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控 制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十章控制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十章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被视为组织的一项积极性要素,其理由在于控制可以帮助组织避免( ) 。

A. 变化B. 加重错误C. 组织复杂化D. 有效运作2.( ) 控制发生在实际的变化过程中。

A. 前馈B. 后馈C. 同步D. 预防3.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变化过程( ) 。

A. 之前B. 之后C. 之中D. 之前、之中和之后4.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 。

A. 制定标准B. 评价成绩并纠偏C. 用标准衡量成绩D. 质量控制5.用标准衡量成绩的过程中,( ) 对纠正偏差无丝毫意义。

A. 改变标准B. 全力运用反馈控制C. 保持现状D.A 和c6.某教授讲到管理控制部分时,要求学员做一项练习。

教授说:“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对大学的情况比较了解,你们是否知道目前大学管理部门都是从哪些力一面控制教师的?每人只要说一个方面即可。

”学员们发言踊跃,有的说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更新情况,有的说要检查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的说要检查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成绩⋯⋯。

学员边说,教授边记,很快黑板被写满了。

面对如此多的控制标准,教授问学员:“现在,有谁愿意当老师,请举手。

”大家盯着黑板,长时间没有举手。

造成上述控制标准过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

A.没有明确或忽视了控制的日的B .没有选择好关键控制点C.管理人员希望控制全局的欲望 D .人们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7.可以克服对于控制的抵制行为的技术是( ) 。

A. 目标管理B. 会计C. 现状分析D. 计算机管理8.前馈控制又称为( )。

A.同步控制B. 预防控制C .反馈控制D .实时控制9.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

A. 前馈控制B. 反馈控制C. 现场控制D. 计划控制10.有效管理的( )使系统得以及时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A. 准确性B. 灵活性C. 及时性D. 经济性11. 控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

A. 寻找错误B. 衡量雇员绩效C. 确保行为依循计划发展D. 使人们失去自由12.在偏差出现前就预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来”,这种行为属于:()。

第十章 控制

第十章   控制

第十章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控制和一般控制同是一个()。

A、信息反馈过程B、信息接收过程C、管理过程D、控制过程2、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是()。

A、领导职能B、控制职能C、组织职能D、计划职能3、控制就是()各项活动,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偏差的过程。

A、监视B、协调C、领导D、组织4、确定控制标准,首先应该明确组织中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即确定()。

A、控制对象B、控制人员C、控制方法D、控制水平5、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A、拟定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管理突破6、按控制的时机的不同,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B、战略控制、任务控制、结果控制C、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D、内在控制、外在控制、结果控制7、“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以理解成是一种()。

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过程控制D、现场控制8、现场控制工作的重点是()。

A、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B、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C、在计划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D、控制行动的结果9、确定控制对象和选择控制重点的工作是属于控制过程中()环节的工作。

A、衡量成效B、纠正偏差C、确立标准D、找出偏差10、预算是一种()。

A、控制B、计划C、领导D、组织11、JIT(Just-In-Time)是指()。

A、准时制B、全面质量管理C、最佳订购批量D、质量控制12、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A、使用情况B、流出C、流入与流出D、流入13、在库存控制中,企业使用经济订购批量可以使()最小。

A、订购成本B、总成本C、保管成本D、运输成本14、日本企业发明的准时库存系统,其目标是()。

A、减少库存成本B、对库存进行定量控制C、转嫁库存风险D、实现零库存15、平衡积分卡的控制指标包括财务、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以及()。

A、客户B、采购C、成本D、人力资源参考答案:1、A2、B3、A4、A5、C6、C7、B8、B9、C 10、B 11、A 12、C 13、B 14、D 15、A二、多项选择题1、控制的基本步骤包括()。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控制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控制
• 在周期性重复活动中,可以避免下次活动发生类似问 题,消除偏差对后续活动过程的影响。
• 反馈向管理者提供计划有效性的有用信息。 • 可以提供员工奖惩的依据,强化员工的工作动机,人
们需要获得工作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控制恰好能提 供这一信息。
▪ 最大弊端:
• 实施矫正措施前,偏差、损失已产生。
空间 产品
就没有用了。
▪ 及时有效的控制牵引组织的实际绩效向计划的 目标不断靠近。
❖计划与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周而复 始地默契的配合,能使组织不断的追求并能够实
现更高的业绩。
▪ 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越好
▪ 控制工作越是科学、有效,计划越容易得到实 施
有效控制系统所具备的特点
可矫正的行动
❖ 从本质上来说,TQM是一种由顾客需要和期望驱 动的管理哲学,也是一种基于分权控制哲学和过 程观点的管理方法。
ISO9000标准
❖ ISO9000标准: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 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 和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点
❖重视顾客需要 ▪ 包括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
❖建立标准的原则: ▪ 要使控制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当出 现偏差时,能找到相应的负责单位 ▪ 建立的标准应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建立的标准还应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 建立的标准应尽可能地体现一致性 ▪ 建立的标准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 建立的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控制标准的形式
❖ 定量标准:定量标准便于度量和比较 ▪ 实物标准:高校的招生人数、公安的办案数 ▪ 货币标准:成本标准、利润标准 ▪ 时间标准:交货期、工时定额、工程周期、任期、八小 时工作制 ▪ 综合标准:城镇失业率、GDP增长率

管理学课件第十章控制

管理学课件第十章控制
• 目的不同 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入控制 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控制 现场控制是对系统的作业控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 直接控制
着眼于培养更好的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练 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能以系 统的观点来进行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 从而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 果。
第十章 控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作用、管理控制的过程; 2.理解管理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 3.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4.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
掌握并会运用控制的要领与主要方法;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十章 控制
▪ 第一节 控制概述 ▪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 第三节 控制的基本类型 ▪ 第四节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五节 控制技术
(一)预算的种类
▪ 生产预算 ▪ 销售预算 ▪ 费用预算 ▪ 收支预算 ▪ 实物预算 ▪ 投资预算 ▪ 现金预算 ▪ 综合预算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预算的可能危害
1、让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 2、预算过于详细,过细过繁的预
算等于使授权名存实亡。 3、预算导致效率低下。 4、预算缺乏灵活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控制工作的四步曲: —— 建立绩效标准。 —— 衡量实际绩效 —— 比较标准与实际绩效的差异
—— 评估差异结果并采取必要的修正 行动
无忧PPT整理发布
故事案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
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
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
次之 ,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十章---控制方法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十章---控制方法

第十章 控制方法一、名词解释1.控制2.前馈控制 3.反馈控制、单选题1.“亡羊补牢”属于() A 前馈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反馈控制D 预防性控制 2.市场调查, 可行性分析属于()A 同期控制B 前馈控制C 反馈控制D 纠正性控制3.强化是通过奖惩手段修正员工的行为,它属于 ()A 前馈控制B 同期控制C 预防性控制D 反馈控制 4.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其控制主体应该是()A 各级管理者B 全体员工C 监察机关D 上级机关5.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组织目标不能实现,组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修正计划B 激励员工克服困难C 调整组织结构D 撤换领导6.个人观察、口头汇报、统计报表、书面报告是获得组织实际绩效的方法,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管理者在控制活动中应该()11.利用法律、法规、制度、程序、培训等手段控制员工的行为属于() A 周期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反馈控制 D 纠正性控制12.为了消除腐败, 某部门除了大力提倡工作人员严格自律之外, 换制度, 规定处级以上的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五年。

)A 反馈控制B 前馈控制C 现场控制 13.某销售机构负责在东部沿海的几个地区销售多种品牌啤酒。

D 间接控制 销售经理要求在每月初交一份上月按品牌分类的销售情况表。

下表显示了 5 月份该机构的销售定额标准&实际销售 数值A 以个人观察为主C 以书面报告为主 7.控制过程的基础是()A 建立标准B 衡量实际绩效 8.在整个控制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 A 工期控制 B 即使控制9.预算是计划的数字化,它是一种典型的()A 事前控制B 即使控制10.质量控制过程中,质量的含义是() A B B 以统计报表为主D 综合使用C 确定偏差范围D 采取管理行动 C 质量控制D 预算控制C 事后控制D 预防性控制C 产品质量&工作质量D 设备的质量还一直实行着一种岗位轮 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该机构中,需引起销售经理注意的品牌是()A 品牌 AB 品牌 A/F/G/HC 品牌 A/C/E/ID 因为总销售额已经超标完成,所以销售经理无需注意分析 5 月份的销售情况14.种庄稼需要水, 但这一地区近年老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 另一种办法是改种耐旱作物。

管理学 第十章 控制

管理学 第十章 控制

第十章控制重点:控制的过程及有效控制难点:理解控制的类型基本内容: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得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所应达到的标准和目的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组织要保证有效地执行计划就需要控制职能。

第一节控制职能及其作用所谓控制,就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两者相吻合的全过程。

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等其他职能,必须伴随有效的控制职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控制职能是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必须承担的主要职责。

一、控制与计划的关系计划和控制实质上上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控制与计划的关系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准;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

二、控制的基础与前提组织控制工作职能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前提之上,忽视了这些基础和前提,控制工作将无法进行。

1、控制要有明确而完整的计划。

控制与计划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计划是控制的依据,没有计划,就无法进行控制。

2、控制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

通过建立专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并授予其权力,明确其责任,可解决由谁来控制的问题。

因此,明确的组织结构的存在是控制工作的又一个前提。

同样,组织结构越明确、越完整,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3、控制要依据及时有效的信息。

控制必须依据有效的信息,没有准确、全面和及时的信息,就难以保证控制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获得有效的信息,在组织中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传递网络和机制,从而保证信息的畅通。

三、控制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就是保证组织活动与计划一致,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任何组织都需要控制。

1、控制是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一个组织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

任何组织的计划都是在确定计划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的。

通过控制活动,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的程度和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调整行动,使得组织与环境相适应。

第十章 控制 习题二

第十章 控制 习题二

第十章控制习题二一、思考题:1、简述控制的前提条件。

2、简述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3、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4、控制工作的过程是怎样的?5、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哪几个问题?6、管理控制工作职能对信息的要求应符合哪几个方面?7、为了获得控制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8、鉴定偏差应采取纠正措施应注意哪些问题?9、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0、控制的原则是什么?11、什么是危机及危机管理?12、如何实施危机管理?二、选择题:1.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A建立控制标准B分析偏差原因C采取矫正措施D明确问题性质2.“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A预先控制B实时控制C反馈控制D前馈控制3.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建立控制标准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D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4.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有效控制应具备的特征:A客观性和可接受性别B明确的成果向导C及时性别D依赖统计过程和数据5. 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的系统:A、相对封闭B、绝对封闭C、相对开放D、绝对开放6. 管理控制通过(),可以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A、拟定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信息反馈7. 某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规定,在产品销量为1000件时,预算的成本为2。

8元;而当销量达到1500件时,则以单位成本2。

65元作为控制标准。

此种做法是:A、违背了控制的严肃性原则B、体现了控制的例外原则C、以弹性预算法来谋求控制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在控制工作中引入了激励原则8. 某企业到了2月底,发现甲产品一季度计划才完成50%,边采取日夜轮班来平衡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发现乙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时候决定立即减少或停止这种产品的生产。

第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第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主要管控措施: • 第一,销售部门应当按照经审核后的 销售合同开具相关的销售通知交仓储 部门和财会部门。 • 第二,仓储部门应当落实出库、计量、 运输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对销售通知 进行审核,严格按照所列的发货品种 和规格、发货数量、发货时间、发货 方式、接货地点等,按规定时间组织 发货,形成相应的发货单据,并应连 续编号。
♥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企业应当加强对销售、发货、 收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 录销售客户、销售合同、销售通知、 发运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收回等 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销售记录与 仓储记录核对一致。
♥第二,建立应收账款清收核查制度, 销售部门应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取得 书面对账凭证,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资 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 ♥第三,及时收集应收账款相关凭证资 料并妥善保管;及时要求客户提供担 保;对未按时还款的客户,采取申请 支付令、申请诉前保全和起诉等方式 及时清收欠款。
• 第三,应当以运输合同或条款等形式明 确运输方式、商品短缺、毁损或变质的 责任、到货验收方式、运输费用承担、 保险等内容,货物交接环节应做好装卸 和检验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发运,由 客户验收确认。 • 第四,企业应当做好发货各环节的记录, 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全过程的销售登 记制度,并加强销售计划、销售合同、 销售通知、发运凭证、销售发票等文件 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
♣第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合同 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必须签 订合同的范围,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确定具体的审核、审核程序和所涉 及的部门人员及相应权责。 ♣第三,销售合同草案经审批同意后, 企业应授权有关人员与客户签订正 式销售合同。
(五)发货
•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未经授权发货 或发货不符合合同约定,可能导致 货物损失或客户与企业的销售争议、 销售款项不能收回。

第十章 控制案例

第十章 控制案例

第十章控制案例巴林银行事件1995年2月27日,国际金融界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具有233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

而这一切源于巴林银行新加坡分公司的一名年仅20多岁的交易员尼克·里森的违规操作。

里森在做股票指数期货的投机中,在日经指数大幅下降时,其日经指数期货多头风险部位达6万余口合约,同时在日本政府债券价格一路上扬之际,他却有空头风险部位合约2.6万余口,这样便出现了8.6亿英镑的损失,这几乎是整个巴林集团资本的两倍。

这件事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引起极大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如此光耀悠久的金融集团为何会被一个小小的蛀虫蚕蚀?巴林银行对里森的行为难道一无所知?银行是否让里森钻了空子?年轻的里森在巴林银行被视为期货和期权方面的专家,1992,巴林总部派他到新加坡分公司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在期货交易中,出错在所难免,比如有人会把“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有人会在不恰当的时机购进不恰当的合同,等等,关键是如何处理。

按规定.对出现的各种错误,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并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总部汇报。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已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经理要求里森另行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处理,以免麻烦伦敦总部,里森很快就设立了“88888”的错误账。

但几周以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老规矩办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经由“99905”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搁置不用了,但它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他从1992年7月起,在其中记录了从2万英镑起,到几百万、几千万的亏空,直至到8.6亿英磅。

在这其间,由于里森同时任交易部和清算部主任,给他对失误瞒天过海提供了便利,总部虽然多次来查账,但都被里森搪塞过去了;即使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和税务部发函巴林,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且此时里森已需要求伦敦每天汇入1000多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保证金,但伦敦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管理学原理 第2版 第10章 控 制

管理学原理 第2版 第10章 控 制
21
(三)分级控制
分级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 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是 将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优点:信息传递有详略,使各部门快速了解情况,迅速作 出反应;整体目标易协调;系统组织适应性强。 缺点:组织设计要求高。 适用于系统庞大、管理复杂的组织。
第十章 控 制
一、控制概述 二、控制的类型 三、控制的过程 四、控制的方法与实施
第一节 控制概述
控制论中的控制是指为调节和制约一个系统的 行为,使系统在动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稳定性或促 使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移的活动。
2
一、控制的定义
1、控制的定义
组织在动态环境中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 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 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
3
2、控制的对象
(1)对人员的控制:管理者是通过他人来实现其目标的, 包括巡视和评估。
(2)对财务的控制: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利润,包括审 核、预算。
(3)对作业的控制:主要指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一个组织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方 面的效率和效果。
(4)对信息的控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需要信息 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5)对组织绩效的控制:科学评价和衡量组织绩效。
4
3、 控制的目标和功能
管理控制工作的目标主要有两个: 1、限制偏差的累积;2、适应环境的变化。 它们与控制的两大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控制通过其“纠偏” 功能(A1),使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得以防止或缩小,从而确 保组织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其“调适”功能(A2),积极 调整原定标准或重新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组织对内外运 行环境的适应性。
(一)前馈控制(预先控制)

第十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第十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5)为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准确 地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结合城市特点, 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可将需要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 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编制单 元划分应体现“地域完整、界线稳定、规模合理、 编码统一”的原则。
9
改进和完善控规的若干思考
(1)各城市应将“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技术管理规定” 完善化和法律化,并使之成为法规。控规的规划内 容亦应更趋规范化。
(2)可在控规编制的基础上制定法定图则,作为立法 产生的法律成果,分块控制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 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要求,用最少最易操作的指标和 准则控制规划管理与实施的关键点,格式上力求简 洁统一。
与公众隔阂加深。 • 3.编制和执行缺乏法制化程序,没有法律强制力的保障,缺乏公共
参与程序,易受非正常力量的干扰,缺少评判标准和监督机制,对公 平有负面影响。 • 4.管理实施程序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偏重技术合理性,成果的实 施性不强,面对现实不得不经常调整,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 • 5.弃整体控制而取地块控制,追求全覆盖而无暇顾及建设策略,妥 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不规范管理造成混乱后,调整规划 导致多种规划版本存在,使整体难以把握。 • 6.过分追求“可操作性”,忽视对城市美学和人的行为环境较少涉 及。没有很好地与城市设计结合造成城市景观混乱,城市特色消失。 • 7.弹性不够,仅依靠用地的可兼容性以及控制指标的区间值,难以 很好地实施。
6
(5) (6) (7) (8) (9)
编制内容上只求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功能,而对城市美学 和人的行为环境方面较少涉及;即使有此内容也是流于形 式,而缺乏研究。
控规的编制的控制深度和控制要求、指标体系往往缺少针 对性,标准统一,面面俱到。不必要和不成熟的控制指标, 一旦批准反而被动。

第十章 控制 《管理学》ppt课件

第十章   控制  《管理学》ppt课件

2.处理好全面的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对每一个部门、每一环节的每一个人在每一时刻的
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控制。适度控制要求组织在建立控制系统时,利用 成本分析和例外原则等工具,找出影响组织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 因素,并据此在相关环节上设立预警系统或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重点控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控制的经济性。任何控制都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将控制活动 所需费用同控制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当由控制获得的价值大于所 需费用时,才实施实施控制。控制费用的经济性是相对的,因为管理 的效益是业务活动的重要性、业务规模的大小的不同而不同的。 第二,管理的例外原则。所谓的例外原则,是指管理者应该只注意那 些与标准有重大差异的事件。在一个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中,各个部 门自行其职,他们权限以外的问题由最高管理者处理。例如,质量控 制的标准是3%的不合格品率,但在例外原则下,管理者重视不合格 品率真达4%以上的状况。有效控制系统往往集中精力于例外发生的 事情,而凡已出现过的事情则皆可按规定的控制程序处理。只有发生 实际工作脱离计划的重大偏差时,才应由领导者处理,而一些不重要 的问题可由下级应用已经制定的有关管理规范去解决。
3、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组织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环境在一定时 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组织活动的控制仍然必要。这是由组织成员的认 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造成的。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 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进行。然而,由于组织成员是在不同时空 进行工作,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 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正确理解计划要求,但由于工作能力的差异,他们 实际工作的结果也可能在质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某个环节可能产生 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会对整个组织活动的运行造成冲击,因此, 加强对员工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应用管理学(第二版) 第10章 控制

应用管理学(第二版) 第10章 控制

二、控制的目的
控制职能主要有的个目的:一是维持
现状;二是打破现状。
三、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四、控制的原则
五、控制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
一、三种控制模型
(一)事前控制 前馈控制发生在工作开始之前,有效的前馈控制有利于缩
小将来的实际结果与计划标准的差距。 (二)事中控制 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
应用管理学
(第二版)
唐秉雄 闽南理工学院
第十章 控制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始终督促他人,以保证应该 采取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保证他人应该 达到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 ——罗宾斯
案例导入:格雷格厂长的目标与控制
为管理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组 织目标,运用一定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手段,对管 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事后控制 所谓反馈控制,是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
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 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
二、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 根据控制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
制。
三、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和分散控制 按控制时所采用的方式分,可分为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和
二、衡量实际业绩
就是对系统运转的结果进行衡量,以找出 系统实际运转的结果与预定的标准之间的 差异。
三、进行差异分析
四、采取纠偏措施
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叫做偏差。纠正偏差就是 通过衡量成效,运用标准同实际成效直接比较时 两者间的偏差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来纠正。
(一)负偏差

管理学 第十章 控制职能

管理学 第十章 控制职能

前馈(预先)控制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人力资源的预先控制

挑选 培训

材料的预先控制:进货检验 设备的预先控制:设备维修 财务的预先控制:预算
2.同步控制


也称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当场控制、同期控 制。在活动进行之中予以控制,管理者一旦发 现偏差,当场及时纠正。可以在发生重大损失 之前及时纠正问题。 同步控制常见方式——直接视察

在组织内


优点

三、有效控制的特征
1. 控制标准合适、合理 2. 信息准确、及时 3. 灵活性,允许一些随机偏差 4. 经济性(从经济的角度看,控制系统必须 是合理的) 5. 纠正行动(指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
第四节 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方法 生产控制方法 人员行为控制方法 视察 报告

缺点

管理者获得信息时损失已经造成,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无能为力
反馈控制

一般人没有先见之明 同样错误不犯第二次的 最常用的控制方式 信息的重要性 及时的重要性 善于听不同意见
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按控制所采用的手段不同,可分为:

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 控制的形式 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并不直接 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

1 鉴定式评价方法 2 实地审查法 3 成察

一种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

它的基本作用就在于获得第一手信息 管理者亲临现场就能亲自对每一项工作的 时间、劳动纪律,以及质量方面的情况进 行核查

第十章 宏观调控法原理

第十章 宏观调控法原理

一、宏观调控 法主体制度
(hónɡ ɡuān diào kònɡ)
(一)调控主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政府
(二)调控受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主体: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等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二、宏观调控权配置(pèizhì)制度
(一)概念
宏观调控权,宏观调控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力。 宏观调控权的配置:根据国家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地
2、金融法 3、财政法 4、税法 财政调控行为——财政调控关系——财政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三、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式
(一)一般(yībān)禁止式的调控方式 (二)积极义务式的调控方式 (三)有条件的允许式的调控方式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基本(jīběn)制度
第十章 宏观调控 法的基 (hónɡ ɡuān diào kònɡ) 本理论与制度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第一节 宏观调控基本(jīběn)理论
一、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
(一)宏观调控 1.定义:对宏观调控在理论界虽然有着不同
表述,但学界趋同(qū tónɡ)的认识是:宏观调控 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 制。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即国民经济的供 求关系,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 系。
(三)有条件的允许式的调控方式。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基本制度。宏观调控权,宏观调控主体依 法享有的权力。不同层级的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中央地方之间
Image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和解决国家整体利益和经济个体利益的矛盾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hù dònɡ)和协调发
展。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控----制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控----制
80%。 而这 “ 重要的少数 ” 却又影响了 80% 的成效, 要把精力与时间致力于 “ 80%的无关重要的多 数 ” 则只能影响 20% 的成效。80 / 20 原则早已 被广泛的用到组织管理活动中,并称为 ABC分 析法。
二、重点管理技术
下面以企业的物资管理为例来说明ABC管理法的 应用。首先就是按企业物资品种以及占用资金大小进 行分类排队,把它分为A、B、C三大类。A 类物资品 种少,占用资金多; B 类物资品种比A类多一些,占 用资金比 A 类少; C 类物资品种繁多,占用资金少。 通常的分类标准如下:
数量标准
主要是从量的方面规定工作和活动所应达到的水
平和完成的时间
质量标准
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规定工作的范围、水平及
质的要求
行为标准
是对职工规定的行为准则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见图)。
图: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的要求
(二)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
首先要明确衡量的手段和方法,设置监测 机构,落实进行衡量和检查人员;
表:审计的原则
原则 政策原则 独立原则 客观原则


即审计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审计监督部门应能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
审计一定要实Hale Waihona Puke 求是地进行,客观地做出评 价和结论
公正原则
审计工作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偏不
倚,公正地进行判断
经常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
审计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 审计工作应依靠群众来开展
• 透彻理解“墨菲定律”、“海恩法则”的 基本原理及其内涵
能应用控制原理和方法有效的调控所涉及 的人、事、物; 应用时间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注意提高自我(情绪、语言、行为)控制 能力。

第十章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czmj

第十章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czmj
只有在董事与经营者之间畅通地交流信息 的情况下,董事会才具备监督和决策能力。 董事会成员也需要公司治理信息。
28
五、董事会所属专门委员会
战略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报酬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一个优秀的公司董事会应该更倾向于将最为重要的 事项交由全体董事,而使用专门委员会做辅助工作或 完成专项任务。
位,有权决定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免,内部审 计预算的审批) 前瞻性的方法(分析性复核方法的使用,风 险评估技术的应用)
32
表1-4 审计委员会的控制责任和控制风险
控制主 体
控制责任
风险
审计委 员会
监督评价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 作,任免内部审计部门的总审计 师,审批内部审计范围和费用预 算;与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 讨论审计结果,向董事会提出建 议;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批准其 提供的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监督 评价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以及内部 控制报告
1
➢ 企业对董事长定了以下规矩: 1.与公司业务无关的费用不能拿到公司报销,
要自己负担; 2.翻译是为公司工作的,不能让翻译为自己服
务,如果请翻译就要自己付费。
2
1.1 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目标
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是最高层次的内部控 制。
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通过治理结构的设计, 由公司治理主体(企业关键资源提供者) 实施权责配置、制衡、激励约束、协调等 功能,促进管理人员履行责任。
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又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简称公司治理, 是指规范公司企业各权利主体(股东、董事会、高层经 理、监事会、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形 成相互制衡、相互依赖的组织制度安排,以解决企业 法人财产委托-代理经营中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 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控制工作的过程
8 努力提高 3 实 际
1 目标计划 标 准 =

成就 差距
- ÷2
4 5
6 降低标准
问题
(一)制定工作标准 标准是根据目标,计划制定的,但不等于计划, 1、标准是根据目标,计划制定的,但不等于计划,而把计划中 关键点的预期成果作为控制标准,要求简明和易于度量( 关键点的预期成果作为控制标准,要求简明和易于度量(可以用各 种行为来度量) 种行为来度量) 常用标准的时间、数量、质量、成本。 2、常用标准的时间、数量、质量、成本。 实物标准、成本标准、收益标准、无形标准、计划标准、 插:实物标准、成本标准、收益标准、无形标准、计划标准、 策略标准、 策略标准、指标标准 制定的方法是通过分解计划,or目标制定的 目标制定的。 3、制定的方法是通过分解计划,or目标制定的。 如学生出勤率应保持在100%~96%之间,如连续五次出现出勤率 如学生出勤率应保持在100%~96%之间, 100%~96%之间 下降,点名。 下降,点名。 (二)衡量实际工作 度量实际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在其进行中衡量。 1、度量实际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在其进行中衡量。 主要方式,报表、观察,抽样调查,会议,汇报。 2、主要方式,报表、观察,抽样调查,会议,汇报。 定量指标好度量,定性指标不好度量,尽量使用定量标准。 3、定量指标好度量,定性指标不好度量,尽量使用定量标准。
二、有效控制系统的构建
1、关键控制点的选择,80/20原则 关键控制点的选择,80/20原则 2、度量工具的敏感度 3、有效的预测能力 重视反馈报告,当出现偏差时缩短反馈时间or增加反馈次数。 or增加反馈次数 4、重视反馈报告,当出现偏差时缩短反馈时间or增加反馈次数。 注重系统的经济性,不能盲目加大控制成本, 5、注重系统的经济性,不能盲目加大控制成本,考虑整个系统经 济性。 济性。
(二)管理控制的特点 1、整体性(集成性),组织成员共同责任,控制对象是组织 整体性(集成性),组织成员共同责任, ),组织成员共同责任 的各个方面。 的各个方面。 动态性,随着环境、人的变化,控制标准、方法要变化。 2、动态性,随着环境、人的变化,控制标准、方法要变化。 人为性,由于由人控制人,控制被控制都是人, 3、人为性,由于由人控制人,控制被控制都是人,所以形成 人为性。 人为性。 a. 控制者本身有较大灵活性,被控制的人出现情况; 控制者本身有较大灵活性,被控制的人出现情况; 人对控制是反感的。 b. 人对控制是反感的。 4、控制目的性—实现组织目标 控制目的性— 控制手段性,指导帮助职工认证偏差,进行矫正。 5、控制手段性,指导帮助职工认证偏差,进行矫正。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控制有垂直性、强制性。 6、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控制有垂直性、强制性。机关人员是 隶属关系,强调下级服从上级。 隶属关系,强调下级服从上级。
第二节
构建有效的控制系统
一、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合性,控制的方方面面,控制与计划、组织的关系。 整合性,控制的方方面面,控制与计划、组织的关系。 客观性,不受主观偏见左右,度量指标标准化、 2、客观性,不受主观偏见左右,度量指标标准化、规范化易 于测定。 于测定。 准确性,准确度是精度,控制标准。 3、准确性,准确度是精度,控制标准。 适时性,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处理、及时调查, 4、适时性,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处理、及时调查,适时对象不 同信息不同,适时性与不确定性。 同信息不同,适时性与不确定性。 灵活性适度性,控制系统要适应组织调整或外部变化, 5、灵活性适度性,控制系统要适应组织调整或外部变化,拿 破仑滑卢之后。 破仑滑卢之后。
(三)对照实际与标准 确定偏差存在和大小,分出正指标还是逆指标。 1、确定偏差存在和大小,分出正指标还是逆指标。 确定偏差方向。实际和计划出现差距, 2、确定偏差方向。实际和计划出现差距,有正指标和逆指标 偏差出现的频率,频率高是系统性的偏差, 3、偏差出现的频率,频率高是系统性的偏差,频率低是偶然 性偏差。 性偏差。 (四)评价偏差并采取所偏措施 偏差程度和性质(偶然、必然),是否失控, ),是否失控 1、偏差程度和性质(偶然、必然),是否失控,局部的还是 系统的。 系统的。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2、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最后决定维持现状,还是采取纠偏措施。 3、最后决定维持现状,还是采取纠偏措施。
第十章 控
第一节

第二节
练习
第一节
管理控制的基础
一、管理控制及其功能
(一)控制的含义 1、定义:是衡量,矫正工作,使其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组织目标 定义:是衡量,矫正工作,使其按计划进行, 实现的工作过程。 实现的工作过程。 2、控制的基本要素 控制的目的: 保持原有系统的状态,一但发生偏差,及时恢复。 控制的目的:①保持原有系统的状态,一但发生偏差,及时恢复。 ②引导系统状态使之变化到一种新的预期状态 (1)控制标准 偏差信息, (2)偏差信息,度量是实际工作 纠偏措施。 (3)纠偏措施。
三、控制类型
(一)预先控制 在工作开始之前的各种控制活动。 1、在工作开始之前的各种控制活动。 主要是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2、主要是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优点是可以防患于未然,不会造成心理冲实。 3、优点是可以防患于未然,不会造成心理冲实。 (二)现场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功能:监督、指导。 1、事中控制,主要功能:监督、指导。 2、监督功能发现误差和进行纠偏。 监督功能发现误差和进行纠偏。 指导功能是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和系统控制能力。 3、指导功能是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和系统控制能力。 4、缺点,受能力控制,运用面窄,容易产生抵触。 缺点,受能力控制,运用面窄,容易产生抵触。 (三)事后控制 反贪局 1、是下次工作的事前控制 2、主要作用是总结经验 有亡羊补牢的作用, 3、有亡羊补牢的作用,如贪官退赃
三、控制中的阻力及避免方法
(一)阻力的主要原因:人对控制低触反抗 阻力的主要原因: 控制过度。 1、控制过度。与工作无关的控制 侧重点不当, 2、侧重点不当,在西方国家以不管人的思想但要控制人的行为 鼓励低效, 3、鼓励低效,老师罚学生站在教室外 4、控制者责任太重 (二)避免产生控制误区的方法 1、完善控制系统,对系统连续监测+分析问题→整合计划、控制 完善控制系统,对系统连续监测+分析问题→整合计划、 鼓励员工参与:控制者、 2、鼓励员工参与:控制者、被控制者 3、实行目标管理,自我控制,这条不当 实行目标管理,自我控制, 4、选择适当的控制风格
课外作业选题
1、管理控制和机械控制有什么异同? 管理控制和机械控制有什么异同? 控制有什么功能、特点? 2、控制有什么功能、特点? 简述控制过程。 3、简述控制过程。 如何保证衡量结果的准确性? 4、如何保证衡量结果的准确性? 管理控制为什么会出现障碍? 5、管理控制为什么会出现障碍? 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特征? 6、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化。 限制偏差的不断积累。 2、限制偏差的不断积累。 处理内部各种复杂局面(失控局面)事情复杂— 3、处理内部各种复杂局面(失控局面)事情复杂— 授权—失控。 授权—失控。 降低成本。控制力度大,控制成本高。 4、降低成本。控制力度大,控制成本高。控制力度 失控成本高。 小,失控成本高。 (四)管理控制的层次与范围 1、层次上分为 战略控制; (1)战略控制; 战术控制; (2)战术控制; 作业控制。 (3)作业控制。 范围上分物质、人力、信息、财务。 2、范围上分物质、人力、信息、财务。
课堂讨论选题
1、制定控制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计划目标是否可以直接转化 制定控制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控制标准?为什么? 为控制标准?为什么? 比较三种基本控制类型的优缺点。 2、比较三种基本控制类型的优缺点。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将这三 种控制融为一体? 种控制融为一体? 如何构建和维持有效的控制系统? 3、如何构建和维持有效的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