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判断与补救农作物药害

合集下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药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1.过量使用农药:为了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倾向于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许多农民为了节省成本,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对该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其他农药则失去了杀菌效果。

3.不合理施药技术: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巧,经常使用错误的农药剂量、喷药方式和时间,造成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农药药害问题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会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增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2.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慢性病、损害脏器功能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

3.生物种群减少: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导致生物种群减少。

三、农药药害问题应对措施1.提高农民培训水平:加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施药。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农药销售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生态友好的农药研发力度,推动农药行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种植和农田复种技术,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结论:农药药害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农药企业等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加强培训、推广绿色技术和强化监管来控制和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农作物遇药害后的补救办法 - 药材种植技术

农作物遇药害后的补救办法 - 药材种植技术

农作物遇药害后的补救办法-药材种植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药害事件偶有发生,那么农作物遇到药害事件应该怎么处理呢?农作物遇药害后的补救办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加强管理清水冲洗当农作物喷施除草剂过量或使邻近的农作物遭受药害时,应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的植株连续喷施3~5 次,以清除或减少农作物上残留的除草剂。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的除草剂,用0.2%的生石灰溶液或0.2%的碳酸钠溶液喷洗植株,消除药害的效果十分好。

对于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进行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浓度,从而达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应及早灌水洗田,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最大限度地减轻药害。

追施速效肥依照农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追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

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植株的抗药害能力。

加强中耕松土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

中耕应由浅到深,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每亩用25~30ml 的云大120 兑水稀释1500 倍,或每亩用15ml 的植物动力2003 兑水稀释1000 倍,充分混匀后,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将稀释液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使作物迅速恢复生长。

针对药害性质,还可用与其相反性质的药物中和缓解。

如小麦、水稻喷施2,4-D 丁酯过量,可喷施20%的赤霉素稀释液,每亩40~50kg,喷后7 天茎叶生长便可恢复正常,比未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对症补救降低损失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如何判断与补救农作物药害

如何判断与补救农作物药害

如何判断与补救农作物药害药害是指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而引起被保护的农作物发生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由药物引起植物的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

如:落叶、落果、叶子变黄、叶斑、凋萎、灼伤、矮化、畸形、植株死亡、品质下降等,即是作物受到了药害。

一、作物药害症状:按照药害症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残留药害。

1、急性药害:农药施用后短时间内(一般10天内)表现出的症状,多为出现斑点、失绿、灼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枯焦、失绿变色或黄化等。

2、慢性药害:施药后药害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不明显,短时间不易判断,一般在施药后10天以上才表现出来。

主要是影响农作物的生理活动,大多表现为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延迟结果、果型变小畸形、早期落果、籽粒不饱满、品质下降等。

鉴别慢性药害一般应与健康作物进行比较。

3、残留药害:是由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的。

由于喷药时约有半数以上农药落于地面,这些农药有的分解很慢,被土壤吸附后慢慢积累,有的残留期较长,待残留农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作物生长。

残留药害并非本茬施用农药所致,而是前茬、前多茬作物施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症状表现与慢性药害相似,实际属于慢性毒性的一种。

二、引起药害的原因:引起药害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药:农药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毒物品,超过一定的量,对植物往往也有一定毒害作用,尤其除草剂,其防治对象——杂草与作物之间生理特性比较接近,如选择性差的话很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质量、混和使用、施药量和浓度、包装容器不洁净、施药次数和时间、施药方法、器械清洗、标签遗落等。

2、作物:(1)作物种类及品系:各种作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不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

(2)作物生育期:作物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一般在幼苗期耐药性差,容易产生药害。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农药药害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不适当使用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那么,农药药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补救措施呢?1. 不规范使用农药。

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和农药对应的使用量和时间不同,如果不按照要求使用,就容易造成残留,造成药害。

2. 合理施肥不足。

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提高植物对农药的敏感性,诱发药害。

3. 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选择错误的农药或剂量,或不正确地使用,导致药剂残留过多,水土环境被污染。

4. 农药品质问题。

如果农药质量不合格,会导致使用后出现药害现象,甚至威胁农产品安全。

1. 规范农药使用。

注意农药与作物的匹配使用、正确使用和涂控、施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施药时机、送风装置的受张向上、纵横错置,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方法,以最小的投药量控制农药残留,并减轻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加强农业农村局与农民的联系,普及施肥农药正确地知识,宣传从源头减少药残的做法和观念。

4. 保证农药质量。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对非法生产出售假劣农药的行为进行打击,并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鼓励使用正规的农药品种。

5. 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技术为核心,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的低碳、生态农业模式,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升农产品品质。

综上所述,农药药害是我们在生产中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农药药害治理方面的投入,推广生态农业的思想和技术,加强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质量意识,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农作物药害的预防与补救方法

农作物药害的预防与补救方法
2 、 急 性 药 害

般在喷药后 2  ̄ 5 d出现.严重 的数小 时后 即表现 出
成药 害。乳 剂要 求清亮透 明, 无絮状物 , 无沉淀, 加入水 中能 自行分 散, 水面无 浮油, 粉剂要 求粉粒细 、 匀, 不 结块; 可 湿性
粉剂要求加入水 中能溶于水并均匀分散。 3 、 根据药剂 有效含量 确定用药量 , 对 水或拌 土稀 释到
症状。如种 子发芽能力下降. 发根少. 子 叶叶片灼伤 、 变黄 , 严 重时产生 叶斑 、 凋萎 、 畸形. 这样 的植株 生长 的叶片 、 花、 果 都少 。有时幼嫩组织发生褐色焦斑 、 徒长乃至枯萎死亡 , 这
种药 害多为施 用农药 不 当或 受邻 近 田块 喷施农药 影 响所 致。 从 受害株来看. 受 害明显发生在嫩 叶、 花、 果等生长较快
农作 物药害 的预 防与补救方法
戴雁 贵
农 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 当,使农作物表现 出各 种病 态. 包括作物体 内生理变化异 常、 生长停滞 、 植株变态 、 斑点、 黄化 、 枯萎 、 畸形 、 不孕脱落 、 死亡等一系列的症状。

药害:用骠马 与盖 草能混用 防除麦 田杂草可造成严重 药害
害。 4 、 合理混用药剂, 了解农 药理化性质和对作物 的影 响。
由残 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 。这类药害 主要是 由于有些农药在 土壤 中残留量高,残时间长而影响 下茬作物生长 。如棉花播前用 氟乐灵处理土壤造成后茬 的 玉米 、 小麦发黄 、 矮小 、 分蘖减少 : 甲磺隆用于麦 田除草使后 茬玉米植 株低矮 、 叶片变小 、 变薄 、 呈紫色 、 不 实率高等 , 这
等。
三、 预防药 害发 生的方法

如何辨别药害还是病害教你五招

如何辨别药害还是病害教你五招

遵循科学用药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 ,避免药害发生。
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降低病虫害 发生的概率。
05
药害与病害的案例分析
药害案例分析
药害症状
叶片出现不规则的斑点或 失绿,严重时出现落叶或 枯死现象。
药害原因
农药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 ,导致植物吸收过多的农 药,破坏了植物的生理机 能。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病原 菌的传播。
综合预防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 播。
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通过合理的灌溉、除草、修剪 等措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增强植物抗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 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 现病虫害发生趋势,采取有效
如何辨别药害还是病害教你 五招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药害与病害的辨别方法 • 药害与病害的区分 • 药害与病害的预防措施 • 药害与病害的治疗方法 • 药害与病害的案例分析
01
药害与病害的辨别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受害作物的症状
药害和病害都会导致作物出现异常症 状,如失绿、黄化、畸形等。观察症 状的部位、形状、颜色等特征,有助 于判断是药害还是病害。
清除病株
及时清除病株或病叶,防止病害扩散 。
药剂防治
选用针对性的杀菌剂或抗病毒剂进行 防治。
加强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通风等,提高植物 抗病能力。
综合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
交叉使用
结合药害和病害的症状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药害治疗的基础上,适当结合病害治疗 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农作物药害表现及其补救措施

农作物药害表现及其补救措施
如 桃 树 施 用水 胺 硫 磷 和 花 期施 用 氧 化 乐 果 造 成 落 叶 ,或 受 铜 制 剂 影 响 出 现 落 叶 : 树 施用 甲胺 磷 引 起 落 花 : 楂施 用 乙烯 利 不 梨 山
当引 起 落 果 、 叶 。 落
18 劣 果 .
这 种 药 害 主要 表 现 在 作 物 叶 片 上 , 黄斑 、 有 褐斑 、 斑 、 斑 枯 网 等 如丁 草 胺 在 水 稻本 田初 期 施 用 造成 褐 斑 . 森 锰 锌 浓 度 高 会 代
药 的过 程 中 . 因各 种 原 因 导致 对 果 、 的 生 长 发 育 、 量 、 菜 产 品质 产 生 不利 的影 响 。 其 丧 失 原有 的色 、 、 , 低 品 质 , 成 减产 。 使 香 味 降 造 l 农作 物 药 害 的 表 现
1 1 斑 点 .
在 果 树 和其 他 双 子 叶植 物上 常 发 生 . 落 花 、 叶 、 有 落 落果 等 ,
高浓 度 的萘 乙酸 会 出 现 卷 叶 ,,一 2 D丁 酯 施 用 不 当 出现 空 心 果 、 4 畸 形 果 ; 类 受 24 D丁 酯药 害 出现 扇 形 叶 。 度 不 高 的 三 十 烷 瓜 ,一 纯 醇 易 使 番 茄 嫩叶 卷 曲 等 。
21 药 剂 方 面 .
药 剂 的理 化 性 质 与 植 物 的药 害 关 系 最 大 . 般 情 况 下 . 溶 一 水 性 强 的 分 子小 的无 机 药 剂 . 容 易 产 生药 害 , 最 如硫 、 铜制 剂 。 溶 水
性 弱 的 药 剂则 比较 安 全 .植 物 性 药 剂 和 微 生物 药 剂 对 植 物 最安 全 农 药 的不 同剂 型 也 能 引起 程 度 不 同 的药 害 , 般 油 剂 、 化 一 乳 剂 比较 容 易产 生 药 害 .可 湿性 粉 剂 次 之 .乳 粉 及 颗 粒 剂 比 较安 全 。 药 量 过大 也 常 是 引 起 药害 的原 因 . 药 的 质 量低 劣 也 可产 用 农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目前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药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给农业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那么如何防止药害?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又如何解救呢?一、如何避免药害的发生(一)严把购药关。

要根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购有“三证”对口农药(农药登记证、农药标准证、农药准产证)。

农药经销商不能误导农民,要认真学习《农药管理条例》相关内容。

“对口”指的是要有针对性,避免买错药,也应当注意敏感作物及其品种、土壤质地、ph值高低、天气情况等。

(二)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标签。

有“三证”的农药,其农药标签内容是经过国家农药检定部门严格审查并获得批准后才允许使用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按照标签用药,出现了药害或中毒等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法院投诉。

(三)做好施药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病虫测报,确定施药最佳时期,对于除草剂尤其要避开敏感阶段,不要乱混药,彻底清洗喷雾机具,排除故障,注意天气预报,调整用药时间,有些茎叶除草剂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药害,如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扑草净、西草净用于水田除草,气温超过30度时易产生药害,主要原因是高温促进根系吸收,药剂的活性增强,砂性土质更为突出。

(四)施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作物面积准确称取药量、配制药液浓度,充分混匀药液。

如:敌敌畏稀释倍数不低于800倍,速克毙不低于1500倍,否则会产生药害。

封闭型除草剂要力求耕地平整,形成药层,要注意风向严防漂移为害周围敏感作物。

不要乱混药剂,其原因有二:一是混合液中物理和化学的不相容性降低农药的效能。

例如:草甘膦、百草枯不宜和任何一种农药的可湿性粉剂混用,因为可湿性粉剂含高岭土等粘土矿物填料可使草甘膦和百草枯钝化失效;草甘膦和2,4-d混用,同样也可降低药效;百草枯和拉索混用可使乳化剂沉淀,降低药效。

二是产生药害。

例如:豆磺隆、2,4-d不能和精禾草克混用;苯达松不能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混用,或短期内连用易产生药害;玉农乐不能和有机磷混用;苯达松也不能和拿捕净混用。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兴义市植保植检站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及其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常遭受生物的侵染和非生物不良因素连续不断的影响,而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反常变化,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整株死亡,这种违背人们栽培目的现象,就称为农作物病虫害。

为了及时,准确和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必须掌握以下几点:一、认真诊断,对症下药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很多,各种不同病虫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都不相同,为了研究和防治作物病虫害,首先就要认真的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诊断。

所谓诊,就是对病虫害进行观查、调查、镜检、化验:所谓断,就是在观查调查研究后,进行分析,作出结论,提出防治意见。

所以诊断工作是一项细致、慎重而艰巨的工作。

为了便于作物病虫害的诊断,我们把农作物表现的反常变化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1、农作物病害作物感病后,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最后在形态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称为症状。

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有病作物本身表现的反常状态(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是病原物暴露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特征(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菌核、脓胶状物)引起作物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原和浸染性病原两大类:1.1非浸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由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1)营养失调:如果土壤中一种或多种元素不足,都会引起作物产生失绿、变色、畸形和组织坏死等缺素症:(2)水分失调:干旱会引起作物叶片变黄、干枯、早期落花、落叶、落果、甚至全株萎蔫,水分过多会引起根系缺氧、变色、腐烂、全株雕萎;(3)温度不适宜: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植物体内结冰:温度过高、干旱会造成植物失水干枯;(4)植物中毒:空气或土壤中存在对植物有害的物质,如废气、废水或施药不当等。

非侵性病害只表现病状而不表现病征。

1.2侵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这类病原是有生命的,统称病原物,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又称寄生性病害,病原中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再次是类菌原体、类菌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农药药害是指使用农药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环境和农作物产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农药药害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涉及农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环境等因素。

为了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一、农药种类选择不当农药种类选择不当是导致农药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选择农药种类时,需要按照目标害虫或病虫害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应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疏忽或者认知不足,农民往往盲目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导致植物、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补救措施: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对农药种类及其使用方法的指导和监管,指导农民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从根本上避免农药药害的发生。

二、使用方法不当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是导致农药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等因素,以充分发挥农药的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不足,往往存在使用剂量偏大、使用时间不当、使用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农药的残留量过高,引发农药药害。

补救措施: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和意识水平,建立农药使用档案,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检测,做到“科学用药、规范用药”。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农药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气象条件、土壤情况、植物病虫害种类和数量等。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可能会造成农药防治效果不佳或者残留量增加,从而导致农药药害的发生。

补救措施:加强对农场、农田、草坪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

四、管理和监测不到位农药药害的发生也和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测不到位有关。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往往存在违规使用农药、不合格农药流入市场等问题,导致农药药害的发生。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补救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控制害虫、杂草等对农作物的危害。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药害。

本文将探讨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首先,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对农作物的直接伤害:农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农作物可能产生直接损害。

例如,高浓度使用其中一种农药可能导致叶片凋谢、叶片黄化、果实变形等现象。

这些直接伤害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发育受阻,降低产量和品质。

2.生态环境影响: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例如,一些农药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抑制有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这样的药害可能不仅对农作物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长期的影响。

3.抗药性:由于长期的农药使用,一些害虫和杂草已经对常用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这意味着原本有效的农药对这些抗药性害虫和杂草已经失去了效果,导致农作物遭受更多的损害。

针对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补救措施:2.轮作休耕:合理的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通过轮作可以改变田间环境条件,破坏害虫和杂草的生命周期,控制害虫和杂草种群的数量,并让土壤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捕食者等天然生物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

通过引入益虫、植物提取物等有机农业手段,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4.科学肥料使用: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农药的使用。

适量使用有机肥料、配合合适的化学肥料,增强农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5.土壤修复和改良:对于已经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一些修复和改良措施。

例如,采用耕作方式改变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帮助土壤修复和恢复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不可忽视,但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和采用相关的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害的发生。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杭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74651公顷,主要种植早晚稻、玉米、大豆、薯类、杂豆等农作物,每年农药使用面积都在125000公顷以上,因农药使用不当引起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为了预防药害的发生,在此介绍一下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症状农作物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不当或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引起的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依不同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斑点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斑点往往大小不均匀。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

3.畸形农作物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番茄受2,4-d药害时,表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水稻2,4-滴药害,出现心叶扭曲、叶片僵硬,并有筒状叶。

4.枯萎一般整株表现,此药害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

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农作物受药害后,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8.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

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农作物发生药害的原因1.用错了农药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使用。

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给农作物喷药时,一定要分清其防治的对象,防治害虫要用杀虫剂,防治病害用杀菌剂,防除杂草要用除草剂,决不能张冠李戴。

一旦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误用后,必将使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药害。

2.过量使用浓度过高或者浓度正确而施药中重复喷药造成药害。

每种农药都有最大限制用量,不可随意更改。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农作物药害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农药残留:
农药的不适当使用或滥用可能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对策:推行绿色农业,使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控制农药使用量和频次;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合格的农产品上市。

二、抗药性:
长期的农药使用可能导致农作物对某些农药产生抗药性,耐药虫害的出现使得农药的效果逐渐减弱。

对策:轮作和间作,减少单一农药的使用频率和量;合理选择不同机制的农药进行交替使用;开发新的农药或寻找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

三、生态环境破坏:
不当的农药使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杀死对农作物有益的昆虫和蜜蜂。

对策: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频次;保护和增加农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病能力。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依赖农药过多可能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药、智能农机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探索替代农药的可行性。

五、农民健康问题:
过量接触农药对农民的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对策: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

总的来说,解决农作物药害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包括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加强监管和教育等。

同时,农民和政府应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保护环境和农民的健康。

使用农药发生药害怎么办记住这几条解决办法

使用农药发生药害怎么办记住这几条解决办法

使用农药发生药害怎么办记住这几条解决办法春末夏初,各种作物都进入旺盛生长期,农药也进入使用旺季。

但由于使用不当,每年都会发生许多不同程度的药害,一旦发生药害又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作物发生药害后怎么处理。

常见药害症状1、植株枯萎:由于药害较重,这类药害往往整株表现症状,表现为叶片枯焦,植株萎缩,以致死苗。

2、叶片黄化:这类药害一般较轻,在植株叶片部位均有表现,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主要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所引起。

按药害轻重,有叶片发黄和全株发黄之分。

叶片发黄又有心叶发黄和老叶发黄二类。

3、出现斑点:这类药害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和果实皮上。

常见的药害斑有褐斑、黄斑、网斑等几种。

4、畸形:这类药害大部分是由激素类农药导致,作物茎、叶、果实和根部均可表现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5、生长停滞:这类药害大部分是由三唑类农药或抑制类激素类农药引起的,表现为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

6、导致不孕:这类药害是在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造成雄性不育或无法授粉,从而无法结果(结籽)而减产。

7、脱落:这类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药害后出现大量的落叶、落花。

落果现象。

出现药害后如何补救1、喷水:由于喷洒某种农药使植株和叶片发生药害,可反复喷洒大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洗掉。

还可在喷洒的清水中加入0.2%的小苏打或0.5%的石灰水,由于目前大多农药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减效,因此可加快药剂的分解。

2、浇水:施药过量造成作物受害,要足量浇水,加大作物根系吸水量,增加作物细胞含水量,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

3、喷洒调节剂:对由于药害,抑制植株生长的,可喷施赤霉素、芸薹素内酯等植物激素,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增加抗药力。

4、喷施叶面肥:由于根系受损,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降低,可及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补充叶面营养,加速植株恢复生长。

作物发生药害的症状表现与补救措施

作物发生药害的症状表现与补救措施

作物发生药害的症状表现与补救措施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不当,而使农作物产生的各种病态反应,包括作物体内生理诸过程的非常变化、生长受阻、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

从药害症状表现时间来看,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两种。

急性药害是指施药后10天内所表现出的症状,多呈现斑点、失绿、落花、落叶、落果等;慢性药害往往在施药数十天后方可觉察,如出现黄化、畸形、小果、劣果等。

一、发生药害的原因及药害症状:1、产生药害的原因虽然较为复杂,但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错用农药或随意混用农药;二是使用变质和含有害杂质的农药;三是尚未掌握施药技术,施药时选择了不适宜的作物生育阶段,以及不适宜的施药天气、方法等。

2、药害的主要症状表现:(1)斑点型。

这类药害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果实皮上。

常见的药斑有褐斑、黄斑、网斑等几种。

如水稻秧田初期喷洒丁草胺不当,稻叶会发生不规则褐斑;用井冈霉素喷洒西瓜苗叶,会出现小黄斑;波尔多液在苹果表面上可产生木栓组织的棕色网斑等。

(2)黄化型。

这类药害在植株茎叶部位均有表现,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主要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所引起。

按药害轻重,有叶片发黄和全株发黄之分。

叶片发黄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二类。

如杀灭菊酯在西瓜上有新梢发黄表现;小麦受绿麦隆轻度药害时,表现为基叶发黄;小麦受西玛津药害时,可从叶尖边缘开始发黄,然后扩展至全叶,造成叶片或全株发黄枯死;敌草隆可使棉苗叶片出现黄化型退绿症状。

(3)畸形型。

这类药害在作物茎叶和根部均可表现症状,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小麦种芽受到二甲四氯药害时,表现为芽鞘基部和幼根基部肿大;棉苗遭受除草醚药害,则生长点萎缩,棉叶呈撅叶状畸形;番茄受2,4—D药害时,表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4)枯萎型。

这类药害往往整株表现症状,极大多数是由除草剂使用不当所引起。

如水稻苗期的草甘磷药害,可引起植株枯黄死苗;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后,表现出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植株萎缩,以致死苗。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农作物受药害后,应根据具体的药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常见的药害补救措施。

一、常见的药害问题及补救措施1、农药过量如果农药使用过量,会导致草叶变黄、果皮变色、秆枯叶落等现象。

此时的补救措施是停用农药,让植物自然恢复。

如果药害较轻,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或钾肥等营养物质,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如果药害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清除被药害的叶子、枯叶等,以免对作物生长造成更大的影响。

2、草农药草农药使用不当容易对周围的非目标植物产生药害。

如果发现周围的植物出现药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清除积水、淋洗植物、添土或增施钙肥等,让植物自行恢复。

同时在使用草农药时应注意防止药物溅洒到非目标植物上。

3、多效唑引发的烟草青枯病在烟草栽培中,使用多效唑等药剂会增加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率。

如果发现烟草出现青枯病的症状,应及时清除被感染的叶子等,减少病害的扩散。

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促进植物生长。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建议更换药品或品种,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4、菜农药二、预防药害的方法1、正确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时应注意农药的剂量,不要超量使用。

此外还要注意药剂的品质和储存方式,避免因药剂质量不佳或储存不当导致药害问题的发生。

2、轮作轮作可以避免连作引起的病虫害增多,减少使用农药的频率,从而减少药害问题的发生。

3、采用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有益菌群可以提高作物免疫力,减少病虫害。

与此同时,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降低受药害的概率。

总之,正确使用农药和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作物受药害的频率和程度。

如果不幸出现药害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帮助植物恢复生长。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药害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改变了农场的收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急需一些有效的补救措施,以避免农作物受到不必要的药物伤害。

首先,应该采取技术措施来加强农作物的抗药性。

比如,可以尝试种植抗药性品种,这可以使植物更有能力抵抗药物侵害。

此外,应采取措施鼓励农民使用更安全的农药,比如植物激素和生物农药。

其次,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政策来管理农业抗药性和抗药性药物的使用。

比如,应该实施严格的检测技术,确保抗药性药物的使用符合《国际农药管理条约》的规定。

此外,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来禁止农民使用抗药性药物,以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再次,应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减少抗药性药物的残留。

比如,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清除土壤中的抗药性残留物,比如有机磷酸盐和植物激素。

同时,也应尝试使用腐殖质和硝酸盐来减少植物对抗药性药物的敏感度。

最后,应采取措施鼓励农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农业科学技术,以加强对抗药性的认识和应对。

比如,可以开展培训课程,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药的药效,学习合理使用农药,以降低农作物受药害的风险。

此外,可以加强农村社区的教育,宣传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加强农民对安全使用农药的认识,为防止农作物受药害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要有效地预防农作物受药害,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药性,实施严格的政策和技术,减少药物的残留,以
及鼓励农民增强抗药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受药害的风险,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健康。

农药药害鉴定与处理浅析

农药药害鉴定与处理浅析

农药药害鉴定与处理浅析刘协广开展好农药药害事故鉴定,及时公正处理药害纠纷,确保农民权益得到维护,是农业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为探讨出一套农作物药害技术鉴定和调查处理方法,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农药管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农药药害的鉴定与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农药药害事故的鉴定农药药害鉴定的概念。

农药药害鉴定是指农药在大田使用后,因农药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

组建农药药害鉴定机构。

农药药害的认定和处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了规范、公正和及时处理农药药害事故纠纷,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由农药管理站、植物保护站、经济作物站、农技推广站等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开展药害事故的鉴定及损失评估工作。

建立重大药害事故报告制度。

农药使用者遇到重大药害事件,应及时报告给药害事故发生地农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农业主管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组织技术鉴定和调查处理。

农药药害事故的受理。

由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派员进行实地查看,初步确定受害的原因,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受理,就要选派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验。

调查测算和损失评估。

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组根据药害现场勘验、田间农药试验、农药鉴定等结果做出分析评估和定性,形成综合鉴定意见,以书面形式告知当地政府,送达申请事故鉴定单位(人),并将药害鉴定意见和调查档案整理成卷,归档备查。

农药药害事故纠纷的处理农药药害事故纠纷的处理要以事实为依据,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原则,一般按照相关行政调解制度进行调解处理。

农药药害补救。

药害发生后,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组根据受害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尽力将药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判断与补救农作物药害
药害是指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而引起被保护的农作物发生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由药物引起植物的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

如:落叶、落果、叶子变黄、叶斑、凋萎、灼伤、矮化、畸形、植株死亡、品质下降等,即是作物受到了药害。

1.作物药害症状
按照药害症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残留药害。

1.1急性药害
农药施用后短时间内(一般10天内)表现出的症状,多为出现斑点、失绿、灼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枯焦、失绿变色或黄化等。

1.2慢性药害
施药后药害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不明显,短时间不易判断,一般在施药后10天以上才表现出来。

主要是影响农作物的生理活动,大多表现为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延迟结果、果型变小畸形、早期落果、籽粒不饱满、品质下降等。

鉴别慢性药害一般应与健康作物进行比较。

1.3残留药害
是由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的。

由于喷药时约有半数以上农药落于地面,这些农药有的分解很慢,被土壤吸附后慢慢积累,有的残留期较长,待残留农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作物生长。

残留药害并非本茬施用农药所致,而是前茬、前多茬作物施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症状表现与慢性药害相似,实际属于慢性毒性的一种。

2.引起药害的原因
引起药害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农药
农药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毒物品,超过一定的量,对植物往往也有一定毒害作用,尤其除草剂,其防治对象——杂草与作物之间生理特性比较接近,如选择性差的话很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质量、混和使用、施药量和浓度、包装容器不洁净、施药次数和时间、施药方法、器械清洗、标签遗落等。

2.2作物
(1)作物种类及品系:各种作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不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

(2)作物生育期:作物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一般在幼苗期耐药性差,容易产生药害。

(3)植株部位:植株部位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大,一般茎杆耐药性强,叶片耐药性差,所以药害症状首先表现在叶片上。

(4)作物长势:作物营养不良,长势弱容易产生药害,反之耐药性强。

2.3环境
作物药害与温度、湿度、降雨、风力、风向、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1)温度:一般温度越高农药活性和作物代谢作用增强,越容易引起药害。

(2)湿度:湿度过大,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药害。

(3)风:喷施除草剂,由于风引起雾滴漂移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4)土壤: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对农药吸附力弱,易淋溶扩散,对一些土壤处理的农作物易产生药害。

另外土壤PH值对药害的产生也有关系。

3.避免药害的方法
3.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
首先要明确该农药的适用范围、防治对象、防治适期、用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用技术。

另外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农药敏感性也不相同,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就要扩大试验作物。

3.2合理选用农药
选用农药既要对防治对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要求农药对应用的作物安全无害,因此选用农药时要考虑作物的敏感性,不可使用对作物敏感的农药。

3.3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剂量
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剂量,不要随意加大浓度和用药量。

3.4掌握好施药时期
在作物具抗性时期内选择对防治对象较适宜的阶段用药,避免药害产生。

3.5采用恰当施药方法
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农药剂型、天气状况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

3.6注意施药质量
喷药时农药溶解均匀后再喷,对已产生分层或沉淀的农药不要用;同时要注意喷施均匀,选用恰当的喷幅,防止重喷。

3.7不要的随意混用农药
农药混用时,使用前先进行试验,证明确实有效而不产生药害后才能大面积使用。

4.作物药害补救措施
当发现施药田块产生药害,应根据产生药害的原因和作物受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减轻药害。

4.1清水冲洗
如果喷施错了内吸型农药,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淋洗作物,减少植株对农药的吸收;如果用错了土壤处理药剂,要反复进行田间排灌水洗药。

4.2喷药中和
对酸性农药发生的药害可以喷施碱性农药进行中和,碱性农药药害用酸性农药或其它酸性物质中和化解。

如:波尔多液中的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0.5%-1%石灰水即可解除,石硫合剂产生的药害,喷400-500倍米醋液,氧化乐果发生的药害,可喷200倍液的硼砂液1-2次或用石硫合剂使其分解。

4.3施肥补救
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衰弱,及时补氮、磷、钾或人粪尿,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

特别对产生叶部症状的药害,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4.4加强管理
对受害作物加强栽培管理,一是适量除去受害已枯死的枝叶,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二是中耕培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水肥能力;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