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合集下载
2024年秋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 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知1-讲
感悟新知
(2)实验步骤及现象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知1-练
题型2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例2 现有m g 过氧化氢溶液跟2 g MnO2 混合,完全反 应后剩余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
的质量是( A )
A. (m+2-n)g
B. (m-n)g
C. (m-2-n)g
D. (n-2)g
感悟新知
知1-练
Hale Waihona Puke 感悟新知知2-练解题秘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不变
C.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
木材的质量小
D.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
的质量大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和定义来分 析解答。
导引: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前 后质量不变,但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 错误。
沉淀都不能遗漏 。
3. 这一定律守恒的对象是质量,只适用于“质量” 守恒,而体积、密度、分子数等则不包括在内。这些内
5. 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知1-讲
感悟新知
(2)实验步骤及现象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知1-练
题型2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例2 现有m g 过氧化氢溶液跟2 g MnO2 混合,完全反 应后剩余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
的质量是( A )
A. (m+2-n)g
B. (m-n)g
C. (m-2-n)g
D. (n-2)g
感悟新知
知1-练
Hale Waihona Puke 感悟新知知2-练解题秘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不变
C.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
木材的质量小
D.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
的质量大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和定义来分 析解答。
导引: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前 后质量不变,但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 错误。
沉淀都不能遗漏 。
3. 这一定律守恒的对象是质量,只适用于“质量” 守恒,而体积、密度、分子数等则不包括在内。这些内
九年级上册鲁教版化学课件---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 锌粒逐渐溶解,表面有大
4mL稀盐酸
量气泡产生
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在 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视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 着 发光 、 发热 、 颜色变化 、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④汽车新能源与新型电池的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C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4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C )
A.玻璃 B.塑料 C.棉花 D.不锈钢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水分子(H2O) 氧分子(O2) 氢分子(H2)
氢原子(H) 氧原子(O)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为什么研究化学?
神秘的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 物质,还能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换。
课堂活动
化学如此重要,它能改变世界。
认识材料
讨论一:请视察教室内的物质那些是通过化学方法 人工合成的?那些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呢?
天然材料:自然界本就存在或只经过物理过程而制得 人造材料:通过化学变化而制得
(43套)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含全册所有课件)(全国通用)
氢分子(H2)
1.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 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 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A)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猜一猜、想一想
把一杯水无限制的分下去,最后会怎样?
观察下列物质的构成,你有何感悟?
水分子
金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世界万物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
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金原子构 成的,食盐是由大量钠离子和 氯离子 的构成的。
H H
oo
氧分子(O2)
实例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带。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 固体。 发光、放热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变色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现象:固体慢慢减少,有大量气泡生成。 有气体生成 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 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 学变化。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90%以上
水的组成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 种元素。
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 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 认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
水的分解
➢ 假设与结论: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 实验现象
•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出现 都__气__泡____,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其目的是为了验证
假设
,但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
说明白烟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
明白烟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
从问题开始
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提 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 仔细观察 • 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迷信权威观点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进行实验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提出问题 进行实验
猜想假设 分析论证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⑷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 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偶然的巧合 D.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2.2 水分子的变化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元素课件
判断:钙 CA 氯 CL 氦 He 镁 mg 银 ag 钠 Na
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氦 碳 氮 氧 氟氖
H He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 硫氯
Na Mg Al Si P S Cl 氩钾 钙锰铁铜锌
Ar K Ca Mn Fe Cu Zn 银钡 汞 金
Ag Ba Hg Au
5,Mg_____、Mn_______、 Zn________
三.元素周期表
姓名:门捷列夫 诞生年月:18341907 诞生地: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 尔斯克市 国籍:俄国
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 “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 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好像互不相 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 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 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 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 捷列夫。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干净的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D.纯碱、酒精、水银
第四节元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 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 的结构。
学习重点和难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及正确的书写
第四节 元素
思考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 组成的?什么是元素?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 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 有别的碳原子呢?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
介绍:几种碳原子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我们的核源自荷H2O数都是8,我
们都有8个质
O2
子,所以我们
统称为氧元素。
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氦 碳 氮 氧 氟氖
H He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 硫氯
Na Mg Al Si P S Cl 氩钾 钙锰铁铜锌
Ar K Ca Mn Fe Cu Zn 银钡 汞 金
Ag Ba Hg Au
5,Mg_____、Mn_______、 Zn________
三.元素周期表
姓名:门捷列夫 诞生年月:18341907 诞生地: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 尔斯克市 国籍:俄国
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 “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 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好像互不相 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 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 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 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 捷列夫。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干净的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D.纯碱、酒精、水银
第四节元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 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 的结构。
学习重点和难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及正确的书写
第四节 元素
思考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 组成的?什么是元素?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 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 有别的碳原子呢?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
介绍:几种碳原子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我们的核源自荷H2O数都是8,我
们都有8个质
O2
子,所以我们
统称为氧元素。
鲁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
解释与结论
收集、整理 实验数据
一、从问题开始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 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 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 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铜锭拉成铜丝、冰融 化成水、汽油挥发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镁条燃烧
氢氧化钠 与酚酞
碳酸钙与 稀盐酸
硫酸铜与 氢氧化钠
实验 镁条燃烧 氢氧化钠中滴加酚酞 碳酸钙与稀盐酸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矿石粉碎,水蒸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
汽油挥发等
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 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的腐蚀 性、氧气助燃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熔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
【注】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白色块状固体,质软,无气 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蜡烛熔成液态;火柴梗燃烧部位分为三部分, 外层焦黑,内层发黄;放出大量热;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无色的液滴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
解释与结论
收集、整理 实验数据
一、从问题开始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 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 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 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铜锭拉成铜丝、冰融 化成水、汽油挥发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镁条燃烧
氢氧化钠 与酚酞
碳酸钙与 稀盐酸
硫酸铜与 氢氧化钠
实验 镁条燃烧 氢氧化钠中滴加酚酞 碳酸钙与稀盐酸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矿石粉碎,水蒸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
汽油挥发等
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 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的腐蚀 性、氧气助燃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熔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
【注】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白色块状固体,质软,无气 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蜡烛熔成液态;火柴梗燃烧部位分为三部分, 外层焦黑,内层发黄;放出大量热;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无色的液滴
鲁教版化学九上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同步课件
教学过程
新 知 新 授
做一做 实验探究2
6.实验结论:
天平保持平衡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m(氢氧化钠)+m(硫酸铜)=m(硫酸钠)&新 知 新 授
实验探究3
利用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
1.药品:白磷(P)
2.反应原理:磷 + 氧气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元素种类不会产生变化。
例如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过 氧化氢分解后的水和氧气,仍然是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
教学过程
议一议
新 课 引 入
木炭燃烧成灰烬, 木炭的质量和灰烬 的质量相等吗?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 和氧气,分解前后 物质的质量相等吗?
上面的问题涉及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化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
方案二 白磷燃烧,锥形瓶内有有大量白烟;气球先鼓起 后又变瘪;天平保持平衡,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教学过程
新 知 新 授
做一做
实验探究3
6.实验结论:
天平失去平衡
天平保持平衡
m(磷)+m(氧气)=m(五氧化二磷)
教学过程
记一记
新 知 新 授
实验总结
根据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描述质量守恒
重
定律的内容。(重点)
点 难
2.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并 解决问题。(难点)
2024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运动的水分子
感悟新知
知2-练
导引:(1)图Ⅰ中大烧杯外的酚酞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 明酚酞溶液变红不是受到空气的影响,而大烧杯内的酚酞溶 液变红说明是氨水使酚酞变红,又因为两个小烧杯中的溶液 没有直接接触,故是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图Ⅱ中C 试 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得快,说明温度升高,氨分子运动加快 。
(2)图Ⅰ和图Ⅱ相比,图Ⅰ用烧杯盛放液体,而图Ⅱ用试 管盛放液体,因此图Ⅱ相对节省药品;图Ⅱ比图Ⅰ装置密封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现象的特点来分析相关的性质, 如突出“位置”改变,与分子的运动有关(A 项);突出 “体积、状态”等改变,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C 项); 表明数量的与分子的大小有关(D 项)。
感悟新知
易错警示:
知2-练
对分子的性质常有以下误解:
1. 认为固体难压缩,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其实分
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2. 认为物质的体积和状态的改变是分子的大小发生
改变造成的 ,其实是分子间间隔改变造成的。
3. 认为静止的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其
实分子在不断运动。
感悟新知
题型2 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知2-练
例3 利用图3 中图Ⅰ进行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时,同学
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氨气的气味,氨气溶
感悟新知
请你分析讨论:
知2-练
(1)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至少答出两点)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有什么优点?(至少 答出两点)
节省药品;减少因氨气的扩散造成的空气污染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采用了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的设计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重点是找出 装置的不同之处,重点从节约药品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件 ----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解法提醒 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固体杂质没有除尽,如: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使固体杂质进入滤液; 二次污染,如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含有不溶性杂
质等。
新知三 硬水和软水
经过过滤的水资源,里 面仍然含有许多的矿物质, 我们还可以根据矿物质的多 少,将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物质的体积减小
解法提醒 看“分数(分子的种数)”识类别,如:从微观示意图
可知:a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b、c中均只含 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也可看“分”识变化,如: a→b的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产生了改变,是化学变化; b→c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减小,属于 物理变化。
例8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图14 所示: 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边缘,否则会影响过滤效果; 3.过滤后的滤液若仍然浑浊,分析检查原因后,
应重新过滤。
例4 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是“水 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 杯、玻璃棒 和 __漏__斗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引__流___。
(2)小波准备按如图12 所示装置进行实 验时,发现装置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 ① ____没__有__用__玻__璃__棒__引__流_______; ② _漏__斗__下__端___管__口__没__有__紧__靠__烧__杯__的__内__壁__; 纠正错误后, 接下来的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不__溶__性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 品中加入适量的___肥__皂__水___, 搅拌, 如果视察到 __较__多__浮__渣__,__泡__沫__少____,则样品为硬水。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全套ppt课件
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实验原理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100% 2.溶液的稀释:m(浓溶液) × a% = m(稀 溶液) × b% (a>b)
二、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滴 管
三、实验操作
1.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的量(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学以致用: 例1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 10%~20%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 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 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 是多少?
你能写出计算步骤吗?
解:氯化钠的质量=150kg×16%=24kg 水的质量=150kg-24kg=126kg
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24kg,需要水 的质量是126kg。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2)稀硫酸
H2SO4
水
(3)75%的医用酒精
酒精
水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油脂
汽油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6)盐酸
氯化氢 水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碳酸
水
溶液的应用
土壤溶液
医用药水
化学制剂
盘子上的油污仅仅用水清洗,很难除去。 可是滴上洗洁精后,油竟然很快除去了,甚至 能和水混合的比较均匀。
5.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
原因是洗涤剂具有( B )
A.氧化作用
B.乳化作用
C.催化作用
D.腐蚀作用
秋季是人们 腌制萝卜的 季节,请你 帮助他们如
何制得最浓
的盐水?
不饱和溶液
【新教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件(共32张PPT)
水槽:排水集气, 水不要加满,防止 实验时有水溢出
交流共享 认识实验仪器的特点、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量筒:度 量液体体 积,一般 能准确至 0.1mL
①不能加热 ②不能用作 反应容器 ③根据量取 液体体积的 多少,选择 适合的量筒
交流共享 认识实验仪器的特点、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灯:用于加热
①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 灯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 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④不加热时,应用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吹灭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
目 录
重点:认识常见仪器,实 验室的规则,药品的取用
CONTENTS
1
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 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初步学习气体的收集,固体、液体药品
2 的取用等实验操作技能
3
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 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4
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 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
腐蚀性物质
毒性物质
多识一点
发生意外怎么办 做实验的时候,万一发生意外,不要惊慌,应 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并及时向老师报告。 (1)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并涂上烫伤膏。 (2)酸、碱灼伤:应先用大量冷水冲洗灼伤处;若试剂溅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 眼睛;实验过程中应佩戴护目镜。 (3)实验台上起了火:迅速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使用灭火器。
课堂达标
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B )
课堂达标
1.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 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 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B )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2024年秋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化学真奇妙
知2-练
教你一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是否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学会分析变化前后物质的变化是 解题的关键。若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则属于 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感悟新知
关联知识:
知2-练
1. 无新物质产生的爆炸——物理变化,如轮胎
“爆胎”等。
2. 发生在有限空间里的爆炸,有新物质生成——
△ △△ △
象称谓。由于塑料制品随意乱丢乱扔,难以降解,给生
态环境和景观造成了严重污染。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2-讲
1.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生
成新物质。
2.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 、产生气体和生成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化学改变了世界
知1-讲
1. 化学的研究方向 化学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 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2)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感悟新知
知1-讲
误区警示: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物体”具 ~~~~~~~~~~~~~~~~~~~~~~~~~~~~~~
D. 钻木取火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断物理变化、化
学变化。
导引:青稞酿酒,生成的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A 错误;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正确;瓦斯爆炸、钻木取火都与 燃烧有关,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D 错误。
2024年秋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4.2 氧气的性质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辨别正误时要细辨反应物的种类、燃烧 现象的特点,生成物的特征。
导引: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A 错误;氢气在 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正确;镁条在空气中 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 错误;铁丝在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 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D错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注意事项
在空气中燃烧发
出红光;在氧气
木炭 (黑色 固体)
中燃烧更旺,发 出白光,放出热 量,生成能使澄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夹木炭的 坩埚钳应 由上向下 缓慢伸入 集气瓶中
感悟新知
知2-讲
物质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注意事项
在空气中红热,
铁丝 不 燃 烧 ; 在 氧
(2)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不是不同于氧气的新物质。 (3)虽然生物能在水中生存,但氧气并不易溶于水,水中 生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生存的。
感悟新知知1-讲活巧记:氧气的物理性质可联系生活实际来记忆:空气为无
色,所含的氧气也是无色的。液氧为淡蓝色(贮存在蓝 色钢瓶中),不易溶于水。
感悟新知
考向 判断氧气的物理性质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4. 2 氧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氧气的性质
氧化物与氧化反应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知1-讲
1.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氧气不易溶于水,室温下(1 个大气压),1 L 水中只能
2024年秋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2 体验化学探究
A. 烧杯内壁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B. 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了? C. 现象的产生是否与蜡烛的成分有关? D. 现象的产生是否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有关?
感悟新知
知1-练
导引:提出的问题要与实验有关,该实验中烧杯内壁 有水生成,石灰水变浑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这样 的问题是应提出的,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蜡烛的成 分有关,但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无关。
每一种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综合
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感悟新知
3. 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
知2-讲
感悟新知
考向 科学探究的方法
知2-练
题型1 结合具体的探究操作判断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例2 [改编·威海]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 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 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 D )
A. 作出猜想 B. 进行实验 C. 获得结论 D. 交流 评价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要求理解科学探究中每个环节的意义 与作用,可根据其表述特点来辨别。
导引:“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科学探究环节 中的猜想假设;“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 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 酸盐”,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获得结论。在此过程中, 没有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交流评价。
感悟新知
知2-练
教你一招:判断科学探究的环节,可以从文字表述 中找到答案,如出现“可能是”的字眼,则属于实验猜 想,“提出”某种实验操作,是设计实验,“进行”某 种实验操作,则是进行实验,“观察”到什么则是实验 现象,“得出”则与实验结论有关。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知1-练
导引:提出的问题要与实验有关,该实验中烧杯内壁 有水生成,石灰水变浑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这样 的问题是应提出的,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蜡烛的成 分有关,但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无关。
每一种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综合
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感悟新知
3. 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
知2-讲
感悟新知
考向 科学探究的方法
知2-练
题型1 结合具体的探究操作判断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例2 [改编·威海]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 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 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 D )
A. 作出猜想 B. 进行实验 C. 获得结论 D. 交流 评价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要求理解科学探究中每个环节的意义 与作用,可根据其表述特点来辨别。
导引:“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科学探究环节 中的猜想假设;“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 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 酸盐”,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获得结论。在此过程中, 没有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交流评价。
感悟新知
知2-练
教你一招:判断科学探究的环节,可以从文字表述 中找到答案,如出现“可能是”的字眼,则属于实验猜 想,“提出”某种实验操作,是设计实验,“进行”某 种实验操作,则是进行实验,“观察”到什么则是实验 现象,“得出”则与实验结论有关。
感悟新知
2024年秋季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2.3 物质组成的表示
非金属氧化物中,一般氧元素显-2价 ,另一种非金属
元素显正价。
感悟新知
考向 考查化合价的书写及应用 题型1 考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知3-练
例3 [中考·成都]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
知1-讲
宏观上
化学式的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以H2O 为例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微观上 ~~~~~~
表示分子的构成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 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比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感悟新知
误区警示:
知1-讲
A. 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去分析, 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导引:过氧化氢是一种纯净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A 错误;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 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B 错误;过氧化氢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正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 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错误。
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 合 物
由金属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符号 在后,金属元素 符号在前。如: ZnS、KCl 等
化学式的读法
从后向前读作“某 化某”, 如:ZnS - 硫化锌
感悟新知
知2-练
巧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写法和读法可结 合顺口溜来记忆:
金前非后,氧化物氧在后;先写的后读,先读的后 写;角码小写不能丢,中间“化”字不可漏。
2024年秋季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2.2 元 素
感悟新知
知2-练
知识链接:
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分子
由原子构成。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的概念,分
子、原子既有种类的概念又有数量的概念。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单质和化合物
1. 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及表述方法是解题的 关键,如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是由“一个碳 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感悟新知
知2-练
教你一招:描述物质时,应先分清组成与构成,物质的 组成用元素来描述,构成(即微观结构)用分子、原子或离子 来描述。元素的种类与原子的种类都由质子数来决定,分子 中原子的种类或物质中离子的种类就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如 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2. 2 元素
第二单元 认识物质的构成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元素与元素符号 单质和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物质为什么会变化无穷、 往复循环?这与物质的组成---元素有关,这节课我 们就来探索一下什么是“元素”。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元素
知1-讲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
1. 概念
元素,一定要强调“同一类原子”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 同种元素之间质子数一定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 件(所有课时)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 课件(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64页 0164页 0226页 0261页 0339页 0376页 0463页 0465页 0534页 0590页 0628页 0710页 0755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四节 元素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