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业务,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过程。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核算电算化: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会计核算的各项工作,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
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和重复劳动。
2. 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管理活动,如财务预算、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
通过会计管理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
3. 会计决策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决策活动,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生产决策等。
通过会计决策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信息的系统。
会计电算化需要开发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5. 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专业知识。
因此,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会计业务水平。
同时,还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以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涉及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基础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分析等。
2.电脑技术基础: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基础、
信息安全等内容。
3.会计电算化技术:学习会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常用的财务软
件(比如SAP、Oracle Financials等)、电算化会计核算方法、ERP系统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学习利用电脑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培养分
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5.电子商务与会计实务: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运作方式以及与会计的关系,学
习实际会计操作流程。
6.审计与风险管理:学习审计理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了解财务报表审计
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7.项目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学习项目管理理论、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了解如何规划、
设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
8.实习与案例分析:进行实习或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和实际操
作的能力。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
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
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电算化(Computerization)是指将各种信息处理活动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算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作、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信息处理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得到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电算化的过程中,信息被数字化、自动化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性。
二、电算化的特点1. 自动化处理:电算化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不需要人手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工作时间。
2. 高效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快速给出结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 精确性:计算机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会出现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4.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拥有巨大的存储容量,能够储存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5. 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算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工业制造领域:电算化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设备控制等方面。
通过计算机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商业领域:电算化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销售情况、库存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 教育领域:电算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育信息化等方面。
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学生信息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4. 医疗领域:电算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病历管理、医疗影像处理、医药信息管理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的处理和管理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优点、应用、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会计工作过程,促进财务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实现旗帜鲜明、准确无误、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能自动完成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报表制作等繁琐工作,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人为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会计电算化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信息数据,从而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3、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能够通过密码保护、备份等多种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丢失、损坏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4、提高财务成本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会计人员的用工成本,同时更高效的处理会计工作,降低会计管理成本。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应用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电算化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报表制作等核算功能,提高核算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2、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撑。
3、税务申报。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税务申报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避免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税负增加,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和税务风险。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作为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
会计电算化制度
会计电算化制度一、概述会计电算化制度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电子设备,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进行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处理的一种制度。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定义、优势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定义会计电算化制度是通过计算机和相关电子设备来处理和管理企业的财务信息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企业在财务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三、会计电算化制度的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处理财务信息,可以大大减少手工处理时间,提高操作效率。
2.提升信息质量:会计电算化制度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便于管理决策: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准确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报告,方便管理层做出决策。
4.提高资源利用率: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优化配置。
四、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素1.软件选择:确定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根据企业的规模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考虑软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2.系统设计:根据企业的会计核算需求,设计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设定权限和操作流程。
3.数据采集: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原始凭证、银行对账单等,并将其导入电算化系统中。
4.数据处理: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记录、计算和校验等处理,生成财务报表和分析数据。
5.数据存储与备份: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内部控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和合规性。
7.培训与使用: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系统运用能力。
五、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实施过程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的财务需求,确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技术要求。
2.软件选择与采购: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并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和采购。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一、概念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二、问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是什么?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
它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减轻劳务工作量。
电算化会计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学专业是学习关于会计知识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会计不光是记帐,它现在已经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会计学不光学记帐,还会涉及到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统计、审计、经济、高等数学,概率等好多方面,一般是本科层次的专业。
会计是企业计量、核算财务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现在会计逐步电算化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用的手工做帐。
关于会计的专业设置大概有这么几个名称吧,会计学,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其实他们是有一点区别的.财务会计专业是侧重关于财务方面较多的一个专业。
可能比会计学专业少一些审计,经济,统计方面的知识。
其实这三个专业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会计的基本知识都会学到,基本的法律,经济,统计也会学到。
它们只是会因为专科或本科层次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与知识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
1、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手工记帐已经越来越少了。
2、所谓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所以在这个角度上看不能得出所谓会计和电算化有什么不同,即你提到的那个好些的结论。
3、如果一个会计他不懂会计电算化,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在当今信息时代也作不了会计,那岂不被淘汰了吗?会计电算化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什么意思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猜测及至对经济活动的决策。
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融系统论、会计学、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运用会计所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进行反映和监督,所以,它既是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同时又是参加〔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
电算化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它的内容是核算和管理,因此,电算化会计一般可分为电算化会计核算子系统和电算化会计管理子系统,目前又出现了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子系统。
通过会计核算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通过会计管理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通过会计决策来参加企业管理。
针对电算化会计的以上内容,会计软件主要分为核算型财务软件、管理型财务软件和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
目前,核算型财务软件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日记帐、明细帐、总帐以及报表。
一个单位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十分不便,又易于毁坏。
原来的老会计人员现在应该还记得每到月初报表出来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装订凭证,虽然美其名曰:活动筋骨,但穿孔打眼,飞针走线,也够难为我们的会计人员了。
等到年底,三大检查团来检查工作时,我们的会计人员还得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库中翻找凭证。
现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软盘或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贮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
其次,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
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须采纳与之适应的不同的帐簿组织形式、记帐程序和记帐方法。
电算化名词解释 简答题
第一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概述一、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2、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目标的有机整体。
3、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4、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结合的控制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简称电算化会计。
5、数据:是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和动作等方式对客观实体的特定内涵、本质特征和具体形态等方面属性的反映,是发生事件的记录,是表现客观实体属性的数值。
6、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利益攸关的各个方面提供财务信息、定向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利用会计信息,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并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7、批处理方式:是指将存放在各个地点的会计数据,经人工收集整理后,成批的经一定的输入设备提交计算机处理。
二、简答题1、系统的特征?答: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独立性环境适应性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答:会计数据代码化数据存储隐形化输入输出介质化数据处理集中化与自动化内部控制程序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人员要求现代化3、会计电算化后的账务处理组织程序有何变化?答:电算化以后完全没有必要照搬手工处理的模式,而可以根据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采用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账务处理组织程序、目前主要以“科目汇总账务处理组织程序”和“科目表账务处理组织程序”,其中“科目表账务处理组织程序”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它以科目表为整个处理程序的核心。
4、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非商品化定点开发阶段(2)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3)核算型会计软件(4)管理型会计软件5、信息的特征?答:事实性等级性不完全性滞后性扩散性压缩性共享性转换性6、科目表账务处理组织程序的特点?答:数据源唯一明细分类动态反映生成总账通用化的条件7、会计信息化的特征及主要内容?答:特征:全面性开放性智能性多元性渐进性主要内容:会计理论的信息化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的信息化8、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答:(1)对会计理论基础的冲击(2)对会计报告的冲击(3)对会计职能的冲击(4)对会计流程、会计组织机构的冲击(5)对会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的冲击第二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一、名词解释1、原型法: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的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是用户能及时运行并看到模型的概貌和初步使用效果,然后,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名词解释会计电算化
名词解释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管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它将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转化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过程,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了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存储、处理和报告。
会计电算化的目标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并提供更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化处理,会计电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会计业务的自动处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错误,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2. 数据集中管理,会计电算化将会计数据集中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控制,方便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报告。
3. 数据共享与交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支持了企业内部
的协同工作。
4. 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设置各种权限和审计轨迹,加强了对会计业务的内部控制,减少了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管理层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审计等多个领域。
通过会计电算化,企业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电算化技术介绍
电算化技术介绍电算化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的一种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算化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电算化技术的定义电算化技术,简称电算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的技术。
它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检索,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电算化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配合来实现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
二、电算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电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当时,电子计算机刚刚问世,具备进行数字计算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同时成本逐渐降低,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从最初的大型机、小型机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计算设备,电算化技术正不断进化和演变,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电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商业领域:电算化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商业企业利用电算化技术进行企业资源管理、生产过程控制、销售和营销分析等。
通过电算化技术,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分析数据,优化运营和决策过程,提高经济效益。
2. 教育领域:电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电算化技术进行学生信息管理、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等。
电算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 医疗领域:电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对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医院可以利用电算化技术进行患者信息管理、医疗资源调配和病历管理等。
通过电算化技术,医院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医疗数据,提高医疗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4. 工程领域:电算化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工程项目可以通过电算化技术进行进度管理、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等。
电算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工程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一、概念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二、问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是什么?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
它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减轻劳务工作量。
电算化会计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学专业是学习关于会计知识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会计不光是记帐,它现在已经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会计学不光学记帐,还会涉及到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统计、审计、经济、高等数学,概率等好多方面,一般是本科层次的专业。
会计是企业计量、核算财务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现在会计逐步电算化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用的手工做帐。
关于会计的专业设置大概有这么几个名称吧,会计学,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其实他们是有一点区别的.财务会计专业是侧重关于财务方面较多的一个专业。
可能比会计学专业少一些审计,经济,统计方面的知识。
其实这三个专业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会计的基本知识都会学到,基本的法律,经济,统计也会学到。
它们只是会因为专科或本科层次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与知识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
1、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手工记帐已经越来越少了。
2、所谓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所以在这个角度上看不能得出所谓会计和电算化有什么不同,即你提到的那个好些的结论。
3、如果一个会计他不懂会计电算化,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在当今信息时代也作不了会计,那岂不被淘汰了吗?会计电算化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电算化名词解释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系统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
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2.数据词典(Data Dictionary):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数据元素(数据储存、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3.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是指从实际系统中抽象出来的,以特定符号反映系统的数据传递、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
4.计算机审计:是指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授权或接受委托,在一定程度上吧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以及整个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鉴证和评价,并提出审计报告的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5.一般控制:是对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及环境构成要素实施的、对系统的所有应用或功能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主要控制手段,普遍适用于任何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和环境,为进一步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应用控制创造了必要的基础环境。
6.应用控制:是对电算化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的控制,不同的应用系统可能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和数据处理环境,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应用控制要求和方式。
应用控制只有在一般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7.账套:指的是一组紧密相关的数据。
就企业财务的核算功能而言,可以将账套狭义地理解为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所建立的账簿文件系统。
8.关键字:实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的取值函数。
编制报表时由系统自动在相应位置填列编制单位名称和报表的年、季、月、日等,并作为取数依据。
关键字可用来唯一标识一个表页。
9.舍位平衡公式:是将以元为单位的报表转换为以千元或万元为单位的报表时,为保持报表数据的平衡而使用的公式。
10.静态屏幕审核法:是指计算机自动依次将未审核的凭证显示在屏幕上,审核人员通过目测等方式对已输入的凭证进行检查的审核方法。
电算化概念
1会计电算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等。
2.账务处理系统是会计核算系统的核心,其他专业核算系统只进行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专业核算,核算的结果都必须直接或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系统登记总账。
3.帐套帐套是用于存放会计数据的实体(包括总帐、日记帐、明细帐),一个帐套代表一个核算单位,一个会计核算软件允许同时建立多个帐套,分别代表不同的核算单位。
通常一个单位建立一个帐套注意:每次进入帐务系统时,需指定帐套4.会计科目编码科目编码规则:指会计科目代码分多少级以及每级的长度.通常会计编码采用分组编码方案,组内为顺序编码例如: **** ** ** **此方案:分为四组,共四级会计科目,一级码长四位,其余为两位,总码长10位一级会计科目按财政部规定,码长四位,并有固定编码,不能随意改动.其他级别的编码的位数,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目前软件系统只对会计科目的级数和总码长进行了设定,其余的不作限制。
如:级别限定在五级,码长限定在12位5.报表单元单元是构成报表的基本元素,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地址,内容和格式。
6.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7.初始化使用单位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规则对通用的会计软件进行设置,对所需要的功能和规则进行选择,从而将一个通用的会计软件转换成一个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专用的会计软件8.ERP 是在MRPⅡ的基础上,吸收JIT,TQC,DRP,MES,AMS,等先进管理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9.BPR 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改善10.辅助核算是对帐务处理中会计科目核算的一种补充,即实现更广泛的账务处理,以适应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将信息处理形式从人工劳动转化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过程。
自从计算机的发明以来,电算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探讨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电算化的概念电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它将纸质文档、手工处理的信息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和高效管理。
电算化的基本思想是将繁琐、重复的人力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电算化的起步。
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但其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工处理的能力,为电算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体积逐渐缩小,价格逐渐下降,使得计算机开始进入各个领域。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算化的进程。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快速查询。
与传统的手工记录相比,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存储容量和访问速度,为电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软件应用的普及随着软件应用的普及,电算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各行各业纷纷开发并使用各种软件来自动化处理各类任务,如办公自动化软件、专业设计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等。
软件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电算化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4. 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电算化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
云计算技术通过将计算资源和服务进行分布式管理和共享,使得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即可获取所需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免去了大量的硬件和软件部署。
云计算技术使得电算化更加灵活和可扩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5. 人工智能的融入人工智能的融入使得电算化进入了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学习、推理、决策等能力,为电算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和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优势、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核算业务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信息化和集成化。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将企业的财务数据集中存储和分析,将会计帐目的记录和处理由手工方式改为电脑方式,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效率和可控性。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自动化处理: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的自动处理,将会计人员繁琐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集成化管理:会计电算化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和数据之间的共享,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3. 信息化分析:会计电算化能够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提供各种财务报表和决策支持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4. 安全可控:会计电算化加强了对财务数据的保护和安全,实现了对系统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减少了财务数据泄露和篡改的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会计电算化相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的自动处理,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减少错误率:由于会计电算化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减少了手工操作的环节,大大降低了错误率,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3. 降低成本:会计电算化大幅度减少了手工操作的人力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会计核算的成本。
4. 提高决策效果:会计电算化能够根据财务数据提供各种报表和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所必需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效果和决策的科学性。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的财务管理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能够实现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包括账簿的建立和维护、凭证的录入和汇总、科目余额的计算和合并等。
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1.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3.站在会计人员角度: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操作人员操作会计数据,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会计信息化: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1.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2.目标:会计核算电算化3.内容: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成批处理大量数据(即各项会计核算任务,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内容)4.基本特征: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无数据管理(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1.会计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2.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往来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3.内容: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4.基本特征:程序已构成一个系统,以文件来实现一定的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相互独立,使用灵活。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1.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2.目标:实现会计管理的电算化3.内容:在会计核算电算化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具体做法: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内容,将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复杂的会计专业判断转变为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公式和模型,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相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计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
会计电算化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会计电算化的含义:1.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计算机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与一体的边缘学科。
它的基本含义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财务分析,参与经营管理。
1981年8月,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狭义会计电算化: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题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只会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条件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广义的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养与发展。
概念区别: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按照跨级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划分(1)会计核算电算(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跨级核算业务(2)会计管理电算化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财会人员合理的规划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任务: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财务分析。
(3)会计决策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进行决策的人机会话系统,不是代替人决策二:会计信息化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电算化讲义
第三单元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什么是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有什么区别?(一)会计电算化狭义: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等。
提问:实现电算记账和报表编制,厂长说已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深度分类:(二)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解决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的相关问题。
提供信息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使用信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要求】掌握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每个阶段对应的主要内容(驴唇要对马嘴)。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时间:20世纪80年代起步(掌握)表现:(实验试点)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特征: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
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3.目标与缺点:出发点: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点: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1.时间:20世纪90年代2.特征: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信息技术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形成的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使用的技术。
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类信息器官功能。
其中,人类的眼睛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的大脑像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人类的双手像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人类的中枢神经像计算机的控制器。
通信技术则扩展和延伸了人的信息传输系统功能,目的是高速度、高质量地传递和交换各种形式的信息。
一、信息技术的变革从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个人电脑(PC)时代,另一个就是后PC时代—网络时代。
由于PC机性能价格比的不断优化,再加之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开放化和其他应用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得以大大的普及,走向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模拟、综合应用。
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对信息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形态。
知识资源具有复制性、反复消费性及在使用中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三个特征。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贸易、金融、生产、投资和政策协调等方面,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趋势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社会化再生产过程突破国际经济障碍,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三、企业外部环境变迁对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形态、资源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企业处于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环境中。
并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1、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生产2、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3、从传统人财物竞争到信息竞争4、从单个企业竞争到供应链竞争5、从区域竞争到全球化竞争6、从“规模取胜”到“速度取胜”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把信息和知识同时看作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又强调信息技术应当渗透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必要调整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以企业领导为主导、全员共同参与,综合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按照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实施策略,通过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管理模式的变革,构建覆盖并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协调运作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平台,并逐步实现全球网络供应链上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知识、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三、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
建立高效集成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早在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二、什么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的抽象。
一般地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念和管理活动的系统。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的特征:1、以符合组织管理变革的需求为主要目标。
2、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为主要功能。
3、以现代计算机硬软件平台为处理环境。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能自动采集、存储和处理信息,并能向组织反馈各级管理所需要的分析和决策信息。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基本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完成企业事务处理的基础上向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用户)提供分析和决策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属性之一:开放性是指管理信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着信息的交换关系,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分析和决策的信息,因此其基本功能就是进行信息处理。
具体说来包括信息/数据的采集、信息/数据的转换和生成、信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信息/数据的存储、信息/数据的维护、信息/数据的反馈、检索和分析等功能。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基本功能其中信息采集功能解决信息的识别、信息的收集以及如何将收集到的信息表达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的方式等问题。
信息转换和生成功能完成原始数据到可利用信息的转化,具体来说有分类、排序、计算、压缩、比较、汇总等基本处理活动。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分解与管理活动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因此所对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庞大和复杂的,这对描述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将整体系统进行分解。
一般地说,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层次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常常被分解为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子系统。
当把管理信息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时,必须要明确各子系统的边界和接口,这样才能将子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软件平台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生存的运行基础和环境。
计算机网络平台的结构应适应于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它们是相互对应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软件主要用于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有:MS-DOS、MS-Windows98等。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Windows NT和Unix等。
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工具软件主要用于提供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软件,如各种编译器及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在安装了硬软件平台后,尚需要选购或开发符合新的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而应用系统的主体就是应用软件。
当所有的硬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安装完毕后,为了支持系统的日常运行,必须组织基础数据存放到计算机中。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指的是硬件、网络、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集成后的系统结构。
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主机系统也称宿主机系统。
它的硬件平台是一台主机及许多终端机组成。
主机系统对所有的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运行都集中在一台主机上,数据处理工作全部交给宿主计算机集中完成,对共享资源的管理较为简单。
随着微机和局域网的诞生和广泛应用,一种文件/服务器的网络体系结构为计算机应用的扩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文件/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管理特点是,在服务器上网络操作系统对共享数据的管理是基于文件的管理。
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硬件环境与文件/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硬件环境十分相似,但其软件的分布结构及对共享数据管理的结构是不同的。
一般的二层C/S体系结构当系统功能复杂或处理规模较大时,维护困难。
多层C/S体系结构其实质是将应用系统从逻辑上分为:用户I/O层、处理逻辑层、共享数据层。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EDP阶段、部门内的信息集成阶段、企业内的过程集成和企业间的过程集成。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EDP发展阶段的特点有:COBOL语言的使用;企业管理思想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计算机技术主要用于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只有多种相互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内的过程集成阶段的特点有:C/S(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逐渐成熟;企业资源规划(ERP)为代表的企业范围的集成应用;实现应用间的协同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事件驱动型的信息系统;不仅能执行事后的统计分析评价,而且能够进行事中控制。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企业内的过程集成阶段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事件驱动型的信息系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市场竞争主要是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
此时企业的业绩越来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内部成本效益达到最优的某些企业仍然可能是不成功的。
因此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并改进、协调每项内部职能,还需要在客户、供应商间建立高效有效的协作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企业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企业间过程集成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竞争。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1、企业资源计划ERP在20世纪50年代,有人首次将计算机应用于库存管理中。
MRP分为时段式MRP、闭环式MRP。
时段式MRP将物料需求区分为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并分别加以处理。
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
时段式MRP在库存状态数据中引入了时间分段的概念。
所谓时间分段,就是给库存状态数据加上时间坐标,亦即按具体的日期或计划时区记录和存储状态数据,从而解决了何时定货以及订货数量问题。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1、企业资源计划ERP闭环MRP其工作过程是一个“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的封闭循环过程。
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称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II。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1、企业资源计划ERPERP的基本思想是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
ERP是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环节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1、企业资源计划ERPERP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样化经营需求。
在ERP中,原MRP-II系统中对制造环节的管理只是ERP中的一个子系统。
ERP的入口是订单、销售计划和预测。
ERP系统的主要计划有:主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2、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
它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来整合用户信息资源,以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客户关系,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求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系统简介2、客户关系管理(CRM)CRM包含了三层含义:CRM是一种管理理念;CRM是一种管理机制;CRM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