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2.28•【文号】办防〔2024〕69号•【施行日期】2024.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办防〔2024〕69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2月28日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防汛抗旱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三)基本原则1.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问题意识,立足国情水情,聚焦水旱灾害防御,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干,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水旱灾害防御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

水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水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水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水利工作旨在确保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但目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主要问题1. 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导致的。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而忽视了表层水源的保护。

缺乏科学有效的用水管理措施也导致了浪费和滥用。

2. 水污染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物质、农村生活污水等来源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和加强法律执法是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考虑的因素。

3.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和台风等对水利设施的破坏性影响日益严重,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困难。

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4.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由于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过剩和缺乏的现象。

一些地方缺乏有效的跨流域调度机制,导致了这种不平衡。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推动跨流域调度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水资源保护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意识,禁止非法采砂采石等行为,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用水配额制度。

同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河流和湖泊上设置保护区域,并鼓励农民进行农田生态化改造。

2. 推进治理污染开展废弃物处理能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建设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污染源。

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者进行严厉的罚款和责任追究。

3. 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加强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控工程建设,提高水库库容和泄洪能力。

加强气象预警体系建设,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同时采取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等措施,避免建设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措施

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措施

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成为了一种常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来自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生活安全,必须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就此主题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1、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增加气象监测站点的密度,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测技术,及时向农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农民对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抗洪抢险能力。

2、加强农田防渗排渍设施建设,降低自然灾害对农田土壤的侵蚀损害。

三、推广耐灾品种和种植制度1、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培育适应自然灾害条件的耐灾品种,提高农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

2、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推广亩产增收型种植制度,减小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四、建立农业保险制度1、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为农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

2、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购物保险的意识和积极性。

五、加强农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培训1、利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农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2、建立农民自救互救组织,提高农民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加强政府的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1、建立健全的灾害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政府对农业灾害的应对能力。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应对能力和救援效率。

总结起来,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工作的投入,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让农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实现更好的发展。

为了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投入,推动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以应对不断升级的自然灾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防灾减灾措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地区的破坏程度,保障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设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修建堤坝、沟渠、水库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防范洪涝灾害,保障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

此外,适时排除积水,修复排水系统,也是防范洪灾的有效措施。

二、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和完善农村道路网络,可以提高村民的疏散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式,提高道路的抗灾能力。

三、村庄绿化建设绿地、树木、花草等植被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可以减缓水土流失,稳固村庄地基,减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破坏。

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村庄绿化建设尤为重要。

四、农村建筑规划在农村建筑规划中应考虑到防灾减灾的要求,选择材料坚固、结构安全的建筑方式,增加建筑的抗震、抗风、抗洪能力。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保证村庄居民安全撤离通道畅通,是防灾减灾的关键。

五、气象监测设备建设农村地区常受暴雨、雷电、霜雪等气象灾害威胁。

因此,建设气象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预警自然灾害,为农民的防范和自救提供及时信息,对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六、防火措施农村地区林火、草原火等火灾频发,给农村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建立防火通道、设施,提高农民的火灾防范意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村民的应急避灾技能和自救能力,对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加强灾害防范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灾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八、应急物资储备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提供应急物资和救援措施,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好!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广大从事水利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水利事业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

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调控,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基本需求。

我们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全国节水行动,确保各类用水和生态底流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推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和防洪抗旱。

我们围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泸沽湖梯级水电站等重点工程,加强调度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障防洪抗旱、农业生产水平。

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们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标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是推进水利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水平。

我们深入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科技创新、水利人才培养等行动计划,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水利工作水平和质量。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的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进水利工作,发挥水利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要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安全。

同时,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并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推动水利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水利技术水平。

我们要加强水利创新驱动,引进和集成优秀技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水利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防灾减灾十个有实施方案

防灾减灾十个有实施方案

防灾减灾十个有实施方案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方案,以减少灾害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介绍十个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加强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灾害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完善气象、地震、洪涝等多种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灾害。

2. 提高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开展灾害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各类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培养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类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建筑物的抗震、防洪等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4.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效率和水平。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好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

5. 加强农村灾害防范农村是灾害的重灾区,要加强农村灾害防范工作。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强农作物的保险和防灾减灾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村的抗灾能力。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山川、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7. 加强科技支撑科技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支撑,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为灾害防范和救援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8.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强化对灾害防范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9. 加强国际合作灾害是跨国界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类灾害。

中共中央2011年1号文件

中共中央2011年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印发2011年1号文件(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

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

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

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

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

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

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

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

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

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农村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为脆弱。

提升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对于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提升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在农村地区,很多居民对灾害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因此,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和应对方法。

例如,针对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讲解如何预防、预警、避险和自救互救。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播放防灾减灾的宣传片和科普节目,提高农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校也应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并且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长和周围的人。

此外,还可以在农村设立固定的宣传栏,定期更新防灾减灾的信息和知识,让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了解和学习。

二、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农村地区应建立健全高效的灾害预警系统。

首先,加强气象、地震、水文等监测站点的建设,提高监测的精度和覆盖范围。

在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增加监测设备的密度,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灾害的迹象。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到每一位农民手中。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的统一发布和管理,避免出现混乱和误传。

同时,要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采取一些简单易懂、直观有效的预警方式。

比如,设置高音喇叭、警报器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发出警报,提醒农民采取行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是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修建和加固堤坝、水库、渠道等,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细化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细化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细化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农业防灾减灾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减少农业损失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1.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灾害
等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
排水能力,防止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推广抗灾农业技术:推广抗旱、抗涝、抗病虫害等抗灾农业技
术,提高农作物的耐灾能力和产量。

4.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
疫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减少动物疫病对农业的影响。

5.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灾
害风险保障,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6.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的农业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
救援能力,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种农业灾害。

7.提高农民防灾意识:加强农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农民
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促进农民主动采取防灾减灾措施。

8.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
民提供科技支持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农业防灾减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监测预警、技术推广、保险保障、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措施,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赵洪祝在省水利厅调研时强调:强化水利设施建设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赵洪祝在省水利厅调研时强调:强化水利设施建设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赵洪祝指 出,经过近 3年的努力 ,我省以病险水库除险加 固工作为 重点 的水 利设 施建设取 得 了积极 的成效 。目前我 省 虽然 已在全 国率先完成病 险水 库除险加 固任务 目标 ,但各 地进展情况还不平衡 ,要做 的工作 还很多。我们要 以改善 民生 和
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 主线 ,以增强综合 减灾 能力 建设 为重点 ,进一 步加强对海塘 、江塘 、山塘 和病 险水库 的除险
加 固工 作 ,加 强 对 水 利 设 施 的运 行 管理 ,加 强 对 河 道 的 清 理 和 保 护 ,加 强 对 重 点 区 域 、重 点 项 目的 技 术 指 测 和预 防 ,加强对灾 害频发 区危 旧民房的安全改造 和管理工作 ,切实增强 防范和应对 台风 等 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防灾工程基础继续得到夯实 ,确保广 大人 民群众安居乐业。 对于近期防汛防 台工作 ,赵洪祝指 出,到 目前为止 ,今年 我省还没有遇 到直接来袭 的台风 ,这在往 年是不多见 的。根 据气象部门预报 ,近 日形成 的几个热带风暴 和台风将有 可能直接影响我省 。我们要 始终保持 高度警惕 ,坚 决克服松懈麻 痹 思想和侥幸心理 ,全力 以赴做好 防台防汛 的各项工作 ,确保各 级领导到位 ,物资储备到位 ,各 类抢险 队伍到位 。要进一 步
面 时 段 的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经 过 多 年 水 利 工 程 的 建 设 ,河
道的托宽和治 理 ,对余 杭和瓶 窑 的洪峰 水位 、洪峰 流量 和 出现时间有一定 的影 响。通 过对 近几年 瓶窑 和余杭 站的 实 测水位与流量关 系分析 ,实际测 到 的河 道过 流能力 和不考 虑下游洪水顶托影 响条件下计算 的河 道过 流能 力是不 同的。
量 为 90m /。 6 3 s

水利工程自然灾害防范与减灾方案

水利工程自然灾害防范与减灾方案

水利工程自然灾害防范与减灾方案自然灾害是人类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在水利工程领域,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至关重要,可以保护水利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自然灾害防范与减灾的方案。

一、洪水防范与减灾方案洪水是水利工程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洪水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工程措施:修建护岸和堤坝,增加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波及范围。

此外,在高风险地区还可以建设分洪区和蓄洪区,以缓解洪水压力。

2. 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包括监测和预测洪水的水位和流量,及时发布警报并采取紧急疏散和救援措施。

3. 生态恢复:加强河流和湿地的生态恢复,保护并恢复自然的洪水缓冲区,提高洪水的自然消落能力。

二、干旱防范与减灾方案干旱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防范和减轻干旱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定期监测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建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的水利利用率。

2. 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包括耕地保护、植树造林和深耕施肥等,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3. 水源调配:建立跨区域水源调配系统,根据不同地区的干旱程度,合理调剂水资源,确保干旱地区的水源供应。

三、地质灾害防范与减灾方案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

防范和减灾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工程措施:对潜在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勘测,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强工程结构的抗灾能力。

2. 监测预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并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3. 智能防灾:利用先进技术,如遥感和无人机,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测,帮助规划和管理部门做出准确的决策。

四、台风防范与减灾方案台风是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对海堤、港口和水库等设施造成巨大破坏。

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主要工作内容

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主要工作内容

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主要工作内容
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灾害预警和监测: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地质灾害、水文等监测网络,加强对灾害的预警和监测,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情况,为灾害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2. 灾害预防和治理: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同时采取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措施,治理因灾害造成的土地退化、沙化等问题,恢复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 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同时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施损坏而引发的灾害。

4. 应急救援和处置: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及时开展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做好灾害现场的处置工作,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 灾后恢复和重建:在灾害发生后,积极组织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对灾害原因和影响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体系。

总之,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协作,不断完善相关体系和机制,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水利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水利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水利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组的成员,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我所在工作组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工作组围绕水利防灾减灾工作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工作组的工作情况汇报:一、整体工作情况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我们工作组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包括堤坝、河流清淤、水库加固等工作。

通过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有效提高了防洪能力和抗灾能力。

2. 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我们加强了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我们工作组开展了水利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4. 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我们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同时加强了救援力量的建设和训练,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灾救援能力。

二、具体工作情况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我们组织了多次河流清淤和水库加固等工作,加固了一些薄弱环节,提高了水利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

同时,我们还修复了一些老化的设施,并加强了设施的维护工作,确保了水利设施的安全可靠。

2. 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我们加强了对水文监测站点的维护和更新,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预警系统的建设,加强了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了灾害预警的能力。

3. 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我们组织了多次水利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活动,并设计了相关宣传资料,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培训班,对一些重点地区的民众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4. 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我们组织了多次灾害应急演练,例如洪水、山洪等模拟灾害的应急演练活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救援力量的建设和训练,通过组织救援队伍的演练活动,提高了他们的救援能力和应对能力。

关于水利防灾减灾提案

关于水利防灾减灾提案

关于水利防灾减灾提案一、前言水灾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水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水利防灾减灾工作。

本提案将围绕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展开阐述。

二、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水利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其他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灾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加强水利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灾对农田、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强水利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减少水灾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水利防灾减灾工作不仅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水利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为了有效防范水灾,减少灾害损失,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应加大对堤防、水库、河道等水利设施的投资,提高其抗洪能力和抗旱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加强水资源管理。

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平衡供应。

同时,要加强对水库和水闸的管理,合理调度水资源,防止因水库泄洪和水闸开启不当导致的灾害。

3.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工作。

要完善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河流水位、降雨量等信息,预测洪水、干旱等水灾的发生趋势,提前采取措施应对。

4.加强防洪演练和灾后恢复工作。

要定期组织防洪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在灾后,要及时组织灾后恢复工作,修复受损水利设施,保障人民生活正常。

四、总结水利防灾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举措。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水利部的工作人员在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管理是水利部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有些地区用水过量,而有些地区则缺水。

(2)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3)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水资源变化的风险。

2.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部工作的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工程进度滞后,延误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2)虽然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但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3)缺乏合适的工程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3. 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水利部工作人员在防灾减灾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风险。

(2)应急救灾工作不够全面,缺乏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3)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导致公众对灾害情况的了解不足。

二、解决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调度和分配机制,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

(2)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促进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完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1)加强工程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3)加强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3.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1)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完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2010年10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

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现就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等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以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内容,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以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二)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

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区域和流域的关系,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

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

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和有关规程规范,合理确定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

关于加强和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建议

关于加强和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建议

关于加强和提高防汛减灾能力的建议XX年X月X日XX县发生洪涝灾害,县城城内多处社区、道路、田地惨遭淹没冲击,多辆汽车被洪水冲走,犹如船舶荡在水中,随水流奔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XX县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紧急行动,采取了强有力的抗洪抢险救灾措施,尽最大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这次洪灾突发性强,持续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是人为因素难以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

我对今后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提出以下建议:1、坚决克服侥幸麻痹思想,牢固确立常态化防灾减灾意识。

此次洪灾是河南洪灾后不久发生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防灾意识必须进一步强化,牢固确立常态化防大灾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在看到其他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新闻报道时,应深刻反思本区域存在的隐患,积极主动地制定应对方案,做到预警在前,防备在前,努力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主动权。

2、深刻吸取灾害教训,努力遵循自然规律。

交通、建设、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应认真考察、研究、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规律,今后在重建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减少水患的影响。

对乡镇反复冲毁的街道,应建设好疏通洪水的地下廊管,地面合理设计规划建筑物,避免房屋受损。

农村建房一定要科学规划,并做好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避免在低于河道的地面和河道附近建房,以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3、及早动手,排除隐患,减少洪涝次生灾害的发生。

今后在进入防汛主汛期后,要及时组织力量对洪涝发生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逐村逐点排查,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抢险措施。

特别是对处于河流上游和附近的病险水库、小型水库在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排水泄洪,防止山洪冲塌加剧洪灾损害程度。

对该清淤的河道及时清淤,对该堵漏的缺口及时堵漏,通过积极超前的排查治理工作,实现无隐患、小风险。

4、加强乡村的动员组织能力,做到有序防灾减灾。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基层组织的有序防灾是减轻灾害程度的有效手段。

要加强基层干部防灾值守制度,当洪涝预警达到相应的级别时,乡村干部、包村干部必须值守在防灾第一线,指导和组织群众有序转移,安全抢险。

三防工作实施方案

三防工作实施方案

三防工作实施方案一、概述三防,即水利防灾减灾、气象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是指对水利、气象和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工作。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三防工作实施方案,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防灾减灾1.强化水库、堤防巡查:定期对水库、堤防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2.完善抗洪调度制度:建立科学严密的抗洪调度制度,根据水情、气象等因素进行预判和调度,最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损失。

3.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和维护,保证城市排水能力与城市发展同步,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4.修复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提高生态环境的抵御灾害的能力,保护生态资源。

三、气象防灾减灾1.完善气象监测体系:建设气象观测站、气象雷达等,提高气象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灾害预警和预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制度,加强与各级政府、媒体和社会的沟通,提高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3.加强气象灾害救援能力:建立气象灾害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迅速响应和抢险能力。

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增加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地质灾害防范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

五、组织实施1.成立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统筹协调三防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2.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三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3.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建立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三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一节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

推动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

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

加强雨洪资源和云水资源利用。

推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节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

加大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

加快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

加强海堤达标建设和重要河口综合治理。

搞好跨界河流国土防护治理。

第三节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

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开展重要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
纲要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四章政策导向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