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 PPT
师旷论学ppt课件
译文 • 晋平公问于师旷
曰:“吾年七十,欲 学,恐已暮矣。” • 晋平公对师旷说: “我已经是七十岁的 人了,想学习,恐怕 太晚了吧?”
5
• 师旷曰: “何不炳 烛乎?”
• 师旷说: “为什么 不把蜡烛 点燃呢?”
译文
• 平公曰: “安有为人 臣而戏其君 乎?”
• 晋平公生气 地说:“哪 有做臣子的 戏弄君王的 呢?”
7
•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 乎?”
• 点上蜡烛走 路和黑暗中 走路,究竟 哪个更好 呢?”
译文
• 平公曰: “善哉!”
• 平公说: “说得好!”
8
注 释
9
注 释
10
注 释 炳烛:把烛灯点燃。古无蜡烛,称火 炬为烛。炳:点燃。
11
注 释 昧行:黑暗中行走。
12
拓展训练 •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划三处)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论学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1
下面我们分四步学习课文
1
阅读提示
2
原文阅读
3
翻译原文
4
拓展训练
2
阅读提示
• 人生有涯,学而无涯。师旷论学三喻,妙 哉妙哉!
3
原文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 行乎?”平公曰:“善哉!”
13Βιβλιοθήκη 展训练2•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
课件的视觉效果良好,使用了丰富的图片和图表,使内容更加生动 形象。
互动性
课件中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教育理念
通过对《古文师旷论学》 的解读,反思现代教育中 的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 分数和应试教育等。
教育方式
思考如何借鉴古代教育智 慧,改进现代教学方式和 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和综合素质。
善于总结
师旷认为学习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 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理念
01
因材施教
师旷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
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02 03
重视德育
师旷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良好的品德是成就大事的前提条件 。
详细描述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 ,通过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培养 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总结与反思
对师旷论学的评价
内容深度
该课件对《古文师旷论学》的解读深入浅出,通过师旷与晋平公 的对话,阐述了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
Hale Waihona Puke 少而好学从小就喜爱学习。
师旷
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以其音乐造诣和 智慧著称。
务
致力于,专心致志 于。
老而衰
年老时精力衰退。
句子翻译与理解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从小就喜爱学习的人,如同初升的太阳,充 满生机和活力。
务
致力于,专心致志于。在句子中表示“应该 致力于学习”。
师旷论学主要内容
师旷论学主要内容
摘要:
1.师旷论学的背景和意义
2.师旷对人生三个阶段学习的比喻
3.人生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4.学习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5.结论: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正文:
师旷论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次关于学习的对话,出自《左传》。
此次论学传达了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人生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通过师旷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比喻,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正确态度。
师旷在论学中,将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分别比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
这形象地展示了人在少年、中年和老年时对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少年时期的好学犹如初升太阳的阳光,充满朝气和活力;中年时期的好学如同日中之光,正值壮年,学有所成;而老年时期的好学则像炳烛之明,虽然光线较弱,但仍然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这篇论学告诫我们,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不管年龄、性别、身份如何,只要有目标、恒心、信心和决心,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师旷的这番论述,不仅鼓励了老年人继续学习,也启示了年轻人要珍惜学习的时光,努力提高自己。
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树立的观念。
在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学习成为生活需求,我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师旷论学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个人能力,使自己在各个阶段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经典小古文学习《师旷论学》《欧阳修发愤苦读》
文言实词·日积月累
• 1.重点实词:吾,炳,昧,孰 • 2.重点虚词:于,安,乎,哉 • 3.重点句式: •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得复见将军于此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
例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于
• 暮,何不炳烛乎? •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你觉得这4处的 “乎”分别属于 相当于“吗”呢”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②助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③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对象、处所等。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思考探究·对比阅读
• 3.这两则故事都与什么有关?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
• 4.你还知道哪些与“学习”有关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jī)画粥 北宋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 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 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他 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由于家贫,生 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 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 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古文师旷论学
生僻字字音
师旷(kuàng) 暮(mù)
炳(bǐng)
昧(meì)
孰(shú)
哉(zaī)
词语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2.于:向。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 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译文
•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 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 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 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 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依次 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 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 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本篇选自《建本》一卷,取“君子贵建本而重 立始”之意。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 孙。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 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 《说苑》、《列女传》等书。
著作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 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 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 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 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 伦理观念。
古文师旷论学ppt
-
朗读节奏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 公/曰:“善哉!”
-
文章解读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 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 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 意。晋平公所说“欲学,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龄老 大,已入暮年。师旷却将“暮”字解释为太阳已落,天色将晚,所以说: “暮,何不炳烛乎?”这样的曲解,形同戏弄,正因为如此,师旷的话 才引起晋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师旷由“炳烛”自然导引出关于学习的 比喻,留给对方的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了。
-
诵读小博士
读一读,想一想,“安”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盲臣安敢戏其君? 比一比,说说不同年龄学习的特点。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互动小课堂
师:师旷把什么比作“炳烛之明”? 生: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 师:你觉得他的比喻妙在哪里? 生:人年纪大了,就像渐渐走入黑暗之中。而学习,就好像在黑暗中行 走时点一根蜡烛。虽然不能像太阳一样光亮,但至少能照亮前行的方向。 师:对啊,与摸黑前行相比,炳烛之明是何等珍贵!所以说,无论从什 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迟。
-
人物简介
晋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晋 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557年―公元 前532年在位。
古文师旷论学PPT课件
2020/3/23
2
译文
•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 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 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 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生: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
师:你觉得他的比喻妙在哪里?
生:人年纪大了,就像渐渐走入黑暗之中。而学习,就好像在黑暗中行 走时点一根蜡烛。虽然不能像太阳一样光亮,但至少能照亮前行的方向。
师:对啊,与摸黑前行相比,炳烛之明是何等珍贵!所以说,无论从什 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迟。
2020/3/23
先秦游说之士的说辞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诀窍也就在这里。
2020/3/23
7
核心句及启示
核心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之明。意思是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启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 “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 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2020/3/23
8
朗读节奏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 公/曰:“善哉!”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学习生活”拓展阅读:《师旷论学》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1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4昧行5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 炳烛:把蜡烛点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 阳:这里指阳光。
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答
参考答案
1.晚戏弄、开玩笑听说(讲得)好
2.B
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第十四课 师旷论学
第十四课2014-12-20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一、字译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炳烛:点烛安:怎么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了”。
戏:作弄,戏弄。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昧:黑暗。
善哉:说得好啊!二、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
拿着蜡烛在黑暗中走路和不拿蜡烛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比较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三、启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师旷论学--胡泽轩new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师旷论学—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 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3.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4.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 烛。 5.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6.而:表并列,并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师旷论学—朗读节奏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 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 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 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师旷论学—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 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 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 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 摸黑走 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谢 谢!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江心岛小学四(3)班-胡泽轩
师旷论学—给我们的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 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 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 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 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 定能成功。
《师旷论学》原文及译文
《师旷论学》原文及译文赏析《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劝学》课件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 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 而行无过⑤矣。
课堂练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 (与“真”相对)
课堂练习
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望 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课堂练习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听见) 闻 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但却比蓼蓝显得更青;冰水(遇 冷)凝结而成,却比水(的温度)寒冷。木头挺直得符合墨线, 用火去輮烤,使(它)弯成车轮,它弯曲符合圆规。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 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 暴,通“曝”,晒。 ④挺:直。
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
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
生。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人定
胜天” 。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
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
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
“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 法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
荀子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 (约前313-前238)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检查/参加、加入
5、声非加疾也:
师旷论学的故事
师旷论学的故事师旷是中国古代孔子门下的一位学生,他对于学问的态度一直颇具争议。
师旷论学的故事是关于他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一次辩论。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门徒们聚在一起讨论学问。
师旷和其他学生们开始争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有的人认为学问是要通过读书、学习经典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而师旷则坚持认为,学问并不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获得的,还需要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探索和理解。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师旷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只凭读书就能成为学问渊博的人,那么为什么书呆子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法应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呢?”他接着举例说道:“比如,一个学过很多理论知识的人,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却束手无策。
而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却能凭借他的经验和直觉解决问题。
”其他学生们对师旷的观点感到不以为然,认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于是,他们开始质疑师旷是否有足够的学问。
孔子静静地听着争论,他看出了问题所在。
他对师旷说:“学问的确不应该只停留在纸上,但读书和实践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他接着解释道:“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中汲取知识;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并加以验证和发展。
只有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成为学问渊博的人。
”孔子的话让师旷有所顿悟。
他明白了自己在论学时过于偏激的观点,并意识到真正的学问需要读书和实践相辅相成。
从那时起,师旷更加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问,同时也持续不断地学习书本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师旷论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应用和验证。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学问渊博的人。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道路上,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偏激,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2
翻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可翻译成“对”。 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安有……乎:“安”,哪里。哪有……呢?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 君主的呢?”
7
结束
大家好
8
大家好
1
作者及《说苑》介绍
作者: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主要著作:《新序》、《说苑》、《列女传》、《别录》、《战国策》。
《说苑》: 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 轶事,以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 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大家好
5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 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 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 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Fra bibliotek大家好
3
翻译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安敢……乎: “安”,哪里。哪敢……呢? 明 :明亮。 孰与昧行乎:孰与,相当于“比……怎么样”。昧行:摸黑走路。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 走相比,哪个更好呢?
大家好
6
劝学格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6、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大家好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
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
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 “说得好啊!”
大家好
4
明
①明亮。 ②明白清楚。 例句:“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 ③证明,说明。 例句:“何以明其然也?”——《韩非子·难势》 ④明确。 例句:“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孟子·公孙丑上》 ⑤次,下一个(专指年或日)。 例句:“明日将战。”——《左传·襄公二十六 年》 ……
原文
师旷论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