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078-2015
安全专篇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规程》(2016);
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
4.《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2009);
5.《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
6.《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
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8.《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9.《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
11.《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810-2012);
1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3.《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14.《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1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1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规范》(AQ1020-2006);
17.《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标准》(AQ1021-2006);
18.《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19.《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2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安全管理规范》(AQ1029-2007);
21.《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
gb51078-2015
Gb51078-2015-摘录是煤矿防火设计规范的通用 1.0.1(GB51078-2015)。制定本规范是为了规范煤矿的防火设计,预防和减少火灾隐患,并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煤矿的咨询设计阶段的地下消防设计。1.0.3煤矿的防火设计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处理的原则,以达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1.0.4除本规范外,煤矿的防火设计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煤的自然燃烧倾向固有特性是煤在室温下的氧化能力。2.1.2在某些条件下的自燃时间,即从与空气接触到煤自燃的时间。2.1.3外部火灾是由明火,爆破,电流短路,摩擦和其他外部火源引起的。2.1.4内部火灾是由于煤或其他易燃材料自身的氧化和储热引起的燃烧。2.1.5阻聚剂阻聚剂用于防止煤氧化和自燃的化学试剂。2.1.6灌浆灌浆是指使用浆料输送设备将浆料输送到防火或灭火场所的操作。2.1.7土壤(灰分)与水的比例防火泥浆中固体物质的自然积累量与水量之比。2.1.8防火门是防止地下火势蔓延并控制气流的安全装置。2.1.9具有自燃性的采煤工作面的三个区域,从顶部切割线到采空区形成三个冷却区域(冷却区域),氧化区域和窒息区域。2.1.10临界氧气浓度采空区空气中的最高氧气浓度,可防止煤炭自燃。2.1.11预防惰化指标。2.1.12惰化指数,用于完全熄灭火源且不再重新燃烧的临界氧浓度。2.1.13开放式注氮。2.1.14密封式注氮为了控制火灾或防止瓦斯爆炸,应先关闭火或瓦斯聚集区域,然后再注入氮气。2.1.15三相泡沫三相泡沫在浆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泡剂,并引入气源使浆液发泡,从而
gb51078-2015
Gb51078-2015-摘录是煤矿防火设计规范的通用 1.0.1(GB51078-2015)。制定本规范是为了规范煤矿的防火设计,预防和减少火灾隐患,并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煤矿的咨询设计阶段的地下消防设计。1.0.3煤矿的防火设计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处理的原则,以达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1.0.4除本规范外,煤矿的防火设计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煤的自然燃烧倾向固有特性是煤在室温下的氧化能力。2.1.2在某些条件下的自燃时间,即从与空气接触到煤自燃的时间。2.1.3外部火灾是由明火,爆破,电流短路,摩擦和其他外部火源引起的。2.1.4内部火灾是由于煤或其他易燃材料自身的氧化和储热引起的燃烧。2.1.5阻聚剂阻聚剂用于防止煤氧化和自燃的化学试剂。2.1.6灌浆灌浆是指使用浆料输送设备将浆料输送到防火或灭火场所的操作。2.1.7土壤(灰分)与水的比例防火泥浆中固体物质的自然积累量与水量之比。2.1.8防火门是防止地下火势蔓延并控制气流的安全装置。2.1.9具有自燃性的采煤工作面的三个区域,从顶部切割线到采空区形成三个冷却区域(冷却区域),氧化区域和窒息区域。2.1.10临界氧气浓度采空区空气中的最高氧气浓度,可防止煤炭自燃。2.1.11预防惰化指标。2.1.12惰化程度指数完全熄灭火源且不再重新燃烧的临界氧浓度。2.1.13开放式注氮。2.1.14密封式注氮为了控制火势或防止瓦斯爆炸,应先关闭火或瓦斯积聚区,然后再注入氮气。2.1.15三相泡沫三相泡沫在浆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泡剂,并引入气源使浆液发泡,从而形
消防标准清单表(超全)
附件1
消防体系标准明细表
—18―
—21——
-22 -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4—
——35——
-37-
-38-
-39 一
-40——
-41
-42 ~
-43——
川应急函【2019】274号附件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技术要求
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普查技术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普查工作的政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 2019 年煤矿 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应急[2019]36 号)相关要求, 进一步规范全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根据《煤 矿安全规程》(2016)、《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及相关技 术规程、规范、规定,结合全省煤矿事故案例、当前煤矿隐 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制定本要求。
3
第二章 分则 第一节 采空区、老窑(井筒) 一、工作目标 (一)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形成时间、积水状况等, 并将相关信息标绘在矿井充水性图等图件上,建立煤矿和周 边采空区资料台账。 (二)收集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 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三)定量计算采空区、老窑(井筒)的积水量,定性 评价采空区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威胁程度。 二、工作手段 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调查访问、野外踏勘、物探、钻探、 化探。 (一)采空区普查内容 1.收集采矿、地质和水文地质方面的相关资料、基本 查清采空区的位置、开采深度、顶板垮落情况、积水情况、 着火情况、开采厚度、开采年限、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式 等,评判采空区对生产区域的影响。 2.调查地表裂隙、陷落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面塌 陷坑、台阶、裂缝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及延伸方向等。 3.根据调查区的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判断采空区的赋存 特征及地层纵向上的物性变化特征,选择有效的物探探查方
《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 GB51078-2015》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清单
消火阀门立柱 消火水龙带 多用消火水枪
变径管节
喷嘴 分流管 集流管 垫圈 钢管 胶管 管钳子 接管工具
––
与井下洒水管快速 接头匹配 与井下洒水管快速 接头匹配 与井下洒水管快速 接头匹配 –– –– –– 适用于井下各种消 防管路 KJ-20-46 长20m 高度4m 9L 7kg 8kg 与井下洒水管快速 接头匹配 500ml
38
矿车
1t或1.5t标准矿车
辆
8
8
8
材料库清单
备注
直流+喷雾 根据井下不 同管径逐级 配备
根据井下不 同管径分别 配备
管件维修安 装
硫酸钠溶液
硫酸氢钠溶 液
采用轨道运 输的矿井配 备。综采配 1.5t,普采及 炮采配1.5t
25 500 4 500 2 2 5 2 200 500 5000 3 2 5 20 2 5 1 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灭火岩粉 石棉毯 风筒布 水泥 石灰 安全带 绳梯 镀锌钢丝绳 麻袋或塑料纺 织袋 砖 砂子 圆木 木板 铁钉 斧头 平板锨 手动水泵 水桶
个 个 个 个 套 m m
把 套 根 副 个 个 个 个 个
10
28 3 2 50 600 600 2 2 2 1 15 6 6 2 15
2015建设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年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200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防灭火系统(注浆、注氮相关计算)
一、注浆系统
1、注浆量计算
w c h 1 ()M HLNt
GW Q δρ+= 式中:Q k —矿井灌浆量(m 3/h );
n—同时灌浆工作面数;
Q w —回采工作面灌浆量(m 3/h );
G—工作面日产量,
W—工作面灌浆宽度,均取100m ;
h—灌浆材料覆盖厚度,均取0.15m ;
δ—灰水比倒数,取3;
M—浆液制成率,应取0.9;
ρc —煤的密度,
H—工作面总回采高度,
L—工作面长度;
N—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取1.0;
t—灌浆时间,取8h/d 。
2、输桨管道临界直径的计算:
根据《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 51078-2015,按下式计算输桨管道临界直径:
D 1=(0.9158×Q/3600×π)24/53(αλ/g 11/8)8/53[(ρs -ρ) ρm /(ρm -ρ) (ρs -ρm )Δ3ω]2/53 式中:D 1—临界直径(mm );
Q -管道通过的流量
α-固体颗粒的抑紊减阻系数,取0.9;
λ-水的摩阻系数,取0.0237;
g -重力加速度(m/s 2)
ρs -灌浆材料真密度(粘土),取2.7t/m 3;
ρ-水内的密度,t/m3;
ρm-浆液的密度,1.182t/m3;
Δ-注浆管道当量粗糙度,取0.000046(m);
ω-颗粒平均自由沉降速度,取0.005m/s;
计算得:
。
2、壁厚计算
管道壁厚计算参照《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第8.1.2条的壁厚计算公式计算:
δ≥δj+2.5,δj=Pdγ/2[σ]φ
其中:
2.5为考虑制造壁厚公差及腐蚀裕度的附加值,mm;
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完整版)
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
一、外因火灾预防
(一)一般性防火措施
1.主、副斜井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井下机电设
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
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2.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
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
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者
硐室内。
3.井下各机电硐室、变(配)电点、车场、皮带机转载点应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4.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 m设支管和阀门,在胶带输送机的巷道中,消防洒水管路应每隔50 m设置支管和阀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49条、第644条规定。
5.井下胶带输送机均要使用良好的综合保护装置,设专人维护,要清净浮煤,保证托辊的正常运转,防止跑偏、托辊损坏产生摩擦
发热起火,严禁皮带重载启动和托运大块煤。胶带输送机禁止在井
下使用角磨机打磨,进行包胶,防止产生火花。机电管理部必须制
定皮带运输的防止机械火灾措施,并落实使用单位严格执行。符合《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规定要求。
6.井下所有皮带必须采用有安全合格证的阻燃皮带。
7.进风井巷应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必须能达到关闭时严密,开
启时不阻碍运输和行人,还必须配备足够的快速封闭材料。
8.井口或各主扇房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铝合金铅含量标准
铝合金铅含量标准
铝合金是由铝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铝合金中含有少量的铅元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铅是一种有毒物质,能够累积在人体内引起中毒。铅中毒会导致神经、肝脏、肾脏、血液等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对于孕妇和儿童的影响更大。因此,在生产和使用铝合金时,需要严格控制其中的铅含量,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目前,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限制铝合金中铅的含量。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铝合金中铅含量的标准和规定:
1.欧洲标准EN 573-3:对一些常用的铝合金牌号,铅含量的允许范围为0.05%-0.3%。
2.中国标准GB/T 3190-201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规定,对一些常用的铝合金牌号,铅含量的允许范围为0.001%-0.005%不等。
3.美国标准ASTM B917-08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用途的铝合金,铅含量不得超过0.1%。
以上标准虽然有所差别,但都明确规定了铝合金中铅含量的最大限制值,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铝合金中的铅含量不仅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还与生产工艺和管控质量等方面有关。因此,在生产和使用铝合金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监测和控制其中的铅含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对于铝合金中铅的含量,各国和国际组织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生产企业应该认真执行这些标准和规定,采取最大的措施,确保铝合金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广大用户也应该选择合格的铝合金产品,避免对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除了以上所述的铝合金中铅含量标准,还有一些相关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方法有AA法、ICP 法、EDXRF法和LIBS法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测量的
防灭火管理制度
防灭火管理制度
第一节矿井防灭火管理一般要求
第一百八十五条总经理和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本矿井的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好井上、下防火措施。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计划,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单位财务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矿井防灭火规划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防止井口地面火灾危害井下安全的措施;
(二)各种外源火灾的防灭火措施;
(三)自燃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
(四)现有火区的管理和灭火措施;
(五)在火区周围进行生产活动的安全措施;
(六)发生火灾时的通风应变措施;
(七)发生火灾时的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防止灾情扩大的措施;
(八)发生火灾时的矿工自救和救灾措施。
第一百八十六条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
消防管路的下列地点必须设置三通和阀门:
(一)所有立井井口;
(二)井底车场附近的主要硐室内;
(三)井底车场、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上、下山、工作面顺槽等每隔100m处;
(四)带式输送机巷道每隔50m处,皮带机头、机尾附近15m以内;
(五)其它易发生火灾的地点。
三通和阀门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检修,必须有明显易辨的标志,其出水口方向禁止朝向电气设备。
第一百八十七条防火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进风井口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
(二)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铁门。
铝合金标准
铝合金标准
铝合金标准是指对于铝及铝合金材料和制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试验规程和质量评定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铝合金标准:
1. GB/T 3190-2010《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和要求。
2. GB/T 3199-2018《铝及铝合金铸件》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铸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试验规程。
3. GB/T 3880-2018《铝及铝合金板、带、箔》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试验规程。
4. GB/T 5237-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
该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试验规程。
5. GB/T 6892-2015《铝及铝合金挤压材料和型材》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挤压材料和型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试验规程。
上述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国际上还有一些国际标准组织的铝合金标准,如美国标准化协会(ASTM)的铝合金标准、国际铝协会(IAI)的铝合金标准等。
总之,铝合金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铝及铝合金材料和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和保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废止的相关强制性条文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
废止的相关强制性条文
现批准的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编号为GB 55037-2022,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第3.2.2、3.2.3、3.2.4、3.2.7、3.2.9、3.2.15、3.3.1、3.3.2、3.3.4、3.3.5、3.3.6(2)、3.3.8、3.3.9、3.4.1、3.4.2、3.4.4、3.4.9、3.5.1、3.5.2、3.6.2、3.6.6、3.6.8、3.6.11、3.6.12、3.7.2、3.7.3、3.7.6、3.8.2、3.8.3、
3.8.7、
4.1.2、4.1.3、4.2.1、4.2.2、4.2.3、4.2.5(3、4、5、6)、4.3.1、
4.3.2、4.3.3、4.3.8、4.4.1、4.4.2、4.4.5、
5.1.3、5.1.3A、5.1.4、5.2.2、
5.2.6、5.3.1、5.3.2、5.3.4、5.3.5、5.4.2、5.4.3、5.4.4(1、2、3、4)、5.4.4B、5.4.5、5.4.6、5.4.9(1、4、5、6)、5.4.10(1、2)、5.4.11、5.4.12、5.4.13(2、3、4、5、6)、5.4.15(1、2)、5.4.17(1、2、3、4、5)、5.5.8、5.5.12、5.5.13、5.5.15、5.5.16(1)、5.5.17、5.5.18、5.5.21(1、2、3、4)、5.5.23、5.5.24、5.5.25、5.5.26、5.5.29、5.5.30、5.5.31、
gb51078-2015
3.1.1 煤矿必须建立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并应装设反风设施。
3.1.3 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3.1.4 井巷支护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风井筒、回风井筒、主要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井筒与各水平的连接处、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及回风巷的连接处,以及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 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硐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砌筑。
3.2.1 井下电气系统防火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严禁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
3.2.4 井下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在有瓦斯抽采管路的巷道内,电缆与瓦斯抽采管路必须分挂在巷道两侧。
3.3.3 井下瓦斯抽采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泵站硐室必须独立通风。
4.1.2 矿井防火设计应采取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综合治理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或采用放顶煤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建立以灌浆为主的两种及以上综合防灭火系统,并必须建立火灾监测系统。
4.3.1 采空区注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应小于97%。
2 注氮后采空区惰化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惰化氧浓度不应大于煤自燃临界氧浓度,且含氧量不得大于7%;
2)惰化灭火氧浓度不应大于3%;
3)惰化抑制瓦斯爆炸氧浓度应小于12%。
5.2.1 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时,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必须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51078-2015——节选
即《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
1 总则
1.0.1 为规范煤炭矿井防火设计,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煤矿咨询和设计阶段的井下防火设计。
1.0.3 煤炭矿井防火设计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煤炭矿井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煤的自燃倾向性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nd-ency
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2.1.2 自然发火期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在一定条件下,煤从接触空气到自燃所经过的时间。
2.1.3 外因火灾external fire
由明火、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
2.1.4 内因火灾spontaneous fire
由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质自身氧化蓄热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
灾。
2.1.5 阻化剂retarder
阻止煤炭氧化自燃的化学药剂。
2.1.6 灌浆grouting
用输浆设备将泥浆送到防火或灭火地点的作业。
2.1.7 土(灰)水比ratio of clay to water
防灭火浆液中固体材料自然堆积体积与水体积之比。
2.1.8 防火门fire-proof door
防止井下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设施。
2.1.9 自然发火三带three zones of coal
采煤工作面由切顶线向采空区方向形成的散热带(冷却带)、氧化带和窒息带。
2.1.10 临界氧浓度critical oxygen concentration
采空区空气中使煤炭不能发生自燃的最高氧气浓度。
2.1.11 惰化防火指标inertion index for prevention 煤的防火临界氧气浓度。
2.1.12 惰化灭火指标inertion index for extingishment 彻底扑灭火源并不再复燃的临界氧气浓度。
2.1.13 开放式注氮open type of nitrogen injection 在需要注氮的区域未封闭时注氮。
2.1.14 封闭式注氮seal type of nitrogen injection 为控制火情或防止瓦斯爆炸,将发生火灾或积聚瓦斯的区域
先封闭后再注氮。
2.1.15 三相泡沫three-phase foam
在浆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泡剂并引入气源,使浆液发泡,进而形成集气、液、固三相于一体的泡沫防灭火材料。
2.1.16 发泡剂foaming agent
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发泡的物质。
2.1.17 发泡器foam maker
将引入气源和含发泡剂的浆液充分混合而发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