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
接触、中和类
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
电量相等的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 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
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
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A. F 8
C. 3F 8
B. F 4
D. 3F 4
答案:A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 的总量不变。
四、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第2: 带电体被看成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的几何点。 本身的线度比相互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 。 理想模型。与质点类似。
答案:A
“两同夹异,两大夹小”的证明
原则:判断各物体受到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1)先看电性:(只关心同和异) a 三个物体电性均相同 b 两个同性,另一个异性 (2)再看位置: a 同性靠近 b 同性被异性隔开 (3)再看大小: a 两个较大的电荷在一起 b 两个较大的电荷被较小的电荷隔开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电荷
1、电荷种类:
正电荷:+ 负电荷:-
2、电荷量
符号: Q或q 单位:库仑(C) 电子电荷量:1.60 ×10-19C
3、电荷性质 :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物体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本质: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2、接触带电
θ1 θ2
A
B
三、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F
k
Q1Q2 r2
F
G
m1m2 r2
高二物理选修3-1学案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习目标:1、掌握两种电荷,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定性了解自然界仅有的两种电荷间的作用特点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3、了解电荷守恒规律。
能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规律解释静电现象学习重点:感应起电的方法和原理/电荷守恒定律一、静电的产生1.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会发现橡胶棒吸引碎纸片情况。
问题一:为什么橡胶棒会吸引碎纸片?2.若将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碎纸片,会出现什么现象?问题二:注意观察带电橡胶棒吸引碎纸片情况,会发现被橡胶棒吸起的纸片中,较大的纸片先落下来,这是为什么?问题三:这种摩擦起电是怎么形成的呢?问题四: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知识小结: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叫做__________与__________。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
2、电荷守恒:电荷不能创造,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练习1: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二、接触起电问题:除了吸引轻小物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练习2:两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带电量Q,B带电量-2Q,将AB相触后分开,A、B分别带多少电量?知识小结: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所示.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练习:3: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 带电量Q ,B 、C 均不带电,怎样能使B 带上3Q/8的电量?三、研究静电感应现象和感应起电问题:不用接触,能否用一个带电体A 使另一个原本不带电的物体B 带上电荷呢? 1.静电感应概念:导体由于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出现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总量变了吗?
三、电荷守恒定律
1.不能创造 2.不能消灭 3.只能转移
四、带电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符号:Q=ne(n为整数)
元电荷:质子(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五、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一个人的生命如同下棋,要看在多大的格局
上展开。
答: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
它们电量的绝对值相等,一个电子电量e=1.6×10-19C. 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 要么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元电荷.
2.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自然界中的最小电荷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4.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
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
小,则( )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解析】选A、B .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这说明金
属箔上的电荷减少,小球B上的电荷增加,这是金属球A
例1: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带电量Q,B带电量-2Q, 将AB相触后分开,A、B分别带多少电量? 解析:如果两个一模一样的金属物质相接触,它们的电荷 就要平均分配到两个物体上去. A带电量Q,B带电量-2Q, 将A、B相触后正、负电荷中和,剩余电荷电量为-Q,A、B 分开后,每个金属球上带的电荷量都是-Q/2.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解析】选B、C.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可 判断B、C正确. 甲 乙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二、起电方式: 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接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相同金属球 平分总电量 电荷的转移 感应起电: 不带电导体在靠近 带电体时,近端带 异种电荷,远端带 同种电荷的现象 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荷的重新分布
实验1 实验2
现象: 摩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规律: 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 电子的得失
+
原因
范氏 起电
二 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 (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 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2)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核外 电子带负电. (3)电中性是指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4)当物体受外界的影响时,电子发生 转移,原子内质子数与电子数不再相等,物 体就显电性.
提示: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不能 脱离原子核而移动,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2.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 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 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分配规律: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 接触,电荷重新分配. ①若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分. ②若带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 (3)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只不过是电荷发生转移 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4)电荷中和现象的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 程,但在分离、转移、结合等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 持不变.
3.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起电实质 (1)摩擦起电 ①原因: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 摩擦做功,一个物体中某些电子获得了能量,挣脱了原子 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②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毛皮摩 擦橡胶棒,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带负电荷,而毛 皮失去电子一定带正电荷.同样也可确定丝绸摩擦玻璃棒 时,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自主学习】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
2、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起电方式:①②③。
三种带电方式的本质:(1)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
(2)接触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
(3)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
3、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
带电体的电量q=Ne(N为整数)。
e=1.6×10-19C称为。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不能,只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5、静电的防止与应用(1) 吸附功能;可用于除尘、喷涂等(2)杀菌功能:处理种子,处理水(3)放电产生臭氧:强氧化剂,可杀菌(4)防止危害——放电导致火花,电击等危害预防方法——尽快导走静电(利用金属或潮湿的空气导电)——α射线照射,使空气电离导电【例题精讲】例题一:一绝缘球A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挂的一轻小物体B被A吸引,如图所示,试分析B的带电情况。
拓展一: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 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例题二:两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带电量Q,B带电量-2Q,将AB相触后分开,AB 分别带多少电量?拓展二: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等量异种电荷B、带等量同种电荷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例题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验电箔,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 把C移近导体A,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已闭合拓展三: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课堂练习】1. 如果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近水流,则()A. 水流将向远离塑料棒的方向偏转B. 水流将向靠近塑料棒的方向偏转C. 水流先靠近再远离塑料棒D.水流不偏转2. 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Q 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 n= e
答案:见解析
4.8 109 = 1.6 1019
=3.0×1010 个.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知识点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应用的基本原理 异性电荷相吸引,使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荷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
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成像等.
互动探究:把捆东西用的塑料绳,一端分成细丝,然后用一只手拿着没有分开的一端,另一只 手用尼龙手套(或尼龙布)将绳从上向下捋一下,可以看到塑料丝张开成伞状(如图 (甲)所示),为什么?如果向塑料丝上喷水,塑料丝则合拢,如图(乙)所示,自己做做看, 从这个小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该实验表明摩擦往往会很容易使物体带上静电荷,而增大湿度是防止产生静电现象的一 种简单方法.
答案:C.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针对训练1-1: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验电器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带电金属球与验电器的金属球带异种电荷,验电器 上的电荷重新分布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与下端的金属箔片也应带异种电荷,故选项B正 确.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一、静电的产生 1.产生静电的三种方式: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有接触带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2.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感应起电的实质: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 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第1章: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静电的产生 1.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通过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接触起电:通过与带电体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3)感应起电:通过 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
(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3.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 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 如图所示原子⎩⎨⎧原子核⎩⎪⎨⎪⎧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绕核旋转,带负电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 不变。
3.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 的转移。
4.元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C 表示。
(2)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则e =1.60×10-19C 。
(3)对元电荷的三点理解:a.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也不是实物粒子;b.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c.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自然界中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
(2)应用:静电应用有、静电喷雾、静电除尘、等。
2.静电的防护(1)静电危害产生原因:静电力和。
(2)防护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车间内保持适当的,传送带上镀银,油罐车车尾拖地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只有导体才能发生感应起电。
()(2)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的各部分之间能转移的是电子和正电荷。
()(3)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
()(4)在电荷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而言,电荷是守恒的。
()(5)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课件
栏目导引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哪些? 2.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3.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静电有哪些应用和防护方法?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一、静电的产生
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 起电——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接触 起电——通过与带电体接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感应 起电——通过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实际上是物体 得失 电子的过程,原来不 带电的物体 得到 电子带负电, 失去 电子带正电.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的应用 激光打印、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雾等. 2.静电的防护 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方法是及时将 产生的电荷 导走.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只有两金属导体完全相同时接触后电荷量才平均分配.
(2)若完全相同的两导体带异种电荷时,应先中和,再均分, 均分的是中和后剩余的电荷量.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 A、 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
一定的距离,现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 A、 B接触后再移开. (1)若A、B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2)若A、B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栏目导引
工具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一、三种起电方式及起电实质
方式 内容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及 两不同绝缘体摩 导体靠近带电体 导体与带电导体 条件 擦时 时 接触时 现象 导体两端出现等 导体上带上与带 两物体带上等量 量异种电荷,且 电体相同电性的 导种电荷 电性与原带电体 电荷 “近异远同” 不同物质的原子 导体中的自由电 核对核外电子的 子受带正(负)电 电荷之间的相互 束缚力不同而发 物体吸引(排斥) 排斥 而靠近(远离) 生电子得失 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学目标:1、掌握两种电荷,定性了解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静电的产生。
过程:引入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例如我国在战国末期就发现了磁铁矿有吸引铁的现象。
在东汉初年就有带电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文字记载,但是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系统研究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到十九世纪才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电磁学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影响十分巨大,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能生产和利用,是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飞跃,打开了电气化时代的大门。
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国防、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在当前出现的新技术中,起带头作用的是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新技术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正确地利用电,就必须懂得电的知识。
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些电的知识,现在再进一步较深入地学习。
一、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叫做正电荷与负电荷。
1.电荷:带电的微小粒子叫做电荷。
2.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正负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4.电量:物体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
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它们电量的绝对值相等,一个电子电量e=1.6×10-19C。
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要么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基元电荷。
5.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静电的产生:1.起电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1.把电荷移近导体,可以使导体,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感应起电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和.3.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_____转移到另,或者从一个_____转移到另一个.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4.摩擦使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由于摩擦做功,使一个物体中一些原子的获得了能量,挣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5.感应起电的原因是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的地方移动.6.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之间都互相吸引,如果A球带正电,则( ) A.B、C球都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7.油罐车车尾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是为了.8.如图1-1-1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9.如图1-1-2所示,在+Q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分开A、B,则A 电,B 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 A 电,B 电.10.如图1-1-3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电.1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张角变小,由此可判定( )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C.验电器一定带正电D.验电器一定带负电1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1=6.4×10-9C,Q2=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13.(10分)如图1-1-4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1-4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B.b立即把a排斥开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14.(10分)为了测定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可做如下实验:(1)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适当蒸馏水,打开活塞,让水慢慢如线状流下,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水流,发现水流向靠近玻璃棒的方向偏移,这证明( )A.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正电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负电(2)如果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近水流则( )A.水流将向远离橡胶棒的方向偏转B.水流将向靠近橡胶棒的方向偏转C.水流先靠近再远离橡胶捧D.水流不偏转。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相关链接:运动的电荷形成电流!
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物体带电引起的。那物体是如何带上电的呢? 一、起电的三种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电荷: +
摩擦
接触
感应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 有铝膜,在a近旁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
,如图,现使b球带电,则(B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b a
3、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 带有电量QA= 6.4×10-9C,QB=-3.2×10-9C,让两绝 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 移了多少 。 4.8×10-9C,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 体带电的现象,叫感应起电。
为什么这三种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呢?这得从物质微观结构说起。 二、起电的微观解释
一般情况下,物质呈中性, 但受外界影响时,电子会发生 转移,物体就带了电。得到电 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就带 正电。
4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 BCD ) 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等量异种电荷 B、带等量同种电荷
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 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BCD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A
qA=-1.0×10-10C
B
qB=+4.0×10-10C
3.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 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显示出带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 静电感应。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近异远同)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
做感应起电.
(3)微观解释: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 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
+
起电方法
A
B
用什么可以使B带正电? 接触起电 用什么可以使B带负电? 感应起电 演示实验:
+
-
+
-
+
-
+
A
B
课堂训练
1.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 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 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_正__电____,B_负__电___;
起电的原因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_ (中性) 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特点:
1.带负电
2.电子容易脱离原子
一.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
失电子------带正电 得电子------带负电
2.接触起电:
通过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而使电 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不带电 的物体上.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薄膜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梳子
静电将气球吸在黑板上
静电使空铝罐滚动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
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 阅读书本,列举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 阅读并列举静电的危害及其防护:
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 在生产和生活中,静电的应用十分广泛: 激光打印机、静电喷雾等。很多空气净化 器就是利用静电来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 空气得以净化。防止静电危害的一种方法 是尽快把静电导走。如没罐车车尾装有一 条拖在地上的铁链以导走运输过程中油和 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由此引起的爆 炸事故。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 • • • 1、静电的产生 ①人造闪电 ② 静电使头发竖起来 ③ 干燥的空气中开门
摩擦起电
•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叫做正电荷与负电 荷。 • 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摩擦起电的本质
• 因为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 由于摩擦做功,使一个物体中一些原子的 电子获得了能量,挣脱了原子核的束缚, 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
静电感应
• 把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导体是,也可以使导 体带电。导体由于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 出现带电的现象叫做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 电荷发生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 移到了另一部分。
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定律
• 物体不显电性,但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电 子发生转移时,原子内质子数与电子数不 再相等,这时物体就显电性。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 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3)静电感应的原因:
远 端 近 端
远端(接地) 近 端
近端异种电荷,远端同种电荷
3、接触起电 ++QQ
+Q -3Q
接触后 再分开 接触后 再分开
1Q 1Q
22
-Q -Q
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 将原来 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活中的应用与防护。
守恒定律
神奇的静电
一、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 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
+
-
-+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判断 2)、用验电器检验
a、检验带电 若B球不带电, 则A球一定带电
b、何种电
若B球带电, 则A球不一定带电
金属球 金属杆
A
B
金属箔
A
B
A、B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二、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 不紧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分的过程 C.摩擦起电是电荷从相互摩擦的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三、带电量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C(库仑)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2、元电荷: e 1.602 1019 C
电子带电量为-e
3、物体带电量: Q ne, n为整数
【原创】1.1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 ( q ) 单位—库仑(C)
基本电荷(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单元。 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的绝对值e=1.6×10-19C 电子带电量:-e=-1.6×10-19C
质子带电量:+e=+1.6×10-19C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 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中和是不是电荷消失?
思考: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带电量+Q,BC均不带电,怎样才能使
B带上+3Q/8的电量?
+Q A B C
3、感应起电
■ 定义:导体因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 电感应使导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 规律: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先吸引,接触后排斥 视频
Q =ne
(n为整数)
2、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验电器: A、检验是否带电 B、估测物体带电多少 ■实质:电荷的转移
2、接触起电
例:使带有+1×10-9C和 -2×10-9C电荷的相同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 两球各带多少电荷? 规律:相同的带电金属物质相接触,它们的电荷平均分配到两个物体上去。 (先中和再平分)
思考:
+
A B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 + +
1、用什么可以使B带正电? 2、用什么可以使B带负电?
+
A
- - -
B
二、静电的利用和防护
静电复印
利用
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
原理:吸引小物体
避免
避雷针防雷电
油罐车防静电
原理:将静电导走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①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 不同。 ②本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③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 电荷。
认识静电感应
金属导电机理: 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自由电子 正离子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感应起电
小结: 静电感应:把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可以使导体带电的 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原因:带电体对导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吸引或排斥。
规律: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近异、远同) 本质: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 量不变。
电荷的 起电的共性本质 总量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不变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法, 移到另一个物体 其本质都是电荷发 电荷从物体的一部 不变 生转移,而电荷的总 量保持不变,起电并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不是创造了电荷,也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不变 没有电荷消失。 移到另一个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会创造,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就电荷守恒定律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电中性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
2、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一起消失了?
3、对于“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中“电荷的总量”你 是怎么理解的?
二、电荷守恒定律
回答:
1、电中性物体中是有电荷存有的,只是电荷的代数和 为0;
2、“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和数量达到等量, 异号,这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3、“电荷的总量”是指电荷的代数和。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回顾:
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 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如何使物体带电?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3、接触带电
(1)演示实验
(2)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的总量不变
(接触带电时)两完全相同导体平分电
荷原理:
接触后 再分开
1 Q 2
1 Q 2
+Q
Q
接触后
3Q
再分开
Q
Q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4、三种使物体带电方法的比较
使物体带电 本质 的方法 1 2 3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带电
三、元电荷
问题:
1、什么是元电荷?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2、所有带电体带的电量与元电荷的关系?
3、什么是比荷?
三、元电荷
小结:
1、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2、元电荷是电荷量的单位,不是指某个电荷。 3、元电荷的值:e=1.60217733×10-19C,计算中取e= 1.60×10-19C 4、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e,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 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是不连续的。 5、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与其质量的比值(q/m)叫做 比荷。 e 1.60 10 c 1.76 10 c / kg m 0.91 10 kg 电子的比荷是:( )
19 11 30
四、静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