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笔记

合集下载

物理业务笔记初中

物理业务笔记初中

物理业务笔记初中1.运动与力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轨迹运动。

运动的描述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表示,用Δs表示。

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用v表示。

平均速度: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得到的速度,用v平均表示。

瞬时速度: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位移和时间间隔的极限求得。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变化的原因。

用F表示。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状态(使静止物体开始运动,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直到外力迫使其改变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且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力的效果力的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拉伸力、压缩力、剪切力等。

使物体改变速度:加速度与力成正比,质量越大,对同样的力加速度越小。

使物体发生转动:力臂、力矩、力偶等。

摩擦力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一般小于静摩擦力。

3.能量与功能量能量: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体运动或变形的基本原因。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用E_k 表示。

重力势能:物体在高度变化时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用E_p表示。

功功: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用W表示。

计算公式:W=F·s·cosθ(力的大小×位移×力与位移方向夹角的余弦值)。

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衡量能量转化或传递速率的物理量。

用P表示。

计算公式:P=W/t(功除以时间)。

物理必修一笔记

物理必修一笔记

物理必修一笔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3. 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4. 位移和路程: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6.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4.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5.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 超重和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

高中物理听课笔记范文10篇

高中物理听课笔记范文10篇

高中物理听课笔记范文10篇听课笔记一: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

1. 定义。

-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公转轨道半径很小,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

2. 条件。

-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参考系。

1. 定义。

-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2. 特点。

-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人,若以汽车为参考系,人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人是运动的。

三、坐标系。

1. 建立目的。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 种类。

- 直线坐标系(适用于直线运动)、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平面内的运动)、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空间中的运动)。

听课笔记二: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 时刻。

- 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例如,上午8点上课,8点就是时刻。

2. 时间间隔。

- 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例如,一节课45分钟,45分钟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 路程。

-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例如,一个人绕操场跑一圈,路程就是操场的周长。

2. 位移。

-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例如,一个物体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位移的大小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方向从A指向B。

三、矢量和标量。

1. 矢量。

-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标量。

-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

标量的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听课笔记三:速度。

一、速度。

1. 定义。

初中物理 笔记 彩色

初中物理 笔记 彩色

初中物理笔记彩色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现象。

例如,小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弯曲或曲线轨道上运动的现象。

例如,自行车在弯曲的道路上转弯。

1.3 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速度恒定的运动。

例如,小汽车以恒定的速度在直路上行驶。

1.4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的变化。

有正负之分,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小。

例如,自由下落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速度逐渐增加。

二、力和能量2.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需要施加力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例如,推动一辆停车的自行车。

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会向下运动。

例如,水果从树上掉落。

2.3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可以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进行合成。

例如,两个人同时推一辆载重车,产生的合力使车加速运动。

2.4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有关。

例如,小球从高处落下有动能,弹簧被压缩时具有弹性势能。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例如,夏天的气温比冬天高。

3.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中热量的传递方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的碰撞进行传导。

例如,用铁勺加热水时,勺子的一端也会变热。

3.3 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活动加剧,间距增大,导致物体体积膨胀。

例如,热水瓶里的热水加热后,瓶子会扩大。

相变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凝固、熔化、蒸发等。

相变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潜热。

例如,将冰块加热转变成水蒸气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4.1 光线传播光线传播是指光在空间中传播的路径和规律。

高中物理学霸笔记pdf

高中物理学霸笔记pdf

高中物理学霸笔记
一、力学部分
1.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的内涵,掌握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力与万有引力: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概念,掌握重力与万有引力的计算方法。

3.动量与冲量:掌握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功与能:理解功、能、功率的概念,掌握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电磁学部分
1.电场与电势:理解电场、电势的概念,掌握电场力、电势能的计算方法。

2.电流与磁场:理解电流、磁场的概念,掌握安培力、洛伦兹力的计算方法。

3.电磁感应: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掌握楞次定律及其应用。

三、光学部分
1.光的折射与反射: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的原理,掌握折射率、反射角的计算方法。

2.光的干涉与衍射: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原理,掌握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的规律。

四、近代物理部分
1.相对论简介: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理解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的概念。

2.量子物理简介:了解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理解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的概念。

以上仅为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可结合实际学习情况补充完善。

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因此,笔记应以理解为主,记下关键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即可。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测量:利用公式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合成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镜子和光的成像- 平面镜和弧面镜:平面镜反射光线保持平行关系,弧面镜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发散。

- 光的成像:通过镜子反射光线产生虚像或实像。

3. 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颜色越亮。

三、电和磁1. 电的基本性质和电流- 电的基本性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2. 电压和电阻- 电压:电压是电源对电流的驱动作用,单位为伏特。

- 电阻:电阻阻碍电流通过,单位为欧姆。

3. 磁场和磁力-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磁铁或电流周围的力场,磁力是磁场对物体施加的力。

4.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电磁感应: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磁场变化可以感应出电动势。

-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无线电波。

四、能量和能量转换1. 能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或系统做功能变化的能力。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完整版)大学物理笔记

(完整版)大学物理笔记

1. 参考系: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的标准物2. 坐标系3. 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用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即可把整个物体当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理想模型)4. 位置矢量(位矢):从坐标原点指向质点所在的位置5. 位移:在t ∆时间间隔内位矢的增量6. 速度 速率7. 平均加速度8. 角量和线量的关系9. 运动方程10. 运动的叠加原理位矢:k t z j t y i t x t r r ϖϖϖϖϖ)()()()(++==位移:k z j y i x t r t t r r ϖϖϖϖϖϖ∆+∆+∆=-∆+=∆)()(一般情况,r r ∆≠∆ϖ速度:k z j y i x k dt dz j dtdy i dt dx dt r d t r t ϖϖϖϖϖϖϖϖϖ•••→∆++=++==∆∆=0lim υ 加速度:k z j y i x k dtz d j dt y d i dt x d dtr d dt d t a t ϖϖϖϖϖϖϖϖϖϖ••••••→∆++=++===∆∆=222222220lim υυ 圆周运动 角速度:•==θθωdtd 角加速度:••===θθωα22dtd dt d (或用β表示角加速度) 线加速度:t n a a a ϖϖϖ+= 法向加速度:22ωυR R a n ==指向圆心 切向加速度:αυR dtd a t == 沿切线方向 线速率:ωυR =弧长:θR s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其他物体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当质点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质点动量p的时间变化率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其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时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则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必有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总是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初中物理听课笔记

初中物理听课笔记

初中物理听课笔记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附近时,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 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可通过使用适当的声响器材产生刺激,设法提高听力,达到恢复听力目的,后者则必须经过医生治疗,恢复正常听力。

三、声音的特性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是指声源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幅是指振动的幅度。

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2. 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影响响度的大小。

3.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依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4. 音色=音质=特色。

四、乐音的三要素1. 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单位为分贝(dB) 。

2. 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在此范围之外,如超声波(>20000Hz)和次声波(<20Hz)人耳既听不到也不能感受到。

3. 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和结构决定。

又称音质。

完整版)大学物理笔记

完整版)大学物理笔记

完整版)大学物理笔记Chapter 1: Proton Kinematics1.Reference frame: A standard object chosen to describe the n of an object.2.Coordinate system3.Particle: Under certain ns。

the n of an object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n of any point on the object。

which can be treated as a point with mass。

This point is called a particle (ideal model).4.n vector (displacement vector): A vector poin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n of the particle.5.Displacement: The increment of the n vector in the timeint erval Δt.6.Velocity: Speed of n.7.XXX: The average rate of change of velocity.8.XXX quantities.9.ns of n.10.Principle of n of n.n vector: r = r(t) = x(t)i + y(t)j + z(t)k Displacement: Δr = r(t+Δt) - r(t) = Δxi + Δyj + Δzk In general。

Δr ≠ ΔrVelo city: v = lim Δr/Δt = i(dx/dt) + j(dy/dt) + k(dz/dt) XXX: a = lim dv/dtCircular nj + k = xi + yj + zkXXX: ω = dθ/dtXXX: α = dω/dtXXX: a = an + atNormal n: an = v^2/R pointing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XXX: at = Rα along the XXXLinear velocity: v = RωArc length: s = RθChapter 2: XXX1.XXX:XXX's First Law: An object at rest will remain at rest。

学霸的物理笔记手写

学霸的物理笔记手写

学霸的物理笔记手写
学霸的物理笔记手写
作为一名学霸,物理是我最擅长的学科之一。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养成了手写物理笔记的习惯,这让我在复习时更加高效。

以下是我手写的物理笔记:
正文: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作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为,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会一直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作运动定律,给出了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与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表达式为:F=ma,其中 F 为物体所受的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电场与静电学
电场是电荷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现象。

静电学是研究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中包括电荷的性质、电场的强度、电势差、静电感应和静电放电等内容。

4. 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永远不会自己
流向低温物体,而是会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拓展:
除了上述内容,手写物理笔记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例如符号表示、公式推导、例题解析等。

同时,在复习时,还可以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起来,手写物理笔记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九年级物理笔记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笔记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笔记知识点1. 力和运动1.1 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运动图象的绘制及分析方法1.2 力的概念和特点- 什么是力?力的来源与效果- 推力和拉力的区别-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1.3 力的合成和分解- 重力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 张力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2. 物体的力学性质2.1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 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质量的测量方法-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2.2 物体的惯性与摩擦- 什么是惯性?- 惯性与刹车距离的关系- 摩擦力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2.3 物体的压力与浮力- 压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浮力的产生原因与计算方法 - 压力与浮力的应用3. 动力学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惯性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 零、常数与改变速度的力 3.2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与计算公式 - 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力的单位和换算3.3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集装箱与垃圾车的示例分析4. 动能与功率4.1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动能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动能转化与守恒的实例4.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功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 功率与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5. 热学知识5.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热平衡与热传递- 热量的单位和换算5.2 热量传递-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区别- 热传导的影响因素- 热传递计算的相关公式5.3 相变现象与热力学规律- 相变的概念和条件- 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热力学规律的应用与实例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请按照教材或老师的指导,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实践和应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机械基础1.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力、运动、能量、热、电磁等等。

-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分析。

1.2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量,比如长度、质量、时间等等。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1.3 运动与力-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1.4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物体的动能(K)与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K = 1/2mv^2。

-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受力做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

- 功(W)可以通过力(F)乘以运动的距离(s)来计算,即W = Fs。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规律2.1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2.2 抛体运动-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抛体运动。

- 抛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高中物理学习笔记(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学习笔记(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学习笔记(史上最全)1. 物理学基础知识-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包括质量、体积、密度、力、功、能量等。

2. 运动学-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运动学中常见的运动类型。

3.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动力学的重要定律。

4.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物体的运动、力和能量等。

- 弹性力、重力、摩擦力、浮力是力学中常见的力类型。

5. 能量与功- 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所具有的能力。

-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6. 光学-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 光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 电学- 电学研究电荷、电场、电流和电阻等电学现象。

-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相同电荷相斥,不同电荷相吸。

8. 磁学- 磁学研究磁场、磁力和磁性物质等。

- 磁场可以由电流产生,磁极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9. 波动与声学- 波动研究波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 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频率和音量等。

10. 热学- 热学研究温度、热量和热传导等热学现象。

-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能量的直接体现,不同物体的温度可以相互传递。

以上是高中物理研究中的基础知识概要,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笔记

高一物理笔记

高一物理笔记高中物理笔记示例如下:笔记目录:1.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 简谐振动2. 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运动和力的合成3.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导4. 电磁学- 电场和静电场- 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 电势能和电势- 磁场和电磁场笔记内容:1.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的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表面上滑行的运动- 两个物体在相同加速度下相对静止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两个物体在相同速度下相对运动时的速度变化2. 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加速度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总合力为零,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分解:- 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压力- 水平和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压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3.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不为零时不发生热传导。

- 物体中的热量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热量传递过程中损失的热量。

-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无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物体的温度总是均匀变化的。

- 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会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 热传导:- 热传导的过程是,高温物体的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导致物体温度的升高。

- 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4. 电磁学- 电场和静电场:- 电场是电荷产生的电场,电荷的分布决定电场的形式。

- 静电场是电场的强度、方向和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 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 自由电荷的分布决定电场的形式。

- 电场强度大小等于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平方除以电荷密度。

高中物理手写笔记经典珍藏版

高中物理手写笔记经典珍藏版

1. 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发
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会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
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4.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必有一个相等且反
向的反作用力。

5. 动能定理: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平方再除以2。

6. 动量定理:动量的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系统内总是守恒的,能量可以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8. 机械波的传播规律:机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9.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线垂直于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斜着进入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入射角
小于折射角。

10. 波动光学基础: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
振幅等特性。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1.运动与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方向和加速度共同决定。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持续下去,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够做功的能力。

-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k=1/2mv²。

-势能是物体具有的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p=mgh。

-功是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公式为W=F×s,即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

3.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公式为P=W/t,即功除以时间。

-常用的单位是瓦特(W)。

4.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公式为P=F/A。

-在液体中,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帕斯卡原理:压力一旦施加在液体上,压力会在整个液体中均匀传递。

5.热学-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是由高温向低温方向传递的。

-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传递。

-辐射是不需要物质媒介的能量传递形式,通常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6.电学-电流是指电荷流动带来的效应,公式为I=Q/t。

-电阻是电流通过的材料对电流阻碍的大小,公式为R=V/I。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电能是由电荷带来的能量,公式为E=QV。

7.磁学-磁力线是磁场的可视化表示,从南极走向北极。

-洛伦兹力是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公式为F=qvBsinθ,其中q为电荷量,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θ为速度和磁场的夹角。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8.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组成。

-光线是光传播的路径,遵循直线传播。

-光的颜色由波长决定,短波长的光看起来是蓝色的,长波长的光看起来是红色的。

-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是一个定值,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

物理高考知识点笔记

物理高考知识点笔记

物理高考知识点笔记一、力学1. 运动学- 平抛运动: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初速度V0抛出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形成自由落体运动。

- 刚体运动:刚体是指无论外力如何作用,其内部各点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

2. 力的作用和叠加- 合力: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合力是这些力矢量的矢量和。

- 分解力: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部分力,使它们的合力等于原来的力。

3.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和能量的转化- 功:当力作用于物体上并使其移动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 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二、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带电粒子的属性,可正可负。

- 电场: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物理量,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所。

2. 电流和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阻: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

3. 静电场和电路- 静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的现象。

-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4.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由带电粒子运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 电磁感应: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折射-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的特性,光的速度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

2. 反射和色散- 反射:光线遇到边界时的反弹现象。

- 色散: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产生色散现象。

3. 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光的叠加现象,当光波相遇时,光波的振幅会相互加强或抵消。

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一、力学1、运动的描述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 x = v₀t + ½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v₀²= 2ax。

重要推论:平均速度公式 v =(v₀+ v)/ 2,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v(t/2) =(v₀+ v)/ 2,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 aT²。

3、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规律:速度公式 v = gt,位移公式 h = ½gt²。

4、相互作用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为 F = 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科学之旅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力的光的热的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声的电的二.物理学是有趣的三.物理学是有用的四.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五.探索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单位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做(单位)2.国际单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3.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4.1km = 103m = 106mm = 109μm = 1012nm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测量人,测量工具,测量方法3.说明:误差不能避免,不能消除,只能减少4.怎样减少:①用科学合理的方法②使用精密的仪器③多次测量求均量5.平均值小数点后的位数要与测量值相同,多的采取四舍五入6.错误与误差的区别:①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没有遵守操作规则等因素引起的,必须避免,必须消除②而误差是由于读数,仪器的分度值等不同引起的,不可能消除长度的特殊测量1.积累法:例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L1=L100/1002.滚轮法:例如: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先测量出轮子的周长,记下总共走过的圈数n,L=nc3.化曲为真法:例如:测n~B拿一根弹性不大的棉线,复合在AB 上然后拉直用刻度测量4.直尺三角板复合法:例如:测量球的直径,圆锥的高时间的测量1.单位:①国际:秒(S)②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③单位换算:1h=60min=3600s2.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手表,钟,沙漏,原子钟,§1.2运动的描述1.定义:物质位置的变化2.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但是我们所研究的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②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通的现象③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宏观位置发生变化3.参照物:①定义:描述机械运动时,事先选作标准的物体②说明:A: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B:选谁为参照物就假设静止不动,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有无变化③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看可能不同④人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⑤要求:选参照物时,只可能选题中有的或人所共知的4.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例如:“刻舟求剑”就是不懂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5.相对静止:定义:两个物体相同的快慢向相同的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相对静止例如:卡车与联合收割机,加油机与收油机,接棒运动员与递棒运动员§1.3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比较物体移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2.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快则速度大)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公式:V=S/t S-路程-m V-速度→m/S t-时间-S5.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 m/s②交通运输:千米/小时 km/h③单位换算:1m/s=3.6km/h6.单位含义:(m/s)表示运动的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米7.生活中常见的速度:①人步行的1.1m/s∽1.3m/s②小轿车约40m/s③自行车约5m/s8.公式的应用;①v=s/t ②s=vt ③=s/v例:一个物体5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求物体的速度已知;t=5s s=100n求:v解:v=s/t=100m/5s=20m/s例;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传播100m需多少时间?已知:v=150c s=100m求:t解:t=s/v=100m/340m/s=0.29s答;需0.29s二.匀速直线运动1.运动按路径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运动按速度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3.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经过的路线是直线②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5.公式;v=s/t且对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永恒不变的,所以v与路程s时间t都无关,但却永远等于s/t的比值,也就是说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对于不同的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时间t一定时,v与s成正比;s一定时,v与t成反比没说明一定,不谈正反比。

6.图像:三.变速运动1.定义: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2.平均速度:①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快慢程度。

②公式:v=s/t③说明:说平均速度时,一定要强调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内的平均值3.图像——加速——匀速——减速——匀速——静止——匀速(反向) A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原理:v=s/t2需要测量的物体量:路程s时间t3主要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4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器材:小车,木板,木块,刻度尺,秒表,弹性钢片()5实验步骤:①将木块垫在木板下边,使其构成一个很小坡度的斜面(目地使小车变速运动,具速度变化较小。

)然后将钢片固定在斜面中间使小车从顶端自由下滑,记录下滑所用的时间和下滑的路程。

②将钢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6实验记录7小车实验结论:小车在下半段比上半段用的时间少,所以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介于上半段于下半段平均速度之间。

V1 v2V=s/t=s1+s2/t1+t2=2/(1/v1+1/v2)=2/[(v1+v2) /(v1+v2)]=2v1v2/v1+v2V小< V < V大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实验:探索声音的产生条件①.猜想:可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实验器械:音叉,重锤,乒乓球(作用: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③步骤:将乒乓球用细线系好,靠近音叉,用重锤敲击音叉,听声观赏乒乓球④现象:听到声的同时乒乓球被弹开⑤结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⑥其他实验:A:敲打桌子时米粒弹起B:敲响的音叉激起水花C:发声的扬声器纸跳动2.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常见物体发声部位:①人——声带②鸟——气管到支气管鸣膜③雄蛙——腹部的气囊4.记录声音的仪器:二.声音的传播1.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①猜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②实验器械:两张课桌③实验步骤:……④实验现象:拉开一段距离时听到的声音,比紧靠时的声音小⑤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介质①证明液体可以传声的实例:声呐,密封录音机在水中,岸上可以听到声音。

②证明固体可以传声的实例;土电话③我们通常听见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④介质:A:定义:传播声音的介物B:说明: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C:真空不能使声:真空罩中的闹钟,广口瓶里的铃铛⑤声音的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三.声速:1.由P15小资料中的信息 :①不同介质,声速不同;②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不同;③一般情况下,固体声速最大,气体最小;④150c空气声速340M/S2.影响声速的因素:①介质种类②介质温度四.回声:1.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2.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麦比原声晚0.15以上3.实例:三音石,四音壁4.应用:测深度,测距离五.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造:耳廓,鼓膜,听小骨,前庭,耳蜗2.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3.耳聋:声音在传输到人耳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发生了障碍都会导致听不到声音4.耳聋种类:①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②传导性耳聋,除了听觉神经以外的其他部分发生障碍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可以传到听觉神经6.相同条件下骨传导7.双耳效应由于声源到达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所以导致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以及其他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种差异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8.双耳效应作用:判断声源的方位§2.2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声音高的音调高)例:小孩的音调比大人的高,女人比男人的音调高。

2.实验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①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它的单位“赫兹”简称“赫”——Hz 例: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②猜想:音调可能与振动的频率相关,还可能与振幅有关③实验方式:控制变量法④器材:钢板尺⑤步骤: A.将钢板尺一端固定,另一端伸出桌面1/3用力拨动,伸出端听声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B.将钢板尺一端固定,另一端伸出桌面1/2用力拨动,伸出端听声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C.将钢板尺一端固定,另一端伸出桌面2/3用力拨动,伸出端听声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⑥结论:尺子伸出长时振动的慢,听到的音调低3.人耳听觉频率范围4.次声波①定义:低于20Hz的声波②能产生次声波的物体:大象;海啸;地震;台风;火山5.超声波①定义: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万赫兹即超过人耳听阈高限的声波,属于机械波。

②能够发生超声波的物质:蝙蝠,B超二.响度1.定义:声音的大小(声音大则音度大)2.①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响度还可能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③器材:钢板尺④实验步骤:A将钢板尺一端固定,另一端伸出桌面,便于观察者,距离越短产生的震动次数越少,反之距离越长产生的震动次数越多。

⑤响度于力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⑥在距离发声体远近一定的情况下,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在振幅一定的情况下,距离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特性与景物的波形音调的高低影响波形的稠密特性音色不同附加的震动也不同在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取决于自身因素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