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反思
教学反思三角形特性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反思
教学反思三角形特性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反思三角形特性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反思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常常会碰到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在三角形特性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不仅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还有一些是在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会谈谈在三角形特性教学中,我遇到的困难及我所做的反思。
一、学生学习困难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注意到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是三角形的各个角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时,常常会反复思考三角形内部的角度之间的关系,而无法在一定时间内明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性。
在我反思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认为,在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对三角形图形本身的记忆和感性理解,而忽略了三角形性质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
于是,我更加注重三角形的内部逻辑性,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三角形的内部关系之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用三角形的特性。
二、教学方案困难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我认为很难找到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案。
特别是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许多的教材难以涵盖其知识水平的差异。
这导致了学习困难,许多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
我反思这个问题时,发现我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更加注重教材和教辅的使用,而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不同。
这就需要我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困难在教学方法中,我常常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挑战。
在教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互动交流?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反思了许多教学方法,最终发现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际活动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更立体、多角度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注重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小组活动,以帮助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整合性思维能力和联想思考能力。
三角形教学反思(汇总13篇)
三角形教学反思(汇总13篇)篇1:《三角形》教学反思学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用导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针对导学提示的设计,我认为最难把握的是导学手段的应用。
因为教材的编排采用了“压缩”的'技巧,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对教学知识进行“解压”,让教材中的学科知识恢复生活性。
如果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教材理解不深,吃不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会遇到问题,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材上的显示非常简单,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自学教材,学生因没有学习的抓手只能是浪费时间。
所以需要教师设计导学内容,而导学内容设计的难易深浅又是最难把握的,在操作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进入《三角形》一单元的学习,在学习前两课时时,认真翻阅了教材和教参之后,发现教材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一些概念的教学,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依托教材上的内容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教师精讲的形式进行展示总结,由此设计了两节课的教学思路:(1)出示学习目标;(2)出示学法指导,指明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3)学生对照目标和学法指导进行自学;(4)小组内依据每个目标的学习进行交流;(5)全班汇报并进行补充,老师适时的进行追问和精讲;(6)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内容的背诵;(7)练习巩固。
两节课的内容按相同的思路讲下来,感觉总体效果不错,教学得很顺利,学生很主动。
反思两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中有学生可学的知识,针对每个问题,学生通过勾一勾、读一读、画一画的方法能找到知识点进行交流和汇报。
(2)学生能说能讲的教师不讲,通过生生的纠正补充让学生自己阐述自己的想法。
学生没涉及到的问题由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回答,并利用幻灯片演示或精讲突破重点。
例如:三角形的定义中把“围成”改为“组成”行不行?三角形最多有几条高,是不是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等等。
(3)学生的讲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板演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给三角形画高、给三角形命名,学生结合自己的图去讲解相关内容,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后表达出学习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会”。
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反思
湖北省第二届青研中心课题成果展示追根索本以理服人——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反思荆门市石化一小陈奇一、荆门市课题研究情况简介我市选择的是几何概念有效教学案例研究课题。
课题组将12册教材中的89个几何概念按照内容整理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位置、观察物体、图形与变换、角等六大板块,将18所实验校分成六个研究组,分别完成其中一大板块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实施宏观调控,采取分散研究的策略,并在荆门网络教研室开辟课题研究专栏,为课题研究与交流提供保障及平台。
二、当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几何概念教学的现状反思。
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几何概念的教学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如何构建数学概念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得以重视,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加深刻地理解“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学概念,如何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实施概念有效教学,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地理解和应用。
反思现在主要表现有:(1)拿着新教材,唱着旧歌谣。
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综合应用发展等等,导致学生理解掌握几何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穿新鞋,走老路”。
(2)教学无学生,课堂无生成。
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注重结合本地学生实际,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没有很好的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在新知学习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教学无创新,学生无热情。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反思《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上探究出来的,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特性得出的全过程。
本节课让学生了经历了找三角形,画三角形,推拉三角形等活动。
尤其是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拉一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我主要采用了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获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过画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
从“画一个三角形”到“让学生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思考抽象的空间。
依学生的表述呈现反例图形,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这些表述(说法)不准确。
由此,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深入,激起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强烈欲望。
接着在摆三角形的基础上,借助课件动画中的三条线段让学生再次经历三角形的形成过程,从而比较准确的表述“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这项活动生动有趣,进一步的观察、讨论切实升华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图形判断,抓住“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关键词,学习巩固三角形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知识比较牢固。
借助判断题中的三角形作为直观支撑,让学生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抽象概括三角形的基础特征。
学生亲历抽象概括三角形特征的过程,尝运用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方法提高了比较、分析、总结和概括的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我用两个三角形比高引入,让学生通过猜哪个三角形高进而抽象出三角形的高。
这样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的理解,效果较好。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1.机智,开放地吸纳各种信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当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开放的、面向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究验证其他学生已发现的知识,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教”,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和创造的快意。
3、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这节课我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
但在“个别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重点观察中,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我关注,之后再没举过一次手。
课后这位学生找到我问我原因。
我与他进行了个别谈话,问他为什么后半节课没再举手,回答是:“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
”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
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做到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对学生的精彩回答应予以热情的肯定,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5、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创造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提供孩子们理解数学的模型和材料是教学设计活动中的第一步,但是要让学生看到其中所蕴涵的数学观念,作为教师不能让这些数学活动只停留在表面。
因此我鼓励儿童进《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今天,在五年级上“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我一改以前全部依赖多媒体的课堂教法。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1、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
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得用对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角的特点讨论,来认识平角、周角,掌握其特点。
2、难点的突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对角认识的基础上,先从最熟悉的直角、锐角、钝角入手,最后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周角的认识是本节课难点,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但是平角、周角的出现仍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冲突,为了突破难点,我抓住这一认知冲突,精心设计了两场辩论赛,使整个辩论过程成为学生认真思辨、积极探索和自我建构的过程。
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因此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从繁忙的工地上,挖掘机工作时铲斗臂形成的各种角入题,到课末让学生找身边的各种类型的角,到最后演示各种生活中角的例子,肯定能激发出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欲望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时生活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
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现三角形、感受三角形,并且设置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三角形的特性。
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时,我让学生通过小棒摆三角形、判断出示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定义中的关键点“线段”和“围成”,进而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
从学生角度分析三角形教案效果并进行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最近,我尝试使用一份教案来教授三角形概念,并试图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这份教案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有关这份教案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目标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并学会使用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
教案是逐步学习的,每个部分都涉及到新的概念和技能。
教案还试图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相关变换,并通过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三角形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三角形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我给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各种形态,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
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了三角形的角度、边长、高度和面积等相关概念,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我采用了自我评估和互相批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检查和反馈,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地给予学生帮助和反馈,也不断地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教学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反映了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从我在课堂上观察和学生们反馈来看,教案的效果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具体来说,我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练习,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没有真正学习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另外,我的教案还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们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和没有动力,从而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
我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反思和总结教案的反思和总结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学反思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学反思在第十一章的三角形教学中,我深入探讨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了三角形作为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多边形之一,它的概念和性质是学生理解更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首先介绍了三角形的定义,包括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等基本元素,并强调了三角形的分类,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对三角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注意到了学生在理解三角形性质时的难点。
例如,学生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往往难以理解为什么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的图形演示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一概念的直观印象和逻辑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我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外角和定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此外,我还特别强调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应用。
通过介绍三角形在桥梁、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应用,我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不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更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元素。
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
我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在解决复杂几何问题时,仍然依赖于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理解概念和原理。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回顾和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角形教学反思
三角形教学反思在教学三角形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通过反思,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三角形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在教学三角形时,我首先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以及相关定理是教学的重点。
我尝试将这些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对三角形的认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三角形的分类上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在这一环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讨论、示范和实践。
我注意到,单纯的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动画和图形展示三角形的性质,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
不过,我也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三、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及时的反馈。
我还尝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这提示我在未来的课堂上需要更多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评价与反馈的及时性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三角形的过程中,我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项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发现,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更多地运用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反馈,以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
五、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在教学三角形时,我意识到教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三角形》听课反思
观优质课《三角形》有感
上午听了九中欧阳老师带来的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一课,这是一堂十分精彩的课!年轻教师带来的一堂有着活力而又不缺乏经验的课!以下是我——一个菜鸟加外行的几点感悟:
1.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中,欧阳老师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采用了动手操作,教师演示,课堂练习,活动探究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其重点突出,难点得到了突破。
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教学过程十分流畅。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欧阳老师先让学生用老师课前每组发放的小棒拼三角形,学生动手后发现,有些组可以拼成三角形,而有些不能。
通过动手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得以发展。
在交流中,学生的口语交际以及表达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而通过动手实践,则为学生理解概念降低了难度,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
3.数学味十足
学科教学应该有学科本身的数学味,欧阳老师以严谨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精炼的语言将数学味涵盖在了课的始终。
在这样环境下的学习的孩子,数学的素养一定不会差。
4.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欧阳老师常以亲切而又富有鼓励性的语言给同学们讲课,“这么
快呀!看来老师小看你了!”“大家是否感觉累了?”“真不错!”语言可以传递情感,欧阳老师的语言传递的更是鼓励、爱与支持。
在这节课上,老师就是大哥哥,学生们答对了可以增强信心,答错了也没有任何不好意思,有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还有什么想法不可以交流?学生们就是这样轻松地无压力地上完了这节课,甚觉时间太快!
闪光之处多矣,欲取一二运用于教学,慢慢成长,必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角形的特性》教师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特性》教师教学反思《三角形的特性》教师教学反思1在本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执教了《三角形的特性》一课,在准备这节课是我也是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完善学习方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了比较深刻的体验。
课后我通过和听课老师和家长的课后交流,他们认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努力之处1、歌曲和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我精心收集了不少有关《三角形》内容的歌曲,最终通过筛选我加入了《三角形的故事》这首歌曲,它不仅歌词精彩,画面生动而且符合数学的知识性,学生根据音乐的内容很自然地猜出课堂要研究的内容。
同时三角形视频的加入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和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它图形一起装点着美丽的世界,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三角形的研究。
2、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特性。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操作探究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努力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提高能力,积累经验。
活动一:动手制作三角形。
小组准备了制作三角形的材料,有:三角板、彩色卡纸、剪刀、小棒(或吸管)、细绳等,鼓励他们合作动手做三角形,学生进行了许多精彩巧妙的方法展示,比如:a、用纸折或剪;b、用小棒摆、c、用绳子围;d、用身体围等,尤其是林文轩想到的用绳子将吸管串起来形成的三角形和巩镓慧、王辛泽用脚摆出的三角形让我印象深刻,我看到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闪光。
活动二:动手画三角形。
在画三角形中学生进行大胆地尝试和不同方法地展示,然后课件中电脑小博士又进行了展示,接着我也在黑板上展示了不同的方法:先在不同方向点3个点,再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一个三角形就画好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了画三角形的不同方法,获得对三角形深刻的认识。
活动三:探究三角形的高。
我创设以下情境引出高:小松鼠和长颈鹿很喜欢三角形,它们住在正面是三角形的房子里,请猜一猜,长颈鹿住的是几号房?说说你的理由。
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篇11、我用一种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即:“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讨”“问题的解决”和“应用与发展”,各个流程之间衔接紧凑,使本来比较零散的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当旧的问题解决之后,新的问题接着出现,学生始终处于“愤”、“悱”和对问题的探讨之中。
2、数学来源于实际并运用于实际。
我在揭示课题时从实际入手,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也从实际入手,在练习时也设计了一道实践题。
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教学真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在给三角形分类时,让学生先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等。
4、在教学层次上,我深入浅出,讲练结合,方法力求灵活多样,效果好。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篇2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
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的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的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的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我想通过本节课让孩子学会利用想像拓展空间思维。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垂线等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想像等具体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根据以上理解我采用如下方法:
一、知识的迁移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结果,我们在学习新知时,可以拿来参考、应用及探究学习新知。
例如:三角形画高,通过联想学过的画垂线理解。
教学时让孩子听一听、看一看比划下理解,教学效果反应,孩子对此掌握较好,学生明白什么是高、底等,画高时都能应用画垂线方法作高。
二、联想记忆
学习的目的就是记住、理解、应用等;如何让孩子最大可能记住?本节课我采用了授孩子方法,而不独知识的讲解。
利用图形的.空间想像,让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运用思维图的板书,符合头脑的记忆。
例如:上课前的交流,让孩子明白想像记忆的好处及思考,课始,通过三角形-家-房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过渡,通过人字梁房顶联想出高、理解高;最后,通过三角形的图形联想三角形文化理解、运用等。
课后问孩子,本节课你现在还记得什么图?学生说房子、三角形等。
课题《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小结(人教新课标综和专题)
课题《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小结 (人教新课标综和专题)课题《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小结作者:朱永富文章来源:咸丰县丁寨乡湾田小学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结合我校数学教学实际,于2010年3月申报“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
自申报这一课题以来。
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半年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现总结如下:一、强化管理,提供课题研究保障自我校申报“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冉琼玲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由主抓教研的朱永富任实验课题执行组长,由邓元祥、陈建明、田琼王启江、石家富、杨雪梅等十多位实验教师组成实验课题小组。
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考核细则。
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
课题组成员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
实验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注重对三角形概念学习的基本分析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首先通过通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让实验教师明白“三角形概念”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三角形、会用三角形拼图、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会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等。
在小学阶段“三角形概念”学习的基本价值就是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学习三角形概念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表述,即从活动的特征表述和从内容的特征表述。
三角形教学反思
三角形教学反思
概述
本文将对最近一次三角形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回顾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过程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传统的讲解和练相结合的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首先讲解了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然后通过一系列示例帮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上,我提供了丰富的练题,以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不足之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讲解三角形的定理和公式时可能使用了过多的数学术语,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其次,我在提供练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理解能力,导致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法跟上。
改进建议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在讲解定理和公式时,我应该用更简单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以确保学生都能够理解。
其次,在提供练题时,我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理解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最后,我还计划增加一些互动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结论
通过反思和总结本次教学,我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更简单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概念,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角形》反思
三角形反思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础的形状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在数学和物理等学科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们往往只局限于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很少深入思考三角形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反思三角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形状以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三角形是一个有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的多边形。
根据边的长度关系,我们可以将三角形分类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根据角度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将三角形分类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三角形的性质。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度。
这些性质为我们解决问题和推导其他定理提供了基础。
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在数学和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础形状之一。
在三角函数中,三角形的边和角被用于定义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函数。
这些函数在三角学和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在物理学中,三角形的应用更加广泛。
例如,当我们研究力学和运动学时,三角形的边和角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在光学中,三角形的性质被用于解释光线的传播和折射。
此外,三角形也经常出现在建筑和工程中。
在设计和测量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三角形来确定角度和长度。
同样,在地理和航海中,三角形的原理被用于测量地球上的距离和方向。
三角形的隐藏意义除了在数学、物理、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三角形还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它可以用作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模型。
首先,三角形可以提醒我们要保持平衡。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三个角和边都是对称的,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这象征着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平衡,不偏向任何一方。
其次,三角形的每个角都互相依赖,都对整个形状产生影响。
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往往不能只关注一个方面,而是要全面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第二届青研中心课题成果展示
追根索本以理服人
——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反思
荆门市石化一小陈奇
一、荆门市课题研究情况简介
我市选择的是几何概念有效教学案例研究课题。
课题组将12册教材中的89个几何概念按照内容整理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位置、观察物体、图形与变换、角等六大板块,将18所实验校分成六个研究组,分别完成其中一大板块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实施宏观调控,采取分散研究的策略,并在荆门网络教研室开辟课题研究专栏,为课题研究与交流提供保障及平台。
二、当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几何概念教学的现状反思。
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几何概念的教学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如何构建数学概念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得以重视,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加深刻地理解“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学概念,如何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实施概念有效教学,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地理解和应用。
反思现在主要表现有:
(1)拿着新教材,唱着旧歌谣。
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综合应用发展等等,导致学生理解掌握几何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穿新鞋,走老路”。
(2)教学无学生,课堂无生成。
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注重结合本地学生实际,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没有很好的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在新知学习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教学无创新,学生无热情。
即概念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结构程式化。
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来说,复杂而枯燥,因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学习状态被动,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学生在运用概念时有时不知所措,模棱两可。
总之,开展提高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三、荆门市石化第一小学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2010年6月我校申报并承担了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三角形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
目前课题已经在校开题,课题组分成四个研究小组进行,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其间的关系研究,2、有关三角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3、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数学本质的研究。
4、三角形特色教学设计、典型课例研究。
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计划、调研、反思任务,进入分组研究阶段。
(1)有关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这是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知识前期已经掌握的相关概念,和三角形学习即将要求掌握的概念。
(2)我们教学研究中的反思:
平面几何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体,使得概念教学在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
我们学校课题组通过调研,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现象:
重灌输轻理解重演示轻体验
重结论轻探索重传统轻创新
下面我就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两个案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三角形概念教学中有效性的问题
四、几何概念的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80-81,P85
(2)案例呈现:
之一——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片断(视频资料)
之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片断(视频资料)
(3)困惑及改进方案
反思1、这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传统教学片断,学完后,有学生就明白了“只要拉不动就说明它具有稳定性”,但也有学生质疑:“这是真的吗?用铁条焊接成的长方形架子,它也拉不动,是不是长方形也具有稳定性呢?”通过调查发现班上还有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疑问,看来用“拉不拉得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稳定性,没有说服力。
课后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带着疑惑进行了数学教研探讨,发现仅仅只设计“拉一拉”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还是不够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稳定的理解有偏差,将生活中的“稳定”与三角形稳定性的“稳定”混为一谈。
生活中,我们将一根木头插入地面,使劲晃它,它不动,我们可以说这根柱子很稳定,但显然这个“稳定”并非三角形稳定性之“稳定”。
通过查资料我们发现关于“三角形稳定性”这个概念,最具有代表性的描述是:“边长确定,则大小、形状唯一”,更多的表现为确定性。
找出了问题所在,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来提高教学效率,让老师、学生不再疑惑,让课堂更有效。
(课件展示解决方法)
解说: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增加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来论证的环节:每个学习小组准备3组9根小棒(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相同),学生先用其中各色的1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用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剩下的也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同学们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可得出三个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
通过课件演示可以看
出学生摆出的所有三角形都是一样的。
从而学生也明白了,三角形只要三条边,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边形是否也具有这个特征呢?我们也进行了对比教学实验,再用4根两组小棒摆一个四边形,全班交流有多少种摆法。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小组摆的四边形的摆法就有很多种,这些四边形也很难重合在一起。
我们在“拉一拉”的动手验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将三角形稳定性明确定位在“边长确定,大小、形状也就确定”这一层面,这样的教学不仅形象易懂,而且科学明确地指向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有效地避免了理解上的歧义。
从中学教材我们也知道: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与我们这里的稳定性是相一致的。
2、“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刚才的视频中我按照教材安排,先让学生对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测量,学生实际测量的结果并不都是180°,后来我又请学生用剪、拼、折的方法进行操作,孩子们操作的结果也不尽人意,并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角。
我们老师通常用“测量或操作误差”短短几个字把学生给打发了。
实际上,我们知道,学生内心的问号依然存在,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课题组展开了深入讨论:能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平面几何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来论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
课件展示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剪、拼、折”这几个环节后在加一个推理验证的环节:学生都知道长方形的四个内角是90°,内角和是360°,那就从长方形的内角和入手。
作长方形的对角线,把长方形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从而可以得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锐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吗?作锐角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就会发现高把这个锐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知道任意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可以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应该是180°,也就可以说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同理也可以论证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加入动手论证这一教学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加强学生思维,对几何概念教学更有效。
五、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有效性教学反思
几何概念具有复杂性、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综合应用发展等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理解掌握几何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几何概念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引导,落实有效性教学,相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直观+探索+变式理解
(1)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通过实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3)加强变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
(二)辨析+迁移+图示建构
(1)比较概念的异同,促进概念的相互作用。
(2)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利用图式,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内化。
(三)提炼+重现+应用内化
总之,促进学生发展是几何概念教学永恒不变的追求。
教师只有根据概念的本质。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起点出发,运用各种有效地教学方法、策略,以发展的观念开展教学,紧扣概念本质,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索、体验、实践中理解剖析概念本质,就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