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最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C. 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2.下列影响自然环境形成的因素中,属于地带性因素的是()
A. 地形起伏
B. 海陆分布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3.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生物进化
B. 环境污染
C. 环境变迁
D. 全球变暖
4.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植物的呼吸作用
B. 动物的呼吸作用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其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作长途飞行。

据此回答题。

据图分析此时的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 三叶虫→鱼类→恐龙
C. 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7.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 土壤中空气的含量
B. 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
C.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D. 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8.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
A. 中生代末期
B. 太古代末期
C. 元古代末期
D. 新生代末期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就是指陆地表层部分
B. 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 理想的土壤是指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的土壤
D.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协调程度
10.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
A. 物理变化
B. 有机进化
C. 不变化
D. 化学演化
11.某地发现了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可推知该地沉积时的地理环境是()
A. 寒冷的气候
B. 火山经常喷发的地区
C. 浅海环境
D. 高山地区
1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为重要的全球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
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初期
C. 元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13.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 岩石
B. 大气
C. 水体
D. 生物
14.导致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生物进化
B. 环境污染
C. 环境变迁
D. 陆地消失
15.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水分
B. 气候
C. 地形
D. 土壤
二、综合题(共3题;共19分)
16.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

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17.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
C. 温带荒漠
D. 亚寒带针叶林
18.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M坡最有可能是()
A. 东坡
B. 西坡
C. 南坡
D. 北坡
(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海拔高,气温低
C.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对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等考点的理解.
2.【答案】D
【解析】【分析】地带性因素是引起自然带成带状分布,并使自然带沿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地形起伏、海陆分布和洋流因素只是使影响局部地区自然带的形成,并不是沿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所以不是地带性因素;而大气环流使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有规律的更替,进而形成的自然带也是有规律的更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地带性因素的判别,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地带性因素对地带性现象的影响。

3.【答案】C
【解析】【分析】A、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是环境的变化导致恐龙无法适应而灭绝.B、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还无人类,所以不属于环境污染,属于气候环境的变迁.C、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是环境的变化导致恐龙无法适应而灭绝.D、全球变暖属于气候环境的变迁.
故选:C
【点评】恐龙的灭绝在科学界有很多种假设,其中主要的是小行星的撞击天气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是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导致的尘埃在大气中很长时间没沉下来导致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
死亡,从而导致生物链从底层崩溃,导致恐龙的灭绝.
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由图中树桩上年轮的分布可知,图中左侧密集,因为是在北半球,所以该侧为北;同理右侧为南方。

图中大雁向北飞,我国正值北半球春季。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分析】明确地质年代的顺序,了解各时代动植物的演化特点。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

【点评】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因而可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考点突破】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球早期生物对环境演化的影响
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

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地理环境以生物演化为主。

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2)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7.【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组成。

土壤主要有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

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环境的变化。

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中生代末期。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

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更组成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能够决定土壤的肥力。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环境的演化。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

生命出现后出现了有机进化。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珊瑚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浅海区域。

所以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可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是浅海环境。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答案】D
【解析】【分析】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分别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第一次是发生在泥盆纪——三叠纪时期,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运动,地层沉降,形成了丰富的煤层。

最后一期全球性的造山运动发生在晚侏罗纪-晚白垩纪时期,地质史上称为喜马拉雅山期造山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有许多的生物毁灭——灭绝),形成了石油,奠定了目前地球地貌的基本轮廓。

【点评】本题考查地质历史时间的发生时间,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1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

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微生物能够分界腐殖质。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环境的变化。

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还无人类,所以不属于环境污染,属于气候环境的变迁。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解析】【分析】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等,所以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
故选:B.
【点评】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有:降水、气温、阳光等,归根结底就是气候条件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
二、综合题
16.【答案】(1)水分
(2)①地降水比③地多。

①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③地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对农业生产影响:农作物缺水减产,导致病虫害暴发而使农业受害面积加大等。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后备水资源不足,荒漠化加剧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1)从图中三地位置及自然景观可知,①→②→③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分。

(2)①地距太平洋近,太平洋水汽易到达,降水多;③地位于西北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降水较少。

(3)天山冰川消退与气候变暖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该地区更加干旱,对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7.【答案】(1)D
(2)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1)读左图,可以看到该区域生物量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即由南向北增加。

读右图,可以判断生物量由西向东增加。

所以该区域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北向西南递减,D对。

A、B、C错。

(2)根据年均温判断,该地位于温带,气温低,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

根据降水量判断,该区域位于由干旱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少,所以植被主要是温带草原,不会是森林植被,B对,A、D错。

大部分降水量大于200mm,不是干旱区,所以沙漠面积少,C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8.【答案】(1)D
(2)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相关知识。

(1)该山脉位于90°E附近且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则必然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山海拔达5 000米以上,可能为天山。

干旱区山地森林带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M坡有云杉林、而N坡无森林带,说明M 坡水分条件较好,则M坡为迎风坡和阴坡(即北坡)。

(2)依上题分析,N坡处于背风坡而水分条件较差,故无森林带分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生物)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