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精选2)
目录
• 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 • 精选案例一:四川某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实践 • 精选案例二:河南某初中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实
践 • 对比分析两个案例异同点 • 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讨与建议
01
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
Chapter
留守儿童定义与分布
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 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 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 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 同关注和努力,学校、家庭、政府和 社会各方面应形成合力。
加强心理辅导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 环节,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 心理素质。
个性化教育计划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 要措施,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
家校合作是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 重要途径,应积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 通和联系。
心理辅导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
学校组织专业心理教师团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 求。
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包括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课程 等多种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心理教师积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引导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学习 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实践效果评价及反馈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 乏,留守儿童难以获得优 质的教育资源和辅导。
心理健康问题突
孤独感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 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
感。
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不在身边 等原因,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 理。
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 长。
03
精选案例二:河南某初中留守 儿童心理辅导实践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而长年留在农村家乡由其他亲戚或祖父母照料的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少亲人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成为重要的工作。
下面记录了一次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情况。
一、背景介绍小明,9岁,是一名留守儿童。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照料。
小明性格内向,爱哭闹,和同龄人相处较为困难。
二、观察记录1. 与小明初次接触时,发现他不爱说话,目光躲闪,似乎对外界不太信任。
2. 在与小明沟通时,他表示孤独和害怕,对父母的思念很深,但又担心他们不会回来。
3. 小明在班级里表现孤僻,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导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疏远。
三、心理辅导方案1.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小明的交流,逐渐建立信任,让他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关爱。
2. 情感疏导:帮助小明表达情感,释放内心压力,让他感受到情感的释放和舒缓。
3. 社交训练: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帮助小明培养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
4. 家庭回访:与小明的奶奶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四、心理辅导效果1.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明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2. 小明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家庭回访结果显示,小明在家庭氛围的改善下,更加融洽地与家人相处,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心理辅导记录可以看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走出心理困境,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呵护学生心灵成长----班主任工作中心理辅导典型案例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呵护学生心灵成长----班主任工作中心理辅导典型案例【摘要】本文主要就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原因导致学习或者行为问题偏差,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的感悟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生问题行为心理辅导教育一、引言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和辅导更是重中之重。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学生沟通,学生心理教育要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辅导案例一鹏鹏,在班级里是一个智力低下的随班就读特殊儿童。
由于小时候生病和其他原因,导致鹏鹏现在10岁的年龄,却只有5、6岁的智商。
平时在班上,他很喜欢去跟着同学们跑来跑去。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每一次他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告状,每一次孩子们的告状都是关于他的问题。
在他的行为问题中,出现最频繁影响最大的三个问题:一是经常同学们还没吃完饭,就将饭菜倒进菜桶里,让其他同学吃不到菜;二是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去欺负同一个同学;三是会无缘无故的骂同学或者摔别人的东西。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让身为班主任的我和其他任课老师,头痛不已。
本来作为一个智力低下而且多动的孩子,大家也不愿意去责骂他,或者惩罚他。
但是此类问题频繁发生。
这不得不让我思考,他产生这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找到了这三个影响最大行为问题的原因:一是发现他乱倒饭菜是因为很挑食,不喜欢的饭菜就不动口吃。
于是他就开始倒饭菜了,殊不知这个时候,同学们还没吃完,还不能倒到桶里去。
二是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去欺负一个同学,是因为那个同学跟他一个小区,在小区里见到过,他就自动归类为他的好朋友。
但是又不懂得如何和人做朋友。
由于他的身高优势。
就只能每次把同学按压着跟他一起玩。
三是他对着同学吐口水和谩骂,是因为同学在跟他玩或者同行的时候,会对着他笑或者笑声让他听见了。
他会自动的归类为同学是在嘲笑他傻。
分析了这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从心理行为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变化。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表
内
容
平时你做事可能让爸爸、妈妈不够能放心。因为有时做事你做得很一般了,离爸爸妈妈的目标太远。爸爸、妈妈都是很喜欢你,希望你长大有出息,自然要求也高了。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标准会更高。其实我们自己也要这样来要求自己,这样才会做得更好。所以你首先要正视自己,然后再与家长沟通,谈你的感受,与家长意见达成一致,就好办了。
问
题
分
析
这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而且自制力也不够强 。
辅
导
内
容
因为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了你学习成绩老提不上去。这需要你上课认真听讲,不走神,认真回答问题。上课做到心无杂念。你要从心里重视,一旦发现自己走神,立即提醒自己,也可请同位帮忙提醒你。但是你要有耐心,有毅力。
效果
学习习惯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改善,上课也能认真多了,相信在期末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表
咸 家 庄 完 小
留
守
儿
童
辅
导
记
录
表
咸家庄完小留守儿童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李彦凯
年龄
10
班级
三年级
辅导教师
赵建龙
咨询时间
2017年9月18日
存在问题
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信心,就怕做不好事情让老师和家长指责,考试的时候总也因为紧张而成绩不理想.
问
题
分
析
平时缺乏鼓励,受到挫折。家庭中缺乏民主气氛。
心理问题
我为什么和同学接触不好同学们老对我有意见
心
理
问
题
分
析
这孩子是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事务时,比较尖锐,方法不好,导致其余同学不太喜欢与她交往。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教案标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教案目的:1. 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辅导技巧。
2. 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扰、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案内容:第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 分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总结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总结的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补充。
3. 教师讲解:根据小组汇报和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介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和表现。
第二步: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技巧1. 倾听和理解:讲解倾听和理解的重要性,教师进行示范,表达关心和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情绪管理:教授留守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
3. 积极思维:教授积极思维的方法和技巧,鼓励留守儿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4. 社交技巧:教授留守儿童社交技巧,如与人沟通、解决冲突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步: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1. 个别辅导:教师与每个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2. 小组辅导: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小组辅导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经验,互相支持和帮助。
3. 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交往。
4. 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和关爱孩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辅导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对辅导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辅导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3. 随堂测验或小组讨论,检测学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和辅导技巧的理解程度。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家务工等原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农村的子女。
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以下是一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教案:题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心理问题;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4.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心理问题;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4.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或视频,介绍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问题,引发学生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考。
2.讲解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心理问题:简要介绍留守儿童的定义和特点,如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等。
然后详细讲解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独等,并解释这些问题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造成的影响。
3.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讲解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如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应对能力,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4.讲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b.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c.通过情感沟通和关怀,建立与留守儿童的信任和亲近感;d.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5.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鼓励学生们关注身边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活动、捐赠物品等方式,向留守儿童传递温暖和关爱。
四、教学总结:总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为留守儿童做出贡献。
五、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小议论文或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疫情期间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疫情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疫
情防控期间,由于长时间的停课、居家隔离和缺乏社交活动,很多
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中国的很多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医生积极
地开展了线上心理辅导服务,以帮助儿童和家庭渡过这一艰难时期。
以下是一些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A是一名11岁男孩,由于停课在家,长时间使用
手机和电脑玩游戏,晚上经常熬夜,影响了他的正常作息和作业完
成效率。
解决方法:心理老师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和故事讲解的方法,引
导A理解手机和电脑对人体的危害,分析熬夜对身体和大脑的负面影响。
同时,心理老师建议A自我管理时间,在家中设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避免玩手机和电脑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案例二:
问题描述:B是一名6岁女孩,由于长期在家无法与同龄孩子
进行交流,性格变得孤僻内向,出现了口吃和丧失兴趣的情况。
解决方法:心理老师首先与B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让B敞开心扉把内心感受和烦恼说出来。
心理老师还为B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动画故事,教授游戏玩法等方式,让B逐渐主动和家人沟通。
同时,心理老师也给家长一些指导意见,教授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
和支持孩子。
总之,这种线上心理辅导服务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良好的心
理支持,让孩子在疫情期间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增强了心理素质,为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组织服务案例范文
社会组织服务案例范文社会组织服务案例范文:1. 某社会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某社会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心理辅导服务。
他们通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情感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孤独和自卑等心理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 某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陪护服务某社会组织设立了老年人医疗陪护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医疗陪护服务。
他们的服务涵盖了陪同就医、照料康复、按时服药提醒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照护,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 某社会组织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培训服务某社会组织为残障人士开设了职业培训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他们通过教授残障人士相关的职业技能,如计算机操作、手工艺制作等,帮助他们获取就业机会,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4. 某社会组织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助服务某社会组织通过募集捐款和物资,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助服务。
他们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学费、书籍和学习用品等支持,帮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善家庭状况,打破贫困循环。
5. 某社会组织为农村妇女提供培训和就业服务某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农村妇女培训和就业服务项目。
他们通过开设技能培训班,教授农村妇女如何制作手工艺品、经营小店等,帮助她们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6. 某社会组织为流浪动物提供救助和收养服务某社会组织致力于为流浪动物提供救助和收养服务。
他们设立了流浪动物救助站,为受伤或无家可归的动物提供医疗救助、食物和庇护,同时积极推动流浪动物的领养,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7. 某社会组织为环保志愿者提供培训和活动支持某社会组织为环保志愿者提供培训和活动支持。
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培训课程,提升志愿者的环保意识和知识,同时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如清洁行动、植树造林等,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8. 某社会组织为癌症患者提供援助和支持服务某社会组织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援助和支持服务。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一、案例描述童年生活:从小父母就离异,由奶奶带他。
奶奶没有文化,只能料理他的生活。
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对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
没有父母的疼爱,但奶奶对王超却很宠爱。
奶奶的宠爱让王超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
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爱搞小动作。
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克制力差,爱起哄,爱打闹,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
王超,单亲家庭,从小奶奶带大,教育不足,溺爱有加。
由于父亲忙于生计,低年级的时候对他疏于管教,导致他行为习惯极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也差,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有时还会做些危险动作。
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老师同学打扫清洁。
案例分析二、案例辅导策略1、了解情况,寻找突破口了解王超家庭教育及过去的学习情况,到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2、开启心扉、倾吐心声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
宣泄自己的感情,化对立情绪为融洽气氛。
真诚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指导、培养。
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感觉。
3、加强联系、树立信心采用“沟通”、“融洽”法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他们感到学校与社会是多么想帮助他们,让他们也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4、有的放矢、促进沟通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
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
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
一名留守儿童的辅导案例
一名留守儿童的辅导案例发布时间:2023-02-02T07:48:32.61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聂亚敏[导读] 00后这一代人生下来就衣食无忧,从小与电视电脑相伴,又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全力照顾一个孩子:过度关注、全力满足、包办代替······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人没有了需要也就没有了动机,所以普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
聂亚敏渤海大学研究生在读一、个案研究背景00后这一代人生下来就衣食无忧,从小与电视电脑相伴,又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全力照顾一个孩子:过度关注、全力满足、包办代替······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人没有了需要也就没有了动机,所以普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
另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孩子在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都得到满足之后便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一需求在社会中无法得到满足时,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而60后70后有些甚至吃都无法得到满足,它们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满足。
所以对比60后70后这一代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虽然每位父母都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这个角色。
中国的父母生孩子之前都没有接受过专门机构的培训,并大都沿袭上一代人的教育方式,既与时代脱节、严重滞后,又简单粗暴,由于中国两千年来的孝文化,要求孩子服从、顺应父母。
缺乏对孩子心理的研究,不懂科学育儿。
这一方面跟西方人相比要差很远。
如果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做为一名中学教师研究家庭教育不但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孩子,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学生,因为我们这所学校的家长普遍素质较低,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所以我志愿做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普济天下,拯救苍生。
本人的研究方向是针对0---6岁及青春期的孩子。
二、个案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本案例小龙,籍贯:山东省泰安市范镇,性别:男,出生于2001年。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I. 简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作机会的增加,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奔波于城市之间,以求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
然而,这也导致了许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面临着独自面对困境和心理压力的挑战。
因此,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II. 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在开始制定心理辅导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困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情感上的困扰:由于亲人的离开,留守儿童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
2. 学业压力: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留守儿童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和挑战。
3. 社交问题: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可能会在与同龄人的交往和社交技巧方面遇到困难。
4. 自尊心问题:缺乏家庭的关怀和鼓励,留守儿童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III.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克服这些心理困境,以下是一些心理辅导方案的建议:1. 建立支持网络:与学校、社区和其他关心留守儿童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2. 情感表达和倾诉:通过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留守儿童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
3. 建立家庭联系: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保持紧密联系,增强家庭间的联结,减轻孩子的孤独感。
4. 学业辅导和指导:为留守儿童提供学科辅导和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建立自信心。
5. 社交技能培养:组织社交活动和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6. 心理咨询和治疗: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创伤和困扰。
IV. 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1. 张小华:通过与当地社区机构的合作,张小华接受了定期的心理辅导和情感表达课程。
她通过绘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克服了孤独和焦虑情绪。
2. 李明:学校通过为李明提供学业辅导和指导,帮助他克服了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成绩。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篇1一、培训目的: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
.培训方式:集体培训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愿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其他家长等。
培训地点:庾岭初级中学会议室培训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
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
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
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
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二、活动准备 1、了解身边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HH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
心理辅导记录盘县柏果镇猛者小学侯弘案例:思维活跃的石红鸟石红鸟,女,15岁,猛者小学八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好,智商中上等。
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
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
虽然石红鸟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
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
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
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
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
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
石红鸟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
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
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
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
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
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
这是中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
要求家长配合,在与石红鸟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
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
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
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
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贫困地区城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组一、基本情况陈云锋:男,1992年11月15日生,居住贵州省大方县理化乡法乐村十三组。
他4岁时,由于家庭所迫,父母前往广东打工,将其丢在云锋的伯父家,从此陈云锋过的是留守儿童的生活,1997年9月,5岁的陈云锋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该同学性格粗暴,在校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一贯喜欢打架斗殴,逞强不示弱,不服从学校管理教育。
二、个案情况1997年9月,陈云锋就读理化乡慧能希望小学(龙井民校)一年级,当时因为成绩差,在该校一读就是两个一年级,读完第二个一年级之后,升学到二年级,转学大方县理化乡石牛村大土组大土私校就读,2000年9月就读大方县羊场镇羊场小学三年级,由于爱逃课,老师对其怒骂,甚至老师反感他,因此厌学而逃跑,由于不敢回家,就露宿在家乡的坡上三天,其伯父为他四处寻找。
最终陈云锋在羊场小学只读了一个学期都不满,未完成三年级而辍学。
由于其伯父比较注重教育,于是2001年9月再次送陈云锋到大方县理化乡法乐小学就读三年级,才读完三年级第一学期,因在家不做完假期作业,不敢去学校报名,于是三年级又未完成。
2002年9月,又回到大方县理化乡法乐村慧能希望小学就读三年级,终于在该校完成了三年级,升学到了四年级,又因成绩不好,重新又复读了一个四年级,最终在该校五年级、六年级依次升学毕业,最终耗时10年时间,总算完成小学学业。
陈云锋在就读小学期间,主要表现为:不仅爱偷邻居的鸡蛋、还爱乱到人家楼上偷玉米、粮作物等背到街上倒卖,期间还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打架等行为,在果子成熟之际,看中谁家的果子好,就上树采摘,有人叫不准摘的话,就在树上损坏果树,折断树枝,曾经还因此还从树上摔下,导致大腿骨折。
其伯父还多次给陈云锋的父亲写信,要求及时回家带孩子,实在承受不住这个“败家子”了。
2006年7月,陈云锋通过小升初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加在一起总分为42分,在理化乡的所有学校,由于陈云锋调皮捣蛋,臭名远扬,加之成绩不好。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经济、就业等原因长时间不在身边,与父母或监护人分离而生活在乡村或城市的儿童。
在中国,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化。
下面将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分析,来深入了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解决方案。
个案介绍:小明(化名)是一名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在身边。
小明在农村的爷爷奶奶照顾下生活,但由于老人身体状况不好,无法给予他充分的关心和教育。
小明长时间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固定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时间。
由于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小明在学业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成绩一落千丈。
同时,由于没有人管教,小明的行为逐渐变得叛逆,和同学之间发生了多次矛盾冲突。
分析:小明的案例反映了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的问题:1.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教育,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
这使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感到孤单、焦虑和自卑,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社交。
2.学业困难: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他们缺乏学习习惯的养成,导致成绩下降,学习动力不足。
3.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由于缺乏人的管教,留守儿童容易放纵自己,没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对有组织的生活产生困惑。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境,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父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
同时鼓励留守父母尽可能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给予他们父母的关心和支持。
2.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生活和教育的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临时照管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
3.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和社会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和自卑感。
对于情绪问题较严重的留守儿童,还需要开展个别心理治疗。
4.加强乡村教育建设:在农村地区建立良好的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一、基本概况二、胡振涛,男, 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父亲小学毕业,母亲初中毕业,均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
学习成绩中下。
三、胡振涛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调皮。
自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喜欢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因此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更谈不上有一个知心朋友,人际关系较差,经常出现所谓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
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偶尔也有偷窃行为发生,如翻同学书包。
有时还鼓动一些其它班级中品行较差的学生在社会上结帮打架。
所有这一切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感觉到他的存在。
四、二、辅导过程五、对于胡振涛所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4、社会的负面影响。
六、我对胡振涛同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辅导:七、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
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
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其次多进行校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汇报在家的活动情况。
八、 2、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胡振涛,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胡振涛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
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陈小珍,女, 13岁,七年级学生。
父亲初中毕业,母亲小学毕业,因家庭原因,小珍在读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离婚,离婚后父亲与另外一女结婚并生育一个小孩。
父亲与继母均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小珍,从那时起小珍一直与带病的爷爷奶奶生活至今。
由于家庭原因影响,小珍平时孤言寡语,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人际关系较差,经常出现所谓的攻击性行为,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
小珍这些不良习性的原因和其家庭情况是我在批改小珍的作业时看到她的作业里夹着一张小纸条,我认真地将这张小纸的内容认真地看了一遍而发现。
二、情况分析对于陈小珍所出现的这些不良习性,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家庭原因2、家庭教育方式;3、对小珍的关爱;4、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三、心理分析1、自卑心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总会产生孤独感,在她内心深处是特别渴望亲情,渴望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的。
她看到同学们完整家庭的幸福,很自然地会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就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
渐渐地,没有人开解的话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很多其他的问题了,比如常常有很多消极的想法,没有信心读书,不敢与人交流,特别敏感等等。
2、放纵心理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教,行为没有收到约束,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他们言行对与错都没人给予指正导引,因此他们会形成很多坏习惯,渐渐地他们走了歪路。
再也不想读书了,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课,上网吧等等。
因而造成我行我素,自我放纵自己。
四、辅导方法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我常深入小珍家庭,与其爷爷奶奶进行沟通谈心,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由于自身病痛的原因和隔代观念差异的原因,对小珍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甚至有时还会将自身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幼小的心灵上,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留守儿心理辅导记录
留守儿心理辅导记录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来说,外出打工或务农成为了许多人生存的唯一选择。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
他们与父母分隔千里之遥,在关键阶段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指导,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有效地进行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呢?以下是我的观察和记录。
1. 心理的困扰首先,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情感上的困扰。
与父母长期分离使得他们经历着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在学校或社区中,他们可能被同龄人排斥或欺负,因为缺乏家庭温暖而显得更加脆弱。
其次,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尊心低下的问题。
没有得到父母及时鼓励和肯定的支持,他们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心。
这也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社交上遇到更多挑战。
最后,留守儿童还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往往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有清晰的归属感。
这种模糊的身份认同会影响他们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 心理辅导的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来帮助留守儿童恢复健康。
以下是一些可行性方案:建立安全感:首先要给予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与关爱。
学校、社区、家庭以及志愿者组织等应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而稳定的环境。
同时,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父母回乡探亲或将孩子移民到城市生活。
提升自尊心: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自我价值意识来提升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从而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加强社交技能:留守儿童需要与同龄人建立健康互动关系,以促进良好的情感认同。
学校可以开展团队合作活动、社团组织等,帮助孩子们培养友谊,并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
提供专业辅导:一些留守儿童可能遭受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时候需要专业心理辅导师介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地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建设,在学校中配置专职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孩子们提供个别或小组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摘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交由祖辈或亲戚(甚至是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监护接受教育,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本案例记录了对我所教班级的一名表现很极端的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成功转化的过程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奶奶、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
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和心理等。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心理问题最值得关注。
一、基本情况本案例分析的是我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健康宣传时接的个案,案主是射阳县小学四年的学生郑裕国,男,11岁,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常年与奶奶相依为命。
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沟通,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学习成绩为班级倒数,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情绪偏激,时常会顶撞老师,也时常不回家吃饭、缺课。
二、个案分析通过询问同学、家访以及对其本人的简单交流,了解到郑裕国是一个很“可怜”的留守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描述
王超,单亲家庭,从小奶奶带大,教育不足,溺爱有加。
由于父亲忙于生计,低年级的时候对他疏于管教,导致他行为习惯极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也差,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有时还会做些危险动作。
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老师同学打扫清洁。
案例分析
童年生活:从小父母就离异,由奶奶带他。
奶奶没有文化,只能料理他的生活。
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对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
没有父母的疼爱,但奶奶对王超却很宠爱。
奶奶的宠爱让王超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
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爱搞小动作。
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克制力差,爱起哄,爱打闹,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
二、案例辅导策略
1、了解情况,寻找突破口
了解王超家庭教育及过去的学习情况,到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2、开启心扉、倾吐心声
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
宣泄自己的感情,化对立情绪为融洽气氛。
真诚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指导、培养。
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感觉。
3、加强联系、树立信心
采用“沟通”、“融洽”法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他们感到学校与社会是多么想帮助他们,让他们也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4、有的放矢、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
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
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
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三、案例辅导成果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
他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
我想,
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他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