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地段明洞不均匀沉降后的回填安全性及加固措施研究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探讨
道桥建设2018年第14期119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各个地区的土壤特征和质地均不同程度存在各种差异,其中沿海地区道路桥梁的施工,因为地形条件的客观约束,多建设在地质较为特殊的软土地基上面。
这就使得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工序,总是会受到地形条件、软土特质以及交通条件的影响,在技术方面若是稍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就容易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久而久之容易对整个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 浅析软土地基上的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因素1.1 地质结构勘测因素正常来说,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利益相关方,在开展施工之前就会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预先检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继而尽快推进开展地质勘探工作。
等到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出台之后,还要多次审核检验数据信息的翔实性,确保最终筛选出来的勘探数据具备参考价值。
可以说地质勘探环节影响着后续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应当作为重点工序及早的完成,但是很多施工单位的重点往往出现了跑偏,未能够多次检查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导致设计方案的一些细节部分并不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极大的降低了桥梁的施工质量,最终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1.2 施工设计方案因素施工单位各道施工程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全面的施工设计方案提供的保障,这要求施工单位妥善做好地质勘探、现场勘查等多项工作,从而为设计方案的出台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特殊性,开展施工的时候即将面临的变动性因素大大增加,使得单位设计呈现出了复杂性的特征,施工单位基本不能沿用在别的地区开展桥梁施工所应用的设计方案,还要求结合现场软土地基的特征设计极具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确保使用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降低不均匀沉降事故发生率的要求。
1.3 施工程序方面因素就目前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尚未结合现场具体的施工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这就使得后续的施工程序失去了方向性的严格把控。
如此一来,施工人员很容易在施工中运用一些容易加重软土地基荷载总量的大型施工设施,导致道路桥梁的抗载荷性能进一步下降,难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久而久之容易引发不均匀沉降事故的发生。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探析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探析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及壽命与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
在进行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的基础设计时,应将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充分考虑进去,避免其对桥梁产生危害。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使桥梁产生扭曲、倾斜或裂缝,影响其外观及使用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垮塌。
标签:道路桥梁;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软土地质在大量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
对于交通条件的需求相对较大,尤其是对于立交桥和高速公路的需求更为急迫。
若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就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制约。
因此,改进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水平刻不容缓。
1、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分析(1)道路桥梁采用桩基础,施加于地基上的总荷载(包括车辆荷载、桥梁自重、相邻路堤的影响荷载等)小于与其衔接的路堤施加在软基上的总荷载(包括车辆荷载、路堤填土自重、路面结构荷载等)。
因此,桥梁的沉降量必然小于与其衔接路堤的沉降量,从而发生不均匀沉降。
这种沉降会造成道路纵坡发生变化,在纵面上形成驼峰。
而在桥梁与路堤的衔接处则容易产生错台,导致出现跳车和颠簸现象,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2)地基土压缩性质差异明显,在土层水平方向软硬土层突变处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软弱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工试验报告不明确地质勘探未能正确探明土层性质都有可能造成设计人员分析判断失误,进而造成不均匀沉降。
2、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鉴于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重要性,在具体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为建设道路桥梁打下牢固基础。
传统的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抛石挤淤法、排水固结法、井点降水法、粉喷桩法等技术。
水泥粉喷桩是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专用的粉体搅拌机械用压缩空气将粉体送到软弱地层中,凭借钻头叶片,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在原位进行强制搅拌,形成土和固化剂的混和物,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良好地基。
软土路段桥路衔接处不均匀沉降的分析与治理
软土路段桥路衔接处不均匀沉降的分析与治理薛明在桥梁施工中,软基段的桥台与路堤衔接处的沉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仅根据等级公路的施工实践谈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认识。
1.传统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传统设计在软土路段的桥梁一段是采用桩基础,持力层一般是选用不变的刚性地层或承载力很高、变形量很小的相对硬层,两端路堤却直接落於软土层之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沉降差。
在协调不均匀沉降时,设计人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墩与墩、墩与台之间的沉降差异上,而不太重视桥台与路堤衔接处的不均匀沉性问题。
在结构处理上往往仅用搭板搭接,因此造成了营运中的一系列问题。
2.产生沉降差的机理及整治要点1)软土沉降的过程软土路基在路堤荷重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排水固结阶段、次固结阶段。
初始阶段变形属剪切;当上部荷重不大,地基土的塑性区尚未开展时,其变形接近弹性变形;当荷重较大时应考虑地基土塑性区开展的效应,但初始变形从时间上来说可视为瞬时变形,在加荷的初始阶段已完成,因此这部分的变形与工后沉降无甚关系。
排水固结变形亦称地基土的主固结变形,即在荷重之际下地基土中土粒骨架之间的排水作用所引起的变形,它是地基土变形的主体部分,其变化是缓慢的。
主固结变形的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要数年以上)。
因此,在天然状态下地基的主固结变形不可能在施工期间完成,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变形留於工后继续进行。
次固变形是指地基土中土粒骨架在持续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蠕动变形。
由于次固结进行得极慢,水的流动速度是很小的,孔隙压力从土流出的速度无关,与土厚度也无关,它发生于主固结变形之后,其压缩量的大小与时间对数成线性关系。
n H i t2Ss=∑ C ai Lgi=1 1+e li t1Ca—次固结系数;e1i—主固结完成时孔隙比;t1—完成主固结的时间;Ss—次固结压缩量;t2—需要计算次固结的时间;H i—第i层的层厚。
由上可以看出次固结变形量与次固结系数(土的性质)Ca有关,根据经验关系Ca=0.018W(W为天然含水量)。
地下工程软土地基沉降与加固技术研究
地下工程软土地基沉降与加固技术研究地下工程软土地基沉降与加固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工程的建设越来越普遍,而软土地基的存在也让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软土地基的沉降是地下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成为了地下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地下工程软土地基沉降与加固技术研究。
一、软土地基沉降的原因软土地基的沉降是由于土层自身结构松散、含水量大、孔隙度大等因素导致的。
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荷载作用等因素也会加剧软土地基的沉降。
软土地基沉降不仅会影响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如建筑物的倾斜、管道断裂等。
二、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为了解决软土地基沉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目前,常见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增加地基承载力,可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
常见的增加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灌浆加固、钻孔灌注桩、挤密法等。
2. 改善土层结构通过改善土层结构,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改善土层结构的方法包括加固土壤、加筋土壤、预压法等。
3. 控制地下水位通过控制地下水位,可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
常见的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包括井点降水法、井壁管法、水平排水法等。
三、案例分析1. 北京地铁西二旗站北京地铁西二旗站是一座深埋地下30米的车站,车站周围是一片软弱黏性土层。
为了确保车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了挤密法和钻孔灌注桩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经过加固后,车站周围土层的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车站安全稳定运营至今。
2. 上海南站上海南站是一座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其中一部分车站位于软弱黏性土层之上。
为了确保车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了预压法和挤密法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经过加固后,车站周围土层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车站安全稳定运营至今。
四、结论软土地基沉降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来解决。
软基处理路段工后沉降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基处理路段工后沉降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通病现象1.经软基处理的路基发生沉降、开裂等下陷变形现象(图1.1-9)o图1.1-9道路路面由于路基下沉造成路面开裂2.规范标准相关规(1))、设计规范标准相关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 37—201212.2.1道路路基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并应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采取防护措施。
5对特殊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当地成功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
12.2.6对软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地区的路基设计,应查明特殊土的分布范围与地层特征、特殊土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以及道路沿线的水文与地质条件;进行路基变形分析和稳定性验算;应合理确定特殊地基处理处治的设计方案,满足路基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2)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软土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7.28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粗砂或中砂做填料。
砂袋的渗透系数应大于所用砂的渗透系数。
2)、砂袋存放使用中不应长期暴晒。
3)、砂袋安装应垂直入井,不应扭曲、缩颈、断割或磨损,砂袋在孔口外的长度应能顺直伸入砂垫层不小于30cm o4)袋装砂井的井距、井深、井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9采用塑料排水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塑料排水板应具有耐腐性、柔韧性,其强度与排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塑料排水板储存与使用中不得长期暴晒,并应采取保护滤膜措施。
3)、塑料排水板敷设应直顺,深度符合设计规定,超过孔口长度应伸入砂垫层不小于50cm o11采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选用含泥量小于10%、粒径19〜63mm的碎石或砾石作桩料。
2)、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的振留时间等参数。
3)、应分层加入碎石(砾石)料,观察振实挤密效果,防止断桩、缩颈。
浅谈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
浅谈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摘要:由于软土具有含水量高、渗透性差、强度低、压缩性高、固结时间长等特点,因此软土作为工程建筑物地基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低、地基沉降量过大和产生不均匀沉降。
修筑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公路和铁路路堤的高度受软土强度的控制,构筑物过高,将导致软土地基挤出破坏,产生坍塌。
因此,对软土地基应进行地基处理及加固措施。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加固;措施前言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泥混砂土等软弱土层在我国沿海、沿江、湖泊及湿地等附近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
在这些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常会遇到地基土强度、变形、稳定性、渗漏和液化几个方面的问题。
然而,施工期间和施工后的沉降问题常常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因此常需通过进行地基处理来减小沉降。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置换、夯实、排水、胶结、加筋和化学处理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以改善地基土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动力特性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现仅就一些常用措施予以介绍。
一、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的范围,用小竹签定出每根排水板的具体位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上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塑料排水板送入设计深度,把钻杆提上来,将地面上的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根排水板的施工。
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回带”现象,即虽然钻头打至设计深度,但提升钻杆时,塑料排水板随钻杆提升而上升的现象,此时要采用在钻头用短钢筋头等办法防止“回带”现象。
打设塑料排水板的设备有两种:一种为履带式打桩机,另一种为门架式插板机(带导轨)。
要求用能打入设计深度的静力式或振动式设备,不可用锤击式或水冲式。
套管插入杆为扁平状或圆形,内径应大于排水板的宽度,长度应大于排水板的设计长度,在打设中要保护排水板不被损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排水板是工厂生产的,质量容易控制,成本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排水孔断面不均匀和受堵塞的情况;断面小,对地基扰动小;打设机械轻,可用于较软的地基。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加固分析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加固分析
温郁斌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路基的施工环境,容易出现沉降现象。为此,基于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了软
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然后选取实际工程的软土区域进行软土地基加固试验,结果表明:格栅室筋砂层所带来的沉
加固后地基沉降分析结果。对地基浅层的加工方式共 有 4 种,具体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沉降变化值可以参见表 1。
剖面
表 1 加固后地基沉降变化值 路堤高度(m) 沉降(m)
沉降/堤高(mm/m)
无筋砂层
4.98
359
71.0
单筋砂层
5.02
318
64.8
双筋砂层
5.80
302
51.3
格栅室筋砂层
5.83
278
(1)地基沉降 基于 土体对 应 的 各 类 参 数 (典 型 的 有 含 水 率、 容 重
等)均一致的背景下,选取了 2017 年 3 月—2018 年 9 月份 这一阶段内的数据,结果显示伴随着载荷的增加,带来的
沉降也显著上升,在预压过程中沉降现象逐步趋于稳定,
具体的加砂垫层沉降情况可参见下图 1。
3 软土地基加固试验
3.1 试验方法 (1)地基 首先选取某一在建的工程项目,而后选取其中的一段
软土区域。规格方面,该地基总长为 320m,所选区域的地 势普遍平坦,具有显著的软土性质。土层共由三层构成, 即软沙黏土、松软砂黏土以及砂黏土。
(2)加筋砂垫层设计 整个试验区域的堤高不得低于 5.0m,但应限制在 5.9m 范围内,断面形状表现出明显的坡脚护道式结构,区域路 基的宽度标准为 13.0m,对应的边坡度维持在 1∶1.25 水 平;试验区域护道高度为 0.9m,宽为 1.5m,对应的边坡度 应维持在 1∶2.0 水平。应当在路堤底层展开防护处理,可 以添增筋垫砂,使其厚度达到 0.6m。 3.2 布置传感器及加筋砂垫层材料 (1)布置传感器 在引入水压式监测系统后,可以实现对地基结构的实 时监测,应当将剖面沉降管安放至砂垫层最底端。加筋砂 层断面类型可以归结为 4 种,应当设置 6 个检测点,每个点 之间应保持 4m 的距离。在对土工格栅进行拉力测试过程中, 上层检测点数量应当为 4 个,各点之间应保持 5m 的距离; 下层检测点数量应当为 6 个,各点之间保持 4.5m 的距离。 (2)加筋砂垫层材料 以路基表面为基础,在对其 0.8m 范围内进行填料时应 当优先使用级配碎石;而后在 0.8~3.0m 范围内应当优先使 用砾砂土;对于路堤底层而言,应当使用中粗砂,并确保 材料的含泥量控制在 3%范围内。土工格栅室的高度应为 180mm,所使用的材料应为具有高密度性质的聚乙烯,并 确保其厚度维持在 1.5mm 水平,对应的拉伸强度不得低于 20MPa,耐开裂时间应当超过 1050h。对于单独土工格栅而 言,其对应的材料应为具有单向拉伸性质的聚丙烯,当拉 伸力达到 20kN/m 时所带来的幅宽应当达到 1200mm,并且 屈服伸长率不得超过 9%[2]。
试述软土地基中道桥工程的不均匀沉降成因与防控措施
试述软土地基中道桥工程的不均匀沉降成因与防控措施发表时间:2016-11-25T10:53:08.25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20期作者:胡善中[导读] 软土地基所带来的不均匀沉降是当前很多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而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对于道桥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等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其中引发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析,从而探究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预防与解决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问题。
合肥市泰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软土地基所带来的不均匀沉降是当前很多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而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对于道桥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等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其中引发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析,从而探究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预防与解决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特性;原因;防治措施 1、引言软土地质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大量道路桥梁的施工中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不得不修建于软土地基上。
滨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于交通条件的需求相对较大,尤其是对于立交桥和高速公路的需求更为急迫。
若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就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制约,因此改进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水平刻不容缓。
软土具有强度低、含水量大、渗透性差、压缩性大等特点,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公路路面下沉或凸起、路面不同程度开裂以及路基滑移等病害,在桥梁路堤的连接处或桥涵通道的人工构造物处还容易发生颠簸和跳车的现象,为道路桥梁的行车安全埋下了极大的事故隐患,同时也威胁到了路人及司机的人身安全。
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一定要做好软基的加固处理,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防治
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防治摘要: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不良影响包括交通安全、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已成为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一、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是由于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导致的,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土体密实度,导致其承载力和稳定性较差。
在道路桥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软土地基受到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的作用,土体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另外,由于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和渗透性较高,遇到降雨等情况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
其次,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软土地基会遭受液压力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道路桥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降雨等因素,软土地基受到的液压力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导致道路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
第三,土质地层的差异也是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之一。
在土质地层不同的地区,软土的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不同地区的道路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应该得到充分考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是由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导致的,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实度、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土质地层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
在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保障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和影响不均匀沉降对软土地基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道路桥梁结构出现变形,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当道路桥梁受到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的作用时,由于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道路桥梁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道路桥梁施工在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对策探讨 陈杰
道路桥梁施工在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对策探讨陈杰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需要较高的施工技巧,处理不当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搭板断裂、桥头跳车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降低行车舒适度,还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
重视公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对保证公路桥梁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防治对策1、基本特征1.1、抗剪能力差通常情况下,软弱地基的抗剪能力都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单也并非都是如此,它与外界环境、土质主要成分通常有着很大的关联。
拿软土来说:在排水和不排水两种情况下,它的抗剪能力都会有所不同。
软土经过排水处理,土壤的固结程度就会逐渐往一种较高的方向走,抗剪程度也会随之升高;如果未经过排水处理,则各方面都是相反的。
1.2、压缩性强软弱地基不稳定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层中天然水的含量较为充沛,相应的,含水量大的土层,可以被压缩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因而,软弱地基如果不进行一些专业的处理,承受了一定压力就可能导致其外表形态的改变,塌陷、断裂随之而来。
1.3、渗透性不强软弱土质中的淤泥、软土、沉积河沙本身含水量就是一种很高的状态,所以泥土分子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空隙,空隙比值与正常土质比起来要大很多,但是空隙又多数为水所填充,渗透性就有所下降。
1.4、稳定性差软弱地基稳定性差我们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就能够明显的看出,在道路桥梁地基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不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处理,就在软弱地基上开展施工工作,通常这个工程也是不能被完整建成的,在建造过程中就会因为承受不住工程设备的重量而发生坍塌,使工作进度受到影响;或者说它有幸被成功建造,道路桥梁在投入使用之后也会慢慢发生沉降,断裂,或者有可能因为周围天气环境发生一点变化就产生变形,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它的稳定性存在较大问题。
2、不均匀沉降在软土地基的成因软土地基由于具有较低的地基承载能力与抗剪强度、较高的压缩性,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桥梁工程,对于交通运输事业、出行安全及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路桥梁施工在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对策探讨
道路桥梁施工在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对策探讨摘要: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较大,如果软土地基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将会大打折扣。
特别是软土地基上的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本文阐述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以期待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有所帮助,进而保证和提升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道路桥梁施工;防治对策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较大,如果软土地基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将会大打折扣。
特别是软土地基上的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鉴于此,探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防治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地基形式,具有含水量量高、压缩性强和渗透性低的特点。
[1]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发诸如路面开裂、下降或者跳车等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安全后果。
2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原因2.1工程结构不合理一个好的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部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未能正确把握桥梁工程的长高等结构问题,使得道路桥梁的载荷不均匀,结构使用不合理。
所有这些问题,极易造成软土地基上的不均匀沉降。
[2]2.2 工程设计不合理部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设计过大的工程单体或者建筑物的间距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却忽视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能。
道路桥梁正在施工或工程完工之后,造成软土地基区域或者整个区域出现下沉的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极大降低。
[3]2.3 未准确勘测地质结构地质结构的勘测数据是道路桥梁设计的基础,若果地质结构的勘测数据不准确,设计科学合理性将会大打折扣,就容易引发软土地基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施工方法改进研究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施工方法改进研究摘要:伴随着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在不断的进展。
道路桥梁施工项目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软土地基这些问题。
在施工项目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泛,所以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质量问题和原材料的使用问题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处理,这样才可以避免在软土地基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
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深层的挖掘和了解操作技术,管理人员要有效地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好防治措施和制度管理。
关键词:软土地基;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引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十分辽阔的土地面积,但是各个地区的土壤特征和地质的特征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国沿海的一些地区,他们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软土地基,这种软土地基会使后期的道路,桥梁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道路桥梁施工的工作顺序和施工的工期,施工的整体都会受到地形的条件和土壤特质所影响。
对于这些操作,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和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要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要给施工企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发生。
一、浅析软土地基上的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因素1.1地质结构勘测因素在所有施工作业开始之前,我们都需要做足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时有更好的安全性,从而避免工作中所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与隐患。
操作技术管理人员要对道路桥梁的地基做好勘测管理工作。
所以,在对桥梁地基施工开始之前,也需要做好场地的勘察工作,了解好所要施工的场地情况。
通过所勘查的数据和情况,就可以制作出施工时所需要的方案,同时也能更好的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
在勘察工作进行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地形,地貌等一系列各种情况来进行研究,并且要掌握好所在地的环境情况,这样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计算出成地基所需要的深度。
还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度的分析,了解好施工场所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层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来确保更为准确的建筑指标。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的防治策略
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的防治策略摘要:在软土地基区域施工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常见的一项问题。
为了能够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在探讨道路桥梁施工出现不沉降均匀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依托某项目案例对常见的不沉降均匀防治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室内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0引言在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时,往往会遇到软土地基,而由于其较软的质地,有很大的压缩性,十分容易导致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因此,施工团队在进行软土地基处进行施工时,要寻找正确的施工工艺制定正确的施工方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1软土地基基本情况概述我国地大物博,面积广阔,有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不同地区的土质会有较大的差异。
并且纵观我国土质分布情况,其中软土地的分布较广。
同时,我国的公路网络的建设建成在持续进行当中,目前,有较大数量的公路桥梁在建。
而软土地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则频繁发生。
由于其质地问题,导致此处低级强度低,压缩性强,渗透性差且含有较多水分。
一旦沉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容易导致路面和桥梁出现裂痕,影响正常使用,威胁过往行人行车。
2案例分析在进行软土地基上的施工时,广泛采用土木合成材料对地基进行处理。
土木合成材料一般是由加筋而成的有一定缓冲性的褥垫层,可以有效预防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在上世纪,我国就曾使用土工合成材料解决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且效果显著。
究其原因,是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可以很好对地基进行加筋隔离,并增强土壤的排水性,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极大的增加的地基的强度。
所以,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土工合成材料,找到最适合的解决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方案。
3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成因3.1地质结构勘测成因因我国的跨度较长,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地貌差别较大,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无法找到可以合适所有地形和地基类型的施工方案。
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团队务必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
软土地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
软土地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摘要:软土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是土木工程师经常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实践,介绍了某高层建筑由于施工管理安排不当,主楼与裙楼同时施工,造成两侧裙楼不均匀沉降,致使裙楼顶部与主楼悬挑部分发生碰撞接触。
经过对事故原因分析论证及方案比选,提出了切实可行简便的处理方案。
实际观察表明,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软土;桩基;施工顺序;不均匀沉降;事故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结构倾斜,导致构件开裂甚至破坏,是引起建筑物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避免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对于不均匀沉降事故的妥善处理,则更是土木工程师“上下求索”的核心问题。
本文结合作者工程实践,将软体地区某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过程录出,以供同仁参考。
1、工程结构概况某高层建筑由主楼和东西裙楼组成,东西裙楼层高4.5米,六层,总高27m,框架结构。
主楼形状基本为矩形,一层地下室,层高4.5,总高78.45m(包括机房,水箱间)。
结构为框架-剪力墙。
主楼与裙楼之间设置沉降缝,为了减少主楼沉降对裙楼的影响,主楼东西两侧设3.15m悬挑结构与裙楼相接。
2、工程地质与桩基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自然地面以下土层分别为第①层为黄色素填土。
表层为耕填土。
湿、软塑,土质不均。
局部有填土;第②层褐黄色粉质粘土,湿、可塑,土质尚匀,中~高压缩性。
土性较差;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很湿,流塑,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夹砂,易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很湿,流塑,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夹砂,易产生“流砂”;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
饱和,流塑,土质较匀,高压缩性;第⑤层灰色粉质粘土。
湿,可塑,土质尚匀,高压缩性;第⑥层暗绿色~草黄色粉质粘土。
稍湿,硬塑,土质尚均匀。
中等压缩性,土性较好。
为本工程桩基持力层;第⑦层,7-1层黄色砂质粉土。
饱和,稍湿,土质尚匀,中等压塑性。
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探讨
软土地基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防治策略探讨摘要:阐述软土地基的特性,总结软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如CFG桩技术、水泥粉喷桩技术和土体置换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道路桥梁工程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做进一步探讨,具体从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1软土地基的特性软土地基最大的危害在于其承载力无法满足承载物件的要求,或者完工后易发生地基不稳现象,导致工程整体地基受到破坏,因此,要合理处理软土地基,避免出现路基失稳或者开裂等问题,以保证工程安全及质量。
相比普通地基,软土地基体现出以下几个特性。
首先,非线性与非弹性。
线性变化是指在规定应力限度范围内除掉钢筋、混凝土应力后地基能够很快恢复到原本状态。
而在软土地基区域作业即使在去除应力后,也很难恢复到地基原本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地基发生了非弹性变化,体现出非线性特性。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非线性与非弹性的特性,因此,对软土区域的变形预测存在较大难度,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的困难程度。
其次,各向异性。
软土结构需要经过多年的沉淀才能慢慢形成,由于形成过程中土壤堆积之前会覆盖之前的土壤,且每层土层均有着不同的性质,因此,软土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特性,结构上呈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
但处于同一层的土壤结构形成时间大致相同,因此,没有明显区别]。
2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具体而言,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结构本身不合理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阶段会涉及多项内容,包括地质地理、环境因素、结构特点等,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最终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工程质量。
但是很多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阶段,设计师无法到工程现场进行详细勘验,甚至未充分掌握工程的长、宽、高等具体数据,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结构不合理,结构受力不均匀,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不合理,最终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软弱地基换填处理及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软弱地基换填处理及加固施工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1-05-20T10:37:41.6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朱建华[导读] 摘要: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区管理处 164300摘要: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上部结构设计,可以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软弱地基通常要经过人工处理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就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作了进一步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软弱地基;换填法;加固;施工引言地基处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软弱地基基础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其修补工作要比上部结构困难得多,国内外软弱地基基础方面的质量事故发生不少,对工程人员而言必须应引以为鉴,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软弱地基的处理研究,本文将结合工程案例就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及加固的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软弱地基换填处理技术综述软弱地基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软弱地基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这些土作为地基土往往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不能满足建筑上部结构的要求,易引起建筑物沉降或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沉陷、开裂破坏或倾斜。
因此必须通过对地基土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减小其压缩量,使之符合上部结构对它的要求。
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旨在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
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可采用“挖、填、换、压、夯”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换填法是当软土层较厚时,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去,代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持力层从而提高软弱地基强度的一种方法,可采用砂石、三合土、矿渣、素土等多种材料换土。
以下就换采用换土垫层法加固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技术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道路软土路基的加固措施及其沉降分析
道路软土路基的加固措施及其沉降分析摘要:因地层含水量高和土石松散等原因形成的软土路基问题是困扰道路工程建设的难题,在遭遇此类问题时一旦处理不当,将可能造成工程项目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影响道路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在处理软土路基时,预压加固法是最为实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常见有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排水固结、地下水位控制等多种方法,本文以市政配套工程施工项目为例,介绍堆载预压排水法的相关工作内容。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加固措施;沉降引言基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实际,科学的施工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高效开展具有积极影响。
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特点,科学运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有效避免道路出现沉降、裂缝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因此,落实良好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进行的重要选择。
基于此,施工单位应深入探讨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为提升道路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1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简介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路基是道路基础结构,是道路工程的基础。
在道路施工中,软基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软基是由软土形成的路基,由于市政道路承载较大的交通压力,在车辆等行驶和碾压过程中,会给路基带来较大的负载压力,软土路基的承载性能较差,会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安全和质量问题,对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造成影响。
软基的结构为软土,在分析软基问题时就要从软土的特点出发。
软土区别于正常土层的最大特点,就是软土的土壤较为松散,土层密实程度较低,而且很多软土层含水比例较高,会增加软土层流动性。
在这样的软土层条件下,当市政道路在交通负载时,就容易出现路基不稳等情况,如市政道路使用时经常发生的沉降、坍塌等,都与软基问题有直接关系。
2市政道路工程沉降及其危害沉降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基础结构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对道路工程以及交通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如果支撑结构施工不规范、底板施工质量不佳会导致基础结构支撑力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傍山、 斜交 出 洞 或 平 地 下 穿 隧 道 的 进 出 口 段 常 采用明洞结构形式。由于受地形限制和地质条件影 响, 明洞容易产生边坡稳定、 偏压和地基承载力不足 等问题, 在 设 计 和 施 工 中 应 引 起 足 够 重 视。特 别 是 软基地段, 如处理不当, 明洞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问 [ 1 ] 题 。前人在隧道明洞设计和施工方面做了大量的 工作:文献[ 2 ] 介绍了公路隧道 明 洞 简 明 结 构 计 算 方法和工程应用实例; 文献[ 3 ]采 用 荷 载 -结 构 模
桩号 K 1 2+ 5 9 0~+ 5 8 0 左洞、 服务洞 右洞 备注
5 0c m厚砂碎 1 5 洞口前后 2m 厚 C 石+ 2m厚 C 1 5 混凝土垫层 5m 混凝土垫层 5 0c m厚砂碎 石 +1 0 0c m厚 C 1 5混 凝 土 垫 层
5 0c m厚砂碎 石 +1 0c m厚 K 1 2+ 5 8 0~+ 4 5 0 C 1 5混 凝 土 垫 层 K 1 2+ 4 5 0~+ 4 4 0
1 0m分布一道施工缝, 在K 1 2+ 4 4 5 ( 明暗洞交接处) 和K 1 2+ 5 0 5 处各设一道沉降缝。左右洞明洞洞顶设 计填土高约 9m , 现场照片如图 2所示。
表1 明洞段基底换填处理 T a b l e 1 F o u n d a t i o nt r e a t m e n t o f o p e n c u t t u n n e l s e c t i o n
作者简介:程正明( 1 9 6 4 —) , 男, 福建莆田人, 1 9 8 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公路工程专业, 本科, 高级工程师, 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第 6期 程正明 : 软基地段明洞不均匀沉降后的回填安全性及加固措施研究
7 8 3
[ 1 0 ] 通过有限元结构计算, 分析了半基岩半桩基混 合基础公 路 隧 道 明 洞 稳 定 性。综 上 可 见, 采用数值 计算方法, 建立合理的结构分析模型, 可有效解决明 洞结构设计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设计和施 工阶段的方 案 制 定, 而针对软基明洞不均匀沉降病 害分析处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厦门翔安 海 底 隧 道 翔 安 端 洞 口 段 为 低 洼 地 带, 隧道埋深 很 浅, 设置 1 4 0m 长 明 洞 段。由 于 基 底 承 载力极低且 分 布 不 均 匀, 明洞二次衬砌浇筑后开始 回填时, 监测 发 现 明 洞 段 整 体 呈 缓 慢 不 均 匀 下 沉 趋 势, 部分地段 出 现 二 次 衬 砌 开 裂, 仰 拱 出 现 沉 陷、 开 裂、 错台和渗水等病害现象。经前期加固处理后, 病 害基本稳定, 但 整 体 沉 降 还 未 得 到 完 全 控 制; 同 时, 后续填土加载还将对结构变形和安全性产生更不利 的影响。为此, 本 文 采 用 结 构 -荷 载 模 型 对 明 洞 结 构填土前后的受力、 变形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合现 场实际情况, 制定了后期加固处理措施和回填方案, 有效控制了不均匀沉降。
C H E N GZ h e n g m i n g
(X i a m e nR o a d&B r i d g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G r o u pC o . ,L t d . ,X i a m e n3 6 1 0 2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t r e s s s t r u c t u r em o d e l i s u s e dt o s t u d y t h e b a c k f i l l i n g s a f e t y a n d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o p e n c u t s e c ’ a ns u b s e a t u n n e l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e t t l e m e n t i ns o f t g r o u n d .T h e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p r e d i c t e dv a l t i o no f X i a n g , a n dt h e m i n i m a s a f e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 2 . 1 1 . A l t h o u g ht h e u e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e t t l e m e n t o f t h e o p e n c u t t u n n e l i s 8 0m m s t r u c t u r a l s a f e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m e e t s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e t t l e m e n t m a y i n d u c e c r a c k s ,d i s l o c a t i o n s a n dw a t e r ,w h i c hh a s s e r i o u s e f f e c t s o nt h e o p e r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a n dd u r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t u n n e l .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 i n c l u d i n g r e s e e p a g e i n f o r c i n gt h ea r c hf e e t b yl a r g e d i a m e t e r r o o t p i l e s ,r e i n f o r c i n gt h ei n v e r t b yT S Ss t e e l p i p eg r o u t i n g ,c r a c ks e a l i n gb y g r o u t i n g ,a n db a c k f i l l i n gs y m m e t r i c a l l y a n dl a y e r b y l a y e r ,a r e p r o p o s e d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p r e d i c t e d s e t t l e m e n t c o i n c i d e s w e l l w i t ht h em e a s u r e ds e t t l e m e n t ,t h e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h a sa c h i e v e dg o o de f f e c t ,a n dt h ed i s p l a c e m e n t h a s b e e nb r o u g h t u n d e r e f f e c t i v ec o n t r o l . K e yw o r d s :X i a n g ’ a ns u b s e a t u n n e l ;o p e n c u t t u n n e l ;s o f t g r o u n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e t t l e m e n t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s a f e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洞身段
5 0c m厚砂碎 明暗交接 1 5 5 0c m厚 C 石+ 2m厚 C 1 5 前后 5m 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
1 现场情况调查
1 . 1 工程概况 厦门翔安隧道是国内第 1座海底隧道, 连接厦门 5 0m , 穿越海 本岛东部和翔安区大陆架, 隧道全长 60 域宽 42 0 0m , 设三孔隧道, 左右洞共设双向六车道, 中 孔为服务洞。 翔安端洞口段属软基地段, 隧道埋深不足 1 0m , 考虑到三车道大断面隧道超浅埋暗挖较为困难, 故设 置1 4 0m明洞段( 桩号范围 K 1 2+ 5 8 5~+ 4 4 5 , 小里程 方向接暗洞) 。该地段原地面属沟底地带并有多处沟 洼存水和两处水塘, 地表水、 地下水丰富, 地下水主要 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仰拱基底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 开挖面上部为残积黏土、 亚黏土, 下部为全强风化花岗 岩, 渗透性较差, 为弱或微含水层。全强风化花岗岩遇 水膨胀、 软化, 呈流塑状, 为 V级围岩。 1 . 2 地基处理情况 明洞仰拱开挖时, 基底为干塑状, 遇水 1~ 2h后 即软 化。 采 用 静 力 触 探 测 得 基 底 承 载 力 为 8 5~ 1 9 0k P a ( 较 不 均 匀) , 平均 1 3 3k P a , 小于设计值 ( 2 0 0k P a ) 。 明洞仰拱施作前基底采用换填砂碎石处理, 并在 洞口和明暗洞交接处进行局部加强。右洞明洞段地质 条件相对较好, 比左洞和服务洞滞后施工, 及时进行了 设计变更, 对基底进行了加强处理。明洞段基底换填 处理如表 1所示。左洞明洞横断面及基底处理如图 1 所示。 1 . 3 施工过程及病害调查 明洞二次衬砌采用 1 0m长钢模板台车施作, 即每 明洞二次衬砌浇筑完工后, 填土过程中, 现场监测 发现, 左洞和服务洞二次衬砌及仰拱出现开裂和渗水 现象, 现场立即暂停填土。连续监测 9个月后, 病害基 本趋于稳定。以左洞为例, 二次衬砌裂缝主要表现为 环向裂缝, 施工缝普遍出现裂纹, 左侧( 靠边坡侧) 明 显多于右侧, 大裂缝主要有 3处; 仰拱病害包括开裂、 沉陷、 错台, 以斜向和纵向开裂为主。左洞明洞二次衬 砌、 仰拱主要病害如表 2和表 3所示。 服务洞明洞病害与左洞类似, 但总体情况要好于 左洞。右洞由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且基底经过加强 处理, 沉降不大, 未发现开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