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实验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二实验报告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二旨在探究某一特定现象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来验证或者推论相关理论。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X现象,并且分析X现象与Y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 实验设计2.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了XXXX装置来模拟实验环境,并利用XX测量设备来获取相关数据。
2.2 实验步骤1) 步骤一:准备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设置相关参数。
2) 步骤二:开启实验装置,记录初始数据。
3) 步骤三:对实验环境进行一定的处理或者改变,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4)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采集足够的数据。
5) 步骤五: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X现象的特征是......通过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3.2 结果二对于不同的实验环境参数,我们发现X现象与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3.3 结果三进一步的实验数据表明......这与我们之前的推测相符,同时也与X 理论一致......4.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讨论一实验结果验证了X理论,并且揭示了X现象的某些特征......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X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4.2 讨论二实验中发现的X与Y之间的关联性,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进一步探究X与Y之间的机制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5. 结论通过实验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X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可重复性,验证了X理论的正确性。
5.2 结论二实验进一步揭示了X与Y之间的关联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6.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设计与实施,详细研究了X现象,并探究了X与Y 之间的关系。
大学计算机实验二实验报告
3) 添加应用程序桌面图标。点击开始,在菜单中点击“所有应用”,找到需要添加的应用, 直接按住该应用并拖到桌面空白处即可
4) 删除桌面图标。在需要删除的桌面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即可
二. 文件管理 1.隐藏文件或文件夹及显示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 1)对着需要隐藏的文件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窗口中单击“属性”。 2)在“常规”选项下找到“属性”单击“隐藏”点击“确定”,选择“将更改应用于此文件夹 、子文件夹和文件”后,点击“确定”即可。
1) 打开“开始”菜单,输入“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内选择“日期和时
间”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日期和时间选项卡”,更改日期、时间、时区后点击确定即可达 到更改日期、时间、时区的目的。
2) 也可在控制面板内选择“Internet 时间选项卡”,在弹出的对话框内勾选与“Internet 时间服 务器”同步,并且在服务器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第一个选项,点击确定即可
实验过程及内容: 一. 基础操作 1. 设置桌面背景 1) 在桌面的没有桌面图标的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点击“个性化”。
2) 单击“背景”。打开“背景”后,可以看见个性化设置背景。
3) 在下方的“最近使用的图像”中任意单击一张图片即可将桌面背景设置为此图片。
注:也可在第三步中点击“浏览照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做为桌面背景。 2. 调整计算机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3. 设置桌面图标 1) 添加文件或文件夹图标。鼠标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快捷方式的文件,选择“显示更多选项”,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发送到”,在弹出的新菜单中点击“桌面快捷方式”即可。 2) 添加系统图标。在设置中找到“个性化”选修卡,点击“主题”选项,点击“桌面图标设 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勾选需要的桌面图标点击确定即可完成设置。
实验2参考结果
实验2参考结果1.数据集BWGHT :(1) 做婴儿出生体重和母亲吸烟习惯之间的简单回归为:2ˆ119.08470.561508 (142.24) ( 4.03)0.0242 16.2 656bwghtcigs t R F n =-⋅=-===从结果可以看出,母亲怀孕期间平均每天多吸一颗烟,婴儿出生的体重平均会降低0.56盎司。
(2) 当cigs =0时,婴儿的预测出生体重为119.08盎司,当cigs=20(每天一包)时,婴儿的预测出生体重为107.8545盎司。
可见母亲每天吸一包烟对婴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3) 使用所有样本中前一半的观测值进行估计,与前面的结果比较如下:2ˆ119.08470.561508 (0.84) (0.14)0.0242 16.2 656bwght cigs se R F n =-⋅==== 2ˆ119.08470.561508 (1.11) (0.19)0.03 10.11 328bwghtcigs se R F n =-⋅==== 使用前一半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标准误均高于使用全部观测值得到的结果,这说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多,回归的标准误差会降低,这也说明了参数满足一致性和渐进正态分布的性质。
(4) 除了吸烟之外,高收入通常会使母亲得到更好的产前照顾和更好的营养,表达这一点的方程是012min bwght cigs fa c u βββ=+++,考虑2β的符号最可能为正。
(5) 一方面,高的收入会提高食物的消费水平,这样cigs 和faminc 可能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而而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中的母亲一般会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即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她们会更加了解自己吸烟会危害到孩子的健康,这样可能会控制自己吸烟的数量,因此cigs 和faminc 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从数据集中样本数据来看,两者的相关系数约为-0.173,因此可以认为两者呈现了一种负相关。
(6) 估计含有cigs 和faminc 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得到:2ˆ115.97840.50220.0996min (73.64) ( 3.55) (2.33)0.03 10.86 656bwghtcigs fa c t R F n =-⋅+⋅=-=== 当加入变量faminc 之后,吸烟对因变量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并不是十分明显。
实验2-1-答案
白盒测试用例练习
1.为以下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void DoWork (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 ( (x〉3)&&(z<10))
{ k=x*y-1;
j=sqrt(k);//语句块1
}
if ((x==4)||(y>5))
{
j=x*y+10;
}//语句块2
j=j%3; //语句块3
}
由这个流程图可以看出,该程序模块有4条不同的路径:
P1:(a-c—e)P2:(a-c-d)
P3:(a—b-e)P4:(a—b—d)
将里面的判定条件和过程记录如下:
判定条件M={x〉3 and z<10}
判定条件N={x=4 or y〉5}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也可以让测试用例测试路径P2和P3.相应的两组输入数据如下:
3、条件覆盖
对于M:x>3取真时T1,取假时F1;
z〈10取真时T2,取假时F2;
对于N:x=4取真时T3,取假时F3;
y>5取真时T4,取假时F4。
条件:x〉3,z〈10,x=4,y>5
条件:x〈=3,z>=10,x!=4,y〈=5
5、组合覆盖
条件组合
1)x>3,z〈10 2)x>3,z〉=10
3) x〈=3,z<10 4)x〈=3,z〉=10
5)x=4,y〉5 6)x=4,y<=5
6。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1)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72270 姓名刘江班级:02041703 实验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2实验报告
实验2实验报告在我们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实验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冒险,每一次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实验 2 的奇妙之旅。
这次实验的主题是关于具体实验主题。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实验,我们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老师提前给我们讲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让我们心里有了个底。
实验开始啦!我紧张又兴奋地摆弄着实验器材,就像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在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实验器材名称,眼睛紧紧盯着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出了差错。
旁边的小伙伴也都全神贯注,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我们紧张的呼吸声。
按照预定的步骤,我先进行了第一步操作。
这一步看起来简单,可真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我得控制好操作的关键因素,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稳住。
经过几次尝试,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步,心里不禁小小地欢呼了一下。
接下来的步骤越来越复杂,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在进行关键步骤名称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怎么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我想起老师说过的话:“遇到问题不要慌,要冷静思考。
”于是,我停下手中的动作,重新审视了一遍实验步骤,仔细观察了其他同学的操作,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原来是我在错误的具体方面上出了岔子。
找到问题所在后,我迅速调整,终于顺利地度过了这个难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和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停下自己的工作,一起出谋划策。
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也让我明白了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经过一番努力,实验终于接近尾声。
当看到最终的实验结果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实验成功啦!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细心,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
这就是我的实验 2 之旅,充满了挑战和收获。
实验二 答案
实验2 线性规划问题及对偶问题求解实验内容与答案提示:灵敏度分析设置方式:先在lingo菜单options里面设置general solver 的dual computation里面加上ranges然后在lingo菜单里面选range就行了注意lingo只能对线性的模型做灵敏度分析题1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美佳公司计划制造 I、II 两种家电产品。
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设备 A、B 的台时、调试时间、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 1-1 所示。
1.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其获取的利润最大。
max=2*x1+1*x2;5*x2<=15;6*x1+2*x2<=24;x1+x2<=5;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3.500000 0.000000X2 1.5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7.500000 0.0000003 0.000000 0.25000004 0.000000 0.50000002. 如果资源出租,资源出租的最低价格至少是多少(即每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是多少)。
min=15*y1+24*y2+5*y3;6*y2+y3>=2;5*y1+2*y2+y3>=1;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3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Y1 0.000000 7.500000Y2 0.2500000 0.000000Y3 0.5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0.000000 -3.5000003 0.000000 -1.5000003.若家电 I 的利润不变,家电 II 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则该公司的最优生产计划将不发生变化。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一、实验目的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PAM编译码器系统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1.3信号混叠观测(1)准备工作(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PAM编译码器系统(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计算机网络实验2实验二: 交换机和VLAN工作原理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4月15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实验二: 交换机和VLAN工作原理班级及学号:姓名:同组人:签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交换机通过逆向自学习算法建立地址转发表的过程。
2.理解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规则。
3.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
5.了解VLAN技术在交换式以太网中的使用。
6.了解VLAN技术在数据链路层隔离广播域的作用。
二、实验任务:1.任务一:观察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任务二:观察未划分VLAN前,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3.任务三:创建两个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不同VLAN中;4.任务四:观察划分VLAN后,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5.任务五:观察802.1Q帧封装格式;6.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任务一1.准备工作:打开对应练习文件“2-4交换机工作原理.pka”。
2.查看并记录PC0和PC2的MAC地址:单击PC0,选择Config选项卡,选择FastEthernet0,查看并记录MAC地址。
同样地,查看并记录PC2的MAC 地址。
PC0的MAC地址PC2的MAC地址3.添加PC0到PC2的数据包:进入Simulation模式。
单击Add Simple PDU,在拓扑图中添加PC0向PC2发送的数据包。
4.分别查看三台交换机在发送数据前的地址转发表:选中Inspect工具,在拓扑工作区单击Switch0,再选择MAC Table菜单项,显示Switch0当前的地址转发表。
5.查看Switch0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查看Switch0的地址转发表,与步骤3的结果对比,观察并记录增加的地址转发表项。
再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观察并记录Switch是如何处理该数据包的。
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6.观察Switch1和Switch2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参照步骤4的操作方法,最后删除所有场景。
实验2-8参考答案
实验二、选择结构参考答案1.修改下列程序,使之满足当x为10时输出“= =”,否则输出“!=”的条件。
#include"stdio.h"main(){int x;scanf("%d",&x);if(x==10)printf("==\n");else printf("!=\n");}2.修改下列程序,使之实现以下功能:#include “stdio.h”main( ){ int a,b,c;scanf(“%d%d%d”,&a,&b,&c);if (a==b){if(b==c)printf(“a==b==c”);}elseprintf(“a!=b”);}3.程序填空。
从键盘输入任意一个字母,将其按小写字母输出。
#include <stdio.h>main(){ char c;scanf("%c",&c);if (c>='A'&&c<='Z')c=c+32;printf("\n%c",c);}7. 有一函数x (x<1)y = 2x–1 (1≤x<10)3x–11 (x≥10)编写程序输入x,输出y值。
#include "stdio.h"main(){int x,y;scanf ("%d",&x);if (x<1)y=x;else if(x<10)y=2*x-1;elsey=3*x-11;printf ("%d",y);}9.给一个不多于3位的正整数,要求:(1)求出它是几位数;(2)、分别打出每一位数字;(3)、按逆序打出各位数字,例如原数为321,应输出123。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c,x,n;scanf("%d",&x);a=x/100;b=(x-a*100)/10;c=x%10;if(a!=0)printf("%d为3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0+b*10+a);else if(b!=0)printf("%d为2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b);elseprintf("%d为1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实验三、循环结构实验(1)1.分析并修改下面的程序,使该程序能正常结束运行。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 常见信号的产生,傅立叶分析和综合
实验目的:
1、 熟悉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2、 产生几种常见信号,观察其频谱
3、 观察傅立叶综合的效果及吉布斯现象
实验内容:
1、 两个正弦信号的相加
观察两个信号相加的结果。
在做信号相加时,可以改变信号的相位,看看相位对信号的影响,如:
())2sin(111απ+=t f t f ()()2222sin απ+=t f t f kHz f kHz f 3,221== 固定01=α,
改变2α分别为0,30,45,90,180,简单画出两信号相加的波形。
注意自己用运算放大器构造加法电路,实验报告自己补仿真电路图
2α=0相加的波形
2α=30相加的波形
2α=45相加的波形
2α=90相加的波形
2α=180相加的波形
2、由函数发生器产生矩形脉冲序列,以及窄脉冲序列,观察其信号波形以及频
谱,注意在此处要根据需要调整频谱分析仪的观察频带范围。
仿真电路图自己设计。
分析谱线个数与周期和占空比之间的关系:
3、信号的综合(自己用运算放大器构造加法电路,实验报告自己补仿真电路图,
注意根据公式计算每个频率分量以及其幅值)
按照教材对称方波的傅立叶综合,根据公式计算其频率和幅值。
用加法器将3个、5个、7个、9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相加后信号的波形
1个频率叠加波形
3个频率叠加波形
7个频率叠加波形
9个频率叠加波形。
实验2 (3)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
实验报告(C语言程序设计)姓名:戚晓龙学号:
main( )
{ ;//变量的定义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f(“%c”,&a);
b=(int)a;
printf(“\n\n%c的ASCⅡ码为%d\n”,a,b);
}
2、输出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对应的八进制,十六进制数。
#include<stdio.h>
main( )
{ int a;
scanf(“%d”, );
printf(“\n%d(10) ,%o(8), %x(16)\n”,a,a,a);
}
(三)调试程序
要求:调试运行下列程序是否正确,若有错,写出错在何处?填写正确的运行结果。
1.行号 #include <stdio.h>
1 main( )
2 { int u=v=89;
3 printf(“u=%d,v=%d\n”,u,v);
4 }
错错误在行
应改为:
调试正确后
输出结果:
的运行结果
四、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详细记录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实验的结果(或截图,以供教师审阅。
)。
1
2
3
4
5
6
7
五、总结。
实验2-伯努利实验
实验二 伯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流动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由各种形式的能量所组成,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又相互转换。
当流量在导管内作定常流动时,在导管的各截面之间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变化规律,可由机械能衡算基本方程来表达。
这些规律对于解决流体流动过程的管路计算、流体压强、流速与流量的测量,以及流体输送等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一种称之为伯努利试验仪的简单装置,实验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伯努利方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l 、不可压缩的流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系统与环境又无功的交换,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fh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2(1)式中,u l 、u 2 ——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s -1;P 1、P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z l 、z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 ; ρ ——流体密度,Kg·m -3;∑h f ——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g -1。
若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机械能守恒方程式又可以表达为:∑+++=++fHgp gu z gp gu z ρρ2222121122 m 液柱(2)式中,z l 、z 2 ——液体的位压头,m 液柱;∑H 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压头损失,m 液柱。
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ρρ2222121122p u g z p u g z ++=++(3)式(3)表示1kg 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二报告
实验二报告实验一:实验题目:测试74LS153的逻辑功能,验证是否和题目中所给的表相同。
实验目的:掌握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数字电路实验箱,稳压电源,74LS153;实验原理:数据选择器有若干个数据输入端,D0,D1,D2,.....若干个控制输入端A0,A1,A2....和一个(或两个)输出端Q(或Q’).当控制输入码A0,A1...具有不同数据组合时,将选择组合码所对应的二进制数Dx输出。
由于控制输入端的作用是选择数据输入端的地址,故又称为地址码输入端。
其功能表如图输入输出A1 A0 1S Q1 Q2S2* * 1 1 0 00 0 0 0 1D0 2D00 1 0 0 1D1 2D11 0 0 0 1D2 2D21 1 0 0 1D3 2D3实验内容:将74LS153插入实验箱中,按照原理图用导线进行连接,最后将输出与一个LED灯相连,根据LED灯的亮灭来判断逻辑功能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实验测得的真值表与题目所给的真值表相同。
实验二:实验题目:用多路选择器设计一个8421-BCD非法码检测电路,使得当输入端为非法码组合是输出1,否则为0。
二进制数与BCD码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写出函数Y的表达式,并进行化简,然后画出电路图,接线调试电路,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结果,观察是否与表相符。
设Y=0表示发光二极管熄灭,Y=1表示发光二极管点亮。
二进制B BCD码B3 B2 B1 B0 Q3 Q2 Q1 Q0 Y0 0 0 0 0 0 0 0 00 0 0 1 0 0 0 1 00 0 1 0 0 0 1 0 00 0 1 1 0 0 1 1 00 1 0 0 0 1 0 0 00 1 0 1 0 1 0 1 00 1 1 0 0 1 1 0 00 1 1 1 0 1 1 1 01 0 0 0 1 0 0 0 01 0 0 1 1 0 0 1 0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111111实验目的: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会设计简单的数据选择器。
计算机实验二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项目名称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 2012年10月15日提交时间 2012年10月18日教务处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Windows或Linux的基本操作;2.掌握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设置;3.熟悉汉字输入法以及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4.了解Windows注册表管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了解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与操作,鼠标及其操作,菜单与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切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2.了解“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懂得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会磁盘清理,格式化磁盘,会备份和系统还原以及虚拟内存的设置和控制面板的鼠标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的设置、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多用户环境的设置、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设置。
3.了解安装汉字输入法,添加或删除汉字输入法,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以及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和了解金山打字软件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字教程,英文打字,拼音打字,速度测试,个人管理。
4.了解注册表基本结构,使用注册表,备份与还原注册表信息和会使用压缩软件、Adobe Acrobat、虚拟光驱。
电子图书浏览与制作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一.1.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⑴Windows的启动连接计算机的电源,打开电源,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将显示欢迎的界面,之后将看到Windows的桌面。
⑵Windows的关闭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其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关闭”,系统将关闭。
2.桌面的组成:桌面上摆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或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图标,使用鼠标双击想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可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
3.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等操作步骤。
实验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报告姓名:李进学号:10130560118 实验时间:2015.4.6班级:教育康复学1班成绩:________ 指导老师:_赵航_ [实验名称]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实验目的]1.复习巩固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应用。
2.掌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
3.正确分析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的心率影响研究。
不同的音乐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包括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水平;将被试性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包括男,女两个水平;将被试的心率因变量。
原始数据表如下:(1)要分析男女儿童聆听不同性质的音乐,其心率是否存在差异,应该采用哪种实验设计?并将数据处理为相应的数据结构,输入到SPSS中,并定义好变量。
数据文件以.sav格式保存,命名为“两因素混合实验数据”(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得出其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被试数),并说明方差是否齐性;b.指出其主效应是否显著,并进行多重比较;c.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如显著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并进行多重比较。
d.生成折线图。
将所有操作步骤填在[实验步骤]里,所有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填在[实验结果]里。
(1)答:应该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定义变量,输入数据。
定义四个变量名,即:性别、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
对性别赋值时,分别设定1=“男”。
2=“女”。
第二步:选择统计模块。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第三步: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音乐性质,在定义水平数(Number of Level)的对话框里输入3,按添加(Add)钮。
第四步:按定义键(Define),进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对话框。
将定义的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都键入到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s Variables)框中,将性别键入到被试间因素(Between-Subjects Factors)的方框中。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时间:年月日
示;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用移码表示。
实验报告表2-2-1其他进制数据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实验记录表
注意:表格中至少两组数据,一组为整数,一组为实数。
实验报告表2-2-2二进制数据转化为其他进制数据实验记录表
注意:表格中至少两组数据,一组为整数,一组为实数。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注意:提交之前WORD文件名改为:2-学号姓名。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80244姓名黄钰菲实验时间:2018年10月19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前两行“任意”数范围以实验软件要求为准,后4行数以理论分析为准。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AutoCAD图形填充实验内容一:依据模板绘制钻孔柱状图(图案填充)钻孔信息如下:钻孔编号:CZ-003X坐标:3943858.34Y坐标:650401.58Z坐标:1010.27钻孔位置:泽州县大东沟乡钻孔岩层数据如下图所示:系统组累计深度厚度岩芯采长采取率岩石名称试验编号岩性描述第四系0 49.4 49.4 100 黄土 1 灰黄,黄红色,由亚粘土,亚砂土组成。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9.4 6.4 6.4 100 砂质泥岩 2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55.8 5.4 5.4 100 细砂岩 3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61.2 4 4 100 泥岩 4 深灰色,较致密。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65.2 15 15 100 砂质泥岩 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80.2 3.6 3.6 100 细砂岩 6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83.8 2.4 2.4 100 砂质泥岩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86.2 3.2 3.2 100 细砂岩8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89.4 3.5 3.5 100 砂质泥岩9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92.9 9.9 9.9 100 细砂岩10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02.8 20 20 100 砂质泥岩11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22.8 4.2 4.2 100 中砂岩12 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27 7.8 7.8 100 砂质泥岩13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34.8 1.8 1.8 100 细砂岩14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36.6 2.2 2.2 100 砂质泥岩1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38.8 1.2 1.2 100 细砂岩16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40 14.2 14.2 100 砂质泥岩1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54.2 4.2 4.2 100 细砂岩18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58.4 2.2 2.2 100 砂质泥岩19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60.6 10.2 10.2 100 细砂岩20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70.8 4.1 4.1 100 砂质泥岩21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74.9 2.4 2.4 100 细砂岩22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77.3 22.3 22.3 100 砂质泥岩23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99.6 3.2 3.2 100 细砂岩24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02.8 2 2 100 砂质泥岩2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04.8 5.2 5.2 100 中砂岩26 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10 3.6 3.6 100 砂质泥岩2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13.6 9.8 9.8 100 细砂岩28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23.4 3.8 3.8 100 砂质泥岩29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27.2 2.6 2.6 100 细砂岩30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29.8 55.8 55.8 100 砂质泥岩31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85.6 3.4 3.4 100 细砂岩32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89 5.6 5.6 100 砂质泥岩33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94.6 12.6 12.6 100 细砂岩34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07.2 10.8 10.8 100 砂质泥岩3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18 10.8 10.8 100 细砂岩36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28.8 1.4 1.4 100 砂质泥岩3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30.2 10.8 10.8 100 中砂岩38 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41 10.8 10.8 100 砂质泥岩39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51.8 3.2 3.2 100 细砂岩40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55 24 24 100 砂质泥岩41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79 7.8 7.8 100 细砂岩42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86.8 3.6 3.6 100 砂质泥岩43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90.4 2 2 100 细砂岩44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92.4 7.2 7.2 100 砂质泥岩4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399.6 11.8 11.8 100 细砂岩46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11.4 5.8 5.8 100 砂质泥岩4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17.2 4.6 4.6 100 中砂岩48 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21.8 3.2 3.2 100 砂质泥岩49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25 2.2 2.2 100 细砂岩50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27.2 4.3 4.3 100 砂质泥岩51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31.5 2.2 2.2 100 细砂岩52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433.7 12.5 12.5 100 砂质泥岩53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46.2 0.6 0.6 100 煤54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46.8 6 6 100 细砂岩55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52.8 9 9 100 砂质泥岩56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61.8 15.8 15.8 100 细砂岩57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77.6 1.2 1.2 100 砂质泥岩58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78.8 7 7 100 煤(3#)59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85.8 0.8 0.8 100 砂质泥岩60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86.6 2.2 2.2 100 细砂岩61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88.8 9.6 9.6 100 砂质泥岩62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98.4 0.45 0.45 100 煤63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98.85 0.45 0.45 100 砂质泥岩64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99.3 0.3 0.3 100 煤65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99.6 0.4 0.4 100 砂质泥岩66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00 3.8 3.8 100 灰岩67 灰色,块状。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03.8 5 5 100 砂质泥岩68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08.8 4.6 4.6 100 灰岩69 灰色,块状。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13.4 0.35 0.35 100 煤70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13.75 3.5 3.5 100 细砂岩71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17.25 2.45 2.45 100 砂质泥岩72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19.7 2.7 2.7 100 灰岩73 灰色,块状。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22.4 0.25 0.25 100 碳质泥岩74 深黑色,质软,含少量煤屑。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22.65 4.45 4.45 100 砂质泥岩75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27.1 0.3 0.3 100 煤76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27.4 4.4 4.4 100 砂质泥岩7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31.8 0.35 0.35 100 碳质泥岩78 深黑色,质软,含少量煤屑。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32.15 1.05 1.05 100 细砂岩79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33.2 1.97 1.97 100 砂质泥岩80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35.17 1.25 1.25 100 煤(9#)81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36.42 3.58 3.58 100 砂质泥岩82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40 12 12 100 细砂岩83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52 5.4 5.4 100 砂质泥岩84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57.4 3.2 3.2 100 灰岩85 灰色,块状。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60.6 0.35 0.35 100 煤86 黑灰色,质软,产丰富植物茎叶化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60.95 0.95 0.95 100 砂质泥岩87 深灰色,以泥质为主,略含砂质。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561.9 1.35 1.35 100 细砂岩88 浅黄色,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