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 从局部上,倒叙突出因果.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 【涵义解说】 • 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 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 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 一般来讲,咏史怀古不只是叙古事,而且 会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 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 嵬 之 变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 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 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 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 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 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 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 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 而死,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在难以 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晚年,直到死 去。
—— 李 商 隐
注意字音字形 更(gèng) 晓筹(chóu)
宵柝(tuò ) 为(wéi)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 作者抒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 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情的媒介
背景介绍
•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 嵬,远望杂乱的长着荒草的灌木丛,有的 地方还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 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 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 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 呢?”
③唐杨的七夕盟誓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第一句、第四句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里有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 时”的句子, 《长恨歌》渲染的是唐明皇 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侧重于同情 第二句化用牛郎织女的传说, “银河”喻夫 妻离别 第三句则用了杜甫《石壕吏》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诗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 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够保住自己 的妻子呢? • 单独看可以认为作者有同情之心,但联系 前面诗句,应该是深刻的责问。 • 作者态度:批判
《立春日作》
• • • • 九重天子去蒙尘, 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 始知辜负马嵬人。
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憾。 愿妃子善地受生。
云黄回君翠花宛六 栈埃看王翘钿转军 萦散血掩金委娥不 纡漫泪面雀地眉发 登风相救玉无马无 长 剑萧和不搔人前奈 阁索流得头收死何 恨 。,。,。,。, 歌
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 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 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海外”“更九州” 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 杨妃的传说,“徒闻”,徒然听说。 • “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 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 作者态度:讥讽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虎旅鸣宵柝:军营中打更,逃难途中的典 型环境。鸡人报晓筹:皇宫中报时,宫廷 安适生活的象征。 • 不再? • 空闻? • 虽然还是禁军,但不再是警卫和保护了, 而是酝酿着兵变。 • 作者态度:冷眼旁观、讥讽。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很难说有 什么关联,但联立在一起,便有了某种关系。 • 因果关系:“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 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最终导致“六军 同驻马”的兵变。 • 对照关系:“七夕笑牵牛”恩爱非常,“六 军同驻马”时“掩面不救”:爱有多深?有 多真? • 作者态度:讥讽
一、要弄清史实
• 弄清史实,是指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 史事件、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 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 典的目的)。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历史人物:唐玄宗 杨贵妃 历史事件:①唐玄宗的召魂之举 ②马嵬兵变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 基本思路: • 一、 弄清史实 • 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古事的态度, 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 四、分析技巧
本诗特点:讽意至深 用笔至细
讽意至深: 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 本;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3、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用笔至细 1、倒叙的方法 2、措辞的委婉 3、立意的含蓄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袁枚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 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石壕村里的夫妻们也有爱情,并且那 爱情更值得珍惜、保护!
四、分析技巧
• 此类诗词的常用技法有用典、委婉、 以景衬情、叙议结合、对比、烘托、 以事起兴等。
小结:
• 作者总的是对唐明皇的讽刺和批 判。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 最终害人害己,还将盛唐引向衰 败。
• 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 常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 《马嵬》应该是一个代表。李商隐途经 马嵬驿,联想到了马嵬之变,联想到了 当年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的情形, 对这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 表了自己的看法。
是什么触动了袁枚思古之幽情?
•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 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袁枚 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 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的唐杨 的爱情,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
• 或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 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 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 或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 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等
咏史诗
• 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 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 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 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 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 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 事及唐朝国家战乱。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 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别感到 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