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村亮点工程

合集下载

民俗文化村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村策划方案

一总论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漫长的耕作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农业遗产;而今农耕时代渐行渐远,乡村生活日趋式微;轰鸣的机器、崛起的高楼以不可逆转之势正在终结五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我们推进了物质供给极大丰富的商业文明社会;人们在享受电视、手机、汽车、互联网、酒吧等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同样深切感受到废气、噪音、有害食品、快节奏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郁闷、烦躁和劳神;在都市冷面的钢筋水泥丛林之中,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向往世外桃源里的宁静与舒适;本项目依托千亩村河边组十余万平米原生态绿柳竹林,以及周边田野乡村风貌可视景观面积达三十余万平米,以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为设计元素,构筑一个古代某一太平盛世时期的村镇集市或自然村落,试图全景式恢复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图景,再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庸和谐的小农经济社会的民风民俗,表达人们珍爱生命,缅怀祖先,敬畏天地神灵的由衷之情,表现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们勤劳朴实、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安乐心态;“千亩万福”民俗文化村-----一间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家园,正是基于以上时代背景而策划;二、项目概况:项目实施地距市区四公里约十分钟车程,距规划中的五里埠商贸区二公里约五分钟车程;中津河呈“S”型由西南向东北蜿蜒,河水清澈,波光鳞鳞;中津河南岸气势雄伟、飞渡而过的宜黄公路大桥新添一景;东南与万福村油坊村民组隔河相望;西为皖赣铁路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为一字排开的河边村民组民宅,民宅后为广柔的千亩良田;林地缘中津河而走,主体部分在“S”型中段,由北面约80亩竹林和约100亩杨树林组成;林地位置优热、生态原始、环境友好,是一处天然的“森林氧吧”;有白鹭驻足,野兔乱串,虫蛇出没;春夏则绿草如茵、蛙鸣蝉噪、欣欣向荣,秋冬则安逸古朴、萧瑟悠远、静谧幽深;本项目充分依据现有的竹林、树林、河流等原生态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道路桥梁、村庄农舍、田野风光,建设一个集食、宿、游、乐于一体的民俗村落或集市;“吃农家饭、睡农家榻、庭院捉家鸡、溪里摸鱼虾、林中摘野菜、月下听神话”,把这种体验式的休闲娱乐作为主要经营项目,并将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工具、农家生活用具,如犁、耙、耖、风车、水车、石磨、木榨等,民俗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七月半鬼节、冬至、小年,以及敬祖、拜佛、拜寿、婚礼、听大古书、看露天电影、社戏、斗鸡、演皮影戏等民俗活动有机结合于一个整体;进入民俗村,鸡犬之声相闻,犹如打渔人误入桃花源,别有洞天,洗去尘俗,放松心情,忘却烦恼,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项目实施地千亩村与睦邻而处的万福村一衣带水,二地名形成历史久远,为一般普通民众耳熟能详,取“千亩万福”为文化村的字号,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既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祈盼丰收、吉祥康泰、平安幸福之意,又琅琅上口、易读易懂、雅俗共享,符合本项目的民俗特点;优越的地理地置略原始的生态环境略三、市场分析农家乐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休闲娱乐方式由于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的小资情调和精神生活需求,出现之初就已受到人们的追捧,渐成休闲热点,现已成为京津、沪苏杭、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居民近郊游、周末游的首选目的地;在京郊、成都已有星级农家乐出现,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宁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是安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人均GDP 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安徽省首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有车一族渐成普及,现有城市的餐饮、游乐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追逐时尚、崇尚享乐、怀古念旧已成为都市白领乃至普通市民的消费新潮流;本项目试图为市民提供这样一个休闲去处;同时,经济开发区大工业的格局初现雏形,相信未来二、三年,现有的地块将陆续开工投产;本项目实施地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咫尺之隔,是其理想的三产配套项目;新建宜黄公路,是长三角与黄山风景区互通的咽喉要道之一,交通便捷,过往司乘人员、游客也是本项目的预期客源之一;因此,基于商业运作和公司化管理的民俗村项目,将会有较为充足的目标消费群体;四、规划示意图略五、投资规模及预算:略六、建设内容:1、进入民俗村设计三条通道:第一条由五里铺至万福的乡村公路穿宜黄公路从东北角水泥桥驱车进入,穿过竹林至停车场,约350米;车路路边装点一尺高白色木栅栏;第二条由南面宜黄公路架100米木桥,过木桥步行进入如自驾车,车停宜黄公路大桥下停车场;该通道为景区的正门;第三条由宜黄公路大桥西开发区东南,过皖赣铁路,步行约十分钟进入;三条进入通道口,分别设计木制或竹制仪门;路面用鹅卵石、沙石、石板、青砖铺面;在景区南面,临中津河处,树“千亩万福民俗村”巨型广告牌; 2、整个景区由五部分组成:1餐饮区;主体建筑设施为风格俭朴的自然村落和农家小院,显示宁静、悠远的氛围;打汲水井一口,架水轱辘,既解决用水问题,又成一景;同时附设野餐自助区,提供集中,但又相互独立的野餐、烧烤区,增加游客野外自助用餐的乐处;这是本项目的显着特色之一;附示意图:略2住宿区;建十余间二十五平米、附设农家桑拿、宽敞明亮的标准客房;分别命名为“听蛙楼”、“鸣蝉阁”、“喜雨亭”、“秋爽斋”等;3垂钓区;利用竹林与杨树林之间的天然自流沟渠和河汊,开挖大小不一的鱼塘,供游人垂钓、休憩,生产的鱼供应内部餐饮使用;4茶楼品茗区;建一座200平米,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徽派木质结构风格的茶楼;该建筑为本景区标志性建筑,亦设计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茶楼;茶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可以满足贵宾接待、商务洽谈、朋友聚会、情人幽会之需要;邀请四川茶艺人进行茶艺表演,邀请福建茶艺人表演功夫茶;5综合休闲区;紧邻就餐区,建设简易篮球场、乒乓球台、草台班子戏台、停车场,供客人健身、游戏、玩耍;在各景点之间、路口,疏密有致地设置避雨亭、木椅、木凳、秋千、词牌、路牌、标示牌等;3、在景区外围与农户合作、合资栽种若干亩成片的桃树、李树、杏树、枣树、梨树、葡萄、西瓜万福为西瓜的传统种植地,品质优良,开花结果之际,供游客观赏、采摘、游玩;本项建设内容既为民俗村增添了新的景观和游客自娱自乐的内容,有机的融周围景观于一体,大大拓展了民俗村的游乐空间,同时,又带动当地村民走多种经营之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4、租赁农户菜地或与农户达成协议,种植无公害、无污染的时鲜疏菜,自产自销,供景区使用;5、划定一定区域,专人散养一定数量供自产自销的鸡、鸭、鹅等家禽,真正体现“庭院捉家鸡”的乐趣;6、规划设计建设宁国南方牡丹花卉盆景园,将此列为中长期远景目标;7、在相关景点点缀富有浓郁乡村田园生活气息的古典诗词字牌,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8、民俗村十二景:翠堤春晓幽林听蝉近水楼台渔舟唱晚茂竹修篁长虹飞渡村舍农家绿林垂钓千亩良田村姑綄衣远山夕照英烈遗踪注:英烈遗踪是指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七日,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抗日名将叶挺将军,扣压在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总部现万福小学一事;七、民俗1、农具、农家生活用具:犁耙耖风车掼桶打稻机石磨、石碾脚踏水车手摇水车独轮手推车木榨轭头轱辘蓑衣斗笠纺车织布机、草鞋绑腿山袜竹箩、竹篓、簸箕、茶筒、烘篮、蒸笼、笊篱、笆箬扇鱼叉、鱼笼子、乌排腰子船、雕花木床条桌八仙桌、陶瓷茶壶、蓝边碗、药辗子、油纸伞、胡芦瓢、学步车、婴儿摇车、手火炉、磨刀石链稿、秧耙、土墙夹板、木杵、桑墩、棒槌、弓捕捉野兽的工具、土猎枪、木盒广播、手拉风箱、花轿锣鼓家伙、民俗乐器、汽油灯、罩子灯、手提马灯、红灯笼、算盘、篾壳水瓶、自鸣钟、手摇电话机、老式电影放影机、老式三角架布景照相机、赤脚医生药箱子、文革宣传画系列;2、手工业工具:木匠、篾匠、铁匠、瓦匠、等系列手工业工具,卖货郎担子,制糖、制茶工具,磨刀磨剪子担子,皮影子戏道具,系列文革物品,弹弓,铁环,陀螺等乡村儿童自制玩具;3、生产、生活设施:牌坊、石碑、水井、毛竹栈漕自流水、洗衣铺子、乡村小卖部、100米木板桥、简易乡村戏台、豆腐坊、油坊、酒坊用酒吊子打散酒、土地庙、观音菩萨庙、农家桑拿房;4、民俗节日、仪式: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七月半鬼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小年;敬祖、烧香拜佛、拜寿、相亲、阴阳八卦、求雨、婚礼、丧葬、儿童抓周、听大古书、看露天电影、社戏、斗鸡、训八哥说话、演皮影戏、快板、三句半、玩龙舞狮、踩高跷、百家姓;待续5、民俗活动:1本项目在适当时间,举办系列民俗比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展成为宁国市民俗体育运动会;拟推出以下节目:推独轮车交公粮挑扁担接搓玉米打糍粑、包粽子推磨爬竹竿接力踩水车徒手摸泥鳅栽秧、割稻背新娘九九重阳爬山采茶叶对山歌打麻将下象棋斗鸡、斗蟋蟀猜口令、划酒拳拔河踢毽子2为追逐时尚的新人举办说媒、相亲、坐花轿、三磕首、入洞房、掀红盖头民俗婚礼表演仪式;3与现有的民间玩龙舞狮队合作,成立“千亩万福”玩龙舞狮队;4适时邀请国内具有显着地方特点的民俗表演、绝活、杂耍来献艺,如:川剧变脸、山东泥塑、河南皮影子戏;6、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智慧的宝藏;千百年来三津大地演绎了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传奇、故事、幽默;项目将搜集、挖掘、整理这些民间身口相传的民俗文化瑰宝;如:水打北庙园,宁国出状元宗杲与慧云禅寺宁国公主乌金潭的故事长毛跑反神童周赟一担箩筐下江南日本鬼子不打宁国的故事38号桥的来历杨虎的故事小小宁国县大大河历溪石口民兵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乏庸俗、低级,败坏社会风尚的内容,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如摇色子、推牌九、算命等;在活动组织中,务必剔除其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许多民俗活动面临失传、淘汰;本项目试图以类似博物馆性质的形式,将以上所述民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籍此抢救性挖掘、整理、展示弥足珍贵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尤其是具有皖南地域特色和徽文化背景的民间、民俗文化,并使之薪火不尽、代代相传;同时,对民俗活动要富于创新,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内容,使其更具时代特色,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欣赏需求八、农家特色菜谱、食谱: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正宗土菜、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别具一格的江湖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青睐;同时,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恶化,餐桌食品安全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农家饭更要在此作出特色来,充分体现“绿色、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费理念;现拟以下农家菜谱、食谱:1、菜谱农家乐笋干小炒肉天目毛竹笋衣烧肉天目笋干炖排骨板栗烧土鸡山里人家腊味合蒸野生蕨菜腊肉火锅野小蒜蒸腊肉宁国腊香肠香春炒鸡蛋老家香菜鱼头火锅马兰头凉伴臭干凉伴马齿觅宁国豆腐乳、辣椒酱宁国卤味香菜水阳三宝一品香徽派豆腐干煲徽派龙虾榨辣椒蒸土鸡蛋地渣皮野生橡栗豆腐红烧田螺各式野味火锅四季时鲜小菜各式野菜2、食谱:甜米酒锅巴汤玉米饼乔麦粑粑清明粑粑米糕烤烧饼烤红薯九、实施步骤:略十、组织形式:略十一、合作协议:略十二、公司章程:略十三、品牌建设广告语:千亩良田稻花飘香万福声中喜奔小康1、申请注册“千亩万福”29类企业字号商标;2、建“千亩万福”企业网站:3、在城区及宜黄公路相关地段设立大型户外广告;4、印制精美宣传画册,录制相关影视资料;5、约请宁国籍名人、书画家题写企业商号、诗词等;6、举办民俗风情摄影展,适时组织乡村采风活动;7、聘请中国民俗文化协会为名誉顾问;8、申请加入中国民俗文化协会;9、参加有关民俗文化产业博览会;10、申请省级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CIS设计略12、企业理念:团队精神:和睦、和谐、团结、共赢经营理念:品质、品味、绿色、健康五心服务:热心、诚心、细心、真心、耐心企业目标:将“千亩万福”铸造成宁国农家乐的一张金质名片13、企业标识:略十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略十五、发展战略:略十六、风险评估:本项目实施地紧邻河道,地势相对低平,且主要建筑设施为竹、木结构,不具备抵御洪水的功能,一旦水患形成,财产将面临重大危险;鉴于此,为规避水患影响,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选择地势最高位为建筑选址,并打1米高地脚,确保万无一失;2、做好汛期的监测防范、安全值班工作,制定防汛紧急预案,一旦险情发生,及时应对;4、条件成熟时,沿河岸筑高河坝,建成滨河观光走廊;据当地村民介绍,东岸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西津河来水减少,加快了中津河水的下泄速度,加上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初见成效,上游水土流失较少,近五、六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汛期洪水漫上堤岸现象;特大降雨,有浅水漫进杨树林,雨止水退,经观察没有发现明显的洪水痕迹;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只要采取了适当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就可以完全预防和抵御水患灾害;十七、结论:二00六年新年伊始,“十一五”规划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帷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市委、市政府亦提出“一主两翼”、“生态立市”的战略,把大力提倡利用资然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本项目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文化产业工程,它以民俗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生态游乐为平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化管理,既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保护生态环境,又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综上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将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村活动宣传方案策划

民俗村活动宣传方案策划

民俗村活动宣传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民俗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俗文化,提升中华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计划组织一系列的民俗村活动。

二、目标受众1. 居民群众: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参观、游览民俗村,增加他们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学生群体:组织学校社团和社会组织的学生参与民俗村活动,提升他们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 游客群体: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中华民俗文化,提升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 民俗展览:组织展览中心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特色。

通过文物、图片、实物展示等形式,向参观者展示中国传统节日、婚嫁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他们了解和认知中华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 民俗表演:每天定时定点安排中华民俗文化表演,包括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形式,让参观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民俗体验:设置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与制作区域,提供参观者亲自体验民间技艺的机会,如编织、木雕、剪纸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4. 民俗餐饮:在民俗村内设立餐厅,提供正宗的中国传统饮食,如饺子、汤圆、炸春卷等,让游客品尝到传统的味道。

5. 民俗游戏:设立民俗游戏区域,让参观者参与传统游戏的互动,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宣传方案1. 网络宣传:我们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发布活动信息、报道参观者的感受和互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同时,定期更新宣传视频和短片,介绍民俗村的特色和亮点,激发大家前往参观的兴趣。

2.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和报道,提高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邀请媒体记者进行实地采访,体验民俗活动,使他们深入了解中华民俗文化。

3. 校园宣传:在学校校园内设立宣传点,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形式,宣传民俗村活动,吸引学生群体参与。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作为吉林省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拥有丰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和生态资源。

本文基于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并对其乡村旅游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各地推广旅游业的新热点。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吉林省文化旅游示范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悠久的朝鲜族文化,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规划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乡村旅游发展受到挑战。

如何有效地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概况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城西北,距离长白山风景区不远,地理位置优越。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占地200多亩,是一处以朝鲜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区。

景区内有山水田园、民俗村寨、瀑布溪流和树林花海等自然景观和具有朝鲜族民俗特色的建筑和文化展示。

1.景区规划不合理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景区规划较为混乱,除了一些主要景点的规划较为明确外,其他地方没有规划或规划不合理,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无法了解整个景区的布局,增加了游客的困惑和不满意度。

2.服务质量不高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简陋,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面临较多的不便之处,例如缺乏设施和标明,导致游客无法很好地对景区的环境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

3.旅游产品单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设计。

这样导致游客的游览时间变得单一,游客反感现象比较常见,形成了固化的旅游市场。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需要对景区规划进行修建和完善,布局结构合理,建设更为定位化景观,规划大气、系统、严谨,使游客在游览整个景区的过程中了解整个景区。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例如景区内公共设施建设和交通设备配套。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介绍民俗村是一种旅游景点形式,通过还原传统村落形态、编织乡土文化和打造特色民俗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延吉是中国吉林省的一个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因此打造民俗村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延吉民俗村的策划方案。

二、目标与定位1. 目标- 挖掘和保护延吉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 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延吉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 定位延吉民俗村定位为展示延吉独特民俗文化和提供乡村休闲旅游体验的场所,既可以让游客了解延吉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又可以提供农耕、手工艺等活动供游客参与。

三、活动策划方案1. 建设规划- 选址:选择延吉市区附近的一个村落作为民俗村的建设地点,考虑到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等因素。

- 建筑风格:延吉民俗村的建筑主要采用传统的朝鲜族建筑风格,融入延吉地方特色元素,打造出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建筑群。

- 设施建设:在民俗村内建设展示馆、手工艺作坊、农家乐等设施,同时建设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以提供完善的服务。

2. 活动内容(1) 民俗文化展示- 筹备一个具有延吉特色的民俗展示馆,展示当地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节日习俗等,让游客全面了解延吉的民俗文化。

- 安排演出活动,包括传统鼓舞、舞蹈、歌曲等表演,让游客亲身感受延吉的民俗风情。

(2) 乡村体验活动- 农耕体验:提供农耕活动供游客参与,让游客了解传统种植方式和粮食生产过程。

- 手工艺体验:开设手工艺作坊,让游客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体验传统工艺技巧,例如编织、绣花等。

- 文化体验: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如民歌比赛、传统游戏、民间舞蹈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和感受延吉的文化底蕴。

(3) 体验式民宿- 在民俗村内提供精心装修的传统村屋供游客住宿,体验当地特色生活,例如传统的床榻、木炭取暖等。

- 建设农家乐供游客就餐,提供正宗的延吉民俗菜品和饮品,让游客品味地道的延吉美食。

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

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

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许多传统的民俗村落面临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我们制定了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民俗村建设,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 原则,尊重民俗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三、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民俗村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调研评估,明确村落的特色和优势。

2. 规划设计,制定民俗村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保护与改造的范围、内容和目标,确保规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3. 资金筹措,确定民俗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4. 建设实施,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民俗村的保护与改造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 文化传承,开展民俗文化的传统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对当地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

6. 乡村旅游,开发民俗村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民俗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民俗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宣传推广,加强对民俗村建设的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

3. 人才培养,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和水平。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民俗村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

1. 保护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村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2. 促进乡村振兴,民俗村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3.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民俗村建设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浓厚朝鲜族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现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地处延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

村内建筑风格保留了朝鲜族传统的建筑特色,民居多为木结构,且大多为木质楼房,屋顶上覆盖着拖鞋状的黄色瓦片,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村内的街巷布局也保留了古老的朝鲜族传统街巷格局,游客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独有的建筑风情。

村内还有朝鲜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活动等,使得乡村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村内推出了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如体验朝鲜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民俗舞蹈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村内的丰富美食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在村内得到了很好地展示,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菜肴,享受异地美食的乐趣。

乡村旅游还包括观光游览、当地节日庙会、农家乐体验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尽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村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例如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还需提升。

村内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还有待丰富和深化,需要增加更多具有特色的民俗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

村内的宣传推广工作还不够到位,村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尚未得到广泛宣传,导致游客了解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地域文化在民俗景观中的应用——以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为例

地域文化在民俗景观中的应用——以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为例

2016·11一、引言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陕西咸阳兴平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自古以来,马嵬驿都是信息传递、商贸活动的重要驿站,有着“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的称号;是唐代“马嵬兵变”的发生地,距杨贵妃墓———黄山宫景区仅一公里;还是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蕃和亲的设宴地。

这些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构成了马嵬驿民俗文化村独特的文化主题。

二、马嵬驿民俗文化村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建议(一)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景观基础设施分析1.道路交通流线与通用设计马嵬驿民俗村由三个景区组成,分别是民俗小吃区、休闲娱乐区和民俗文化展示区,连接三个景区的道路流线不贯通。

有些景点是平行设置的,会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出现走回头路的现象。

民俗小吃区和休闲娱乐区的很多轮椅坡道不符合国家无障碍设计标准(坡道不大于1:12),给老弱、残障等人群带来诸多不便。

2.导向标识系统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已拥有较成熟的视觉识别系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景区入口处的景区游览全景图已被茁壮成长的植物所遮挡,并且缺少景区介绍;在景区节点处的指引线路图并不明确;景观雕塑及民俗展馆内陈列物的内容介绍几乎没有;导视标识风格不统一,影响了景区主题的表达。

3.公共服务设施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景区在建设时对实际情况的预估存在偏差,节假日的游客人数远超了规划时的景区承载力,景区停车场无法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从而景区周边出现了农田自辟停车场并私自收费的现象。

马嵬驿地处沟渠黄土地上,植被在这块土地上是稀缺资源,景区内的灌木东倒西歪、杂草丛生,且景观植物的非在地性严重影响地域文化的表达。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舒适的景观环境是给游客带来完美体验的前提,因此不容忽视。

首先,应完善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扩大停车场规模;其次,完善景区导览系统,增加景点间的导览标识和介绍标识,统一导识风格,综合规划游览路线,实现景点串联,规范通用设计,适当增加卫生间、游客中心等设施;最后,逐渐完善景观节点环境,丰富植被的层次感和地域性。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的读后感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的读后感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的读后感英文版During my recent visit to Shenzhen,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Splendid China Folk Village. This cultural theme park showcases the divers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s I wandered through the intricately designed replicas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villages, I couldn't help but be amazed by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the rich history that each exhibit represented.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my visit was the live performances that showc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dances, music, and martial arts. The performers were incredibly talented and passionate, and their performances transported me back in time to a bygone era. I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the intricate costumes and graceful movements of the dancers.In addition to the performances, I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hands-on activities, such as calligraphy, paper cutting, and traditional tea ceremonies. These activities allowed me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and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country.Overall, my visit to the Splendid China Folk Village was a truly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t not only provided me with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but it also allowed me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diversity of this fascinating country.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的读后感在我最近的深圳之行中,我有机会探索了锦绣中华民俗村。

浅谈新业态视角下的民俗村改造设计--以红石乡中成村为例

浅谈新业态视角下的民俗村改造设计--以红石乡中成村为例

河南建材2021年第2期浅谈新业态视角下的民俗村改造设计———以红石乡中成村为例金日学韩旭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30000)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村落面临着新的困境。

民俗村的打造对当代民族村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通过实例来探索民俗村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当代民族村;改造设计;民俗村落;文化特色1当代民族村落困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乡之间也逐渐显现出发展差距,当代的民族村落随之陷入了新的困境。

1.1经济水平落后目前,受经济来源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民族村落的经济收入与城市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差距。

同时,不同地方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民族村落的资金投入也有限,因此我国大部分民族村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

1.2资源设施不足政府投入有限及村民收入较低,是我国民族村落资源设施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民族村落一般处于偏远地区,大多数村落的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交通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村落的发展[1]。

1.3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紧缺,条件艰苦,难以引进人才;村民思想固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多种因素,都使得民族村落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这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4空村现象严重年轻人流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村落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一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对村落土地房屋的征收政策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让更多人有条件离开村落去城市生活,因此,很多民族村落都人迹罕见。

1.5文化特色淡化在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中,民族村落原本的特色文化受到冲击。

同时由于村民走向城市,年轻一代对老一辈的文化传统的淡漠和对新生事物的追求等多重因素,都致使民族村落的文化符号逐渐消失,文化特色逐渐淡化。

1.6小结民族村落的建设发展,不仅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更要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当代民族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留住民族村落这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那么,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究竟是什么呢?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步。

这包括建设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想要参与文化活动往往无处可去。

因此,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舒适、便捷的文化活动空间至关重要。

比如,在一些村庄,可以建立小型的图书馆,购置农业科技、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各类书籍,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打造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和音响设备,方便农民开展广场舞、健身操等活动。

注重培养农村文化人才也是重点之一。

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本土人才。

然而,现实中,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很多有才艺的人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

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的文艺骨干,如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展示的机会。

可以组织各类文化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授课,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同时,鼓励年轻人投身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一些地方开展了“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让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技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不容忽视。

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

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我们应当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建立非遗名录、开展文化普查等方式,挖掘和整理农村的传统文化。

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比如,将传统的剪纸艺术制作成精美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传承技艺,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过去,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看电影、唱戏曲等。

如今,应该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喜好,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比如,举办农民书画展、摄影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农民有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农业知识讲座、科技培训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民俗村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民俗村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民俗村景观营造案 例分析
汇报人:XX 20XX-01-24
目录
• 引言 • 民俗村景观概述 • 案例分析:某民俗村景观营造 • 民俗村景观营造中的文化表达 • 民俗村景观营造中的生态理念 • 民俗村景观营造中的创新实践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弘扬民俗文化
通过景观营造,展示民俗村的独 特文化和历史,增强游客对民俗
07
结论与展望
案例分析的主要结论
01
民俗村景观营造应尊重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 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
02
景观营造需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创造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 景观空间。
03
民俗村景观营造应注重游客体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和互动项目 ,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04
成功的民俗村景观营造需要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社会效益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 了社会和谐。
04
民俗村景观营造中的 文化表达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挖掘地域特色
深入调研当地历史、民俗、建筑、艺术等,提炼地域特色元素。
传承历史文脉
通过景观叙事、场景再现等手法,展示地域历史发展脉络。
营造地域氛围
运用当地特色材料、植物、色彩等,营造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案例背景介绍
地理位置
位于山区,自然环境优美 ,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历史背景
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 。
民俗特色
以传统建筑、民间工艺、 民俗活动为主要特色。
景观营造过程分析
01
02
03
04
规划设计

桦树镇:协会带领农户走上致富路

桦树镇:协会带领农户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 , 集安市政府非常重视“ 菜篮子” 工程 建设 , 菜 把“ 色的娱乐 、 、 餐饮 销售商业街 ; 五有一处展示产业文化的表演场地 。少 篮子 ” 工程作 为“ 务城市、 服 富裕农民” 一项重要产业来抓 , 通 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 要着力建设民俗村 , 民俗村耍达到五有 : 一有一 过抓好 “ 菜篮子 ” 基地建设 、 实施 “ 放心菜 ” 工程 , 促进了全市 处体现民族特点的村标 ; 二有一处民俗文化的展示室 ; 三有一条体现 “ 菜篮子” 产业的健康发展 , 全市蔬菜 、 水果 产品数量足 、 品种 民族风情的娱乐、 餐饮、 销售商业街; 四有一处富有魅 力、 可供观赏的 多、 质量好 、 安全有保障 , 较好地满足了全市城乡人民生活水
通熊 推遵 1 等 j 1 j
通化县出台特色村标准推进 2 1 年新农村建设。一有一处造型 0 1 生动 、 色彩鲜明、 凸显特色的村标 ; 二有一处展示产业项 目的长廊; 三
有一处富有魅力、 可供观赏的产业或风景亮点 ; 四有一条体现产业特

通沟村 菜(基金建设项 9启动 中 王 )
础; 温室内设置太阳能蓄热栽培层架, 前采光屋面覆盖透明的 塑料薄膜 。 白天集太阳光能于温室内蓄热载体 , 夜间温度下降 时, 覆盖防水防火绝热保温被。建筑结构是轻钢保温结构 , 建
5 保温墙体采用 30 m红砖砌筑。 7m 棚 桦树镇 : 协会 带领农户走 上致富路 筑设计使用年限是 1 年。
杀 安 开展 良种 补 贴 面识 孩 实 村民呼声极高, 曾多次提出建议和要求, 争取菜田建设基金扶
为了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 , 加快农作物 良种推广步伐 , 促进农 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 通化市将按照“ 稳定面积 、 提高单产 、 优

游民俗园作文400字

游民俗园作文400字

游民俗园作文400字英文回答:Being a local folk park, the Folk Village provides its visitors with an immersive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park meticulously constructs variou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landmarks, showcasing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the majestic Beijing courtyard to the quaint Fujian Tulou, eachstructure exudes the charm and elegance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Visitors can appreciate the intricate carvings, colorful paintings, and unique designs, gaining insights into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China.Beyond its architectural wonders, the Folk Village also features an arra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demonstrations. Talented artisans gather here to exhibit their skills in calligraphy, paper-cutting, pottery, and other traditional crafts. Visitors can witness the meticulous brushstrokes of a calligrapher, marvel at thedelicate embroidery of a folk artist, and learn the techniques behind ancient pottery making. The park also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visi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activities, allowing them to experience firsthand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Chinese folk arts.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Folk Village is its traditional opera performances. Visitors can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enchanting melodies, vibrant costumes, and captivating stories of Peking Opera. The park hosts daily performances, offering a glimpse into this cherished form of Chinese theater. The skillful actors, adorned in elaborate costumes and adorned with intricate makeup, bring to life ancient tales of love, heroism, and betrayal.The Folk Village also places great emphasis on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customs. During major Chinese holiday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park hosts grand celebrations featuring traditional dances, music, and food. Visitors can join in the festivities, experiencing the joy and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中文回答:作为一座地方民俗园,民俗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

锦绣中华民俗村侗族景点介绍

锦绣中华民俗村侗族景点介绍

锦绣中华民俗村侗族景点介绍
锦绣中华民俗村位于中国的贵州省,是一个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各个少数民族风格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其中侗族文化是该景点的一大亮点。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让人们着迷。

在锦绣中华民俗村,你可以体验到真正的侗族生活和文化。

这里有传统的侗族村落,供游客参观和了解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当你步入侗族村落时,你会被美丽的木质建筑所吸引。

侗族的房屋有独特的结构和造型,以其精湛的木工技艺而闻名。

你可以观赏到侗族建筑的细腻雕刻和精美彩画。

除了欣赏建筑外,你还可以参与侗族的传统活动,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跳上一支独具特色的踊跃舞蹈。

侗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服装都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锦绣中华民俗村还设有专门的展馆,展示侗族的手工艺品和传统工艺。

你可以欣赏到他们制作的精美织物、陶瓷和纸张等工艺品。

这里也是购买纪念品和礼品的理想场所。

在锦绣中华民俗村,你还可以品尝正宗的侗族美食。

侗族的菜肴以独特的味道和制作方法而著名,他们善于运用山
区的自然资源,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菜肴。

无论是肉类、豆腐还是蔬菜,你都可以在这里尝到纯正的侗族风味。

总之,锦绣中华民俗村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旅游景点,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深入了解了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其中的亮点之一,侗族文化将给你带来独特的体验和享受。

特色小镇同质化典型负面案例

特色小镇同质化典型负面案例

成都龙潭水乡2013年4月,龙潭水乡开街运营,各种促销活动,加上尝鲜效应,开业头三天保守估计涌入13万游人,如今,繁华景象只是昙花一现,运营的商家只有几家,多是普通小吃,大部分店铺关门歇业,曾经风光的乌篷船从水里来到旱地,可谓极大的讽刺。

刚开业现如今失败原因:前期项目与设计定位的失败。

环节策划存在问题,龙潭水乡位于的区域属于待发展地域,除了建筑之外,文化上的混乱、业态上的空白导致主题特色不明显。

同时也低估了成都人的消费需求,龙潭水乡号称清明上河园,但现实却看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内容,导致文化灵魂不明确;商业思路老套,没搞清产业核心,没有自己的商业特色和亮点,无法留住人心。

-2-和仙坊民俗文化村和仙坊曾经一个多么火热的词曾经的人山人海早已不复存在今日的和仙坊是如此寂寞冷清的广场冷清的街道冷清的和仙坊失败原因:从项目规划设计来看,“民俗村模式”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没有结合当地文化及习俗,而只跟商业有关,并无特色。

运营方面:该项目是典型的农村开发旅游项目,由当地居民自营,非统一运营,项目缺乏长期的运营资金。

负责人急于在任期内做出政绩,对开发项目缺乏周密调查,不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与市场需求。

单纯模仿,复制克隆,使游客在大量的膺品景观面前产生审美视觉的疲劳。

产品结构单一,创意差,设计粗,品位低,施工劣,体现不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

-3-武汉万达电影乐园作为万达集团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山之作,2014年12月20日,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和汉秀剧场顶着“武汉双骄”的光环同日开门迎客。

据万达官方介绍,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由世界多家顶级特效公司耗时两年半打造完成,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3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

然而,号称世界唯一的,运营仅仅19个月的室内主题公园万达电影乐园于2016年7月31日暂停营业,并对外宣称要进行整体升级改造。

许多市民调侃道,电影乐园还没去逛过一次就关门了!不过后来有消息称,武汉电影乐园或将被改造成为武汉首个室内滑雪场项目。

华阴民俗村建设方案

华阴民俗村建设方案

华阴民俗村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华阴民俗村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村落。

为了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提升村庄形象,需要制定一份华阴民俗村建设方案。

二、规划目标1.保护和传承华阴的民俗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2.打造具有特色的民俗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3.提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具体措施1. 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承华阴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组织,负责整理、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组织定期的民俗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节日庆祝、民俗展览等,吸引居民和游客参与;•设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2. 打造具有特色的民俗村为了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修复和改造传统民居,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民宿,提供给游客体验;•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展示当地的传统习俗、手工艺等;•举办传统民俗活动,例如农民婚礼、民间舞蹈表演等,吸引游客观赏。

3. 提升基础设施和环境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道路和交通状况,提升村庄的出行便利性;•完善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加强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改善村庄的环境质量。

四、预算和资金筹措为了实施上述建设方案,需要做好预算和资金筹措工作。

预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费用:1.修复和改造民居的费用;2.民俗主题公园建设的费用;3.民俗文化活动和展览的费用;4.基础设施改善的费用。

为了筹措资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向政府申请专项资金补助;•引入投资者合作开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开展募捐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

五、时间进度安排为了确保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制定以下时间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22年):成立民俗文化保护组织,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和整理工作;•第二阶段(2023年):启动民俗村改造工程,提升基础设施和环境;•第三阶段(2024年):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和民宿,举办民俗文化活动。

推荐适合青少年参观的民俗文化村,了解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

推荐适合青少年参观的民俗文化村,了解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

推荐适合青少年参观的民俗文化村,了解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介绍民俗文化村是一个能够让游客了解和体验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的地方。

对于青少年来说,参观民俗文化村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更能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推荐几个适合青少年参观的民俗文化村,帮助他们了解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

1. 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一个集传统房屋、工艺品、传统文化表演等于一体的景区。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如剪纸、陶艺、手工编织等,青少年可以亲自参与制作。

此外,民俗表演也是其中的亮点,青少年可以欣赏到各种民间舞蹈、曲艺等表演,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

2. 南京大报恩寺民俗文化村大报恩寺民俗文化村位于南京市,是一个集传统文化、美食、表演于一体的景区。

青少年在这里可以参观到许多古建筑,如唐代的钟楼、明代的净土宗文化博物馆等。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课程,让青少年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传统工艺品。

3. 上海泥人文化村上海泥人文化村是一个专门展示泥人艺术的景区。

青少年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种泥人制作的过程,并体验泥人的制作过程。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观到一些泥人的展览,了解泥人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4. 四川都江堰民俗文化村都江堰民俗文化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个集传统文化、美食、演艺于一体的景区。

青少年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传统民俗表演外,还可以品尝到四川传统美食。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观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遗址,了解更多关于这项古代工程的知识。

总结参观民俗文化村是一个让青少年了解民间传统和乡土风情的好方法。

通过参观民俗文化村,青少年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还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中国民俗文化村、南京大报恩寺民俗文化村、上海泥人文化村还是四川都江堰民俗文化村,都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参观的地方。

希望青少年能够抽出时间来,亲自体验一下这些民俗文化村的魅力!。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朝阳县,是中国著名的朝鲜族风情民俗村之一。

该村拥有丰富的朝鲜族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朝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盛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逐渐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篇研究通过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该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作为中国重要的朝鲜族聚居点,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

该村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美食等方面,形成了浓厚的朝鲜族特色。

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朝鲜族自身的文化认同和身份感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体验到朝鲜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美食。

游客还可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如朝鲜族传统婚礼、传统音乐表演、朝鲜族舞蹈等,深入了解朝鲜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该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道路、餐饮、住宿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村内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需要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避免商业化过度和文化消解。

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旅游意识,以更好地迎接游客的到来。

为了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餐饮和住宿等条件,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防止商业化过度。

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和整理,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旅游意识,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作为中国著名的朝鲜族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关于礼泉县袁家村传统民俗

关于礼泉县袁家村传统民俗

关于礼泉县袁家村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一、基本现状我村两委会自2007年以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决策,村两委会一班人先后多次赴宝鸡岐山、四川成都、云南丽江等地学习取经,并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在近些年以来,我们也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资源优势,挖掘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艺术,以大唐贞观文化和关中民俗体验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宗旨,成为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在参与文化保护与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强基础建设,充分挖掘农耕民俗文化多年来,我们按照“茶文化、关中文化、祭祀文化”的文化品牌定位,加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加强村镇的管理与建设,我村在突出彰显关中民俗文化和传统农耕这个特色,在完成旅游景区规划的基础上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融关中作坊、关中民俗体验、关中小吃、关中杂耍等于一体的康庄民俗老街店铺和工艺作坊,依托传统作坊生产的菜籽油、辣子、豆腐、酸奶等系列农产品和土织布、刺绣等民间工艺品赢得了市场,打造了著名的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我们坚持“全面控制、重点保护、修旧如旧”的方针,加强了一些商铺、特色居民的迁移、保护与修缮;二是对老街扩展区实施二期工程。

主要是对老街区项目的丰富和补充。

再现了古老的手工艺制作过程,比如打铁、编竹篾等。

恢复了华夏祠堂、袁家祠堂、重建了关中戏楼、关中民居四合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宜都市陆城办事处红春社区民俗文化村简介
红春社区地处宜都市陆城城区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城中村”。

辖区面积3.34平方公里,下设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050人。

根据社区人多田少的特点,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红春社区按照“科学规划,谋求发展,打造湖北旅游文化名村”的思路,成功的建设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集商贸、休闲、健身、居住为一体的现代新区—民俗文化村。

该村规划500亩,包括“二馆一街二区两园”,即正国民俗博物馆、农耕展览馆、民俗风情街、居住区、商业区、观光生态农业园、民俗游园等,配套绿化、道路、水系、园林景观和停车场等,整个工程2012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 2.8亿元。

红春社区按照规划,坚持自愿原则,将社区405个散居户,逐步迁到红春民俗文化村,使零散土地集中连片。

扩宽了居民致富渠道,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商家。

二、民俗文化村一期消防规划
(一)消防给水
民俗文化村一期工程的消防水源有城市供水管网、天然水源、消防取水池三部分组成。

其中,城市供水管网占主导地位。

城市消防给水标准按规范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3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0升/秒,城市供水管网能够满足该用水量。

市政消火栓严格按规范设置,间距一般不得大于120米。

目前,民俗村内设有市政消火栓8具,其中正国民俗博物馆中设有3个。

民俗村开发建设时,合理规划区内部道路系统及消防主干道,其出入口设立消防设施,消防主干道上不设置路障。

积极治理河道污染,清除河道淤积,充分利用贯穿民俗村内的河水等自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

在适当位置建造消防专用取水点,或预留可供消防车取水的适当地点。

(二)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主要依靠区内主要路网系统。

建设应保证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大于160米。

消防通道净宽不应小于4米,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米。

尽头式消防通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尺寸不宜小于15×15米。

民俗村主干道3条,2条街道,40多条巷子,宛如迷宫,却大致呈一个“曲”字状。

外环路贯穿全村,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宽8米,也就是环形消防车道。

街道呈东西向,宽6米。

街道、巷子自然穿插在主干道和外环路之间,把民俗村切割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地块,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消防分区。

在火灾发生时,马头墙与这些大大小小的街道、巷子形成了防火隔离带和居民逃离火场的安全通道。

在天然水源与消防取水池入口处,均单独设置消防车道,为突发火灾时灭火救援取水节约时间。

(三)建筑防火特点
民俗村采用了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因发生火灾后能有效封闭火势,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阻止火灾蔓延,也称之为"封火墙"。

这种建筑防火防风技术措施主要运用推广于民间民居建筑。

(四)消防投资估算
本次民俗村一期总投资额约2.8亿元,消防占总投资额度的5%,约合1400万元,保证对消防安全建设的投入及日常维护。

三、消防建设
(一)正国民俗博物馆内消防文化浓厚
“正国民俗博物馆”位于红春民俗文化村正中央,黑瓦白墙,马头翘角,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博物馆分两个院落、上下两层楼,陈列着从春秋战国到文革时期的3000多件民间宝贝,不少被国家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为国家民间国宝,
并颁发有证书。

在正国民俗博物馆里,陈列了多种古代消防设施,如唧筒、石缸等。

唧筒,又称“水龙”,水铳式唧筒,其外表象水枪,其实是一个能够上下伸缩的套筒,其原理与注射器相似。

将它立放在水缸里,提上套筒,水便吸入其腔,再压下套筒,水即从喷口处射出。

这种唧筒由两人操作,射程可达20多米,能将水射到居民楼的檐口处灭火。

当时陆城城防灭火点分布于桥河码头、新街码头、燕子岩码头、佑圣观码头。

水龙放置于财神庙,一旦火情发生,四条“水龙”一起灭火,确保陆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石缸,又称太平缸,也称消防缸,由陶制、石材铸造,主要用于蓄水灭火,是中国历代重要的消防工具,其最大最用就在于储水防火。

当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就地取水灭火,为防止结冰,在缸体底座设有生火的凹槽。

(二)建筑风格决定居民防火意识强烈
民俗村内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不但外观形式美,在功能结构上所采取的防火措施也非常科学。

它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防火意识和高超的防火措施和技术。

特别是具有标志性的马头墙、封火门等。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

而高高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民俗村民居一般都设有大门、后门甚至有边门。

从现代眼光去看,这样设置门提供了多个疏散通道。

门框用条石砌成,门扇用水磨砖把里面很厚的木板保护起来,再用圆钉把水磨砖牢牢地固定在木板上。

这样的设施,其目的是避免拇指
的门扇、过梁直接收突如其来火灾的烧烤,阻止外来火源从门洞处突破窜入室内,故现代人称之为封火门。

另外,由于建筑拥挤,民俗村居民在建设规划时,就利用了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来对全村进行防火分隔。

在居民单体建筑上,针对木结构易成火患的弱点,采取一种既防内火又防外火的有效措施—木结构不外露:即采用封火墙、地砖、防火门窗、小青瓦等不然材料封闭木结构,减少可燃物外露。

(三)日常消防工作管理
1、成立消防联防队,构建消防安全第一线。

民俗村成立了消防联防队,设有办公室,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消防氛围。

在民俗村正门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民俗文化村简介,包括村内规划图,让初来乍到的人对村内的交通道路有一个大概了解;在进入民俗村的街道边上、固定橱窗中张贴着有“麻痹和大意,防火两大忌”、“国泰民安,消除火患”等消防安全提示标语;村内商铺的消防器材箱上、酒店房间门背后均贴有使用方法、疏散路线图等标示化内容;村内消防志愿者定期更新宣传橱窗,包含了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火灾教训等,重要节假日还会发放消防安全手册到每一户村民家中。

民俗村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全村人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营造全民消防氛围,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识。

3、从小孩妇女抓起,提高弱势群体安全意识。

民俗村有着对小孩和新来媳妇进行防火教育的优良传统。

一是教育小孩要记住“水火无情”,平时“不许玩火、玩水”,否则就要挨打;二是提醒新来媳妇“注意火烛安全”,平时做到“穷锅灶,富水缸”,不要“柴火堆尖,缸底朝天”。

意思就是锅灶边不能堆满柴火,水缸里要储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