障。
技术转移是推进新技术引进、改进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不同条件的配合和协作。
首先,技术转移需要有源头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有足够的创新性和差异性。
若没有源头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者只能面对“半熟”的技术,而半熟的技术只会浪费转移者的精力,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技术转移需要有实践和经验,这些实践和经验可以来自于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来自于已经转移成功的企业。
这样,转移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思路和选择,能够减少困难和失败的风险。
最后,技术转移需要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交流和合作可以来自于政府政策、专业团体或个人网络,可以让技术转移者更加敏锐地洞察市场、了解用户需求。
技术转移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些要点需要重视。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技术转移对象。
技术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技术盲区,而这些盲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承担的。
所以在进行技术转移过程中需要了解新的大环境,分析风险,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不是所有企业或个人都能够做技术转移的开发商和管理者,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初级学习和摸索,所以需要靠实践和经验总结来积累经验。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技术转移机制。
技术转移需要有清晰明确的队伍安排和职责划分,需要有系统化的管理和服务,来确保技术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根据技术转移的本质,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和招商体制,来增强转移能力和竞争优势。
最后是构建可持续的技术转移系统。
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后续的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及时评估和更新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技术转移分享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技术转移的经验和心得。
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一、技术转移的定义与意义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成果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转移到其他应用主体,以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
技术转移具有以下意义:1. 推动科技创新。
技术转移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2. 促进产业发展。
技术转移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3. 提高企业效益。
技术转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1. 技术研发。
做好技术转移,首先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因此,研发团队要紧密关注市场需求,提高研发质量。
2. 成果转化。
技术成果转化是技术转移的核心环节。
要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3. 人才培养。
技术转移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策划、实施和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转移人员的综合素质。
4. 合作平台。
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技术转移的重要保障。
三、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思考1. 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技术转移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 创新技术转移模式。
探索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模式,如技术许可、技术合作、技术并购等,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
5. 提高技术转移人员的素质。
加强技术转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市场意识、谈判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总之,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推动技术转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和对策探析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和对策探析姜霞(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湖北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湖北省既有产业转移带来的积极正面效应,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监管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风险;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1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必要性1.1承接产业转移是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产业承接,湖北省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把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加工贸易产业等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由点向面、由局部到整体扩张式的发展。
这样在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的同时,也会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进而降低整个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承接产业转移还可以开拓湖北省的省内市场,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加速湖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1.2承接产业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湖北省的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合理的产业承接,不仅能够引进一些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类似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疗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等,而且还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从而有利于湖北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的投入,摆脱原有落后产业的负担,加速向更高级的产业结构升级。
1.3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湖北省地处中国经济腹心,与中西部地区其他各省市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
通过产业承接,湖北省一方面可以形成示范效应,将产业转移中的经验和教训同中西部其他省份分享,加强中西部之间的联系,促进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加强同这些省份的合作、交流,与他省共同承接项目,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情况分析与思考
文章编号:2095-6835(2018)15-0019-04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情况分析与思考*黄祥国,陈汉梅,向闱,江婷,韩鹏程(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武汉430071)摘要:系统分析了国家各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的建设情况,总结了先进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8.15.0192013年以来,科技部在全国布局设立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等11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在探索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服务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作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在湖北创新要素枢纽和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助力创新湖北建设,进一步完善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我省技术转移行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1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基本情况分析1.1总体架构从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的总体架构来看,其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以地区的整体发展体现区域中心技术市场的发展,大部分区域中心采取了此种架构,比如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西安)、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青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湖北)等;另一类是以一个单位代表区域中心技术市场的发展,比如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成立了“上海东部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运营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该公司的运营情况即是东部中心的建设进展。
1.2运营主体从各区域中心运营主体来看,有多个单位共同承建区域中心的情况,比如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北京)建设方,包括北京市科委、海淀区、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部火炬中心等,中部中心(湖北)也属于此类情况,由多家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负责中部中心的具体建设。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2•【字号】鄂政办发〔2017〕47号•【施行日期】2017.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7〕4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6月12日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支撑湖北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要求,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纵横联动、机制创新”的原则,围绕湖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效能提升、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高校院所研发平台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金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等“六大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加快构建形成政策保障有力、信息开放共享、对接渠道通畅、资源配置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强省,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各市州、重点高校院所、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工作体系,建成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0家,组织推动3000项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应用,培养1000名以上专业技术经纪人,力争早日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中心和科技型创新创业高地。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12 技术引进管理体 系 .
技术引进涉及政 治 、 经济 、 金融 、 技术 、 法律 和国家发展战 略等多个
方面 , 是一个 极其复杂 的过程 , 因此大多数 国家 政府都通过健全管 理制 度和设立管理机构对技术引进工作实施 比较严格的宏观管理 。 技术引进
管理体系构成见图 2 。 马来 西亚 、 度尼 西亚 、 印 墨西哥 等大 多数 发 展中 国家均采 用制定 管 理制度 的方 法对技
务咨询服务 。 1 绩效评估体 系 . 4
国际技术转移绩效评估 体系是 指东道 国为 审查评估 国际技 术转移 图 1 政策法规体 系构成图 活动 的执 行情 况 , 建立的 以政府部 门为主导 , 以跨国公司和本 土企业为 对象 , 大学 、 研机构 和中介组织参 与 , 科 依靠市场 和企业 反馈信息 的组织 体 系。在该体 系中 , 政府运 用客观 、 的评估手段 , 国际技术转移开 科学 在 始前 、 过程 中和结束后 , 国际技术 转移活动的技术 、 对 经济 、 会和环境 社 收益进行有效评估。 这种评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科技 活动本身 , 而且体现在经济 、 社会 、 环境等诸多方 面 , 反映了国际技术转 移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 的贡献水平和影 响程度 。
2o 07
第 1卷 第 1 7 期
我 国国际技术转移体 系现状及优 化对策分析
唐 晓斌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江苏南京 ,10 8 20 1)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 , 国际问技术转移活动 日趋活跃。分析 了国
际技术转移体 系的构成 , 绍 了5个子体 系的 内容 , 介 并结合我 国国际技 术转移体 系建 设现状 , 从政府的 角度提出 了优化和完善我 国国际技 术转移体 系的对策和措施 。 关键词 : 技术转移 ; 国际技术转移体 系; 术创新 技 中图分类号 :0 2 F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新时期加快发展和完善武汉技术市场的思考
是 实现 和增 , 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发展技
收稿 日期 :20 .92 0 60 —9
值和使用价值。技术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技术所花费的
23
维普资讯
武 汉、中部与长江流域发展研究
种体系 , 是围绕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化有效配置 资源的一个 “ 。 场”
对技术市场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技术市场刚出现 时, 人们简单地把它认为只是 “ 技术商品交易的场所” ,
年成立以来一直发展较 陕,在政策法规体系、管理体系
和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以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方面走在 全国前列 , 成为我国技术市场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虽然
《 长江论坛 》2 0 . 0 65期
总第 8 O期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使技术生
定 》 明确了 “ , 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重要
组成部分” 正式确定技术市场的地位, , 为武汉技术市场
产者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得以补偿 , 也就是实现技术商品
的价值 ; 也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技术商品的有效转移 , 并由无形转化为有形 ,进一步实现其使用价值。技术市 场为技术商品价值 、 使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交易、 展示 、
产要素性商品,其转化为有形商品需要一个 比较复杂的
和《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 》等法律 、 法规陆续颁
布实施以及促进技术转移 、 技术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纷 纷出台,武汉技术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武汉市科研
机构 、企业 、 技术贸易机构等主体积极参与市场交易 , 市场交易活动不断增加。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 1% 0
场( 技术商品交易的场所 ) 又是无形市场 ( , 各种关系作
用和生产要素互动 ) , 包括从技术商品的开发到技术商品
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加强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
S in e a d T c n lg 理研 究 n e e r h ce c n e科 技o y Ma a e h o 管 n g me tR s a c
2 1 0 6 00N .
文章 绵 号 :10 7 9 (0 0 6— 10— 3 00— 6 5 2 1 )0 0 0 0
源优势和科研 优势 ,促 进科 研成 果和研 发能力 向社会转移 , 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作 出新 的贡献是摆在大学 面前 的一个 重大 课题。本文拟结合 “ 国家技术 转移促进行动” 的实施 ,对 大 学在 “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 中推进技术转移的必要性进 行简要分析 ,就加强大学技术转移提出若干建议。
技术转移体 系建设存在 的问题 ,以国家技 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契机 ,应从技 术转移机构建设 、知识产权管 理办法、科技人 员评价机制、专业人 员培训等 多方面加 强新型大学技 术转移体 系建设 。 关 键词 :技 术 转移 ;大 学 ;促 进 行 动 ;科 技 中介 中图分类号 :G 1 31 文献标识码:A 高 ,大学发展技术转移功 能 ,帮助企 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 的
2 高校技术 转移存在 的主要 问题
长期 以来 ,技术转移是我 国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 中的薄弱
环 节,缺乏 良好的体 制、机 制和政策环境 ,成为提高我 国企 业 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 、大 学、科研机 构 、中介机构 和企业等各方 面的作用 ,努力探索和完善 国家
技术转移体 系和技术转 移的有效运 行机制 ,加快知识流动和 技术 转 移 ,是 当前 建设 创新 型 国 家 十 分 紧迫 的 战略 性 任 务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和国家技术转移体 系链条 的重要一环 ,尽管我 国大 学的技术转移也取 得了很大
我国及国际技术转移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及国际技术转移现状及发展建议一.技术转移相关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技术转移(technologytransfer)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突现。
按照国际上技术研究领域的看法,可将技术转移的含义概括为: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其载体(人、物、信息)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通常是指科技成果、信息、能力和有形体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推广普及和调整应用等相关活动的总和,这种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
技术迁移涵盖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转移部门,它是技术转移的实体,技术转移实体通常分为技术转移部门和技术接受部门,主要的技术转移实体包括军事研究部门、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公司研发部门、科研院所、各级企业等;二是被迁移的技术,包含科技发明者、专利、商标、r&d成果、营销策划、生产管理、工艺设计流程、方案设计等;三是技术转移方式,包括版权转让、授权、许可证协议、技术援助、人员流动、合作r&d、合作生产、交钥匙工程、技术组织与会议的交流、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口等。
技术迁移的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技术迁移部门通过一定的技术迁移方式把技术成果迁移给技术拒绝接受部门,其关系需用右图去则表示。
二、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状况从建国初期已经开始,我国的技术迁移就存有一定的发展,但主要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初步创建起至了相对完备的技术迁移体系。
我国技术迁移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建国初期的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2)六七十年代已经开始的技术迁移,这时我国从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进口成套设备,技术迁移达至了历史上代莱高峰;(3)80年代以来的技术转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坚持技术引进与企业技术改造结合的方针,技术转移政策法规逐渐完善;(4)90年代以来的技术迁移,国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标志着我国的技术迁移逐渐迈向明朗。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目标和任务 -回复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目标和任务-回复《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目标:通过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任务:1. 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包括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同时,建设技术转移平台,包括国家技术转移平台、省级技术转移平台和企事业单位技术转移平台。
2. 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服务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转移人才。
推动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转移服务,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交易、技术培训等。
3. 优化技术转移政策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与产业化的机制和政策创新。
建立技术转移奖励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技术转移的资金扶持力度。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企业的技术转移积极性。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吸引国际优秀科技成果资源到中国转移。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的培训和交流,提升技术转移的国际化能力。
5. 培育技术转移市场建设技术转移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和需求方在市场上的有效对接。
发展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加强技术转移项目管理和评估,提高技术转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6.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
引导企业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转移能力。
推动科技人才与企业对接,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移并产生经济效益。
7.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
制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实施财政和税收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将有效提高技术转移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广阔未来
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广阔未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培训思考自1985年党中央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开放了技术市场,我国按照依法治国,以"放开、搞活、扶持、引导"为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是新时期全面推动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主要推动区域向国际技术转移枢纽、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大平台和技术转移资源密集区等方向深入发展。
2019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8407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与生产密切结合、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渠道。
现结合本职工作取得的经验、遇到的困惑及本次培训学习的知识汇总整理提出一些思考。
一、与时俱进完善我国成果转化法律体系、技术市场政策,优化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经历起步发展、全面深化、加速发展后,2008年至今的第四个阶段,是从“重点突破”向“体系施策”转变。
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十九大以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继修订法律后,国务院、各部委、省市相继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规定和政策。
(一)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2016),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从体制、体系、制度等方面破题。
一是主要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三权下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奖励比例,特别是个人比例,最低限是转化所得净额的50%,用制度手段与经济激励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二是通过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或者协议定价的方式确定科技成果价格的,单位领导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三是推动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实施技术创新引导专项、推进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四是推进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科技传播》2020·3(上)27科学普及实践作者简介:胡传甲,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胡传甲摘 要 技术转移体系,是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相连接的重要纽带,而技术转移路径,为技术流动指明方向,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基于此,笔者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4-0027-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对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视,科技日新月异,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涌现。
然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不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技术转移能力薄弱,技术转移发展体系还存在技术专业指导效率低下、创新创业服务弱化以及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构建符合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以及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
1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不断优化与完善,主要是因为受到政策、体系以及机制等外界因素的积极影响,我国技术交易蓬勃发展,由区域体系转变为全国体系的建设与形成,给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构建有利的环境[1]。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的深入实施,以推动相关主体提升积极性,不断进行创新。
第一,构建技术转移体系。
具体来说,首先,从政策上,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法律条款进行修订,并且部署具体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有效推动全国范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深入实施。
另外,国家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从而以科技成果产权,来有效、长期地激励科研人员投入到科技研究与创新中,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国家自助创新示范区所得税政策试点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试点,促进创新源头不断释放活力[2]。
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20 07年 1 2月 5 日, 技 部 、 育 部 、 科 教 中科 院 三 部委 联 合 发 布 了 《 家 技 术 转 移 促 进 行 动 实 施 方 国 案》, 志 着 国家 技 术 转 移 促 进 行 动 正 式 启 动… 。 标
“ 国家技术 转 移 促 进 行 动 ” 实施 不 仅 是 要 加 速 推 的 进技 术转 移 , 重要 是 要 把 技 术 转 移这 一 国家 和 区 更
On t e Co sr ci n o i e st c oo y Tr n f r h n tu to fUn v r i Te hn l g a se y
S se n e h c r u d o to a c n l g y t m u d r t e Ba kg o n f Na i n lTe h o o y
第3 卷 第3 1 期
21 0 0年 5月
技
术 与 创 新 管 理
V0 . No 3 1 31 .
M a . 01 v2 0
T C E HN OG AND I NOVA I N MA OL Y N T O NAGE ME 体 系建 设 的思 考
构建设 、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科技人 员评价机 制、 专业人 员培训等 多方面加 强新型大学技 术转移体 系建设。 关键词 : 术转移 ; 技 大学; 促进 行动 ; 科技 中介
中图分类号 : 1 G3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3 2 2 1 )3— 29— 3 17 7 1 (0 0 0 0 7 0
摆在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结合“ 国家
技术 转 移促进 行 动 ” 的实 施 , 大学 在 “ 对 国家技 术 转 移促 进 行动 ” 中推进 技 术转 移 的必要 性 进 行 简要 分 析, 就完 善大 学技 术转 移体 系建 设提 出若 干建议 。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我国的对策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我国的对策作者:⊙李志军字体:【大中小】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迎接新的挑战。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特点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拓宽,已由梯度式转移发展到跳跃式转移。
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升级,技术转移趋向软件化,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移技术越来越多,其增长速度超过商品贸易及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
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垄断着世界技术市场。
近年来,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正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世界技术市场的分布十分集中。
全球80%以上的科技开发及其进展均在发达国家进行和取得。
当前,发达国家之间技术贸易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仅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量则不足10%。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
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渗透,逐步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科学技术国际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
技术转移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技术转移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支持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的重要机构,发挥着连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作用,推动技术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本文将提出技术转移中心年度工作计划,旨在提高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1. 提高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营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项目审核和管理效能,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落地的速度。
2. 提升技术转移中心的专业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团队,培养专业的技术转移管理人才,提供优质的技术转移服务。
3. 拓展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伙伴: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广泛的技术转移网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重点工作1. 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1)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包括项目申报、评审、管理等环节。
(2)优化技术需求对接平台,搭建技术供需信息资源库,提高技术成果对接的精准度和效果。
(3)提供技术转移咨询和评估服务,为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技术转移建议。
2.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团队(1)招聘和培养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的科研人员,加强团队的专业化和创新能力。
(2)建立科研人员交流合作机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专家,提供重大科研项目支持。
3. 提升技术转移管理人才(1)培养技术转移人才,组织技术转移管理培训班和行业研讨会,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2)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拓展技术转移合作渠道(1)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建联合研究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技术转移项目融资渠道,推动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落地。
5. 加强技术转移政策研究和信息发布(1)及时了解和研究国家和地方的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宣传和解读服务。
(2)发布技术转移成果和案例,展示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成果和科技创新的好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而在国际贸易的众多要素中,技术转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技术转移不仅能够促进各国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然而,技术转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复杂的机制和众多影响因素。
一、技术转移的概念与类型技术转移,简单来说,是指技术从一个主体向另一个主体的传递和应用。
这种转移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发生,包括企业之间、国家之间以及产业之间。
从类型上看,技术转移可以分为水平技术转移和垂直技术转移。
水平技术转移通常发生在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企业之间,涉及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和普及。
例如,两个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企业之间交流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
而垂直技术转移则更多地发生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企业之间,通常是从技术先进的一方转移到相对落后的一方。
比如,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将其先进的电子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
此外,还有有偿技术转移和无偿技术转移之分。
有偿技术转移是通过技术贸易的方式进行,如专利许可、技术服务合同等,受让方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无偿技术转移则常见于国际援助、合作研究项目等,技术的提供方不收取直接的经济回报。
二、国际贸易中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在国际贸易中,技术转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1、商品贸易当一个国家进口某种包含先进技术的商品时,实际上也引进了相关的技术。
例如,进口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获得了设备本身,还能通过对设备的使用和研究,掌握其中蕴含的技术原理和生产工艺。
2、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时,会将其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同转移过去。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技术的深度转移和本地化应用。
3、技术许可与专利转让技术拥有者通过许可协议或专利转让合同,将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其他国家或企业,从而实现技术的跨境转移。
4、国际合作研发不同国家的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技术的交流和共享。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及启示
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第 10期·总第 280期
德 国 技 术 转 非盈
移中心
利型
科技基金、工 商协会企业 会费
基本的技术交易、信息查 询和咨询服务
弗 朗 霍 夫 非盈
协会
利型
科技基金、服
技术研发创新、成果推广 务费用
二、对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借鉴 (一)职能定位 联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相关组织结构,建立“技术需 求挖掘、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及产权交易、专利技术储备” 的生产治理模式。技术转让服务机构为领头军,联合生 产企业,在特定行业内组建联盟,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负责 联络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生产企业负责组织 生产,进行成果产业化。这种联合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也 可以是松散的。这种治理模式相对其他模式,优点在于 成员间形成的合作长远而稳定,技术转移服务更加规范 化和活跃化。关 联 企 业、大 学、研 究 机 构 和 公 司,以 及 风 险投资合作伙伴和项目合作伙伴可以来此寻找技术援 助、申请专利、申请技术转让评估和专利许可。只有打造 全面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提供 “一条龙”技术 转 让 模 式,以市场为导向,解决有关服务主体在关键信息、市场 运作、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
一、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运行模式 1.美国。依托美国政 府 的 技 术 转 移 机 构 主 要 有 “国 家技术转让中 心 ”和 “联 邦 实 验 室 技 术 转 移 联 合 体 ”,是 非盈利技术转移机构。除此以外,美国其他的技术转移 机构大部分都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且以非盈利形式存 在。运行最为出色的三种模式分别是斯坦福大学首创的 技术许可办公室模式、威斯康星大学的 WARE模式以及 麻省理工大学的第三方模式。 2.德国。对于德 国 企 业 而 言,技 术 创 新 是 经 营 战 略 中的重点,大型企业会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而中小型企 业在内部研发外,还会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并长期同 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合作。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中,除了 高校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外,主要有三个技术转移服务 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最大的完全市场化运 作的技术转移机构,除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它还成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李国杰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在中国、特别是在大家都在讲自主创新的今天,要不要强调技术转移,特别是要不要强调大学/科研机构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本文重点讨论创新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技术转移,不讨论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现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纠正过去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错误,闭口不再谈技术转移,以为这是全国科技大会的主要精神。
最近中央电视台宣传企业的科研成果,往往要突出企业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似乎用了一点别人转移的技术就不那么自主了。
在某报的一篇文章中,把科研院所比喻成主力部队(企业)的“侦察连”和“兵工厂”,并称这是最佳组合。
我认为这种比喻不十分恰当,不能深刻地阐述技术转移的本质内涵。
以上这些看法可能没有全面理解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也不符合自主创新的内在规律。
从宏观上讲,自主创新应包含知识创新(或者叫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
大学与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的企业过去对研发的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央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是激励企业重视研发,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学和科研单位选择好自己的定位,不要越俎代庖,做一些自己并不很擅长而企业更适合做的开发工作。
中央明确要求国家科研机构要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要求科学院成为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火车头,要求大学发挥基础与生力军的作用。
侦察连、兵工厂显然起不到骨干、引领、火车头和生力军的作用。
对技术创新而言,了解市场信息、确定主攻方向的所谓“侦察连”的工作应该是企业的任务。
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技术转移”。
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但不能退出技术创新,而应要求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瞄技喇业
完善湖北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思考
李群刘熹
(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国际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复杂化、社会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只有不断完善其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结合湖北 省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现状,通过企业创新服务、国际创新技术、高校院所研究与科技咨询
服务等4个方面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一个国际技术转移大数据平台。
关键词: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技术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 1672-2272. 2018. 05. 031
〇引言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 国际技术转移又是科技创造中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对 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存在技术溢出效益,所以通过引 进高新技术发展,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技术进步方式”。
当前正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 时期,如何提高国际技术转移效率,充分利用国外和国 内两个技术市场优势,值得密切关注、深入思考。
只有 从战略高度清醒认识当今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才能抓住机遇,为科 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湖北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 益优先,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国 际技术转移工作,在提升国际技术转移服务质量征收效益上作了大量探索,因此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 几点意见。
1概况
1.1服务方向
湖北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 并重,不断拓宽国际技术转移空间,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链条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
在国际技术 转移服务过程中,重点以湖北省急需创新技术为导向,以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需求为依托,既注重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引入资本力量与专业服务,又 注重政策引领,出台《关于激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暂行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等文件,鼓励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输出。
1#服务对象
随着国际技术转移服务的不断深入,服务对象也在向多元化发展。
首先,主动服务省内企业,了解企业 的技术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使其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最终获得核心技术力;其次,主动服务高校院所,加 强其科学技术转化效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大背 景下,促使其和沿线国家进行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的贸易往来。
然后,主动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引进高精尖技术,通过交流互访,促使省内企业与国外相 关公司和研究机构达成技术合作协议。
1.3服务成效
湖北省积极服务国家科技外交,主动融入“一带一 路”建设,截至2017年获批国家战略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政府间合作项目6项,总项目经费超过5 900万元。
湖北省农业企业在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国家开展农作物育种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年组织80余家省内企业走出去,多次参加了国际科技展览,推动 湖北北斗产业成功在北美洲地区布局北斗技术应用示 范。
成功主办2017湖北国际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组 织15个国家120多个先进技术项目对接洽谈,达成相 合 作 意 向20 项 )
2存在不足
2.1服务脉络不清晰
在服务过程中,依赖于点对点的服务模式,没能充 分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来提高技术转移效率,52O 的技术转移都是依靠固定的产学研合作。
同时,中介
作者简介:李群(1970-),女,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收稿日期:018-03-29
112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第5期
完善湖北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思考区域创新发展
服务意识不强,科技金融、科技法律、科技评估等环节薄弱,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创新不够重视,技术研发不够 成熟的中小企业,没能上门对接,需要做到技术转移“一条龙”服务。
2.2资源整合不充分
没能将国内外企业、国内外中介服务机构、国内外 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需求及技术供给资源整合在一起,对于科技信息掌握存在碎片化现象,在开展国际合 作时缺乏针对性。
在技术转化过程中,企业主体、政府 部门、产学研机构缺少密切的沟通联系,存在各自为阵 的情况,有的偏重于国内资源,有的偏重于国外资源。
2#政策扶持有待提高
地方政府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北省在鼓励对外技术交流合作中出台了一些政 策,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还不够,成果转化奖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省内中 小企业的宣传与引导不足,政策落实有待提高,未能充 分激发企业对于技术引进和输出的潜力。
同时,科技 服务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对外科技服务作合 。
3完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呈现出新特征,无论是服 务流程,还是服务内容都要不断充实与完善。
2017年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 06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而国际技术合同更是有巨大空间,通过全流程的服务体系,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大数据平台,细化工作模块,增强服务质量与成效,使得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转移与对接效率大幅提升。
3.1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 术转移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通过企业 走访、协会交流、科技园区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各类型企业(包括国企、民企、成长型企业、跨国企业分 支机构)的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然后上传至国际技术 转移大数据平台,查找出技术需求的共性问题,按照轻 重缓急有重点突破,不断提高技术转移溢出成效。
同时,通过技术转移平台的综合研判选择有竞争力的先进技术,让其成功走出去。
3.2学习借鉴国际创新技术
对接国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国外专家、国外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等资源,学习借鉴国际创新技术,突显 各国的技术强项,结合湖北省产业集群规划,着重光通 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绿色能源与环 保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技术筛选的综合评估,与转移 平台的供需信息匹配,增强技术成果转化成效。
同时,针 性 国技 及 动,拓宽对外科技合作沟通渠道,提升湖北国际技术服务品牌与影响力。
3.3助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
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基础,以技术转移服务为依托,加强省内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实现研究资源互通共享。
深度挖掘高校院所的专利成果、专家、业务带头人 等信息,根据技术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联系,特别是借助中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和中土科学 创新论坛的召开,在非洲和土库曼斯坦寻找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和湖北省内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技术对接转化,突出全省的科技强项,如光电科技、新型材 料等,通过多方努力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转化。
3.4提升科技咨询服务水平
科技咨询服务是完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重 环,包括科技金 、科技法 、科技 等方 。
通过科技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将各类创新生产要素有机融合,才能使得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
为企 业提供技术、资本、人才与管理等创新要素相结合的投 融资服务,协助企业参股或控股技术初创公司;为企业 提供法律服务,让企业家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加强对技 术转移过程中商业秘密的保护,通过行政与司法两条途径保障知识产权的权益。
站在客观角度对科技成果 成熟度进行评价,确保转移技术具有先进性与可操作性,针对没有完整技术转移能力的中小企业,从技术应 开发 业化生 ,导,求做到每一项技术都适合企业发展。
4结语
完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着眼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从技术转移的全程、条、发,结合实 ,实、善、改进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顺畅,最 终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晶.本土技术转移与国际技术转移效应的比较经济社
会体制比较,2012(1).
2 K E L L E R W.In te r n a tio n a l T r a d e,F o r e ig n D i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J]. H a n d b o o k o f th e E c o n o m ic s o f Inn o v a t io n,2010(2).
3 乔翠霞.国际技术转移的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理论学
刊,2015(6).
)刘森,王敏.我国技术转移平台现状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17(6).
5王世春.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模式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6(7).
(责任编辑要毅)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N O. 5 2018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