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二十年

合集下载

史铁生简介——精选推荐

史铁生简介——精选推荐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们的生活》《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时小福文化风采——露手青衣时小福便装照时小福名伶十三绝画中大胆突破旧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时小福文化风采——露手青衣时小福便装照时小福名伶十三绝画中大胆突破旧

北京纪事54文·图◎ 张永和时小福天赋条件极佳时小福是江苏苏州人,当时叫吴县。

他家很贫穷,12岁来到北京,到北京科班学戏。

他开始是学皮黄旦角,渐渐地他又学什么呢?又学昆曲旦角。

学得又特别用功,所以他最后学成出来的时候,他是昆乱兼擅,昆旦好,皮黄旦更好。

他的天赋条件可是太好了。

首先来说,他有一条非常好的嗓子,不但高亢嘹亮,同时还圆润委婉,所以他这个唱腔唱出来好听。

另外呢,他又会唱昆曲,加之他天资聪明开窍,又把皮黄的唱腔里揉进昆曲的东西,比如昆曲的咬字切音。

他把这种技巧和特点揉在皮黄里面。

另外,他还喜欢小生,所以他有时候还把小生的唱腔技法揉在旦角里面,因此他创立了新腔。

大家对他的评论是,一是嗓子好,高亢不说,同时他又有柔媚的这一面,就是刚柔并济。

有了这么一条好嗓子,他可值了银子了。

还有一个是什么优长呢?他的扮相也好,他的个头不高不矮,而且很苗条、很瘦,所以扮起青衣戏来漂亮好看。

您看,他嗓子好、扮相好,同时又很会表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时小福文化风采——露手青衣大胆突破旧行规时小福便装照大胆突时小福剧照文化风采55文化风采还有绝的是,他和老生的对儿戏。

因为当时四喜班有一个非常好的老生,就是王九龄。

他和王九龄的对儿戏,比如说《武家坡》,又叫《跑坡》《汾河湾》,还有《探母》,这些都是相当精彩的,生旦可以说是功力悉敌,因此收珠联璧合的效果。

后来王九龄故去了,四喜班又有一个好老生加入,这个老生就是后三鼎甲中的孙菊仙。

这个孙菊仙嗓子也特别好,王九龄嗓子也特别好,你要跟他们能唱对儿戏,你必须够得上他们那个高调门。

然而这个时小福的调门也非常高,一点都不怵他们二位。

跟孙菊仙唱,唱得最好的是《探母》和《二进宫》,这是非常有名的。

由于时小福在和老生唱对儿戏时,和两个名老生一起共事多年,所以时小福的声名也是高高在上,名扬燕都。

时小福还有所谓的“绝戏”,他的绝戏是什么呢?他能唱《王宝钏》系列戏,他唱王宝钏的《落花园》《彩楼配》《三击掌》,再到《武家坡》《大登殿》。

砥砺精品创作,开拓发展新局_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精彩亮相2021_年北京图书订货会

砥砺精品创作,开拓发展新局_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精彩亮相2021_年北京图书订货会

砥砺精品创作,开拓发展新局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精彩亮相202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3月31日~4月2日,以“建党百年,脱贫攻坚创世纪奇迹;文化自信,出版迎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全国近700家出版单位及文化机构参展,参展图书近40万种。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携200余种重点精品图书亮相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发布会、阅读分享会、交流座谈会等各类主题活动接连不断,现场嘉宾云集、氛围浓厚,展出面积、同期活动数量与质量、国内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及集团融媒体报道力度创历次参展之最,特别是《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一书被组委会评为优秀主题图书,摆放于主题馆党建读物、脱贫攻坚精品出版物展区的显著位置进行展示,该书的新书发布会、出版座谈会、读者分享系列活动被组委会评为“十佳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优异成绩,有力彰显了宁夏出版聚力中心工作、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

┃ 聚 焦 ┃精品荟萃,亮点纷呈宁夏出版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展现紧扣时代,主题出版图书品种多样。

聚焦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在展会上特设“脱贫攻坚”主题出版新书展区,《我是移民》《大搬迁》《中国脱贫攻坚的宁夏样本》《走出黑眼湾》等10余种反映宁夏“吊庄移民”等脱贫攻坚事业的优秀文学图书作品摆放醒目。

集团倾力推出的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成为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宁夏出版的亮丽名片。

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宁夏农民作家马慧娟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出路》,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为创作原型的《仲叔其人》,有力彰显了集团近年来凝心聚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站位和精彩成果。

热度不断,各类主题活动接踵举办。

本次图书订货会,集团精心筹划了9场主题活动,实现了订货会期间宁夏出版的持续升温。

读书如痴,写书如醉——访著名文化学者史仲文先生

读书如痴,写书如醉——访著名文化学者史仲文先生
北京 纪事:马 恩列 毛的著 作, 以您 当时 的资 质和理 解水平 ,能读 懂吗?
史仲文:是啊,小 说我倒是 能读 懂,但 那些政治和哲学著作 读起来还真是 如天书一 般,全凭内心里一 种求知的冲动 在读书,至今,《共 产党宣言》中那个激动 人心的句子"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 在欧洲游荡" 还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从那 时起,我明白了一 个道理,无论什么样的 书,原来 都可以写得有文采 、有激情。
史仲文是那种典型的 " 一介书生 " 。 当 我 依然 迟迟 地在 北方 工业 大学 内寻 摸 他 的办 公室时 ,他 已提 前三 十分 钟在 那 里等候我; 当我客客气气地寒暄几句准备 消 除一 下初 次见 面的 陌生 感时 ,他已 摆
的 手势 。举手 投足之 间, 我都 能感 受到 他 那种 来自 文化 和知 识的 自信 ,在我 眼 里, 他仿 佛每 时每 刻都 飘逸 在追 寻真 理 和 播 撒 真 理 的 路上 。
重 读一 年级 。所以 呢,我 从上 学第一 天
54

态 度。他 在说 话时 总是 从眼 镜后 面的 眼 神 中透 出一 种专 注的光 芒, 聊到 高兴 之
起 就没 把它 当回 事,心 想,这 么简 单的 东 西,有 什么 好学 的呢 。大多 数上 课的
55
时 ,他会 哈哈大 笑,抑 或打 出一 个大 大
北京纪事:他们是怎 样影响您的成 长 的?
史仲 文: 这几 位先 生包 括樊 奇、王 晓 忠 等, 他 们都 是 学 富 五车 的 人 物 。" 文革 " 之中,他们的学术理想得不到实 现 ,又 没 有 机会 向 青 年 学 子讲 经 布 道 , 很郁 闷,倾 诉欲 望也 很强 烈。我 这样 一 个好 学的 年轻 人 的到 来,恰 好为 他们 找 到了 一个 最好 的听 众。我 几乎 每天都 找 他们聊天,天文地 理、文学哲学、历 史社 会,真 是如 同天 马行 空,让 我大 长 见识 ,他们 还推 荐我 读了 不少 好书 。我 们工 作的 地方 就在 师大 附中 ,我每 天下 班都 要逛 琉璃 厂,几 乎所 有的 时间 都花 在了买书、看书、 借书、抄书这四件 事情上。《鲁迅全集》共 2 4 本就是在 那个 时候 读完 的,现 在我 需要 引用 里面 的东 西都 不需 要 做卡 片,一 下子 就能 找 到 ,这 种 精 熟就 得 益 于 那 时候 的 积 累 。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看报,看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一清早儿,听见这吆喝声,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当天的新报纸上市了。

想当年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带,一个蓄着长胡子卖报者浑厚的吆喝声,曾吸引来多少老读者买报,又给人们留下多少挥之不去的印象。

说起20世纪60年代,从初期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专家的撤退,到国民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些不正常,国家那段时间遭受了不小的波折。

“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排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并且拍成了电影。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记得,片头有一段观众入场的镜头,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衣着服饰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社会真是蒸蒸日上了。

别的不说,仅就报纸而言,最明显的是停刊减版的现象大为减少,像《人民日报》都曾经每天只出四版,《北京晚报》周一停刊一期,为什么?因为纸不够用。

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报纸出版基本正常了,内容也越来越活泼,像《中国青年报》有一年春节还出过四色套印的彩色报,开了多色印报的先河。

当时普通人家里基本没有电视机,小半导体收音机也是稀罕物,人们要想了解国内外大事,报纸是最主要的渠道,权威性也强。

但要想在邮局订一份报纸,限于印量,有的报纸必须凭订阅证,而即便真能订上,整订一份大报全年也得小20块钱,不是小数,所以不少人习惯于零买报纸。

当时报纸零售品种不是很多,不像现在,时事政治、体育文艺、生活知识、天文地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主要也就是《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体育报》、《北京晚报》、《广播节目报》这些。

中小学生看的《中国少年报》、《新少年报》基本上都要在学校集体订阅、分发,街上很少零售。

当年最神秘的就是《参考消息》,像秘密文件一样,领导才能看,最起码也得是国家正式干部,多少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也难怪,《参考消息》都是选登境外大通讯社的消息,按当时的说法,就是美帝、苏修、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通讯社的新闻,加上原汁原味刊登,哪能随便流传出去?谁能想到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参考消息》,愿意怎么参考就怎么参考。

闲话北京人的包子炒肝儿

闲话北京人的包子炒肝儿

北京纪事100胡同胡语闲话北京人的包子炒肝儿文·图◎ 曹磊时候也可以将就。

20多年以前的早上,北京街头总可以看见年龄仿上仿下,相貌、穿戴各异,却同样行色匆匆走在上班路上的成年男女,左手提溜着公文包、工具包或者装着饭盒的破网兜儿,右手托着拿土黄色豆包儿纸包裹的油饼、炸糕、煎饼果子,三口两口填进肚子。

技术最高的人甚至可以一只手扶着车把骑车,一只手照样儿不耽误往嘴里塞东西,吃完了,还不忘用沾满油渍的豆包儿纸顺便擦擦嘴。

20多年以后的早上,还是这帮人,晨练完了从大大小小的公园溜达出来,三三两两走进那些年龄比他们还要苍老的老字号,挑剔着豆汁是否适口,面茶是否黏稠腻乎,烧饼是否外酥里嫩。

透过蒙着水雾的玻璃,看看店铺窗外如自己一样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消磨掉多半个上午。

京式早点的最高境界得说堂食。

坐在铺子里吃早点就不能太寒酸,让人笑话,最起码儿得有一干一稀,能加碟儿小菜当然更好。

一干一稀的搭配听起来简单,照样儿透着学问,不能胡吃乱配。

比如热烧饼可以就羊杂汤或者豆泡儿汤,要是跟面茶一块儿吃就总觉得不大对劲。

喝豆浆的同时可以吃油饼,可以吃油条,可以吃鞋底子大火烧夹油饼或油条,弄两个茶鸡蛋吃也还凑合。

要是喝炒肝儿的话,正确的搭配选择却只有一个——包子,还得是猪肉大葱馅儿的包子。

炒肝儿包子,包子炒肝儿,这是对儿在北京城流传了上百年的经典组合。

炒肝儿的历史说起来是笔糊涂账,坊间关于北京炒肝儿起“甭着急,慢慢儿吃。

”这是北京人饭桌上常用的客气话。

置身这座被现代文明碾压得支离破碎的老城,“慢”已经成了有钱难买的奢侈品,然而对于一顿地道的京式早点而言,“慢”却是味道得以在口腔充分绽放的前提条件。

冬日清晨,只有最传统的老北京人才舍得从热被窝儿里爬出来,眯缝着眼睛,打着哈欠,摸摸索索地穿好衣服,先把开水坐上,然后刷牙洗脸。

人捯饬利落了,水也就开了。

酽酽儿地沏上茉莉花茶,这才慢悠悠地出门儿遛早儿。

年龄不同,体质各异,遛早儿的距离有远有近,折返点却往往都是各自吃习惯了的那家早点铺子。

《凤凰大视野》全目录(

《凤凰大视野》全目录(

《凤凰⼤视野》全⽬录(《凤凰⼤视野》全⽬录(1)040927~041001《俄罗斯别斯兰⼈质事件记录-惊天五⼗⼩时》(1-5) 041004~041008《1949⼤迁徙》(1-5)041011~041015《民主德国往事录》(1-5)041018~041022《寻找莫扎特》(1-5)041025~041029《谜之国-朝鲜⾮常记录》(1-5)041101~041105《》(1-5)041108~041112《》(1-5)041115~041119《》(1-5)041122~041127《碧⾎黄沙-七⼗年前的西路军魂》(1-5)041129~041203《世纪⼤拯救》(1-5)041206~041210《能源游戏》(1-5)041213~041217《》(1-5)041220~041224《底层⼈⽣》(1-5) ⽼夫少妻、远⼭、新藏线上、房东蒋先⽣041227~041231《⾮常榜》(1-5) 危险地带、房东蒋先⽣、死亡事件、⾮常主⾓050103~050107《》(1-5)050110~050114《》(1-5)050117~050121《》(1-5)050124~050128《被遗忘的国度-阿尔巴尼亚》(1-5)050131~050204《为了忘却的纪念-奥斯威⾟六⼗年祭》(1-5)050207~050211《永远的唐⼈街》(1-5)050214~050218《⽣死劫-伊拉克困局中的美国⼠兵》(1-5)050221~050225《奥斯威新集中营60年祭》(续篇) (1-5)050228~050304《京剧百年》(1-5)050307~050311《⽗⽼乡亲-来⾃⽥野的报告》(1-5)050314~050318《姐妹》(1-5)050321~050325《回⾸斯⼤林》(1-5)050328~050401《孙⽴⼈沉浮录》(1-5)050404~050408《风⾬样板戏》(1-5)050411~050415《幽浮迷踪》(1-5)050418~050422《梵蒂冈的交叉路⼝》(1-5)050425~050429《历史在这⾥沉思》(1-5)050502~050506《邓丽君10周年祭》(1-5)050509~050513《双城记-卫国战争60周年》(1-5)050516~050520《越战全纪录》(1-5)050523~050527《越战全纪录》(续篇) (1-5)050530~050603《中国独⽣⼦⼥报告》(1-5)050606~050610《⼈⽣⼤舞台-常⾹⽟的岁⽉往事》(1-5)050613~050617《⼤地主刘⽂彩》(1-5)050620~050624《寻找被遗忘的战场》(1-5)050627~050701《地球故事》(1-5)050704~050708《沧海宝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放送》(1-5)050711~050715《寻找英雄》(1-5) 时传祥、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050718~050722《北⼤荒青春记事》(1-5) 050725~050729《抗战第⼀枪-东北抗联⾎战实录》(1-5)050801~050805《⼆战下的台湾》(1-5)050808~050812《中国远征军》(1-5)050815~050819《中国远征军》(5-10)050822~050826《致命的武器-俄罗斯军队⼤起底》(1-5)050829~050902《以⾊列-⼀个国家的传奇》(1-5)050905~050909《罪与罚》(1-5)050912~050916《哈军⼯的峥嵘岁⽉》(1-5)050919~050923《》(1-5)050926~050930《⾮常电影》(1-5)051003~051007《》(1-5)051010~051014《五⼗六年家园-李敖神州⽂化之旅全纪录》(1-5)051017~051021《傲慢与偏见-恐怖背后之⽂明冲突》(1-5)051024~051028《2005中华⼩姐环球⼤赛美⼒挑战赛》(1-5)051031~051104《蒋⽒⽗⼦的台湾岁⽉》(1-5)051107~051111《翟城故事-⼀个农村合作社的故事》(1-5)051114~051118《德⿊兰⾛向核⽅》(1-5)051121~051125《统⼀元年-破镜重圆后的德国故事》(1-5)051128~051202《⿊⾊诅咒_世界⽯油危机实录》(1-5)051205~051209《海上恩仇录》(1-5)051212~051216《世纪张学良》(1-5)051219~051223《上海⾦枝⽟叶》(1-5) 张爱玲、阮玲⽟.胡蝶、郑苹如、董⽵君、平凡⽼⼈051226~051230《背影-伤逝》(1-5) 费孝通、启功、黄昆、黎莉莉、巴⾦060102~060106《离离原上草-内蒙古知青纪事》(1-5)060109~060113《中国神童》(1-5) 魏永康、王思涵、⾦今、宁铂060116~060120《青春记忆早春-重回1980年代》(1-5)060123~060127《薪⽕-⾮物质⽂化遗产特别放送》(1-5)060130~060203《粉墨春秋》(1-5) 名扬紫禁城、同唱⼀道歌、打戏、边⾛边唱、鲁迅与梅兰芳060206~060210《粉墨春秋》(6-10)060213~060217《决战双雄》(1-5)060220~060224《俄罗斯“教⽗”》(1-5)060227~060303《》(1-5)060306~060310《姐妹》(1-5)060313~060317《姐妹》(6-10) 与世隔绝、天堂之路、别⽆选择、寻⼦迷踪、婚内婚外060320~060324《寻根-解密东⽅河洛⽂化》(1-5) 河图洛书、思想渊薮、周易、⼤迁徒、根在河洛060327~060331《流转岁⽉-民国⼈物在台系列》(1-5)060403~060407《时光流年-70年代青春记录》(1-5)060410~060414《⿊⾦时代》(1-5)060417~060421《相声百年》(1-5) 天桥岁⽉、津门风云、中南海和笑声、师徒之间、冷暖关情060424~060428《沙尘暴》(1-5)060501~060505《厮杀⼈⽣-沙龙政坛风云录》(1-5)060508~060512《徽商风流》(1-5) 宗祠连云、骑鹤下扬州、红顶商⼈、我是安徽徽州⼈、复苏的记忆060515~060519《天机-破解达芬奇密码》(1-5)060522~060526《“核”去“核”从:切尔诺贝利事件20周年祭》(1-5)060529~060602《彷徨-回眸百年中医》(1-5) 东风渐起、西学东渐、⽣死之间、妙⼿仁⼼、任重道远060605~060609《铿锵世界杯》(1-5)060612~060616《毕业⽣》(1-5)060619~060623《海归时代》(1-5) 归潮篇、⽴业篇、困惑篇、选择篇、进化篇060626~060630《天空铁路》(1-5)060703~060707《哭泣的坟墓》(1-5)060710~060714《⼀代天骄》(1-5) 传奇救世主、苍狼、蒙古铁骑、辉煌之城、帝国的没落060717~060721《丧钟为谁⽽鸣-巴萨耶夫的车⾂时代》(1-5)060724~060728《地震启⽰录》(1-5)060731~060804《风⾬红楼》(1-5)060807~060811《决⽃-⼆战将帅双雄会》(1-5)060814~060818《望乡-百万⽇侨遣返路》(1-5)060821~060825《傲慢与偏见-靖国神社⼤透视》(1-5)060828~060901《1958台海纪事》(1-5) 敲⼭震虎、魔法百变、“台风”、“暴⾬”、战地狂花、理想不朽060904~060908《为核⽽来-德⿊兰》(1-5)060911~060915《911劫后五年-来⾃法国兄弟的影像记录》(1-5)060918~060922《新城北京-影响⾸都未来的地标建筑之奥运建筑篇》(1-5)060925~060929《进退20年-民进党政治跌宕之路》(1-5)061002~061006《帝国斜阳-湘军东征录》(1-5) 序幕、曾国藩、胡林冀、三河战役、左宗棠061009~061013《帝国斜阳-湘军东征录》(6-10) 彭⽟麟、安庆会战、天京战役、未解之谜、谢幕061006~061020《寻梦-澳洲新移民的故事》(1-5) 我是⾹蕉⼈、开奶吧的中国⼈、追梦的⼥⼈061023~061027《极限⼈⽣-联合国掌门⼈档案》(1-5)061030~061103《家国梦断14年-伪满洲国揭密》(1-5) 粉墨登场、⾼压统治、殖民掠夺、⽂化侵略061106~061110《制⾼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1-5)061113~061117《制⾼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1-5)061120~061124《民国疑案》(1-5)地狱之门、枭雄之死、谍海沉浮、星坠南洋、遗⾻迷踪061127~061201《沉痛的转⾝》(1-5)061204~061208《》(1-5)061211~061215《贝鲁特之伤》(1-5)061218~061222《红场风云-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涅夫》(1-5)061225~061229《回望2006》(1-5) 时事篇、社会篇、法制篇、社会篇、⽂化篇”8:37野》全⽬录(2)105《危机⼤⽓候》(1-5)112《中东战⽕录》(1-5)119《我是谁-中国打⼯⼦弟调查报告》(1-5)126《死屋⼿记-来⾃奥斯威⾟集中营的报告》(1-5)202《当代社会的⼀⼤灾难癌症》(1-5)209《⽣活在别处》(1-5)216《解密外交档案1955--1960》(1-5)223《伦敦唐⼈街⽣活实录》(1-5)302《梦影阑珊-伦敦诏⼈街⽣活实录》(1-5)309《我的⼤学-记⼯农兵⼤学⽣》(1-5)316《⼀盘没有下完的棋-伊战四周年记》(1-5)323《铁⾎恩仇-桂系军阀往事》(1-5)330《中国农村医疗备忘》(1-5)406《克格勃档案》(1-5)413《克格勃档案》(6-10)421《⾛访中国第⼀家私⼈博物馆》(1-5)427《樱花树下-⽇本⾃卫队全观察》(1-5)504《越战启⽰录》(1-5)511《美苏太空竞赛揭密》(1-5)518《⽣命的光芒》(1-5) 季羡林、周有光、钱伟长、侯仁之、吴冠中425《我的中国宝贝》(1-5)601《亚细亚的孩⼦》(1-5)608《最长的⼀⽇-诺曼底登陆重⼤的胜利》(1-5)615《探秘最后的成吉思汗》(1-5)622《⼀个国家的拐点》(1-5)629《⾹港回归⼗周年特别节⽬》(1-5)706《1937年中国⽂化界纪事》(1-5)713《兵临城下-斯⼤林格勒保卫战》(1-5)720《》(1-5)727《》(1-5)803《中共领导⼈的“红墙摄影师”》(1-5)810《喋⾎会战》(1-5)817《种族主义的历史》(1-5)824《种族主义⼤起底-偏见与癫狂》(1-5)831《叩开佛门》(1-5) 法源寺、少林寺、普寿寺、拉不楞寺、柏林禅寺907《沙场秋点兵---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纪实》(1-5)914《⾝边的⽑泽东》(1-5)921《黄⼟地青春记忆》(1-5)928《迷途绝路---⾛近⾃杀式炸弹袭击者》(1-5)005《回⾸—民国⼈物在台岁⽉》(1-5) 陈⽴夫、⽩崇禧、何应钦、于右任、胡宗南012《世纪张学良》(1-5). 019《百年航程-招商局135年》(1-5)026《浪漫的古巴英雄-切·格⽡拉》(1-5)102《危险的真相-全球变暖》(1-5)109《万⽔千⼭-叶剑英元帅的⾮常之路》(1-5)116《五⼗年代留苏学⼦的往事》(1-5)123《⿊潮-三⼗年逃港风波纪事》(1-5)130《溥仪的战俘岁⽉》(1-5)207《对阵-来⾃苏丹达尔富尔的声⾳》(1-5)214《1937-南京沦陷真相》(1-5)221《抗战将领殉国录》(1-5) 佟麟阁、谢晋元、左权、张⾃忠228《送别-中国话剧的流光百年》(1-5)104《守望母亲河》(1-5)111《地球的危机》(1-5)118《寻找蒋经国》(1-5)125《寻找蒋经国》(6-10)201《中国⼈的奥运梦想》(1-5) 奥运先驱(上、奥运先驱(下) 传奇⼥⼦、球国春秋、单⼑赴会208《疯狂乐翻天》(1-5) 215《沉重的转⾝》(1-5)222《真主的眼泪-巴基斯坦政权更迭纪事》(1-5)229《忘不了邓⼩平》(1-5)307《⾝边周恩来》(1-5)314《红树林-粤海农垦知青纪事》(1-5)321《谋变-台湾政情总观察》(1-5)328《决胜-台⼉庄战役70周年祭》(1-5)404《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全纪录》(1-5)411《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全纪录》(6-10)418《克格勃档案》(1-5)425《回望梁启超》(1-5)502《历史关⼝-蒋介⽯⽇记1931-1945》(1-5)509《伪满⾂俘录》(1-5) 郑孝胥、熙洽、罗振⽟、臧式毅、张景惠516《将军⼀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1-5) 路景荣、孙明瑾、陈中柱、吕公良523《地震启⽰录》(1-5)530《惊天动地-直击汶川⼤地震》(1-5)606《地震警⽰录》(1-5)613《较量-西柏坡1948纪事》(1-5)620《奇袭-六⽇战争全纪录》(1-5)627《龙的传说之台湾经济的故事》(1-5)704《消失的南斯拉夫》(1-5)711《四川抗战将领殉国录》(1-5) 饶国华、王铭章、李家钰、柴意新、黄永淮718《城国梵蒂冈探秘》(1-5)725《千年独⽊桥-江南贡院与科举沉浮》(1-5)801《最可爱的⼈-中国地震中的中国军⼈》(1-5)808《奥运北京全接触》(1-5)815《我⼼沸腾-北京⼈的奥运故事1》(1-5)822《⾦门炮战-1958台海纪事》(1-5)829《红与⿊-苏⽇⼆战交锋录》(1-5)905《喋⾎海空-⼆战美⽇⼤决战》(1-5)912《与敌同眠-⼆战德国政治形态》(1-5)919《农民传奇-陈永贵⼈⽣沉浮录》(1-5)926《路在何⽅-中国铁路曲折往事》(1-5)003《世纪宋美龄》(1-5)010《惊蛰-1976年10⽉记事》(1-5)017《龙的传说-改⾰30年记事》(1-5)024《龙的传说-改⾰30年记事》(6-10)031《奥巴马的⽩宫之路》(1-5)107《改⾰开放初期蛇⼝纪事》(1-5)114《改⾰开放30年⽂化记忆》(1-5)121《⾎⾊黄昏》(1-5)128《⾎⾊黄昏》(6-10)205《红场风云-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涅夫》(1-5)212《回⾸斯⼤林》(1-5)219《⼼灵的救赎》(1-5)226《在那遥远的地⽅》(6-10)102《峥嵘岁⽉》(1-5)8:41野》全⽬录(3)109《疯狂乐翻天》(1-5)116《近⼈曾国藩》(1-5)123《近⼈曾国藩》(1-5)330《将军⼀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路》(1-5)206《近⼈曾国藩》(1-5) 序幕、君⾂、困境、恩怨、亲情、⽣死、敌⼈、野⼼、变局、落幕213《近⼈曾国藩》(6-10) 220《家春秋-民国蒋宋孔家族往事》(1-5)227《家春秋-民国蒋宋孔家族往事》(6-10)306《孙⽴⼈沉浮录》(1-5)313《沉浮-回望中国民族企业家》(1-5)320《中国远征军》(1-5)327《中国远征军》(6-10)403《原乡-台湾⽼兵60年流离记忆》(1-5)410《猛将传奇》(6-10)417《空中格⽃越战》(1-5)424《⾎战滇缅印》(1-5)501《风⾬独秀-五四⼈物》(1-5)508《特别⾏动-中国检察员档案》(1-5)515《特别⾏动-中国检察员档案》(6-10)522《⽣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1-5)529《⽣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6-10)605《⾎⾊黎明之渣滓洞看守所纪事》(1-5)612《五四⼈物志-胡适》(1-5)619《恐怖世纪》(1-5)626《冰与⽕:朝鲜战争实录》(1-5)703《迈克尔杰克逊⼀⽣传奇》(1-5)710《华北抗战将领殉国录》(1-5)717《家在上海之返城青年⽣存路》(1-5)724《西哈努克-⼀个国王的传奇》(1-5)731《1949⼤迁徙》(1-5)807《笑傲六⼗年-有话说李敖》(1-6)814《⼀个⽼兵的传奇-史迪威的中国往事》(1-5)821《雪耻-中条⼭战役全记录》(1-5)828《战俘存亡录》(1-5)904《西风东渐-近代中国的西⽅⾝影》(1-5)711《官场现形记-陈⽔扁贪腐不归路》(1-5)718《帝国的毁灭-⾦融海啸警世录》(1-5)025《东⾏漫记-红⾊中国的外国⼈⼠》(1-5)鲍罗廷、鲍罗廷、史沫特莱、⽩求恩、柯棣华002《东⾏漫记-红⾊中国的外国⼈⼠》(6-10)马海德、斯特朗、路易-艾黎、爱波斯坦、斯诺、李德009《荡寇志-湘西剿匪记》(1-5)016《⼤国风帆-中信公司30年特别纪事》(1-5)023《中国股市沉浮录》(1-5)030《缅北恩仇录》(1-5)106《共和国60年科学往事-向科学进军》(1-5)113《飞鹰前传-东北⽼航校风云往事》(1-5)120《欲⽕雄鹰-朝鲜战争空中对决》(1-5)127《统⼀之路-柏林墙倒塌20年记》(1-5)204《筑梦-中国芭蕾50年》(1-5)211《⾝边的刘少奇》(1-5)218《三峡》(1-5)225《⼩城⼤事-澳门五百年风⾬录》(1-5)101《太平天国》(1-5)108《太平天国》(6-10)115《孤城落⽇-衡阳⾎战全纪录》(1-5)122《潜伏-延安谍战》(1-5)129《潜伏-延安谍战》(6-10)205《⼤清淮军》(1-5)212《⼤清淮军》(6-10)219《地球⼼动》(1-5)226《袁⽒帝国》(1-5)305《袁⽒帝国》(6-10)312《镜花缘-晚清官场的洋⼈》(1-5)319《纽伦堡审判》(1-5)326《红墙背后-前苏联第⼀夫⼈》(1-5)402《地球的温度》(1-5)409《较量-台海上空的对决》(1-5)416《苦恋-六⼗年婚恋往事》(1-5)423《苦恋-六⼗年婚恋往事》(6-10)430《沧海横流-海南岛战役全记录》(1-5)507《⾎欲湘江》(1-5)514《爱与⿊暗-探寻以⾊列独⽴国智慧》(1-5)521《喋⾎-中⽇谍战⼤揭秘》(1-5)528《喋⾎-中⽇谍战⼤揭秘》(6-10)604《林海雪源-东北剿匪记》(1-5)611《林海雪源-东北剿匪记》(6-10)618《佛光耀⾦陵-佛祖真⾝顶⾻舍利记》(1-5)625《冰与⽕-朝鲜战争实录》(1-5)702《政坛⾛马灯-⽇本⾸相更迭纪事》(1-5)709《恶之花-⽇军侵华将领实录》(1-5)716《⼤河上下-花园⼝事件实录》(1-5)723《将军⼀去-东北抗⽇将领殉国录》(1-5) 韩家霖刘桂五杨靖宇赵⼀曼赵尚志/doc/4787cb5e50e2524de4187e18.html /vod/17876/play-17876-1-10.html。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三)——同光年间第一昆曲旦角朱莲芬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三)——同光年间第一昆曲旦角朱莲芬

部分是他哥哥传授的,他哥哥在三庆班做演员。

朱莲芬从苏州到了北京以后,当时的昆曲已经比较没落了,受众不多,所以他也是昆曲皮黄兼学。

但他更热爱昆曲,所以他在昆曲方面接受的知识更多,虽然他也是昆乱不挡,但更主要的方面是主攻昆曲各方面的旦角。

成就也是在所扮演的昆旦方面。

昆旦方面成就惊人朱莲芬学艺成名以后,搭班搭得比较多,为什么呢?他在各班社主要是应工昆曲的旦角。

他的天赋条件非常好,包括嗓子好、扮相好,而且擅于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还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特点,他特别愿意和读书的文士交往。

他喜读书,喜欢写字、绘画。

另外,对于吹拉弹唱、丝竹乐器,也就是说,拉的丝弦的胡琴,吹的笛子、箫等乐器都很擅长,无所不精。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嗓子特别好,特别甜润,刚柔并济。

他善于演出的剧目,有《玉簪记》的陈妙常,还有《牡丹亭》的杜丽娘,《喬醋》《水漫金山·灯戏》《思凡》等等这些个昆戏。

他的演出,那都是好得不得了。

再有一个,他这个昆旦是很讲究“对儿戏”的,也就是一折戏里有两个男女主角。

因此他有一些和名演员的“对儿戏”,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比如说,他和三庆班的名小生徐小香,有几出“对儿戏”,那好极了。

最好的会让人拍案叫绝的几出戏,有《同光十三绝》图上画的,他演的《玉簪记》中“琴挑”。

在这一折中,他扮演戴发修行的尼姑陈妙常和书生潘必正有一段婚姻爱情故事。

潘必正由小生泰斗文化风采朱莲芬在《同光十三绝》画像中饰演陈妙常北京纪事46徐小香扮演,朱莲芬演尼姑陈妙常。

潘必正借琴音以抒思慕之情,陈妙常以假嗔表达欣喜之意。

戏真是好戏,文辞典雅优美,人物内心曲折,又有非常优秀的文本基础,所以朱连芬对此戏极为珍视,轻易不肯露演,非盛大堂会不肯出演此戏。

此戏由朱莲芬、徐小香两人来演,确实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朱莲芬之陈妙常,扮相靓丽而文静、淡雅而妩媚,歌喉轻婉甜亮,念白急徐有致,步履轻盈、华彩四溢;徐小香之潘必正,儒雅倜傥、风流自赏,一身书卷气而又略呈呆气。

20.童年记忆中的京郊古镇牛栏山

20.童年记忆中的京郊古镇牛栏山
牛栏山的 “三味香”金 翅鲤鱼、鸡头 茨菇、芝麻烧 饼也彼有名 气。
10 / 12
二十、童年记忆中的古镇牛栏山
昔日的学校 今日的酒厂
金翅鲤鱼是白河在牛栏山一带的特产,金鳞、 金翅、金灿灿曾是送皇宫的贡品。我们一家喜欢吃 金鲤子,每当爷爷提留金鲤回家,经奶奶去鳞破肚 收拾后,一盘红烧金翅鲤鱼浮面上撒有翠绿的香菜, 雪白的葱把儿,红艳艳的胡萝卜丝摆上餐桌,馋的 我咂嘴唾涎,爷爷先夹一箸给我,嘿!入口醇香,鲜 嫩细腻好吃极了。
鸡头茨菇产自牛栏山北牤牛河湿地,芦苇丛生, 莲藕成片,茨菇随地可见,鸡头刺多扎手难採。每 当夏季我放学之前奶奶剥出紫色的鸡头米和茨菇一 起煮沸盛在碗里,再撒上白糖晾凉,待我一进家门 吃到嘴里,爽!入口清香甘甜,奶奶眯笑着双眼看我 狼吞虎咽,当我看见奶奶的手被鸡头扎破了才想到 让奶奶吃,奶奶总哄我说:“我吃过了,你吃吧”。
3 / 12
二十、童年记忆中的古镇牛栏山
星转斗移,谁也说不清楚是金牛拦住了山,还 是栅拦住了牛。天长地久,他俩下山食起了人间烟 火,开荒引水变良田,人丁兴旺,牛栏山前就出了 个金牛村。
金牛洞确实在半山腰间,洞口朝南,常见云雾 在此缭绕,饮水槽就搁洞口,饮牛水常年不枯。出 于年幼好奇,我曾和几个胆壮的童伴有过一次探穴 进洞,沿坡下行十几步后越深越黑暗,我们手攥着 手探步前行,唯恐那个人失落在这漆里的世界,步 步如覆薄冰,百十步过后被乱石阻拦,伸手摸摸探 探,都是不规不距的岩石,一童伴想测探个究竟, 大吼一声,“啊--”,随之传来劈历扒啦如塌似裂的 怪声从洞顶传下,令人毛发耸然,紧跟着尘烟呛喉 灌入呼吸道,吓得我们个个双腿酥软魂不附体,不 约而同转身朝洞口爬奔。抬头望明亮处,只见几只 飞禽拍翅飞出洞口,唉呀!我们这才大松一口气,虽 然不知道是什么鸟,但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

60年代北京报纸记忆“看报,看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一清早儿,听见这吆喝声,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当天的新报纸上市了。

想当年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带,一个蓄着长胡子卖报者浑厚的吆喝声,曾吸引来多少老读者买报,又给人们留下多少挥之不去的印象。

说起20世纪60年代,从初期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专家的撤退,到国民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些不正常,国家那段时间遭受了不小的波折。

“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排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并且拍成了电影。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记得,片头有一段观众入场的镜头,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衣着服饰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社会真是蒸蒸日上了。

别的不说,仅就报纸而言,最明显的是停刊减版的现象大为减少,像《人民日报》都曾经每天只出四版,《北京晚报》周一停刊一期,为什么?因为纸不够用。

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报纸出版基本正常了,内容也越来越活泼,像《中国青年报》有一年春节还出过四色套印的彩色报,开了多色印报的先河。

当时普通人家里基本没有电视机,小半导体收音机也是稀罕物,人们要想了解国内外大事,报纸是最主要的渠道,权威性也强。

但要想在邮局订一份报纸,限于印量,有的报纸必须凭订阅证,而即便真能订上,整订一份大报全年也得小20块钱,不是小数,所以不少人习惯于零买报纸。

当时报纸零售品种不是很多,不像现在,时事政治、体育文艺、生活知识、天文地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主要也就是《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体育报》、《北京晚报》、《广播节目报》这些。

中小学生看的《中国少年报》、《新少年报》基本上都要在学校集体订阅、分发,街上很少零售。

当年最神秘的就是《参考消息》,像秘密文件一样,领导才能看,最起码也得是国家正式干部,多少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也难怪,《参考消息》都是选登境外大通讯社的消息,按当时的说法,就是美帝、苏修、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通讯社的新闻,加上原汁原味刊登,哪能随便流传出去?谁能想到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参考消息》,愿意怎么参考就怎么参考。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五)艺术人生最为跌宕的杨月楼(下)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五)艺术人生最为跌宕的杨月楼(下)

北京纪事38上文留了一个尾巴,杨月楼被递解回籍,这是刑部下的文,那么杨月楼回原籍没有呢?杨月楼也不傻,他没有回去。

经过两三年官司的反复,杨月楼好容易重获新生,如果回到安徽怀宁石牌镇去,那这戏就唱不了了,也就没有后来这个三庆班班主了。

杨月楼没有回去,这可以说是杨月楼的叛逆性格使然。

当时上海的舆论也是完全站在杨月楼这一边,纷纷为他声援,所以杨月楼就在上海这个地方,又待了一些日子。

转过年来,到了光绪三年(1877年),杨月楼在众梨园好友的资助下,居然在上海开了一个茶文化风采《阳平关》剧照,杨小楼饰演赵云、谭鑫培饰演黄忠开的这个茶园也是戏园,由他领衔挑班主演,演唱什么呢?依然是奎派老生戏——《打金枝》《回龙阁》《五雷阵》《四郎探母》《牧羊圈》,都是奎派的拿手戏。

武戏演的是《翠屏山》《赵家楼》《恶虎村》……还有猴戏《安天会》《芭蕉扇》《金钱豹》《泗州城》等。

据说当时各个刊物都有报道。

说他这个孙悟空演得太棒了,演的是人、神、猴三位一体,既形似又神似,是演了个神猴儿。

手中那一根金箍棒在台上耍得是如见车轮不见人。

台下掌声雷动,日日客满。

这里边多说一句,后来杨月楼的儿子,就是杨小楼,也以演神猴儿出名,这也可以说是“基因”了北京,立即参加了三庆班。

从此杨月楼一帆风顺,并成为了大老板程长庚的左膀右臂。

三庆班有了接班人杨月楼回到北京以后,三庆班的大老板程长庚正是求贤若渴,想找一个接班人。

一看杨月楼来了,他一瞧,杨月楼文武戏都好,感叹来得太是时候了。

三庆班这个时候正要唱一出连台大戏——36本的《三国志》。

说起来,当时四大徽班当中的四喜班、春台班都大排新戏。

四喜排得最多,排的是《雁门关》《五彩舆》《双龙会》《盘丝洞》《梅玉配》楼文化风采39等,都很叫座。

春台那边呢?春台也就是杨月楼的师哥俞菊笙在当班主,排的是《混元盒》《五花洞》,还有《铡判官》。

所以三庆班为了保持住老大的地位也要排大戏,而且要排36本的《三国志》。

有了程长庚的鲁肃、卢胜奎的孔明、徐小香的周瑜、黄润甫的曹操、钱宝峰的黄盖,虽可谓众星云集、珠联璧合,但独缺赵云一角儿。

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

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

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在北京工作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风雨,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巨大变迁。

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经历,共享这十年来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与感悟。

一、初入职场1.1 我在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北京,怀着对这座大都市的向往和憧憬。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家跨国公司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从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到最终的品牌推广,我在这里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也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1.2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北漂的外地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都给了我不同的帮助和支持。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我慢慢地适应了这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

二、职场成长2.1 在工作的前几年,我主要是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商业氛围之浓厚。

竞争激烈的市场让我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也让我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2.2 后来,我决定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家公司里,我接触到了更多前沿的科技和商业模式,也有机会参与一些创新产品的策划和推广工作,这赋予了我更多的职业动力和成长空间。

三、生活琐事3.1 除了工作之外,我在北京还有许多琐事和生活点滴。

我经常会去夜市逛逛,感受城市的烟火气息;又我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散步,享受清晨的阳光和自然的美好。

3.2 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演出不断推陈出新,给了我很多休闲和娱乐的选择。

这座城市也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些内心的满足和温暖。

四、社会变迁4.1 在这十年里,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的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新的高楼大厦、立交桥和地铁线路不断涌现,给这个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4.2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开放程度的加深,北京也日益成为了一个更具国际化的大都市。

我与北京评书大家连氏父女之友谊

我与北京评书大家连氏父女之友谊

老城故事53老城故事小时候我就爱听评书,大概从未读小学开始。

我家是开买卖的,家里环境不错,那时家里有一个高装的无线电,又称话匣子的玩意儿。

电台经常播放评书节目,最初收听到的是王杰魁的《包公案》、陈荫荣的《隋唐》、陈荣启的《说岳》,后来才收听到连阔如先生的《东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

我一听就兴趣盎然。

因为连先生的嗓门冲、中气足,一到两员大将交战,说到“胯下马,掌中刀,撒马过来……”口风快,丹田气足,听着就特带劲;特别是连先生学马疾驰之声:“哇——”更觉得棒之极也!我们小孩儿好奇,也跟着学这个马嘶、马跑声,但总也学不好,常被同学嘲笑,但还是学着玩……那时每晚12点左右,电台又播送一档评书节目:赵英颇先生的《聊斋》,说鬼道狐。

虽然故事都很吓人,但赵先生慢声细语,娓娓道来,似于鬼火祟祟之处,冒出几声女鬼啾啾,好不害怕。

我和舍姐妹,都是先睡一觉,届时起来,躲到西厢房,和我们的大姨宣南书馆的连丽如先生北京纪事54妈凑到一起听。

记得那时听了赵先生说的《荷花三娘子》《小翠》等,听得直起鸡皮疙瘩,可是还想听。

但不久就被父母发现了,不但严禁我们几个小孩儿深夜再听“鬼话狐”的聊斋,而且殃及大姨妈,也明里暗里被“温柔”地说了几句。

当然,连先生的评书不在禁听之列,而且颇受老父的嘉许和鼓励。

他常对我们说:“听书就要听《三国演义》,不是要你们听热闹,而是懂点儿历史,学点儿接人待物的知识。

连先生的评书有文化,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家严不但支持我们孩子听书,而且他自己也听。

有时候他从柜上回家,赶上我们正听话匣子里的连先生讲《三国演义》,他必然要听完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遇到第二天有事耽误了听书,再见到我们时,还会问什么结果,拴的那个扣儿是怎么解的?其实《三国演义》这本书,他早都看过并熟悉,但还是要问个水落石出。

您说,连先生评书的魅力有多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听《三国演义》更积极了,因为连先生加强了评书的“评”。

350年,王致和腐乳的传奇

350年,王致和腐乳的传奇

北京纪事04特别企划王致和食品公司最近搞了一些大动作,一个是和北京市曲剧团合作排演北京曲剧《王致和》,讲述王致和老先生当年艰难创业的传奇故事。

另一个是王致和食品公司,在全北京市老百姓当中开展征文活动,邀请市民朋友写写有关王致和臭豆腐的故事。

您的文章要被评上,还能得到一份奖金和荣誉证书,说不定还会得到王致和公司特制的罐装臭豆腐。

2019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迎来了它的350年华诞,在此品牌创建350周年这个整日子的时候,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好日子。

王致和公司因此举办这样盛大的活动。

说起王致和臭豆腐,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

我小的时候,住在平房的大杂院里,所在的胡同还能够听到吆喝“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这样的叫卖声。

但要说起这块小小臭豆腐的始末根由,那就要详说了……王致和臭豆腐,是包括在腐乳这一大类之内,是包括和被包括的关系。

王致和臭豆腐是北京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非常受欢迎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菜。

不仅如此,也是全国各地老百姓喜欢品尝的一道小菜。

还告诉您,最近几十年,这个又叫青方的小小豆腐块,更交上了好运,有许多外国朋友也特别喜欢吃这个臭豆腐,他们还给它起了个雅号——东方奶酪。

年,350文·图◎ 张田王致和腐乳的传奇前门商业街画卷(其中包括王致和南酱园)特别企划05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它的蛋白质是猪肉的两倍,是鸡蛋的2.5倍。

除此以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尤其是大豆经过发酵后,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对肠胃不好的人起到调节作用,特别是大豆脂肪里还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阻止胆固醇吸收,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患者食用。

腐乳的历史腐乳产生在何时已无据可证,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之后,人们为了贮存豆腐,使用盐等调味料对其进行腌渍,从而产生了腐乳。

公元5世纪,北魏的典籍中就已经发现有腐乳制作的明确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因为,这里是北京(上)——记制片人兼总导演李欣和他的团队

因为,这里是北京(上)——记制片人兼总导演李欣和他的团队

北京青年79北京青年因为,这里是北京(上)——记制片人兼总导演李欣和他的团队文·图◎ 康胜利这个历史人文专题栏目播映了多少年、多少集,先不说外省人,问问北京人,怕是谁也说不清的。

话这么说吧,如果开播那天出生的宝宝,今年都要高中毕业了。

这就是北京电视台唯一的一档本土文化热播栏目——《这里是北京》。

平常,我也时不时问一些“老北京”“小北京”甚至“新北京”:看过么?看过!喜欢么?真好!是的,这就是北京人自己描绘打造的老北京精神地图。

是啊,在北京电视台播映的《这里是北京》,迄今已经陪伴北京百姓走过了15轮春夏秋冬。

坚守阵地15年,拍摄播出3700多集,就一部题材、记述一座城市,世界范围我尚未考证,就中国纪录片而言,敢称之最。

而我询问多人,此片是如何呈现于您面前的?回答五花八门,归拢起来却只一个意思:上边给任务下拨款,扛上机器绕世界转,然后做成节目播出。

此话似乎顺理成章,然而非也。

之前,我也是那么误以为的。

年复一年,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欣赏愉悦的那一刻,谁会料到荧屏背后创作过程的辛苦甚至艰险!谁会想到后面还有这么一群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是啊,是一个叫李欣的“老北京”,作为制片人兼编导,15年来带领他的团队爬冰卧雪、历尽艰辛。

我曾问李欣为什么要如此拼命?“我爱北京,这后半辈子就想做好这一件事,足矣!”他说。

北京才是血脉相连的根天安门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古色古香的老街,叫南池子。

街里有一条北湾子胡同。

58年前,李欣就出生在这里。

在帝都皇城的金瓦红墙下、平头百姓的灰白小院里,听着掠过蓝天的鸽哨,他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这里离天安门太近了,近得在院子里能听到广场大喇叭的广播。

从小到大,附近的皇家园林北海、景山、故宫、太庙,巍峨的李欣老山拍摄现场前门楼子、历史悠久的古迹胡同,李欣的脚印不知留下多少层。

北京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渗入到血液中,铭刻在骨子里。

他喜欢文科,恢复高考后,却不得不遵从父命,违心报了理科,进了沈阳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应用专业。

关于迟小秋-守住京剧-坚持京剧,给了我丰富的今天

关于迟小秋-守住京剧-坚持京剧,给了我丰富的今天

关于迟小秋:守住京剧\坚持京剧,给了我丰富的今天迟小秋的个人历可谓奋斗的楷模—这位出身辽宁阜新一个农村家的姑娘,从小进入戏校,当作优秀苗子培养,付出比别人多倍的艰辛,练得一身好夫。

19岁便获得第二届中国戏剧花奖,那是多少戏剧工作终其一生的追求。

迟小的演出,在哈尔滨万空巷,年纪轻轻的她享到流行巨星般的关注度。

但是她骄不躁,沉下心来不断努力着,直不惑之年,为了流派的传承举家进,一人挑起北京京剧院青年团的担,为梨园后继有人继续力着……艺双馨,要经得起考验《北京事》:2009年您获得第四届北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并选了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您对此有什感想?小秋:德艺双馨,就是们小时候讲的“又红又专”。

得“梅花奖”时很小,才19岁,老师和组织对我的帮助很。

我是苦孩子出身,事业一直怀着感恩的心态在追求。

我这行不进则退,追求无止境的。

人们常:人品如戏品。

我也遵这个去做,生活中尽量约束己,夹着尾巴做人,“容大于形式”,自己去丰内容。

舞台上是这样,观每一次对我的检验、鼓励、支持,都是对我的考验我2005年来到北京,在不惑之年选择调动工作,是一非常的挑战。

来了之后自己就心为弘扬、传承流派而努力。

从18岁就成了中国剧协理,剧协是演员之家。

2009年当选北京剧协副主席,愿意和大家一道把剧协—这个戏剧之家、演员之家办得好,跟戏剧界的朋友一起为北戏剧作出一定的贡献。

《北京事》:您成名很早,为什直到2005年才北京?迟小秋:地方培养了我,一直不希望我走。

组织上需,我就觉得那就踏踏实实在地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吧。

2005年之所以走也是面临一个的改革。

东北的艺术比较犷,艺术环境跟北京没法比,知音也比较少。

当时我也快40了,我要再不下决心,可能就辈子这样了。

我跟我老师了这么多年,我认程派艺术需要传承。

最后我才下的心。

我非常感激各级导支持我的选择,很顺利地审下来,我就全家搬到北京了。

《京纪事》:您19岁就获得“梅花奖”,您当时么小,对这个大奖什么感触吗?迟小秋:回过头想,我对那个奖的记忆是模糊的那时候我们来北京巡演,织就给我报了“梅花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