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促使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促使学生会学——英语教学初探
、
词 .如 v a - c a - t i o n, g r a — d u — l a t e , p a r — t i — c u — l a r — l y. a ~ b b r e — v i — a —
所 谓 追 根 求 源 法 就 是 找 到 单词 的词 根 , 由词 根 联 想 到 一 类 单词 而 记 忆 的 方 法 。 如u s e , u s e f u l , u s e l e s s , u s e d , a p p e a r , a p — p e a r a n c e . d i s a p p e a r , 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 等。 都 可 以牵 一 线 而 动全 貌 。 记 英语 单 词 的 方 法 很 多 , 教 师平时多点拨 、 学生 多积 累, 根据需要 . 灵 活 运 用 适 当 的方 法 , 轻松 愉快地记单词 , 达 到 高 效 记单 词 的 目的 。 二、 指 导 学 生 书面 表 达 训 练 , 轻 松 拿 高 分 大 多数 学 生 对 书 面 表 达 望 而 生 畏 , 中考 、 高 考 中 书 面表 达 得 分低 或 不 得 分 , 严 重影 响学 生 的 总成 绩 。导 之 以法 是 关 键 , 学 生有 了方 法 , 自信 心 就 会 增 强 , 从 而 形 成 良性 循 环 。 1 . 了 解各 种 文 体 的 写 法是 关 键 。 常见的英语书面表 达 , 从 文体上看 , 无 非 就 是记 叙 文 、 说 明文 、 议论文。那么 , 这 几 种 文体 怎 么写 , 方 法很 重 要 。 首先是记叙 文 , 应让学 生 明白 : 记 叙文要 突出w h o , w h a t , w h e n , w h e r e , w h y , h o w 等。如写一篇旅游 1 3记 , 应 写 明和 谁 去 、 何 时去 、 去哪儿 、 怎么去 、 玩得怎么样等 ; 又如写 一封推荐信 , 务必介绍清楚 推荐谁 、 为什 么 推 荐 他 、 推荐他做 什么 、 举 例 说 明推 荐 的 原 因等 。 其 次 是说 明文 , 应该 让 学 生 明 白说 明文 的写 法 。 如 要 求 学 生 写 一 篇介 绍一 款 电脑 软 件 的作 文 。 就 应 写 清 软件 的性 质 、 开 发 设计者 、 软 件的级别 、 软 件怎么用 、 有 什么 优缺 点 、 生 产 厂 家、 销路 怎样 等 , 叙述应有条理 。 最后是议论文 , 如 以“ Wa t c h i n g t o o m u c h T V” 为题 , 写 一 篇 关 于看 电视 的 利 与 弊 的 文 章 , 先让学生知道这类文章的共性 : 从 正反两方面写 , 可 以 用 对 比写 法 。 点 明 自己 的 观 点 很 重 要 , 不 能忽 略 。 学 生 只 有 对 文 章 的 体 裁 有 所 了 解 ,对各 种体 裁 的文 章 才 会 心 中有 数 . 写 起 来 才 会 有 底气 , 畏 惧 心理 才 会 消 除 。 2 . 指 导 学 生 写 作做 到 四 个 “ 避免” , 使作文少失分。 学 生 把 握 了 文 体 的写 法 , 创 作 的过 程 就 更 应 该 给予 指 导 , 笔 者认 为重 点 指 导 好 两个 避免 很 重 要 。 首 先 应 避 免 中 国式 英 语 句 子 。 学 生 的 习 作 中 常 见 到 “ I v e r y l i k e E n g l i s h . G o o d g o o d s t u d y ” 等 中 国式 英 语 的 句 子 。 要 使 用 好 五种 简 单 句 式 : 主谓 结 构 、 主谓宾结构 、 主 系表 结 构 、 主 谓 加双宾. 以及 主谓 宾 加 宾 语 补 足 语 等 , 力 避 汉 语式 英 语 。 其次. 一 篇作 文 能 否得 高分 还要 看语 句是 否通 畅 、 句 子 安 排是否混乱 、 条理是否清晰 、 要点是 否全面等 , 力 避 语 句 不 通 畅、 条理不清晰 、 要点不全 、 书写不工整等。 英语 作 文是 一项 长 时期 的训 练 工程 , 在训 练 过程 中 , 多 指 导 方法, 激 发兴 趣而 多写 , 久而 久之 , 学生 就不 会对 此 望而 生畏 。 “ 授 之 以鱼 , 不 如 授之 以渔 ” 。在 教 学 中 , 教 师要 多指 导 学 生 掌 握 学 习 英语 的方 法 , 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的方法 , 才 能提 高 学习效率 . 学会学习 , 才会实现“ 会学” 、 “ 乐学” 的根 本 转 变 。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一、加强学法指导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学法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不对、学法不精、学法不好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加强学法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法指导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
通过加强学法指导,老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3.促进教学创新加强学法指导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强学法指导可以促使老师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学不断创新。
1.建立学法指导体系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学法指导体系,包括学法指导课程、学法指导教材和学法指导辅导等。
通过这些系统化的学法指导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个性化指导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法指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学法指导。
4.引导学生自主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学生学法观念陈旧学生学习观念的陈旧是加强学法指导面临的一个困难。
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死记硬背才能取得好成绩,忽视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摘要: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句话很通俗地告诉了我们授予方法的重要性。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既教会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又指导了学生学会学习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法指导,再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最后再进行长期不懈地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持之以恒正文:”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淮南子・说林训》中如是说,由此可见教会学生会学比单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
可是有些数学课上,老师们只注重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数学教学中的灵魂…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最后即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付出很大的努力,结果却是差强人意,效果不佳。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既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到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我将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感悟:一、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要教、学合一。
〃为人师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近20年的我,更是深刻体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才应是学生学习时最先要达到的目标。
刚参加工作时,我曾教学过北师大版三年级有关〃单位名数改写〃这部分知识,遇到过如0.5千克=O克、300千克=()吨这类题型。
这种题本身比较抽象,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关联到不同单位间的进率及小数的乘除法等诸多相关的知识,题型较灵活多变,因此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地错误。
面对这种情况,我按照教科书上的教学方式反复地讲解,又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但收效甚微。
万般无奈之下,我便向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前预习法的指导预习是课前的准备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尝试活动。
它不仅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指导学生预习,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泛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讲求实效,避免走过场,要通过对课文的泛读,能把握课文的大意;要能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把握不同的内容。
其次,要指导学生在泛读课文的基础上圈出生词、生字,要让学生自己翻查字典、辞典,寻求解答。
对于某些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的字、词,要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寻求在本篇课文中的读音和特定含义。
再次,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以利增强和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比如预习《海燕》,可让学生思考:海燕象征什么?海鸥企鹅象征什么?暴风雨又象征什么?二、模型读书法的指导此法与人们倡导的“推读法”、“未读先思法”极为相似,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非常有效。
此法要求读书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为什么说?怎么说?然后带着这个预构的模型,在“书”的内容中验证,然后据此修正或重构,主动地向“书”靠近。
假设——验证——结论的模型读书法是一条发现之路,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之路。
古今中外善于读书的人,实际上都会用到模型读书法。
如讲授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之前,先问:“烈日下的马路是什么样的?下暴雨时又是什么样的?”接着又问:“此时此境之下,一个车夫拉车是什么滋味?他为什么要在这恶劣的天气下拉车?”这一问,促使学生思考总结出了小说主题。
教改最终目是教会学生学习
教改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摘要:“教会学生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要目标。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本文试图从开展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学习;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标。
关键词:主体;主导;会学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28第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
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
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我们决心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一种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的“学法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会学习。
惟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发展,达到叶老所言“自能读书,不得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批”的理想境界。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法指导的具体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实践探索的体会。
一、开展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他的利息。
”这足以说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的今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把此类的知识进行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将自己掌握的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法指导的做法。
一、适时指导,学有所成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语文教师应把握这一过程和这一规律特点,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
教育学家布鲁纳主张:学生对学习“不仅要知道完整的结果,而且可追溯到结果的步骤”。
要学生了解这个过程,必然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学法指导。
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小说的含义、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先让学生弄清学习一篇小说体裁的文章从何处入手。
在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前掌握的方法先把握好故事的情节(让学生根据地点的变换把握文章的情节),然后让学生概括好每个情节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再让学生把鲁达一人的活动情节“剪贴”出来。
通过讨论,学生“剪贴”出来的情节是:酒楼闻泣声→仗义问冤情→借银济难人→守护逃虎口→一激切精肉→二激切肥肉→三激切软骨→一打鼻子→二打眼棱→三打太阳→毙恶巧脱身。
用这一简明而又全面的情节展示了鲁达的主要活动、情节走向,发展阶段十分明确,人物形象也呼之欲出。
再让学生分析鲁达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其他人物的形象,学生运用起来已是得心应手。
最后让学生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样指点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文中的内容,同时也明白了以后应怎样去学习小说体裁的文章。
二、科学示范,介绍学法示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的示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直观、具体的教法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鲜明的感性认识。
初一数学教学要重视“学法”指导
初一数学教学要重视“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使学生不但明确学什么,而且明白应该怎么学。
教师要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
这既是当前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呢?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首先初步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的过程。
它是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而且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在自学过程中及时发现疑难,竭力寻求解难的方法,迫使其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变被动“苦学”为主动“乐学”,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指导学生预习可以分为“扶”与“放”两个过程进行。
开始时,学生没有掌握预习方法,主要采用“扶”着走的方法,即先拟定预习提纲,然后让学生按照提纲内容进行有目的地预习。
渐渐地,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就“放”手让学生预习,让学生自拟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把疑难问题和个人见解写在预习笔记上,并在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上课时有的放矢地精讲多练。
也可以采用预习提问、学生互查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展评等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要注意“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该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促使“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法和学法是一对双胞胎,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参与、摸索、领悟的主体。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研教材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教学思路的设计,既要力求新颖、灵活,又要有启发性,结合学生的思维基础,以产生“教”与“学”的共鸣。
2.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确定学法指导的内容数学教学中授予学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独立地掌握某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一定要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确定学法指导的内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小学生通过合作、自主的学习去获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
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
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就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
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
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
语文教学的“学法指导”
浅谈语文教学的“学法指导”摘要以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研究教法,注重学法指导。
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学法”,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指导美国的理查·巴斯卡、安东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书中说:“在本世纪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就是,是注意教法而转变为注意学习法”。
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不至于束手无策。
以教师的导学积极性带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是语文教学的新起点。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语文课的预习、阅读与作文两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首先学会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语文的预习重点在于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记录遗留问题。
预习文章应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⑴粗读,整体感知。
⑵细读,问题研究。
⑶回读,总结反思。
有了这个充分的预习过程之后,那么课堂上的听课就变得简单有效多了,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在听课过程中进行自检,查缺补漏,并做一次重复记忆,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再者学会阅读与写作。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除了在学校的固定阅读和作文训练,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材积累大部分来源于课外。
要学会合理分配、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
在阅读时要注意积累,好的语句,段落,触动你心灵的地方都要及时做摘抄,并写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也就是要做好读书笔记。
同时要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说这篇文章用到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者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都要在读书笔记中体现出来并在以后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也就是学以致用。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学
展必须靠 主体性 的发挥来 获得 , 人 的主体地 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 态 。教 师必 须事 事处处站在学生 的角度思考问题 , 学会蹲下来与 过程中呈 现的。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教学理念上一再强调要使受教 学生平等对话 、 共 同探究 , 让他们感 到 自己是被老师重视 的 、 关注 育者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 但是在教学实践 中对谁是教学 中认识 的 的 , 在这样 民主 、 平等 、 和谐 的氛 围中, 产生情感 的迁移 , 从而使学 主体这一问题长期 没有重视 , 对受教育者 的价值和地位往往重视 生“ 亲其师 、 信其道 、 乐其学 ” 。在民主 、 宽松 、 激励 的教学氛 围中 , 不够 , 片面强调教师 “ 怎么教” , 而忽视 了学生“ 怎么学” , 教育者仅 学 生主动参 与学 习的效果尤 为显著 。他们既学到 了知识 , 又培养 仅把 学生当作 教育的对 象和客体 , 忽视 了学 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 了能力 , 还增强 了民主意识 , 真正发挥 了主体作用 。 挥, 学 生的思维 品质 、 创 造能力 和个 性形成都受 到了严重 的制约 其次是 要更新教 学观念 , 摆正教 师在课堂 中的位置 , 确立为 和束缚 。 我们认 为语文教学应呼唤主体 回归 , 呼唤主体参与 。 只有 学而教 的指导思想。语文课满堂灌不可取 , 学生并未亲 自体验 , 学 这样 才能做到用最少的时间创最优秀 的成绩。 生对课 文的理解 是间接的 , 没有完全接 触语 言材料 。满堂问牵着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 生的鼻子走 , 学 生是在被 动地 思考 , 潜意识里 是要还老 师一个 人是 受教育 的最基本 的着 眼点 , 满足人 的 自身生 活 、 发展 的 “ 完整正确 ” 的答 案 , 学生也没有机会完全接 触语 言材料 。其实质 需要 , 促进人 的全面 、 和谐发展是 教育所追求 的最高 目标 。当前 , 都是剥夺 了学生读 书的权利 ,剥夺 了学生亲近语言材料 的权利 , 新课程 改革所要求 的现代教 育不单 纯是注重知识 的传授 , 创新精 剥夺 了学生接触生活 的权利 , 剥夺 了学生独立思 考的权利。素质 神 和创造性 品格 的培养更 为重要 , 自主教育 已成 为未来教育发展 教 育则要求 学生在打好基 础的同时 , 培养 学生的 自主性 、 主动性 的必 然。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注入 了新 的内涵 : 和创造性 ,课 堂教学要 突出对 学生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 教师与学 生的关 系应该 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 在教学 中教师 只是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浅见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知、能共进的和谐统一。
一、开设学习方法介绍课,使学生直接获得学习方法想学会而不会学,学习的精力费了不少,可成效甚微,这是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及时给他们做一些引导,则可以迅速地把他们从整天为如何把学习学好而备感疲惫的苦海中拯救出来。
l.让学生互相交流学法。
许多成绩好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给同学介绍,互相探讨,则会使那些平时不会学习的同学恍然大悟。
再者,因为是同学介绍的,自己亲眼所见,有榜样可依运用起来会更自如些。
比如,一位学生说老师教学大于号时,我就伸出右手的两个手指,比划出大于号的样子;教学小于号时,我又伸出左手的两个手指,比划出小于号的样子。
这样做,能有效地抵制上课分神现象。
他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我在强调约等号的写法时,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伸出他们右手的一个手指在面前比划着。
2.教师传授。
教师都从学生中来,都已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且由于自身具备能经常阅读有关学习方法、经验的优势,使得教师在如何学习这方面略胜一筹。
如果把它也像传授书本知识那样教给学生,则会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要学生解答大量的应用题。
可由于小学生平时缺乏对老师所教方法的总结(其实他们也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常常是教师讲了不少,学生也练得很多,可就没什么成效,在理解题意时,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这时我们就不妨为他们专门开设一课:怎样理解题意。
使学生明确知道,平时分析应用题不光要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基本方法,还要采用:把已知条件调一调、逆过来想一想、绕个弯做一做、把隐蔽条件找一找、把思考范围缩一缩、画幅图看一看、联系实际想一想、把多余条件去一去、到有关单位问一问、同熟悉题目比一比等其他辅助方法。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一、重视教师主导,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的个性差异。
因此,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严重弱化,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的余地。
现代教学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在课堂上努力做到:1、让学生多讨论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探索,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也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培养交际能力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偏向于形象思维,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易使他们产生感性认识,因此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教学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思。
特别是小组讨论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的好形式。
2、让学生多“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识基础教低,通常喜欢答而不会问。
学校学生学法用法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预防和减少校园违法犯罪行为。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制度内容1. 法律知识教育(1)学校应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教育。
(2)开设法律知识课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3)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法律知识。
2. 法律实践教育(1)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法律志愿者服务,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开展校园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1)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2)设立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法律学习资源。
(3)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4. 法律援助与维权(1)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等服务。
(2)加强校园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3)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组织实施1. 学校成立法治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法治教育工作。
2. 各部门、各年级要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3. 教师要充分履行法治教育职责,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五、考核评价1. 学校将对法治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法治教育。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篇1“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我从中获得许多感悟,深有体会,现总结如下: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为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
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情绪良好,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情绪却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
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甩开烦恼,集中精力进入角色,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其次,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想学。
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
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可化静为动。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变静为动,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积极参与,主动获知。
最后,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 学会学习” 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古人也曾指出:“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 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 学会倾听 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因此,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 惯。让学生在听讲时边听边记,抓住重点。其次,教育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 小组讨论时,大家不要一起说,如果每个人都在说,那么谁在倾听呢?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针对性训练,如 读一个故事,让学生回答其中的问题;或教师口述词语,让学生默写出来等。 二 学会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只注重小组的合作交流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 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小组学习时,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只会挫伤 差生的积极性。当老师问到差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背离了小组合作 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 从而把主动学习落到实处。 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思考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使学生对老师的问 题都积极地动脑去想。 三 学会朗读 语文老师如果能灵活运用朗读教学这把语文教学的钥匙,开启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朗读中乐而忘返,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所 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所谓的朗读技巧,即句子里的声音高低变化和轻重快慢,一个句子中哪个词读重一些,哪个词读轻一 些;哪里应停顿,停多长时间等,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语句,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要有不同的读法。譬如,碰到一些长句,孩子们由于 一口气读不完,却又不知在哪里停顿,就经常会造成唱读或读破句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特殊的标注符号,在停顿处、重 音处加以标注,作为朗读提示,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另外,还可通过范读、肢体语言的帮助,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其自然地走进文本中,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引导学生学 会朗读、喜欢朗读。 四 学会表达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想,要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 听、仔细看。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 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鼓励其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使发言的学生 努力地把主动学习的成果显现出来,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荣誉感,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五 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 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就必须优 化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 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如教学 《慈母情深》一课时,我把课题写出来以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这时有学生说:“我想知道课文是通过写什么事 来体现出慈母情深的?到底有多深呢?”我心中暗喜,只要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理解了。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 题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和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 己的,可以举例,很多学生说得非常好,这既是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也是一次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地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 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而展开。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把任务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空间,给学生多提一个 问题,相信他们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创造,使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责任编辑:李锦雯〕
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目前在中学生学习中,有许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看似整天在那埋头苦学,但学习成绩仍不理想。
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不去预习,不会听课;第三、课后不进行复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透过一个人的细微习惯,往往能窥见他的思想和作风。
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地培养尤为如此,现代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因此,习惯不仅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同时还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对于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重大原则问题,作为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加以重视呢?所以,为教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当遇到难题确实想不出解决办法时,会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学习结束后,能收拾书桌,整理学习用品等。
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
另外,教师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其不断改正各种缺点。
我是这样操作的:给学生订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号召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让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引导学生以好同学为学习榜样。
二、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愿意去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求;才能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相关推荐红楼春趣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春趣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1一、教学效果本课教学效果很明显,有以下几点:1、分析教材,准确把握课堂目标。
通过深入地分析文本,心中明确课堂目标,尤其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放风筝带来的快乐。
2、在读中通过重点词语来凸显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人物(包括紫鹃、宝玉、黛玉、探春、宝钗、宝琴)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凸显了各位人物的不同形象。
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宝玉他们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3、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
①故事情节完整;②主题思想深刻;③人物个性鲜明;④构思角度精巧;⑤环境描写逼真。
二、成功之处我在讲解:“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时,我让学生从文中众多人物中挑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
引导学生针对文中的中心人物贾宝玉,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理由。
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贾宝玉顽皮、欢乐,一点儿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儿的架子。
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
众人大笑,他恨得把风筝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顿脚跺个稀烂。
”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人物的形象。
三、不足之处在教学中虽然力求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课文,但是在课堂上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多了一些,让学生体会得少了一些;教师的点拨多了一些,学生的自悟少了一些。
如对“于是丫头们拿过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转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不见了”这句话的理解,由于前面花的时间太多,没有点透,也是遗憾之处。
导学案具体操作和三个关键点
导学案具体操作和三个关键点“导学案”教学模式理论培训资料一、“学习指导计划”教学模式1的操作说明。
优化集体备课流程,确保学习指导计划的质量。
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导学案”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总结起来有如下方面:(1)三定:集体备课应设定时间、地点和内容(集体备课内容应明确)。
(2)五项准备工作:① 个人初步准备,形成案例。
在个人准备开始时,要求教师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相关材料,突出“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问、测试点、易出错点、易混淆点和盲点)。
同时,教师还应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在准备之初,每位老师都应尽最大努力提出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案和问题,以便于咨询和排除困难。
② 头脑风暴,形成第一个案例。
集体备课时,负责备课的教师应首先以讲座的形式传达个别设计的案例。
备课组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自己的案例,进行比较,调整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
在最大程度上,形成“初步案例”。
③ 改进安排,形成最终决定。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主、备教师进一步完善和整理形成的初步方案,形成规范化的教学设计,完成最终方案的编制。
④ 听案例并跟进课堂。
备课小组讨论的教案的可行性有待验证。
因此,有必要对讲座进行跟踪和测试,以便总结和改进。
备课小组的成员应该互相倾听,互相学习。
根据学校安排讲座或邀请他人参加讲座。
检查领导应跟进讲座,了解集体备课的实施情况。
⑤ 教学后反思形成补充案例。
课后交流是备课的总结阶段。
备课组教师应进行沟通,反思教学,撰写更详细的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形成补充方案。
促进未来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两个评价:①包组领导对导学案进行质量评价,把关验收;②学校领导现场跟踪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中教师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
2.强化导学预设,提高课时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学法指导,促使学生会学
【案例背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信息窗1中的内容。
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如何,对接下来平面图形的拼组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只有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理解与掌握好了,学生才会制作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也才能为平面图形的拼组做好准备工作。
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在指一指、想一想、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建立长方形的边在平面上的位置排列关系,角的大小关系,准确表述它们各自的特征;以思维想象为引领,以动手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思维与操作及体与面(线、角)的不断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学生进入课堂,就像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等待发动的汽车。
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
具体到本节课就是要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片断一】:由体到面,抽象图形
1.呈现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1)猜想:长方体纸盒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随老师一起指长方体的6个面:按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的顺序指。
(3)师从长方体纸盒上任意选一个面,将它张贴在黑板上。
2.呈现正方体形状的纸盒
(1)猜想:正方体纸盒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随老师一起指正方体的6个面:按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的顺序指。
(3)师从正方体纸盒上任意选取一个面,将它张贴在黑板上。
反思: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所作的实验表明:人类大脑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来自所有其它感觉通道的信息不超过6%。
教学中,教师便可结合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实物,引导学生通过有序观察各个面,掌握观察的方法,抽象出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同时也为长方体、正方体等系统内容的后续学习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片断二】:指一指(长方形的边与角)
1.定格研究方向:请大家想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面对空洞、抽象的问题,学生一愣,似乎无从下手,于是我借助张贴的长方形纸片轻轻一比划,学生很快会意:从边与角两方面来研究。
2.指边:
(1)指长方体纸盒上任意一个长方形面上的边
先从“一个顶点出发,顺次指出4条边”,再“分别指出2条长边和2条短边”
(2)引出对边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长边与短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长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相对),短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相对)
②结语:我们把位置相对的边叫对边
③思考:长方形中有几组对边?分别是什么?
两条长边
师结合生回答板书:对边
两条短边
3.指角:指纸盒上任意一个长方形面上的角——从顶点出发,分别指出两条边。
反思:分析课题不难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其实就是它们各自的边与角的认识过程。
那么它们的边如何认识呢?由于边是依附于长方形这个平面上的,因而对于边的认识首先要从面上剥离出来,在指一指的过程中,其实就从长方形面上分离了出来,为接下来继续研究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也就是长方形中边与角的特征”的认识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中我便发挥学具的直观、形象优势,借助张贴的长方形纸片比划出“边与角”,减缓了认识难度,易于激活学生思维。
可以说抽象图形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的张贴”环节,其实是“看似无心插柳,实则匠心独运”的!
【片断三】:想一想(猜想长方形的边与角分别有什么特征)
师:请你想一想长方形的边与角分别有什么特征?
在学生短暂的沉默之后,师结合长方形纸片引导思考:请你观察长方形的两条长边,比较它们的长度,看有什么发现?
有此问题作导向,学生很快联想到“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以及“四个角都是直角”等内容。
反思:“最近发展区”理论提示我们: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应设计具有启迪作用的、能触发人思维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被引导,从而获得主动发展。
这一教学细节使我真切感受到思维不可传授而需启迪,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细致的教学指导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学段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片断四】:画一画(画长方形)
1.生自主尝试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2.作品展评:
(1)师有选择地展示画的规范和不规范的两种作品
(2)集体交流:认为哪幅作品好?好在哪里?有问题作品怎样改进?
【反思】指一指、想一想、折一折、量一量是为抽象图形边与角的特征而开展的动作认知学习过程,而画一画则是将上述探究浓缩为图形、建立边与角图形表象的过程,是建立图形表象的需要,是认识长方形特征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画长方形时,往往会出现画的角不是直角、对边不相等等情形,于是我便安排学生通过评价优劣作品谈感受,对比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有问题作品的原因及如何改进。
【片断五】: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师:通过上面的研究,说能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生1:两条长边相等生2:两条短边相等
师:两条等边、两条短边都是对边,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对边相等”
生3:四个角都是直角
【反思】“对边相等”一句话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尽管学生在“指边、引出对边”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对边”一词,但猜想长方形特征及说归纳长方形特征时学生会说“两条长边、两条短边相等”,却很难上升到“对边相等”的程度。
于是在前面“引出对边、指长方形中的对边”环节,我设计的板书
两条长边
对边
两条短边
便为“对边相等”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内容作了较好地铺垫,真正地实现了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