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近现代史名人简介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或渐甫,安徽合肥人。
是近代史上一位颇具
争议和个人魅力的晚清重臣。
24岁中进士,后以合肥地区的团练武装为基
础,组建了淮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
60年代初,
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南京)创办江南机
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总局。
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开始进入权力中枢,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
势力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在其任内,新建了大批近代企业,创办北洋海
军,派遣留学生等等,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首轮浪潮。
对外奉行“内须变
法,外须和戎”的外交方针,但由于国力限制以及自身认识的局限,使得“和戎”外交大多以失败告终,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1901年,病逝于北京贤良寺,谥文忠,后归葬合肥。
【李鸿章轶事】
1896年李鸿章访英(实为访美),受到热情款待,李鸿章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
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
同时,天天西餐使李鸿章无胃口。
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
扑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答曰杂碎。
李鸿章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
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李鸿章杂碎”
这说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无高下之分。
李鸿章作为一个中国使臣,在桀骜不驯的日不落帝国人面前,没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而影响至今,不得不说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观念。
【人物评价】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再也没人分担了”
梁启超在他的《李鸿章传》中为李鸿章所处的境地感到无尽的悲恸。
书中写到:“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自我评价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接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
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正面评价
李鸿章是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曾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
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是曾主动用最小的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负面评价
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李鸿章曾做出的错误决策,后人也多对此诟病。
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
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
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
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
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后世纪念】
1.故居
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
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
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
东面新开放的淮系展馆1500多平方米。
目前整个李府的占地面积共
计3500多平方米。
1999年度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提名奖,并获同年安徽省“优秀陈列展览”第一名。
故居前厅布置
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
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中厅和走马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一家接待客人和家眷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体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
故居自开放以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2.李鸿章享堂
1902年李鸿章的灵柩从北京辗转运回合肥,1903年葬于合肥东
郊的大兴集。
李氏家族后人为祭祀他,在墓旁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享
堂。
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公布为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
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通称,即在墓旁的建筑群。
现在的李鸿章享堂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
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墓园,分为享堂区,合葬区和仓房区。
享堂有前、中、后三进,俩个四合院,分为门厅、前堂、寝室。
西
侧则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合葬墓,墓前有神道碑引导。
神道碑上主
要记叙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他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由
桐城派大家吴如纶撰写。
东侧是仓房,主要是储存用于维护享堂和
日常开支的粮食,现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