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把握全文内容,概括中心论点-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特训专练
第01讲 议论文之中心论点【知识梳理+对点训练】(原卷版)
考点01 议论文之中心论点知识梳理+对点训练【学习目标】1.能够区分论题和论点并掌握其表现形式。
2.能根据文章内容准确地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知识精讲】●论点和论题1.论点的概念: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准确地分析、归纳论点,首先要辨清两个问题:(1)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要记住: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作用或补充作用。
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
●解题技巧①看标题②看首尾段③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2.论点的特点:从内容上讲:一是正确,就是能揭示真理,表现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鲜明,就是是非清楚,不含糊,不隐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三是新颖,就是表达的见解非常独特,“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之未发”,令人耳目一新。
从形式上讲:语言简练,多用判断句,是完整的句子。
3.论点的表现形式:一种是论点直接表现于文章之中,即可以在文章中(包括题目)直接找到表现论点的句子。
另一种是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作为论点的句子,只能在全面理解文章、领会其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论点。
【思维导图】常考题型1.中心论点的概括: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②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论点的概括: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论述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几方面的内容。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填空(一般是提取论点与分论点)。
注意:需要概括论点的文章难度较大,在答题时要反复阅读文本,此类题目需要多加练习【例题讲解】心灵简单才是简单①如今提倡“极简主义”。
专题01 中心论点-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原卷版)
专题01 中心论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电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最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姑终围__展开论述。
此类试题在答题时,无论是在文章找到的原句还是自己归纳总结的,都要用陈述句来表达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竞能读1700本课外书。
阅读不仅让孩子开国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
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专题——议论文阅读(一)-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2021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一)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议论文的结构4.议论文的语言考点1 内容理解与概括方法指导考点针对练(一)“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
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
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
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未。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
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
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
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
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
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
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
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文革”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任务一:学会判断中心论点,概括中心论点(一)我们都是成功者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
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答:认为“成功只等于成名”的错误观念。
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什么?答: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
3.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答:不能。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黑龙江绥化】阅读《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回答1~5题。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生活。
他们就像一副慢性毒药,把潘多拉盒子打开,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
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个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
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
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
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说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只要每次她的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
古语常说:“否极泰来。
”万事万物,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
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花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
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
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作业)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把握论点、内容理解与概括)
把握论点、内容理解与概括(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2分)以“声阅读”助力深阅读师力斌①近年来,“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书”“得到”等新兴的“声阅读”平台越来越引发关注,许多人不知不觉加入听书行列,“随时随地听”正成为一部分人的新生活姿态。
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在听书介质中,移动有声App成为主流选择。
②听书主打优势之一在于解放眼睛,释放耳朵,解决耳朵闲置、视觉过度疲劳的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
而听书,变传统的眼阅读为现在的耳阅读,对用眼一族来说是利好消息。
③听书主打优势之二在于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
声阅读瞄准的正是嗜好的读书,是丰富大众阅读的新方式,给那些“没有时间看书”“不知道看什么书”“书太厚看不进去”的人提供入口。
④尽管有上述种种优势和亮点,对听书业来说,吸引读者去听只是第一步,让读者听下来、听进去、直到订阅、付费,成为“忠实”听众,才是立身关键。
一句话,还是内容为王。
如果说付费阅读习惯欠缺是听书业的一块心病,那么,原创短缺、起点较低、内容雷同,就是当前听书业发展的掣肘。
⑤体验各大听书平台会发现,设置上大同小异,情感、鸡汤、职场权术、人际攻略之类依然放在醒目位置,靠流行元素吸引听众,定位上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
比如,唐诗是各大听书平台的标配,然而一圈听下来会发现,基本都限于唐诗三百首,内容雷同,制作简易,吸引力一般。
这样的声阅读只是“涨姿势”,跟潮流,体验一把而已。
尤其要警惕在休闲娱乐定位下的内容逆淘汰,目前..的声书平台上,大量中外经典和现当代名作难觅芳踪....,受版权、成本限制,以及对阅读需求的保守预期,经济、科技、社会、政治各科专业书更是付之阙如,殊为遗憾。
⑥随着音频类知识付费服务的发展,有声阅读市场必将得到进一步壮大,相信内容制作也会随之再上台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议论文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
议论文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一、【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二、【考点例文】唯有寂寞出学问建议用时10-15分钟本题满分12分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
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
他每天待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
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
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土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器,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
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
最近一届的“芥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
但他却很执着,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
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8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
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第1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
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阅读训练(一)(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阅读训练(一)(含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阅读训练(一)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幸福源于奋斗》,完成下列各题。
幸福源于奋斗姚鼎①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圆了几代人的梦想,这条河就是著名的红旗渠。
叩石垦壤、挖山不止,战天斗地、不畏艰苦,回望这段历史,最启人深思的,当是幸福源于奋斗这一朴素道理。
②“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的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荣光背后,是一群中国技术工人在赛场外的反复操作;世乒赛男团九连冠的历史纪录,源自国手们日常的“魔鬼训练”。
事实证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③然而,在奋斗的征途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诱惑。
现实中,一些人常因汗水太过咸苦、耐不住拼搏的寂寞,转而寻找“终南捷径”,结果念歪了经、跑偏了路。
有的人违背公序良俗,以出格之举博取眼球;有的人无视市场规则,凡事唯利是图;甚至有人不顾党纪国法,恣意谋取不法利益。
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岂能换来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④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单位不只是时间,也可以是奋斗自身。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奋斗、持续奋斗。
奋斗之旅往往荆棘丛生,而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做好奋斗到底的准备。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收获因奋斗带来的快乐。
⑤幸福难以触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
即使在沙漠戈壁、悬崖峭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种子,也能迎来繁花似锦。
奋斗中也是如此。
西晋时期的左思为了写作《三都赋》,可说是十年磨一剑。
在这期间,他闭门谢客,无论是家门口、庭院中还是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随时想出一句,就马上记录下来。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汇总(共9个)
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一、概括中心论点(一)论点特征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
(二)概括论点的方法【方法指导】中心论点“四看一析”法:①看标题。
有些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②看开头。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这是常见的议论文写法,因此,许多文段的中心论点都放在开头部分。
③看结尾。
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
④分析论据。
有时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那就要分析论据,看这些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从而寻找观点。
⑤归纳综合。
有时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那就要逐个分析,再综合归纳。
【答题模板】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模板1:用一个陈述句(肯定句)概括回答论点(观点)是什么。
题型2:第×段通过(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模板2:总结事实论据或分析道理论据,从中提炼出论点。
二、分析、概括和补写论据(一)分析论据还是给文章选择合适的论据,都需紧紧围绕文章的论点。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
(二)概括事实论据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大都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只要抓住这些要素,再加以组合和完善,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三)补写论据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其次,要紧扣中心论点,注意文章现有论据的语言格式;最后,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不重复性。
(1)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最好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答题模板】题型1:第×段运用了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模板1:运用了事实(道理)论据。
用……事例(名言、格言、原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型2:简要概括文中(第×段)的事实论据。
模板2:人+事+结果。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议论文)
●考点三 说明顺序(2016.14;2013.13)
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如说 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 物成长等。 标志: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年月、 时代、朝代等。 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一般有从上 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标志:文中的方位词。 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分类:从概括到具体。 先总说后分说。 从现象到本质 其他: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 到次要等。
我给大家总结成顺口溜:
题中引号是关键, 画到文中波浪线。 前找后找不会远, 能用原句用原句。 关键词是得分点。 根据分值分点答, 紧扣中心不会偏。 结合内容细细谈, 认真审题答完全。
说明文
分类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具体事物 抽象事理 常考的几种
三种 准确科学
●考点一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中心) (2008年第13题、2013年第12题) 〖技巧点拨〗 一、题目着眼找“特征”。
从题目中找出对说明对象进行修饰限制的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点明、暗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 标题用设问形式,引导考生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 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 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的考查范围:
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中心)(2008、2013 年) 2、说明的顺序(2013、2016年) 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11年6次5考) 4、说明文的语言(11年6次3考) 5、说明文标题(2008、2009年) 6、说明对象特征(中心)的拓展延伸(2013年) 7、说明思路 8、说明过程
2021年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2
议论文阅读相关常识与答题技巧一、识储藏: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比照-------比照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那么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那么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比照论证:比照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比照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拟,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拟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考点解读概括主要内容是对新课标规定的“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了解主要内容”目标的考查,该考点是记叙文阅读中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考查考生对记叙文“写了什么人,叙述什么事”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命题形式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根据文意,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4.概括或补全故事情节。
▲解题思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用“六要素”综合法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表述: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某些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关键词句提炼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3.文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晴”,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文章信息。
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我们可以借助文题来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读懂文题字面上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把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4.段意合并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段落,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段落大致意思,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可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去粗取精法。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2021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1
议论文阅读专题1一、重点知识(一)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它的表述形式一般是明确(观点明确)的判断句。
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
在表述形式上,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完整的判断句。
短语、疑问词、修辞手法都不能作为论点。
而有些学生最容易忽略此点。
解题思路:句子----判断句----中心论点1.论点的特征: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①在形式上,通常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或者至少可以转化为一个完整的陈述句);②在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
陈述句、判断句、完整句、简单句2.论点的呈现方式:论点有两种呈现方式,①明确表述式:在文中(含标题)可以找到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这类论点有四种常见的提出方式:A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B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C有的文章是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D有的是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
②归纳概括式:文中没有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需要我们在全面理解文章、领会其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概括。
3.如何确定中心论点?①把握中心论点,一般从以下三种角度入手:一是从论据人手,因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二是从结构人手,在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段落之间的关系,从中确定论点所在的位置,进而找出论点;同时,还要能理清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比如总分总结构的议论文。
三是看文章的一些提示性语言,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在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因而”、“因此”等词语作标志。
②明确表述式中心论点的确定方法中心论点如果在文中有原句出现,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位置: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一 把握、区别论点与论题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一把握、区别论点与论题【考点2011】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11年安顺市)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011年佛山市)《财富与幸福》【考点讲析】(一)论题的判断(难易程度:★★)论题就是议论类文章中的“话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对于议论类文章而言就是作者论述的对象或范围。
议论类文章的“论题”在形式上一般是一个词语、短语,甚至是表示一个现象的一小句话。
论题是组成论点的一个关键部分,但不是一个论点。
论题一半在文章题目或者开头出现。
(二)论点(难易程度:★★)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对论题(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某些文章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两者是从属关系。
注意:(1)中心论点的位置:①在标题中;②在文章开头;③在文章中间;④在文章结尾;⑤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语言表述中心论点,要通过概括全文获得。
(2)中心论点的特点:①是一个表示肯定陈述语气的判断句;②要有明显的倾向性,并旗帜鲜明地表述观点;③语言简洁;④有些文章既有分论点,也有中心论点,但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围绕“论点”,归纳命题形式(难易程度:★★)①“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②“中心论点”和“论题(话题)”的区别;③文章(段)的“论点”是什么?如何找到它?【考点测试】一、2011年辽宁本溪市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①提到“特色”一次,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
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
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策略方法训练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训练【议论文阅读要求】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能力要求】1.判断、归纳中心论点。
2.认识、区分论据类型。
3.辨识、掌握论证方法。
4.理清、划分论证结构。
5.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6.揣摩、体会词句含义。
7.分析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证语言。
8.感受、领悟生活启示。
【备考指导】解答议论文阅读题,首先要通览全文,迅速把握统率全文的中心论点。
一般来说,中心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多数出现在文章的前面,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判断时,不可误把论题当作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中只有分论点,这就需要综合分论点,使其成为中心论点。
还有的议论文作者不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这便要领会论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进行归纳,归纳时既要做到内容全面,又要注意文字简洁。
把握中心论点之后,再通过仔细阅读全文,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此时要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的(即提出问题),如何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运用什么方法展开论述的(即分析问题),又是怎样强调和深化中心论点的(即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辨识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类型、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特点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论证方法中的概念具有交叉关系和从属关系,如对比论证既包括事例的正反对比,又包括道理的正反对比,又如引证和喻证都属于道理论证。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归纳论点1.考点题型(1)针对文章中的某某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
[或: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3)全文围绕哪句话(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4)拟写(或选择)标题。
2.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的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出中心论点;②引用名言,从而引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纳出中心论点。
(2)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取方法①A.标题即为中心论点。
B.在开头,即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C.在中间,应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语言。
D.在结尾,即归纳全文,篇末点题。
这时,在论点之前往往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出现。
②表述法。
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它是明确地表明态度、主张、看法的句子,它正确、鲜明、简洁、明了。
从全文看,它必然是能够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
③摘录法。
只有分论点的文章,要通过阅读文章、归纳段意的方法提炼中心论点。
④论据反推论点。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理所当然就是论点。
温馨提示:①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时可能用几个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等)的位置。
中心论点起统率全文、统率分论点的作用。
②区分论题和论点。
论题是文章所议论的问题、话题,而论点是作者针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看法。
二、辨别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效果题型及答题技巧1.考点题型(1)某段(某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或: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
01 把握文章论点-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议论文阅读01 把握文章论点【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二、答题方法。
1.寻找中心论点。
(1)从内容上看,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从形式上看,它是一个简洁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任何疑问句式和选择性的句式都不可能成为论点;从位置上看,它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
当开头和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为了呼应论点。
(2)通过分析论题找中心论点。
先要明确作者议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次,找出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主张。
(3)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可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来找论点。
2.归纳总结文章论点。
有些文章论点不明显,要自己去归纳总结。
有三个步骤: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三、答题举例。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标题运用反问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谈读书》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论点放在标题和开头都有一个好处:鲜明醒目,开门见山。
2.对《谈创造性思维》一文,可抓住论题,边读边想,思考作者对“创造性思维”的见解究竟是什么,从而通过文章结尾处的句子概括出来: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廖廓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
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1 把握全文内容,概括中心论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也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依据。
【考点知识讲解】一、考点解读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阅读议论文,最终要求读者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准确地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这既是议论文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三、命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答题技巧准确判断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标题入手:议论文多以论点或议论的话题为标题,也就是说,标题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看法和观点,抓住标题有助于正确把握文章论点。
以论点为题的议论文,标题就是论点;以论题为题的议论文,可以知道作者要讨论的范围,顺着这个思路,就很容易找到作者对这个论题的基本态度了。
2.从论据入手:因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所以分析不同的论据分别证明了什么问题,再将其梳理、整合便可归纳出论点。
3.从结构入手:议论文非常注重段与段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常用总分总的结构。
作者往往在首尾段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词语作标志。
我们可以关注文中这些标志性词语。
4.从论证过程入手: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照应句、中心句,分析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作者扣住什么分析说理,如何分析说理(即分析哪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哪一部分是分析问题,哪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论证思路,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追根寻源把握论点。
5.从关键词语入手: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明确地点明中心论点,但是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来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就是中心论点的中心词。
当然,无论你侧重其中的一种方法还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把握归纳论点都是建立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的,因此无论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我们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五、体验中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解答:人当有所畏惧。
六、答题模板【典型例题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悲,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突遘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
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分析】本文开头提出论题;然后从“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的舍己为人”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英雄具有的精神品质;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向英雄学习。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答:【答案】我们要向英雄学习。
【解析】此题考查的语句补写,实则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
需要补写的句子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此位置为总起句,起概括作用。
横线前一句提到因为英雄具有品质与价值,结合文章结尾提到的对于英雄的尊崇与把学习英雄作为时代追求,因此补写句子的思路与文段前后一致,填写总结语句即可。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甲】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乙】文章列举岳飞、邓稼先、杜富国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英雄所具有的品质。
【丙】第④段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了英雄具有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答案】乙【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阅读文章后确认文段论点与论证内容,结合选项中的表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文章论点或论证过程不符即可排除错误选项。
故选乙。
3.下面是两位英雄留下的诗句。
请你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②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答:【答案】示例:①这体现了文中"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的舍己为人"的英雄品质。
②这体现了文中"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的英雄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古诗知识点相结合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自身理解迁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二)谈语言王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
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
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
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
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
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
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
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
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
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
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
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
“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
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这也是不对的。
“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
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
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
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
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分析】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作者谈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谈话中阐述了“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也可以说成:书面语应该是经过加工的口语)的观点。
因为,这篇议论文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了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答:【答案】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加工时要考虑口语进行大众化【解析】此类题目不能照抄标题,全文围绕书面语这个关键词,提出两个要求,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和大众化。
2.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答:【答案】(1)运用了报道中使用“七月流火”的真实例子,一味盲目乱用书面语,甚至不顾“七月流火”并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来反面论证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一旦盲目使用反而会闹笑话,增强分论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更加突出书面语绝不能脱离口语。
(2)运用了报刊使用“最好水平”这样的反面典型事例,表现了过于口语化的语言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充分有代表性地突出书面语应当规范的分论点,真实可信。
【解析】一、(1)爱好写作的人应该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二、(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三、(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题目中所说的两个观点应该是二、三两个分论点,于是应该选取在论证两个分论点的时候所使用的事实论据,其中二分论点论据有:“故作姿态"、“七月流火”和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三例;三分论点论据:“最好水平”、“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