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消极情绪的心理调节
1、消极情绪的种类及其表现 (1)不良情绪:焦虑、抑郁、冷漠 (2)自卑与自炫 (3)嫉妒 (4)不良激情
2、消极情绪的调节与管理 (1)敏锐觉察情绪
健康情绪的六个特征:适度的欲望; 的理智; 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有深刻、诚挚的感情; 理、善意的幽默感; 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目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转变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调节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的心理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1
个体行为与激励
2
激励的理论依据
3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
(1)行为的基本模式 华生
刺激S
反应R
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 为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 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专业性 可靠性 吸引力
说服者
被说服者
原有的态度强度 心理免疫 人格特征
信息的差异性 信息的情绪性 信息的组织性
信息的传递
认知说服 模型图
情境因素
强化 预警 分心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态度转变
1、教育者与态度转变 (1)教育者的威信是决定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的关键因 素
教育者对人的态度,即可信因素;教育者的业务水 平,即专业性因素;教育者的表达能力,即表达效果。 (2)教育者的个性对于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起着渗透作 用 (3)教育者的言行对于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起着示范作 用 2、教育对象与态度转变 (1)思维方式 遵从教条的人难以改变态度


过程型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亚当斯)
目标设置理论(洛克)
需要层次理论(美.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
ERG理论(美.奥尔德弗) 认为人有三种需要:生存(existence)的
需要、相互关系(relateness)的需要、成长 (growth)的需要 成就需要理论(美.麦克利兰)
基本要素: A.主观感受 B.生理反应 C.行为表现
2、情绪的特点
A.两极性 B.情境性和可变性 C.外显性和内隐性 D.个体性和扩散性 E.有因性和可调性
3、情绪对身 心健康及行为
的影响
A.影响身体健康 B.影响心理健康 C.影响行为效率
和潜能发挥
(二)情绪的影响因素
1、情绪与情境 2、情绪与需要 3、情绪与认知 4、情绪与行为 5、情绪与胜利 6、情绪与个性
(建立公平的奖励机制、建立平等的竞争机制、 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设置目标理论(美.洛克) 重视目标和争取完成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
激励的原则: (1)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2)位置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公平公正原则 (4)因人制宜的原则
激励的方法: (1)目标激励 (2)强化激励 (3)信任激励
有清醒 平和、 对人类 富于哲 丰富、
(3)有效调控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教育对象面前保持沉 着冷静,表现出稳定、适度的情绪特征,平和而理性的行 为方式,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怒不暴、急不燥。 切莫喜怒无常、大喜大悲,或者是暴跳如雷、难以自持。
第一,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第二,学会自我平衡情绪
第三,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2)善于刺激教育对象的无意注意,进而引起其有意注意 (3)强调教育过程的互动性 (4)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5)借鉴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
5、教育环境与态度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环境因素 对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 育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利用教育氛围中的有 力因素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转变功能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的构成 “三元论”:认知、情感、意志 2、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首先,态度决定行为对象 其次,态度调节行为方向 再次,态度决定行为模式 最后,态度影响行为效率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依据
1、认知失衡理论(美.菲斯汀格)
人 互不相关的因素:我是英语系的学生,我喜欢踢足球
托尔曼
自变量:人的行为不单纯是环境刺激的产物,行为与 以下因素有关:环境刺激、生物内驱力、遗传、过去 的训练和年龄。 中间变量:有机体正在进行的运动,包括目的和其他 心理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行为只由现在的 创所决定,不随过去或将来改变。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模式是:B=f(PE) B代表人的行为 P代表人 E代表环境 f代表函数




协调关系:如我是英语系的学生,我喜欢学英语
源自文库
素 相关因素
不协调关系:如我是英语系的学生,我不喜欢学英语
改变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其一,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因素趋于协调 其二,强调某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而淡化另外一个认知因素 其三,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使原有的认知冲突得到缓和和解决
2、认知平衡理论(海德)
(3)强化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第一,坚持“灌输”理念,改变“灌输”策略
第二,重视人文精神培养,提高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注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 题 第四,注重全球伦理教育,积极塑造“国际人”
4、教育方式与态度转变 (1)实现教育方式上的四个结合
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正强化与负强化 相结合、个别说服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直观形象教育与系 统理论教育相结合
(2)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
需要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目标实现 需要满足,焦虑平息
新的需要
(3)行为效率与激励
意识


认知


意志 需要 情感
兴趣

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2
、 激
内容型激励理论
ERG理论(奥尔德弗)

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
的 理
双因素理论(郝茨伯格)

期望理论(弗鲁姆)
(1)优化社会环境,培养教育对象的积极态度
(2)强化情境因素,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
(3)提供实践环境,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转变态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调节功能
(一)情绪 的内涵
(二)情绪的 影响因素
Contents
(三)消极情绪 的心理调节
(一)情绪的内涵
1、情绪的概念 及构成
概念: 是有机体反应客 观事物与主体 需要之间的关 系的态度体验。
思维缜密的人难以改变态度 对确定性需求高的人难以改变态度 (2)个性特征
3、教育内容与态度转变 (1)坚持教育的科学性
第一,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新的时代特 征
第二,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领域 第三,将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
(2)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内在规律,有计划、有 步骤、分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P(态度主体)
O(他人)
X(态度对象)
海德认为,P、O、X三者之间的感情关系相互影响, 如果三方面关系协调,则P-O-X体系呈均衡状态,态度 主体P的态度无需改变;如果三方面认知失调,则会引 起态度主体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导致态度主体设法改变 态度,以恢复内心的平衡状态。
3、认知说服理论(美.霍夫兰)
权力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
双因素理论(美.郝茨伯格)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期望理论(美.弗鲁姆) 激励力量(M)=期望值(E)×目标效价(V) 注意:选择适宜的目标、注意提高目标报价、正
确运用奖惩机制
公平理论(美.亚当斯) 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所得绝对报酬的影
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 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