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传感器竞争格局解析
ADAS市场分析
ADAS市场分析引言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是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驾驶辅助技术。
在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趋势,ADAS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ADAS市场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市场规模分析全球ADAS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ADAS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由于智能交通、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发展,ADAS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ADAS市场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ADAS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
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ADAS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快。
ADAS市场的驱动因素ADAS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素的推动:1.政府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智能汽车和ADAS技术的政策,包括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推动了ADAS市场的发展。
2.智能交通发展:随着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包括智能信号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对ADAS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3.汽车安全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对ADAS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ADAS技术能够提升驾驶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竞争格局分析主要参与者ADAS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参与者包括:1.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丰田、福特等主要汽车制造商,它们在ADA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资源。
2.Tier 1供应商:包括博世、德尔福等全球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们在ADAS传感器、计算平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3.新兴创业公司:包括特斯拉、Waymo等新兴的科技公司,它们以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ADAS市场中崭露头角。
竞争策略ADAS市场的竞争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ADAS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满足消费者对安全、便捷驾驶的需求。
全球竞争:2024年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发展格局
全球竞争:2024年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发展格局无人驾驶技术是当下世界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车辆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国家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发展格局进行详细分析。
1. 美国:领先地位巩固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领导者,美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在多个方面牢牢占据领先地位。
首先,美国的硅谷地区聚集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拥有全球顶尖的人才和资源。
例如,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果,并且正在与世界各地合作伙伴推动其商业化进程。
其次,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高度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创新。
例如,美国交通部已颁布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指南,简化了测试和验证的程序。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无人驾驶汽车研究中心,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资源支持。
2. 中国:迅速迎头赶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上迅速迎头赶上。
中国政府将无人驾驶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18年,中国发布了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为企业提供测试环境和相关标准。
中国的科技巨头也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
百度无人车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研究的机构之一。
百度Apollo计划已经推出,为无人驾驶企业提供开放的软硬件平台,推动产业生态的快速发展。
除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加大了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和研究。
3. 欧洲:注重法规和安全标准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发展格局中,欧洲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欧洲委员会已经出台了“自动驾驶汽车纲要”,旨在确保无人驾驶车辆符合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标准。
此外,欧盟还提供支持和资金,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无人驾驶领域进行合作和创新。
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感器市场分析
传感器市场分析引言:传感器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化学物质或其他参数变化,将这些变化转化成可量化的电信号,并传递给不同的设备或系统进行分析和应用。
传感器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对传感器市场进行分析,探讨传感器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感器市场概况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了XXXX 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增长,涵盖了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医疗等众多领域。
二、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1. 汽车领域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在汽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能够实时监测车辆性能和环境参数,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燃油效率。
2.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测量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
传感器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3. 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传感器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手机屏幕的自动旋转,光线传感器用于调节屏幕亮度等。
4. 医疗领域医疗传感器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传感器市场的发展趋势1. 小型化和集成化传感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是当前市场的主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耗也越来越低。
同时,传感器也越来越多地集成在其他设备上,以实现更多功能。
2. 物联网和智能化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传感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物联网技术使得传感器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
未来,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传感器市场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汽车传感器产业概述1、汽车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新能源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系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感知层信息采集的问题。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会用到各种传感器,汽车传感器指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组成。
在汽车运行中,汽车传感器能采集车身状态(如温度、压力、位置、转速等)和环境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汽车的传感器可分为车身感知传感器和环境感知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的分类2、汽车传感器发展历程汽车传感器的发展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已从车辆本身延伸到了外部环境。
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各类车身感知传感器陆续出现,比如,燃油车主要以测量压力、油量、水温等传感器为主,而电动车主要以测量电流、气体等传感器为主。
汽车传感器发展历程二、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在政策层面,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于传感器行业愈加重视。
近年来,工信部及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相关政策,推进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实践。
汽车传感器单车用量有望持续提升。
在2021年1月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三、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1、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示意图从汽车传感器的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传感器制造原材料的供应,如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下游,主要是汽车主机厂。
在上游行业中,我国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在高端市场则主要由国际供应商主导,如BOSCH、NXP、Infineon 等。
下游的汽车主机厂主要包括比亚迪汽车、东风雪铁龙、中国一汽、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等。
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示意图2、汽车传感器行业下游应用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传感器行业研究:自动驾驶加速渗透,推动市场高速增长精选版
(/中国银河,傅楚雄、王恺)核心观点:自动驾驶加速渗透,推动汽车传感器市场的高速增长。
传感器是自动驾驶的关键,当前主流自动驾驶传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以及超声波雷达。
2020 年国内 L2 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已近 15%。
车企相继推出具备 L3 功能的自动驾驶车型。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对传感器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2 级自动驾驶传感器数量约为 6 个,L3 约为 13 个,未来 L5 要达到 30 个以上,相应带动汽车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
2016 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百亿,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 亿元。
车载摄像头发展较为成熟,是应用最广泛的“汽车之眼”。
车载摄像头环境条件更为严苛,也相应具有更高的价值量。
根据 ICVTank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车载摄像头行业规模将达 270 亿美元,CAGR 约为 16%,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230 亿元,CAGR 约为 32%。
车载摄像头镜头方面舜宇光学是全球龙头,联创电子也已开始为头部企业供货;CMOS 传感器方面韦尔股份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未来有望继续提高份额;模组与系统集成方面,海外企业占据主导,国内欧菲光、丘钛科技、德赛西威、华域汽车等企业积极布局,未来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占据更大份额。
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可全天候工作的特点,是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
从技术发展看,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 77GHz 雷达将逐渐取代 24GHz 雷达成为未来毫米波雷达市场的主流。
预计到 2022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 160 亿美元,其中短中距毫米波雷达约 84 亿美元,长距毫米波雷达 76 亿美元。
根据OFweek 预测,到 2025 年中国的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超过 300 亿元。
目前博世、大陆等海外企业占据的毫米波雷达主要市场份额,2018 年 CR5 达到68%。
2024年汽车IMU传感器市场需求分析
汽车IMU传感器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的热点。
IMU (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作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测量和提供关键车辆动态信息的功能,对汽车的驾驶辅助、车辆安全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汽车IMU传感器市场的需求情况,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汽车IMU传感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数十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汽车IMU传感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对精确测量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为汽车IMU传感器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主要应用领域驾驶辅助系统汽车IMU传感器在驾驶辅助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准确测量车辆的加速度、角速度和方向等参数,传感器可以帮助驾驶员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提供精准的导航和转向指引,增强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车辆动态控制汽车IMU传感器在车辆动态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实时测量车辆的姿态参数,传感器可以帮助车辆动态控制系统快速响应驾驶员的指令,提供精确的刹车、加速和转向控制,提高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
用户体验改善随着车载互联技术的不断普及,汽车IMU传感器的应用也扩展到了用户体验改善领域。
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辆的震动、倾斜和加速度等参数,为车载娱乐系统和智能座椅等提供精准的反馈数据,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汽车IMU传感器市场存在着多家知名供应商,如博世、德尔福、日本电装等。
这些供应商在产品性能、技术研发和市场渗透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新进入者也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与其他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和协同发展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新动因。
2024年汽车传感器市场前景分析
护士实习报告范文7篇护士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为大家的护士实习报告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月12日,结束了在草堂病区内三的实习。
对那里有很多的不舍!忘不了那里优美的环境,忘不了那里老师们的细心指导,忘不了那里可爱的护工阿姨,更忘不了那里亲切的病人们离开科室的最后一天,与病人家属们道了再见,愿他们可以早日康复后出院。
他们也祝我将后的工作一帆风顺,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只是很简单的一些话语,却很窝心,非常的高兴。
由于内三的工作一直比较繁忙,所以学习的东西很多,熟练了护理操作的各个过程,学会了怎样与病人搞好关系,做老师的小帮手和怎样独自操作,很适应那样的工作环境。
特别的学会了用避光罩及微量泵输入硝普钠的操作方法。
输液操作时,在排液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快捷,及时排尽空气,尽快密封好输液器,准确地给患者输上液体,把暴露部分用避光罩和被子盖严,防止漏光。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4月13日,我们集体转科,都回到了省医院本部,实习的第二个科室是肿瘤一。
光听科室名字就让人毛骨耸然,因为这里都是患有癌症的病人,病情一定就比较严重,就算是外行人都知道,肿瘤科的病人不免会有一些放、化疗。
化疗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光是呼吸道就会有所传播,要是将药液不慎溅入眼内或与皮肤直接接触,受到低剂量药物 ___,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通常明显的会有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等症状的发生。
回到家里,我特地上网查找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及时处理的措施与如何自护。
化疗药物的配制要在专门的机器操作台上进行,以免溅出的液体和粉末在空气里传播。
在配制前要戴一次性口罩,防止由呼吸道吸入;穿防护衣,戴一次性手套和橡胶手套,戴一次性帽子,都是对自己的保护。
自动驾驶行业的SWOT分析
针对自动驾驶行业进行SWOT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优势(Strengths)技术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降低成本: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大幅降低物流、出行等行业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提高安全性:自动驾驶车辆通过精确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安全性。
二、劣势(Weaknesses)技术成熟度: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与决策、法律法规等。
法规限制: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受到各国法律法规的限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消费者接受度:部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持怀疑态度,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消费者接受度。
三、机会(Opportunities)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出行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自动驾驶行业有望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跨界合作:自动驾驶行业可以与汽车、出行、物流等多个领域进行跨界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共赢。
四、威胁(Threats)竞争压力: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企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挑战。
技术风险: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如算法漏洞、传感器故障等。
道德伦理问题:自动驾驶技术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道德伦理问题,如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等。
综上所述,自动驾驶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法规限制、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的劣势和挑战。
因此,自动驾驶行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会,积极应对挑战和威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调查
摄像头
算法
执行 机构
远程 通讯
ADAS单 车智能
车联网交 通智能
3
传感器各有优势,互相难以取代
传感器各有自身独特优势,互相难以被取代 主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均有自身优势和劣 势,比如摄像头能实现图像识别但恶劣环境下容易失效,毫米波雷达穿透性好能直接测距,但无 法识别道路线等;激光雷达性能最优却过于昂贵等。
摄像头模组核心部件及价值 摄像头模组及CMOS格局
模组组装商 对焦马达等其他部件供应商 CMOS供应商 镜头供应商
14
目 录
一、传感器是汽车之眼,贯穿无人驾驶始终 二、车载摄像头:摄像头产业的下一蓝海 三、毫米波雷达:不可或缺的高可靠性
四、夜视系统:高端向低端渗透
五、激光雷达:低成本方案将加速无人驾驶实现
四、夜视系统:高端向低端渗透
五、激光雷达:低成本方案将加速无人驾驶实现
投资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0
单车多摄像头,带来数倍市场空间
全套ADAS功能单车将安装6个以上摄像头 根据摄像头安装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前视、环视、后视、侧视和内置,全套ADAS装配带来9颗摄像 头的布置;目前环视系统已经逐渐成为装配热门,前视系统也逐渐成为整车厂宠儿
举例
前向启创、 深圳佑驾 等 苏州智华、 欧菲光、 保千里等 Mobileye Mobileye 、前向启 创
采购
后装 市场
商 业 模 式 1:前装算 法提供商 商 业 模 式 2:自建 ADAS模组产线
$10-$60 ADAS 芯片
采购
一级 供应 商
+20%-30%
系统集成
整车 厂
商 业 模 式 3:前装绑 定芯片出售 商 业 模 式 4:后装模 组或独立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驾驶传感器竞争格局解析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汽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重要增长点。
国内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传感器领域,在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三大核心部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为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增长机遇。
国内外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上进行多产品布局,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这些公司包括国外的博世、大陆集团、法雷奥、海拉、德尔福、富士通天、奥托立夫等公司和国内的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和保隆科技等公司。
国际公司中,博世的自动驾驶传感解决方案技术领先,其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近距离摄像头、多功能立体摄像头、77/79GHz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产品,同时博世通过投资以及自主开发的方式研制激光雷达产品。
大陆集团是全球排名前五的车载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和排名前三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同时其规划2020年后将实现激光雷达的量产。
法雷奥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车载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其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产品稳步发展,其中和Ibeo合作研制的激光雷达已经量产。
此外,海拉、德尔福等公司的自动驾驶传感器业务也稳步发展。
国内公司中,德赛西威2017年实现高清车用摄像头的量产,毫米波雷达产品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
华域汽车前视摄像头完成综合工况道路验证测试,毫米波雷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供货。
保隆科技预计将于2019年量产车载摄像头,其毫米波雷达产品也已发布。
竞争格局:国际企业领先,国内企业跟进摄像头:国际零部件公司市场份额较高车载摄像头产业链较长,上下游拥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涉及国内外众多厂商和公司。
相较于消费电子等所用的摄像头,车规级的摄像头对防震、稳定性、持续聚焦特性、热补偿性、杂光强光抗干扰性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其模组组装工艺复杂,技术堡垒较高。
从全球摄像头供应市场来看,目前国外公司松下、法雷奥、富士通天、大陆、麦格纳等厂商占据较大份额,前五大产商市场份额合计在59%左右,集中度相对较高。
目前车载摄像头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均是全球领先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下游客户基本覆盖了全球主要的整车公司。
法雷奥的下游客户包括大众、奔驰、宝马、福特、雷诺、马自达等;大陆集团的客户包括大众、福特、通用、马自达等;富士通天的客户则以丰田为主;麦格纳的客户群体同样广泛,覆盖欧美和日韩的主要车企;日立则以日本车企为主。
在传统的摄像头产业链公司之外,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开始积极布局车载摄像头领域,上市公司中有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等。
德赛西威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中较早布局车载摄像头领域。
2017年,公司投资全自动高清摄像头生产线,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高清车用摄像头和环视系统的量产。
公司在后视摄像头、倒车摄像头、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夜视系统等领域持续投入,发展车载摄像头技术。
例如智能倒车摄像头(RVC)项目,可以应用于各种涉及摄像头的驾驶辅助系统;多功能髙清环视平台(AB02A)项目,可以满足未来3-5年内车厂多功能环视项目的获取等。
2018年,公司车载摄像头产品实现量产,包括高清摄像头、高清环视系统、基于高清环视系统和超声波雷达融合的全自动泊车系统、驾驶员行为监控和身份识别系统等。
毫米波雷达:国外零部件公司主导,国内企业逐步量产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从全球市场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份额主要由国外零部件巨头所占据。
2018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博世、大陆、海拉、富士通天、电装(Denso),合计占有了68%的市场份额。
此外,TRW、德尔福、Autoliv、法雷奥等公司也是重要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国内毫米波雷达:部分企业已量产车载毫米波雷达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国内有众多公司涉足。
从公司类别来看,国内涉足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类。
上市公司中部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毫米波雷达,包括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等,另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进入这一领域,包括海康威视、雷科防务等。
非上市公司主要创业公司,国内目前有十几家较大的毫米波雷达非上市公司,包括北京行易道、安智杰科技等。
从财务实力来看,上市公司经营规模较大,融资便捷,因此研发投入保障充足;非上市公司等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募集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
目前较多的非上市毫米波雷达公司均获得了来自PE/VC的机构的投资,例如北京行易道2017年即获得国科嘉禾资本和磐古资本的数千万元级的A 轮融资;通过融资,非上市公司也获得资金投入。
非上市公司中,目前国内有众多创业企业参与到毫米雷达波的研制领域,其中较多的公司获得股权融资,其中北京行易道、深圳安智杰、厦门意行半导体等公司的产品已经获得订单或者被国内整车企业所应用。
从客户情况来看,国内部分毫米波雷达公司已经实现产品量产并交付下游客户。
德赛西威24GHz雷达已经获得订单并将于2019年量产,根据披露,其自动驾驶业务客户有吉利汽车等。
华域汽车的24GHz后向毫米雷达波已经实现量产,2018年全年生产1.7万套,客户包括上汽荣威等。
由海康威视投资的森思泰克的24GHz雷达在猎豹迈途等两款车型上量产。
雷科防务旗下的理工雷科的77GHz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产品2018年成为百度Apollo生态合作伙伴。
行易道的77GHz毫米波雷达已经在北汽无人驾驶汽车上应用,公司计划在2019年年底给乘用车提供毫米波雷达。
此外,安智杰科技已拿到8家车厂的10余个项目订单,其中部分项目计划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量产上市;厦门意行半导体的基于SiGe工艺的24GHzMMIC套片被国内整车厂应用。
在毫米波雷达等单个产品的基础上,德赛西威往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方向发展,未来融合了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自动驾驶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将不断出现。
公司与英伟达和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计划于2020年量产,将使用中央域控制器来处理毫米波雷达产生的感知数据,可以实现低速代客泊车、中速TJP塞车辅助巡航以及高速代驾三大核心L3自动驾驶智能化功能。
激光雷达:零部件企业与创业公司共同竞争国际比较:形成多家公司竞争格局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领域技术最前沿的硬件设备之一,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多家公司竞争的格局。
Velodyne公司是目前在激光雷达领域最资深的公司之一,2005年推出第一款激光雷达传感器,2007年推出64线高性能激光雷达。
目前其3D激光雷达产品种类丰富,16线、32线和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产品均有覆盖。
2017年,Velodyne推出固态汽车激光雷达Velarray。
Velodyne公司与多个无人驾驶项目有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福特、谷歌、百度、日产、沃尔沃等主机厂以及众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
Quanergy公司于2012年成立于硅谷,成立后先后获得三星电子、埃隆·马斯克、德尔福和德州仪器等投资。
Quanergy公司固态激光雷达技术领先,其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光学相控阵技术。
Quanergy的合作企业包括谷歌、苹果、IBM、博世、奥迪、福特、戴姆勒等。
Ibeo公司为一家德国公司,成立于1998年,专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研发。
Ibeo与法雷奥联合研制的4线激光雷达ScaLa已经实现量产。
2016年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收购了Ibeo的40%股权,并开始合作研制新型固态激光雷达。
Ibeo公司合作汽车制造商有宝马、大众、奥迪、通用汽车、丰田等。
此外,以色列公司Innoviz、加拿大公司LeddarTech和PhantomIntelligence以及美国公司TriLumina等都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激光雷达制造商。
传统汽车零部件龙头公司也在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投资的方式全面布局激光雷达领域。
博世在基于MEMS的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已有较多的技术积累,2017年推出使用MEMS技术的兼顾激光扫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
同时,博世通过投资积极布局激光雷达,在2017年投资了Flash技术方向的美国固态激光雷达公司TetraVue,在2018年投资了研制全固态芯片激光雷达的ABAXSensing公司,来全面加强其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发能力。
大陆集团在2016年收购了美国3DFlash方向的激光雷达公司ASC来加强研发能力。
根据大陆集团的规划,其在2020年后将实现激光雷达的量产。
德尔福通过多处布局投资的方式来加强其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地位。
德尔福在2015年投资了Quanergy公司;2017年德尔福投资了Leddartech 公司,双方将合作开发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同年,德尔福投了Innoviz 公司并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Innoviz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集成到德尔福的自动驾驶系统中。
此外,采埃孚在2016年通过直接购买Ibeo公司40%的股权的方式进入激光雷达领域;麦格纳在2017年对Innoviz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并将携手为宝马提供固态激光雷达;奥托立夫(Autoliv)则在2017年收购瑞典激光雷达公司Fotonic。
在各零部件巨头积极布局激光雷达领域的同时,法雷奥和Ibeo合作研制的激光雷达(ScaLa激光扫描仪)已经实现量产,在2017年开始配备奥迪的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奥迪A8。
国内比较:创业公司参与较多在激光雷达领域国内目前也有众多创业公司参与,大部分公司都获得了大量融资,整车厂商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
速腾聚2018年获得来自菜鸟网络、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的投资,其激光雷达产品包括机械式激光雷达、MEMS固态激光雷达和相控阵固态激光雷达等,目前已经应用于菜鸟网络的无人物流车等。
禾赛科技其产品包括机械激光雷达Pandar64和固态激光雷达PandarGT等。
其中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目前已经应用百度Apollo平台,其他客户还包括京东以及欧美的一些大型OEM厂商。
北醒光子其产品包括CE30固态面阵激光雷达、TF03激光雷达长距离传感器等,目前产品主要用于物流等自动导航小车(AGV)场景,车规级领域已经开始起步。
北科天绘目前已经推出多款面向车辆前装市场的C-Fans系列激光雷达产品,产品已经进入无人物流领域。
此外,国内的激光雷达公司还包括镭神智能、飞芯电子和光珀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