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介鸣等待序曲-中国美术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介鸣 等待“序曲”

“通过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果要在作品阐释上表现出一定力量的话,必须要走到极端与边缘,才会产生力量,但是走到边缘以后很容易失败、摔倒,这要求你必须要在边缘的地方保持平衡,所以这两者之间必须要掌握好、把握住,这也是我的一个工作体会。” 《序曲》、《太极》是胡介鸣在展览《邵志飞 胡介鸣双个展》中的两件作品,这也是他最新的作品。这两件作品是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完成的,整个展览历时半年多的时间。这两件作品涵盖了艺术家多年对时间、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的各种考虑,对于胡介鸣而言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段落总结的作品。“序曲”是胡介鸣一直以来内心所期盼的,像一种等待,但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不断的尝试。在作品与作品之间,胡介鸣在不断刷新,不断的制造可能。

《序曲》13m×15m×5m 砖墙、投影影像 2014

《太极》590×490×390cm 动态影像装置 投影机、电机、机械传动、传感器、玻璃钢、铝 2014年

《序曲》是由三面墙组成。在写《序曲》的作品介绍时,我隐隐感觉到,我想要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出现。“序曲”这个词汇的意思就是正式的还没有开始。其出处是由于演员或者重要的观众迟到了、还没到场等原因,演出没有正式开始,等待的期间就表演一些其他的内容,或者放些音乐之类。所以这样的“前奏”就成为了《序曲》的题材,它是为了等待而产生的作品。人的一生当中有无数次等待,这样的一种情怀大家一定并不陌生,所以等待的期间是非常有意思、有表现力空间。这个作品中的三面墙其实是完全复制这个空展厅原来的三面墙的样子,墙的背后呈现了大概有八百多部影像,在墙的缝隙里面透出光。这些影像由一百多台投影机进行工作来呈现,图像的内容是我从出生到现在记忆中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我最值得表现的素材,最有权力表现的一个素材。这些内容我完全不用考虑其真实性,或者在理论与媒体艺术表现手段上来讲,它的本质是架空历史的。它可以不管历史,因为媒体像一个幽灵一样到你面前来跟你做伴,这应该是一个观点,它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东西,它可以直接跟你的感觉对接。墙缝里面透露出来的影像的关系是要观者自己去辨别的,每个人的思维循环都是独立的,这样的也是最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我想到雅克•德里达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跟出租车司机、服务员之类的人留下地址,然后互相寄信,他在家里面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信,在他看来这就是最靠谱的历史,这就是“荷马史诗”。一种碎片式的东西记下来,这也是挺有意思的,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

《太极》是一个影像的动态雕塑,实际上也可以把它叫做机器人。它比较复杂,和《序曲》的墙体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对比,是体量比较大的一个作品。这件作品是动态的,它在动态状态中最高可伸到4.2米,是由220根人的骨头放大很多倍组成的,在骨头里面又有一百多台投影机投出一百多部影像,在骨头中投射出来。在我描述这个作品里面有些关键词,一个是生物体,一个是自动化控制,还有骨骼、悲伤和喜悦、大体量、碎片、现实政治、寓言化、作品的权利等。他的影像内容是人的两大极致情绪悲伤和喜悦在历史

的背景下产生的非常简洁有力的一个表述碎片。

《序曲》13m×15m×5m 砖墙、投影影像 2014年

《残影》 可变尺寸 多屏影像装置 旧档案文件柜、LED 液晶屏、金属支架、 电机传动机构、 PLC 程控系统、 有机玻璃 2013年

《残影》创作于2013年,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多种媒体等方法来表现我个人历史、生活等的记忆,作品的时间定位是从我出生至今。这件作品在上海的一个当代艺术馆参加过展览,主要收集了一些原来机构用过的旧的文件柜作为媒介,通过我记忆中的一些片段,做成一些比较荒诞的影像碎片来进行一个档案式的简洁呈现。

《零度海拔》创作于2007年,去年展览于上海实验双年展里。我在2007年买了一条船,把船上的一些舱门切割下来,通过一些影像的手段、屏幕、传感器等,使得观者用观看作品的距离来控制船舱中影像的变化。这些影像都是一些海水,在海水里有一些我记忆中很重要的东西,但现在看来是毫无价值的一些物品的漂浮状态。《零度海拔》最初的版本是2006年开始做的,在2006年到2013年这六年时间里不断地更新,而这也是近年来的工作方法里的一个作品,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通过媒体领域进行创作,媒体艺术运用了很多数字化,计算机软件化等手段来处理,它们的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在这几年工作当中我更倾向于一件作品会有不同的版本,类似于软件的

版本在不断升级中。我的作品是在不断更新的,

有永远没有做完的这样一个概念在里面。

《零度海拔》230×1500×200cm 装置 视频 多路视频 7块被切割的船舱局部、15套电脑显示器和主机以及音

箱设备、仓底基座 每个组件重量从500公斤到1吨不等 2007

《黑匣子》行为实验室项目 290×1700×300cm 2011

《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互动装置 2013年

《黑匣子》,很多人把它称为“无视觉剧场”,他就是一个没有视觉的空间。2011年时我买了一个集装箱,把里面改造成一个具有媒体性质和发生器功能的类似于音乐棚或传播功能的空间。当艺术家和观众进入空间里面时,是完全没有视觉的,视觉系统的感官完全被屏蔽掉的。在空间里面有一些红外设备,把里面的情况通过网络直播出来,就造成了你在现场时什么也看不到,一无所知,而在外面的人却看的非常清楚,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氛围,所以把它称作《黑匣子》。《黑匣子》是在2012年的上海双年展所展出的,在里面表演的都是一些自愿进去的观众和艺术家,表演完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三层直

接展出呈现,里面共有几十个作者的作品产生。

作品《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用3D 方式虚拟的一个星球,它可以放大缩小,寻找细节。月球上的细节部分的各种信息全部是由观众用手机发送上去的。从06年开始我不断的在技术和表现上进行改进,去年完全推向网络化,在这一个时间段中基本完成了我比较想要的一个表现效果。在《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之后的版本里,星球上的变化不是通过观众传递上去的,而是通过与一个艺术网站的后台连接,在其后台提取实时的信息,例如国内今天有多少展览开幕,多少个艺术家参展等一些大体的信息,然后用这些信息在星球上建设房子等这样的一些变化,实际上是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当中的一些关联性的展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