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间接性)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 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互 交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 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融 生产力角度:文化生产力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拓展:文化竞争力
指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 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的人才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 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 全同步。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 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随堂练习 P132
1、(2018课标1,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 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 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 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 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 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实质 (精神力量)
―社―会→
实践
随堂练习 P 132
3、(2018·课标3,2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 用的结果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不是物质基础,更不是一种物质力量。 文化从实质上看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 物质力量。
考点归纳突破
例1〖=〗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 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 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 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试解: B 命题探究:①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 不开物质载体;②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没有体现 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 精神寓意;④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正确答案是B 项。
特 与人关系 点
呈现形式
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物质层面是指文化产品,精 神层面是指精神活动。
考点归纳突破
2.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文化的社会作用
(1)从量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从质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 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 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考点归纳突破
2.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表现和意义 (1)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 支持,提高社会的经济、政治力量并进而增强民族生存与发展能力。 (2)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为民族创造力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 所必需的精神平台和思想起点。它为民族创造力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必不 可少的思维手段,制约和影响着民族创造活动的内容、程度及方向。 (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凝聚力源于民族共同的生活条件和生产 过程。文化还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系,蕴涵着民族的理想、 信念和奋斗目标,是引导民族前进的灯塔和旗帜。它蕴藏着民族的思想道 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3.1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4)双重作用: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 碍作用。图示如下:
统编教材新表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
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
答案:B
[训练1] 据史料记载,“分餐制”是中国人最久远的聚餐方式。随 着生产发展和菜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凸显出滞后的烹饪效率、烹调技 艺与“分餐制”的矛盾,“分餐制”逐渐被“合餐制”取代。当下, 随着烹饪效率、烹调技艺和国人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文明分 餐”“分餐不分爱”等呼声又高了起来。从我国聚餐方式的变化中可 以看出( )
[分析]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___基__础___;②一定的文化是_社__会__实_践__的产 物;③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_先__进__文__化_推动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命题探究·突出创新性
考点分布
命题风向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2018·Ⅱ卷T19
考情分析:本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常以具体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为背景
作用
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经济建设提供 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措施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生活中的文化】
分餐即就餐者每人一份饭菜,自己享用。据史料记载,“分餐制” 是中国人最久远的聚餐方式。随着生产发展和菜品种类的日益丰富, 凸显出滞后的烹饪效率、烹调技艺与“分餐制”的矛盾,“分餐制” 逐渐被“合餐制”取代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 社会视野②。各省市正积极推进使用公筷公勺,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 式。当下,随着国人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文明分餐”“分餐不分 爱”等呼声又高了起来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总览知识体系
文化“万 花筒”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有不同文化
文化是什么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① 而言的人类全部 ② 活动及其产品 实质:精神现象
整体把握《文化生活模块》的结构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看
怎么办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多样性与传播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人的影响
知识网络图
高考考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考点2、文化的形式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考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
[变式思考] 辨析: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辨析: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辨析: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辨析: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1、2014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时表示,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文化工作者要牢记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传播正能量、建设软实力。这是因为文化( ) 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③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对社会和个人有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思维拓展
角度
表现
理解
从文化的本质看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社会PPT教学课件
D
10、[2009山东文综29] 材料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 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万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8分)
• 6、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 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错。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 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 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 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 程度
(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1、 2008年9月27日,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 开幕。山东省旅游品牌新标识“好客山东”与文 博会标识共同悬挂在文博会会场。“好客”是山 东人的特性,是山东的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文 化不仅早已与旅游结缘,而且已成为山东旅游之 魂。齐鲁旅游因为文化的推动发展的更好更快, 山东文化则借助旅游这一载体走得更广更远。静 态的文化感染力有限,文化只有动起来,让游客 置身于动态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才能被更多的游 客接受,才能搭载旅游业的马车传播到四面八方, 也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是否是一种文化活 动? 为什么? (2)“齐鲁旅游因为文化的推动发展的更好更 快,山东文化则借助旅游这一载体走得更广更 远。”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A
4、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 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 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①可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影响巨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 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但不能认为文化对 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双重影响:文化的作用会因不同文化的性质表现为正负两方
面,并不总是积极的。
【考向聚焦】 考向一 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解析】选C。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A项“创造
时代的未来”、B项“决定时代的走向”均不正确;文化根源于
实践,D项“源于时代的智慧”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同时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引导时代的发展,C项正确。
考向二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2012·安徽文综)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
【名师点睛】关于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应该明确两点 第一,此处“文化”既非广义的文化,也非狭义的文化,而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第二,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文化具有“特有性”,与人类社会
“与生俱来”;对于个体来讲,文化素养则是后天逐步培养形成
的。
2.文化的实质与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一实质决定了文 化的重要作用。 (2)从三方面来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2.三大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_________ 社会实践 的产物。 (2)人的_________ 文化素养 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_ 物质载体 。
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1.形式与实质
文化的形式丰富,其实质是一种社会_________ 精神力量 。
1.(2011·福建文综)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文化与社会》课件(必修3)
【典例导引】 (2012 年福建泉州模拟)泰山和黄 河文化怀抱着黄河三角洲这片古老美丽神奇的 收获着希望的土地,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 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这 主要说明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泰山和 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 增长极的崛起形象”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关 系,C 项符合题意;A 项中的“源远流长”、B 项 中的“博大精深”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说明文 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 D 项。答案为 C。
②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 教育的程度。 (2)文化指的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纯自然 的东西不属于文化现象。文化素养不是后天自发形成 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 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 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处在一定的 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 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 化熏陶的过程。
2.从性质上看 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优秀与腐朽之 分。落后的、庸俗的和腐朽的文化腐蚀人们的精 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其 祸害之深非一时可以清除;而崇高的、进步的、健 康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振奋民族的自 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
正确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对象 性质 实质
辩证认识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是不同的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力量虽 然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其实质上是一种精 神力量
【典例导引】 (2012 年安徽文综,7,4 分)文化是 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 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 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 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一、高考考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二、知识结构: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改错: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 )2、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是文化现象。
( )3、家里来客人去集市上买菜,和商贩讨价还价是文化现象。
(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有不同文化文化“万花筒”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而言的人类全部 活动及其产品 实质:精神现象 文化是 特有的现象 特点: 文化也是人们的一种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精神产品离不开 形式:静态形式与动态形式 文化 是 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 文化的力量不仅表现在 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 的历史中 文化 的 力量 体 味 文 化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 相互交融 文化与 相互交融 经济、政治 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 于 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 济、政治 相互影 文化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 竞争的重要因素 我国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 务来抓 文化与综 合国力 文化 与 经济、 政治 文 化 与社会4、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是最重要的。
( )6、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7、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影响人们认识、改造世界。
()8、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重点知识探究:1、2010年9月27日~30日,山东省第三届文化产业博产业项目共1376个,投资总额4841亿元,融资总额2704亿元。
高考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
重难突破
重难 全面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相 互 ①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 影 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不同性质的文 响 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 ①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程 ②不同的发展模式可以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决定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 路,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应是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排除③。故选D。
4.抗战初期,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 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 说明 (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知识梳理
题组一 体味文化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有哪些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的。第二,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 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第三,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7高三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3〕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但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培养 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①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表达出来。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全书逻辑结构
第一单元
文
化
一
般
第二单元
文化概念的界定
是什么 文化作用:对社会、对人
为什么
文化自身开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传承:传播、继承与开展
第三单元
中
国
文
化
第四单元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怎么看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 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怎么办 文化选择:文化生活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 不同。
特别提示:
文化虽然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 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 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不能说文 化决定经济、政治,或者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解析】此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 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①项正确,城市雕塑表达着一 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载体;②项错误,城市雕塑表达着城市文化,具有鲜 明的个性特征,未表达世界文化的所谓认同感归属感; ③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 与精神寓意。④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开展
新人教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必修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政治
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政策,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措施。
2.科学精神:把握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的关系。
3.公共参与:通过参加学校、社区等的文化活动,亲身感受生活处处有文化。
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知识体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及社会作用1.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范围上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错误!(2)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把文化直接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 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 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必须提高 A.国家的民族精神 C.国家的科技水平 ( B.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D.国家的综合实力
解析
)
[落实双基· 自测自评]
1. “中国大妈”“女汉子”“土豪”等流行词的背后都有一 类人、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 ( 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C.网络文化呈现出庸俗化倾向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是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精神活动是从动态角度来讲的,如拍电影的过程;精神产品 是从静态角度来讲的,如拍完电影形成的胶片。 二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意识形态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 部分,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
[练通小题 ] 一、判断题 1.文化素养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后天培养。 (× )
解析
(
)
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 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 “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 的。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发展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相互交融的 ( )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是 ④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练通小题] 一、判断题 1.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始终与经济政治亦步亦趋。( ×)
纠错: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政治不是同步发展。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
纠错: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二、选择题 3 .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 艺”为主营模式。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 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 青树。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 A.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技巧点拨]
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
一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经济、 政治、 文化; 二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 三看是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 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 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 (2) 文化素养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 出来的。
解析
(
)
3.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 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 关联度日益加强的 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 高。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必备知能] 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范围
内 涵 本质
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
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分 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 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 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包括自然风光和社会精神现象。 (×)
纠错:自然风光不属于文化现象。
二、选择题 3.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 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 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 “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 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记牢知识]
1.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 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 [特别提醒]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
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①经济、政治 决定 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 相互 影响 映。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 反作用 。先进 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有其 自身的 传承性 、 相对独立性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_____ 科技 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 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内 角度:随着民主 ______ 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 劳动者 角度:为推动经济建设, ________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 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相 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越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互 来越重要 交 融 ________ 生产力 角度:伴随文化产业的 _____ 国际 角度: 世界范围 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 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解析
7.A 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源远 流长。近年来,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 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 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 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 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 文化产业。目前,A 县占全国 1%的竹量产出了全国 20%的竹产 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 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A 县特 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解析
5.当今国际竞争,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中国传统 的优秀文化作品《花木兰》被美国和印度翻拍成动画片,中国 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 些现象说明 ( )
A.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D.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A.文化对社Leabharlann 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析
(
)
3.(2012· 安徽高考)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 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 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 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
解析
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 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 个民族的命运。这说明 ( )
①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重要源泉 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 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
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
)
5.(2015· 天津高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 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 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 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 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解析
(
)
4.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 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 什么了。”“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 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纯粹“自然”的东西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解析
(
)
[知识点二
3.文化与综合国力 (1)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越 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 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 的精神武器。 (2)应对措施:必须把 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 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方法指导]
图文结合法透析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 “文化 ”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 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 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介 于两者之间的,从范围上看小于广义文化而大于狭义文化。如 下图所示: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高考题组] 4. (2015· 四川高考)短短几年间, M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 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 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 在于它“激 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