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设市”大潮来临?

合集下载

中国_撤县设区_潮再起_南人

中国_撤县设区_潮再起_南人

CPN
07
CPN
地名语论
“要特别防止刻意将城市经济区与城市 行政区重合的做法,它在短期内可能有 益,长期则是完全不可取的。行政区划 不可能跟随经济区一变再变。” 魏清泉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他 告诉记者,十年过去,他的观点并没有 改变。 周振鹤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 撤县设区是行政区与经济区一体的表 征。“我们的行政区与经济区从来就是 挂钩的。而完全的市场经济似乎应该将 行政区与经济区脱钩。” “总的说来,我们的行政区划调 整是太多而不是太少了。总是因为各种 需要,不停调整改变行政区划。近三十 多年来,更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经常调
撤县设区 需要冷思考
徐 隽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撤县设区跃 跃欲试,但也有一些县力求“独善其 身”“逆势而行”。2013年,浙江省 长兴县就因湖州市撤县设区计划引发一 场风波,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为什么要搞撤县设区?其程序、标 准如何?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 题,亟须进行理性思考,科学研判。 5年批准撤县设区46例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 定》要求,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 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由国 务院审批,各级民政部门分级负责行政 区划的管理工作。撤县(市)设区包括 县(市)的撤销和市辖区的设立,由有 关地方人民政府形成方案并逐级上报国 务院审批。民政部作为国务院行政区划 业务主管部门,承办撤县(市)设区行 政区划调整的审核工作。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肖泽晟说,撤 县设区的标准,主要依据是《宪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 的规定等,但所列条件均非常原则,除 此之外并无其他详细的规定。 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 年至 2015年 9月,国务院共批准撤县 (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 46例。主要 集中在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重点调整了在国家发展战略 和国家级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节 点城市。 如在重庆、 天津、 杭州、 石家庄、 青岛等 1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 单列市开展了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 划调整;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在西安、连云港、保定、秦皇岛、南京 等战略地位重要的中心城市开展了撤县 (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二是解决了一批地级市城区规模 偏小和“一市一区”等市辖区规模结构 不合理问题。如在揭阳、三门峡、梅州 等市辖区规模偏小的地级市开展了撤县 (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在绍兴、 赣州、安顺等 19个“一市一区”的地 级市开展了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 调整。 三是同步撤并了一些规模较小的 市辖区。如石家庄、保定、常州、南京 等城市在撤县(市)设区的同时,撤并 规模较小的市辖区,优化市辖区结构。 这些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撤县设区并非都是“香饽饽” 与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数目相比,等 待撤县设区的县为数更多。在这种热潮

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大

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大

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大作者:本刊综合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08期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湖南省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此外,陕西神木县撤销,设立县级神木市;浙江玉环县撤销,设立县级玉环市;河北平泉县撤销,设立县级平泉市;四川隆昌县撤销,设立县级隆昌市。

这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撤县设市”,虽说这个词常听到,但是上一波动静这么大的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的事。

撤县设市,不管字面上叫什么,管辖区域没变,行政级别没变,政府部门机构及人员组成除了名字上换了个字,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那么,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如此努力地想要推进县改市?对于老百姓来说,县和市到底有什么区别?撤县设市能给新市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4地撤县设市,有什么规律?从公布情况来看,撤县设市的最终审批,都是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发文。

而在此前,他们都要在满足设定的条件后,自行提出申请,依次经所在市、省批准后,进入国务院审批流程。

就在去年,多家媒体曾公开报道,全国有165个县撤县设市申报材料已报国务院排队待审批。

从这次“放行”情况看,4地撤县设市后,行政区域均未变动,都由所在省直辖,由所在地级市代管。

批复文件还专门提到,设市后,当地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

上一波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统计显示,在1994年到1996年,全国共有95个县改市和1个新设县级市。

改为市之后,江、浙、鲁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截至1998年,我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也就是说,有接近15%的县改为市。

不过,县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风,从而带来不少问题。

比如说,许多地方县级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大量占用耕地等“假性城市化”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国务院暂停了实施10多年的撤县改市政策。

此后的将近20年间,只有少数县成功改市,而且这些县主要集中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撤县设市”推进改革步伐

“撤县设市”推进改革步伐

“撤县设市”推进改革步伐作者:来源:《红岩春秋》2017年第04期市、区、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组织之一,其中“市”产生于民国时期,在级别上分为中央直辖市、省辖市两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进程化的推进,在今天的中国,“市”则分为中央直辖市、省辖地级市、省辖县级市3种。

“成熟一个搞一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民政部会同国家体改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国各地设市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决定对1983年提出且内部掌握执行的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的条件进行调整,并于1986年2月3日形成了《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上报国务院。

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非农业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

二、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

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然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市撤县。

三、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撤县设市,也有攻略

撤县设市,也有攻略

撤县设市,也有攻略作者:黄孝光来源:《廉政瞭望》2018年第09期为了一字之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自1997年“撤县设市”政策冻结以来,虽然有过个别成功案例,但更多的申请县处在漫长的筹备和等待中。

多个媒体报道,截止到2015年,申报材料滞留在国务院待批的县不下200个,有些县已筹备逾20年。

这一状况如今被逆转。

经统计,去年至今全国已有17地撤县设市,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

转变基于政策解冻的背景。

2016年,《设立县级市标准》、《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相继出台,掀起新一轮县改市的热潮。

热潮之下,有网友提问安徽怀远县副县长崔兴浩:“怀远有没有撤县设市的计划?”崔兴浩明确回应:“我们已经启动了,正在走程序,力争2到3年实现。

”有何程序?撤县设市之路该怎么走?《廉政瞭望》记者根据公开报道资料,梳理出县改市的独家攻略。

听闻怀远县启动程序后,隔壁固镇县的网友坐不住了:我们县呢?固镇县政府回到:“经调查了解,我县离《设立县级市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

”想要跟怀远一样先知先觉、提前筹备,获取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当某些地方还在为是否达标纠结时,他们参考的1993年版设市标准却已过时。

2011年,贵州兴仁县县长范华到国家民政部汇报撤县设市工作,满腔热忱遭到冷遇——国务院暂停审批“县改市”了,申报材料只能排队待批。

两年后,贵州盘县“重蹈覆辙”,被“需根据今后出台的新标准重新申报”的理由回绝。

这是已达标的情况。

像固镇县这种离标准尚有差距的,则需更复杂的筹备过程。

上世纪80年代,某县县长谋划撤县设市时发现,各项指标都可过关,唯一不足的是县城规模;他后来想出一招“撤区扩镇”,补上了短板。

这种“假性城市化”的操作,连同耕地占用、权力寻租等其他问题,类似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最终催化了1997年国务院撤县设市政策的冻结。

其实,有些短板则大可修补,比如针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上的不足,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等是完全可取的。

重启“撤县设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重启“撤县设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重启“撤县设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近日,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撤县设市”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提出“撤县设市要乐观稳妥、规范有序,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设市”,引起了公众对“撤县设市”这一话题的热议。

利益驱使地方政府力推“撤县设市”所谓“撤县设市”,就是将原来的行政单位“县”改名行政单位“市”,管辖区域和行政级别都无变化,只是名称的变化。

尽管如此,每隔几年,互联网上就会消失关于“撤县设市”虚假名单的谣言,且每次都会引起公众对“撤县设市”的热议。

公众如此关注“撤县设市”与地方政府的力推不无关系。

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进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讨论员冯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撤县设市”对地方政府的影响有三方面,一是在机构设置等方面更适应城镇化进展的需要,很多对应着“市”的机构职能得到新增、增加、扩充或提升。

二是城市建设的相关标准会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一般会有肯定的增加。

三是对于塑造进展的形象,开展招商引资有促进作用。

正因如此,在上世纪90年月国内曾消失过“撤县设市”热潮。

冯奎向记者介绍,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设市标准,该标准在试行6年后,被1993年5月颁布的新设市标准取代。

新标准在全国掀起了“撤县设市”的热潮。

党中心、国务院担忧这会冲击我国地方以县制为主要特色的传统行政管理,同时也担忧整县改市带来虚假城镇化问题,于1997年作出了暂停审批县改市的打算。

之后,“撤县设市”一度遇冷,如2023年—2023年撤县设市为零,2023年有3个获批。

数据显示,截至1998年,我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1997年,国务院暂停了实施10多年的撤县改市政策。

从那时到2023年,只有少数县胜利改市,而且这些县主要集中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不过,尽管国家暂停打算并没有减轻地方政府的热忱,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已在民政部“排队”申请“县改市”的县超过了200个。

大城市病促中心重启“撤县设市”时间进入2023年,状况有了转机。

“撤县设区”大限

“撤县设区”大限

“撤县设区”大限作者:亓坤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12年第08期7月25日,是湖南长沙市望城区撤县设区整整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前的这一天,望城县从“远望城市”到长沙的“第六区”,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不仅仅是在望城,在其他一些地方,近几年掀起了一股“撤县设区”的热潮。

2009年财政部为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设定了“时间表”。

即在2012年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

在“省管县”试点背景之下,地级市“撤县并区”的步伐也在加速,某个角度来看,有着跑马圈地,争抢资源之势。

扭曲前行市管县体制已经运行了近30年,在财政管理实行市管县过程中,往往出现“市吃县”现象的发生,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市管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日益凸显,城乡经济差距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为此中央一级开始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办法,调整了市与县的财政关系,确保了市与县的财政上相互独立。

业内人士表示,在推行省直管县后,的确在很多地方削减了市一级的财力。

但刚推行省直管县时,由市一级向省级推荐直管哪些县,其后果是留给省直管的县,要么是比较偏远、要么是比较落后,给省直管县带来极大的财力压力。

“时间表”使得一些原本财政资金周转空间不大的市级财政更加困难,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抢先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完成之前,将所辖的富裕县改为区,县并入市辖区,从而维持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财政等方面权力的掌控,同时千方百计把贫困县踢出去。

专家表示,盲目的撤县设区,容易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和市级“摊大饼”的现象。

另外,业内人士也表示,作为市管辖的一个区,市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会重新调整布局,比如原本是农业大县,可能按照市级的要求重新改造发展新产业,原有的产业布局将受到影响,对于县级发展就是一种扭曲。

但并非撤县设区都不合理。

2011年6月21日湖南省的望城县成为长沙市第六区是撤县设区的成功案例。

原望城县财政局局长,现长沙市雷锋区副区长姚建刚认为,望城撤县设区是一种双收益的最优选择。

“撤县改市”热的体制根源

“撤县改市”热的体制根源
为今 之计 . 应 当彻底 改革 中国的行 政管 理体 系 实行 省直 管
县 。同时 , 将 城 市 与行政 级别 相对 脱 钩 , 这 种 改革 应 当从 最大 的
市、 直辖 市 做起
未来 直辖 市管 理模 式转 变 的重 点 , 在 于告 别“ 政治 挂帅 ” 应 考虑 重新 定 位直 辖市 功 能 .只赋 予其 独立 的社 会发 展方 面 的特
殊性 。 淡 化 其政 治领 域 的特 殊性 。淡 化 了政 治 色彩 的直辖 市 . 将 从“ 政治 挂 帅 ” 的体 制 中解放 出来 。 更利 于 长远 发展
( 摘 自《 思想理 论 动 态参 阅》 )
2 0 1 3 . 8◆下◆ 领导 文萃 33
通过 改市 提高 官阶 . 乃是 官场 捷径 。 由此 , “ 撤 县设 市 ” 首先
激发 当地政 府 的巨大热 情 。机构 高设 、 干部 高 配 已成 惯例 , 由
3 2 领导 文萃 2 0 1 3 . 8◆下◆
此. 大 批 官 员 无形 中 自动 升 级 , 地 方 官 场 从上 到 下 , 无 不支 持 设
县改 市” 过程 中 . 并非 仅仅是 官方参 与 . 民间亦 推力 巨大 “ 撤 县改 市 ” 。 得 利者 首 当其 冲的就是 当地 官员 . “ 撤 县改 市 ”
名义 上级别 不 变 . 但 由县 改 为市 的地方 , 往往 暗藏 机关 。行 政级
别 升半格 . 地 方首 脑往 往配置 为副厅 级 .
市。 “ 撤 县改 市 ” 另外 一个 动力 . 是 可 以获 得相 对优 势 的资源 。 县
与 市虽 然 只一 字 之差 , 却 有 天 壤之 别 。改 市后 , 在 争 取政 策 、 项

撤县(市)建区迎接新机遇

撤县(市)建区迎接新机遇

撤县(市)建区迎接新机遇作者:来源:《红岩春秋》2017年第05期我国的直辖市,区、县均是其重要的行政单元。

重庆解放初期,所辖行政区域内全部设区,后随着行政范围的扩大,除增设少量的区之外,更多的是增加了县,使县的数量超过了区。

在1983年重庆与永川地区合并前,重庆的行政建置是9个区、3个县,地市合并后则形成了9个区、12个县的格局。

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在1994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分别撤销巴县、江北县,设立巴南区、渝北区,既使重庆区的数量超过县(11个区、3个市、7个县),也拉开了重庆撤县建区的序幕。

1997年重庆直辖后,随着万县市、涪陵市以及黔江地区及其所辖区县纳入重庆市,直辖后的重庆又形成16个区、4个市、23个县的行政格局,县的数量再次超过区,其“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十分明显。

经过1997年、2000年的两次局部调整,到2000年底,重庆市共设有14个区、4个县级市、22个县,县的数量仍远远超过区的数量。

取消下辖“市”建置直辖后的重庆,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这一方面要求不断扩大重庆的市区范围;另一方面,随着各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因此,进入21世纪之后,重庆市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重庆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在积极推进各区、市、县所属乡、镇调整、合并的同时,也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有关县、市的撤县(市)设区工作。

最早撤县设区的是早在1959年就划归重庆的长寿县。

长寿县位于重庆主城下游50余公里,长江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川江咽喉之地,渝万门户之钥”称号。

在撤县建区之前的2000年,全县下辖14个乡、22个镇,幅员面积1415.49平方公里,人口88万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7亿元,居全市第十二位。

为适应长寿经济社会的发展,200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的请示。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5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12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

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地60%。

2、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0亿元,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8000元;财政收入不少于3亿元,或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600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经重达到75%以上。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建设、地名标志、邮电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5%,有较好的供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25平方米(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5%)。

4、全县乡镇总数中的镇的数量不低于60%。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00人至350人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10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8万人。

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55%。

2、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40亿元,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000元;财政收入不少于2亿元,或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500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建设、地名标志、邮电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有较好的供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2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0%)。

4、全县乡镇总数中镇的数量不低于60%。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00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8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6万人。

撤县并区

撤县并区

机构臃肿,办事效率 低,容易造成官僚主 义
容易造成各自为政, 盲目发展
多中心管治则吸取了两者优点,为大城市比较理想的管治 方式。多中心管治既承认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 提前一个月完成计划,创造了多项第一 突出了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协调作用。
三、过程
“市带县”阶段 “撤县并区”阶段
“撤县建市”阶段
“撤县并区”
优点
“撤县并区”不再是由中心城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城区发展目标, 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从城市区域的角度来选择中心城区可能的城市发展目 标;而且,“撤县并区”摆脱了郊县单凭本身的资源和市场,在县(市) 范围内独自操作、组织经济活动。
土地的市场化程度降低,行政自由度受到限制
缺点
五、总结
总结
总结
VS
城市经济对于区域发展有着重大的引领 作用。 基本上区政府是没有出让国有土地的权 利的,而市、县政府是有的。撤县设区 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该县的土地只能由 地级市政府出让。一方面增加了地级市 政府的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原来某 种程度上存在的区域间的竞争就没有了。
总结:撤县设区意味着被撤的县社会经济形态的一个跳跃。
撤县建区
中国或进入无县时代
1 2
Contents
起源 意义及原因
3 4
过程 总结
目 录
一、起源
起源
起源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行政区划 调整现象开始逐渐频繁,既有省级层面 的调整(重庆从四川分离出来设立直辖 市),也有县级层面的调整(撤县设市、 撤县设区等)更有乡镇甚至村庄大规模 的拆分和合并。
优点
“郊区县(市)为了抢占中心城区本身所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在城市区域中的 正常支配地位,降低开发成本,由此扭曲了本来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竞 争机制,降低了城市地域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中心城区“摊大饼”式 开发。

撤县设市 热潮涌动

撤县设市 热潮涌动

撤县设市热潮涌动作者:来源:《畅谈》2019年第18期8月7日,山东聊城市茌平撤县设区正式官宣,以原茌平县行政区域为茌平区行政区域,茌平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街道中心街5226号。

8月16日上午,“四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援引自四川省政府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射洪县,设立县级射洪市,以原射洪县的行政区域为射洪市的行政区域,射洪市人民政府驻子昂街道人民街106号。

射洪市由四川省直辖,遂宁市代管。

从“县”到“市”、到“区”,虽然管辖区域没变,人口也没变,但升级后以其特享的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远胜于普通县域。

从新型城镇化来看,撤县设市、撤县设区与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关联。

从县域层面上看,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是县域经济发展探索的一种模式。

不但可以促进县域人口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调整,原有行政管理的内容、生态、模式都会发生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以来,已有陕西子长、湖南邵东、安徽广德、黑龙江嫩江、四川射洪5县宣布撤县设市获批,江西上饶、山东茌平、河南淮阳、广西田阳4县宣布撤县设区获批。

在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序开展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可谓正逢其时。

国家发展有现实需要,地方政府有普遍热情,进城人口可直接受益。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從宏观层面看,大城市要减负、中小城市要发展,根本出路在城市功能均衡化、人口分布合理化,如此才能让城市格局更健康。

对地方而言,有序将符合条件的地方“县改市(区)”,既可以通过扩权激发县域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活力,也有利于地方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吸引更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推动优质资源向中小城市集聚。

撤县设市,最直观的就是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发展转变为以城市为主的市域发展。

县归地级市直管,县级市则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政府只是代管。

隶属的层次不一样,行政管理的权限也不一样,市的权限必然会更大,优惠政策也会多一点。

撤县设市将会给“市民”带来怎样影响?

撤县设市将会给“市民”带来怎样影响?
为市 。
党 国 英 :最 近 国 务 院批 准 了几 个 地 方 的 县 改 市 。我 国 设 市 的标 准 比一 些 发 达 国 家要 高许 多 即使 按 照 我 国 的 高 的标 准 , 很 多县 已经 达到 了 但实
撤 县设 市 带 来 的 是 建 设水 平 的 提
有 高水 平 的苍
的事
设 市反 而会 会: 党国英 :
发展 产 生影
的改 革 , 应该 有 更全 面的 通 盘 考 虑 县 改 市 以后 ,按 照 国 家城 市 的 标 准 建 设
居 民点 , 可 以提 高 居 民点 的 发 展 水 平 ,
对 当地 经济发展是 有好 处的 。我 们寄
希 望 于 系统 改 革 要 求 下 ,对 设 市 的 标
准进行 更新 , 只要 不 是 农 业 居 民 点 , 只 要 人 口 主 体 不 是 农 户 ,集 中度 达 到 一
全可 以通过 西
来 解 决 这 个
能 自行 盲 目j 积、 、不能 随 意
从 县 到 市 ,小 仅 仪 是 一 个 名 字 的 变化 , 翅会 带来 经 济 、 社 会 多 方 面 的 影 响 和 变 化 。 中 旧社 科 院 农 村 发 展 研 究 所 研 究 院 党 国英 认 为 ,从 推 进 我 国 城
定 的程 度 , 都 可 以改 成 市 。我 理 解 要 从 国 家城 市 化 水 平 越 来 越 高这 个 长 期 的
趋 势上来把握“ 撤 县设 市” 这 个工作 的 意 义
突破 国 家有 ; 如 果 这 些 方
应 该 问题 不 大 业 也 容 易发
市化 的角度来说 , 家应该制 定更加 合理 的体制机制 ,让更多 的县能够变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

中国最新设立县级市标准和新老设市标准对比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5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12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

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地60%。

2、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0亿元,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8000元;财政收入不少于3亿元,或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600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经重达到75%以上。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建设、地名标志、邮电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5%,有较好的供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25平方米(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5%)。

4、全县乡镇总数中的镇的数量不低于60%。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00人至350人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10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8万人。

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55%。

2、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40亿元,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000元;财政收入不少于2亿元,或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500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建设、地名标志、邮电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有较好的供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2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0%)。

4、全县乡镇总数中镇的数量不低于60%。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00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标准,可撤县设市: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总人口不低于8万人,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6万人。

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50%。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考量背景与深远价值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考量背景与深远价值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考量背景与深远价值作者:华林甫来源:《人民论坛》2022年第18期【关键词】撤县建市撤县设区县级政区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K928.2 【文献标识码】A行政区划是大政国基,是国家实行空间治理和行政管理的基础单元。

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成为国家对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最新重大决策。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历程,自市领导县体制确立以来,撤县建市设区均与各个时期国家的战略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总的趋势而言,“县”越来越少,县级市与市辖区逐年增多,从县域变成县级市、再变成市辖区,成了不少县域通常发展的历程。

事实上,2013年稍稍放开撤县建市、撤县(市)设区审批后,很多地级市就积极推动所辖县撤县建市或撤县(市)设区。

2017-2021年的短短5年间,就有74地完成撤县建市或改区。

“撤县建市设区”给城镇发展带来的影响巨大,直接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

县级政区在我国政区层级结构中承上启下,在政区演替过程中承古接今,其合理设置与调整优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行政管理的成效,当前提出的“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具有深刻的战略考量背景与深远价值。

撤县建市设区,由撤县建市、撤县(市)设区两部分组成。

撤县建市的历史演进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78-1985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已设立92个县级市,当时主要采取“切块设市”的模式,1978-1982年设立的54个市中,“切块设市”占74.1%,但因“切块设市”存在诸多弊端,“整县改市”逐渐成为主流的建市模式。

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常熟县,设立县级常熟市,常熟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首个获批的县级市,自此撤县建市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启动。

撤县改市的冲动从何而来

撤县改市的冲动从何而来

作者: 罗天昊
出版物刊名: 领导科学
页码: 21-2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2期
主题词: 县改市;相对优势;行政级别;官员;官场;资源
摘要:近期,全国兴起一场撤县改市热潮,据闻有130多个县在谋求改市。

撤县改市,存在多种利益。

首先得利的,就是当地官员。

撤县改市,名义上级别不变,但是现实中,由县改为市的地方,往往暗藏机关。

事实上,地方的行政级别升半格,其地方首脑往往会配置为副厅级。

通过改市提高官阶,乃是官场捷径。

由此,撤县改市,激发了当地政府的巨大热情,可以使大批官员无形中自动升级,地方官场从上到下无不支持设市。

同时,撤县改市,可以获得相对优势的资源。

县与市,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改为市之后,在争取政策、项目、资源的支持上,拥有天然的优势。

严控撤县背后的考量

严控撤县背后的考量

协办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委宣传部严控撤县背后的考量撤县风潮,从“慎重”到陡然收紧。

而且,收紧的力度很大。

其一,控制变“严”;其二,“严控”的面从2021年单纯的“撤县设区”扩大到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撤县建市设区”,即“撤县建市”也被“严控”;其三,撤市改区也进入“慎重从严”之列。

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协调”仅次于“创新”,居于第二位。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站在宏大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严控撤县”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意义。

或许,一个转折点已经到来。

县域经济,或将被赋予更大的国家重任。

DOI:10.16625/ki.51-1752/f.2022.05.007大城市不能无限扩张“天子畿内,县也。

”《说文》中的一段话,道出了县域之重。

当年,距周天子所在的都城遥远的外“悬”食邑叫“县”,甚至,这时的县比郡还大:“千里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

直至秦时郡县制以郡统县,县的行政制度沿袭至今。

至今,城市剧变,尤其是农民进城,我国的城镇化率一路上涨。

新发布的“七普”人口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城镇人口占比49.68%,到2020年10年间增长了14.21个百分点,达到63.89%。

这意味着,我国有超过9亿人口生活在城镇。

这催生了我国以省会为代表的大城市迅速扩张。

一些前沿观察OBSERV ATION强省省会城市,如成都市,城区人口已超过1000万人,加上新扩区的人口,成都城镇人口已达到1539.8万人。

城镇还在扩张。

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距全球中高收入经济体65.2%的占比仅一步之遥。

不出意外,2022年末便将超过。

大城市地域及人口的无限扩张,意味着县域将持续失血。

随着城市不断变大变强,县的数量持续减少。

民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有1464个县,到2019年末已缩减至1323个县,10年全国撤销141个县,平均每年减少14个县。

工作心得:撤县设市能推动经济增长吗(最新)

工作心得:撤县设市能推动经济增长吗(最新)

(精)工作心得:撤县设市能推动经济增长吗(最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以切块设市为主,城市只管辖城区,城市和乡村在区划上是分离的。

1980年浙江省启动“整县设市”试点,1983年民政部公布了“县改市”标准,此后“整县设市”逐渐成为我国设市的主要模式,城市也不再单单管理城市区域,同时还要管辖着农村。

我国撤县设市经历了两个较快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3—1988年,六年间新设县级市192个,其中整县设市174个,切块设市18个。

1992—1996年,撤县设市又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全国共设立县级市189个,其中整县设市185个。

1997年中央发文暂停撤县设市工作,撤县设市工作进入低谷。

撤县设市政策实施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在社会各界有不同认识,近期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

考虑数据获取等多方因素,我们选择1994—1997年期间撤县设立的市,剔除此后又撤市设区的情况,共计有84个样本,对样本撤县设市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为了反映撤县设市政策实施效果,我们为每个样本选择一个参照系,参照系尽量与样本选择在同一地级市,且此前经济发展速度相似,并在此期间未发生区划调整行为。

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一、撤县设市对经济发展激励效果不明显我们分别比较设市后5年(中短期)和5—10年(中长期)样本与参照系的经济发展速度,由于GDP数据缺失,对1994年设市样本5年内以工农总产值数据进行替代,其后的经济发展使用GDP数据。

1、中短期经济激励效果未显现在设市后中短期(调整后5年),新设市与参照系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1994年设市的44个样本中,只有1个样本年均经济增速显著快于参照系县,36个样本未出现明显差异,且有6个样本城市显著慢于参照系县。

图1 中短期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对比(1994年样本)对1995—1997年撤县设市的40个样本,我们使用1997—2000年GDP 增长速度反映中短期效果,结果同样不显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