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11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运算2. 乘除法竖式计算3. 乘除法应用题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加强学生对乘除法的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整数乘除法运算(1)导入新课:复习整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运算的规律。

(2)讲解乘除法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练习乘除法运算: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 乘除法竖式计算(1)讲解竖式计算方法:以实例讲解乘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演示竖式计算过程: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

(3)练习竖式计算: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乘除法应用题(1)讲解应用题解题方法:以实例讲解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演示应用题解题过程: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

(3)练习应用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1)设计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有趣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分享成果:各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乘除法运算和应用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总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和应用,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那些重要知识。

先来说说语文方面吧。

这单元的生字词可不少,像“琥、珀、嗡”这些字,可得认真写,别写错啦。

课文也都特别有意思,《琥珀》那篇课文,给咱们讲了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不是很神奇?还有《飞向蓝天的恐龙》,原来恐龙还能变成鸟儿呢,简直不可思议!读这些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边读边思考,理解作者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

数学呢,这单元咱们学了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要记牢哦,比如 25 + 36 = 36 + 25,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还有乘法的运算定律,像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 c + b × c ,做题的时候用起来能让计算变得超级简单!英语也不能落下哟!新学的单词要多读多背,比如“schoolbag 书包”“maths book 数学书”。

还有那些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 English book, a maths book and three storybooks.” 要能熟练运用,和小伙伴们多练练对话。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单元的知识是不是很有趣?咱们一起加油,把它们都学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二)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唠唠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要点。

语文部分,那些优美的语句可得多品一品。

比如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课里,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咱们要学习这种写法,让自己的作文也变得精彩起来。

还有古诗词,一定要背熟,理解其中的意思。

数学的新知识可实用啦!比如简便运算,掌握了技巧,做题速度那叫一个快。

像 56 + 78 + 44,咱们就可以把 56 和 44 先相加,是不是简单多啦?而且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信息。

英语方面,发音要标准哦。

新学的单词像“notebook 笔记本”“key 钥匙”,要记清楚。

最新西师版小数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最新西师版小数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最新西师版小数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第1课时:乘除法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第(9页—10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认识乘除法的关系,学会应用乘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认识整除及整除的意义,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判断。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关系。

一﹑预习导学(回忆并填空)。

1﹑一个加数= 2﹑被减数= 3﹑减数= 4﹑减法是加法的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观察情景图,获取信息,导入新课。

三﹑课堂探究(一)、学习(9页)例1:1﹑看图2﹑列算式:3、提问题。

(个人独立完成)4、议一议:(小组讨论)(1)上面3个算式各解决了什么问题?(2)乘法与除法有什么关系?5﹑全班交流﹑总结。

(1)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用()计算。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计算。

(3)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求出的未知的因数叫做()。

(二)、学习(9页)例2:1﹑看图2﹑提问题3、列算式:4﹑小组讨论:比较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5、交流﹑总结:a﹑一个因数= b﹑除数= c﹑被除数= d﹑除法是乘法的6、强调:注意 0不能作()。

(三)学习(10页)例3:算一算,分一分,议一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1、算一算(个人独立完成)6÷2= 39÷2= 15÷12=250÷50= 26÷13= 25÷7=160÷1= 0÷9= 76÷21=2﹑分一分。

(个人独立完成)(1)6÷2=3(2)25÷7=3 (4)3﹑小组议一议:为什么要分成这样的两组?4﹑概括总结:(13页整除的意义)。

(1)自学10页。

(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强调“不为0的整数”?(3)完成10页议一议四﹑随堂检测:“练习三的1、2、3题”。

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主要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和社会五个学科的内容。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五个学科的知识点。

数学:1.数的认识:认识1-100之间的整数,并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

2.两位数的加减法: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3.运算的性质:认识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4.乘法口诀:掌握1-9乘法口诀表,并能进行口算。

5.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数位和数值,能读写、比较和排序三位数。

6.进位与退位: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进行进位和退位运算。

7.数量与运算: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使用加法、减法和乘法解决问题。

语文:1.拼音和字:学习拼音的发音规则,认识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2.阅读与理解:通过朗读、默读和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认识一些常见的词语,能正确使用词语进行表达。

英语:1.单词和词组:掌握一些基础的单词和词组,能听懂、说出和书写这些词汇。

2.句型和语法:学习一些基础的句型和语法知识,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和表达。

3.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科学:1.生物: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分类,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物理:认识常见的物体和物质,了解一些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3.地理:认识一些地理概念,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社会:1.交通安全:学习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能正确用语言和行为表达交通安全的意识。

2.学校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规则和常识,养成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

3.社会规则:认识社会规则和公共场合的礼仪,正确行为和处事。

以上是四年级第二单元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能帮到你,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学习数学课堂练习是最直接的反馈,一定要认真对待。

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课堂笔记,回顾学习内容,加深记忆与理解。

下面是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一)、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除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4))整除: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首先看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商是否是整数,再看是否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

如60÷2=30我们说60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0。

用字母表示为a÷b(b≠0)=c 则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二)、乘法运算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
按边分
有两边或三条边都 相等的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3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锐 角 三 角 形
直 角 三 角 形
课本P129图2,用量角器量出1、4、9、12这五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4
9
7
12
1
4 1
7
9
三角形的形状 ①直角三角形 ④锐角三角形 ⑦锐角三角形
内个内角的度数 60° 90° 30° 60° 60° 60° 82° 60° 39°
三个内角的和 180° 180°
181°
⑨钝角三角形
125° 28° 28°
( √ )
√ ( ) × ( )
(4) 一个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就是
钝角三角形。
1.按照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并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2.按照边的不同,判断下列三角形 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 3 2 4
5
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3( )4) (5) 等腰三角形 (4)
判断下面说法对吗?
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比小三角形的 内角和大。
答:不对,不论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内角 和都是180度。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 直角。
答:对,若有两个直角则内角和会大 于180度。
判断下面说法对吗?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度。
答:对。
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大于90 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认识整万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认识整万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整万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万数的概念,理解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整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整万数的概念2. 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3. 整万数的读写法4. 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万数的概念、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

2. 教学难点: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数轴或计数器,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整万数的概念通过数轴或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整万数的特点,理解整万数的概念。

(2)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通过数轴或计数器,展示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整万数是由万以内数“进位”得到的。

(3)整万数的读写法引导学生掌握整万数的读写法,注意数位的顺序和读写规则。

(4)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意义。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整万数的概念、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万数概念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认识小数”,包括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准确地进行小数的读写,并能熟练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小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时的价格标签等,引出小数的概念。

2. 讲解新知: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如何读写小数,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小数的学习要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小数的习题,以检验学生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
按边分类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各不相等
• 4、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 角。
• (1)∠1=35°,∠2=( )
• (2)∠1=47°,∠2=(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10厘米,腰比 底短3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形。 ( ×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叫做直
角三角形。( √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知识点 复习 北师大版
• (6)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必定是锐 角三角形。( × )
• (7)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选择题
• 1、三角形内角和是( )
• A、180°
B、360° C、90°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0°,另
一个锐角是(
)。
• A、30°
B、60°
C、9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及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4)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7)第4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9)第5课时解决问题 (11)第6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14)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6)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1)第2课时观察物体(2) (23)第3课时观察物体练习课 (26)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 (30)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 (32)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5)第4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 (37)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 (40)第6课时乘法结合律 (42)第7课时乘法分配律 (45)第8课时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4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5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54)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56)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第4课时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62)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65)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68)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1)第8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74)第9课时外币兑换 (77)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79)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82)第12课时小数单位换算练习课 (85)第13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87)第14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90)第15课时整理和复习 (94)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99)第2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102)第3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104)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107)第5课时四边形内角和 (109)第6课时练习课 (111)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114)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119)第2课时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121)第3课时小数加减法练习课 (124)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26)第5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28)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130)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轴对称(1) (133)第2课时轴对称(2) (135)第3课时平移 (138)第4课时平移解决问题 (140)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的含义与求法 (145)第2课时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147)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150)第4课时营养午餐 (15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 (156)第2课时鸡兔同笼练习课 (160)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65)第2课时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68)第3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 (170)第4课时复习统计 (173)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时计划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第七单元图形单位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

2016-2017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2016-2017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平移2. 上5下6左5右 64. 5图形的旋转1. (1)C(2)B2. 顺时针9090°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练习1. 左15下4下4左15第一单元自评一、1. (1)旋转(2)平移(3)旋转平移2. 42无数 4. 90逆8二、1. B逆A顺D顺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认识整万数2. 十七万二千一百六十万七十万3. (1)743800003086000043520000(2)6780000(3)440000(4)13820000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3. 360200080265001050003050700046. (1)30065(2)505050(3)40900030(4)17. (1)×(2) √(3) ×(4) √8. 小朋友每分钟心跳大约90次,1小时的心跳约5400次,一年的心跳大约4700万次。

9. (1)只读1个零:1000234、1230004、1023400等(2)读2个零:1020034、1023004、1023040等(3)读3个零:1020304、2010403等(4)1个零也不读:1002340、1234000等认识整亿数4. (1)万亿(2)十亿千万 (3)亿5.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1. (1)320450000(2)26005000000(3)5080000200005. (1)975300000(2)907053000(答案不唯一)比较数的大小、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 <>>=4. 45亿=(4500000000)=(450000)万780亿=(78000000000)=(7800000)万近似数1. (1) √(3) √(5) √(6) √4. (1)18435百(2)1844千(3)184万200万6. (1)9、8、7、6、595(2)0、1、2、3、440整理与练习(1)1. (1)十亿八(2)90800九十亿零八百万(3)905900009059万(4)110000000900000004. 2000米√整理与练习(2)1. (1)580434055804万(2)36004300000360亿(3)808000800八亿零八百万零八百(4)99999999100000000 (5)0、1、2、3、4 5、6、7、8、93. 19750000000第二单元自评三、1. √ 2. × 3. √ 4. √四、1. C 2. C 3. C 4. C六、182017100八、答案不唯一,如(1)8330000(2)8033000(3)8030300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 536440177830274044. 3570块2964支1725支2725个5. 485×12=5820>4999能购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万级和个级的概念,能够识别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2. 培养学生运用万级和个级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万级和个级的概念2.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3.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运算方法三、教学重点1. 万级和个级的概念2.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3.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运算方法四、教学难点1. 万级和个级的概念的理解2.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3.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运算方法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例子,如人数、车辆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b.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意思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a. 讲解万级和个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万级和个级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b. 通过举例,让学生能够识别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3. 读写方法a. 讲解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式。

b.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

4. 运算方法a. 讲解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规则。

b.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运算方法。

5. 总结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万级和个级的概念的理解。

b. 强调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算方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万级和个级的概念的理解。

2.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提高对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简便运算: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乘法运算律。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如乘数、被乘数、积等。

(2)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简便计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3 × 24 ×5 = 5 ×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即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4)=(2 × 3)× 45 ×(2 × 4)=(5 × 2)×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 a ×(b × c)=(a × b)× c。

(3)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3 4)× 2 = 3 × 2 4 × 2(5 6)× 3 = 5 × 3 6 × 3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202X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X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202X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数学的运算与应用。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技巧,以及一些与数学运算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以下是本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运算:1. 两个数相加是指把两个数的数量合并起来,得到一个总数的过程。

2. 加法运算的基本性质:交换律、结合律、零法则。

3. 加法运算的进位:当两个数的个位相加超过10时,就要向十位进位。

二、减法运算:1. 两个数相减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剩余的数量。

2. 减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减去一个数和加上这个数的结果相等。

3. 减法运算的退位: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就要向十位退位。

三、乘法运算:1. 两个数相乘是指把一个数复制若干次,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2. 乘法运算的基本性质:交换律、结合律、零法则和一法则。

3. 乘法运算的进位和退位:当两个数的个位相乘超过10时,就要向十位进位;当十位的数相乘超过10时,就要向百位进位;反之,就要退位。

四、除法运算:1.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是指把一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的每一份的数量就是商。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除数不为0,被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等于除数。

3. 除法运算的进位和退位:当被除数的个位小于除数的个位时,就要向十位退位;当被除数的十位小于除数的十位时,就要向百位退位。

五、应用问题:1. 应用问题是指把数学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解决应用问题的步骤: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数学运算和得出结论。

六、解决问题的方法:1. 利用竖式计算求解加法和减法问题。

2. 利用分配性质求解乘法和除法问题。

3. 利用逆运算求解含有未知数的问题。

通过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1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1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这是在第一学段初步熟悉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进一步熟悉图形的变换,进展空间观念。

具体内容分三段安排:例1教学对称和对称轴,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例3、例4进一步熟悉旋转,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结合图形的变换,最后安排了实践活动“图案的欣赏与设计”。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用折纸的方式熟悉和确信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对折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通过交流熟悉和学会画对称轴第一学段熟悉轴对称图形时,初步明白对折的折痕是对称轴。

本单元对称内容要紧熟悉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

P62的例题要求用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称轴。

教材让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交流明白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接着启发学生试探如何在长方形图上直接画对称轴,联系对折的体会通过连结对边的中点画它的对称轴,学会画长方形对称轴的方式。

“试一试”对折正方形纸,交流找出不同的折法,并能画出四条不同的对称轴。

◆折出并画出学过图形的对称轴教材P62第1题让学生折一折,判定轴对称图形,并利用折痕画出相应的对称轴,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白对折的折痕确实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画出图案或简单图形对称轴第2题在熟悉对称轴的基础上,判定哪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所有的对称轴,把握判定轴对称图形和画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方式;第4题让学生熟悉画对称轴的方式,并观看、分析图形与对称轴条数的关系,发觉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利用对称轴完成轴对称图形为了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P63第3题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一方面能够体验对称轴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

P63第5题是综合练习,让学生通过设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学生利用已有体会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平移方式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10分钟说课稿

10分钟说课稿

开场白:之南宫帮珍创作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鞠躬)我是报考小学数学教师的11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轴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操纵、观察、归纳(渗透数形结合、方程,对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德育目标:感受数学思考与研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培养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考问题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所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示欲望,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三、说教法新课程尺度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遵循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主要采取讲授法、问答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实际操纵法和点拨教学法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提炼问题(复习铺垫)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伊始,我直接出示课件,观察轴对称图形(剪纸工艺品、建筑平面图、交通图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直观感受,引出课题。

(2)引导探究、构建新知(走进新课)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探讨长方形的对称性,学生通过对折的方式,发现长方形也具有“对折后的图形完全重合”这一特征,从而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接着我提问,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在动手操纵中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得出了“观察对折后,所得图形是否完全重合来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这样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命题裴志琴时间40分钟
一、填空(40分)
以公园为观测点:
(1)学校在(、)方向()米处;书店在()方向()米处。

(2)文具店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超市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电影院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5)人民医院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三、选择(6分)
1、以小红为观测点,小芳在()的方向上。

(1)西偏南35度(2)南偏西55度(3)东偏北35度(4)北偏东55度2、以小芳为观测点,小红在()的方向上。

(1)北偏东55度(2)东偏北35度(3)南偏西55度(4)西偏南35度四、脱式计算(24分)
二、帮小动物找家(30分)
小熊:我家在森林公园南偏东30度的方向上,距离是200米。

小猪:我家在森林公园东偏北20度的方向上,距离150米。

小猫:我家在森林公园北偏西40度的方向上,距离100米。

603-(58+21×7)(27+33)×13-46 (975-300)÷(300÷12)45+(55÷5)-20 532+342÷18×52 5400÷(210-6×5)
东西
森林公园


西


电影院南500米
电影院
5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