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地理环.doc
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
第2题,市图可知, 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利;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l.D 2.C(2017 •河南六校联考)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III)、次适宜区(II)、不适宜区(I)区划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B. 土壤C.市场D. 水源4. I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弱B. 降水少C.多大风D. 低温冻害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第4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I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答案:3. A 4. D(2017・齐齐哈尔质检)读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完成5〜6题。
7 600-年等降水最线(mm)小、1刀气温代)甲乙5.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发展的产业是()A.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B.甲渔业,乙商品谷物农业C.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D.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6.黄河谷地、湼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A.东部冬季市场B.东部夏季市场C.本地夏季市场D.本地冬季市场解析:笫5题,根据图中水系形状特征判断,甲区域为洞庭湖流域,乙区域是青藏高原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鲁教版
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易错提醒] 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易错提醒] 西北地区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2018·山西太原期末)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四种。
以下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四类荒漠化比重表,读表完成1~2题。
1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下列措施对该省级行政区荒漠化防治最有效的是( )A.禁止采矿B.建设防护林C.实施封沙禁牧D.实施生态移民答案1.D 2.B(2019·四川绵阳一诊)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是客观评价由降雨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重庆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和中部丘陵、低山为主,东部靠大巴山、武陵山山脉,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如图 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 高度。 (2)综合图(如图 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地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 意图,应借助于 GPS 和 GIS 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 GPS 和 GIS。
第三十六页,共43页。
【例】 (经典再现)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 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答案:A
第十五页,共43页。
4.(经典再现)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②估测粮食产量 ③跟踪
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六页,共43页。
解析: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信息,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信息对比, 反映地理事物的性质和范围的变化。跟踪产品流向利用的是 GPS 技 术。
第三部分(bù fen)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与区域发展
学案3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yánjiū)中的应用
第一页,共43页。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yáogǎn)(RS)的应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页,共43页。
考法一 遥感图像判读及应用 1.(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第九页,共43页。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干燥谷中有冰层厚达数米的盐湖。
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温度却高达25 ℃,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解析:第1题,南极洲夏季时,昼很长,阳光透过冰层,使下面的湖水升温,数米厚的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加上冰层产生逆辐射,冰层下的“温室效应”显著,水温较高,选项C正确。
第2题,南极洲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该地为干燥地区,没有冰雪覆盖,基本无冰川作用。
7月是南极洲冬季,气温很低,无法看到“血瀑布”现象。
南极洲风力大,麦克默多干燥谷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在风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沙丘,选项D正确。
答案:1.C 2.D(2018·赣州十四校联考)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
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
读表回答3~5题。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出地4.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我国棉花主产区B.我国重要商品粮产区C.水能丰富地区D.西电东送输出地5.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考总复习·地理
基础全面通关
一、区域特征与区域划分 1.概念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 的 _空__间__单__位___。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 _区__位__特__征___,以及一定面积、形状和 __边__界____。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 __过__渡____ 性质,如干湿地区。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总复习·地理
备考指津
思维体系
高考总复习·地理
素养定位 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文字材料,探讨地理环境对区 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示意图或区域要素分布图,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 说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或其他定位导航设备,学会识别遥感 影像,能根据GIS图层分析功能区布局条件。
高考总复习·地理
(3)程序:信息源→□60数__据__处__理___→数据库→□61 _空__间__分__析__→表达。
GIS 通 过 采 取 数 据 库 的 形 式 来 存 储 空 间 数 据 , 在 数 据 库 中 采 用 了 “分层”技术,即将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层和图层 之间根据空间位置来建立联系,即不论哪一层数据,其都对应着相应的 位置,通过位置和其他层数据联系起来。
高考总复习·地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36 地__表__物__体__进行远距离的□37 _感__知___。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38 电__磁__波__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教师用书:第十三单元 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PDF版含答案
������������������������������������������������������������������������������������������������������������������������������������������������������������������������������������������������������������������������������������������������������������������������������������������������������������������������������������
第十三单元㊀ 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
㊀3
续表
������������������������������������������������������������������������������������������������������������������������������������������������������������������
美大陆中心部分,但在南美洲却出现在大陆东岸, 即阿根廷大西
50ʎN 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
考点四㊀ 森林㊁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 森林的环境效益
㊀ ㊀ 1. 森林资源的作用㊁分布 土流失的作用; 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起到涵养水源㊁ 保持水土㊁ 减少水 在干旱㊁半干旱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2) 世界森林的分布 在城市中:起到净化空气㊁美化环境㊁吸烟除尘等作用㊂
类型 农业 农作物 熟制
水田耕作业㊁水产业 水稻㊁油菜㊁棉花 一年两熟至三熟 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 从 国内外 运 入 矿 产 资 源 发 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 由。
[图形解读]
[尝试解题]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 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 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 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①航运 ②发电 ③防洪 ④灌溉 ⑤拦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渔梁古镇的兴起是因为( )
A.古镇附近水域港阔水深
B.古镇上游通航能力提高
C.古镇成为货物转运的节点
D.古镇属于水陆交通枢纽
解析:第 1 题,渔梁坝较为平缓,可蓄上游来水,可泄流向下 游的水,起到防洪、灌溉作用;坝体平缓,对行舟、放筏可兼 而有利;没有发电和拦沙功能。选 C。第 2 题,渔梁古镇位于 新安江主要支流练江沿岸,是古代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 路,成为货物转运的节点,水运交通便利。选 C。 答案:1.C 2.C
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
晚期 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 三、二、一
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
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法体验] 考法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7·重庆模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❶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 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❷图。读图,回答 1~2 题。
考点一
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
考点一
考点二
[问题探究]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松嫩平原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 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干燥谷中有冰层厚达数米的盐湖。
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温度却高达25 ℃,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解析:第1题,南极洲夏季时,昼很长,阳光透过冰层,使下面的湖水升温,数米厚的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加上冰层产生逆辐射,冰层下的“温室效应”显著,水温较高,选项C正确。
第2题,南极洲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该地为干燥地区,没有冰雪覆盖,基本无冰川作用。
7月是南极洲冬季,气温很低,无法看到“血瀑布”现象。
南极洲风力大,麦克默多干燥谷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在风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沙丘,选项D正确。
答案:1.C 2.D(2018·赣州十四校联考)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
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
读表回答3~5题。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出地4.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我国棉花主产区B.我国重要商品粮产区C.水能丰富地区D.西电东送输出地5.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章末归纳提升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题型分析
新课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考
查,如地理实验题、地理探究题,实验探究型综合题的设计
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又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主 要表现为三大类型: (1) 地理实验类: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验证某种 地理现象或原理。如:热力环流原理;温室效应原理;水循
环原理等。
(2)地理探究类:根据有关材料和图表进行分析、探
究。如:土地利用方案的比较分析;城市规划方案的比
较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研究;城市水污染的调查 研究等。 (3)地理应用类:主要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如:海岛上缺水,怎样获取少量的淡水;在野外如
何定方向;测定当地经纬度;楼间距计算;太阳能热水
度,它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能考查地理知识和能力,近 几年,上海、北京、江苏、山东、天津等地都相继设置了该 类题目。因此,考生要掌握这类题的考查角度及其解题方 法。
2.解题指导
考生在平时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出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熟知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即确定
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探索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讨论研 究结果。了解研究性学习中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探究计 划一般包括研究目标、探究问题、探究方法、成果形式 ( 调 查报告、专题论文 ) 等;探究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访问、 问卷调查、观察法、实地考察等。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认 真读题、审题,领会试题要求,明确命题意图,然后,使用 科学、规范、严谨、简练的地理术语进行答案的整理。
位于河口的盐碱荒地上,临近渤海,有丰富的水资源、海产资
源、盐碱荒地。沿海地区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涉及 新加坡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知识。太阳能、风能的分布与气候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②可变性即有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边界,有的边界 ___过__渡______性质,如森林和草原之间是逐步过渡的。 ③_差__异__性______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 ④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个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 相互制约的关系。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如下表所示: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过程 (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 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 域地理位置。
(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 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 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对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 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 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 分析。
4.(2016·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 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解析:要注意材料中有“登上大别山主峰……‘山之南 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从大别山所在地理位置及 南北坡的气温不同等角度分析。 答案: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 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1)自然要素差异分析
要素
关键词
满分术语
位于××半球;位于××纬度
纬度位置、海
地理
(或××带);距海较远(近);
陆位置、相对
位置
于××大陆××部、××大洋
位置
××岸
要素
关键词
满分术语
气候类型、气 位于××半球,夏季××,冬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地理信.doc
第二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2017 •武汉调研)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
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
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对骑行。
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据此完成1〜2 题。
1.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稈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RS GPSB. GPS GISC. RS GIS D・ GIS BDS2.共亭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③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④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PS和G1S。
第2题,共享单车主要是为城市居民的“短途111行”提供便利,故不会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幅下降,则③错误,故D正确。
答案:l.B 2.D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完成3〜4题。
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波长/微米i x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波长0.005 0.40.76 1.53. 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A. 红外线B. X光C. 可见光D.紫外线4. 利用图示信息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A. 判断水域状况B.制定绿化方案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类型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为0.6左右,读图可知,屈于可见光 波段。
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率不同,据此可直接判断 土地类型。
答案:3. C 4. D5. 地理位置服务(LBS )指的是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八的实际 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给用户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新人教版(2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十六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回答1~2题。
1.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B.风力沉积作用C.向斜谷地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图示引水隧洞穿越山区,采用井渠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施工难度,且有利于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实现自流.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
第2题,结合渭水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答案:1.D 2.D(2018·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3~5题。
3.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环境、科技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4.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5.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解析:第3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干燥谷中有冰层厚达数米的盐湖。
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温度却高达25 ℃,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解析:第1题,南极洲夏季时,昼很长,阳光透过冰层,使下面的湖水升温,数米厚的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加上冰层产生逆辐射,冰层下的“温室效应”显著,水温较高,选项C正确。
第2题,南极洲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该地为干燥地区,没有冰雪覆盖,基本无冰川作用。
7月是南极洲冬季,气温很低,无法看到“血瀑布”现象。
南极洲风力大,麦克默多干燥谷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在风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沙丘,选项D正确。
答案:1.C 2.D(2018·赣州十四校联考)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
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
读表回答3~5题。
3.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出地4.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我国棉花主产区B.我国重要商品粮产区C.水能丰富地区D.西电东送输出地5.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
结合选项分析,东部地区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
第4题,读表可知,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共同的特征根据提供的选项内容只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第5题,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人口流入东部地区,原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
答案:3.C 4.B 5.A(2018·湖南东部六校期中)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南昌是江西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读下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7.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6题,光伏产业的发展要依托科技,而生态“蓝肺”区不具备科技优势。
第7题,昌九一体化利于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形成具有协作关系、紧密合作的整体,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注意昌九地区位于长江中游;省内局部的强化发展,不利于全省的均衡发展。
答案:6.D 7.A8.(2018·北京朝阳区一模)2014年8月我国“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 m。
该卫星采用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属于( )A.GIS B.GPSC.RS D.BDS解析:选C。
卫星对地观测采用的是遥感技术,简称RS。
9.(2018·中山联考)很多城市推出了“手机公交”App软件,可以在线查询公交车的到站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手机公交”功能的呈现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IS B.RS和GPSC.GIS和数字地球D.GPS和GIS解析:选D。
用“手机公交”App软件,一是查询到站的信息(定位功能),二是智能手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018·长沙模拟)下图为中缅油气管线局部示意图,它由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条管线组成。
它们穿越高山、河流,途经原始丛林区、喀斯特地貌区、地震活跃带,修建难度大。
完成10~11题。
10.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管线设计规划中主要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 )A.RS B.GISC.GPS D.SOS11.修建中缅油气管道对我国的地理意义是( )①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保证石油运输安全②通过收取石油过境费增加经济收入③利于近海、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④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推动西南经济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0题,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
中缅油气管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需要综合分析和评判,故选B。
第11题,修建中缅油气管道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和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保证;也能够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故选C。
答案:10.B 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8·福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6分)(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6分)(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6分)(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6分)解析:(1)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
(2)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狭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
(3)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
(4)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等角度分析。
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盖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易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13.(2018·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4)图中P处地势________(高/低)于Q处;土壤盐分________(高/低)于Q处,试分析原因。
(6分)解析:(1)R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
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可从海拔、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2)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3)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4)根据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
原因是P 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海拔较高,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位于沿海,Q地位于内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若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4)高低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